『壹』 微生物在污水處理,給排水處理中的作用,機理,以及微生物學在水處理行業中的未來應用前景
真菌
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道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低等真菌的菌絲無隔膜,高等真菌的菌絲都有隔膜,前者稱為無隔菌絲,後者稱有隔菌絲。在多數真菌的細胞壁中最具特徵性的是含有甲殼質,其次是纖維素。常見的真菌細胞器有:細胞核,線粒體,微體,核糖體,液泡,溶酶體,泡囊,內質網,微管,鞭毛等;常見的內含物有肝糖,晶體,脂體等。
真菌通常又分為三類,即酵母菌、黴菌和蕈菌(大型真菌),它們歸屬於不同的亞門。
大型真菌是指能形成肉質或膠質的子實體或菌核,大多數屬於擔子菌亞門,少數屬於子囊菌亞門。常見的大型真菌有香菇、草菇、金針菇、雙孢蘑菇、平菇、木耳、銀耳、竹蓀、羊肚菌等。它們既是一類重要的菌類蔬菜,又是食品和制葯工業的重要資源。
細菌
隸屬生物學一類,是一類形狀細短,結構簡單,多以二分裂方式進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廣、個體數量最多的有機體,是大自然物質循環的主要參與者。細菌主要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質體等部分構成,有的細菌還有夾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結構。絕大多數細菌的直徑大小在0.5~5μm之間。可根據形狀分為三類,即:球菌、桿菌和螺旋菌(包括弧形菌)。 還有一種利用細菌的生活方式來分類,即可分為三大類:腐生生活、寄生生活及自養生存。
病毒
是一類個體微小,無完整細胞結構,含單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並復制的非細胞型微生物。
原指一種動物來源的毒素。「virus」一詞源於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遺傳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徵。其主要特點是:①含有單一種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組和蛋白質外殼,沒有細胞結構;②在感染細胞的同時或稍後釋放其核酸,然後以核酸復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嚴格的細胞內寄生性。
由於病毒的結構和組分簡單,有些病毒又易於培養和定量,因此從20世紀40年代後,病毒始終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材料。
在實踐方面,病毒的研究對防治人類、植物和動物的疾病作出了重要貢獻。如病毒疫苗的發展,利用昆蟲病毒作為殺蟲劑等。1982 年將資料齊全而能分類的病毒劃分為7大群:(雙鏈)ds DNA,有包膜;(雙鏈)ds DNA,無包膜 ;(單鏈)ss DNA ,無包膜;(雙鏈)ds RNA,有包膜;(雙鏈)ds RNA,無包膜; (單鏈)ss RNA,有包膜;(單鏈)ss RNA,無包膜。
「virus」一詞源於拉丁文,原指一種動物來源的毒素。病毒能增殖、遺傳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徵,但至今對它還沒有公認的定義。最初用來識別病毒的性狀,如個體微小、一般在光學顯微鏡下不能看到、可通過細菌所不能通過的濾器、在人工培養基上不能生長、具有致病性等,現仍有實用意義。但從本質上區分病毒和其他生物的特徵是:①含有單一種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組和蛋白質外殼,沒有細胞結構;②在感染細胞的同時或稍後釋放其核酸,然後以核酸復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嚴格的細胞內寄生性。病毒缺乏獨立的代謝能力,只能在活的宿主細胞中,利用細胞的生物合成機器來復制其核酸並合成由其核酸所編碼的蛋白,最後裝配成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單位,即病毒粒。病毒粒是病毒從細胞到細胞或從宿主到宿主傳播的主要形式。
目前,病毒一詞的涵義可以是:指那些在化學組成和增殖方式是獨具特點的,只能在宿主細胞內進行復制的微生物或遺傳單位。它的特點是:只含有一種類型的核酸(DNA或RNA)作為遺傳信息的載體;不含有功能性核糖體或其它細胞器;RNA病毒,全部遺傳信息都在RNA上編碼,這種情況在生物學上是獨特的;體積比細菌小得多,僅含有少數幾種酶類;不能在無生命的培養基中增殖,必須依賴宿主細胞的代謝系統復制自身核酸,合成蛋白質並裝配成完整的病毒顆粒,或稱病毒體(完整的病毒顆粒是指成熟的病毒個體)。
『貳』 有誰知道水處理微生物學及其在給排水工程中的應用
1 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會傳染疾病。給水工程中要去除病原微生物,滿足供水水質要求。
2 藻類會使水變渾濁,並產生顏色和不良氣味。
3 在水廠里,大量微生物的存在可能阻塞濾池,工業用水中大量微生物的存在會堵塞管道等設備 ,影響產品質量。
4 微生物對廢水有凈化作用。由於生物處理法經濟有效,迄今為止,仍是有機污水處理的王牌。
5 水處理的微生物檢查是生物處理功能判斷的重要指標。微生物在水體自凈中具有重要作用。
『叄』 哪種微生物處理污水效果好
微生物污水處理做法有很多種,而且微生物產品用來治理污水的也有很多品種!但是用納豆菌來處理污水是最理想的!
● 納豆菌活性微生物水處理劑生物法的特點及工作原理
(一)、特點
納豆菌活性微生物水處理劑採用天然原材料,由發酵的枯草桿菌屬中發酵提煉,並採用生物技術製成。微生物菌劑可以看作是一座小型的化工廠,並且自備酵素,將水中的有機物攝食後,經過一連串的反應而得到能量與細胞構成。而有機物則分解成CO2,水及許多對水質沒有影響的小分子。
利用多種不同的菌群,分解不同的污染物,使處理槽內的菌群互相依賴而形成特殊的分解鏈。菌群的整體耐溫系數為攝氏50度至零下40度,繁殖溫度為攝氏80度至零度,繁殖速度為4小時達成10萬倍以上,繁殖能力高於普通菌10萬倍以上,菌種體積高於普通菌4—10倍以上,好氧、厭氧皆能生存並快速繁殖。
納豆菌活性微生物水處理菌劑,經過特殊的馴化及強化,其能力特性如下:
1、納豆菌活性微生物水處理劑本身無毒性,無致病性,不會造成二次公害。
2、分解或降低廢水中COD、SS、BOD含量及濃度所造成的污染,速度快且效果好。
3、消除NH3-N、P、H2S及有機酸之能力強,故能除臭。
4、納豆菌所需的含氧量僅為傳統活性污泥法的60%。
5、系統污泥產生量少,每公斤的剩餘污泥量約0.1公斤。
6、污泥沉降性佳,緊密度高,穩定性高。
7、操作成本低廉,故障率低
『肆』 有誰知道水處理微生物學及其在給排水工程中的應用
1 水中抄的病原微生物會傳染疾病。給水襲工程中要去除病原微生物,滿足供水水質要求。
2 藻類會使水變渾濁,並產生顏色和不良氣味。
3 在水廠里,大量微生物的存在可能阻塞濾池,工業用水中大量微生物的存在會堵塞管道等設備 ,影響產品質量。
4 微生物對廢水有凈化作用。由於生物處理法經濟有效,迄今為止,仍是有機污水處理的王牌。
5 水處理的微生物檢查是生物處理功能判斷的重要指標。微生物在水體自凈中具有重要作用。
『伍』 微生物 水處理技術
一、 微生物技術處理重金屬污水
水處理微生物1.主要技術內容
(1)基本原理用從電鍍污泥中獲得的SR系列復合功能菌,高效還原六價鉻為三價鉻,三價鉻、鋅、銅、鎳和鎘等二價金屬離子被菌體富集,再經固液分離,廢水被凈化,污泥中金屬再用微生物或化學法回收,固液分離的上清液可以回用。
(2)技術關鍵本技術的關鍵是菌體的培養和「菌廢比」的合理調控,這是保證處理水質達到排放標准或回用的重要條件。一般採用厭氧技術培養菌體,培養液可以是生活污水,糞便,高濃度有機廢水,也可以人工配製。採用中溫發酵技術。根據廢水中的金屬離子的濃度和培養的菌體的濃度決定「菌廢比」,具體情況具體決定。
水處理微生物2.主要技術指標
(1)凈化能力本技術對廢水成分變化的適應性強,各金屬離子濃度的范圍為:鉻1mg/L~1000mg/L,鋅1mg/L~1000mg/L,銅1mg/L~1000mg/L,鎳1mg/L~500mg/L,鎘1mg/L~500mg/L。本技術不僅能處理單一的金屬廢水,也可處理混合的金屬廢水。廢水的pH值可在4~8范圍內變化。每天處理廢水量可達1m3~1000m3以上。
(2)特點利用微生物高效快速還原六價鉻,無二次污染,能回收菌泥中的金屬,因此,使用周期長,管理方便。如果能利用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廢水等培養微生物,可以實現以廢治廢。
(3)出水水質處理後排放水中六價鉻、總鉻、鋅、銅、鎳、鎘等金屬低於國家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水處理微生物3.投資分析對於日處理100t廢水的規模而言,1992年價格為總投資30萬元,其中土建15萬元,設備10萬元,其他5萬元。
本技術主要設備使用期可達40年,運行費用約為每噸廢水0.20元。
水處理微生物4.主要設備微生物法治理電鍍廢水技術的主要設備有培菌池,生物反應器,調節池,泵房,沉澱池,消毒池,主控室,化驗室等。
二、硫酸鹽生物還原法處理含鋅廢水
硫酸鹽生物還原法處理含鋅廢水其原理是利用硫酸鹽還原菌SRB在厭氧條件下產生硫化氫,硫化氫和廢水中的重金屬反應,生成金屬硫化物沉澱以去除重金屬離子。
水處理微生物
水處理微生物2.工藝說明 利用微生物方法處理重金屬廢水時,由於廢水中常缺乏微生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包括有機物、氮、磷等,因此,在廢水中需加入所缺的營養物質。
生物反應器是一個厭氧反應系統,微生物在厭氧條件下分解有機物,還原硫酸鹽生成硫化氫,硫化氫與廢水中的鋅離子反應生成不溶性的硫化鋅。生物反應器的類型可以是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厭氧接觸反應器等。
反應生成的硫化鋅沉澱同厭氧污泥混在一起,當其濃度達到一定程度以後,為了保證生物反應器的正常運行,就必然排放一部分污泥。由於污泥中鋅含量較高,可以回收。同時可以查看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更多技術文檔。
從沉澱池中的出水,雖然鋅離子的去除率很高,但是出水中還含有比較高的COD和硫化氫,因此必須要進行好氧處理去除COD和硫化氫,使最終出水的指標都達到國家排放標准。
水處理微生物3.工藝參數對處理效果的影響從有關的研究中,分析不同的工藝參數對鋅離子去除效果的影響。
(1)進水COD濃度對鋅離子去除能力的影響進水COD濃度對鋅離子和COD去除能力的影響結果
可見,出水COD隨進水COD的降低而降低。反應器中的硫化氫濃度隨進水COD濃度下降而下降。但硫化氫濃度為80mg/L左右時,進水COD增加不會導致硫化氫的增加。因此,考慮反應器進行的穩定性和出水水質,廢水中營養物的加入量應當控制在300mg/L左右。
(2)水力滯留時間對反應器穩定性的影響在進水COD為320mg/L,鋅離子100mg/L的條件下逐漸提高進水速率。水力滯留時間由18h逐漸減少至3h,
可以看出,當水力滯留時間由18h降至9h時,對鋅離子的去除率基本無影響,繼續降低水力滯留時間鋅離子的去除率開始逐漸降低,當水力滯留時間降到4h以後,鋅離子的去除率急驟下降。分析裝置對鋅離子的總去除能力可以發現:隨著水力滯留時間的減少,裝置單位容積對鋅離子的去除效率逐漸提高,當水力滯留時間降到5h後,反應器的離子去除能力最高,為429mg/L•d。如繼續降低水力滯留時間去除能力反而降低。當水力滯留時間為3h時,鋅離子去除效率僅為246.8mg/L•d。這說明SRB的活性受到了抑制。
(3)廢水 中鋅離子濃度對反應器穩定性的影響進水中鋅離子由初始的100mg/L逐漸增加到600mg/L,
可以看出,該方法對500mg/L以下的含鋅廢水都能有效地處理。隨著濃度的提高,裝置的單位體積處理效率也跟著提高,最高達1329mg/L•d。但如進一步提高進水鋅濃度至600mg/L,則鋅離子去除能力反而大大降低,單位體積的去除效率僅為864mg/L•d。說明SRB已經受到鋅的毒害作用。盡管如此,該結果也表明,本方法能夠耐受較高濃度的鋅離子的沖擊。。
(4)進水硫酸鹽濃度對鋅離子去除率的影響試驗中為了避免干擾,進水COD濃度提高到640mg/L,。,該法在所試范圍內對鋅離子的去除率均為97%以上。分析硫化氫濃度表明,SRB的活性受硫酸鹽濃度影響。在硫酸根濃度低於500mg/L時,SRB的活性隨著硫酸根濃度的降低而降低。至100mg/L時,出水中已經測不到硫化氫,在該濃度下看來不能長期運行。由於一般的工業廢水中硫酸鹽的濃度都較高,因而硫酸鹽的濃度不會影響本方法的應用。
水處理微生物4.供設計參考的工藝參數硫酸鹽還原菌處理含鋅廢水的污泥床工藝可在進水COD和鋅濃度分別為320mg/L與100mg/L時有效運行,有機物和鋅離子的去除率分別達到73.8%和99.63%。在水力滯留時間降至6h時,鋅離子的去除率仍可達94.5%。進水鋅離子濃度低於500mg/L時裝置可以穩定運行,而當濃度達到600mg/L時,硫酸鹽還原菌受到鋅離子的明顯毒害。當進水COD1500mg/L,鋅離子500mg/L,水力滯留時間為9h時,裝置的鋅離子容積去除率可達1329mg/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