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廠鍋爐用中水可以嗎如果水質COD、BOD超標,要怎麼處理
電廠鍋爐可以用中水作為補水,但是中水必須進行處理,此處理包括深度再生處理及化學水處理。COD及BOD超標,說明你廠的中水沒有經過深度再生處理,請參照新辦法的電站中水利用標准要求,設置深度處理站雖中水處理後,達到地表二級水標准,再根據化學水處理程序進行正常水處理。
1.8萬噸/日
反滲透裝置大約投資為3500-4000萬元左右。
由於中水再生處理的費用比較高,一般不建議將其作為鍋爐補水,而是將其作為循環水補水。有可能的話,還是採用地下水、地表合格水及自來水作為鍋爐補水比較合適。
還要注意:中水中氨氮含量較高,對金屬有腐蝕性,應當進行處理
2. 電廠鍋爐用水有哪些講究高壓蒸汽鍋爐除鹽水水質標准,有朋友給科普下嘛
電站鍋爐水質標准要比工業鍋爐高,有國家標准。可以直接網路一下電站鍋爐水質標准。這裡面有給水標准和鍋水標准,參照這個標准購買。
3. 鍋爐水處理節能主要有哪些措施
鍋爐水處理措施主要包括補給水(即鍋爐的補充水)處理、凝結水(即汽輪機凝結水或工藝流程回收的凝結水)處理、給水除氧、給水加氨和鍋內加葯處理4部分。
補給水處理 因蒸汽用途(供熱或發電)和凝結水回收程度的不同,鍋爐的補給水量也不相同。凝汽式電站鍋爐的補給水量一般低於蒸發量的3%,供熱鍋爐的補給水量可高達100%。補給水處理流程如下:
①預處理:當原水為地表水時,預處理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物和有機物等。通常是在原水中投加混凝劑(如硫酸鋁等),使上述雜質凝聚成大的顆粒,借自重而下沉,然後過濾成清水。當以地下水或城市用水作補給水時,原水的預處理可以省去,只進行過濾。常用的澄清設備有脈沖式、水力加速式和機械攪拌式澄清器;過濾設備有虹吸濾池、無閥濾池和單流式或雙流式機械過濾器等。為了進一步清除水中的有機物,還可增設活性炭過濾器。
②軟化:採用天然或人造的離子交換劑,將鈣、鎂硬鹽轉變成不結硬垢的鹽,以防止鍋爐管子內壁結成鈣鎂硬水垢。對含鈣鎂重碳酸鹽且鹼度較高的水,也可以採用氫鈉離子交換法或在預處理(如加石灰法等)中加以解決。對於部分工業鍋爐,這樣的處理通常已能滿足要求,雖然給水的含鹽量並不一定明顯降低。
③除鹽:隨著鍋爐參數的不斷提高和直流鍋爐的出現,甚至要求將鍋爐給水中所有的鹽分都除盡。這時就必須採用除鹽的方法。化學除鹽所採用的離子交換劑品種很多,使用最普遍的是陽離子交換樹脂和陰離子交換樹脂,簡稱「陽樹脂」和「陰樹脂」。在離子交換器中,含鹽水流經樹脂時,鹽分中的陽離子和陰離子分別與樹脂中的陽離子(H+)和陰離子(OH-)發生變換後被除去。圖為常用的給水化學除鹽系統示意圖。
當水的鹼度較高時,為了減輕陰離子交換器的負擔,提高系統運行的經濟性,在陽離子交換器之後一般都要求串聯脫碳器以除去二氧化碳。含鹽量特別高的水,也可採用反滲透或電滲析工藝,先淡化水質,再進入離子交換器進行深度除鹽。對高壓以上的鍋筒鍋爐或直流鍋爐,還必須除去給水中的微量硅;中、低壓鍋爐則按含量情況處理。
凝結水處理 凝結水在循環過程中,會受到汽輪機凝汽器冷卻水泄漏和系統腐蝕產物等引起的污染,有時也需要進行處理。其典型的處理流程為
凝結水的處理量與鍋爐的參數、爐型(如有無鍋筒或分離器)和凝結水的污染情況有關。隨著鍋爐參數的提高,凝結水的處理量一般逐漸增加。對超臨界壓力鍋爐應全部處理;對超高壓及亞臨界壓力鍋爐處理量為25~100%;對有鍋筒的高壓以下鍋爐一般不進行處理。常用的凝結水處理設備有纖維素覆蓋過濾器和電磁過濾器等。凝結水在其中除去腐蝕產物(氧化銅和氧化鐵等)後,再進入混合床或粉末樹脂覆蓋過濾器進行深度除鹽。
給水除氧 鍋爐給水中的溶解氧會腐蝕熱力系統的金屬。腐蝕產物在鍋爐熱負荷較高處結成銅鐵垢,使傳熱惡化,甚至造成爆管或在汽輪機高壓缸中沉積,使汽輪機效率降低。因此,經過軟化或除鹽的補給水和凝結水,在進入鍋爐之前一般都要除氧。常用的除氧方式有熱力除氧和真空除氧等,有時還輔以化學除氧。所謂熱力除氧,就是當給水在除氧器中被加熱到沸騰時,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使氣體從水中逸出,排入大氣。按工作壓力來分,應用較多的熱力除氧器有0.12兆帕和0.6兆帕的。熱力除氧時水必須加熱到飽和溫度,除氧水的表面積要大(如採用淋水或霧化播散裝置),以便逸出的氣體能夠迅速地排出。真空除氧常在汽輪機凝汽器中進行。化學除氧就是在給水中添加聯胺或亞硫酸鈉,將水中含氧量進一步減少。
給水加氨和鍋內加葯處理 經補給水處理、凝結水處理和給水除氧後的鍋爐給水,一般都要求添加氨或有機胺等以提高給水的pH值,防止酸性水對金屬部件的腐蝕。對有鍋筒的鍋爐一般都要進行鍋內處理。處理時,在鍋筒內投加磷酸三鈉或其他化學劑,把水中能形成水垢的鹽類雜質變成可以在排污時排掉的泥渣,以防止或減緩水垢的形成。
希望能夠幫到你!
4. 電站鍋爐的水處理
第一章 工業鍋爐用水的基礎知識
第一節 工業鍋爐用水及鍋爐水循環
一、鍋爐用水名稱
二、天然水中的雜質
三、鍋爐水循環
第二節 水質不良對鍋爐的危害
一、水垢
二、腐蝕
三、汽水共騰
第三節 工業鍋爐水處理工作的任務
一、汽水監督
二、鍋爐用水處理
三、鍋爐腐蝕的防護
四、鍋爐的化學清洗
第四節 工業鍋爐用水所涉及的量的概念
一、摩爾
二、等一價基本單元物質的量規則
第五節 工業鍋爐用水所涉及的溶液的概念
一、溶液概念
二、溶液的濃度及其表示法
第六節 工業鍋爐常用的水質指標
一、水質指標和水質標准
二、給水和鍋水監測的指標及意義
第七節 水質指標間的關系及工業鍋爐水質標准
一、硬度與鹼度的關系
二、鹼度與相對鹼度的關系
三、鹼度與pH值的關系
四、溶解固形物與氯化物間的關系
五、工業鍋爐水質標准
第二章 鍋爐水質分析基本知識
第一節 工業鍋爐水處理所涉及的化學基礎知識
一、化學反應速度和化學平衡
二、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
三、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四、水的電離和pH值
五、同離子效應和緩沖溶液
六、鹽類的水解
七、沉澱物的溶解平衡
八、離子反應方程式
九、氧化還原反應及原電池
第二節 水質分析的基本知識
一、水樣的採集
二、化學試劑的性質及等級標志
三、標准溶液的配製及滴定度
四、分析數據處理
五、水質分析方法簡介
第三節 重量分析法
一、重量分析法介紹
二、重量分析法的基本操作
第四節 容量分析法
一、容量分析法介紹
二、容量分析法的基本操作
三、容量分析法中法定計量單位的應用
第三章 工業鍋爐用水的預處理
第一節 地表水的預處理
一、混凝
二、沉澱和澄清
三、過濾
第二節 地下水的預處理
一、無鐵地下水的預處理
二、含鐵地下水的預處理
第三節 自來水的預處理
一、游離性余氯的性質
二、除氯方法
第四節 高硬度與高鹼度水的預處理
一、石灰處理法
二、石灰、純鹼處理法
第四章 離子交換樹脂及離子交換原理
第一節 離子交換樹脂的結構及性能
一、離子交換樹脂的結構
二、離子交換樹脂的分類
三、離子交換樹脂的物理性質
四、離子交換樹脂的化學性質
第二節 離子交換樹脂的使用及管理
一、離子交換樹脂的管理
二、離子交換樹脂的使用及鑒別
三、離子交換樹脂的污染和復甦
四、離子交換樹脂交換能力的調整
第三節 離子交換基本理論
一、離子交換平衡
二、離子交換速度
第四節 離子交換器的工作過程
一、離子交換器的運行過程
二、離子交換器的再生過程
三、離子交換器中樹脂的利用率
四、離子交換器計算基本公式
第五章 水的除鹽處理
第一節 水的化學除鹽
一、化學除鹽原理
二、化學除鹽系統
三、化學除鹽水質
四、除鹽系統的布置原則及水質要求
第二節 電滲析除鹽
一、電滲析除鹽原理及過程
二、離子交換膜
三、離子交換膜作用機理
四、電滲析器的構造與組裝
五、電流效率
六、極限電流密度
七、極化和沉澱
八、電滲析器適用范圍及故障排除
第三節 反滲透
一、滲透和反滲透
二、反滲透膜
三、反滲透膜脫鹽機理
四、反滲透膜組件
五、反滲透除鹽系統
第六章 鍋內加葯處理
第一節 水垢的生成及危害
一、水垢的生成過程
二、水垢的危害
第二節 鍋內加葯處理法
一、概述
二、鍋內水處理常用葯劑的種類和性質
三、鍋內水處理常用葯劑配方及其選擇
四、鍋內水處理常用葯劑用量的計算
第三節 鍋爐的排污
一、排污的目的和意義
二、排污的方式和要求
三、排污量的測定
四、排污率的計算
五、鍋水的化驗監督
六、鍋水監督的核心指標
第七章 鍋爐腐蝕及防腐蝕
第一節 金屬腐蝕類型及腐蝕速度
一、金屬腐蝕類型
二、金屬腐蝕速度
三、金屬腐蝕速度的測定方法
四、化學腐蝕
第二節 電化學腐蝕
一、原電池及電極反應
二、原電池的極化
三、去極化作用
四、電極表面積對腐蝕的影響
第三節 鍋爐運行中的腐蝕及防腐蝕
一、鍋爐腐蝕原因
二、防止酸鹼腐蝕的方法
三、給水物理除氧方法
四、給水化學除氧方法
五、給水的其他除氧方法
第四節 停用鍋爐的腐蝕及防腐蝕
一、停用鍋爐腐蝕原因
二、停用鍋爐保護方法
第八章 鍋爐化學清洗
第一節 水垢的種類及其分析方法
一、水垢的分類及組成
二、水垢的取樣及鑒定方法
三、水垢化學成分的測定
第二節 鍋爐酸洗除垢
一、酸洗除垢原理
二、酸洗過程中緩蝕劑的作用
三、酸洗工藝
第三節 鍋爐鹼洗除垢
一、鹼洗除垢原理
二、鹼洗葯劑用量
三、鹼洗工藝
附錄 鍋爐水處理作業人員考核大綱
5. 電廠應用鍋爐水處理設備的意義在哪
格瑞為您解答:
電廠鍋爐水處理設備工作原理
隨著交換過程的不斷進專行,樹脂中鈉全部被置屬出來後就失去了交換功能,此時必須使用Nacl溶液對樹脂進行再生,將樹脂吸附的鈣鎂離子置換下來,樹脂重新吸附了鈉離子,恢復了軟化交換能力。
電廠鍋爐水處理設備可以降低水的硬度,電廠使用鍋爐水處理設備主要是想要鍋爐給水水質硬度低,溶氧量極微、固體含量和有機物含量也極微。
6. 電廠化學水處理的流程。
電站的水處理流程分為兩大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物理軟化水流程,第二部分是化學除鹽水流程。
物理軟化水流程:來自廠區供水管網的原水(又稱生水),經過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除去了原水中的固體顆粒和懸浮雜質,稱為澄清水;澄清水再經過反滲透裝置清除了其中大部分鈣、鎂離子,成為軟化水。
化學除鹽水流程:軟化水經過除碳器,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嚴格地說是HCO3—),再經過混床,除去水中殘存的鈣、鎂、鈉、硅酸根等有害離子,成為除鹽水,也就是鍋爐補給水,存儲在除鹽水箱,再用除鹽水泵打入除氧器,最終經給水泵打入鍋爐汽包。
拓展資料:
關於「軟化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水壺用久後內壁會有水垢生成。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在我們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無機鹽類物質,如鈣、鎂鹽等。這些鹽在常溫下的水中肉眼無法發現,一旦它們加溫煮沸,便有不少鈣、鎂鹽以碳酸鹽形成沉澱出來,它們緊貼壺壁就形成水垢。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雨、雪水、江、河、湖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都是硬水。
水的硬度主要由其中的陽離子:鈣(Ca2+)、鎂(Mg2+)離子構成。 當含有硬度的原水通過交換器的樹脂層時,水中的鈣、鎂離子被樹脂吸附,同時釋放出鈉離子,這樣交換器內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離子的軟化水,當樹脂吸附鈣、鎂離子達到一定的飽和度後,出水的硬度增大,此時軟水器會按照預定的程序自動進行失效樹脂的再生工作,利用較高濃度的氯化鈉溶液(鹽水)通過樹脂,使失效的樹脂重新恢復至鈉型樹脂。
(資料來源:網路:軟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