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峽的影響
三峽工程的不良影響
(1)自然災害
三峽水庫庫容極大,因此必然會增加庫區地震的頻率,由於三峽兩岸山體下部未來長期處於浸泡之中,因此發生山體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頻率會有所增加,這將是三峽工程所能造成的主要地質災害。
而工程支持者只考慮了地質的靜態狀況,沒有考慮蓄水後可能帶來的地質條件質變。
2007年,三峽庫區平均氣溫較常年明顯偏高,年降水量較常年偏多。
氣象災害頻發,其中暴雨洪澇及其引發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比較突出,地震活動仍維持在低強度水平。
暴雨洪澇:2007年4~9月,庫區及其鄰近地區降水表現粗穗出前多後少的特徵,過程頻繁,強度大,總量多,造成了嚴重的暴雨洪澇災害。
4月1日和21日、6月29日、8月1~2日,9月27~28日,庫區出現4次局地暴雨,5月23~24日、5月30~6月1日、6月16~23日、7月8~岩肢卜12日,7月16~20日,7月28~30日,出現6次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引發了嚴重的暴雨洪澇災害。
據不完全統計,5月23~24日庫區出現的大范圍強降水,造成重慶市彭水、奉節、涪陵、豐都等20個縣(區)和湖北省團風、宜都、利川和神農架林區等4縣(市、區)289.1萬人受災,死亡11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1.3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73億元。
7月17日重慶市銅梁、璧山、沙坪壩日降水量分別達到179.5毫米、258.0毫米和262.8毫米,均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值,其中沙坪壩日降水量為1892年以來的最大值。
特大暴雨導致山城重慶著名的紅色旅遊烈士墓景區——「渣滓洞」圍牆倒塌,牢房沖毀,景區遭遇到建國以來的最大暴雨災害。
地質災害:專家稱,三峽水庫建成後,逐步淹沒了大量地勢低窪的山體,包括城市、集鎮和村莊,飢灶長期浸泡使被淹的山體等發生松軟並沖入了低窪的采礦采空區,這都會導致庫岸坍塌、山體滑坡等。
此外,三峽水庫每逢冬季蓄水、每逢夏季(汛期)放水,水庫水位的周期性漲落,也對沿庫地區造成壓力,會誘發多種地質災害。
2007年4~7月,強降雨過程致使庫區及其鄰近地區多次、持續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因災死亡10餘人,直接經濟損失上億元。
4月滑坡、泥石流主要發生在重慶市彭水縣、奉節縣;5月發生在湖北恩施州巴東縣清太坪鎮和水布埡鎮、宜昌市興山縣高陽鎮、高橋鄉和水月寺鎮,恩施州建始縣景陽段,重慶市彭水縣漢葭鎮,巴東縣官渡口鎮水布埡;6月發生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巴東縣清太坪鎮、重慶市潼南縣、彭水縣、萬州區等;7月發生在重慶市梁平縣、潼南縣。
6月22日僅幾小時內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就發生較大規模滑坡118處。
雷擊事件:2007年4~8月,庫區及其鄰近地區特別是重慶地區多次發生雷擊事件,共造成21人死亡,災害損失較往年偏重。
其中,4月1日重慶市墊江、綦江雷擊事件造成5人死亡;5月23日重慶市開縣義和鎮興業村小學雷擊事件造成7名小學生死亡,重傷19人,輕傷25人。
大風、冰雹:2007年,庫區及其鄰近地區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頻發,點多面廣,時間跨度大,從春到夏接連發生,造成的災害損失重於上年。
據統計,共50多個縣次先後遭受了大風、冰雹等局地強對流天氣襲擊,造成3人死亡,230多萬人受災,房屋損毀8.3萬多間,因災經濟損失超過3.8億元。
大霧:2006/2007年冬季及深秋,庫區西部大部地區頻繁出現大霧天氣,使高速公路、鐵路、民航、河運等交通運輸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給人們春節出行造成了不便,同時引發了重大交通事故,導致了空氣質量下降,影響人體健康。
2月7日,湖北恩施州鶴峰縣路段因陰雨和大霧發生一起16人死亡、16人受傷的特大交通事故。
11月9日,大霧封鎖重慶機場,僅1小時就造成30個進出港航班延誤,4個航班被迫取消,4000名旅客滯留機場;成渝高速、渝宜高速等8條高速路先後實施交通管制;水運朝天門三渡輪航線禁航4小時。
乾旱:2007年,庫區乾旱總體較輕。
2006/2007年冬季,受上年夏季川渝特大高溫乾旱的後續影響,重慶市水庫蓄水和稻田蓄水明顯偏少、江河水位普遍在水位低值區徘徊、地下水急劇下降,重慶全市水利工程蓄水量不到歷史同期應蓄水量的50%,全市有150萬人、98萬頭大牲畜出現臨時飲水困難,農作物受旱11.6萬公頃,庫區部分地區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出現困難。
最近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50年來罕見乾旱,讓人們的聚焦點再次投注在三峽工程上。
5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2009年就已開始啟動編制的《三峽後續工作規劃》。
(2)移民問題
移民是三峽工程最大的難點,在工程總投資中,用於移民安置的經費便佔到了45%。
當三峽蓄水完成後,將會淹沒129座城鎮,其中包括萬州、涪陵等兩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會產生113萬移民,在世界工程史上絕無僅有,並且如果庫尾水位超出預計,還會再增加新的移民數量。
移民的安置主要通過就地後靠或者就近搬遷來解決,但後來發現,水庫淹沒了大量耕地,從而導致整個庫區人多地少,生態環境趨於惡化,於是對農村人口又增加了一種移民方式,就是由 *** 安排,舉家外遷至其他省份居住,目前已經有大約14萬名庫區移民遷到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湖北(庫區外)、湖南、廣東、重慶(庫區外)、四川等省市生活。
三峽工程實行「開發性移民」模式,即在移民的同時,也伴隨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造和產業建設,根本目的是要改善民眾的生活水平。
其經費除了由三峽建設基金撥付外,三峽總公司在電站投產後的若干年內每年也要支付給地方 *** 一筆資金用於移民安置。
此外,國家還要求全國的二十一個省市,每個省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的一個縣。
但目前的現狀是,雖然移民城鎮的基礎建設較快,但是工業發展較差,大批搬遷的企業破產倒閉,庫區整體呈現出一種產業空心化的狀態,經濟增長緩慢,失業率較高,並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如導致數萬人包圍 *** 機關的「萬州事件」。
(3)泥沙淤積和水位
由於有三門峽水電站的前車之鑒,因此泥沙問題始終是三峽工程技術討論的重中之重。
據測算,長江上游江水每立方米含沙1.2千克左右,每年通過壩址的沙量在5億噸以上。
在三峽工程未建前,這些泥沙大量淤積在曲折的荊江河段,抬高了河床水位,並危脅到整個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安危。
當三峽水庫形成後,受水勢變緩和庫尾地區回水影響,泥沙必然會在水庫內尤其是大壩和庫尾(回水的影響)淤積。
工程的反對者如黃萬里等認為,長江上遊河流所攜裹的除了泥沙,還有顆粒較大的鵝卵石,在三峽大壩築起後將極難排出,會造成堵塞,並向上游延伸,進而影響重慶。
此後在2002年10月,國務院批准由三峽總公司承建長江上游幹流金沙江上的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和向家壩等四座巨型水電站,其建設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分擔三峽庫區的泥沙淤積,減緩三峽庫區的泥沙淤積速度,這也再度引起某些人們對三峽泥沙問題的擔憂。
與泥沙淤積問題同樣極具爭議的,還有水位問題。
在三峽蓄水至135米後,有人發現從大壩到庫尾之間的水位落差多達34.7米,遠遠超過了工程論證報告認為的0.4米,因此擔憂重慶可能會在三峽完全蓄水後被淹沒。
(4)名勝和文物影響
長江三峽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它起自重慶奉節縣白帝城,蜿蜒約200千米至湖北宜昌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組成,沿途地形險峻,山川秀麗,古跡眾多。
在水庫滿蓄水後,三峽的峽谷感將會受到一定程度削弱,由於旅遊機構在1990年代廣泛宣傳了「告別三峽游」,使得人們普遍認為蓄水後的三峽景緻不再,因此自2003年以來,三峽的旅遊業便一落千丈。
三峽蓄水完成後,白鶴梁將永遠淹沒水中,文物部門已經在其周圍建設了巨大的水下無壓透明容器以方便遊客觀賞和學者研究,使之成為世界上第一座水下的博物館。
地方 *** 還對千年古鎮大昌鎮和屈原祠等實行了整體搬遷,對原本的三面臨水的白帝城實施原址保護,使之成為一座江中島,而夔州古城(奉節縣城)等無法搬遷保護的就只能永埋水底了。
(5)生態環境影響
三工程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非常廣,其中對庫區的影響最直接和顯著,對長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響,甚至還有人認為三峽工程將會使得全球的氣候和海洋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庫區人們對三峽工程影響環境的最大擔憂來自於水庫的污染。
目前三峽兩岸城鎮和遊客的排放的污水和生活垃圾,都未經處理直接排入長江。
在蓄水後,由於水流靜態化,污染物不能及時下瀉而蓄積在水庫中,因此已經造成了水質惡化和垃圾漂浮,並可能引發傳染病,部分城鎮已在其他水源採集生活用水。
同時大批移民開墾荒地,也加劇了水體污染,並產生水土流失的現象。
對此,當地 *** 正在大力興建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以期解決污染問題,如果發現污染過於嚴重,也可能會採取大壩增加下泄流量來實現換水。
根據葛洲壩水電站的運行經驗,三峽工程將會對周邊生態造成嚴重的沖擊。
因為有大壩阻隔,魚類無法正常通過三峽,它們的生活習性和遺傳等會發生變異。
三峽完全蓄水後將淹沒560多種陸生珍稀植物,但它們中的絕大多數在淹沒線以上也有分布,只有疏花水柏枝和荷葉鐵線蕨兩種完全在淹沒線以下,現均已遷植。
三峽蓄水後,水域面積擴大,水的蒸發量上升,因此會造成附近地區日夜溫差縮小,改變庫區的氣候環境。
由於水勢和含沙量的變化,三峽還可能改變下遊河段的河水流向和沖積程度,甚至可能會對東海產生一些影響,並進而改變全球的環境。
但是考慮到海洋的互通性,以及長江在三峽以下的一千多公里流程中還有湘江、漢江、贛江等多條重要支流的水量匯入,因此估計不會對全球海洋和氣候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
而且環境的變化是由多種可變因素交織形成的,極其復雜,所以也無法確定三峽工程對環境影響的明細程度。
三峽工程開建以來,澎溪河多次發生「浮萍和水葫蘆瘋長」的水污染事件。
秭歸縣地質災害防治中心總工程師彭書林說,國內外學者的研究表明,大型水庫建成後對周圍庫區的環境和生態會造成影響,通常認為這一影響會持續到20年左右才會穩定下來。
據此推斷,未來10年,對三峽庫區的地質災害的監測和治理工作仍不能掉以輕心。
據《中國三峽工程報》報道,在2002年4月,三峽壩區氣候反常,氣溫並沒隨夏季的到來逐漸上升,反而呈下降趨勢。
4月末平均氣溫不足12攝氏度,4月中旬周邊山區還出現較大范圍的降雪,月內有3次降溫過程,溫差升降劇烈。
另外,4月份降水量為236.5毫米,破壩區近10年降水量最高紀錄,破宜昌地區近118年同期降水量最高紀錄,「三峽壩區天氣復雜和劇烈變化程度為近50年同期所少見」。
三峽工程自一九九二年開工以來,針對工程建設可能對生態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國家投資近四百億元人民幣對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進行防治。
Ⅰ產生消落帶
消落帶,或稱消落區,是水庫特有的一種現象,是指水庫正常蓄水位以下至防洪限制水位以上區域,因水庫調度用於防洪而產生的臨時性出露於水面的陸地。
三峽工程在完全建成後,冬季水位為175米,夏季防洪水位降至145米,其間30米水位落差暴露出的土地就是消落帶。
據不完全統計,三峽庫區消落帶面積接近400平方公里。
消落帶對於三峽水庫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周維說,其一由於沒有植被覆蓋,當夏季這部分土地 *** 出來時會給人「似荒漠化」的感觀影響;其二冬天被水浸泡後沉澱的污泥和垃圾在夏季有可能產生異臭,滋生病菌和寄生蟲,對水體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三由於這部分土地無植被覆蓋,對農業生產產生的面源污染處理能力降低。
Ⅱ珍稀生物
日前在位於湖北宜昌的中華鱘研究所,記者看到人工繁育的中華鱘幸福地「生活」著。
有關專家介紹,三峽工程建設會對當地陸生動植物和水生動植物有一些影響,庫區陸生脊椎動物有一級保護動物4種,二級保護動物22種。
受三峽水庫影響的陸生植物物種較多,涉及120科358屬550種。
世界自然基金會和世界資源研究所在其合編的《水壩與生態系統的未來》報告中提到,水壩建設威脅淡水生態系統,全球有21條河流及其流域生態嚴重退化,中國長江流域排名第一。
長久以來,長江是陸地和淡水生物多樣性中心,擁有322種魚類和169種兩棲動物。
由於水壩的影響,包括中華鱷、中華鱘、江豚、白鶴等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動物處境都非常危險。
華東師范大學河口研究所教授陸健健透露,1980年代中期,長江口能觀測到的水生底棲動物共有126種,到2002年,能觀測到的只剩下52種。
大量有機物被帶入東海,使得近年來中國舟山群島附近海域大面積的赤潮頻繁暴發。
Ⅱ 我是重慶人,學的水利水電工程,請問重慶市黔江區水務局效益怎麼樣,應屆畢業生值得進去嗎期待您的指教。
重慶市區劃的變化:
★,重慶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於年,2010年12月11號。
★1950年4月,國民政府在七區合並為18個區。同年7月,西南軍政委員會原重慶市,西南行政區直轄市。
「
★八月,川東,川南,川西,川北4區管理辦公室於1952年,,恢復四川省,形成了川東行署下轄5個區和所擁有的四川省萬縣程序,原重慶北碚市劃歸。在
在同年10月,原重慶市區7區調整為五個區。
★1953年,於2010年3月12日,巴縣,重慶市,綦江縣,江北縣劃歸四川省江津區和長壽分類四川涪陵區。重慶市大行政區直轄市改為中央直轄市,由西南行政委員會,重慶市6區,北碚市,而不是託管。
★1954年,重慶分類四川省,市,四川省,而不是原來的中央直轄區。同年,四川省江津區管轄范圍璧山縣,濱江七村在飛入第六區,重慶境內的村妓院灣,黃金和銀口柏林,烏雞5大劃歸第六區,重慶。
★1955年:
1。四川涪陵地區的司法管轄區南川縣萬盛唐家鄉,大埡鄉,腎臟鄉叢林鄉簸箕鎮,松樹鎮列為重慶。
2。四川省江津專區轄綦江縣的青年,金靈,列為重慶市三鄉鎮建設。
「
桐梓縣,貴州省,10個區平壩,興文,中國和朝鮮在堤壩上,賈慶林,板遼,橋梁,茶園,大壩,農業,林業,廟壩,民權,桃子,城堡王家壩,景星,青山17個鄉鎮,重慶市,四川省,劃歸。
「
的成立重慶南通礦區南川縣萬盛鎮,鄧家鄉,大埡鄉,腎臟鄉,叢林鄉,簸箕鄉,松樹鄉,原綦江縣青年鄉,建設鄉,金寧鄉,桐梓縣,貴州省,平壩鄉的興文鎮,中國和朝鮮壩鄉壩鄉,板遼鄉,橋梁鄉,茶園鄉,林業鄉鄉青林鄉,廟壩鄉,民權鄉,桃子鄉,的營寨鎮,王家壩鄉,景星鄉,青山鄉,其行政區域。
在同年6月,四川省江津地區江北縣管轄村的第十區橋亭鄉清風,第九區天黃桷,大田,塘市平4個新的村裡的土主鎮農業石佛兩個村莊和石家重慶所有分類。
在同年10月,更名為重慶地區中心城市的第二區更名為重慶市江北區,三區,第四區,第五區更名為重慶市九龍坡區,沙坪壩區改名更名南岸區,第六區更名為重慶市北碚區。四川重慶地區形成,其中,南通礦飛地。
的★1959年,四川省江津專區轄巴縣綦江縣,四川省涪陵地區管轄的長壽機密重慶。今年,三縣的52年間,從重慶四縣劃回重慶市管轄的畫。重慶市7區3縣形成。
的★1960年,重慶市九龍坡區花鄉鎮合作堰,奇隆和重慶市南岸區南坪鄉部分劃歸市轄區,。
★1965年建立重慶市大渡口區,九龍坡區村躍進村,9個寺廟街道的行政區域。重慶地區3縣形成。
★1974年,成立重慶市雙橋區,大足縣郵亭雙橋公社,原通公社青年,明星,起重機,天橋4個大隊,龍水區土橋公社茅草,新民2個旅,將其行政區域。重慶地區3縣形成。
到★1977年,四川省江津所轄區域的八仙分類重慶。縣重慶市第9區的形成。
★1983年,永川地區。屬於永川江津,合川,璧山,榮昌,大足,銅梁縣,潼南縣劃歸重慶管轄的。重慶9月12日縣組成。
★1986年,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政府駐地,李家沱移動的楊家坪。
的★1992年,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駐地上新街搬到南坪萬壽橋。永川縣,永川市成立,由重慶市主辦,江津縣,江津市成立,由重慶市主辦,合川縣,合川區成立,由重慶市舉辦。重慶地區9個縣,3個城市組成。
★1993年,重慶市萬盛區南桐礦區更名。
★1994年:
1。擴大重慶市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塑造渡口區,九龍坡區,北碚區的行政區域。
⑴管轄中原七星崗,較場口解放碑,朝天門,橫龍,菜園壩,南紀門的交集,兩個王族坡,慶寺,重慶市渝中區大溪溝11區辦事處,其中包括從重慶市沙坪壩區大坪化龍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在和平的道路。
⑵司法管轄區華新鎮南岸區,江北區石馬河,大石壩,觀音橋,五里店,寸灘,江北城7個街道辦事處和唐家沱包括國賈舵街道辦事處,從江北縣的魚嘴鎮,復盛鎮,5個鄉。中國區人民政府,新街。
⑶8個街道辦事處的南岸區龍門浩海棠溪,南平,神秘的廟宇,彈子石,大佛段,銅元局,花園路,南平市,南山區,六管轄的城鎮的差距,塗山,雄黃,黃珏山姆,分配到長生橋八仙迎龍光陽三鎮。區人民政府駐南坪萬壽橋。
司法管轄區小龍坎(4)重慶市沙坪壩區,沙坪壩區,磁器口,井口,遼河,石井坡,童家橋,渝碚路,天星橋土灣,新橋,山洞,歌樂山包括在陳家橋三鎮的13個街道辦事處和譚港,歌樂山,井口巴縣,一旦家中,8個鄉鎮西水,土主青木關,鳳凰,回龍壩梁鄉。區人民政府在重慶市大渡口區小龍坎
⑸新山村躍進村,九廟宇三個街道辦事處從重慶市九龍坡區茄子溪街道辦事處和八橋勝利兩鎮管轄從巴縣的分類跳蹬鎮。區人民政府駐新山村。
⑹九龍坡區楊家坪,謝佳灣,石坪橋,黃桷平,涼山5個街道辦事處和管轄權長華啞嗯的,包括從重慶市沙坪壩區兩鎮石橋鋪附近辦事處,石橋鎮巴縣西彭,銅罐驛濤,白市驛巴福,走馬,金鳳,含谷8個鎮和石板鎮。區人民政府在楊家坪。
⑺出生朝陽區2個街道辦事處和歇馬,蔡家後,天府孩子回家河,澄江,東陽,北溫泉,石佳良九鎮,龍鳳橋,距江北的重慶市北碚區轄縣土壤和水,康復,靜態關閉柳蔭,三聖,偏岩6個鎮和皮膚嘉善縣壩兩鄉。區人民政府在碚峽道。
2。重慶市巴南區建立渝北區,江北縣,巴縣。
「
(1)原轄渝北區,江北縣道,沙坪回興石坪,龍溪,大竹林,禮嘉,鴛鴦,木耳,皇家,紅紅火火,美因茨竹,灣,河,隆興,洛杉磯
冰磧,石船,麻柳陀統景鎮大盛21個鎮,古路,高流口水清,石華勤,天寨,舒適月亮,回家,關興,關龍,白岩,黃印,悅
14個鄉鎮。區人民政府駐在兩個鎮。
⑵巴南區司法管轄區巴縣魚洞,鹿角,惠民,木材,孔,青山,豐富的,雙河口,麻柳嘴街,五布,東泉,姜家天星寺天賜,接龍,概念
花石,石龍,石灘,產品,寧靜,跳石,聖燈山,百柱南彭布羅克區27個鎮,公平和清溪川, SD,白河塘,冷水,一個新的對和平橋,龍
香港,陳,任流,南隆,忠誠興,石崗12個鄉鎮從九龍坡區區包括兩條街道李家沱土橋辦事處和花溪,南泉兩鎮。區魚洞鎮人民政府。在
重慶市11縣3市形成。
的★1996年9月15日,2010年,四川省萬縣,涪陵,黔江重慶託管委託。 (直轄前體)
★1997年3月14日,2010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決定批准設立重慶直轄市批准成立了重慶直轄市重慶市。重慶市司法管轄區的重慶,萬縣,涪陵,黔江地區,共43個城市和縣,82400平方公里的土地,3002人。 6月18日,重慶市上市揭幕大會。
同年12月:
1。萬縣建立重慶市各縣。設立重慶市萬縣移民開發區,相應的配套黨和政府機構,代管忠縣,開縣,雲陽,奉節,巫山,無錫市6個縣。 (註:開發區工委,管委會萬州區委,區政府實施了一套機構兩個牌子),原萬縣司法管轄區城口和重慶市梁平縣。
2。涪陵市,重慶市涪陵區的建立。南川市涪陵區轄涪陵市管轄的枳城和李渡兩區,涪陵區管轄(代管),墊江縣,豐都縣,武隆縣,重慶市。
3。黔江區,黔江區的建立。黨和政府機構,舉辦相應的一組石柱,秀山,酉陽,黔江,彭水自治縣。
重慶市13個區18個縣和4個城市和5個自治縣形成。
★1998年,更名為環縣在重慶市萬州區,萬縣移民開發區更名為萬州移民開發區。
的★2000:
1。萬州移民開發區託管的奉節縣,開縣,雲縣,忠縣,巫溪縣,巫山縣,重慶市萬州移民開發區。
2。錢江開發區,錢江開發區舉行支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縣,酉陽縣,彭水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重慶市。
3。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重慶市黔江區,重慶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行政區域的重慶市黔江區的行政區域建立的。區人民政府在美國小鎮。 18縣的
重慶地區14四會市4自治縣形成。
★2001年,,設立重慶市長壽區長壽。重慶市第15區,17個縣和4個城市和4個自治縣形成。
「
★2006年10 22,批准國務院(國函[2006] 110號):
江津市江津區的建立。江津市的行政區域為江津在幾江街道的行政區域,江津區人民政府。
合川,重慶合川建立的。合川區的行政區域,合川區的行政區域,合川區人民政府在街道,南津關。
永川重慶市永川區的建立。重慶市永川區重慶永川市的行政區域行政區域,永川區人民政府中山路街道。
南川市,重慶市南川區成立的。南川市行政區域南川區的行政區域,南川街道,東城區人民政府。 4自治縣的行政系統形成了
重慶市19區17縣至今。
作為一個重慶人見證大地翻天覆地的變化發生在重慶市以來最值得一提的交通在重慶成為直轄市前的交通是比較落後的,這么大一個城市,只有少數幾個長江和嘉陵江主城通往外界,分為車輛上唯一的兩座橋過河,其餘的議程運輸車輛到另一邊的地方,每天都在排隊等候過境趴在江的車輛,如巨蟒難以看到尾河蜿蜒排隊過河按照正常情況,至少有兩個小時,如果你遇到暫停霧渡輪,它不知道要等待多久,然後的車輛過河辛苦,真的很難形容。重慶是山城,這要感謝匯流排和工作的人,由於陡峭的曲線是雪亮的,狹窄的道路和主城的只有兩條路,上下班堵車非常嚴重,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城市街區。重慶市人民多年的許多代人迫切希望建立更多的橋梁,期待著在二江天塹變通途。
建設也很落後重慶市主城吊腳樓隨處可見,整個城市滿是破爛的,整個城市給人的印象是臟破爛擁擠,冬季天氣往往是灰色的,朦朦朧朧,很難看到的陽光,讓人感到很郁悶,總想發泄。嚴重的污染,街道兩旁的行道樹出現蓬頭垢面,電線桿布滿了蜘蛛網的立法,在晚上更暮氣沉沉的,郊區的街道上,昏暗的燈光下,在許多地方沒有路燈,給人的感覺是不快樂的!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重慶,重慶人民的建設熱情,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在重慶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使面部的巨大變化,重慶,重慶感受最深的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城市高速,成渝高速,於萬美元高速,高速,重慶和周邊交通貴州,重慶高速。相繼建成通車,向全國,向世界打開門重慶已建成的長江和嘉陵江大橋正在建設中,有30個以上。橋表示,重慶橋梁數量之多,類型的完整,在世界上是罕見的。重慶有橋的美稱。完成完成橋梁,高速公路,8小時重慶,半小時主城成為現實。輕軌新線被打開了業務人員出差了極大的方便。使人們切實際和真實的感受便捷的交通便利。
這是值得一提的是,重慶的夜景,每當夜幕降臨時,清晰,亮麗,無論你站在南山一棵樹,或站在南濱北路河邊,當你看到的高點和低點,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的高層建築,坐落在兩江環抱的渝中半島,看到河不可阻擋的東部,誰不為眼前的美景陶醉於它呢?晚上視圖重慶絕對江城的夜燈兩側流光溢彩讓你眼花繚亂,穿梭巡航長江嘉陵江的空中面對滾滾長江享受呼吸新鮮的山區小鎮的空氣,享受的的山夜的風情感情,我突然覺得真正偉大的生活在城市重慶的幸福,開門見山,打開窗戶看到綠色的,生活在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但與自然是如此之近,這樣的人是非常漂亮的,非常自豪!
Ⅲ 廈門華潤燃氣有限公司供應點有幾個地方
送氣可打6018888,還有24小時服務電話968860
華潤瓶裝液化石油氣供應站:
★湖濱供應站
地址:思明區湖濱南路51號東邊(公交站:長途汽車站)
★廈港供應站
地址:思明區民族路冷凍廠內
★文灶供應站
地址:思明區文曾路電化廠對面(萬壽幼兒園旁,鐵路橋往前50米)
★東渡供應站
地址:湖裡區東渡濠頭(公交站:南山站)
★杏林供應站
地址:集美區杏南路30號(保險公司旁)
★集美供應站
地址:集美區樂海路1-3號集美污水處理廠旁
★鼓浪嶼供應站
地址:思明區鼓浪嶼三明路1號對面(龍山洞斜對面)
★蓮花供應站
地址:思明區龍昌里44號(蓮花五村大門旁)
★仙閣里供應站
地址:思明區仙閣里1號後面
★金雞亭供應站
地址:思明區金雞亭小區西大門往前20米(幼兒園旁)
另外還有代銷點:
瓶裝液化石油氣指定代銷點:
A 、島內瓶裝液化石油氣代銷點:
★何厝供應點
地址:湖裡區何厝村嶺兜社
電話:5931183
★高殿紅潤供應點:
地址:湖裡區高殿村神山口
電話:6034599、8834599
★洪文供應點
地址:思明區洪文村烏石巷
電話:5961416
★曾厝安供應點
地址:思明區曾厝安村
電話2091638、13606094638
★五通維順供應點
地址:湖裡區五通村泥金社
電話:5215885
★鍾宅供應點
地址:湖裡區鍾宅村
電話:5791117
★前埔供應點
地址:思明區前埔村(消防中隊對面)
電話:5915955
★安兜供應點
地址:湖裡區林後社執勤點旁
電話:5773653
★高崎供應點
地址:湖裡區高崎新村海邊
電話:5740525 、8822603
B 、島外瓶裝液化石油氣代銷點:
★大嶝供應點
地址:翔安區大嶝島金嶝村
電話:7090013
★灌口供應點
地址:集美區灌口大路(上塘村)
電話:6098449
★海滄海之緣供應點
地址:海滄區海滄投總15號店面
電話:6052327
★後溪供應點
地址:集美區後溪鎮崎溝村
電話:6261991
★明江供應點
地址:海滄區新垵村山柏內
電話:6537617
★後溪街供應點
地址:集美區後溪鎮後溪街道
電話:6260267
★馬巷供應點
地址:翔安區內田村福廈公路北
電話:7065557
★新民供應點
地址:同安區新民鎮四口圳村
電話:7029433
★新圩黃強供應點
地址:翔安區新圩鎮金柄村
電話:6126988
Ⅳ 重慶奉節古名叫什麼
古名叫做魚復、巴郡,巴東郡、魚復縣、永安縣。
歷史沿革:
奉節古稱魚復,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年),秦於巴國之地置巴郡,魚復縣隨巴郡同置。東漢建武元年(25年)。公孫述據蜀稱帝,在瞿塘峽側山頭築白帝城。蜀漢章武二年(222年),劉備夷陵之戰後敗退白帝城,改魚復為永安縣。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恢復魚復縣名。西魏廢帝三年(554年),改魚復為人復。清康熙年間,採取輕徭薄賦、免其編審、永不加賦等措施招民墾荒,外省貧民紛紛遷移入川,奉節人口得到較快的恢復和發展。至嘉慶元年(1796年),奉節增添男女共118854丁口。這就是奉節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而現今大多數奉節人溯祖尋源都是外省移民的後代。
康熙六年(1667年),裁大寧縣(今巫溪縣)並入奉節縣,雍正七年(1729年),復設置大寧縣。宣統三年(1911年)十月初六,奉節縣人民響應辛亥革命,宣布獨立。
民國24年(1935年),川政統一,四川實行行政督察區制,原定第九行政督察區署設在奉節,後改設在萬縣。1949年12月3日,奉節和平解放。12月19日,成立奉節縣人民政府。
(4)奉節縣新民鎮污水處理廠擴展閱讀: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8月18日,奉節縣幅員面積4098平方公里,轄29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1個管委會,314個村,76個社區。即永安街道辦事處、魚復街道辦事處、夔門街道辦事處,西部新區管委會,興隆鎮、吐祥鎮、竹園鎮、公平鎮、草堂鎮、新民鎮。
甲高鎮、朱衣鎮、康樂鎮、白帝鎮、汾河鎮、大樹鎮、羊市鎮、永樂鎮、青龍鎮、安坪鎮、五馬鎮、石崗鄉、青蓮鎮、馮坪鄉、鶴峰鄉、岩灣鄉、紅土鄉、平安鄉、康坪鄉、雲霧土家族鄉、龍橋土家族鄉、長安土家族鄉、太和土家族鄉。縣城所在地永安街道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Ⅳ 你好!~98萬噸/年焦化及10萬噸甲醇
南沙煉化一體化工程
年產180萬噸蠟油加氫裝置項目
重慶市奉節縣茅草壩風電場一期工程、茅草壩風電場二期工程、金鳳山風電場工程(勘察設計中標)
玉泉營220kv變電站110kv切改(電力溝)工程(第二標段)(監理中標)
華潤電力南京化工園熱電擴建工程
日產4800噸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項目
年產15萬噸甲醇調和汽油項目
湖南理昂環保能源公司生物質發電廠工程
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項目
神華烏海煤矸石坑口發電廠(二期)工程
合成氨聯產尿素項目配套天然氣管道工程
松原市江南熱源廠項目
煙台八角電廠(二期)脫硫工程
江蘇利森生物質能電廠(一期)工程
年產20萬噸麥芽(一期)項目
國電中山2×30萬千瓦燃煤熱電聯產項目
徐州東方熱電有限公司生物質能熱電項目
大唐榆林煤電化一體化(一期)工程
華潤電力南京化工園熱電擴建工程(更新)
大唐國際雷州火電(一期)項目
大唐祁東電廠(一期)項目
大唐國際雷州火電(一期)脫硫項目
叉河水泥廠技改(一期)項目
威信煤電一體化電廠(一期)項目(更新)
登封南變電站工程(施工中標)
能量系統優化及余熱余壓利用項目
同濟醫葯產品倉儲配送中心及辦公樓項目
項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佔地面積78畝,樓高10層。
中山火力發電有限公司供熱區域熱力管網工程
項目新建蒸汽管網雙管總長度90.108千米,總投資2.1992億元。
廣西容縣黃金洲水電站項目
泉州市城東城市污水處理廠及污水處理廠加蓋除臭工程
崇福鎮污水處理廠土建工程
安岳縣周家廟等3座小型病險水庫加固工程
河源柏埔永豐漁譚水電站
城北污水廠提標改造工程一標段(施工中標)
華能九台電廠(一期)脫硫工程(十一五)
漂白龍須草漿板項目(一期)工程
平橋電廠2×35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
平橋電廠熱電聯產項目
信陽弘昌燃機電廠脫硫項目
姚孟電廠(四期)2×600兆瓦機組擴建工程
武當山特區污水處理廠(BOT)工程
商城黃柏山風力發電項目
邯鄲市紡織機械有限公司12號、13號住宅樓項目
大慶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項目
平谷再生水廠項目
鐵嶺市凡河新區熱源廠工程
年產12萬噸過氧化氫項目
大唐阜新煤制氣輸氣管道工程
年產1000噸航空鈦材項目
國電湖南寶慶煤電一體化電廠(一期)脫硫工程
漳山電廠(三期)擴建脫硫脫硝工程
大唐雲岡熱電(二期)擴建脫硫工程
國電靖遠電廠(一期)擴建脫硫工程
國電湖北漢新公司(三期)擴建脫硫工程(十一五)
信陽弘昌燃機電廠脫硫項目
湖北漢川電廠(一、二期)煙氣脫硫工程(更新)
國電酒泉熱電廠(一期)脫硫工程(十一五)(更新)
白音華金山坑口電廠(一期)脫硫工程(十一五)
年產30萬噸甲醇項目
年產10萬噸二甲醚擴建項目
年產100萬噸二甲醚(一期)工程
華電佳木斯發電廠(六期)擴建脫硫工程(振興東北)
華能九台電廠(一期)脫硫工程(十一五)(更新)
國電延吉2×20萬千瓦熱電脫硫項目(十一五)
河南信陽平橋電廠2×35萬千瓦熱電聯產脫硫脫硝項目
北海電廠(二期)擴建脫硫脫硝工程
國電吉林江南熱電廠脫硫脫硝工程
華電四川珙縣電廠(一期)脫硫脫硝工程
華能九台電廠(二期)脫硫工程
98萬噸焦化技術改造聯產10萬噸甲醇工程
紅雁池「以大代小」熱電聯產技改脫硫工程
上海高橋石化公司熱電事業部煙氣脫硫改造項目(更新)
天生港電廠「上大壓小」擴建工程
華能鶴崗電廠(三期)擴建脫硫項目(更新)
大唐長山熱電廠2×66萬千瓦「以大代小」(一期)擴建脫硫工程
年產20萬噸甲醇項目
大唐長山熱電廠2×66萬千瓦「以大代小」(二期)擴建脫硫工程
福溪電廠(一期)脫硫脫硝工程
國電雙遼發電廠(二期)脫硫脫硝工程
中天合創煤化工年產300萬噸二甲醚項目
大唐七台河電廠(二期)脫硫工程(更新)
國電常州電廠(二期)工程
華能白楊河電廠1×30萬千瓦「上大壓小」熱電聯產脫硫工程
國電常州電廠(二期)脫硫脫硝工程
重油化工項目
國電諫壁發電廠「上大壓小」脫硫脫硝工程(更新)
純低溫余熱發電工程
750千伏永登至白銀輸變電工程(十一五)
西和330千伏變電站工程(更新)
聚氯乙烯、電石、離子膜燒鹼項目
上海吳涇發電有限責任公司2×30萬千瓦機組煙氣脫硫工程
綜合利用電石渣新型干法水泥熟料項目
潤電力菏澤電廠(一期)工程
大埔發電廠2×60萬千瓦上大壓小綜合利用發電工程
年產100萬噸搗固焦聯產10萬噸甲醇項目
華能汕頭海門電廠(一期)1、2號機組工程(更新)
華潤電力菏澤電廠(一期)脫硫脫硝工程
大埔發電廠2台60萬千瓦上大壓小綜合利用發電脫硫脫硝工程
盤東北循環經濟型煤焦化(一期)項目
華能汕頭海門電廠(一期)1、2號機組脫硫脫硝工程
年產1.15萬噸聚陰離子纖維素醚項目
華能岳陽電廠(三期)擴建工程(更新)
秦皇島發電公司1號至3號機組脫硫工程(十一五)
年產12萬噸輕型紙綜合技改項目
汕頭市「上大壓小、改煤壓油」1×60萬千瓦燃煤發電脫硫脫硝工程
華能大連電廠4×35萬千瓦機組煙氣海水脫硫工程
皖能舒城生物質能發電項目
華能汕頭海門電廠(一期)3、4號機組項目
當陽25兆瓦生物質發電工程
96萬噸焦化項目
華潤浙江蒼南電廠(一期)脫硫脫硝項目
新會雙水發電廠「上大壓小」脫硫脫硝項目
永安萬年水泥(二期)配套余熱發電工程
大唐山西煤電化(一期)1830項目(更新)
安徽皖能含山生物質能發電工程
鋼廠二次除塵環保工程
新會雙水發電廠「上大壓小」項目
燒結機易地改造工程
水泥余熱發電項目
天津市西南郊熱電廠(一期)工程
惠來電廠(一期)3、4號機組工程
年產40萬噸二甲醚(一期)項目
催化裂解(DCC)聯合裝置項目
陝西彬長年產180萬噸煤制甲醇項目
天津市西南郊熱電廠(一期)脫硫脫硝工程
汕尾電廠(一期)3、4號機組工程
國電青山熱電有限公司「上大壓小」工程
日產2500噸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
惠來電廠(一期)3號、4號機組脫硫脫硝工程
純低溫余熱發電工程
山東黃台電廠2×30萬千瓦「上大壓小」熱電聯產項目
渣油深加工聯合裝置項目
汕尾電廠(一期)3、4號機組脫硫脫硝工程
山東黃台電廠2×30萬千瓦「上大壓小」熱電聯產脫硫脫硝項目
國電青山熱電有限公司「上大壓小」脫硫脫硝工程
廣州珠江電廠1×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改造擴建項目
松北新區集中供熱調峰鍋爐工程 供參考
安徽省懷寧生物質能發電廠工程
華能濟寧電廠2×30萬千瓦機組「上大壓小」工程
廣州珠江電廠1×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脫硫脫硝項目
松藻煤電煤層氣發電CDM項目
荊州凱迪生物質能發電廠(一期)工程
大唐華銀金竹山發電廠(二期)1×60萬千瓦機組工程
華能濟寧電廠2×30萬千瓦機組「上大壓小」脫硫脫硝工程
寧夏寧東煤矸石電廠(一期)項目
鋼管廠電除塵擴容改造塑燒板除塵器采購招標
塔什店火電廠(四期)脫硫工程
大唐華銀金竹山發電廠(二期)1×60萬千瓦機組脫硫脫硝工程
河北建投沙河電廠(一期)脫硫脫硝工程
中電投雙槐電廠(二期)脫硫脫硝工程
國華黃驊發電廠(三期)5號、6號機組脫硫脫硝工程
兩條水泥熟料干法生產線余熱發電工程(更新)
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產線項目
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
年產24萬噸合成氨、40萬噸尿素擴建工程
年產15萬噸煤焦油加工項目
日產45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
日產4500噸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項目
中電投雙槐電廠(二期)擴建工程
江夏凱迪生物質能發電廠(一期)工程
國華黃驊發電廠(三期)5號、6號機組工程
黃埔電廠「上大壓小」煤代油脫硫脫硝工程
最大的發電廠,廣東省電網主力電廠之一
1、2號燒結機易地大修技術改造工程
日產4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
鍋爐補給水系統、鍋爐布袋除塵器、循環水冷卻塔系統采購招標
國能安鄉生物發電項目
唐山新區熱電廠(四期)擴建工程
唐山新區熱電廠(四期)煙氣脫硫工程
建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工程
和豐發電廠(一期)工程
巨野縣博寶金屬有限公司銅電廠灰綜合利用項目
河南華潤登封電廠(二期)「上大壓小」脫硫脫硝工程
鴻山熱電廠(一期)脫硫脫硝工程(更新)
水泥帶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
大唐淮南田家庵發電廠5號機組脫硫工程
河北建投西柏坡電廠(四期)工程
連雲港生物質能熱電項目
帥風水泥日產4500噸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項目
年產90萬噸焦炭及其副產品項目
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
年產3萬噸醋酸乙烯-乙烯共聚可再分散膠粉項目
惠安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
廣東台山發電廠(二期)6、7號機組脫硫脫硝工程
帥風水泥余熱發電項目
國電中山2×30萬千瓦燃煤熱電聯產項目
河南華潤登封電廠(二期)「上大壓小」工程
年產83萬噸二甲醚項目(一期)年產60萬噸甲醇工程
年產20萬噸二甲醚項目
河南金達礦業有限公司商城縣湯家坪鉬礦(一期)項目
年產30萬噸耐火材料項目
日產45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項目
重慶豐都日產45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
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工程
廣東台山發電廠(二期)6、7號機組工程
年產83萬噸二甲醚項目(一期)年產60萬噸甲醇工程
年產20萬噸二甲醚項目
河南金達礦業有限公司商城縣湯家坪鉬礦(一期)項目
年產30萬噸耐火材料項目
蒙能牙克石電廠2×33萬千瓦供熱機組工程
國電肇慶大旺熱電聯產(一期)脫硫脫硝工程
華新水泥(武穴)有限公司日產4800噸熟料生產線(三期)工程
國電肇慶大旺熱電聯產(一期)工程
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
日產4500噸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工程
華潤徐州彭城發電廠(三期)工程(更新)
日產4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工程
華潤徐州彭城發電廠(三期)脫硫脫硝工程
首鋼京唐鋼鐵公司大型干熄焦工程
中電投燕山湖電廠(一期)工程(更新)
扎蘭屯市2×30萬千瓦供熱發電機組工程
內蒙古興安熱電廠2×33萬千瓦機組工程
中電投燕山湖電廠
年產96萬噸搗固焦聯產20萬噸甲醇項目
日產25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項目
年產100萬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
年產120萬噸二甲醚項目
年產240萬噸焦炭聯產20萬噸甲醇項目
年產20萬噸甲醇工程
青海互助金圓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生產線(一期)項目
日產32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二期)項目
年產300萬噸水泥生產線項目
年加工20萬噸煤焦油項目
年產3萬噸金屬硅項目
浦城縣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工程
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站項目
浦城縣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工程
重慶松藻煤電公司發電廠節能減排技改工程
大唐渭河發電廠「上大壓小」熱電聯產工程
大唐渭河發電廠「上大壓小」熱電聯產脫硫工程
年產60萬噸水泥粉磨站改建項目
年產20萬噸雙甘膦項目
梅林廟年產1000萬噸煤礦工程
年產百萬噸聚氯乙烯項目
南方萬年青上高日產4500噸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項目
武鄉和信發電公司襄垣電廠(二期)擴建脫硫脫硝工程
大唐渭河發電廠「上大壓小」熱電聯產脫硝工程
俄霍布拉克煤礦技術改造項目
大唐淮南市2×30萬千瓦機組熱電聯產改造脫硫脫硝工程
鉛酸蓄電池循環產業項目
重慶市MDI一體化配套熱電中心項目
吉林市源源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四期)擴建工程
吉林市源源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四期)擴建脫硫工程
黃石市美亞陽新煤矸石綜合利用(坑口)發電廠工程
徐礦集團新疆阿克蘇電廠供熱機組脫硫工程
西烏金山煤矸石電廠項目
臨渙煤泥矸石電廠(二期)工程
華電烏魯木齊熱電廠2×33萬千瓦熱電聯產脫硫脫硝項目
海拉爾熱電廠(三期)擴建脫硫工程
華電新疆西山熱電(一期)脫硫工程
晉城熱電廠(一期)脫硫脫硝項目
河南孟電集團熱電廠「上大壓小」脫硫脫硝項目
華電新鄉寶山電廠(二期)脫硫工程
廢棄果木枝條生物質熱電項目
華電新鄉渠東熱電聯產(一期)工程
華電新鄉寶山電廠(二期)工程
華潤電力五間房電廠(一期)脫硫脫硝項目
山西魯能河曲電廠(二期)脫硫工程
大唐大安發電廠新建(一期)脫硫脫硝工程
合肥天源熱電(三期)技改項目
內蒙古華電包頭河西電廠(二期)工程
5.5米搗固焦爐節能改造項目
華潤南寧水泥生產線(二期)工程(更新)
年產150萬噸甲醇項目
日產45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一期)項目
水泥熟料基地工程
四川宏雲建材有限公司日產28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建設工程
日產4500噸熟料新型干法水泥項目
年產18萬噸合成氨及30萬噸尿素易地改造項目
日產48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
年產35萬噸苯酚丙酮裝置項目
日產48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
福安市赤路鉬礦尾砂治理和綜合利用項目
年產80萬噸干全焦項目
日產4500噸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項目
日產25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工程
年產20萬噸煤焦油加氫項目
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
唐家沱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
燕川污水處理廠配套污水干管項目(BOT)
鵝公嶺污水處理廠項目(BOT)
臨漳縣污水處理廠工程
長治市人民醫院綜合樓項目
技巧滑雪夏訓場地工程
青島西海岸醫療中心(一期)工程
重慶松藻煤電公司發電廠節能減排技改工程
年產96萬噸搗固焦聯產20萬噸甲醇項目
呈貢新區洛龍河污水處理廠工程
鎮江諫壁污水處理廠工程
葵涌沙魚涌污水處理廠項目
平江工業園區污水處理(一期)工程
邯鄲市馬頭城市污水處理及回用工程
加格達奇污水處理廠工程(BOT)
饒平縣城北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
徐州經濟開發區大廟污水處理廠BOT工程
鎮江丁卯污水處理廠工程
廈門蓮花水庫工程
白龍江流域橙子溝水電站項目
烏達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一期)工程
灌南縣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工程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500萬噸煉油擴能改造項目
江蘇宜興抽水蓄能電站4#攔碴壩向上水庫供水工程(施工中標)
發動機汽缸墊片技術改造項目
±660kV銀川東換流站工程(勘察設計中標)
重慶市高峰生物質能廠項目
江蘇宜興抽水蓄能電站4#攔碴壩向上水庫供水工程(施工中標)
±660kV青島換流站工程(勘察設計中標)
110千伏上堡變電站3#主變擴建工程(施工中標)
興豐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廠擴容工程
硅鋼加工生產線
永州市下河線污水處理廠工程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新鄭第十六加油站
金川水電站項目
山東煙台八角熱電聯產(一期)工程
嘉泰偉業化工公司聚苯乙烯項目
宜賓市楊灣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
年加工500噸高密度聚乙烯保溫管項目
巢湖港巢城港區(一期)工程
八一水煤漿熱電廠(二期)工程
牛欄江黃角樹水電站項目
衡茶吉鐵路(衡陽至井岡山段)工程
新建風力發電機廠房
季家坪水電站工程
330千伏桃園輸變電項目
開封火電廠擴建工程
舟山電廠(二期)1×30萬千瓦燃煤機組擴建工程
廣西來賓電廠B廠煙氣脫硫改造項目(法國開發署貸款)
聚氯乙烯及配套電石工程
撫松縣城市污水處理工程
秸桿、果枝生物發電廠項目
季家坪水電站工程
餘杭區三白潭備用水源項目
灌南縣污水處理廠(一期)項目
石頭峽水利樞紐工程(十一五)
銅川市新耀污水處理廠工程
西和330kv送變電工程
大化水電站擴建工程
麗水市水閣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設計中標)
龍岩220kV先鋒變電站土建工程(施工中標)
虹橋綜合交通樞紐交通中心110KV變電站工程(施工中標)
吉林長嶺49.5MW風電場擴建工程三通工程(施工中標)
揭陽市2008年新建配網工程(設計中標)
永豐南方萬年青水泥配套余熱發電項目
杏林灣污水截流B片區污水處理站及泵站工程
駱駝脖子水電站及引水樞紐工程
國華愛依斯(黃驊)風電場一期工程35kV輸電線路工程(施工中標)
上海市五號溝泵站工程QB2-C1標工程(施工中標)
計劃2008年5月開工,計劃工期為1138天
阜陽市潁州電鍍廠工程
呂梁市城北集中供熱工程
內蒙古赤峰億合公49.5MW風電場工程集電線路、箱變及升壓站電氣設備安裝和土建工程標段(施工中標)
史各庄110千伏變電站(施工中標)
遼寧北票北塔子49.5MW風電場工程集電線路、箱變及升壓站電氣設備安裝和土建工程(施工中標)
生物質資源綜合利用熱電站主廠房工程(一標段)(施工中標)
山西古交發電廠二期(2×600MW)擴建工程總承包項目(勘察設計中標)
大慶至廣州高速公路湖北省麻城至浠水段機電工程(施工中標)
大唐新疆呼圖壁熱電廠(一期)工程
龍岩500千伏變電站工程(監理中標)
年產30萬噸離子膜燒鹼聯產40萬噸聚氯乙烯配套60萬噸電石項目
洛寧小水電技改工程
瑞金萬年青水泥一線配套余熱發電項目
華能白山煤矸石電廠(一期)項目
庫爾干河齊熱哈塔爾水電站工程
果洛州通電工程
Ⅵ 關於崇明的概況
地理環境
崇明縣目前由崇明、長興、橫沙等三島組成,三島陸域總面積1411平方公里。
其中崇明島位於西太平洋沿岸中國海岸線的中點地區,地處中國最大河流長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也是中國僅次於台灣島、海南島的第三大島嶼,有「長江門戶、東海瀛洲」之稱。
全島三面環江,一面臨海,西接滾滾長江,東瀕浩瀚東海,南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及江蘇省太倉市隔水相望,北與江蘇省海門市、啟東市一衣帶水。
全島面積1267平方公里,東西長80公里,南北寬13至18公里。
島上地勢平坦,無山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東部略低。
90%以上的土地標高(以吳淞標高0米為參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間。
島嶼地理位置在東經121°09′30〃至121°54′00〃,北緯31°27′00〃至31°51′15〃,地處北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5.2℃,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
島上水土潔凈,空氣清新,生態環境優良,居民平均壽命76.7歲。
長興島位於吳淞口外長江南水道,東鄰橫沙島,北伴崇明島。
島呈帶狀,東西長26.8公里,南北寬2 ~ 4公里。
面積88平方公里,其中灘塗面升襲積8.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26.2平方公里(不包括前衛農場)。
南沿有深水岸線近20公里,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塌纖處-22米,可停靠30萬噸級輪船。
橫沙島是長江入海口最東端的一個島嶼,三面臨江,一面臨海。
背靠長興,北與崇明島遙相呼應,南與浦東隔江相望。
島呈海螺形,南北長 12公里左右,東西寬8公里左右。
平均海拔2.8米。
總面積5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積26.8平方公里。
目前尚有灘塗資源0米以吵衫兄上20萬畝、-5米以上67萬畝。
周邊岸線30餘公里,其中南端約有2公里深水岸線,水深-12米左右。
建制沿革
崇明島成陸已有1300多年歷史。
公元618年(唐朝武德元年),長江口外海面上東沙西沙兩島開始出露。
以後許多沙洲時東時西、忽南忽北漲坍變化,至明末清初,始連成一個崇明大島。
公元696年(唐朝萬歲通天元年)初,始有人在島上居住。
公元705年(唐朝神龍元年),在西沙設鎮,取名為崇明(「崇」為高,「明」為海闊天空,「崇明」意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寬闊的明凈平地)。
公元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設天賜鹽場,隸通州。
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升為崇明州,隸揚州路。
公元1396年(明朝洪武二年)由州為縣,先隸揚州路,後隸蘇州府,兼隸太倉州。
民國時期,先後隸屬江蘇南通、松江。
解放後,隸屬江蘇南通專區。
1958年12月1日起改隸上海市,目前是上海十九個區縣中唯一的縣。
長興島成陸於咸豐年間,橫沙島自1886年圍墾、遷居至今已有120年左右歷史。
自2005年5月18日起,經上海市人民 *** 報請國務院批准,原屬上海市寶山區的長興、橫沙兩個鄉行政區劃,成建制劃入崇明縣。
歷史現狀
崇明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明代抗倭斗爭中,崇明「沙兵」以英勇著稱。
1921年秋,崇明西沙農民暴動, *** 在當時的 *** 中央機關報《向導》周報上著文介紹這一壯舉。
1926年9月, *** 江浙省委特派員陸鐵強、俞甫才回崇,建立了全國較早的農村基層黨組織。
在長期革命斗爭歲月中,許多崇明兒女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崇明縣目前轄有13個鎮和3個鄉。
縣 *** 所在地城橋鎮是全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三島合並後,人口總量增加,但自然增長率仍呈負增長。
2005年底全縣戶籍人口為70.1萬人,比上年增加6.9萬人,外來流動人口8.3萬人,人口出生率5.9‰,死亡率 8.8‰,自然增長率-2.9‰。
民族以漢族為主,另有蒙古族、 *** 、滿族、壯族、白族、彝族、朝鮮族、 *** 爾族、布依族、哈尼族、土家族、藏族等少數民族。
前景目標
規劃確立的總體目標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圍繞建設現代化生態島區的總目標,大力實施科教興縣主戰略,加快三島聯動發展,努力使崇明三島成為適應上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長遠需要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最佳區域之一。
崇明三島前景目標定位: 崇明是上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
堅持三島功能、產業、人口、基礎設施聯動,分別建設綜合生態島、海洋裝備島、生態休閑島,依託科技創新,推行循環經濟,發展生態產業,努力把崇明建成環境和諧優美、資源集約利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生態島區。
崇明三島功能定位主要體現以下六個方面:森林花園島、生態人居島、休閑度假島、綠色食品島、海洋裝備島、科技研創島。
經濟發展
經濟總量
2005年,全縣經濟保持持續穩步增長。
全年完成增加值95.7億元,比上年增長12.2%,連續三年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6.1億元,比上年增長1.9%,佔全縣增加值的比重為16.8%,比上年下降2.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43.9億元,比上年增長17.0%,佔全縣增加值的比重為45.9%,比上年增加2.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35.7億元,比上年增長11.7%,佔全縣增加值的比為37.3%,與上年相比持平。
今年以來中央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稅收來源穩步增加,財政收入得到保證。
全年完成財政收入26.4億元,比上年增長31.1%。
其中:縣級財政收入18.2億元,比上年增長53.2%。
新城開發形態建設進展順利,基礎設施投資創歷史新高,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7億元,比上年增長35.1%。
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1.4億元,比上年增長75.6%;更新改造投資1.9億元,比上年增長9.3%;房地產投資7.8億元,比上年增長9.8%;農村集體投資6.6億元,比上年增長27.2%。
農業
2005年,全縣圍繞生態島建設的目標,以科技興農為主戰略,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穩定糧食生產,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有機農業,進一步推進農業主導產品的標准化、產業化,不斷提高土地的產出率和農業的經濟效益。
種植的「寒優湘晴」、「嘉花一號」及「金豐」等為主的優質水稻品種種植面積佔全縣水稻總面積的95%。
林業生產有新發展,全縣新增生態林2400公頃,新增經濟林84公頃。
畜牧業方面認真抓好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實現群防群控,積極推進特色養殖業,豬禽蛋等主要農副產品上市量比上年有一定增長。
漁業生產進一步調優水產養殖品種,積極發展特色養殖業。
2005年全縣農業總產值完成43.8億元,比上年增長2.1%,其中種植業21.7億元,增長6.4%;林業0.9億元,下降11.2%;牧業5.5億元,增長1.1%;漁業14.8億元,下降1.6%;農業服務業0.9億元,下降12.1%。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為50678公頃,糧食總產量達303031噸。
工業
工業企業克服交通不便、原材料能源緊張等不利影響,行業結構調整力度進一步加大,重點產品、優勢行業在全縣工業中所佔的份額增加,工業生產產銷銜接良好,生產總量達歷史最高水平。
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16.8億元,比上年增長15.7 %。
完成工業銷售產值114.9億元,比上年增長14.8%。
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繼續提高。
2005年全縣完成工業增加值30.6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全年完成利潤總額5.4億元,比上年增長4.4%。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優勢明顯,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98.9億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84.7%。
重點行業增長幅度明顯,醫葯、海洋設備製造業的產值增幅均超過50 %。
「一業特強」產業有新增長,日用不銹鋼和商業設備製造業全年完成產值12.1億元,比上年增長1.7%。
建築業
建築業保持較快的發展。
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83.1億元,比上年增長32.9%;完成建築業增加值13.3億元,比上年增長20.2%。
列入縣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的房屋施工面積為77.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8.6%;竣工面積42.6萬平方米,比上年減少4.3%。
金融業
金融市場體系逐步完善,金融服務水平不斷提升,銀行存貸總額繼續增加。
2005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21億元,比年初增加34.5億元;貸款余額122億元,比年初增加2.1億元,其中住房貸款35.7億元,比年初減少1.5億元。
內外貿易
商業網點布局力度加大,市場銷售規模擴大。
2005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1億元,比上年增長10.8%。
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額5.8億元,增長11.4 %;穿的商品零售額2.4億元,增長9.8%;用的商品零售額9.0億元,增長10.6%;燒的商品零售額0.7億元,增長11.6%;集市貿易成交額2.2億元,比上年增長10.6%。
外貿企業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大力培育新增長點,出口能力明顯增強。
2005年完成外貿出口撥交額25.7億元,比上年增長20.8%。
其中工業品出口撥交額25.4億元,增長21.4%;農副產品出口撥交額0.3億元,下降11.4 %。
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措施有力,成效顯著,兩大園區形態開發進入實質性階段。
2005年全縣引進各類企業1514戶,比上年減少108戶;注冊資金總額41.3億元,累計完成稅金19億元,比上年增長43.9%。
其中崇明工業園區和富盛開發區共引進注冊企業473家,注冊資金12.7億元,完成稅金9.1億元;各鄉鎮經濟小區引進企業1041家,注冊資金28.6億元,完成稅金9.9億元。
2005年,新批准三資企業24家,比上年減少23家;項目總投資6992萬美元,合同外資2741萬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60.3%和155.9%。
郵電通訊及交通運輸業
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城鄉信息化服務程度明顯提高。
2005年全縣郵電業務收入2.3億元。
年末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5.3萬門。
年末擁有電話用戶22.7萬戶,比上年凈增2萬戶。
每百戶住宅電話擁有量達87部。
郵政業務平穩發展, 2005年進出函件670萬件,進出特快專遞10.8萬件,發行各類報刊雜志1444萬份。
信息化建設的推進與應用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按照「務實、為民、高效」的工作要求,及時完成信息公開的各項任務,組織實施了崇明 *** 網站第二次改版工作,各委辦局積極推行使用正版軟體工作,利用現有網路資源,促進縣級網上行政審批工作,使 *** 門戶網站和公務網功能得到提升。
全年共採集社會保障卡信息7801人次,發放社會保障卡7246張。
交通設施不斷完善,客運能力逐步提高。
2005年總投資3100萬元,建造了3艘高速輪和1艘車渡輪,新增客位830個,新增車位28個,滬崇之間的車客來往更加快速、便捷。
年內新開通了長興和橫沙兩條水上航線,使水運航線增至18條。
全年水運旅客1142萬人次;渡運車輛124萬輛次。
2005年年末,共有公交線路30條,線路長度910.7公里,全年運送旅客2199萬人次。
旅遊業
按照崇明生態島的功能定位,積極開發新的旅遊景點,大力發展生態休閑旅遊。
2005年新建了崇明西沙濕地生態修復實驗基地和世界河口沙洲展示館,新辟了明珠湖等旅遊景點。
利用節慶活動的契機,打造崇明旅遊品牌,成功舉辦了「環島駕車游」、「森林嘉年華」、「明珠湖杯垂釣賽」、「前衛金秋生態文化節」、「漁家歡樂節」、「農家樂風采攝影展」等主題活動,吸引島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2005年接待遊客79.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6%;完成營業收入1.9億元,比上年增長27.3%。
社會事業
科技
圍繞「科教興縣」主戰略,發揮科技在生態島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崇明生態島建設科技支撐實施方案》正式落地,利用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優勢資源,崇明生態科技創新基地在前衛村正式啟動。
各類、各級科技項目為生態島建設注入新的活力,2005年確定縣重點科研攻關計劃項目、農業科技成果示範推廣項目和科技產業化項目共36項,申報國家科技創新基金和市創新資金項目6項,申報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3項、申報市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7項。
科普工作不斷扎實推進,科普活動形式多樣,通過科普早市、報告會、畫廊、展板巡迴展示等活動,將科普知識送到千家萬戶。
教育
全面實施教育綜合改革,努力構築教育人才高地,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2005年總投資3700萬元的55所中小學校園網已全部完成;總投資5510萬元的明珠花苑小學完成了前期准備工作;各校校舍改擴建工程有序推進。
完成了崇明中學「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評審」的評審工作。
二期課改工作全面推廣。
師資隊伍建設得到加強,2005年從全國10多個省市引進各類教育人才248名,全年舉辦了5個本科學歷培訓班、5個碩士研修班、20個教師職務培訓班,派出38名教師赴國外進行專業培訓。
教學質量穩步提高,2005年小學畢業生合格率超過98%;初中畢業考試一次性合格率為94.8%;高中階段入學率在98%以上;高考上線率為83%,其中本科上線率達46.2%,這兩項指標創歷史新高。
文化、廣電
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2005年成功舉辦了「第八屆文化藝術節」、「各屆人士中秋文藝晚會」、「台灣、海南、崇明兩岸三島藝術家作品展」、「21世紀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展」、「生態島建設圖片展」等一系列活動。
同時組織實施送文化下鄉活動,全年文藝演出256場次,觀眾達23萬人次;千場電影下農村,觀眾超過50萬人次;萬冊圖書送鄉鎮,增加了人民群眾的精神食糧。
廣電設施進一步完善,廣播、電視、報紙三大媒體做好輿論導向宣傳。
總投資2400萬元的廣播電視設備數字化改建已投入試運行,有線電視信號將在全島實行無線全覆蓋。
三大媒體圍繞黨員先進性教育和群眾性生態島建設教育等活動,共發布各類消息400多篇。
2005年崇明人民廣播電台共播出3376小時,播出新聞5447 條,崇明電視台共播出3285小時,播出新聞1920條。
全年新增有線電視終端用戶2.5萬戶,年末終端用戶達6.4萬戶。
衛生
衛生設施不斷改善,醫療水平有新的提高。
2005年總投資2.6億元的中心醫院一期改造工程基本結束。
總投資6000萬元的傳染病醫院遷建工程已開工建設。
總投資3950萬元的城橋、堡鎮、廟鎮、陳家鎮、建設、港西等鄉鎮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有序推進。
全民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得到加強,預防和控制了「非典」、「禽流感」等傳染病的發病和流行。
2005年全縣有各類衛生機構21個;擁有醫院病床2950 張。
各醫療機構完成診療次數136.7萬人次;收治入院人數6.8 萬人次。
體育
體育賽事有序開展,全民健身遍地開花。
2005年成功舉辦了「崇明島杯」全國公路自行車冠軍賽,組織開展了第44屆「烈士杯」籃球賽、中小學乒乓球賽、中小學田徑比賽、小學生籃球賽;承辦了縣首屆特奧會。
開展了第十屆全民健身節活動,對1760名各年齡段人員進行了體質測試。
66個健身苑建設完工。
公用事業
公用事業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
2005年有縣屬自來水廠4家,年供水量1750萬噸,管線長度110公里。
全年發電量14.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2%,售電總量達13.5億千瓦時,其中城鄉居民生活用電1.5億千瓦時。
人民生活
人口
三島合並後,人口總量增加,但自然增長率仍呈負增長。
2005年底全島戶籍人口為70.1萬人,比上年增加6.9萬人,外來流動人口8.3萬人,人口出生率5.9‰,死亡率 8.8‰,自然增長率-2.9‰。
勞動就業
城鄉就業工作得到加強,就業人口總量增加。
2005年末,全縣城鎮職工人數為3.3萬人。
其中企業單位職工1.5萬人;事業單位職工1.5萬人;機關、團體0.3萬人。
通過開發「百人千人就業項目」,推進「雙困」對象就業,2005年新增就業崗位24109個,完成年度目標的177.0%,其中新增島外就業10237人;新增島內就業13872人。
職業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2005年實施各類培訓15000多人,超額完成年計劃7000人的目標任務。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提高,民生基礎保障工作得到落實。
2005年全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100%;農村養老保險投保率達93%。
城鎮居民低保繼續實現應保盡保。
2005年,實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2.7萬人次,保障金額2432萬元;補助協保對象2.6萬人次,補助金額336萬元;發放糧油幫困卡3.1萬張、糧油幫困券1330張,摺合金額127萬元;全年新增小城鎮社會保險參保人數3.9萬人,外來人員綜合保險參保人數2.5萬人。
農村低保也實現應保盡保,老年農民養老金補貼制度繼續實行,2005年全縣有7.5萬名65歲以上老年農民有了養老金。
農村貧困戶危房改造投入不斷增加,2005年市縣兩級共投資692萬元,分兩批改造農村貧困戶危房共4511間。
全年投資358萬元,對5個鄉鎮敬老院實施改造,新增養老床位280張,年末全縣共有福利養老院33所,收養人員2287人。
居家養老有序開展,全年有567名居家養老服務員堅持為1777名對象開展服務。
城鄉居民收入
城鄉就業工作的加強,增加了城鄉居民的收入來源,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2005年,全縣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0020元,比上年增長15.6%;農村住戶年人均純收入6185元,比上年增長7.0%。
居民儲蓄總量不斷增加,年末城鄉居民儲蓄余額141.2億元,比年初增加24.7億元,人均儲蓄達21170元,比上年增加2810元。
住宅建設
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房地產投資增幅比上年有所下降,住宅建設規模得到了有效控制。
2005年,住宅建設完成投資額7.8億元,比上年增長10.4%;住宅施工面積45萬平方米,住宅竣工交付面積13.0萬平方米,完成了金月灣、怡祥居西苑、甘霖坊、博園新村、電業新村、匯秀園等商品房建設,兩個80萬項目的啟動,有力地推進商品房和中低價商品房建設。
全年投資1832萬元對城橋鎮、堡鎮、新河共19個舊區、59個街坊、355幢住房共計63萬平方米實施綜合改造。
年末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19.7平方米;農村家庭人均居住面積66.9平方米。
城鄉建設和環境保護
重點實事工程
重點實事項目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按照時間節點要求,有序推進實施。
《崇明三島聯動總體規劃》已經市委、市 *** 批准組織實施。
上海至崇明長江橋隧工程前期工作進展順利。
新城和陳家鎮試點城鎮建設進入形態開發階段。
總投資9.1億元的陳海公路中段工程建設即將竣工。
總投資1.4億元,改建了一江山路、育麟橋路、鼓浪嶼路,新建了花鳥路和新東引路。
中雙港至陳家鎮220KV雙迴路和陳家鎮至長興島110KV雙迴路工程竣工。
建成了3×1500KW風力發電示範一期工程。
完成了城堡兩鎮18萬平方米住宅平改坡改造。
完成了214個行政村社區服務中心的創建任務。
年內建設鄉村公路413公里,完成了10座縣級大河危橋改造。
環境保護
2005年是全面完成第二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工作目標的沖刺年,按照生態島建設的總目標,環境保護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
總投資2.1億元的城橋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已開工建設。
總投資1億元的崇明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場一期也已正式啟動。
總投資3.2億元的北橫運河水源涵養林和陳海公路通道防護林已經建成。
全縣21個生態村創建工作加快推進。
依法實施對19戶廢水排放重點監管企業排污口的規范化整治。
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置的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加強,新建了陳家鎮、新河鎮等4個小型垃圾壓縮中轉站。
縣級河道和鄉鎮、村級溝河得到整治,開工建設南橫引河東段疏拓工程和張網港、東平河等4條斷頭河貫通工程。
造林綠化又有新的發展,全年新增林地面積2467公頃。
2005年全縣島域森林覆蓋率達到15.9%。
長興、橫沙兩島基本情況
經上海市人民 *** 報請國務院批准,原屬上海市寶山區的長興、橫沙兩個鄉行政區劃,自 2005 年 5 月 18 日起成建制劃入崇明縣。
實行上述行政區劃的調整,是上海市委、市 ***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眼於上海發展大局的一項重大舉措,有利於「三島」(崇明、長興、橫沙)統一規劃,合理配置資源;有利於「三島」產業結構優勢互補,推進崇明生態島的建設。
長興鄉設有 24 個行政村, 260 個村民小組。
其中,漁業村 1 個。
總人口 3.6萬 人(不包括前衛農場)。
島內有鳳凰鎮、潘石鎮、圓沙鎮,其中鳳凰鎮為鄉 *** 所在地,位於島的中部。
長興島的功能定位是「海洋裝備島」。
橫沙鄉設有 24 個行政村, 1 個居委會, 246 個村民小組。
其中,漁業村 1 個。
總人口 3.3萬人。
鄉 *** 所在地為新民鎮。
1992 年,橫沙島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橫沙島的功能定位是「休閑度假島」,主要開發國際會務會展中心、國際娛樂中心、低密度高檔住宅別墅區、遊艇俱樂部等項目。
Ⅶ 請問重慶市奉節縣興隆鎮農業服務中心事業編制人員 一個月工資多少一年多少的財政補貼啊請各位幫忙回答
雙流縣
網路名片
雙流縣位置圖??位於成都平原腹地,三面環繞成都。雙流縣,佔地面積嗎?103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903000,21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和縣級政府在東勝街。中西部地區1個縣。 #27在2010年全國百強縣。中國四大國際機場之一。該盆地是一個閩江系統,金馬河,府河,江安河,楊柳河,清水河,白河和鹿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2°C,而921毫米的雨量。
中文名稱:雙流縣
行政區類別:縣
面積:四川
下轄地區:轄3個街道,21個鎮
政府駐地:東升街道順城街1號
電話區號:028
郵編:610200
面積:1,068萬平方公里
人口:戶籍人口9300萬人(2007年)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郵編:510122
拼音:雙流西安
?
目錄
概觀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礦產資源
歷史
行政區劃
經濟發展和經濟指標
發展思路
工業經濟
第三產業
農業經濟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
向外界開放
工業園區
全國商業計劃
基礎設施
各項改革
社會事業
展望個人資料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礦產資源
歷史
行政區劃
經濟發展和經濟指標
發展思路
工業經濟
第三產業
農業經濟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
向外界開放
工業園區
全國商業計劃
基礎設施
各項改革
尋求擴大編輯本段社會事業的發展概述
雙流縣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位於成都平原腹地,三面環繞成都,全縣10公里,距成都,佔地面積?1029平方公里,21個鎮,3個街道,9064萬人口的??管轄權。在交通網路中,包括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是距縣城僅兩公里之遙,開放的160多個國際,國內航線,已成為全國第五大機場,成昆鐵路運行通過的北部和南部,與白宮,公興貨運站;青藏公路,到音樂大馬路,成雅高速公路,成都外環高速公路,機場,高速公路,213國道橫貫全境的另一個天府大道,金華路,華龍路,雙溫路,雙黃路,籍黃的,公路,通車里程2882公里。配有一個容量為10萬電話PBX,有能力呼籲在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內置的自動化電力調度中心和15個110KV,35KV變電站。 7個加油站,西南油氣位於華陽天然氣輸送。建成15個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30萬噸。 30個研究單位,包括2個國家級科研院所,專業技術人員180萬人。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成都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大學5。 230小學和中學,包括兩個國家級示範高中學校(雙流中學,雙流棠湖中學),3個省級重點中學。 2007年高考考試四川理科狀元從雙流中學,這是雙流教育史上,雙流中學到雙流縣教育留下了隆重的一筆。 45種醫院,包括三個二級甲等醫院。文化和體育設施建設的國際標准高爾夫球場和足球場。電台和電視台廣播,文化的發展,體育發展在全國,全省有相當大的影響。 2010年縣雙流在全國排名27,西部第二。
編輯本段自然條件
雙流縣
縣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2度,921毫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適合各種植物和動物。縣河是一個分水嶺的情況下,岷江流域金馬河,府河,江安河,楊柳河,清水河,白河和鹿河,河流總長度為186公里。
編輯本段礦產資源
鈣芒硝,膨潤土,粘土和粘土岩,砂岩建材金粉和其他礦產資源。
編輯本段歷史
歷史悠久的古名雙流廣都。古蜀王蠶叢,都與開明等有廣都區罰嗯鄉遺產。沉舟靖王秦惠文王多美元五年(九公元前316年),秦Mieshu。 $ 10年,公元前314年)的第一年(秦惠文王,周赧王,金子通蜀侯陳壯張舒手。的雙流地面情況下,蜀郡,西漢元朔二年(127年),設置廣泛這兩個縣是蜀郡。王莽時(9歲),廣都縣改名為所有檢查亭。東部的韓擁平元年(58歲)復雜的名稱廣都縣。蜀漢時期廣都縣隸屬關系不變。東晉永和八年(352年),蜀之流的家,而蜀郡(僑縣),廣都縣的變化是相當蜀郡。北周屋塍第一年(559年),廢而蜀郡,廣都縣蜀郡。隋仁壽元年(601年),以避免隋煬帝楊廣忌諱,左思蜀都賦「兩江雙流」的語言,更名為成都雙流蜀郡。三唐龍朔年(663年),分析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廣都縣,復位,屬於成都市政府。北宋,雙流縣廣都縣,成都市政府在西寧五年(1072年),廢陵州平,姬廣都縣縣城分類。南宋,忽必烈在第一年(1260),總統,廢。元到雙流縣廣都縣12年(1275年),在成都雙流縣路錄事司元23年(1286年),是屬於四川地方執行從屬關系。秘書處。明洪武年間(1376年),改變了執行秘書處的四川,四川布政使。明洪武年間(1377年),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縣華形成。洪武13年(1380年),復位隸屬關系不變。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在成都的「大西」政權,雙流縣曾經是「大西洋」的情況下,康熙六年(1667年),雙流縣到新津縣(曾經命名為「新農村」),2008年。雍正西川路(1730),重新設置雙流縣,是成都市政府1914年(1914年),是四川省轄。民國18年(1929年),民國24年(1935年)在四川省總督察,直到解放解放區分析四川省成立了管理辦公室四區川東,川南,川西,川北,雙流縣在四川西部區政府溫江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2年行政位於專員辦公室處長,四川省溫江,雙流縣雙流縣在1959年辦公室復甦省,曾經是共同位於與中國的縣。同年7月,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成立到溫江縣1962年復位縣的,隸屬關系不變。在1965年,花縣雙流縣形成。在1976年,仁壽縣籍田區,雙流縣。同年,雙流縣劃歸成都市管轄。並沒有改變。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雙流縣,成立於1959年,溫江縣,在1962年和1965年,縣注冊成立的雙流縣雙流縣復位。 1997年,雙流縣面積?1103平方公里,人口879,000,19個鎮,9個鄉的管轄權:東勝鎮,太平鎮,永興鎮,華陽鎮,鎮,文星鎮籍田鎮興鎮,彭鎮大林鎮,金橋鎮,黃西砧,煎茶鎮,永安鎮,白家鎮,金華鎮,九江鎮,黃水鎮鎮,公興鄉,黃色鎧甲鄉,勝利鄉LG鄉,合江鄉,興隆鄉,萬安鄉,白沙鄉,新興鄉。縣東升鎮政府。 1999年,雙流縣轄17個鎮,9個鄉:東勝市,鎮,煎茶鎮,永安鎮,白家鎮,九江鎮,黃水鎮籍田鎮興鎮,彭鎮,太平鎮永興鎮,華陽鎮,並在鎮,文星鎮,金橋鎮,黃西胗公興鄉,黃鎧甲鄉,勝利鄉,三星鄉,合江鄉,興隆鄉,萬安鄉,白沙鄉,新興鄉。 2000年,雙流縣轄21個鎮,5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874184人,其中:東升鎮,119741,22902,太平鎮21763,永興鎮,華陽鎮106 186,33230,25373和鎮,文星鎮籍田鎮35099正興城市31,576,彭真,黃西軫25534 30647大林鄉煎茶鎮,永安鄉29732,白家鄉34,099,黃水鎮33022,36342,九江鎮金橋鎮35131黃甲鎮,公興鎮21514 18296,24246,39481 ,勝利鎮,雙流國際機場晚
新興鎮,白沙鄉,萬安鄉,興隆鄉24438 18381三星鄉,合江鄉18082 19993,26084,26927,16365,。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土族,侗族,瑤族,維吾爾族,滿族,鄂倫春族,傣族分布。 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 32號)同意,雙流縣東升鎮,和本行政區域的街道辦事處的管理體系的實施。雙流縣是一個街道(東勝)在2004年年底,25個鎮(華陽,姬天,?,九江,彭鎮,白宮太平文正興,大林,煎茶,永興,黃水黃,金橋?性,勝利,新興,興隆,萬安,白沙,合江,三星,永安,黃龍溪),84個社區委員會,183個村民委員會,面積嗎?106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838人/平方公里。年8月12,2005年,在四川省委人民的政府(四川大廈的主頁[2005]關於第29屆)批准,同意以退出雙流縣白文化明星2鎮形成的原行政管理系統的地區實施分各區民政事務處屬於兩鎮。今年八月,了白宮,文興兩鎮,西航港街道辦事處建立本行政區域內的嗎?40平方公里。轄13個社區居委會,村委會。鎮政府駐地在原白宮辦公室。 2005年年底,雙流縣轄1個街道,23個鎮東升街,西航港街道,太平鎮,永興鎮,華陽鎮,鎮籍田鎮,是興鎮,彭鎮,大林鄉,煎茶鎮,黃西鎮,永安鎮,九江鎮,黃水鎮,金橋鎮,黃甲鎮,公興鎮,勝利鎮,新興鎮,興隆鎮,萬安鎮,白沙鎮,三星鎮,以及鎮。 2006年9月7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 47號)批准:同意雙流縣華陽,分別在兩鎮,其行政區域,建立,原來的兩鎮實行街道辦事處管理系統。雙流縣華陽鎮,在鎮,華陽街道,並在街道。 2010年4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天府鎮和縣的地理整合,並在街道轄區作為一個整體和華陽街道轄區會龍村,東方村的概念,松村,石河村,沖進村總的5村莊天府大道以東的勁松村,組的一部分和東部的寺村組的一部分,整組,面積約35平方公里的面積在成都高新區管理。今天雙流縣永興鎮轄3個街道,21個鎮東升街,西航香港街道,華陽街道,太平鎮,籍田鎮興鎮,彭鎮,鎮,煎茶鎮,黃龍溪鎮,永安鎮,九江鎮,黃水鎮金橋鎮,黃甲鎮,公興鎮,勝利鎮,新興鎮興隆鎮WAN安鎮鎮,三星鎮,白沙鎮。雙流縣的北部角落
雙流縣?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經濟指標
2009年全縣經濟保持了平穩運行,顯示調整下跌的趨勢。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十九點七六二十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16.4%,回落2.3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相比,一體的產業實現增加值4.784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5.9 %,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二十〇點九〇七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19.0%,三產業實現增加值一十五點〇四一十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12.0%,三次產業比8.2 :53:38.8。在2009年1-4季度,全縣整個經濟運行,該地區的GDP在第一季度增加了19%,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增幅分別為18.1%,同比增長15.2%,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下降的主要因素縣域經濟發展的趨勢分析如下:首先,世界金融危機的滯後影響,航空運輸業大幅下降,航空客運量下降了23%,房地產銷量大幅下滑,全年銷售面積(項目區)是的唯一1517300平方米,同比下降30.4%;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是一個重要的增長放緩。年度縣優秀的工業增長,比上一年下降了3.2個百分點;以及經濟普查方法的改革,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的飛速發展縣域經濟的快樂。 1,全縣實現全口徑工業實現增加值一十七點五四五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1.7%,回落3.2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相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303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為29.4%,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7個百分點。 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48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4%,比去年下降了9.1%的增長,工業投資11.599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39.6%,占工業投資的比重為33.7 %,佔全社會投資。 3,十點八六一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8%,同比增長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批發和零售貿易總額達8.712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13.8%,住宿和餐飲業實現營業額7.148十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了33.1%,私營,個體經濟實現銷售收入9.62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9%,比去年提高2.5個百分點。 4,整體財政收入的一十四點九一六十億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27.5%,增長112.9%,比去年下降,其中:稅收收入為3.101十億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26.1%,地方稅收收入2.693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10.9%;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1.059十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3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4.371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2%。 5,金融機構的存款余額6716550萬元,比去年同比增長24.1%,其中城鄉儲蓄存款余額44.58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36%,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的二十三點〇五七億元,比去年同比增長67.4%。雙流風景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估計值),比上年增加1875元18818元,比去年同比增長12.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129元,1050元,比去年同比增長比上年同期的17.3%,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縮小到2007年的2.46:1 2.33:1的理由,收入差距有所縮小。 。國家小型和中型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從2008年的31家上升至27日在2010年成為全省(四川),只在「國家綜合實力的小型和中型城市百強縣。
發展思路
雙流縣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根據的實際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新的發展思路。指導的科學發展觀,統籌推進「三個集中,全面,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全面融入成都,加速城鄉一體化,努力建設一支和諧雙流;大力實施「項目驅動」,「工業強縣,第三富縣」,「都市農業」,「人才興縣五大戰略,傾力打造」兩區「(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航空物流園) ,突出建設「兩城」(東升現代空港園林城市,成都華陽城市次中心),加快建設「走廊」(錦綉東山生態觀光走廊,蜀風牧山文化旅遊走廊,麓山大道國際社區走廊)。
工業經濟
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大力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縣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1。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900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4.8%。五大主導產業的增加值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的65%。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9.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8%。
第三產業
大力實施「三個生產富縣」戰略,實現增加值7.22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2.2%。年末財政存款,貸款余額203.6億元人民幣,73.9億人民幣。房地產交易面積152萬平方米,交易金額達2100萬元。餐飲,郵電,通訊,保險,中介,交通運輸,社會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保持了較快的發展。
農業經濟
大力實施「都市農業戰略,全縣農業實現增加值18.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8%。新推出的17超過5000萬元的龍頭企業。建築集中成片城市基礎設施菜地1.2畝強大的推廣農業標准化生產,11個新的國家級無污染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7。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
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引進的664個項目(包括續建,改建,擴建),到位9.58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其中包括278個工業項目,到位資金2.1十億人民幣。12個新批准外商投資項目,資本項目,合同外資28940000美元,出口124470000美元(海關數),首次突破100萬美元大關。,569續建項目,其中40個續建項目超過50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5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2%,工業投資2.48億元人民幣。億元,41個新項目,完成18個。尖山500千伏,110千伏九江市民興110KV和35KV黃龍溪變電站的投入岷江水廠第二期項目投產。是加快中國行氣雙電源充電網路牧馬山天然氣管道鋪設完成5個融資平台,項目建設,拓寬融資渠道,形成了西航港投資有限公司。
向外界開放
雙流縣,全年引進438個項目,資金到位3.16億元人民幣。 22的CSG投資數十億美元的大型工業項目的介紹下開始建設14。投資強度提高到60萬元/畝。合同外資46410000美元,35860000美元實收資本。新的自營進出口權,20。出口為79050000美元(海關數)。
工業園區
中國雙,7.5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是收集新建築的高新技術和高新技術產業區,可媲美的蛟龍工業港,它是現在完成了90%和90%的公司已正式打開,如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國家秘密的單位),西門子電器,國棟,天威制葯。
全國商業計劃
雙流縣人民創造的家族企業,老闆的一項偉大的事業,能人起坐,回鄉創新業,幹部創業的「全民創業計劃開始,確定30 116典型的創業家人和重點培育的民營企業,促進53戶個體工商戶成功轉型為中小企業,積極推進「五個統籌五聯動,建立25個鄉鎮86個社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站,勞動和社會保障。免費失地農民的技能培訓,為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增收的教育和培訓,學員的數量1227萬(次)。
編輯本段基礎設施
雙流縣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縣的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東升華陽城市分區規劃。完成南北段,白河路延長線,迎春路,老川藏公路建設項目,新城區道路骨架初步形成的一個標志。川藏路廣場,二環路部分形成開放的通行能力。完成東升,華陽街道13個城市的「白+黑」路面改造和棠湖公園Chaiqiangtoulv更新項目。完成機場路綜合整治和成雅路雙流段兩側的川西名居景觀改造的。東山快速通道,成仁路改造工程有序推進。東升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處理廠建設步伐加快。華陽至牧馬山日已完成8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九江110千伏變電站投入使用。內置金馬河導流壩,岷江自來水供應能力的增長。 [東升空港花園城市建設]邀請國內和國際規劃設計公司編制完成的東勝現代化的機場花園城市新區城市規劃的28平方公里。形成雙星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完成機場路,沿川藏路城市道路和縣城廣場,公園周圍的建築風格轉型。集成到全面實施「暢通工程」在成都,開始接待寺立交橋雙楠大道的建設。東升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 [華陽成都城市副中心的建設華陽鎮,城市建設正式啟動8個項目,天府大道末端的生態綠地,金姜師鸝休閑港灣,「六橋」(華新街,西大街,康科德,走上街頭,同濟橋下街,廣都街,二江路,同濟橋改造),8個項目的污水處理廠,T-街商業中心,錦江之星成都港,萊茵公園和極地海洋公園。華陽城市綜合整治的「百日」的成效是顯著。 【錦綉東山生態觀光走廊建設雙流縣在三年內打造出濃郁的川西風格的東山生態觀光走廊,接近最佳的生態旅遊線為成都市民提供。蓬勃發展的合江江段12.4公里范圍內3棉蘭老島太陽島,鹿河,湖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水資源,在華陽段4公里范圍內,傾力打造「香湯」設有休閑依靠發展生態農業,觀光,建設萬畝連片在永興,三星,大林段16公里內交替的顏色,層次的桃,梨,紅燁觀光塔與姬體氨,萬安境內,專注於創建生態農場偉大的川西民居特點。 【山麓大道國際社區走廊建設引進的一套獨立住宅的景觀住宅,歐洲小鎮,酒店及其他休閑設施的「麓山國際社區」項目之一,規劃面積4000畝,總投資4億元人民幣,總建築面積千萬平方米的。包括一個高爾夫球練習場,麓山1號會所和網球場已建成並投雙流縣
投入使用,B,C,D之旅正在加緊建設。文化旅遊走廊,蜀風牧山建設,以確定的目標的?「成都民俗文化主題」的主題曲天堂,休閑勝境「,促進語言,專注於挖掘精緻黃龍溪旅遊區隨著城鎮文化旅遊投資工作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西航港5平方公里新的建設新區域東自成雅高速公路西雙黃路以北雙核心的文化內涵,快速入門黃西榛核心區的嗎?6個建設項目。華路,南到黃盛路,涉及西航香港街頭,黃色5號,一個名鎮名村31俱樂部。7月7日開始集中區,15公里長的公路路基施工,11月骨架道路建設及配套設施進行該項目已初具規模的承載能力。引進的馬蒂亞斯,宗申,新的世界10個項目,協議總投資31.1億人民幣。【龍工業港口建設雙流縣蛟龍工業港雙流園區,並積極探索企業的資金使用,建設工業園區,省,市的高度肯定。工業港規劃面積?40000平方公里,計劃投資2億元人民幣,分兩期建設的新模式。面積為?平方公里,總投資105十億人民幣,已基本完成180家企業,160十億人民幣的資金到位,2006年兩稅總額為3000萬元。的現代化商務區的發展[對焦]雙流縣現代商貿開發區坐落在北部的雙流新城規劃區在新老西藏路,5.51平方公里之間。區為目標,以創建西部一流的商貿發展區,以專注於引進重大工業項目,以專業園區為載體,打造汽車,物流,購物,高檔商業和住宅四大產業支柱都市型產業。機電設備銷售中心,金橋物流企業已入駐園區。新農村發展到金融資本的10萬元在全省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金橋坤村,永安白果村,村南的三星「變」,「五建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建設試點取得了顯著成效獲得中央,省,市的充分肯定。銀杏村被確定為全國村莊整治試點村。雙流縣
重點鎮建設高水平的規劃和建設,正??興黃龍溪3個市級重點鎮。中和鎮,積極吸納會議業務,貿易及物流輻射,集中在貿易和物流的發展。正興鎮指南,以吸引高科技,高價值的增加,小環境的污染和精細化學品的企業,專注於開發。黃龍溪鎮的休閑旅遊產業培育,親水的人居環境建設的方向,打造旅遊休閑居古鎮,黃西斟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鎮。整合城鄉建設雙流縣按照以創新的思路,完整,整體推進的要求,全面深化「三個集中的城鄉交流變得更加明顯。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投資超過5億元,託管聚集功能進一步增強。企業入區工業總產值12.96億元人民幣,貢獻率達到59%集中區工業經濟增長。大力推進農民市民化,「農民」5.2萬人,城鎮化率提高6個百分點至35%。3080??00平方米新系統建設安置房安置農民3315,110萬人,210萬失地農民參加社保,培訓農民15萬人(次)。
編輯本段各項改革
雙流縣進一步推進改革。鎮機構改革全面完成。管分離的城市規劃和建設中,該表分為廣播電視局。縣疾病控制和縣衛生執法監督中心的形成。機構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順利推進。
[1]
Ⅷ 15點~~長江三峽工程的利與弊~
三峽工程是中國正在長江中上游段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有時也稱為三峽水電站、三峽大壩、三峽水庫,分布在中國重慶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幹流上,大壩位於三峽西陵峽內的秭歸縣三斗坪,並和其下游不遠的葛洲壩水電站形成梯級調度電站。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的最大型的工程項目,而由它所引發的移民、環境等諸多問題,使它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與巨大的爭議相伴。 利:三峽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發電和航運,其中防洪被認為是三峽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歷史上,長江上遊河段及其多條支流頻繁發生洪水,每次特大洪水時,宜昌以下的長江荊州河段(荊江)都要採取分洪措施,淹沒鄉村和農田,以保障武漢的安全。在三峽工程建成後,其巨大庫容所提供的調蓄能力將能使下游荊江地區抵禦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於洞庭湖的治理和荊江堤防的全面修補。 三峽工程的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發電。它是中國西電東送工程中線的巨型電源點,非常靠近華東、華南等擾擾電力負荷中心,所發的電力將主要售予華中電網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慶市,華東電網的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南方電網的廣東省。三峽的上網電價按照各受電省份的電廠平均上網電價確定,在扣除相應的電網輸電費用後,約為0.25元。由於三峽電站是水電機組,它的成本主要是折舊和貸款的財務費用,因此利潤非常高。由於長江屬於季節性變化較大的河流,盡管三峽電站的裝機容量大於伊泰普水電站,但其發電量卻少於後者。 弊:三峽工程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非常廣,其中對庫區的影響最直接和顯著,對長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響,甚至還有人認為三峽工程將會使得全球的氣候和海洋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庫區人們對三峽工程影響環境的最大擔憂來自於水庫的污染。目前三峽兩岸城鎮和遊客的排放的污水和生活垃圾,都未經處理直接排入長江。在蓄水後,由於水流靜態化,污染物不能及時下瀉而蓄積在水庫中,因此已經造成了水質惡化和垃圾漂浮,並可能引發傳染病,部分城鎮已在其他水源採集生活用水。同時大批移民開墾荒地,也加劇了水體污染,並產生水土流失的現象。對此,當地 *** 正在大力興建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以期解決污染問題,如果發現污染過於嚴重,也可能會採取大壩增加下泄流量來實現換水。 三峽水庫庫容極大,因此必然會增加庫區地震的頻率。但支持工程的人士認為,當時論證壩址時,非常重要的一個考慮因素就是地質條件,三斗坪附近的岩體比較完整,斷裂少,歷史上也極少發生有感地震,因此不大可能發生破壞劇烈的強震。三斗坪的上游地區,地質條件主要是碳酸鹽岩,發生地震的可能性較大,但烈度估計最高也不會超過6級,而三峽的主要建築物都是按照防7級地震烈度來設計的。由於三峽兩岸山體下部未來長期處於浸泡之中,因此發生山體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頻率會有所增加,這將是三峽工程所能造成的主要地質災害。而工程的反對者們則質疑論證過程只考慮了地質的靜態狀況,沒有考慮蓄水後可能帶來的地質條件質變。 長江三峽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它起自重慶奉節縣白帝城,蜿蜒約200千米至湖北宜昌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組成,沿途地形險峻,山川秀麗,古跡眾多。在水庫滿蓄水後,三峽的峽谷感將會受到一定程度削弱,但是三峽兩岸山勢原本高拔陡峭,「夔門天下雄」等山巒多在1000米以上,因此視覺觀感並不會差異太多。同時,蓄水後,原先一些幽深的景區也將更加便於遊人探訪。不過,由於旅遊機構在1990年代廣泛宣傳了「告別三峽游」,使得人們普遍認為蓄水後的三峽景緻不再,因此自2003年以來,三峽的旅遊業便一落千丈。
參考: zh. *** /w/index?title=%E4%B8%89%E5%B3%A1%E6%B0%B4%E7%94%B5%E7%AB%99&variant=zh-
利 *防洪。洪水是長江流域中最嚴重和分布最廣的自然災害。三峽水庫的防洪庫容量達221億立方米,能抵禦千年一遇洪災。可減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洪澇災害。 *發電。三峽工程中發電站共裝機26台,年平均發電量840億千緩告旦瓦小時,以50萬伏超高壓電纜為華中、華東、川東地區送電。估計每年可替代煤炭4
000萬噸及減輕鐵路干線友消運載化石燃料的壓力。 *航運方面,三峽工程完結後,河道形的水庫令壩址以上庫區航道達600公里,輪船可直達重慶市。由武漢至重慶,3000噸船隊可整年通航,大大改善了長江的航運業。 改善庫區內的生活水平。三峽地區是我國貧窮地區之一,工程建設十年,國家對三峽庫區投資近四百億元人民幣,不僅提高了移民安置的質量,新建的工業區亦較有規模和現代化。庫區的國內生產總值達七百八十四億元,農民人均收入一千七百七十四元,分別是一九九三年的兩點五和七點三倍。 *農業方面,三峽工程能有效地提升灌溉效率和面積,對增加農產品的質量有莫大幫助。新建的灌溉工程,將集中在大面積乾旱缺水而生產潛力很大的河南南陽盆地、四川腹地和湖南衡邵丘陵等地區。 *三峽工程對發展旅遊業有很大的幫助。水位上升後,可在支流如大寧河和神農溪上開發新的旅遊景點。而偉大的三峽大壩、船閘和發電廠亦是旅遊賣點之一。據旅遊部門初步預測,三峽工程建成後初期,每年共可吸引1300萬名 *水產養殖業。三峽水庫建成後,正常蓄水位會在175米,水庫面積約1150平方公里,並擁有許多合適的水產養殖區如庫段、庫灣和迴流區等。 *加上水庫流速減慢,有利營養物質在水庫內積聚,為水產提供養份。 *最後是工程與引水系統的配合。從總水量看可以將水調住華北地區。三峽工程建成後,在枯水期下泄流量將會增加,使下游的流量更為充沛和隱定,不論是中線和東線的調水量都會有更大的隱定性。 弊 *我們的綠色團體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發現工程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故希望有關當局能三思並想出補救的方法。 破壞自然生態﹕長江有珍貴的白暨豚、揚子鱷、中華鱘和胭脂魚等。水庫蓄水後,水質、水溫、流速和含氧量都會作出改變,直接影響江中植物、微生物和魚類的生長,令大部份魚類的數量減少甚至是絕種。 庫區的污染問題﹕三峽水庫是一河道形的水庫,流速較慢,沖散污染物的能力將會大大減低,三峽內的污染問題將會惡化。 移民所帶來的問題﹕庫區的生態環境已很脆弱,森林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缺乏足夠的開發空間。內遷的移民將會開辟更多的耕地,進行陡坡種植,生態環境將會大受破壞。 *中國考古隊的代表,在我們的研究和發掘中,發現長江三峽有多處值得我們保留的遺址,水庫蓄水後,將對文物做成重大的破壞。 破壞文物古跡﹕長江三峽是我國民族發源地之一,文物古跡有108處,例如有白帝城、張飛廟和石寶寨等。水庫蓄水後,水位上升,大部份文物將會被淹沒。 *一名科學家,在我的研究中,發現水庫將誘發一系列的問題。 首先是水庫泥沙淤積﹕長江徑流量大,年輸沙量很大,宜昌多年平均懸移質輸沙量為5.3億噸。水庫可能因泥沙淤塞而報廢。三峽是一河道形水庫,庫尾容易出現淤積,影響重慶的航運業、防洪和排污的能力。 另外是下遊河道沖刷問題﹕水庫蓄水後,大部分泥沙將會在壩內沉積,令排放往下游的水變清,提升對河床的沖刷力,令河流兩岸出現下坍的現象。 最後是誘發地震﹕水庫注水後,地殼要承擔很大的壓力,變得不穩定,容易誘發不同程度的地震和滑坡。加上水庫是戰爭的破壞目標,萬一爆發戰爭,大壩被炸,將淹沒長江中下游大量的房屋,造成嚴重的死傷。 *三峽的一名原居民,在這里已生活了超過四十年,並不想移民到其他的地方。三峽水庫淹沒農田35萬畝,受淹沒縣市19個,須遷移人口約113萬。移民主要可分為內遷和外遷兩種。內遷是指居民仍然居住在庫區內,但庫區缺乏足夠的開發空間。我並不想遷住山上或一些貧瘠的地區,我更加不想外遷到其他的省分,我們的教育水平低,將難以適應新的生活,容易與當地人產生磨擦。
參考: yahoo
Ⅸ 為什麼三峽適合修建水力發電站
三峽水庫建在宜昌,是長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線,長江上游落差大、流速快、發電動能大。長江作為我國最大的河流,水流量大且穩定,利於發電。三峽這個地區地質構造穩定(不易發生地震、滑坡等自然災害,對修建三峽大壩這一浩大工程提供了有利保障。
三峽大壩的選址最初有南津關、太平溪、三咐兆斗坪等多個候選壩址。最終選定的三斗坪壩址,位於葛洲壩水電站上游38千米處,地勢開闊,地質條件為較堅硬的花崗岩,地震烈度小。
江中有一沙洲中堡島,將長江一分為二,左側為寬約900米的大江和江岸邊的小山壇子嶺,右側為寬約300米的後河,可為分期施彎逗工提供便利。
(9)奉節縣新民鎮污水處理廠擴展閱讀;
影響;
三峽工程埋簡賣影響環境來自於水庫的污染。三峽兩岸城鎮和遊客的排放的污水和生活垃圾,都未經處理直接排入長江。
在蓄水後,由於水流靜態化,污染物不能及時下瀉而蓄積在水庫中,因此已經造成了水質惡化和垃圾漂浮,並可能引發傳染病,部分城鎮已在其他水源採集生活用水,同時大批移民開墾荒地,也加劇了水體污染,並產生水土流失的現象。
對此,當地政府正在大力興建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以期解決污染問題,如果發現污染過於嚴重,也可能會採取大壩增加下泄流量來實現換水。
三峽工程將會對周邊生態造成沖擊,因為有大壩阻隔,魚類無法正常通過三峽,它們的生活習性和遺傳等會發生變異。三峽完全蓄水後將淹沒560多種陸生珍稀植物,但它們中的絕大多數在淹沒線以上也有分布,只有疏花水柏枝和荷葉鐵線蕨兩種完全在淹沒線以下,現均已遷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