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问题
1、实验中两次使用蒸馏水。
第一次,取血细胞液时加蒸馏水,目的是让血细胞吸水涨破
第二次是在析出含DNA的粘稠物后,目的是稀释NACL溶液,使DNA逐渐析出
2、加3次NACL,
第一次,在溶解核内DNA时,加入NACL后充分搅拌,加速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的分离,使DNA充分游离并融入NACL中
第二次在DNA粘稠物在溶解时,家NACL是使DNA再溶解
第三次是在DNA的鉴定中,目的是溶解DNA
3、过滤3次
第一次在提取血细胞核物质时进行过滤,取得的滤液中含有染色质,而滤出的是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等的破碎结构
第二次在滤去含有DNA粘稠物只能够,滤液中含有仍然溶解在NACL中的细胞中的一些成分,如蛋白质等
第三次在过滤含DNA的2mol/L的NACL溶液时,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DNA
(这可是纯手打的,绝对正确,有不明白的再问我)QQ7428936
❷ DNA的粗提取中,血细胞胀破后的滤液中,DND应该是染色质的状态,它有没有溶解
1、实验中两次使用蒸馏水.
第一次,取血细胞液时加蒸馏水,目的是让血细胞吸水涨破
第二次是在析出含DNA的粘稠物后,目的是稀释NACL溶液,使DNA逐渐析出
2、加3次NACL,
第一次,在溶解核内DNA时,加入NACL后充分搅拌,加速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的分离,使DNA充分游离并融入NACL中
第二次在DNA粘稠物在溶解时,家NACL是使DNA再溶解
第三次是在DNA的鉴定中,目的是溶解DNA
3、过滤3次
❸ 高中生物实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知识
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原理
(1)粗提取原理:在NaCl溶液浓度低于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小;当NaCl溶液浓度继续增加时,DNA溶解度又增大。
(2)纯化原理:DNA不溶于酒精,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
(3)鉴定DNA原理: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2.实验材料的选择及处理
(1)不选择猪血等哺乳动物的血液,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2)需要在鸡血中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
(3)需除去鸡血中的血浆,因为血浆中无DNA。
特别提醒:不同生物的组织中DNA含量不同在选取材料时,应本着DNA含量高、材料易得、便于提取的原则。
3.生物实验过程
步骤:提取细胞核物质→溶解核内DNA→析出DNA粘稠物→滤取含DNA的粘稠物→DN A粘稠物的再溶解→过滤含有DNA的氯化钠溶液→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DNA的鉴定。
操作要点:(1)2次加蒸馏水:第一次是在是为了使血细胞吸水膨胀破裂,加水后必须充分搅拌使血细胞充分破裂;第二次加蒸馏水是为了稀释氯化钠溶液。
(2)3次加氯化钠溶液:第一次加氯化钠后,必须充分晃动烧杯,使二者混合均匀,加速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充分游离并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第二次加氯化钠溶液也是为了DNA的再溶解,这时溶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已很少;第三次加氯化钠溶液还是为溶解DNA。
(3)6次搅拌:除最后一次搅拌外前5次搅拌均朝一个方向:,并且在析出DNA、DNA再溶解和提取中,各步搅拌都要轻缓玻璃棒,不要直插烧杯底部防止DNA分子断裂。
(4)3次过滤:第一次过滤,留滤液;第二次过滤,留粘稠物;第三次过滤,留滤液。注意这3次过滤都用纱布,获得沉淀物或粘稠物的通常为多层,获得滤液的纱布层数适当减少。
特别提醒:若以植物为实验材料,步骤上大致相同,在材料的处理上有几点不同:一是增加研磨步骤,目的是破坏细胞壁;二是加入洗涤剂,目的是溶解细胞膜及核膜;三是加食盐,可加速细胞膜及核膜的破裂。
4.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注意事项
(1)用冷酒精浓缩和沉淀DNA时所用的95%酒精,必须经过充分预冷后才能使用,冷酒精与含 DNA的氯化钠溶液体积比是2:1 。如果用冷酒精处理后,悬浮于溶液中的丝状物较少,可将混合液放于冰箱中再冷却几分钟,然后再用玻璃棒卷起丝状物。
(2)鸡血细胞破碎以后释放的DNA,容易被玻璃容器吸附,由于细胞内DNA的含量本来就比较少,再被玻璃容器吸附去一部分,提取到的DNA就会更少。因此,实验过程中最好使用塑料的烧杯和试管,这样可以减少提取过程中DNA的损失。
❹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为什么要四次过滤第四次过滤有什么用
第一次过滤:过滤提取鸡血细胞核中的DNA(在滤液中),滤掉的是破碎的细胞结构(沉淀物);
第二次过滤:过滤用2mol/L的NaCl充分溶解的DNA(在滤液中),滤去的是溶解度低的蛋白质等杂质(在沉淀物中);
第三次过滤:过滤用0.14mol/L的NaCl析出的DNA(在沉淀物中),滤去的是溶液中的杂质(在滤液中);
第四次过滤:过滤再次用2mol/L的NaCl充分溶解的DNA(在滤液中),滤去的是溶解度低的蛋白质等杂质(在沉淀物中);
第四次过滤进一步除杂并溶解DNA,为下一步用冷却的95%酒精析出DNA做准备.
有说三次过滤的,就是有的资料不考虑上边说的第一次过滤,不矛盾.
❺ 有关实验“DNA的提取及检测”的问题
实验准备工作:
1 所用离心管、枪头要洗净、烘干(最好灭菌)。
2 试剂配制:
1 M Tris-HCl (pH 8.0): 称取Tris-Base 121g, 加入约 ml 水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后加入浓盐酸调整pH至8.0后加水定溶至1000 ml. 灭菌后于室温保存。
0.5 M EDTA (pH 8.0): 称取EDTA-Na2盐 187 g 加入约 800 ml水,在磁力搅拌器上边搅拌边加入固体NaOH,当EDTA和NaOH均完全溶解,溶液变清时其pH值刚好达到8.0左右,再用pH试纸略加调整即可, 灭菌后于室温保存。
5.0 M NaCl: 称取NaCl 300 g, 加入蒸馏水约800 ml 于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约5分钟后停止搅拌,静止2~3分钟,倒出上清液,再加入100 ml蒸馏水重复前面的步骤,直到NaCl充分溶解后定溶至1000 ml., 灭菌后于室温保存。
酚:氯仿:异戍醇(25:24:1)的配制:可参考《分子克隆》亦可按如下方法配制取重蒸酚100 ml ,蒸馏水50 ml,8-羟基喹咛0.05g 加入500 ml玻璃烧杯于磁力搅拌器上边加热边搅拌,待酚达到水饱和后加入18 g Tris-Base,等Tris-Base 完全溶解后加入100 ml氯仿:异戌醇(24:1),搅拌10~20分钟,静止约10分钟,除去上层水相后,装入棕色瓶,最后加入20 ml 0.1M的Tris-HCl保护液于4℃保存。
DNA Buffer的配制:
1 M Tris-HCl (pH 8.0)
100 ml
0.5 M EDTA (pH 8.0):
100 ml
5.0 M NaCl:
300 ml
H2O
500 ml
灭菌后于室温下保存3个月左右,用时按1.5%往Buffer中加入CTAB,在电炉上烧开;在通风橱里加入1%的巯基乙醇( 现配现用)。
DNA的提取:
1 取2~5 g叶片或愈伤组织,加入适量液氮研碎,转入预冷的50ml离心管,加入20 ml DNA提取缓冲液充分摇匀,于65℃水浴60~90 min,中途轻轻摇匀两次。
2 加入15 ml 氯仿:异戍醇(24:1)轻轻摇匀10分钟,于BECKMAN离心机中4000 rpm离心15分钟。
3 取上清液于另一50 ml离心管加入10 ml 氯仿:异戍醇(24:1)重复步骤2。
4 吸上清液于一干净的50 ml 离心管,加入15 ml 冷冻的异丙醇,轻轻摇匀后于-20℃冷冻半小时,4000 rpm离心10分钟。弃上清液,加入5 ml 76%的乙醇(含10 mM
NH4Ac)浸泡5 h(或过夜),中途换乙醇2-3次。
5 弃乙醇风干沉淀约半小时,加入3.0 ml TE缓冲液(10 mM Tris-HCl pH 8.0;1 mM EDTA , pH 8.0),20 µl RNase A(10 mg/ml),37℃温浴过夜。
6 溶液转入一10 ml离心管,加入3.0 ml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充分颠倒混匀,4000 rpm离心15 min,吸上清液于另一10 ml的离心管中,(可重复一次)。
7 加入1 ml 5.0 M的NaCl和3.0 ml水饱和乙醚,充分混匀,4000 rpm离心5 min。
8 弃乙醚,用20 µl枪头挡住离心管管口内侧,用力下压枪头,使枪头与管壁间形成一狭缝,让下清液从缝中流入另一10 ml离心管。
9 加入5 ml冷冻的异丙醇,轻轻摇匀后于-20℃冷冻半小时,4000 rpm离心10分钟。弃上清液,加入3 ml 70%的乙醇浸泡4~6 h(或过夜),中途换乙醇2-3次。风干乙醇,加入500 µl TE溶解,或浸在乙醇中长期保存。
DNA检测
1 取DNA原液15 µl稀释至3.0 ml,用UV-160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230 nm、 260 nm及280 nm的吸光值。
高质量的DNA要求:A260/A230>2.0; 1.7<A260/A280<1.9
2 将DNA原液适当稀释后,用1 Χ TAE,0.8%琼脂糖凝胶2V/cm电泳1 h进行质量检测。
3 向一定量的DNA中加入限制性内切酶EcoR I至4-5U/μg DNA,37℃消化过夜,用0.5 Χ TBE,0.8%琼脂糖凝胶2.5V/cm电泳3 h进行检测。
CTAB法微量提取DNA
1. 药品的配制:
CTAB提取液:
(1)100mM Tris-HCl(PH 8.0),1.5M NaCl,50mM EDTA(PH 8.0)
(2)1% PVP,2% CTAB
(3)取少许(1)加到(2)中,搅拌成糊状,后加(1)至足量,65℃水浴充分溶解备用。使用前要在65℃温浴一会儿,然后加入1-4%巯基乙醇,混均匀。
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 重蒸酚65℃水浴溶解,在烧杯中加入80ml温热的蒸馏水,加入少许8-羟基喹啉,溶解后加入100ml重蒸酚,再加入100ml氯仿:异戊醇(24:1),加入20克Tris Base,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5 h左右至停止搅拌后很快分层,然后装入棕色瓶中,4℃冰箱中储存备用。
2. 材料的采取与保存:
在超净工作台上,取试管苗叶片,放入无菌的1.5 ml离心管中,置于冰盒中,然后把装有叶片的离心管一起装在纱布袋中,置液氮中冷冻10分钟,取出后置于—70℃冰箱中可长期保存,需要用时,取出置于冰盒中。
3.DNA的粗提
在装有叶片的离心管中加入石英砂少许(约0.07克),用事先灭过菌的—20℃冰箱中预冷的尖头玻棒将材料戳到底部,先压后研磨,研细后加入600 ul CTAB提取液,再继续研磨一会儿使其悬浮均匀,然后在65℃水浴锅中温浴60-90分钟,隔30分钟取出上下轻轻颠倒几次,水浴之后,加入700ul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上下晃动10分钟以上,其间置于37℃水浴锅中温浴一会(冬季),使之充分混匀,然后10000-12000rpm离心5-10分钟,吸取上清液转至另一离心管中,加入60 ul 5M NaCl,再加入-20℃冰冻无水乙醇1ml,轻轻颠倒数次,混合均匀后冰冻30分钟沉淀DNA,然后8000-10000rpm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加入1 ml 70%酒精浸泡2小时或过夜,8000rpm离心5分钟,弃酒精之后在工作台上风干DNA,注意不要过干,否则会使以后溶解困难。
4. DNA的纯化:
向风干后的DNA中加入500 ul 1xTE,37℃水浴15-30分钟至DNA完全溶解,然后加入700ul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上下颠倒离心管约10分钟,至充分混匀,其间置于37℃水浴锅中温浴一会(冬季);10000-12000 rpm离心5分钟,吸取上层液至另一离心管中,加入700ul氯仿:异戊醇(24:1),颠倒10分钟(方法同上),10000 -12000rpm离心5分钟,吸取上层液至另一离心管中,加入60 ul 5M NaCl,再加入1ml冷冻的无水乙醇,轻轻颠倒,然后在-20℃冰箱中置30分钟沉淀DNA,8000-10000 rpm离心2-3分钟,使DNA分散状紧贴在管壁上,弃酒精,加70%酒精1ml浸泡,2小时后换一次,后浸泡过夜,8000rpm离心3分钟后弃酒精,风干,加50-100ul1xTE充分溶解,然后每管加5ul 5mg/ml Rnase,37℃水浴6小时或过夜。
5. DNA检测:
(1)0.8%琼脂糖凝胶电泳30-60分钟:
TAE 100ml,EB 30ul,样品3-5ul,电压90V,
观察A:DNA是否跑出,带型是否整齐划一;B:RNA是否除尽
(2)分光光度计检测D260/D280的比值:在1.8-2.0的范围内认为纯度较高上述方法提取的DNA比值在1.65-1.95之间。浓度=30000xOD260(DNA样品为5ul时)。
不知道你说的是动物的还是植物的,我当年做的是动物的。用的是鸡血,因为在学校,没有生物书,只能粗略的查一下了
1、实验中两次使用蒸馏水。
第一次,取血细胞液时加蒸馏水,目的是让血细胞吸水涨破
第二次是在析出含DNA的粘稠物后,目的是稀释NACL溶液,使DNA逐渐析出
2、加3次NACL,
第一次,在溶解核内DNA时,加入NACL后充分搅拌,加速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的分离,使DNA充分游离并融入NACL中
第二次在DNA粘稠物在溶解时,家NACL是使DNA再溶解
第三次是在DNA的鉴定中,目的是溶解DNA
3、过滤3次
第一次在提取血细胞核物质时进行过滤,取得的滤液中含有染色质,而滤出的是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等的破碎结构
第二次在滤去含有DNA粘稠物只能够,滤液中含有仍然溶解在NACL中的细胞中的一些成分,如蛋白质等
第三次在过滤含DNA的2mol/L的NACL溶液时,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DNA
❻ 纱布上有杂质
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第三次过滤获得的纱布上含有的DNA的黏稠物(含有较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
放入2mol/L的NaCl溶液,搅拌后过滤,除去不溶于NaCl溶液的杂质;再加入冷却的、与滤液体积相等的95%酒精溶液,除去溶于酒精的杂质,再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
故选:C.
❼ 在DNA的粗提取实验中,曾进行三次过滤,对三次过滤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过滤后,核物质存在于
A、在鸡血细胞中加入蒸馏水,使得血细胞吸水破裂,细胞核内物质释放出来,然后用纱布过滤取其滤液,A错误;
B、在2mol/L的NaCl溶液加蒸馏水并搅拌,由于DNA溶解度下降而析出白色丝状黏稠物,用多层纱布过滤取其黏稠物,B正确;
C、在烧杯中用2mol/L的NaCl溶液溶解DNA,用两层纱布过滤含DNA的NaCl溶液,C错误;
D、第三次过滤后,DNA存在于滤液中,能除去高浓度盐中不能溶解的杂质,D正确.
故选:BD.
❽ dna的粗提与鉴定实验为什么加入2m的nacl后不过滤就加蒸馏水 博客
1、实验中两次使用蒸馏水。
第一次,取血细胞液时加蒸馏水,目的是让内血细胞吸水涨破
第二次是容在析出含DNA的粘稠物后,目的是稀释NACL溶液,使DNA逐渐析出
2、加3次NACL,
第一次,在溶解核内DNA时,加入NACL后充分搅拌,加速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的分离,使DNA充分游离并融入NACL中
第二次在DNA粘稠物在溶解时,家NACL是使DNA再溶解
第三次是在DNA的鉴定中,目的是溶解DNA
3、过滤3次
第一次在提取血细胞核物质时进行过滤,取得的滤液中含有染色质,而滤出的是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等的破碎结构
第二次在滤去含有DNA粘稠物只能够,滤液中含有仍然溶解在NACL中的细胞中的一些成分,如蛋白质等
第三次在过滤含DNA的2mol/L的NACL溶液时,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