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血透病人透中透后血压降低的原因
血透病人透中透后血压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透析操作相关因素:
超滤量过多、过快:透析过程中超滤量设置不当,导致体内水分过快排出,血容量减少,从而引起血压降低。
透析液钠浓度低:透析液钠浓度低于血浆钠浓度时,可能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引发低血压。
透析液温度过高:透析液温度过高可能使血管扩张,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导致血压下降。
患者自身因素:
透析前应用降压药:透析前服用降压药物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下降。
透析中进食:透析中进食可能使血液重新分配到消化系统,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导致血压降低。
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响血压调节。
心脏疾病:
心律失常、房颤、心肌缺血:这些心脏疾病可能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血压下降。
心脏填塞、心肌梗塞:这些严重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心脏输出量减少,引发低血压。
其他原因:
出血、溶血: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出血或溶血现象,导致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
空气栓塞、透析器反应:这些并发症也可能引起血压降低。
脓毒血症:感染导致的脓毒血症可能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影响血压调节。
在出现血压降低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如采用患者头低位、停止超滤、降低血流量、回输生理盐水等措施,并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使用升压药、停止透析或转换透析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