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净水问答 > 肾小管各段离子交换

肾小管各段离子交换

发布时间:2022-09-03 22:44:35

① 三个管道与肾脏形成尿液有什么关系

尿的生成包括三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的滤过是尿生成的起点。由于肾小球结构类似滤过器,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又较高,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的水分、小分子溶质(包括少许分子量小的蛋白质)可以滤入肾小囊中,形成肾小球滤液。其滤液是尿的前身,称为原尿。原尿的成分与去蛋白质的血浆相似。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某些成分被肾小管上皮细胞转运,重新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重吸收。
1)重吸收方式
重吸收方式有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两种。主动重吸收指肾小管上皮细胞能逆电化学梯度,将小管液中的某些物质转运到小管外的组织液中去的过程。被动重吸收是指小管液中的水和某种物质顺电化学梯度从肾小管腔通过小管上皮细胞被转运到小管外组织液中去的过程,不直接消耗能量。
2)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
近球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最强。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几乎全部在近球小管被重吸收。无机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以及无机磷、尿素、尿酸等绝大部分也被近球小管重吸收。其他各段小管主要是重吸收部分钠离子、氯离子或碳酸氢离子、水及尿素等。
原尿中的水分99%以上被重吸收,仅l%排出。钠离子的重吸收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钠离子浓度和渗透压的相对恒定,其重吸收量达99%以上。至于钾离子也绝大部分被近球小管重吸收,尿中排出的钾离子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尿中有些成分是由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分泌或排泄到管腔中去的。由小管上皮细胞经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送人管腔的过程,称为分泌;由小管上皮细胞直接将血浆中的某些物质送入管腔的过程,称为排泄。
1)氢离子的分泌 氢离子来源于血液中和小管上皮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上皮细胞都有分泌氢离子的作用。不同的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不仅分泌氢离子,还分泌钾离子。钾离子可以和小管液中的钠离子进行交换。所以除氢离子—钠离子交换外,还有钾离子—钠离子交换。在氢离子、钾离子与钠离子的交换中,氢离子、钾离子之间存在着竞争现象
2)NH3的分泌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利用谷氨酰胺以及一些氨基酸脱氨生成NH3。NH3的分泌不仅有利于氢离子的排出,同时促进了NaHCO3的重吸收。
3)钾离子的分泌 原尿中的钾离子基本上在近球小管已被重吸收,终尿中的钾离子都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钾离子的分泌与钠离子的主动重吸收有密切关系。
4)其他物质的排泄 一些物质不仅可以经肾小球滤过,也能由肾小管上皮细胞排出,如肌酐、对氨基马尿酸等。也有些进入体内的物质主要是由肾小管上皮细胞排出的,如青霉素、酚红等
综上所述,血浆经肾小球的滤过成为原尿,原尿再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最后形成终尿,排出体外。肾脏通过尿的生成过程对血中成分不断地进行筛选和处理,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② 肾小管和集合管是怎样分泌NH3的它和H+的分泌有什么关系

尿中有些成分是由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分泌或排泄到管腔中去的.由小管上皮细胞经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送人管腔的过程,称为分泌;由小管上皮细胞直接将血浆中的某些物质送入管腔的过程,称为排泄.
(1)氢离子的分泌 氢离子来源于血液中和小管上皮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上皮细胞都有分泌氢离子的作用.不同的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不仅分泌氢离子,还分泌钾离子.钾离子可以和小管液中的钠离子进行交换.所以除氢离子—钠离子交换外,还有钾离子—钠离子交换.在氢离子、钾离子与钠离子的交换中,氢离子、钾离子之间存在着竞争现象
(2)NH3的分泌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利用谷氨酰胺以及一些氨基酸脱氨生成NH3.

③ 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物质有哪些,这些分泌的物质的相互关系急意义

尿中有些成分来是由肾源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分泌或排泄到管腔中去的。由小管上皮细胞经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送人管腔的过程,称为分泌;由小管上皮细胞直接将血浆中的某些物质送入管腔的过程,称为排泄。 (1)氢离子的分泌 氢离子来源于血液中和小管上皮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上皮细胞都有分泌氢离子的作用。不同的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不仅分泌氢离子,还分泌钾离子。钾离子可以和小管液中的钠离子进行交换。所以除氢离子-钠离子交换外,还有钾离子-钠离子交换。在氢离子、钾离子与钠离子的交换中,氢离子、钾离子之间存在着竞争现象 (2)NH3的分泌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利用谷氨酰胺以及一些氨基酸脱氨生成NH3。NH3的分泌不仅有利于氢离子的排出,同时促进了NaHCO3的重吸收。

④ 阐述肾小管主动重吸收机制并比较近球小管、髓袢升枝粗段与远曲小管对钠重吸收各有何特点

近球小管:小管液中约67%的Na+ 、Cl-与水在近球小管被重吸收。其中Na+主要为主动重吸收,Cl-为被动吸收。水随小管液中。NaCl等溶质吸收后所形成的管内外渗透压差而被动重吸 收,其吸收量不受神经、激素调节,与体内是否缺水无关。HCO- 3是以CO 2形式重吸收。HCO- 3先与肾小管分泌的H+结合,生成H2CO 3,离解为CO2和水。 CO2扩散入细胞,在碳酸酐酶作用下,再与水生成H2CO 3,又离解为H+ 和HCO- 3 .HCO- 3 与Na+一起转运入血。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机制为与Na+ 的同向继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的重吸收部位限于近球小管。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有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称肾糖阈,为 160~180mg%.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滤液中约12%的Na+ 与Cl-,以及不同量的水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并可随机体的水、盐平衡状态进行调节。水的重吸收受抗利尿激素调节;Na+ 和K+的转运主要受醛固酮调节

⑤ 肾小管的各部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关系如何

肾小管按不同的形态结构、分布位置和功能,主要分为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集合管四部分。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如下:

1、近曲小管:

细胞立方或柱状,核圆形,位于中央或基底,胞浆嗜酸性,呈颗粒状,腔内具有刷状缘,管腔小而不规则,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游离面有刷状缘,由微绒毛组成,这种结构可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重吸收。

2、髓袢

髓袢为“U”形小管,主要由三段组成:第一段为降支粗段,即近直小管;第二段为细段,呈“U”形;第三段为升支粗段,即远直小管。分别由扁平和立方上皮构成,不同部位肾单位髓袢长度不同。

3、远端小管:

比近端小管胞浆染色更浅,细胞核圆形,腔内无刷状缘。管壁由立方形上皮细胞组成,管腔大而规则。其末端与集合管相连。髓袢及远曲小管合称远端肾单位,是离子转运和分泌的重要场所。

4、集合管:

集合管是由皮质走向髓质锥体乳头孔的小管,细胞立方形-柱状,侧边界界限清楚,细胞核位于中央,分为主细胞(着色非常淡,甚至透明)和暗细胞(即闰细胞,仅位于集合管近段)。集合管亦有与远曲小管同样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2、重吸收过程中肾小管起到的作用:

当饮水不足,吃的食物过咸或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会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作用在肾小管,集合管上,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

⑥ 肾脏病学的肾脏的功能

1、肾脏的主要功能
排泄是机体物质代谢全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肾脏的基本生理功能是生成尿液,从尿中排出各种需要消除的水溶性物质。肾脏泌尿活动的生理意义,一方面是排泄上述各种新陈代谢的终产物以及进入体内的药物和异物等;一方面又调控体液的容量及其成分的排出,保留体液中各种对机体有用的营养物质和重要的电解质,如钠、钾、碳酸氢盐以及氯离子等,排出过多的水和电解质,尤其是氢离子。由于从肾脏排出的物质种类最多,数量很大,而且可随着机体的不同情况而改变尿量和尿中物质的排出量,在调节机体的水和渗透压平衡、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肾脏已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排泄器官,而是机体内环境调节系统甚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肾脏还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即兼有一些内分泌功能,例如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前列腺素和高活性的维生素D3等,能起到调节血压、促进红细胞生成和调节钙磷代谢等作用。故肾脏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正常功能所必需的重要器官。
2、肾脏对钠、钾、氯的排泄及调节
医生对肾脏病患者的钠、钾、氯等电解质特别关注,需经常反复检查,对其进行监测。这是因为肾脏是钠、钾、氯的主要排泄场所。在体液中,钠离子是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电解质,钾离子是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电解质。钠、钾、氯的排泄直接关系到体内这些离子的相对平衡,对保持正常体液的渗透压、体液量以及酸碱平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尿钠是通过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作用而后排出体外的。 正常成人,血浆的钠离子浓度为138~145毫摩尔/升,绝大部分是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其次是碳酸氢钠等。肾小球滤过率一般为180升/24小时,而每日排出的钠离子仅3~5克,99% 以上的钠离子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其中大部分在近曲小管中重吸收,其余为髓袢升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的排泄受以下多种因素的影响:
(1)肾小球滤过率与球管平衡。每单位时间从肾小球滤过的钠离子量,对尿钠的排出具有重要影响。近端小管重吸收钠离子的量随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而变化。若无球管平衡,当滤过的钠离子增加1%时,终尿中排出的钠量会增加两倍以上。
(2)肾上腺皮质激素有保钠作用,其中,以醛固酮的作用为最强,醛固酮增多可导致水钠潴留。
(3)肾动脉压或肾静脉压增加可使钠的重吸收减少。诸如以上的原因都可以影响钠的排泄。
正常人血清钾浓度为3.5~5.5毫摩尔/升,每日从尿排出1.2~3.2克,肾脏保留钾的能力不如钠。血清钾几乎全部要从肾小球滤过,其中98%左右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小部分在髓袢吸收。肾脏排泄钾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钾平衡。正常人摄入钾盐增加时,尿钾排出也增加。
(2)肾小管细胞内钾的浓度。当肾小管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增加时,远曲小管对钾的重吸收减少,尿钾的排出增加;反之,则尿钾排出减少。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中钠离子的含量。每当远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时,钾的分泌量即增加。
(4)醛固酮的影响。当血清钾离子浓度升高时,可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从而使钾排泄增加,使钾离子浓度恢复正常。这对维持正常血钾浓度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人血浆中氯离子的浓度约为98~108毫摩尔/升,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的氯离子浓度只有1毫摩尔/升,血液中氯几乎都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每日随尿滤出的氯量约为5~9 克。肾小球滤过液中的氯离子,99%在肾小管中重吸收入血,其中60%~80%在近曲小管重吸收。由于钠在近端小管主动重吸收,引起水被动重吸收,使管腔中氯、钾离子等的浓度升高,通过扩散而被动重吸收。因此,钠的主动重吸收直接关系着包括氯在内的钾、钙等离子的重吸收。凡未被重吸收的氯,主要以氯化钠形式随尿排出,小部分以氯化铵由尿排出。尿氯的排泄量,主要受摄入钠盐的影响,其次与肾小管液中的酸碱度有关,肾小管泌氢离子增加,远曲小管重吸收氯离子减少,尿中排氯增加。
综上所述,肾脏通过钠、钾、氯等排泄的调节,保持体内钾、钠、氯的正常水平,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3、肾脏在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人体的体液有一定的酸碱度,这种酸碱平衡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人体在正常膳食情况下,体内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和少量的碱性物质。
酸性物质主要有两大类:碳酸(挥发性酸)和固定酸(非挥发性酸)。糖、脂类、蛋白质氧化分解产生的硫酸、磷酸、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主要由肾脏排出体外,称为固定酸。固定酸主要由蛋白质生成,体内生成固定酸的数量和食物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固定酸必须被中和并由肾脏排出,否则,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正常情况下,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不会引起血液pH值的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体内有一系列的调节机制,即:①体液中的缓冲系统。②呼吸系统。③肾脏。肾脏的调节作用缓慢,但能完整地调节血液pH值。这是肾脏的重要功能之一。机体产生的固定酸,每天约为40~60毫摩尔氢离子,它们可以通过肾小管泌氢作用自尿中排出。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细胞都可以泌氢。肾小管在排出酸性尿时,通过氢离子——钠离子交换,生成新的碳酸氢根离子,从而使在体液缓冲系统和呼吸系统调节机制中损失的碳酸氢根离子得到补充。同时,血浆氢离子浓度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升高,均可刺激呼吸中枢,加强呼吸运动,使二氧化碳排出增多,血浆碳酸浓度下降。由于碳酸氢根离子的补充和碳酸的减少,使血浆中碳酸氢根离子与碳酸的比值不因对固定酸的缓冲而发生明显改变,使血浆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这样,肾脏通过对肾小球滤过的碳酸氢盐的重吸收和生成新的碳酸氢盐,从而使细胞外液中的碳酸氢盐的浓度保持稳定,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此外肾脏的泌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重吸收功能受动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血钾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原发性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的形成,主要与呼吸运动和肾脏活动有关,其中肾脏起着更大的作用。
4、排泄代谢废物
为维持正常的排泄功能,肾血流量一般保持在恒定范围内,肾小球滤过率约120mL/min。肾脏有自身调节功能,通过管球反馈、肾神经及血管活性物质等环节调节肾血浆流量,使肾小球滤过率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肾小球滤过率受毛细血管内压、肾血浆流量、动脉血白蛋白浓度及滤过膜的通透系数的影响,当血压过低,肾血浆流量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或通透系数下降时,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或停止。肾小球滤过膜对大分子物质具有屏障作用,滤过膜的屏障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机械性屏障,与滤过膜上的孔径大小及构型有关;二是电荷屏障,肾小球滤过膜带负电荷,可以阻止带负电荷的白蛋白滤出。在某些病理状态下,滤过膜上的负电荷消失,使大量白蛋白经滤过膜滤出,形成蛋白尿。
尿素、肌酸、肌酐为主要含氮代谢产物,由肾小球滤过排泄,而马尿酸、苯甲酸以及各种胺类等有机酸则经过肾小管排泄。主要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向管腔内分泌的途径来排泄代谢废物,以肾小管近端排泄为主,除排泄有机酸外,还排出许多进入体内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头孢霉素等也从近端肾小管排出。
5、调节体内水和渗透压平衡
肾集合小管
肾具有强大的根据机体需要调节水排泄的能力,以维持体液渗透浓度的稳定。从肾小球滤出的水分近80%在近端小管及髓袢降支被重吸收。这部分水的重吸收与溶质的重吸收有关,钠自小管腔面的吸收为被动的,它伴随与氢离子交换,葡萄糖、氨基酸及磷酸盐的吸收则以弥散形式进入细胞,而在细胞基侧膜有Na+、K+-ATP酶,主动将钠泵入细胞间液,以保持细胞内钠平衡。肾对尿液的稀释浓缩主要发生在集合管。滤液进入髓袢后,通过逆流倍增机制而被浓缩。肾脏自皮质到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逐渐升高,到肾乳突处最高。髓袢各段通透性不同,髓袢降支对水容易透过,尿素较难,而氯化钠则极少能渗透,故水分不断向组织间透出,管腔内氯化钠浓度不断升高;而髓袢升支细段则对钠离子有高度通透性,对尿素有中度通透性,但水则不易透过。因此在升支管腔中,钠浓度逐渐降低,而尿素浓度则有升高。总之,调节人体水及渗透压平衡的部位主要在肾小管,只有在肾功能严重衰退,滤过率极度减少时,肾小球也可影响水的排泄。影响肾稀释浓缩机能的因素很多,如抗利尿激素、慢性肾功能不全、利尿剂等。
6、肾的其他功能
肾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对机体生理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前已述及的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对维持机体正常血及离子交换有重要调节作用。肾皮质内的肾小管上皮可产生激肽释放酶,集合小管上皮能产生激肽。激肽释放酶能促使激肽的形成,激肽有利尿、利钾作用,并能使小动脉舒张,增加肾血量。肾内的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与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肾间质细胞分泌的前列腺素,三者生理作用有相关联复杂关系。肾内产生的红细胞生成因子,能使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素原转变为红细胞生成素,加速红细胞生成。肾还有活化维生素D3及灭活甲状旁腺素、胃泌素和胰岛素等作用。

⑦ 简述肾小管的钠,钾离子转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肾小管弯曲细抄长,主要袭分布在肾脏的髓质部分,外面有与出球小动脉相连接的毛细血管网,大量的肾小管汇集成一些较大的管道通入肾孟。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吸收原尿中全部蛋白质,葡萄糖以及部分水和无机盐,并把这些吸收来物质送回到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血液在这里进行气体交换,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集成肾静脉)余下的部分水、无机盐以及尿素等物质形成尿液。

⑧ 近段小管氢离子分泌的过程

争议因为钠离子-氢离子
交换使细胞内的氢离子进入小管液,碳酸氢根便被重吸收,机制是由于要保持膜内外电位差平衡

⑨ 试述肾小管如何重吸收钠和水

(1)近端小管前半段,Na+主要与HCO-3和葡萄糖,氨基酸一起被重吸收,而在近段小管后半段,Na+主要与Cl-一同被吸收。水随NaCl等溶质重吸收而被重吸收。前半段,小管液中的Na+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管腔膜进入细胞同时将细胞内的H分泌到小管中去。后半段,NaCl主要通过细胞旁路和跨上皮细胞两条途径而被重吸收。都是被动的。总之,Na+跨上皮细胞重吸收的方式较复杂,其转运同时涉及同向转运体和逆向交换体,近段小管得NaCl的重吸收包括通过跨细胞途径的主动重吸收的过程和细胞旁路的被动重吸收过程,前者约占NaCl重吸收的2/3,后者约占1/3。水的重吸收是被动的,是靠渗透作用而进行的。水重吸收的渗透梯度存在于小管液和细胞间隙之间。在渗透作用下,水便从小管液通过紧密连结和跨上皮细胞两条途径不断进入细胞间隙,造成细胞间隙静水压升高,由于管周毛细血管内静水压较低,胶体渗透压较高,水便通过小管周围组织间隙进入毛细血管而被重吸收。
(2)髓攀升支粗段中形成Na+:2Cl-:K+同向转运复合体,来完成NaCl的继发性主动重吸收。髓攀升支粗段对水的通透性很低,水不被重吸收而留在小管内。由于NaCl被上皮细胞重吸收至组织间隙,因此造成小管液低渗,组织间隙高渗,这种水和盐重吸收的分离,有利于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3)远曲小管初段对水的通透性很低但仍主动重吸收NaCl。Na+的重吸收是逆化学梯度的,在初段Na+通过Na+—Cl-同向转运体进入细胞,然后由Na+泵将Na+泵出细胞,被重吸收入血。后段含两类细胞即主细胞和闰细胞,主细胞重吸收Na+和水。Na+主要通过管腔膜上的Na+通道,管腔内的Na+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管腔膜上的Na+通道进入细胞,然后由Na+泵泵至细胞间液而被重吸收。

⑩ 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物质有哪些

尿中有些成分抄是由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分泌或排泄到管腔中去的。由小管上皮细胞经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送人管腔的过程,称为分泌;由小管上皮细胞直接将血浆中的某些物质送入管腔的过程,称为排泄。
(1)氢离子的分泌
氢离子来源于血液中和小管上皮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上皮细胞都有分泌氢离子的作用。不同的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不仅分泌氢离子,还分泌钾离子。钾离子可以和小管液中的钠离子进行交换。所以除氢离子-钠离子交换外,还有钾离子-钠离子交换。在氢离子、钾离子与钠离子的交换中,氢离子、钾离子之间存在着竞争现象
(2)NH3的分泌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利用谷氨酰胺以及一些氨基酸脱氨生成NH3。NH3的分泌不仅有利于氢离子的排出,同时促进了NaHCO3的重吸收。

阅读全文

与肾小管各段离子交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污水管道怎么计算挖多深 浏览:87
ro反渗透二次污染 浏览:478
反渗透净水器废水多怎么样调 浏览:309
香水蒸馏工艺 浏览:628
带提升泵中央空调的缺点 浏览:179
风管机的提升泵在哪里看 浏览:33
纯净水喝不下喝什么水 浏览:661
自来水之污水城市 浏览:389
三台净水机是哪个牌子 浏览:897
怡口净水机和法兰尼哪个好 浏览:793
环氧树脂固化剂危险特性 浏览:360
圣托净水器流量计如何复位 浏览:55
如何判断净水器反渗透 浏览:903
如何使用两个路由器提升网速 浏览:609
三重溢流过滤好吗 浏览:751
黄忠用狂暴还是回血 浏览:853
污水车怎么收费的 浏览:817
丽江贺德克回油滤芯多少钱 浏览:349
地下室提升泵十大品牌 浏览:981
肩膊提升训练器三角肌健身器材 浏览: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