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原理、装置及应用是什么
一、原理:离子抄交换色谱(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以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固定相,树脂上具有固定离子基团及可交换的离子基团。当流动相带着组分电离生成的离子通过固定相时,组分离子与树脂上可交换的离子基团进行可逆变换。根据组分离子对树脂亲合力不同而得到分离。
二、装置:
1、分离柱:装有离子交换树脂,如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或螯合离子交换树脂。
2、抑制柱和柱后衍生作用:常用的检测器不仅能检测样品离子,而且也对移动相中的离子有响应,所以必须消除移动相离子的干扰。
3、检测器: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通用型检测器对存在于检测池中的所有离子都有响应。离子色谱中最常用的电导检测器就是通用型的一种。
三、应用:
离子色谱主要用于测定各种离子的含量,特别适于测定水溶液中低浓度的阴离子,例如饮用水水质分析,高纯水的离子分析,矿泉水、雨水、各种废水和电厂水的分析,纸浆和漂白液的分析,食品分析,生物体液(尿和血等)中的离子测定,以及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② 离子交换色谱和疏水性相互作用色谱的洗脱原理有何异同
离子交换色谱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原理和液相色谱技术的结合来测定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一种专分离属分析方法。凡在溶液中能够电离的物质通常都可以用离子交换色谱法进行分离。现在它不仅适用于无机离子混合物的分离,亦可用于有机物的分离,例如氨基酸、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因此应用范围较广。
③ 高效液相色谱仪用途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分离、分析、纯化有机化合物(包括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有机化合物的无机物)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已知的有机化合物中,约有80%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而且由于此法条件温和,不破坏样品,因此特别适合高沸点、难气化挥发、热稳定性差的有机化合物和生命物质。
HPLC系统一般由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数据记录及处理装置等组成。其中输液泵、色谱柱、检测器是关键部位。有的仪器还有梯度洗脱装置、在线脱气机、自动进样器、与柱或保护住、柱温控制器等,现代HPLC仪还有微机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仪器控制和数据处理。制备型HPLC仪还备有自动馏分收集装置。
目前常见的HPLC仪生产厂家国外有Waters 公司、Agilent 公司(原HP公司)、岛津公司等,国内有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禾工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大连依利特公司、北京创新通恒、北京温分等。
一、输液泵
1.泵的构造和性能
输液泵是HPLC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泵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质量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输液泵应具备如下性能:①流量稳定,其RSD应小于0.5%,这关系到定性定量的准确性;②流量范围宽,分析型应在0.1~10ml/min范围内连续调,制备型应能达到100ml/min;③输出压力高,一般应能达到150~300KG/CM2:④液缸容积小;⑤密封性能好,耐腐蚀。
泵的种类很多,按输液性质可分为恒压泵和恒流泵。恒流泵按结构又可分为螺旋注射泵、柱塞往复泵和隔往复泵。恒压泵受柱阴影响,流量不稳定;螺旋泵缸体太大,这两种泵己被淘汰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柱塞往复泵。
柱塞往复泵的液缸容积小,可至0.1ml,因此易于清洗和更换流动相,特别适合于再循环和梯度洗脱;改变电机转速能方便地调节流量,流量不受柱压影响;泵压可达400KG/CM2。ADW主要缺点是输出的脉冲性较大,现多彩采用双泵系统来克服。双泵按连接方式可分为并联式和串联式,一般说来并联泵的流量重现性较好(RSD为0.1%左右,串联泵为0.2~0.3%),但出现故障的机会较多(因多了单向阀),价格也较贵。
二、进样器
一般HPLC分析常用六通进样阀(以美国RHEODYNE公司的7725和7725I型最常见),其关键部件由圆形密封垫子(转子)和固定底座(定子)组成。耐高压(35~40MPA),进样量准确,重复性好(0.5%),操作方便。六通阀进样方式有部分装液法和完全装液法两种。①用部分装液法进样时,进样量应不大于定量环体积的50%(最多75%),并要求每次进样体积准确、相同。此法进样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决定于注器取样的熟练程度,而且易产生由进样引起的峰展宽。②用完全装液法进样时,进样量应不小于定量环体积的5~10倍9最少3倍,这样才能完全置换定量环内和流动相,消除管壁效应,确保进样的准确度及重复性。
三、色谱柱
色谱是一种分离分析手段,分离是核心,因此担负分离作用的色谱柱是色谱系统的心脏。对色谱柱的要求是柱效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等。市售的用于HPLC的各种微粒填料好多孔硅胶以及以硅胶为基质的键合相、氧化铝、有机聚合物微球(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多孔碳等,其粒度一般为3,5,7,10UM等,柱效理论值可达5~16万/米。对于一般的分析只需5000塔板数的柱效;对于同系物分析,只要500即可;对于较难的分离物质对则可采用高达2万的柱子,因此一般10~30CM左右的柱长就能满足复杂混合物分析的需要。
柱效受柱内外因素影响,为使色谱柱达到最佳效率,除柱外死体积要小外,不要有合理的柱结构(尽可能减少填充床以外的死体积)及装填技术。即使最好的装填技术,在柱中心部位和沿管壁部位的填充情况总是不一样的,靠近管壁的部位比较疏松,易产生沟流,流速较快,影响冲洗剂的流形,使谱带加宽,这就是管壁效应。这种管壁区大约是从管壁向内算起30倍料径的厚度。在一般的液相色谱系统中,柱外效应对柱效的影响远远大于管壁效应。
四、检测器
HPLC的检测器分为两类:通用型检测器和专用型检测器。
1.通用型检测器可连续测量色谱柱的流出物的全部特性变化,通常采用差分测量法,这类检测器包括示差折光检测器、介电常数检测器、电导检测器等,通用检测器适用范围广,但由于对流动相有响应,因此易受温度变化、流动相和组分的变化的影响,噪声和漂移都比较大,灵敏度较低,不能用梯度洗脱。
2.专用型检测器用以测量被分离样品组分某种特性的变化。这类检测器对样品中组分的某种物理或化学性质敏感,而这一性质是流动相所不具备的,或至少在操作条件下不显示。这类检测器包括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放射性检测器等。
④ 高中生物
1.斐林试剂 : 配制:1)甲液质量浓度为 0.1g/ml,取10g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2)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取5gCuSO4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用时甲乙两夜等量混合,水浴加热,且必须现配现用。鉴别可溶性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时产生砖红色沉淀。
2.双缩脲试剂:配制:1)甲液质量浓度为 0.1g/ml,取10g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2)乙液质量浓度为0.01g/ml,取1gCuSO4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先加入甲液,再加入乙液。用于检测蛋白质
中的肽键。应注意的是蛋白质一定有肽键,有肽键的不一定是蛋白质,如尿素。鉴定蛋白质时,产生紫色反应。
3.班氏尿糖定性试剂 :配制 :称取17.4克无水硫酸铜(CuSO4)溶解于100毫升热蒸馏水中,冷却后,稀释到150毫升。称取柠檬酸钠(Na2CO3)100克,加蒸馏水600毫升,加热使之溶解,冷却后,稀释到850毫升。把硫酸铜溶液倾入柠檬酸钠及碳酸钠溶液中,搅匀后即为班氏尿糖定性试剂。使用方法同斐林试剂。
4.苏丹红Ⅲ /Ⅳ:配制:取0.1g苏丹Ⅲ,溶解在20ml95%酒精中 。用于鉴定脂肪被苏丹红Ⅲ染为橘黄色,被苏丹红Ⅳ染为红色。鉴定时,先制备临时装片,再进行显微观察。
5.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必须现用现配。DNA遇到甲基绿为蓝绿色,RNA遇到吡罗红为红色。
6.盐酸:配置解离液或改变溶液的PH值。
7.碘液: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遇到淀粉变为蓝色。(用于光合作用实验)。
8.龙胆紫溶液:用于染色体着色,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显色反应。
9.醋酸洋红溶液:为碱性染料。与龙胆紫溶液一样,都是用于染色体着色,但它却是将染色体染成红色。
10.层析液:配置:苯+丙酮。用于色素的层析,即将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开。
11.二氧化硅:可使绿叶研磨充分。
12.碳酸钙: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13.0.3g/ml的蔗糖溶液:相当于30%的蔗糖溶液,用于质壁分离实验。不会使细胞致死,且细胞分离后可复原。
14.胰蛋白酶:用于分离蛋白质。用于动物细胞培养时分解组织,使组织细胞分散开,制成细胞悬浮液。
15.秋水仙素:巨毒。人工诱导染色体组加倍。原理:化学诱变因子抑制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16.氢氧化钠: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或改变溶液的PH值。用于细胞呼吸。
17.碳酸氢钠:提供二氧化碳。用于细胞光合作用。
18.澄清石灰水:鉴定二氧化碳。
19.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二氧化碳。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
20.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检测酒精在酸性条件下,酒精使橙色的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变为灰绿色。用于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21.健那绿染色剂:专一性用于线粒体染色的活细胞染料。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22.解离液:固定细胞形态,使细胞分散开。
23.95%的酒精溶液: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用于与1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解离根尖。
24.二苯胺:配制:称取1.5g二苯胺,溶于100mL冰醋酸中,再加1.5mL浓硫酸,避光保存。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
⑤ 色谱分离制备薄板时要注意什么
薄层板的制备是将吸附剂涂布在大小适当的戴板上,形成一定厚度的薄膜。制备一定规格的薄层板,是保证获得满意的分离效果及良好的Rf值重现性必不可少的条件。具体制备方法及有关问题分别讨论如下:
(一)载板:戴板应对各种展开溶剂、化学显色试剂以及温度都具有稳定性,同时又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以便重复使用。常用的戴板中,以玻璃最好,一般玻璃只要表面平整光滑,厚度在2—4厘米,允差±0.1—0.2毫米即可。戴板大小无绝对规定,由斯塔尔推荐的标准规格为20×20厘米、20×10厘米。作为一般简单的快速薄层分离,也可用显微镜戴玻片作戴板。至于制备薄层色谱,所用戴板可达20×100厘米。戴板应非常干净,才能保证良好的粘着效果。故玻板应先用肥皂水洗净,再在重铬酸洗液内浸泡,然后清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淋洗,晾干后备用。玻璃板的缺点是不易保存。
其他材料的戴板中,最常用的为塑料板。塑料戴板制备薄层板操作复杂,因此多为成品薄层板出售。其优点为使用简便,缺点为高温下抗腐蚀性差。其他如不锈钢板也有应用。
(二)吸附剂糊的配制:在选择好适当的戴板后,应根据需要,制备一定粘度的吸附剂匀浆供制备薄层板用。常用各种吸附剂糊的调制方法如下:
(1)硅胶
1)加石膏粘合剂:取硅胶G20克,置于玻璃乳钵中,将40毫升蒸馏水分两次加入,第一次加入30—35毫升,充分研磨后,再加入剩余的水。迅速小心研磨,直至开始出现凝胶状,立即铺板。吸附剂的加水量和加水后的搅拌时间相当重要,是制备薄层板成败的关键。若加水量过多,则吸附剂不易胶化;过少则胶化过快造成涂布困难。搅拌时间无具体规定,一般在45—65秒左右,以吸附剂开始出现凝胶状态时为佳,此时粘度增大,光泽洁白;超过此时则凝胶固化,不易涂布。目前不同厂牌及批号的吸附剂加水量及搅拌时间都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条件。(其他无机吸附剂如氧化铝G、硅藻土G的制备方法与硅胶G相似)
2)加淀粉粘合剂:一般是在吸附剂中加入约5%的淀粉及二倍量的水,在沸水浴上加热,不断搅拌至呈一定的粘稠度,进行铺板。
3)加羟甲基纤维素粘合剂:通常取硅胶55克或氧化铝60—80克,加1%羟甲基纤维素水溶液100毫升,调成糊状,进行铺板。
(2)纤维素粉
1)天然纤维素粉:配成15%的纤维素水悬浮液,在电磁搅拌器上混合30—60秒钟,纤维素粉不需加任何粘合剂,即可铺板。
2)微结晶纤维素粉:配制成15%—30%的水悬浮液,电磁搅拌器上充分混合1分钟,即可铺板。搅拌过久可能形成凝胶而失败。
3)乙酰化纤维素粉:根据纤维素乙酰化的程度不同,称取适量,加95%乙醇,充分搅拌后铺板。
(3)聚酰胺粉
取聚酰胺粉12克,加甲醇50毫升,用力充分振摇后铺板。若加入2。5克纤维素粉及40毫升甲醇,在电磁搅拌器上混合成浆,可制成坚固的薄层板。
(4)离子交换剂
1)离子交换树脂:取5克纤维素MN300加少量水搅拌几分钟,再加20—30毫升蒸馏水,继续搅拌,加30克Dowex50树脂,最后加25毫升水,铺板。
2)离子交换纤维素:用蒸馏水配制成10—20%离子交换纤维素,按一般吸附剂铺板法进行铺板,粘着效果良好。
(三)薄层板制备:薄层板的制备方法,目前常用的有浸渍法、倾注法、喷雾法及涂布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为涂布法。各法简述如下:
(1)浸渍法:用于小型薄层板的制备,如戴玻片板。所用的吸附剂糊,最好用有机溶剂来配制,如氯仿-丙酮或氯仿-甲醇混合液。将两张玻片背靠背地贴紧,放在吸附剂糊中浸渍,取出后放在水平板上,即可在玻片上形成薄层。
(2)倾注法:与浸渍法类似,操作简便,不需特殊仪器。将一定量的吸附剂糊,均匀地倾注在玻片上,再入置水平板上,使其形成厚度较为均匀的薄层。
(3)喷雾法:采用气体压力喷雾方法,将吸附剂糊均匀地喷洒在玻片上,形成一层薄层。
(4)涂布法:本法为实验室最常用的薄层板制备法。薄层涂布器由涂布台及涂布仪二者组成,有商品出售。也可以自制,基本结构如图4—1,材料可用不锈钢或有机玻璃。图4—2为一种自制的简易涂布器。这种涂布器有一个活动的闸板,涂布时吸附剂从闸板下的缝隙流出,涂在载板上。根据薄层厚度的要求不同,可制成多种规格缝隙的闸板,以便调换。一般有250、275、500、750、1000和2000微米等规格的闸板。
商品涂布器种类较多,最常用的为斯塔尔型涂布器。涂布法制备薄层板易精确控制厚度,是其最大的优点。其他三种方法都具有不易控制薄层厚度的缺点。
(四)薄层板的活化与贮存:吸附薄层色谱的薄层板,首先应具有一定的吸附活性,才能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薄层板的活度与吸附剂中水份含量有关,水份含量高,则活度减弱。因此,为达到某一规定的吸附活度,就应加温除去薄层中的水份。这一过程称为薄层板的活化,其操作为:将涂布后的薄层板在常温下放置15—20分钟,使水份蒸发、吸附剂凝固。这一过程中薄层板有如下现象:
(1)开始薄层板表面有闪亮光泽。
(2)几分钟后光泽消失。
(3)最后薄层凝固,颜色变白,水份蒸发约50%。
薄层板的活度级可用标准色素测定,其方法如下:
(1)硅胶薄层板的活度测定:称取标准色素奶油黄、苏丹红及靛酚蓝各40毫克,溶于100毫升苯中,将此混合溶液点于已活化的薄层板上,用正已烷或石油醚展开10厘米,所有色素均应停留在原点;而用苯展开10厘米时,则应分离成三个清晰的斑点。其Rf值应分别为:奶油黄0.58,苏丹红0.19,靛酚蓝0.08。而且展开溶剂前沿的上升速度应在30分钟移动10厘米。
(2)氧化铝板的活度测定:称取偶氮苯30毫克,对甲氧基偶氮苯、苏丹黄、苏丹红及对氨基偶苯各20毫克,分别溶于50毫升四氯化碳中,并各取10微升点于已活化的氧化铝板上,用四氯化碳为展开溶剂,根据标准色素的Rf值(下表),查出其活度级。
⑥ 硫酸钙溶度积的测定
难溶强电解质溶度积常数Ksp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 了解极稀溶液浓度的版测量方法;2、 了解测定权难溶盐Ksp的方法;3、 巩固活度、活度系数、浓度的概念及相关关系。二、 实验原理 在一定温度下,一种难溶盐电解质的饱和溶液在溶液中形成一种多项离子平衡,一般表示式为:这个平衡常数Ksp称为溶度积常数,或简称溶度积,严格地讲Ksp应为相应个离子活度的乘积,因为溶液中个离子有牵制的作用,但考虑的难容电解质饱和溶液中离子强度很小,可警世的用浓度来代替活度。就AgCl而言 从上式可知,若测出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个离子的浓度,就可以计算出溶度积Ksp。因此测量最终还是测量离子浓度的问题。若设计出一种测量浓度的方法,就找到了测量Ksp的方法。具体测量浓度的方法,包括滴定法(如AgCl溶度积的测定),离子交换法(如CuSO4溶度积的测定),电导法(如AgCl溶度积的测定),离子电极法(如氯化铅溶度积的测定),电极电势法(Ksp与电极电势的关系),即分光光度法(如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等
⑦ 离子交换色谱产生的信号值是什么
离子交换来色谱中的固源定相是一些带电荷的基团, 这些带电基团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结合。如果流动相中存在其他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按照质量作用定律,这些离子将与结合在固定相上的反离子进行交换。固定相基团带正电荷的时候,其可交换离子为阴离子。这种离子交换剂为阴离子交换剂;固定相的带电基团带负电荷,可用来与流动相交换的离子就是阳离子,这种离子交换剂叫做阳离子交换剂。阴离子交换柱的功能团主要是-NH2,及-NH3 :阳离子交换剂的功能团主要是-SO3H及-COOH。其中-NH3 离子交换柱及-SO3H离子交换剂属于强离子交换剂,它们在很广泛的pH范围内都有离子交换能力;-NH2及-COOH 离子交换柱属于弱离子交换剂,只有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才能有离子交换能力。离子交换色谱主要用于可电离化合物的分离,例如,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中的色谱柱,多肽的分离、蛋白质的分离,核苷酸、核苷和各种碱基的分离等。
⑧ 固相萃取的相关应用
1.兽药残留应用
l动物组织中盐酸克仑特罗等4种β-激动剂药物残留检测(Cleanert PCX, P/N: CX1506)
l猪肉中五种磺胺药物的检测(Cleanert SUL-5, P/N: SUL-5)
l水产品、进口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含量检测方法(Cleanert PS, P/N: PS2003)
l蜂蜜中四环素检测(Cleanert PEP,Cleanert COOH,P/N:PE5006,CH5003)
l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Cleanert C18,P/N:180006)
l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LC/MS测定方法(Cleanert PEP,P/N:PE0603)
l蜂蜜中19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Cleanert PAX,P/N:AX0603)
l蜂王浆中硝基咪唑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Cleanert PAX,P/N:AX0603)
l动物性食品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液相色谱—质谱法(Cleanert Silica, P/N:SI5006)
l动物源食品中玉米赤霉醇类药物残留检测液相色谱—质谱法(Cleanert NH2, PAX, P/N:NH5006, AX1506)
l氘代同位素内标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鱼贝类肌肉中β-雌二醇残留(Cleanert C18,P/N:185003)
2.农药残留应用方法
l茶叶中519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及茶叶中448种农药机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Clenert TPT,P/N:TT200010)
l桑枝、金银花、枸杞子及桑叶中的484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及桑枝、金银花、枸杞子及桑叶中413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Cleanert TPH,P/N:TH200010)
l蔬菜中灭蝇胺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Cleanert SCX,P/N:SC5006)
l蔬菜中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等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Cleanert Florisil, P/N: FS0006)
l蔬菜水果中446种农药多残留方法(Cleanert PestiCarb/NH2,Cleanert C18,P/N: PN0006,18200010)
3.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
l鸡蛋中三聚氰胺的检测(Cleanert PCX, P/N: CX0603)
l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Cleanert Alumina-N,P/N:AL5006-N)
l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Cleanert Alumina-N,Cleanert PCX,P/N:AL0006-N,CX0603)
4.环境检测应用
l水中酚类检测(Cleanert PEP, P/N: PE0603)
l水中的多环芳烃固相萃取方法(Cleanert PEP, P/N: PE0603)
l水中硝基苯的固相萃取方法(Cleanert PEP, P/N: PE0603)
l水中的灭草松的固相萃取方法(Cleanert PEP, P/N: PE0603)
l水中的2,4-D的固相萃取方法(Cleanert PEP, P/N: PE0603)
l水中氯酚的固相萃取方法(Cleanert PEP, P/N: PE0603)
l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10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多残留(Cleanert HXN, P/N: HX1003)
5.药物代谢检测方法
l血浆中油酸及其代谢物LC-MS分析中的应用(Cleanert PAX, P/N: AX0603)
l血浆中伪麻黄碱的LC-MS快速分析(Cleanert PCX, P/N: CX0603)
l人体血清中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SPE净化及检测(Cleanert C18, P/N: 182003)
l固相萃取法测定血清中的药物成分(Cleanert PEP, P/N:PE0603)
l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舒必利浓度及其人体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Cleanert C18,P/N:181001)
l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异环磷酰胺方法的改进(Cleanert C18,P/N:181001)
l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尿液中8种利尿剂残留量(Cleanert PAX,P/N:AX0603)
l牛血清中对乙氨基酚的提取净化方法(Cleanert PEP,PCX P/N:PE0603,PC0603)
6.MAS方法在农残和兽药残留中的应用
lMAS-HPLC法测定鱼肉、牛奶和鸡蛋中的三聚氰胺(Cleanert PAX,P/N:AX0100)
lMAS方法测新生牛血清中的雷尼替丁(Cleanert PCX, C18, P/N:CX0010,180010)
lMAS法、直接蛋白沉淀与SPE柱净化法去除血清蛋白效果比较(Cleanert PCX, C18, P/N:CX0010,180010)
l农药多残留同时检测QuEChERS快速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应用(Cleanert PSA, C18, PestiCarb, NH2,P/N: PA0010, 180010, PC0010, NH0010)
l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动物组织中的克球酚、地克珠利和磺胺类药物残留量(Cleanert PSA, C18, Alµmina-N, P/N: PA0010,180010,AL0010-N)
7.真菌毒素检测方法
l固相萃取法检测花生中黄曲霉素B1.B2,G1,G1(Cleanert PEP, P/N:PE0603)
l离子交换固相萃取一HPLC检测粮食赭曲霉毒素A研究(Cleanert PAX,P/N:AX2006)
l呕吐毒素固相萃取方法(Cleanert PEP, P/N:PE0603)
8.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l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Cleanert Celite,P/N:GB/T17592-2006)
9.环境、食品及化工产品中杂质离子及有机物的去除
l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Cleanert IC-Ag和Na, P/N: IC-Ag,IC-Na)
油田水样品前处理方法(Cleanert IC-RP, P/N: IC-RP)
⑨ 测定阳离子交换量的快速法,除本法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采用
测定阳离子交换量的快速法,除本法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采用
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回定用于土壤分类的土答壤分析中使用经典的中性乙酸铵法或乙酸钠法.中性乙酸铵法也是我国土壤和农化实验室所采用的常规分析方法,适于酸性和中性土壤.最近的土壤化学研究表明,对于热带和亚热带的酸性
⑩ 从分析原理简述hplc中,离子交换色谱,离子对色谱及离子色谱有何异同
离子色谱原理与离子交换色谱原理类似,离子色谱后一般使用电化学内检测器进行检测,适容用于分析无机与有机阴阳离子和氨基酸,以及糖类和DNA、RNA的水解产物等;离子对色谱主要是补充离子抑制色谱的不足,离子抑制色谱是指在流动相中加入弱酸或弱碱来抑制待测组分的离解,提高k值以利于组分的分离,一般针对酸性待测组分,可在流动相中加入弱酸,使待测组分减少在流动相中的离解,加强与固定相的分配,适用于有机弱酸碱或两性化合物的检测,但由于色谱柱一般是硅胶基质化学键合相色谱,其酸度耐受范围是2-8,因此在加入酸碱调节剂时还要兼顾流动相pH,导致无法通过此方法分析强酸强碱,因此引入离子对色谱,在流动相中加入可与强酸强碱抑制的离子对,通常分析碱加入烷基磺酸钠,分析酸加入季胺盐,适用于较强有机酸碱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