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净水问答 > 初中过滤实验题

初中过滤实验题

发布时间:2022-09-04 23:41:11

❶ 初中化学实验——过滤 三层滤纸问题

选A是正确的。原因:若将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上引流,单层滤纸易被玻璃棒戳破,使其失去过滤的作用。而若将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引流,可以防止滤纸戳破。

❷ 化学题①某同学进行过滤的实验操作,发现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滤液是否清澈也滤纸厚度无关,只与滤纸孔径有关。浑浊也可能是使用了孔径较大的滤纸。(非滤纸大小,而是滤纸孔大小);过滤时滤液是要低于滤纸边缘的;漏斗颈的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 ,只有可能会使清液飞溅出,引起损失。

❸ 求初中化学实验题、计算题(难题)

化学:
一。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1.酒精灯熄灭后未盖灯盖
2.粗盐提纯时蒸发滤液,等到蒸发皿中的水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二。将粗食盐水进行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仍是混浊的,请写出两条可能的原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请将正确选项的编号填写在题目右边的括号内)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光明"纯牛奶 B."七星岩"岩石 C."珠江"啤酒 D. "飘雪"蒸馏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初三课本有一幅金丝雀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的
彩图(见右图),此图说明 ……………………( )
A.薄膜使水分解产生氧气
B.氧气能溶解于水
C.金丝雀不需要氧气呼吸
D.氧分子能透过薄膜,而水分子不能
4.下列符号中的"2"与O2中的"2"含义相似的是…………………………( )
A.Cu2+ B.2O3 C.H2O D.
5.下列各种物质的元素化合价存在+3价的是…………………………………( )
A.NaClO B.NaClO2 C.NaClO3 D.NaClO4
6.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
B.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该元素原子共有三个电子层
D.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获得电子
7.如右图实验,放置1~2周时间后,装置中能出现的
现象是……………………………………………( )
A.铁丝不变化 B.试管中的液面不变化
C.铁丝逐渐消失 D.试管中的液面上升
8.下列物质铁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
A.FeO B.Fe2O3 C.Fe3O4 D.FeCO3
9.将锌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 )
A.H2SO4 B.CuSO4 C.AgNO3 D.Na2SO4
10.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FeSO4+Zn=ZnSO4+Fe B.Ba(OH)2+K2CO3=BaCO3↓+2KOH
C.NaNO3+HCl=HCl+HNO3 D.BaCO3+Na2SO4=BaSO4↓+Na2CO3
1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D.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相同,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2. 下列物质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A.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导出点燃
B.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C.除去H2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
13.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
A B C D
14.以下验证"盐酸中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本题有5小题,共23分)
15.(3分) 右图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打 错误打×) .
(1)10℃时,B 的溶解度大于 A 的溶解度 …………( )
(2)15℃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
(3)20℃时,将10 gA 固体投入 25g水中,可得
到35 g溶液……………………………………………………( )
16.(3分) 双氧水又叫过氧化氢(H2O2), 可在光照下分解成H2O和O2 ,常用作消毒剂,漂白剂和实验室制O2 .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保存双氧水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啤酒是生活中常见的饮料,其中含有CO2,H2O和蛋白质等物质.
(1)当把啤酒倒入杯中时,会冒出大量的气泡,其化学方程式为:
;若醮取少量啤酒滴于pH试纸上,则pH试纸应显 色,说明啤酒显 性.
(2)将少量啤酒倒入澄清石灰水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有空气污染,酸雨和温室效应等,人们正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据此回答与之有关的第18,19小题.
18.(5分)汽车曾为推动人类文明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每年排放的CO,碳氢化合物,NO等有害气体2×108t,占大气污染总量的60%以上.
(1)在汽油中添加少量乙醇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则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它们在催化转换器中能反应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使地球的温室效应增强,要控制CO2排放,你的一条建议是 .
19.(6分)大气污染物中的SO2形成酸雨时,与氧气作用有稀硫酸生成,则它腐蚀铝制品(表面有氧化铝薄膜)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反应类型为 .
三,(本题有2小题,共17分)
20.(5分)现有以下几组试剂:①Cu ,ZnCl2溶液,AgNO3溶液,②Zn,Ag,Cu(NO3)2溶液,③Cu,Ag, ZnSO4溶液.某兴趣小组欲用其验证Zn,Cu,Ag三种的金属活动顺序.
(1)你认为要达到实验目的,可以选用的试剂组是_______________.
(2)阿燕同学认为另外选用"Zn,Cu,AgNO3溶液"这组试剂,经过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也可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顺序,你认为对吗__________(答对或错),因为_________ .
21.(12分)现有几种常见物质,其中D可用作干燥剂,F为红棕色沉淀,M为固体粉末,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 N ,F ,酸X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③ ;④ .
四,(本题有2小题,共18分)
22.(6分)现有以下实验用品,请你证明普通的纸[含纤维素(C6H10O5)n]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写出操作步骤(在操作步骤中要写进使用仪器,试剂,操作,现象和结论).
答:

.
23.(12分)甲酸(HCOOH)通常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它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HCOOH=CO↑+H2O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欲用该反应来制取CO,并还原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供选择:

(1)用甲酸滴入浓硫酸的方法制取CO,应选 (填序号)装置;如果要除去CO中混有少量甲酸气体,最好选择上图中 (填序号)进行洗气.
(2)用上述方法制取的CO还原氧化铁,并检验气体产物,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
(3)在对氧化铁粉末加热前,为安全起见,应进行的一项重要操作是 .
(4)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为 ,
反应方程式为 .
(5)上述实验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请你说出一种处理尾气的方法:
.
(6)在该制取CO的反应中,浓硫酸所起的是 作用.
五,(本题有2小题,共14分)
24.(6分)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科学家正在致力于解决生产,运输,贮存等问题.其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光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方法很有前景.请回答:
(1)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请写2点) ,
.
(2)已知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放出285.5kJ的热量.若煮一定量的饭需要85.65kJ的热量,所需的氢气应该分解多少克水(设热能的利用率为30%)
25.(8分)我国大约在南北朝时就能铸造铜锌合金—黄铜.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得到的黄铜样品中铜的含量,称取20g样品研细后放置于烧杯中,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冷却,称得烧杯的总质量为69.8g.请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此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❹ 初三化学的一道实验题

答案选ABC
另一组同学的产率比小刚低,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小。
A.称量最终的产品时,砝码和药品放反了,则会使称量物的质量变小,产率变小
B.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就蒸发结晶,会使精盐的质量变小,产率变小。
C.过滤时未用玻璃棒引流,液体飞溅,会使精盐的质量变小,产率变小。
D.没有蒸发干,精盐中仍然有水分,则会使产率偏大。
备注:产率是得到精盐的质量除以粗盐的质量,产率小则是得到精盐的质量。

❺ 初中化学实验题《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 难溶性 呈...均一状态? 加快naci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 杂质? 不知道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留气泡 (加快过滤速度)

    二低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防止漏斗、滤纸间产生气泡)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防止过滤不充分)

    三靠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防止戳破滤纸并充分过滤)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防止液体溅到漏斗处)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

4.

粗盐颗粒大,颜色偏黄

精盐颗粒小,成粉末状,颜色较白

计算公式不知道.

5.反思.(1)很多的 (2)过滤:一般分离较大颗粒固体和可溶性固体, 蒸发:它通常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❻ 初中化学除杂质的方法归纳

除杂的意思就是去除物质中的杂质,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的去除杂质呢?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中化学除杂质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化学除杂质的方法
第一,要知道除杂质的原则,除掉杂质的同时,不能生成新的杂质。第二,要背得物质的溶解性表,这样才能很好、很快的找到形成沉淀的离子

例如氢氧化钠忠混有碳酸钠,阴离子不同,而碳酸根与很多的阳离子都能形成沉淀,常用的可以是氢氧化钙。这样,反应后就将碳酸钠除掉,生成了氢氧化钠,也不生成新的杂质。

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分别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离。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提纯或除杂。除杂题是初中化学的常见题,它灵活多变,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现列举几种方法:

1物理方法

1.l过滤法.原理: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如:氯化钙中含有少量碳酸钙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由于氯化钙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然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钙。如果要获得杂质碳酸钙,可洗涤烘干。

练习1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来分离的是:()

A.CaCO3CaOB.NaClKNO3C.NaNO3BaSO4D.KClKClO3

1.2结晶法.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例如:除去固体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杂质,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却,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得不显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通过过滤把硝酸钾和氨化钠溶液分开。为进一步提纯硝酸钾,可再重复操作一次,叫重结晶或再结晶。

练习2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

A.NaNO3Na2CO3B.NaNO3NaClC.NaOHMg(OH)2D.NaClBaSO4

2.化学方法:原理

(一)、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

(二)、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三)、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

(四)、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初中常用化学除杂方法有以下几种:

2.1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练习3下列混合物可用沉淀法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的是()

A.KNO3〔Ba(NO3)2〕B.NaCl〔KNO3〕C.NaNO3[NaCl]D.Ca(NO3)2[AgCl]

2.2化气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如:硝酸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硝酸溶液,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滤液,获得硝酸钠固体。

练习4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适宜用气体法除去的是:()

A.NaNO3〔Ba(NO3)2〕B.NaCl[Mg(OH)2]C.KNO3〔K2CO3〕D.Na2SO4〔MgSO4〕

2.3置换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如:硫酸锌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铜杂质,可将混合物溶解之后,加人适量锌粉,再过滤除去被置换出来的铜,蒸发滤液获得硫酸铜固体。

练习5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可以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硫酸铜()

A.ZnB.FeC.CuD.Mg

练习6将混有少量铁粉和锌份的硫酸铜晶体溶于适量水,充分净置过滤,结果是

A.滤出了混杂在其中的铁粉B.滤出了混杂在其中的锌粉C.滤出了一些铜粉D.什么也没滤出

2.4吸收法: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的杂质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时,可用此方法。

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时,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

2.5其它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用化学方法转化成其它物质。

如: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可采用高温燃烧的方法,使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除去杂质。

你的问题不是很明,但也可以归纳:

1、液体中除去液体:物理结晶法,如氯化钠中混硝酸钠;沉淀法:KNO3〔Ba(NO3)2〕(加Na2SO4);化气法,氯化钠溶液中混碳酸钠(加稀盐酸);置换法,

FeCl2<CuCl2>(加Fe)。

2、固体中除去固体:溶解过滤法,CaCO3〈CaO〉;化气法,氯化钠溶液中混碳酸钠(加稀盐酸);置换法,

Cu<Fe>(加CuCl2)。

3、气体中除去气体:吸收法(见2.4);其他方法:如CO2 通过炽热的氧化铜.
初中化学物质除杂技巧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中化学物质除杂注意的问题
(1)需净化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气体,如:氯化氢气体,CO2、SO2等,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

(2)除杂选用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猜你喜欢:

1. 化学实验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2. 初三化学除杂方法及知识点

3. 初中化学除杂质的方法

4. 初中化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5.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❼ 初三化学实验操作题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
蜡组成。

2.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3、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4、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为了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选用了不同的试剂,均达到了实验目的.

1.锌片,铁片,稀硫酸,铜片.操作方法: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及3种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锌片.铜片.FeCl2溶液1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及实验现象_______
3.Zn(NO3)2溶液,铁丝,CuSO4溶液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及实验现象.
4.丁同学使用的是试剂是锌片,铁片和CuSO4溶液,请你推测该同学的探究过程,(1)操作过程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2)操作过程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

答;1、把三种金属加入稀硫酸,没有气泡的是铜;把铁放入锌前面形成的溶液中,锌放入铁前面形成的溶液中,看到,锌上有铁析出,证明铁比锌活泼,因为铜不能与酸反应证明活泼性最弱
2、把锌和铜分别放入溶液,铜上无铁析出,证明活泼性比铁弱,锌上有证明活泼性比铁强
3、铁丝分别放入两个溶液,看到铁上有析出的铜证明活泼性比铜强,没有锌析出,证明没有锌活泼
4、用两根试管各取硫酸铜溶液1-2ML,把锌铁各放入试管中,待铜析出。再把原来放入锌的试管放入一部分铁,把原来放入铁的试管放入锌,看到锌上除了铜会有具有金属光泽的金属析出,而另一试管除了铜不再有其他金属析出
证明活动性由强到弱是:锌铁铜 还有的就在这里面,还望采纳,谢谢,我也是初三滴。。。http://wenku..com/view/7269c996dd88d0d233d46a80.html

❽ 初中滤渣滤液问题口诀是什么

初中滤渣滤液问题口诀是: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出题中涉及的所有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2.推滤渣:最不活泼的金属先析出,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向前推,推到符合题意为止。

3.推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最活泼金属的盐溶液,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向后推。

过滤操作实验口诀:

过滤操作实验,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

1.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斗"指漏斗;"架"指漏斗架。这两句说明了过滤操作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漏斗、漏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并且强调滤纸折叠的角度要与漏斗的角度一样(这样可以是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

2、过滤之前要静置:意思是说在过滤之前须将液体静置一会儿,使固体和液体充分分离。

3、三靠两低不要忘:意思是说在过滤时不要忘记了三靠两低。"三靠"的意思是指漏斗颈的末端要靠在承接滤液的烧杯壁上,要使玻璃棒靠在滤纸上,盛过滤液的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两低"的意思是说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的边缘,所倒入的滤液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❾ 小明在完成浑浊河水的过滤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1)将一些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

(1)净化水常用的净水剂是明矾,明矾溶于水可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2)①据常用仪器可知:标号仪器、用品分别是玻璃棒、滤纸、漏斗、烧杯;
②过滤时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浑浊的水沿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缝隙流下,达不到过滤的目的;
③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④漏斗下端应靠在烧杯内壁上,是为了防止过滤所得的滤液溅出;
⑤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水中还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所以过滤后得到的液体是混合物;
⑥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浑浊 的水直接进入滤液;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浑浊的水沿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缝隙流下;还有可能是过滤所用的仪器不干净;
故答案为:(1)明矾;
(2)①玻璃棒、滤纸、漏斗、烧杯;
②低;
③引流;
④防止滤液溅出;
⑤混合物;
⑥滤纸破损、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合理均可).

阅读全文

与初中过滤实验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ro反渗透二次污染 浏览:478
反渗透净水器废水多怎么样调 浏览:309
香水蒸馏工艺 浏览:628
带提升泵中央空调的缺点 浏览:179
风管机的提升泵在哪里看 浏览:33
纯净水喝不下喝什么水 浏览:661
自来水之污水城市 浏览:389
三台净水机是哪个牌子 浏览:897
怡口净水机和法兰尼哪个好 浏览:793
环氧树脂固化剂危险特性 浏览:360
圣托净水器流量计如何复位 浏览:55
如何判断净水器反渗透 浏览:903
如何使用两个路由器提升网速 浏览:609
三重溢流过滤好吗 浏览:751
黄忠用狂暴还是回血 浏览:853
污水车怎么收费的 浏览:817
丽江贺德克回油滤芯多少钱 浏览:349
地下室提升泵十大品牌 浏览:981
肩膊提升训练器三角肌健身器材 浏览:806
汽油蒸馏检测什么区别 浏览: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