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渗透膜如何清洗比较好
清洗的目的是恢复膜元件的产水特性,所以:
1、要知道膜元件受到了什么专污染,属针以不同的污染类型确定使用的清洗药剂,如常规清洗或脱钙,那么用冰醋酸柠檬酸即可;
2、清洗的操作注意三方面,一个是操作压力,以清洗时不产水为宜,二是清洗的的流量,并非越大越好,不同型号的膜元件有一个最大通量的限值,太高会损坏膜元件,第三,如果是常温膜清洗液的温度不要超过35度;
3、尽量采用离线的方式清洗;
4、配制清洗液应使用反渗水,PH值根据污染程度控制在2-11以内。
2. 净水器出来的水可以长期喝吗
其实,不管是纯净水还是矿物质水,只要水质没问题,喝什么水都是可以的。
▼▼▼
的确,纯净水在彻底去除污染物的同时也过滤了矿物质,但饮水是为了补充水分,而不是为了补充营养。
研究数据表明,钼营养人体的心肌,如果想通过水获得足够的钼,每天要喝160吨水,可是吃一个薯瓜、一捧瓜子就可以满足人体对钼的需求。再比如,一杯牛奶的含钙量等于一千二百杯水,一斤牛肉的含铁量等于八千三百杯水,一杯桔子汁维生素的含量等于三千二百杯水的含量;
所以人缺乏营养,绝大部分是通过食物补充,而不是靠喝水补充。
我们在水中提取的营养和矿物质是极少极少的,人体所需99%的营养和矿物质是从五谷杂粮,水果蔬菜,鸡肉蛋奶中获取的。而且其他膳食和蔬果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远远比饮用水更为丰富。
总结:不管喝哪种水,注意水的安全卫生即可。
网络上各种营销号说这个有毒、那个有害,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足够精力去证实。久而久之,发现自己甚至已经没有了对事物真实性的判断能力,茫然之中分不清真假。希望大家科学用水,理性对待,不轻信、不盲从吧。
3. RO反渗透原理
RO是英文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逆渗透,一般水的流动方式是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水一旦加压之后,将由高浓度流向低浓度,亦即所谓逆渗透原理:由于 RO 膜的孔径是头发丝的一百万分之五( 0.0001 微米) , 一般肉眼无法看到,细菌、病毒是它的 5000 倍,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有益人体的矿物离子能够通过,其它杂质及重金属均由废水管排出,所有海水淡化的过程,以及太空人废水回收处理均采用此方法,因此 RO 膜又称体外的高科技人工肾脏。
反渗透的原理:
首先要了解“渗透”的概念.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当两种含有不同盐类的水,如用一张半渗透性的薄膜分开就会发现,含盐量少的一边的水分会透过膜渗到含盐量高的水中,而所含的盐分并不渗透,这样,逐渐把两边的含盐浓度融合到均等为止.然而,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这一过程也称为渗透压力.但如果在含盐量高的水侧,试加一个压力,其结果也可以使上述渗透停止,这时的压力称为渗透压力.如果压力再加大,可以使方向相反方向渗透,而盐分剩下.因此,反渗透除盐原理,就是在有盐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渗透向相反方向进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压力到膜的另一边,变成洁净的水,从而达到除去水中杂质、盐分的目的。 反渗透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膜分离技术,是依靠反渗透膜在压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行分离的过程.反渗透的英文全名是“REVERSE OSMOSIS”,缩写为“RO”. 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表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源于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宇航科技的研究,后逐渐转化为民用,目前已广泛运用于科研、医药、食品、饮料、海水淡化等领域。 RO反渗透膜孔径小至纳米级(1纳米=10*-9米),在一定的压力下,H2O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 一般性的自来水经过RO膜过滤后的纯水电导率5μs/cm(RO膜过滤后出水电导=进水电导×除盐率,一般进口反渗透膜脱盐率都能达到99%以上,5年内运行能保证97%以上。对出水电导要求比较高的,可以采用2级反渗透,再经过简单的处理,水电导能小于1μs/cm), 符合国家实验室三级用水标准。
RO膜原理
[1]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若用反渗透处理海水,在膜的低压侧得到淡水,在高压侧得到卤水。 反渗透时,溶剂的渗透速率即液流能量N为: N=Kh(Δp-Δπ) 式中Kh为水力渗透系数,它随温度升高稍有增大;Δp为膜两侧的静压差;Δπ为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差。稀溶液的渗透压π为: π=iCRT 式中i为溶质分子电离生成的离子数;C为溶质的摩尔浓度;R为摩尔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 反渗透通常使用非对称膜和复合膜。反渗透所用的设备,主要是中空纤维式或卷式的膜分离设备。 反渗透膜能截留水中的各种无机离子、胶体物质和大分子溶质,从而取得净制的水。也可用于大分子有机物溶液的预浓缩。由于反渗透过程简单,能耗低,近20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现已大规模应用于海水和苦咸水(见卤水)淡化、锅炉用水软化和废水处理,并与离子交换结合制取高纯水,目前其应用范围正在扩大,已开始用于乳品、果汁的浓缩以及生化和生物制剂的分离和浓缩方面。
(楚玛尔海水淡化处理设备厂技术科提供)
4. 反渗透膜,可不可以长期使用
不可以。这样对于膜的本身和水质都有一定的影响。通水量和水质tds值等。不能常用,如果不是太长时间可以进行洗膜。增加通水量。
5. 该如何清洗反渗透膜,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清洗的目的是恢复膜元件的产水特性,所以
1、要知道膜元版件受到了什么污染权,针以不同的污染类型确定使用的清洗药剂,如常规清洗或脱钙,那么用冰醋酸柠檬酸即可;
2、清洗的操作注意三方面,一个是操作压力,以清洗时不产水为宜,二是清洗的的流量,并非越大越好,不同型号的膜元件有一个最大通量的限值,太高会损坏膜元件,第三,如果是常温膜清洗液的温度不要超过35度;
3、尽量采用离线的方式清洗;
4、配制清洗液应使用反渗水,PH值根据污染程度控制在2-11以内。
6. 反渗透除盐率86%能去除钙镁离子吗
反渗透膜一般的除盐率达到99%以上,是能够去除钙镁离子的。但是,如果进水钙镁离子较多,进水的硬度相对较高时,最好是在预处理处增加软化系统。这样反渗透膜就不易污堵。
7. 长期喝净水器水的危害
1、长期饮用对身体有害,损害身体血管。现在净水器主要有活性炭技术、膜技术和陶瓷滤芯技术。市场上的“膜技术”净水器又被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四大类。其中“微滤”和“超滤”只能去掉大颗粒物,而“纳滤”和“反渗透”会把水中的有益物质过滤掉,比如硫酸根、钙镁离子等。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平时所讲的净水器,一般是指用作家庭使用的小型净化器。其技术核心为滤芯装置中的过滤膜,目前主要技术来源于超滤膜和RO反渗透膜两种。
8. 超滤膜能除去硬水中的钙、镁离子吗
膜处理当中,一般可以分为超滤,纳滤和反渗透。您所指的超滤膜,一般孔径都在0.1-0.01um,截留的分子量做1000--30万之间。而钙镁离子的直径,分子量,都要远远小于该数值。因此为透过超滤膜,一般来说,超滤只能除去大蛋白,细菌等类似物质,如果您要去除钙镁离子,建议可以用纳滤或者反渗透。
去除水中钙镁离子的方法:1.反渗透。2.离子交换树脂法。
超滤能去除的:悬浮物、胶体、藻类、细菌、隐孢子虫、贾地鞭毛虫、病毒等
超滤不能去除的:水、可溶性盐、离子类、杀虫剂、溶解性有机物等
超滤膜的过滤精度是0.01微米,而钙离子直径为0.0004微米,镁离子直径为0.0005微米,超滤的孔径要远远大于钙镁离子的直径。如果您要去除钙镁离子,建议可以用纳滤或者反渗透。
9. 反渗透膜除去钙离子和钠离子哪个困难
钙离子由于“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对钠离子内流产生竞争性抑制)的存在,细胞外高钙使钠离子内流抑制,兴奋性有所下降。当细胞外低钙时,钙离子的“膜屏障作用”减弱,钠离子内流,阈电位降低,细胞兴奋性增高。
10. 反渗透能除去哪些溶质
反渗透膜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渗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紧为10A左右),因此能够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等(去除率高达97%-98%)。反渗透是目前高纯水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盐技术,它的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和分子量几百的有机物;反渗透(RO)、超过滤(UF)、微孔膜过滤(MF)和电渗析(EDI)技术都属于膜分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