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每管收集洗脱液的多少对实验的影响
利用物质密度的不同,小分子蛋白质进入孔内.电泳迁移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量以及分子大小: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理化性质的差异:硫酸铵,其中凝胶层析可用于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蛋白质溶液加于柱之顶部:利用透析袋膜的超滤性质,分布于不同的液层而分离. 4,称为盐析. 2、分子筛,均可引起蛋白质沉淀,在相互接触的两相(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分布不同而进行分离:又称凝胶过滤法.主要有离子交换层析1,因而在柱中滞留时间较长,吸附层析及亲和层析等.常用的中性盐有,溶液的pH在蛋白质的等电点处效果最好,可将大分子物质与小分子物质分离开.超速离心也可用来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3,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孔内而径直流出,凝胶层析、透析法,任其往下渗漏,因此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得以分离、氯化钠.凡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有机溶剂,经超速离心后.盐析时、电泳法、硫酸钠等,以破坏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丙酮等,因此在电场中可以移动:蛋白质分子在高于或低于其pI的溶液中带净的负或正电荷、超速离心、盐析与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的分子量与其沉降系数S成正比、甲醇、层析法,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 6,如乙醇. 5
⑵ 凝胶过滤层析和电泳的异同
记得最开始上生物化学的时候,老师问我凝胶电泳和凝胶过滤有什么区别,当时我回回答一个用电,一个答不用电。。。。。凝胶过滤又称为分子筛,是用一根柱子里面有填料,填料是一些粒子,粒子里面有很多的孔,分子比较小的能进入到粒子的孔里面,二分子比较大的就会在粒子旁边流下来。所以用一些蛋白或者是多糖过分子筛,分子大的会先流下来,分子小的后流下来。。。凝胶电泳是运用电泳仪,让蛋白质或者是核酸在凝胶中移动,移动的速率和分子的大小成反比,分子大的跑得慢,分子小的跑得快。。。。简单地说,就是这样。。。。
⑶ 凝胶过滤层析的基本原理
凝胶过滤层析又称为排阻层析或分子筛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被分离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及固定相(凝胶)具有分子筛的特点,将被分离物质各成分按分子大小分开,达到分离的目的。层析柱中的填料是某些惰性的多孔网状结构物质,多是交联的聚糖(如葡聚糖或琼脂糖)类物质,小分子物质能进入其内部,流下时路程较长,而大分子物质却被排除在外部,下来的路程短,当一混合溶液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溶液中的物质就按不同分子量筛分开了。
⑷ 影响凝胶过滤层析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凝胶层析操作中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
(1)层析柱的选择
层析柱大小主要是根据样品量的多少以及对分辨率的要求来进行选择.一般来讲,主要是层析柱的长度对分辨率影响较大,长的层析柱分辨率要比短的高;但层析柱长度不能过长,否则会引起柱子不均一、流速过慢等实验上的一些困难.一般柱长度不超过100cm,为得到高分辨率,可以将柱子串联使用.层析柱的直径和长度比一般在1:25-1:100之间.用于分组分离的凝胶柱,如脱盐柱由于对分辨率要求较低,所以一般比较短.
(2)凝胶柱的鉴定
凝胶柱的填装情况将直接影响分离效果,关于填装的方法前面已有介绍,这里主要介绍对填装好的凝胶柱的鉴定.凝胶柱填装后用肉眼观察应均匀、无纹路、无气泡.另外通常可以采用一种有色的物质,如蓝色葡聚糖-2000、血红蛋白等上柱,观察有色区带在柱中的洗脱行为以检测凝胶柱的均匀程度.如果色带狭窄、平整、均匀下降,则表明柱中的凝胶填装情况较好,可以使用;如果色带弥散、歪曲,则需重新装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时为了防止新凝胶柱对样品的吸附,可以用一些物质预先过柱,以消除吸附.
(3)洗脱液的选择
由于凝胶层析的分离原理是分子筛作用,它不象其它层析分离方式主要依赖于溶剂强度和选择性的改变来进行分离,在凝胶层析中流动相只是起运载工具的作用,一般不依赖于流动相性质和组成的改变来提高分辨率,改变洗脱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组分与固定相的吸附等相互作用,所以和其它层析方法相比,凝胶层析洗脱液的选择不那么严格.由于凝胶层析的分离机理简单以及凝胶稳定工作的pH 范围较广,所以洗脱液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待分离样品,一般来说只要能溶解被洗脱物质并不使其变性的缓冲液都可以用于凝胶层析.为了防止凝胶可能有吸附作用,一般洗脱液都含有一定浓度的盐.
(4)加样量
关于加样前面已经有所介绍,要尽量快速、均匀.另外加样量对实验结果也可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加样过多,会造成洗脱峰的重叠,影响分离效果;加样过少,提纯后各组分量少、浓度较低,实验效率低.加样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而定:凝胶柱较大,当然加样量就可以较大;样品中各组分分子量差异较大,加样量也可以较大;一般分级分离时加样体积约为凝胶柱床体积的1%-5%左右,而分组分离时加样体积可以较大,一般约为凝胶柱床体积的10%-25%.如果有条件可以首先以较小的加样量先进行一次分析,根据洗脱峰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加样量.设要分离的两个组分的洗脱体积分别为Ve1和Ve2,那么加样量不能超过(Ve1-Ve2).实际由于样品扩散,所以加样量应小于这个值.
从洗脱峰上看,如果所要的各个组分的洗脱峰分得很开,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适当增加加样量;如果各个组分的洗脱峰只是刚好分开或没有完全分开,则不能再加大加样量,甚至要减小加样量.另外加样前要注意,样品中的不溶物必须在上样前去掉,以免污染凝胶柱.样品的粘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分离效果.
(5)洗脱速度
洗脱速度也会影响凝胶层析的分离效果,一般洗脱速度要恒定而且合适.保持洗脱速度恒定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恒流泵,另一种是恒压重力洗脱.洗脱速度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柱长、凝胶种类、颗粒大小等,一般来讲,洗脱速度慢一些样品可以与凝胶基质充分平衡,分离效果好.但洗脱速度过慢会造成样品扩散加剧、区带变宽,反而会降低分辨率,而且实验时间会大大延长;所以实验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洗脱速度,可以通过进行预备实验来选择洗脱速度.一般凝胶的流速是2-10 cm/hr,市售的凝胶一般会提供一个建议流速,可供参考.总之,凝胶层析的各种条件,包括凝胶类型、层析柱大小、洗脱液、上样量、洗脱速度等等,都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来选择.例如样品中各个组分差异较小,则实验要求凝胶层析要有较高的分辨率,提高分辨率的选择应主要包括:选择包括各个待分离组分但分离范围尽量小一些的凝胶,选择颗粒小的凝胶,选择分辨率高的凝胶类型,选择较长、直径较大的层析柱、减少加样量、降低洗脱速度等等.
⑸ 请简述可用于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四种方法及其原理
楼主,方法很多,我就挑几个比较有代表的吧
1.亲和层析:利用分子与其配体间特殊的、可逆性的亲和结合作用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原理:将具有特殊结构的亲和分子制成固相吸附剂放置在层析柱中,当要被分离的蛋白混合液通过层析柱时,与吸附剂具有亲和能力的蛋白质就会被吸附而滞留在层析柱中。那些没有亲和力的蛋白质由于不被吸附,直接流出,从而与被分离的蛋白质分开,然后选用适当的洗脱液, 改变结合条件将被结合的蛋白质洗脱下来。
http://ke..com/view/81754.htm
2.凝胶过滤:利用一定大小孔隙的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作层析介质(如葡聚糖凝胶、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根据被分离物质的分子大小、形状不同扩散到凝胶孔隙内的速度不同,因而通过层析柱的快慢不同而分离的一种层析法。
原理:凝胶过滤层析(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法又称排阻层析或分子筛方法,主要是根据蛋白质的大小和形状,即蛋白质的质量进行分离和纯化。层析柱中的填料是某些惰性的多孔网状结构物质,多是交联的聚糖(如葡聚糖或琼脂糖)类物质,使蛋白质混合物中的物质按分子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离。也叫做分子排阻层析(molecular-exclusion chromatography)。一种利用带孔凝胶珠作基质,按照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或其它分子混合物的层析技术。 一般是大分子先流出来,小分子后流出来。
http://ke..com/view/81744.html
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于分离蛋白质和寡糖核苷酸。
作用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网状结构,具有分子筛效应。它有两种形式:(1)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在电泳的过程中,蛋白质能够保持完整状态,并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蛋白质的形状及其所附带的电荷量而逐渐呈梯度分开。
http://ke..com/view/320392.htm
4.盐析:增加中性盐浓度使蛋白质、气体、未带电分子溶解度降低的现象。是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最常用的中性盐有硫酸铵、硫酸钠和氯化钠等。
http://ke..com/view/210139.htm
⑹ 凝胶过滤技术有哪些具体应用
凝胶过滤色谱法:分辨率较高,但是上样量仅为柱体积的1%,而且对流速也有严格的限制。内离子交换色谱法:根容据目的蛋白质表面所含有的氨基酸残基带有的净电荷分离蛋白质,但是分辨率没有凝胶过滤高。亲和层析法:根据生物分子的特异性分离目的蛋白,特异性很高,但是配件容易丢失适合含有特异性的标签的或者抗体。疏水色谱:根据疏水性来分离蛋白质,缺点是有的蛋白质在高盐中溶解度降低,所以应用范围受到限制,适合蛋白质表面含有较多疏水性氨基酸残基的疏水性蛋白质。
⑺ 凝胶过滤层析的优点
它的突出优点是层析所用的凝胶属于惰性载体,不带电荷,吸附力弱,操作条件比较温和,可在相当广的温度范围下进行,不需要有机溶剂,并且对分离成分理化性质的保持有独到之处。对于高分子物质有很好的分离效果。
⑻ 凝胶过滤层析里为了完全分开两种组分,样品为什么一定不能大于洗脱体积之差
你说的洗脱体积之差是指两个组分的洗下来的体积?你这个问题第一次见,没有听说过样品体积要小于洗脱体积之差这种说法,你在哪里看到的。一般使用凝胶过滤层析,想要获得高分辨率,上样体积控制在柱床体积的0.5—4%,最好是2%,群组分离时可以达到30%,小于0.5%没有意义了。另外,目前市面上分辨率最好的柱料是GE的Superdex,手填柱子的话可以达到10K分辨率。预装柱应该更高,但是十分昂贵,没有试过。其他柱料分离的分辨率要求两种蛋白的分子量相差一倍以上,如果不满足这个条件,大多是骗人的。还有柱料的选择,缓冲液的选择和样品的处理等等很多条件都影响了凝胶层析的效果。
⑼ 凝胶过滤层析的回收方法
axygen试剂盒中的de-a就是红色的,“bufferde-a为红色溶液。在熔化凝胶过程中,可以帮助观察凝胶是否完全熔化”,这是说明书上的原话:rol:
⑽ 凝胶过滤层析常用介质有哪些凝胶过滤层析技术有何优点与用途
1.凝胶层析操作简便,所需设备简单。有时只要有一根层析柱便可进行工作。分离介质—凝胶完全不需要像离子交换剂那样复杂的再生过程便可重复使用。
2.分离效果较好,重复性高。最突出的是样品回收率高,接近100%。
3.分离条件缓和。凝胶骨架亲水,分离过程又不涉及化学键的变化,所以对分离物的活性没有不良影响。
4.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生化物质,如肽类、激素、蛋白质、多糖、核酸的分离纯化、脱盐、浓缩以及分析测定等。分离的分子量范围也很宽,如SephadexG类为102~105d;Sepharose类为105~108d。
5.分辨率不高,分离操作较慢。由于凝胶层析是以物质分子量的不同作为分离依据的,分子量的差异仅表现在流速的差异上,所以分离时流速必须严格把握。因而分离操作一般较慢。而且对于分子量相差不多的物质难以达到很好的分离。此外,凝胶层析要求样品粘度不宜太高。凝胶颗粒有时还有非特异吸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