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些饭盒,绝对不能放进微波炉
去食堂怕人挤人,叫外卖怕地沟油,怎么办?当然是自己DIY健康靠谱的午餐了,所以饭盒已经是现在白领们的必备品了。多数人用的是塑料饭盒,放在微波炉里加热。你有没有想过你的饭盒真的安全吗?
那么哪些饭盒不能放进微波炉呢?
金属饭盒
可以短时间加热熟食,不要煮生食物,加热过度会被烤焦。
微波炉加热食物要注意这4点:
1、先把饭菜做到七成熟再放进微波炉
为了防止维生素的反复损失,带饭时最好只把蔬菜做到七成熟。荤菜中的红烧鸡、炒肉片等做成七成熟,吃前再热一下,口感会更好。
2、必要时多次搅拌食物
如果食物过多,采用较深的饭盒时,加热过程中要多次翻转搅拌,以免食品表面过熟而中间不熟。
3、加热含油多的食物要注意
加热含油多的食物,如果用塑料餐盒,容易溶出塑料成分,最好改用玻璃或陶瓷饭盒。
4、液体加热最好放汤匙
如果要热汤,最好在饭盒中放一个非金属的搅拌棒或汤匙,可以避免热汤喷溅。
get到这些技能,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的吃饭安全问题了~
参考:中国消费者
⑵ 可回收垃圾有哪些
可回收垃圾就是可再生循环的垃圾,包括以下分类:
1.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内、图书、各种包装纸等容。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⑶ 自制保温饭盒
找两个大小相差不大的塑料盒,但不能是一样大的,保证较小的塑料盒能放在较大的里面。然后用胶水或者浆糊把较小的塑料盒粘在较大的塑料盒里面。等粘牢后用餐巾纸把大塑料盒和小塑料盒之间的空隙填满,越紧越好,营造缺少空气的环境,再用胶带把大塑料盒和小塑料盒之间的孔隙站住,最后再找一个大小合适的盖子,保温饭盒就做好了。
⑷ 你已知道了塑料可以循环利用,那么,它都是怎样被再利用的呢他的再利用与铝罐
目前世界各国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分类回收、填埋、堆肥和焚烧4种。
1.填埋
填埋处理需占用大量土地。同时,垃圾中有害成份对大气、土壤及水源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堆肥
堆肥处理对垃圾要进行分拣、分类,要求垃圾的有机含量较高。而且堆肥处理不能减量化,仍需占用大量土地。
3.焚烧
焚烧的实质是将有机垃圾在高温及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氧化成惰性气态物和无机不可燃物,以形成稳定的固态残渣。首先将垃圾放在焚烧炉中进行燃烧,释放出热能,然后余热回收可供热或发电。烟气净化后排出,少量剩余残渣排出、填埋或作其它用途。其优点是迅速的减容能力和彻底的高温无害化,占地面积不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且有热能回收。因此,对MSW实行焚烧处理是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效处理方式。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热能回收等综合利用技术的提高,世界各国采用焚烧技术处理生活垃圾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有了这4样法宝,垃圾问题是否便彻底解决了呢?
不然!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还受垃圾组成、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以对城市生活垃圾、粪便等常规垃圾的处理为例。由于该措施直接关系到城市人民的生活,城市的发展,目前已经受到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常规垃圾处理方法有焚烧发电、卫生填埋、堆肥三种,但是受我国经济水平、垃圾特性等的制约,这三种方法都不适宜在我国大力推广。焚烧发电一次性投资太高,且运行费用高,只适合于经济高度发达国家;卫生填埋占用土地,如果不严格按国际标准实施,将在数年后造成二次污染,后果将更严重;堆肥周期长,肥效低,不能使垃圾彻底无害化,不易被农民接受。
直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是以填埋作为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但此方法需要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而在发达的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多地少,造成城市垃圾无处可填;堆肥化技术在我国虽有较长的运用历史,并可实现垃圾中可堆腐有机废物的资源化,但是由于我国垃圾采用混合收集,增大了垃圾堆肥的困难,因此导致成本过高质量较低,使用受到限制。有了方法用不了,也的确让人头疼。
必须找一条适应我国经济状况的路子,才能彻底有效的打退我国的垃圾大军。就目前来看,只有焚烧技术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垃圾处理技术。其为上上之选,较填埋,它占地少,效率高;较堆肥,它不会因垃圾的混合而影响到资源的产出。并且,我国已有部分公司掌握了该项技术。
不禁有一疑问:是否我们只能用减容来缩小垃圾的影响范围呢?垃圾是否就一无是处呢?这个问题已经为许多人所重视,经过研究发现,垃圾原来也是宝藏。
垃圾看似废弃物,其实并不简单。如果能适当的利用,其价值也是十分可观的。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公司在处理垃圾方面上入手,处理垃圾,提取资源,真正达到环保盈利两不误。
人们利用垃圾现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垃圾焚烧发电
垃圾焚烧处理是目前发达国家常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之一。由于焚烧处理使得生活垃圾得以彻底的无害化和迅速的减量化,因此成为首选的处理方法。近些年来,热量回收利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垃圾焚烧时产生的热量可用来产生蒸汽,进而发电,为节约能源、利用再生能源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垃圾焚烧发电的技术已为北京钠锘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掌握。
二、 垃圾堆肥
有机固体废物的堆肥技术是一种最常用的固体废物生物转换技术,是对固体废物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能源化系统技术之一。堆肥化是指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生化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
北京钠锘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已掌握了技术含量较高的好氧堆肥工艺技术,并在中国四川省宜宾市和中国福建省泉州市的生活垃圾处理厂设计中得到了应用。
在堆肥生产过程中,生活垃圾经过分选,选出其中的动物和植物的遗体及生活垃圾中的厨房剩余物,将其大致筛分破碎后,送入发酵仓,加入微生物菌种后,在富氧情况下进行发酵。发酵产生物经处理后加入适量的氮、磷、钾元素,并经干燥造粒,即得到优质的复合肥。此种肥料经高温发酵,因此符合无害化的要求。
堆肥的用途很广,既可以用作农田、绿地、果园、菜园、苗圃、畜牧场、庭院绿化、风景区绿化、农业等的种植肥料,也可以作蘑菇盖面、过滤材料、隔音板及制作纤维板等。
三、 制作建筑材料
利用垃圾焚烧处理后的残渣制作建筑材料,是垃圾处理资源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垃圾经高温氧化,其中有害的有机物全部转化成无害的、稳定的无机物。残渣中的矿物成分以二氧化硅(SiO2)和三氧化二铝(Al2O3)为主,而且其残渣灼减量小于5%。
下面为某一焚烧残渣的矿物成份:
矿物化学成份
SiO2
Al2O3
CaO
MgO
Na2O
K2O
含量%
58.25
19.77
8.35
2.05
2.28
2.20
矿物化学成分
MnO
P2O5
Fe2O3
FeO
TiO2
含量%
0.07
0.33
1.51
2.51
0.71
利用垃圾焚烧残渣可制作经济耐用而又美观的人行道砖,人行道边沿砌块、公路隔离墩,公路护坡砌块等公用事业用混凝土砌块,也可用作垒砌围墙或框架结构建筑的填充墙。将焚烧残渣破碎并按不同颗粒度予以筛分,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泥(约为20%)和水,经搅拌后压制成型,不需烧结,仅经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即可产生混凝土砌块。调整水泥加入量以及不同颗粒度的组合可得到不同抗压强度的混凝土砌块;涂以彩色面层后,更可制作美观的彩色人行道砖等了。
因此,垃圾并不是全部不可再次利用,大部分的垃圾被处理其实属于另一种资源被浪费的方式。
在垃圾中,约50%是生物性有机物,约30%-40%具有可回收再利用价值。我国仅每年扔掉的60多亿只废干电池就含7万多吨锌、10万吨二氧化锰……而这么巨大的浪费却是由于个人的随意心理造成的,只是在不经意间,或许你就丢了几十斤的钢板,几吨的煤,几平方米的木材……
现在就来看看从我们手指缝里轻易溜走的资源:
1.纸篓里的新生命--随手丢弃的报纸、本子、包装纸。
回收利用1吨废纸可再造出800公斤好纸,可以挽救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厂空间,少用纯碱240公斤,降低造纸的污染排放75%,节约造纸能源消耗40%-50%,而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另外,我们日常丢弃的废织物也可用于回收造纸等。
我国目前的废纸回收率仅为20-30%,每年流失废纸600万吨,相当于浪费森林资源100~300万亩。
2.政府的头疼,环保的心病--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
所有的废塑料、废餐盒、食品袋、编织袋、软包装盒等,利用将废塑料还原成汽油、柴油的技术都可以回炼为燃油;从1吨废塑料中能够生产出700-750公升无铅汽油或柴油。许多废塑料还可以还原为再生塑料,循环再生的次数可达十次。以废餐盒为例,回收后可制成建筑装修用优质强力胶;三只废餐盒就可以做一把学生用的尺子,20个废餐盒可以造出一个漂亮的文具笔筒。从塑料花盆到公园里的长凳,都可以用废餐盒作为原料来生产。
目前我国对塑料袋的回收率不到10%,大多数塑料由于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而无法分离,以致于将可回收的资源和不可回收的资源一起填埋,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3.破碎的依然可以还原--玻璃瓶和碎玻璃片。
废玻璃回收再造,不仅可节约自然资源,还可减少大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了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1吨废玻璃回炉再制比利用新原料生产节约成本20%。回收一吨废玻璃对环境和资源的好处是:可以节约石英砂720公斤、纯碱250公斤、长石粉60公斤、煤炭10吨、电400度。
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亮4小时。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目前的废玻璃回收再造也没能超过10%,其原因依然是玻璃和其他垃圾混合在一起,分离的费用远超过回收的经济价值。
4.人们手中所谓的破铜烂铁--易拉罐、铁皮罐头盒、废电池
废罐溶解后可100%地无数次循环再造成新罐,而且,还可制成汽车和飞机等的零件,甚至家具。循环再造 铝罐可节省95%新造铝罐所需的能源,减少95%的空气污染。丢弃一个铝罐就等于浪费半个铝罐的石油。废电池中所含的汞、镉是污染性极强的有毒重金属,但回收电池可提取稀有金属锌、铜和二氧化锰。
目前中国的铁制品回收业相当发达,在专业人员的配合下,铁制品的回收率超过60%,但废旧电池的回收则不容乐观,由于电池中含有有毒金属,所以他的回收保管需要一定的条件,这就使得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出现了“集了电池无处送”的情况。
5.古老也是一种光荣--落叶杂草、菜根果皮、鸡肠鱼肚、蛋壳鳞毛用于生产
我们每天从家里扔出来的垃圾中有40%以上是果皮、蛋壳、菜叶、剩饭等厨房垃圾,这些垃圾是可以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为有机肥料或饲料的。而这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就成了一比不小的财富,这些“垃圾”所发酵 产生的沼气可以节约下大量的能源,这些节约下来的购买能源的金钱投入生产便又产生了新的收益。
为什么发现了垃圾中的利用价值,我们却不能合理利用呢?目前我国每年可利用而未得到利用的废弃物的价值达250亿元,约有300万吨废钢铁、600万吨废纸未得到回收利用。废塑料的回收率不到3%,橡胶的回收率为31%。可以说大部分都浪费了,推究其原因有以下2点:
1. 不是每家公司都能认识到垃圾处理的意义并拥有处理垃圾的技术条件,使得垃圾处理技术只能掌握在少数公司手里,达不到推广发展的效果。
2. 现在大部分垃圾是混合垃圾,许多废弃物混于一潭,给提取其中的有利资源造成极大的不便,大大提高了成本,推广就更为困难。
假使我们能够将垃圾分类丢弃,这样,就会给处理公司带来很大的方便,垃圾处理的普及发展也便不是难事。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她的环境要靠我们来保护。如果我们能珍惜地球上的每一份资源,并且尽量回收利用,那么地球的宝藏就不会被掏空,我们也就能够拥有一个美丽、干净的地球了!我们期待!我们努力!
参考资料:目前世界各国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分类回收、填埋、堆肥和焚烧4种。
⑸ 厨房垃圾怎么处理
厨房垃圾的处理方法如下:
处理固体废弃物应该分类,首先需在各垃圾桶内衬以垃圾袋,将垃圾分为可燃物(如纸箱、木箱)、不可燃物(如破碎餐具),分别投入各类之垃圾桶,垃圾桶需加盖。空瓶罐可以退瓶或收集出售者,应先冲洗干净,放于密闭贮藏室,以免招致苍蝇、蟑螂、老鼠等。至于下角料的处理原则如下:
(1)下角料桶应以坚固、可搬动、有加盖之容器为原则,不宜溢出。
(2)下角料宜每日处理。
(3)下角料清运处理后,下角料桶及其周围环境应冲洗清洁。
(4)下角料保留予养猪户时,可用离心脱水法,将下角料分离为固态与液态物,液态物让养猪户运走,固态物则用塑胶袋包裹装好,至垃圾处理站。
⑹ 使用后的一次性餐具如何处理
自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于1986年在火车上开始使用至今,虽然只有十多年历史,但因其卫生、方便、价廉等优势而在全国范围内大量使用,由于未及时加强管理,因而造成了全国范围内景观及环境的严重污染,从铁路、船运、航运到各旅游景区及各大中城市,随处可见的白色发泡餐盒污染已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
有人强调应加强回收管理,可是没有充分考虑如何回收这些体积大、比重小,又特别赃的废弃餐具,并且如何对其进行合理利用等问题;
有人建议应禁止使用这些难于环境消纳的塑料餐具,代之于易于降解的纸类餐具,可是却没有充分考虑中国的饮食结构、生活水平以及造纸过程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有人认为目前大量使用的发泡快餐餐具具有质优、价廉等优点,唯一缺点是其难于环境消纳,如果能将其研制成可环境消纳的降解塑料岂不解决了问题,可是却没有考虑降解对资源的一次性消耗、对环境的整体效益以及技术的难度等问题。
那么,一次性餐具污染究竟该如何治理?新型环保餐盒又有谁来担刚?替代工作又该如何开展?根据本人多年来对餐具污染治理的经验提出如下一些看法,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 塑料餐具污染及其治理的历史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食用快餐的人越来越多, 因而快餐餐具如一次性使用的塑料餐盒、碗、盘等的用量也越来越大,年使用量高达100亿只以上。而制作这些餐具的主要原料是聚苯乙烯(PS)树脂等,这些高分子材料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以及防老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其强度越来越大,这给生产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好处。然而, 这些经一次性使用后的餐具因不能再作餐具使用,而回收利用又有许多困难, 如回收产生的经济效益问题, 回收技术问题等, 因而回收率很低,特别是发泡聚苯乙烯类餐具。这样致使大量的塑料餐具漂落在各个角落, 特别是铁路沿线、旅游景点和垃圾场。而这些高分子聚合物因光、热及自然力对其不敏感, 同时目前还无一种微生物或酶可以直接将其分解, 因此, 在自然界分解消失相当困难, 这样,环境中废弃的塑料餐具将与日俱增, 给人类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对动植物、水土及自然景观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纷纷立法或制订政策禁止或限制非降解难回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我国政府早在“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规划中就把光·生物双降解塑料地膜列入了专题攻关研究,而铁道部也于1991年将《客运列车新型快餐饭盒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列入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合同号为91—Y10 <F>),由铁道部劳卫所负责攻关研究。
近几年来, 特别是自1994年10月13~15日铁道部于银川召开“ 铁路沿线白色污染治理对策研讨会 ”以来, 对塑料餐盒的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成了新闻媒介的一个热门话题, 餐盒大战拉开了序幕,在报纸上进行大量报导的同时, 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及杭州、深圳等地的电视台对塑料餐盒的污染与防治也进行了大量的报导, 引起了全社会强烈的反响。
塑料餐盒污染如何治理? 中国快餐盒走向何方? 新老快餐盒企业怎样发展? 等等的问题一时成了新闻界、学术界以及政府部门的热门话题和研究关注的焦点, 各种会议接踵而来。
1995年4 月7~8日, 在中国工程塑料学会降解塑料研究会的主持下,在北京召开了“ 降解塑料餐具应用研讨汇报会 ”, 全国人大、国家环保局、轻工总会以及铁道部等部门的领导及有关专家和餐盒生产厂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且成立了在中工程塑料学会降解塑料研究会领导下的降解餐具技术协作组, 对“白色垃圾”如何治理及快餐盒的发展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
1995年4月18日, 在铁道部的主持下, 于北京召开了“铁路快餐盒更新换代工作会议” , 新老餐盒研究生产厂及铁路有关主管部门14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首次将铁路餐盒更新换代的要求和计划公布于众, 并提出从95年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起对符合铁路有关要求的快餐盒进行试用,并根据试用情况选择适合铁路使用的新型可降解快餐盒作为非降解塑料餐盒的换代产品。
在铁道部有关领导提出“ 以纸代塑 ” 口号的影响下, 许多企业瞄准了纸制餐盒这块市场, 特别是铁路这块大市场,纷纷投资上马。
1995年8月1~4日,由中国包装报发起并主持召开了“ 纸杯、纸盘、纸板及纸浆模塑技术展示及研讨会 ”, 180多位来自国内外与纸制餐具有关的企业参加了这次会议, 将纸制餐具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一时间, 纸塑之争争昏了许多人的头脑,纸制餐盒生产线如雨后春笋,泡沫餐盒生产厂荒了手脚, 降解塑料餐盒研究单位和生产厂在奋力拼博, 与纸制餐盒争夺未来市场。
1995年9月19日,轻工总会塑料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召开了“泡沫塑料餐具与环保 ” 为主题的研讨会, 招集有关专家共同研讨如何治理“白色污染”。与会者认为,“白色污染”的罪愧祸首不是餐盒本身, 而是没能将其管理好的人。
在报纸、电视和各种会议热烈研究和讨论“白色污染”,特别是塑料快餐盒如何治理的同时,中工程塑料学会降解塑料研究会主办的《降解塑料通讯》则从科学的角度冷静的分析、正确的引导。对纸塑之利弊从资源、原料和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污染、加工工艺、生产能力、产品性能以及产品价格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纸塑将长期共存,各得其所;纸餐盒不适合中国国情,不宜大力发展;降解塑料餐盒是治理目前 “ 白色污染 ” 的有效途径之一……
争论可以永无休止,辩论可以持续进行, 研究将不断的深入,可企业该何去何从? 路在何方?
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了“ 产品应当采用易回收、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易消纳的包装物 ” , 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95年12月11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司发文(环科标[1995] 069号) “关于下达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制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将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和可降解快餐盒类产品列入环境标志产品的发展计划, 为可环境降解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强有力的技术基础。
之后许多城市纷纷禁止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代之于纸板、纸浆或降解塑料餐具,但由于政策制定不严密,或执法力度不够,或新产品存在太多问题,因而大都禁而不止或死灰复燃。根据这一现象,北京、天津两市环保部门经多方考察论证后认为,在新产品尚不成熟情况下采取回收治理方法是解决发泡餐具环境污染的最佳选择。因此,从97年9月份起开始了发泡餐具回收工作的试点。
试点证明,发泡餐具的污染不是不能治理,而是治理难度太大。为了治理白色污染,国家有关部门已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国家环保局[1997]527号文件“关于印发‘白色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中曾明确提出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应采取“以教育宣传为先导,强化管理为核心,回收利用为手段,产品替代为补充措施”的防治原则,而且国家环保局[1997]590号文件也同意由北京和天津作为治理白色污染的试点城市,并要求在1998年6月5日前进行验收。为此,京津两城市发起了由发泡餐盒制造商出资进行回收利用的工作,回收率达50%左右,散落的餐盒大大减少,应该说对白色污染的蔓延起到了一定的遏治作用。
但是,由于发泡餐具体积大(全国约合10万吨,体积约200万立方),自身污染严重,给处理带来了很大难度。由于用废餐盒炼油技术尚不成熟,因而造成回收餐具的大量堆积,加之再生造粒中存在的严重水污染以及其他诸多问题未能及时有效的解决,使得有关领导和部门对发泡餐具的治理失去了信心。
全国目前有发泡餐具生产线130余条,发泡餐具的用量在一百亿只以上(仅北京就高达7亿只左右),而这么多的东西在全国除北京和天津从97年开始回收外,其它地方都没有很好的进行回收治理,全国的回收率仅3%-5%,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景观污染和环境污染,加上近10年来的堆积,已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为此,国务院下定决心在2000年年底前全面禁止发泡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并且污染严重的大城市、运输系统以及旅游区等应提前和加快步伐,积极选择合适的替代品并使产品质量产量尽快适应市场需求。
二. 发泡餐具被淘汰,什么产品来替代?
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餐具难以降解,全面回收处理尚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国家经贸委6号令已明确规定到2000年底全面禁止一次性发泡餐具,并提出了换代产品的基本要求,即具有易回收性和易降解性,新的降解餐具国家标准已在加紧制定之中,年内有望出台。那么替代产品选什么合适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以下问题有充分的了解后方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一)原料问题
快餐餐具是一次性消费用品, 使用周期短, 用量大, 因此原料来源应立足于国内,尽量减少原料进口,避免对外汇的依赖性和对国际市场变化的不可控性。像纸板餐具, 由于其原料以木浆为主, 而我国木材资源严重匮乏, 所以大量制作纸板餐具就不大符合我国国情。另外,对一些原料组成复杂,质量难于保证的产品也应加强监督管理。
(二)生产现状
近几年我国快餐业发展较快, 全国快餐具的用量已超过100亿只, 每年以 6%以上的速度递增。从目前市场使用情况看, 发泡PS餐具在近期内仍是快餐餐具的主流, 现有拉片机130多台, 每年PS原料用量在10万吨左右, 产能在120亿只以上。聚丙烯(PP)类餐具的生产量目前并不大, 只在铁路系统部分使用光/生物降解PP餐盒, 用量在3亿只左右,但因在铁路使用效果较好,已有不少企业在新上该类产品 。纸板餐具和纸浆模塑餐具已有三十多家, 但是由于这些餐具无论从价格还是性能都不敌PS餐具, 所以大部分厂家处于停机状态, 其产能估计在30亿只左右。其它类型餐具如草纤维类、全淀粉类虽有少量的生产能力,但还未正式进入市场,处于完善阶段,估计产能在5亿只左右。因此, 从目前生产能力看已大大过剩, 如目前进行投资建厂必须考虑快餐具的发展方向和市场竞争问题, 否则肯定会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三)生产工艺
要想使快餐包装产品占领市场, 餐具生产企业必须考虑以下生产工艺问题。
1连续自动化生产
快餐餐具用量大, 就必须使设备的产能提高, 因此设备必须具备连续自动化生产的功能才可占领较大的市场, 同时也才可能使成本降低。
2边角料的利用
快餐具的生产过程必定会有废品或边角料, 如不对这些材料进行回收利用, 就会对产量和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回收的成本越高, 则产品成本愈高, 市场竞争能力也就越弱。像降解塑料和纸质餐具目前这些问题还未很好解决。
(四)产品贮存运输
快餐餐具用量大, 流通快, 因此对贮存运输要求比较高。一般要求在运输中轻装轻卸, 避免剧烈振动、挤压和风吹雨淋; 贮存期内应放置在5~40℃、相对湿度低于80%、通风良好并能防鼠防潮条件的仓库内, 并应离地面15CM以上, 未经启封的批量产品, 其存放保质期应不低于一年。因此, 对降解塑料餐具、纸浆模塑餐具以及其它完全生物降解类餐具必须充分考虑上述因素, 才不致使产品变为废品。
(五)产品质量
任何产品都有其质量要求标准, 快餐具也不例外, 了解产品质量要求对于研究开发新产品的企业尤为重要。以下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1安全问题
食品包装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因此, 一种新的产品在获得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评价试验, 对于高分子聚合物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具容器, 应对个别成份(单体)和成品(聚合物)分别评价。对成品则根据其成型品在4%醋酸溶出试验中所得残渣的多少来决定需要进行的试验(与原料是天然还是合成无关)。具体规定如下:
A. 如系我国新开发的产品, 其蒸发残渣量 ≥30PPM, 不合格, 不进行毒理学试验;
B. 20PPM~<30PPM, 进行急性毒性, 蓄积毒性和致突变, 亚慢性和代谢以及慢性(包括致癌)四个阶段试验;
C. 10PPM~<20PPM,进行B项前三个阶段试验;
D. 5PPM~<10PPM, 进行C项中前两个阶段试验;
E. <5PPM, 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一项致突变试验。
如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比较发达国家已经允许使用的产品, 其蒸发残渣是:
≥30PPM, 不合格, 不进行毒理学试验;
10PPM~30PPM, 进行B项前两个阶段试验;
<10PPM, 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一项致突变试验。
由以上要求可以看出, 对食品包装容器的安全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但是目前新型餐具的检测都未按上述要求执行, 特别是有些行业标准本身就有问题。比如, 铁道部行业标准TB/T2611--94《铁路快餐饭盒供货通用技术条件》规定蒸发残渣≤30PPM时只做急性毒性实验和致突变试验, 其它实验不做, 这样其安全性就难保证, 建议对新型餐具的安全检验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执行, 以确保对人体的安全。
2卫生问题
快餐餐具是否满足卫生要求, 与消费者的健康密切相关, 一般要求用发酵法(个/100cm 2 )大肠菌群<3个, 纸片法(每50cm 2 )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以杜绝常规传染病菌的传播。
3理化指标
对于快餐餐具应根据材料进行不同的理化指标测试, 一般要求如下:
蒸发残渣(mg/l): 4%醋酸, 60℃, 2h, ≤30
65%乙醇,20℃, 2h, ≤30
正己烷: 20℃, 2h, ≤30ppm
高锰酸钾消耗量: 蒸馏水, 60℃, 2h, ≤10ppm
重金属(以ph计)(mg/l): 4%醋酸,60℃,2h,≤1
脱色: 冷餐油或无色油脂, 阴性; 乙醇, 阴性; 浸泡液, 阴性
对纸板、纸浆以及草纤维类餐具还需做黄曲霉、农药残留以及萤光性物质等试验, 以确保对人体的安全。
4使用性能
一个时期以来, 开发新型餐具的企业越来越多, 但好多单位并不了解一次性餐具的特殊使用要求, 因而难于进入市场。一次性餐具一般要求满足如下基本条件:
A. 正常色泽, 无异味, 表面平整光洁, 质地均匀, 无条纹、划痕, 无皱折、剥离, 无破裂及穿孔;
B. 清洁, 无油污, 无尘土及其它异物;
C. 合盖、扣盖方便, 整齐无偏离;
D. 保温性能好, 60℃以上30分钟后无变形、渗漏;
E. 负重3KG, 高度变化≤5%;
F. 盒盖对折20次以上无断裂;
G.造型美观,拿、放方便,有适应不同需求的品种
(六)环保问题
近几年来塑料包装物---特别是发泡PS餐具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中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年产生总量已超过200万吨,战垃圾体积近1/3。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以及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要求的提高, 生产一次性使用的商品就不得不考虑其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就此产生的新型环保产品不断涌现, 特别是快餐餐具。
为此,国家经贸委六号令要求在2000年年底前全面禁止发泡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并且污染严重的大城市、运输系统以及旅游区等应提前和加快步伐,积极选择合适的替代品并使产品质量产量尽快适应市场需求。根据规定,发泡餐具生产线一律不得新上和转移,对外商投资企业将由国家经贸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当地人民政府处理。对拒不执行的企业将由工商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各有关部门要取消生产许可证,各商业银行要停止贷款,对情节严重者要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国家环保总局将“白色污染”的治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计划到2000年控制住主要交通干线和大城市“白色污染”增长的势头,全面禁止发泡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禁止生产使用超薄塑料袋,建立生产商负责的包装物强制回收制度,到2005年基本消除“白色污染”。
(七)发展方向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正式提出建议: 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应该调整为对环境更为友善和无害。即把控制环境污染的措施要放在生活方式和生产过程的调整上而不能只是在污染物产生以后。根据这个原则, 在八十年代后期, 人类社会开始注意对产品的生产制造、使用、回收利用到丢弃的全过程中对环境的种种影响, 即把产品的整个生命过程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综合分析每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 一种新型产品要获得长久的市场占有, 除了产品生产过程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外, 还需对其原料来源及产品去向对环境的各种影响进行分析评估, 并进行定量分析, 方可得出哪种产品更具生命力的正确结论。
如对废塑料对环境影响, 技术现状和经济效益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应选用回收利用途径; 在回收利用价值太低情况下, 可以选用焚烧处理; 最后选用填埋处理。对于那些回收系统难以达到, 回收太困难或经济上不合算的情况则可推广使用易于被环境消纳的产品,如发泡餐具用降解塑料或纸制餐具等所取代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快餐业的发展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新型餐具的不断出现将势不可挡, 快餐具的种类和使用也将会不断地增加, 国内外快餐容器生产企业和快餐业本身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发展方向将朝着更加易于回收利用或更易被环境消纳的方向发展。
作为新型餐具的研究开发生产单位应在环境保护的大旗下全面考虑一种新产品的原料来源, 生产工艺及规模, 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理化指标、使用性能)、价格以及使用后如何处理等诸多因素, 作到餐具的重量和体积尽量的小,有毒有害物质尽量的少,回收和循环利用的价值尽可能的大,降解速度可控,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
(八)目前较为理想的替代品选什么好
根据以上要求以及铁道部近几年来对新型餐盒的大量测试和使用证明,生产工艺及安全卫生环保性能最稳定,价格也较占优势的是光/生物降解聚丙稀制品,其次是纸板涂膜型,其成本可用在餐盒上印广告降下来,纸浆模塑型由于当前生产工艺造成的前期环境污染较重,食品卫生达标代价较高,合格产品的成本难以降下来,加之其回收利用和降解速度都不占优势,不宜作主型产品大面积推广应用。稻麦壳内施胶模塑型,随着卫生环保指标性能的达标,工艺日趋稳定,加之原材料价低,生产前期对外环境不造成重大污染,生物降解性能也好,其前景还是可以的(但需对农药、黄曲霉毒素残留量加强监督检验,完全达标难度很大)。复合淀粉模塑涂膜型,目前正在铁路上车少量试用,尚未形成大批量生产,性能尚需进一步验证。还有一些具有光降解或生物降解性能的发泡塑料制品,如“光/生物降解聚苯乙烯发泡餐盒”、“生物降解复方淀粉添加型聚苯乙烯发泡餐盒”、由于脱层降解速度慢,生物降解的机理不肯定,自然干扰因素多,加之苯乙稀低聚体的存在,因而在国家标准中未予考虑。关于纸板涂PE膜餐盒(也称“纸塑餐盒”),由于当前回收打浆过滤技术的提高,打成小块的PE膜可集中收集处理,对环境无大影响,也可包括在纸板涂膜类型中。目前还出现了稻麦壳发泡型,由于强度较差,食品卫生性能不清楚,也暂在国家标准中未予考虑。
全国一次性发泡餐具的替代工作已经开始,北京市政府已下令从九九年“五 一”开始将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首都文明景区(点)和各宾馆饭店禁止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同时要求做好新型替代品的回收利用工作,并要求99年回收率达到60%。目前还尚无一种新产品能在使用性能和价格上与将要被淘汰的发泡PS餐具相竞争,但是,随着换代工作的不断深入,性能价格合适的产品将不断出现,望各级部门在选择替代产品的时候应奔着“宣传教育为先导,强化管理为核心,产品替代和回收管理相结合的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待一次性餐具的换代工作,选择原料稳定,性能可靠,价格适中,易回收和易降解的替代品,使“白色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⑺ 请问办一个一次性餐具加工厂都需要什么机器,需要多少资金呢
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紫外线杀菌器、臭氧杀菌器等,需要专十万属左右资金启动。
⑻ 日常生活中的垃圾都可以如何处理。如何转换将其再次利用。
可以进行垃圾分类,进行回收利用。
1、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这些垃圾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
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2、干垃圾
其他垃圾(上海称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3、湿垃圾
厨余垃圾(上海称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4、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8)餐盒diy过滤扩展阅读:
垃圾分类的意义: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增加了。据统计,1979年全国城市垃圾的清运量是2500多万吨,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运费是1.16元/吨,是1979年的4倍。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投资惊人。
⑼ 你好,我想办个一次性餐盒生产厂,需要什么机器
需要高速注塑机加上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