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污水处理厂造价
一般十万吨复以上的污制水厂每万吨在1000万左右(不包括污泥消化),十万吨以下的2--5万吨的在每万吨1500--2000万左右,2万吨以下在每万吨2000--3000万左右。用地一般一万吨10亩地(十万吨以上),这只是概数,还要看具体工艺!
A在260万--400万 10--15亩
B在72万---120万 4---10亩
C在20---30万 3--6亩
② 水处理行业前景怎么样
水处理行业 前景很美好 现状有点糟
竞争:内外资巨头竞逐
无论是从行业发展前景还是增长趋势来看,水处理其价值含量都可与风电等概念比肩。“环保+高科技”的旗号似乎让人们更愿意相信,水处理概念股配得上较高的市盈率。在城市供水增长逐渐稳定和水价上调的乐观预期下,水务公司经营和盈利能力持续性和稳定性不会有太大的起伏波动。因此,国内外水务巨头近年纷纷跑马圈地。
目前我国的水务发展已经从大城市项目转向中小城市项目的争夺,从国内公司和国内公司的竞争,转向国内公司和国内公司、国内公司和国外公司、国外公司和国外公司的竞争。特别是近年来,国际水务巨头的加入,行业竞争热度升级。
自2002年国家允许外资进入水务行业以来,看好中国水务未来前景的国外水务集团依托“投资带动运营”模式在我国跑马圈地屡试不爽。近年来,法国威立雅水务公司先后以17.1亿元受让兰州供水集团净资产45%股份;以9.53亿元人民币获得海口市水务集团49%的股权和以21.8亿元收购评估价仅为7亿多元天津市市北水务有限公司49%的国有股权;中法水务2007年以8.95亿元的中标扬州项目,2009年又收获天津芥园项目。
另外,国内水务上市公司也加紧整合。前不久传闻武汉控股有望获注入当地的输配水管网资产,股价闻风而起。接着,昨日洪城水业公告,拟定向增发收购大股东旗下的水处理资产,收购后上市公司将拥有完备的水处理产业链,从而有利于提升竞争力。
蛋糕:空间很大很诱人
水务产业是一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绿色资源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电、水运等产业的需求将日益旺盛,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广发证券研究员谢军表示,从污水处理量的角度来看,据此估算“十二五”期间的污水年处理量将达500亿立方米左右,假设运行负荷率为75%,则对应的总处理能力应接近1.9亿立方米/日。在现有基础上之外,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接近3000万立方米/日。
另外,多位分析师认为,再生水业务将成为未来水务公司新的增长点。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循环再利用的水。“再生水的市场不错,在水源紧张和人均用水不足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再生水业务显得尤为重要。”国信证券分析师谢达成认为,目前首创股份和创业环保都涉及到再生水业务,但是份额都比较小,市场的潜力很大。
据悉,我国污水再生利用率还相当低,如果以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要达到680万m3/日计算,污水处理量也仅占10%左右。如果按发达国家污水再生利用率达70%计算,我国每年还有近150亿m3的再生水资源可以得到开发利用。
“如果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在政府政策、技术水平和思想观念上改进。这对我们北方城市等缺水的城市来说显得尤为必要。北京和天津等城市再生水利用值得借鉴”。谢达成说。
第三,污水处理设备这一子行业的蛋糕也很诱人。即便是现有的污水处理项目,也存在相当的市场机会。资深人士表示,当前国家制定的污水处理标准要高于欧洲不少国家的标准,但当前大多数污水处理设备仅达到欧洲二、三十年前的水平。为奉行现行标准,必然要对现有项目进行升级换代。
初步测算以上海地区为例,一个10万吨/天污水处理厂的总投资在4亿元左右。其中,部分设备为1.8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国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大约为750亿至900亿吨,对应的年设备价值超过130亿至160亿元。
问题:集中度与技术都很低
虽然摆放在面前的蛋糕巨大,但是市场化程度不强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有行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污水处理行业中市场化程度不强,企业水平也参差不齐,令高端企业难以做大做强。而很多项目的招标上也普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色彩。他表示,“现在很多工程都凸显行政化特征,关系单位近水楼台。但污水处理其实是一项颇具技术要求的行业,如果不在行业内设定较高的门槛,好的企业接不了工程,技术水平不高的企业又做不好工程。这样下去,不但影响行业自身的发展,还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此外,该业内人士对于现有上市公司标榜的设备国有化的问题也提出质疑。他表示,国有化应该作为一种趋势,这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石。但并不能作为市场炒作的概念。现在我国的水处理行业依然处于起步晚技术水平低的状况,关键设备的自制和量产,在短期内会同时带来缩减生产成本和影响产品质量两个后果。前者无疑是对公司有利,但后者则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发展来克服。“从当前国内的水处理企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来看,国有化程度不宜过快,也不会过快。”
“未来的水处理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面对记者的提问,财富证券分析师邹建军说,以BOT项目为主的跨区域并购会成为国内水务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国内水务公司集中度不高,并购肯定会遭遇很大阻力。谢达成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不过他看好跨流域的行业并购,他说,“在投资运营饱和的基础之上,大公司的纵向整合将会开始,水务公司最终将会转型以提供服务为主。”
③ 污水处理厂直接运行费用(元/t.水)怎样测算
一般来讲直接运行费用就是经营成本,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及专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属+修理费+污泥处置费+其他费用。外购原材料费就是药剂费;其他费用是前五项费用之和的系数,一般取10%;这个计算是比较正规的城市污水项目计算方法。如果是小项目就是:电费+人工+药剂+污泥处置。希望对你有用。
④ 10万人口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价格
按您提供的资料,如果是单纯接纳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厂,规模应该在2万吨每天左右,如果还有工业水进来,这个量需要适当增加,具体的量需要详细统计工业类型和用水情况。
现在来详细说说投资,
1、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大体包括土地购置、建筑工程、工艺设备、电气工程、管道工程几个部分。其中土地购置因地域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本回答中的估价不考虑土地购置费。(中部省份可按50-100万每亩预估)
2、你提及的这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暂按2万吨每天考虑,考虑二级处理(物化+生化+消毒),不含污泥消化的投资规模大概为2600万左右,若考虑设置污泥消化工艺,投资额将上升至3000万左右。各部分的投资比例为(未考虑土地购置费):建筑工程50%、工艺设备26%、电气工程12%、管道工程12%。
3、需要补充说明的是:a.第二点中提及的管道工程仅为污水厂界范围内部管道,外部的收纳管道需根据管网材质、规模和施工条件另行计算。b.以上的投资估算已考虑了工程建设方的投资收益,按我们实际操作的经验,实际投资要低于这个估价,当然,市政投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具体的情况就不好细说了。
若您还有什么疑问,欢迎交流,Q16365663!
⑤ 设计一个日处理量32000吨污水处理厂,施工图设计费是多少环评可研费用是多少
施工有土来建施工设计、污水处自理设施设计基本按照建筑面积计算及污水处理量。可研根据当地省政府下放权限为主,环评为10万吨以下日处理量做报告表,三级地下水监测。
基本上按10元/m的设计费用,污水设施设计大约按吨位计算实际洽谈为主。可研费用大约在2-5万,环评含监测费用约为3-5万元。
⑥ 污水处理厂每吨污水平均造价是多少
根据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污水处理厂的实际状况,每吨污水的建设成本一般在1500至2000元之间,运行成本大约为每吨0.8到1.4元。例如,建设一座日处理50万吨污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次性投资费用大约在7.5亿到10亿元之间,每年的运行费用则可能达到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如此巨大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对于我国经济尚未完全发达的地区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目前,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成本普遍偏高,这对投资者的热情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建设规模的经济性问题。通过对全国328个污水处理厂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形成每万吨污水处理能力的建设成本平均为1636.7万元。具体来看,建设规模在5万吨以下的成本高达2262万元/万吨,而10-20万吨规模的成本则降至1397.6万元/万吨。这表明,污水处理厂的最佳经济建设规模是在10-20万吨之间,而5万吨以下的建设成本则显著偏高。
二是单位建设成本的非理性增长。从1996年到2002年,尽管全国范围内价格总体水平下降,原材料、燃料和动力采购价格指数在2002年相比1996年下降了20%,但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成本却持续上涨。在这一期间,每万吨处理能力的平均建设成本从1996年的1371.87万元,上升到了2002年的1775.89万元,增幅接近30%。这一现象反映出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需要得到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