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业循环水指标有哪些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表如下图:
(1)循环水处理后的水质扩展阅读:
由于循环冷却水在冷却过程中不断地蒸发,使水中含盐浓度不断增高,超过某些盐类的溶解度而沉淀。常见的有碳酸钙、磷酸钙、硅酸镁等垢。水垢的质地比较致密,大大的降低了传热效率,0.6毫米的垢厚就使传热系数降低了20%。
污垢主要由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菌落和分泌物、泥沙、粉尘等构成,垢的质地松软,不仅降低传热效率而且还引起垢下腐蚀,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循环冷却水对换热设备的腐蚀,主要是电化腐蚀,产生的原因有设备制造缺陷、水中充足的氧气、水中腐蚀性离子(Cl-、Fe2+、Cu2+)以及微生物分泌的黏液所生成的污垢等因素,腐蚀的后果十分严重,不加控制极短的时间即使换热器、输水管路设备报废。
2. 景观水循环处理能解决水质差的问题吗
很同意“niyehai45”的说法。
景观水的自我循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质较差的问题,因为悬浮物始终还是在水体中,水体的透明度还是会下降。
通常是采用生态控制为主,人工控制为辅的方法来控制。
例如: 首先通过不对称纤维过滤设备、光催化杀菌除藻设备和湖泊推流系统,除去湖泊水体中浮游藻类,同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抑制湖泊浮游藻类的生长,必须保证浅水区清澈见底,其中浅水区要做到清澈见底,创造水生植被恢复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恢复湖泊的沉水植被和挺水植被,沿湖泊浅水区种植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不仅具有美化人工湖的功效,还能增加了人工湖的生物多样性,建立复杂而稳定的生物链,又减少了水体中存在的各种污染物,从生态上防止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同时沉水植物分泌化学物质来抑制藻类的大量繁殖,如金鱼藻、狐尾藻、苦草等就属于这类沉水植物。在湖心及周边设置4--10个生物浮岛,增加湖泊的景观效果,消减湖泊水体中N、P等营养盐,通过水生植物的化感作用,抑制水体中藻类生长,恢复湖泊洁净好氧生态系统,保持湖泊清澈、碧绿的景观效果。
3. 工业循环水水质的几个问题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92]490号文的要求,由化工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工业循环冷回却水处理设计规范》答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实施。原《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J50—83同时废止。
4.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谁有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GB50050-1995)摘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1
1)冷却循环水系统中微生物控制指标
异养菌 < 5×105个/ml 2次/周
真菌 < 10个/ml 1次/周
硫酸盐还原菌 < 50个/ml 1次/月
铁细菌 < 100个/ml 1次/月
2)冷却循环水系统腐蚀速率
★碳钢换热器管壁的腐蚀速度小于0.125 mm/a
★铜合金和不锈钢的腐蚀速度小于0.005 mm/a
3)冷却循环水系统污垢热阻
★敞开式:水侧管壁的年污垢热阻值为: 2×10-4 ~ 4×10-4 m2hc/kcal
★密封式:水侧管壁的年污垢热阻值为: 1×10-4 m2hc/kcal
4)冷却循环水系统中粘泥量
<4 ml/m3 (生物过滤网法) 1次/天
<1 ml/m3 (碘化钾法) 1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