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机磷废水有什么好方法去除
1 有机磷农药的分类、生化特点及废水共性
1.1 有机磷农药按化学结构大致分为
(1) 磷酸酯类,如敌百虫、草甘膦等,该类化合物生化处理比较容易,如南通农药厂生产的敌百虫,久效磷等废水直接稀释进生化,COD 去除率可达85%左右[1]。
(2) 一硫代磷酸酯类,如甲基对硫磷、甲基嘧啶磷、丙溴磷等,该类化合物因含硫而味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与可生化降解物混合,可部分降解为正磷酸。
(3) 二硫代磷酸酯类,如乐果、马拉硫磷等,该类化合物因含多硫味特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与可生化降解物混合,极少部分降解为正磷酸。
由以上可知,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是该类农药预处理的重点和难点,只有通过预处理降解才能进一步进生化池生化。
s
2.2 有机磷农药废水共性成分
通过对有机磷废水的成分分析可知,废水中95% 以上不是农药本体,而是它们的中间体及不同阶段的降解产物(图2)中含量较多的有:
3 有机磷农药废水预处理的方法
近年来对有机磷废水的处理,基本围绕着分解和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硫、磷进行,大体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包括: 吸附、萃取、气提、絮凝沉降等方法,化学处理法包括: 氧化、还原、水解等方法。
3.1 物理处理
3.1.1 吸附
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物质表面的过程。目前采用较多的吸附剂有大孔树脂、活性炭、粉煤灰及膨润土。其中大孔树脂及活性炭因价格昂贵,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且存在活化再生的问题,而粉煤灰吸附虽效果不及前者,但处理简便、成本低廉,可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目前得到广泛应用。如文献报道[2]采用季铵盐改性粉煤灰处理有机磷废水,磷的吸附率可达97%。
3.1.2 萃取
萃取: 采用与水不溶而能很好溶解污染物的萃取剂,使其与废水充分接触,利用污染物在水及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达到分离和净化废水的目的。使用比较多的有络合萃取、液膜萃取。在处理丙溴磷废水时采用TBP 与环己烷形成络合剂萃取回收水中的氯酚,氯酚回收率可达98%。沈阳化工院采用液膜萃取含酚废水,也达到很好的效果[3]。
3.1.3 气提、吹脱
气提、吹脱法是将气体吹入废水,使溶解性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变成气体,从而净化废水的过程。湖南海利集团采用蒸汽气提回收乐果硫磷酯工段废水中的氨氮,氨氮去除率可达85%,大大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3.1.4 絮凝、沉降
絮凝沉降是采用加入絮凝剂破坏废水悬浮颗粒的稳定性,消除颗粒间的斥力,使颗粒接触并吸附在一起,再通过絮凝剂进行架桥及网捕,形成大颗粒从水中分离的方法。该方法因简单,成本低广泛应用在废水处理中。现有絮凝剂主要有无机絮凝剂及有机絮凝剂两大类,无机絮凝剂主要有硫酸铝,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有机絮凝剂主要有聚丙烯酰胺和甲醛-双氰胺类。
3.2 化学处理
3.2.1 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主要包括电催化氧化、芬顿氧化、及湿式氧化法。
(1) 电催化氧化处理技术
电催化氧化处理技术是一种高级的电化学氧化工艺,是利用外加电场作用,在特定的电化学反应器内,通过一系列设计的化学反应、电化学过程或物理过程,达到预期的去除废水中污染物或回收有用物资的目的。在反应过程中一般是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同时进行。现在应用较多的电催化氧化技术是以活性碳、惰性金属(Ag,Pt,Ti 等) 和表面涂覆PbO2,SnO2,Sb2O5等氧化膜的惰性金属为阳极,以铁板为阴极,通过电极的直接和间接作用,达到去除污染物、净化水质的目的[4]。湖南海利集团将这一技术运用到硫磷酯废水及甲基嘧啶磷的废水处理中,COD 去除率可达45%,可生化性得到大幅的提高。
(2) 芬顿氧化法
Fenton 法是一种高级氧化工艺。通过Fe2 + 和H2O2结合生成高反应活性的羟基自由基,它可有效处理绝大多数难降解有机废水。与其他高级氧化工艺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反应快速等优点。由于使用双氧水,成本还比较高,限制了该法的广泛应用。如李荣喜等将芬顿法运用到降解湖南天宇化工农药有限公司的三唑磷农药废水,COD 去除率高达95%[5]。为提高芬顿试剂的效率,目前有报道采用UV/Fenton 及超声(微波) /Fenton 的方法,能使COD 去除率提高10% ~ 20%[6]。
(3) 湿式氧化法
湿式氧化法简称WAO,是以空气及氧气为氧化剂将溶解及悬浮于水中的有机物或还原性无机物,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液相氧化分解,大幅去除COD/BOD/SS 的方法。该方法氧化彻底,如处理硫磷酯废水,能将其完全无机化,但该法对设备要求高,反应条件苛刻、设备成本高,在国内使用尚不普遍[7]。
3.2.2 化学还原法
铁/炭微电解属电化学还原技术,利用铁一炭体系形成的微原电池对水中难降解污染物进行处理。微电解作用机理主要包括:(1) 铁屑的吸附作用; (2) Fe 的还原作用; (3) 微电解产物Fe2 +、氢的还原作用; (4) Fe2 + /Fe3 + 的絮凝作用。匡蕾、扬庚等将此法用在处理有机磷农药中间体乙基氯化物生产废水中,处理后水的COD、硫化物、总磷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0.2%、99.4%、95.0%,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明显提高,为进入生化创造了条件[8]。
3.2.3 水解法
有机磷农药水解分碱式水解、酸式水解[9]。碱式水解机理为OH-进攻P 原子,发生Sn2取代。碱性条件下从三酯水解成二酯容易,再继续水解困难,因此一般停留在一级水解阶段。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的机理一般认为首先使连酯的氧原子上质子化,然后碳原子受到攻击发生Sn2取代反应,经不断取代,最终水解为无机磷。化学水解法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从理论上看是可行的,从实际应用看是有效的,尤其适宜处理高浓度有机磷废水处理。如在酸性条件水解水胺硫磷,有机磷、硫化物、NH3- N 和总磷去除率均大于90%,COD 去除率达50%以上[10]。
2. 草甘膦废水属于有机磷农药废水吗
草甘膦废水属于有机磷农药废水,而且含磷量还很高。
3. 生产草甘膦可能产生的污染物
生产草甘膦的主要原料有二乙醇胺、片碱、去离子水、盐酸、甲醛、三氯化磷、30%液碱、重金属催化剂、双氧水、钨酸钠、液氨、硫酸亚铁等。
草甘膦废水是化工农药行业生产草甘膦粉剂、水剂过程中排出的有机高浓度含重金属废水。草甘膦废水中亦含有高浓度有机膦化合物,具有生物毒性;废水中含有1%的重金属催化剂、3%的甲醛、3%~3.5%的草甘膦、20%氯化钠、未反应完全的双甘膦及其他副产物。草甘膦废水成分复杂,属不易降解类。
4. 如何把草甘膦、双甘磷废水中的磷去除达到国标排放
双甘膦是生产广谱灭生性芽后除草剂的主要原料,也是农药、医药、橡胶、电镀、染料行业中重要中间体。
如果将双甘膦与水混合,与过量的过氧化氢在等摩尔硫酸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草甘膦,收率在90%-95%。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无残留灭生性除草剂,对多年生根杂草非常有效,广泛用于橡胶、桑、茶、果园及甘蔗地。
双甘膦和草甘膦并不是同一个农药产品,双甘膦只是草甘膦的一个中间体,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草甘膦。
双甘膦生产废水的治理方法
草甘膦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除草剂之一,而双甘膦是生产草甘膦的中间体之一。
利用IDA法进行双甘膦的生产时,需要用到大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从而导致了其生产过程中,排放了大量含有高浓度氯化钠的废水。
而如何从含高浓度氯化钠的双甘膦废水中有效的回收双甘膦,且使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要求,是该行业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目前大部分企业对双甘膦废水的处理方式一般是采用氧化钙沉淀法、膜过滤法或蒸馏浓缩法等,它们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
(1)采用氧化钙沉淀时,一般对废水中双甘膦的沉淀率不超过90%,沉淀后的废水中磷、碳、氮的含量以及COD(化学需氧量)远超过要求的排放标准。
(2)采用膜过滤法时,虽然其处理效果较好,但由于其处理速度较慢,一
般难以实现日处理量约100吨以上的要求;特别是使用过的纳滤膜无法再生,因此该方法处理的成本较高,而且无法有效的回收废水中的双甘膦,从而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3) 采用蒸馏浓缩法时,该方法也同样面临处理速度慢,成本较高,无法有效回收废水中的双甘膦的问题。
草甘膦的IDA法生产工艺中,产生双甘膦母液废水的主要成分如下:
5. 草甘膦生产工艺流程
草甘膦工艺流程图如下:
草甘膦各种制备方法:
1、亚磷酸二烷基酯法
以甘氨酸、亚磷酸二烷基酯、多聚甲醛为原料经加成、缩合、水解制得,产品纯度为95%,总收率为80%,成本较低。
2、氯甲基膦酸法
(1)氯甲基膦酸的制备
用三氯化磷和多聚甲醛在200-250℃(相应压力为2.5-3.0MPa)反应3-5小时,得氯甲基膦酰二氯。文献报道配比为三氯化磷:聚甲醛为1.2-1.5:1摩尔,在没有催化剂条件下收率67%,以Lewis酸作催化剂收率可提高到80%-89%。水解可得氯甲基膦酸。
(2)草甘膦的合成
等摩尔的氯甲基膦酸和甘氨酸,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pH值>10),回流反应10-20小时,然后用盐酸酸化的草甘膦。如酸化至pH=4,即为一钠盐,pH=8.5为二钠盐。
3 、亚氨基二乙酸法
(1)亚氨基二乙酸的制备
将氯乙酸在氢氧化钙存在下,与氨水反应,经酸化,再用氢氧化钠中和制得,收率为85%。或以氢氰酸为原料,与甲醛和氨反应制得,收率为90%。
(2)双甘膦的制备
将亚氨基二乙酸与甲醛、亚磷酸在硫酸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双甘膦,收率为90%。
(3)草甘膦的合成
将双甘膦与水混合,与过量的过氧化氢在等摩尔硫酸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草甘膦,收率在90%-95%。
6. 在草甘膦和氯化钠废水中,如何提取草甘膦溶液
有机膦农药废水一般需要预处理
含磷废水预处理技术调研
有机磷农药生产厂家,其生产后的废水具有成分复杂,进水水质不稳定,废水的COD值高,有机磷含量高,有些产品的废水还含有其中间体及水解产物,毒性,可生化性差,含盐量高等特点。据统计,农一厂三氯硫磷车间含亚磷酸的废水年产生量约为86400t/a,农四厂三氯化磷车间产生含磷废水约82500t/a,目前这些废水基本未经过有效的回收或预处理而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厂。另外,由于受产品结构影响,有机磷农药所占比例相当大,几乎所有废水中均含有有机磷或者无机磷,因此,含磷废水的预处理是解决环保问题的重中之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有针对性的收集了相关的技术资料,这些资料所提及的预处理方案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生化法、化学法和物理法。
用生化法处理废水具有运行成本低、操作管理简单等特点,但占地大,一次性投资高,且由于微生物对营养物质、pH值、含盐量、温度等条件有一定的要求,难以适应农药废水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毒性高、难降解的特点,且对色度和COD的去除率低,因此,生化法比较适合作为农药生产废水的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现有生化装置无法满足公司现在满负荷的农药生产废水,迫切需要对废水进行预处理。
一、预处理方法
1、化学法
①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作为一种经济的废水预处理被广泛采用。它的机理是,在带有负电荷的中间体水溶液中,加入带有金属离子(阳离子型)的絮凝剂和阳离子型的助凝剂,通过电荷的中和作用,双电层被压缩,絮凝剂进一步与农药及中间体反应,形成稳定的絮凝体沉淀下来。
在众多的混凝剂中,Ca(OH)2和PAC配合使用的混凝效果最好,COD去除率一般在20%-30%。
②水解法
水解法一般用来处理含有硫代磷酸酯和磷酸酯的农药废水,包括酸性水解和碱性水解。碱性水解常用的碱是液碱和石灰乳,但碱解法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往往不完全;在酸性条件下,废水中的硫代磷酸酯水解成二烷基磷酸,再进一步水解成正磷酸和硫化氢,之后加石灰乳生成硫氢酸钙和磷酸钙,一般情况下,废水与酸混合加热搅拌加热两小时,COD去除率达可达30%-40%,在加大量酸的情况下即使在常压下可将COD去除率达到70%,如果增加大气压和提高温度,可以使有机磷无机化达到90%。但对于我国无论是财力还是技术上运行该法都有相当大的难度。
③催化氧化法
根据氧化剂的不同,可分为湿式氧化法、Fenton试剂氧化法、臭氧氧化法、二氧化氯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
湿式氧化法
湿式氧化法是将农药废水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不断通入空气或氧气,使有毒有机物转化分解成无毒物质。其中的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此法与生化处理混用可使有机磷去除率达到95%。但由于该法须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对设备和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在工业上的应用。
二氧化氯氧化法
二氧化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氧化剂,性质极不稳定,遇水极易分解,能生成多种氧化剂,这些氧化剂组合在一起产生多种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基,,它能激发有机环上的不活泼氢,通过脱氢反应生成自由基,成为进一步氧化的诱发剂,直至完全氧化为无机物,其氧化能力是次氯酸的9倍多,可使COD的去除率达到86%,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农药预处理方法。ClO2催化氧化法应用于处理毒死蜱等有机磷农药废水时,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6~7, ClO2投加量为0?5 g/L,停留时间为60 min, CODCr去除为97?8%,色度去除率为99?7%。
④微电解法
微电解法原理是碳铁合金的铸铁浸入水中,便构成无数个Fe-C微原电池,纯铁为阳极,炭化铁为阴极。在酸性溶液中,阴极反应产生的氢与废水中许多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破坏废水中污染物的结构,使其易被吸附或絮凝沉淀;阳极铁被氧化成为二价铁或三价铁,在碱性条件下生成Fe(OH)2、Fe(OH)3絮凝沉淀,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废水净化。微电解法可使农药废水中的COD、色度、氨氮和有机磷去除率分别达到76%、80%、55%、82%。微电解法可以有效的去除农药废水中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是一种可行的预处理方法。
2、 物理法
物理法包括萃取法和吸附法,与以上提到的生化法和化学法不同的是,这两种方法在治理废水的同时, 能较好的回收废水中的有用物质,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①萃取法
萃取法是利用溶剂从废水中提取、分离和富集有用物质的分离技术。
现在较先进的一种方法是液膜萃取法,利用液膜萃取技术对苯唑醇和乙基氯化物生产废水进行处理,COD去除率达到90%,可生化性有0.02上升为0.34,可生化性大大提高。
②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吸附使农药废水的COD的平均去除率50%-55%,有机磷去除率可达到90%。活性炭吸附这样是不易脱附、再生困难,工业上主要用高温再生,但损耗较大,吸附能力下降,且易产生腐蚀性气体,使用寿命短,影响了它在工业上的推广应用。
树脂吸附
吸附树脂是内部呈交联网状结构的高分子球状体,具有可选择性的孔结构和表面化学结构,通过分子间的非共价键力,树脂可从废水中吸附有机溶质,并可方便的洗脱再生,从而可实现废水中有机物的富集、分离和回收。
相对于萃取法和活性炭吸附,树脂吸附适用范围宽,废水浓度可大可小,都可用此法处理,且在非水体系中也可运用;吸附效率高,脱附再生容易,使用寿命长;工艺合理,操作简单;能耗低,无需高温高压,固液容易分离;在水体中不会引入新的污染物,易实现工业化。
二、分析和结论
综合考虑资料文献中提及的各种处理方案,二氧化氯氧化法,液膜萃取法,树脂吸附法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中液膜萃取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分离技术,从废水中提取、分离、富集有用物质,区别于常规的溶剂萃取方式,具有高效,原料消耗低等特点。可有效的去除COD,提高可生化系数,并可萃取回收部分有用物质。二氧化氯氧化法主要是通过氧化使有机物变成无机物,达到去除COD的目的,但这样也破坏了可回收的有用物质,有一定的弊端。树脂吸附法可能在投入成本上会比较大,可以进一步的了解论证。
三.实施计划及建议
上面提及的液膜萃取法、树脂吸附法、二氧化氯氧化法等都需进一步的与相关单位联系合作,并考虑引进相关的技术设备。该工作的重点放在“液膜萃取”这一日益普及的先进技术上。另外,我们还应积极的与污水处理厂沟通,了解其在含磷废水处理方面的具体情况,以便进一步的确定方案,有针对性的解决重点问题。
7. 解析农药废水有哪些处理方法
在我国,80%的农药品种是有机磷农药,该类农药具有品种繁多,生产工艺复杂,副产物多,三废排放量大、含盐量高、色重、味臭、难生化等特点。以乐果废水为例,该水味奇臭,COD 高达200000 mg /L,有机磷含量1000 ~ 18000 mg /L,含盐量15%。目前国内有机磷生产厂家往往对该类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向外排放,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因此研究并实施有机磷农药废水处理方法是治理农药行业污染的重点。
1 有机磷农药的分类、生化特点及废水共性
1.1 有机磷农药按化学结构大致分为
(1) 磷酸酯类,如敌百虫、草甘膦等,该类化合物生化处理比较容易,如南通农药厂生产的敌百虫,久效磷等废水直接稀释进生化,COD 去除率可达85%左右[1]。
(2) 一硫代磷酸酯类,如甲基对硫磷、甲基嘧啶磷、丙溴磷等,该类化合物因含硫而味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与可生化降解物混合,可部分降解为正磷酸。
(3) 二硫代磷酸酯类,如乐果、马拉硫磷等,该类化合物因含多硫味特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与可生化降解物混合,极少部分降解为正磷酸。
由以上可知,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是该类农药预处理的重点和难点,只有通过预处理降解才能进一步进生化池生化。
s
2.2 有机磷农药废水共性成分
通过对有机磷废水的成分分析可知,废水中95% 以上不是农药本体,而是它们的中间体及不同阶段的降解产物(图2)中含量较多的有:
3 有机磷农药废水预处理的方法
近年来对有机磷废水的处理,基本围绕着分解和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硫、磷进行,大体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包括: 吸附、萃取、气提、絮凝沉降等方法,化学处理法包括: 氧化、还原、水解等方法。
3.1 物理处理
3.1.1 吸附
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物质表面的过程。目前采用较多的吸附剂有大孔树脂、活性炭、粉煤灰及膨润土。其中大孔树脂及活性炭因价格昂贵,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且存在活化再生的问题,而粉煤灰吸附虽效果不及前者,但处理简便、成本低廉,可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目前得到广泛应用。如文献报道[2]采用季铵盐改性粉煤灰处理有机磷废水,磷的吸附率可达97%。
3.1.2 萃取
萃取: 采用与水不溶而能很好溶解污染物的萃取剂,使其与废水充分接触,利用污染物在水及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达到分离和净化废水的目的。使用比较多的有络合萃取、液膜萃取。在处理丙溴磷废水时采用TBP 与环己烷形成络合剂萃取回收水中的氯酚,氯酚回收率可达98%。沈阳化工院采用液膜萃取含酚废水,也达到很好的效果[3]。
3.1.3 气提、吹脱
气提、吹脱法是将气体吹入废水,使溶解性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变成气体,从而净化废水的过程。湖南海利集团采用蒸汽气提回收乐果硫磷酯工段废水中的氨氮,氨氮去除率可达85%,大大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3.1.4 絮凝、沉降
絮凝沉降是采用加入絮凝剂破坏废水悬浮颗粒的稳定性,消除颗粒间的斥力,使颗粒接触并吸附在一起,再通过絮凝剂进行架桥及网捕,形成大颗粒从水中分离的方法。该方法因简单,成本低广泛应用在废水处理中。现有絮凝剂主要有无机絮凝剂及有机絮凝剂两大类,无机絮凝剂主要有硫酸铝,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有机絮凝剂主要有聚丙烯酰胺和甲醛-双氰胺类。
3.2 化学处理
3.2.1 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主要包括电催化氧化、芬顿氧化、及湿式氧化法。
(1) 电催化氧化处理技术
电催化氧化处理技术是一种高级的电化学氧化工艺,是利用外加电场作用,在特定的电化学反应器内,通过一系列设计的化学反应、电化学过程或物理过程,达到预期的去除废水中污染物或回收有用物资的目的。在反应过程中一般是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同时进行。现在应用较多的电催化氧化技术是以活性碳、惰性金属(Ag,Pt,Ti 等) 和表面涂覆PbO2,SnO2,Sb2O5等氧化膜的惰性金属为阳极,以铁板为阴极,通过电极的直接和间接作用,达到去除污染物、净化水质的目的[4]。湖南海利集团将这一技术运用到硫磷酯废水及甲基嘧啶磷的废水处理中,COD 去除率可达45%,可生化性得到大幅的提高。
(2) 芬顿氧化法
Fenton 法是一种高级氧化工艺。通过Fe2 + 和H2O2结合生成高反应活性的羟基自由基,它可有效处理绝大多数难降解有机废水。与其他高级氧化工艺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反应快速等优点。由于使用双氧水,成本还比较高,限制了该法的广泛应用。如李荣喜等将芬顿法运用到降解湖南天宇化工农药有限公司的三唑磷农药废水,COD 去除率高达95%[5]。为提高芬顿试剂的效率,目前有报道采用UV/Fenton 及超声(微波) /Fenton 的方法,能使COD 去除率提高10% ~ 20%[6]。
(3) 湿式氧化法
湿式氧化法简称WAO,是以空气及氧气为氧化剂将溶解及悬浮于水中的有机物或还原性无机物,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液相氧化分解,大幅去除COD/BOD/SS 的方法。该方法氧化彻底,如处理硫磷酯废水,能将其完全无机化,但该法对设备要求高,反应条件苛刻、设备成本高,在国内使用尚不普遍[7]。
3.2.2 化学还原法
铁/炭微电解属电化学还原技术,利用铁一炭体系形成的微原电池对水中难降解污染物进行处理。微电解作用机理主要包括:(1) 铁屑的吸附作用; (2) Fe 的还原作用; (3) 微电解产物Fe2 +、氢的还原作用; (4) Fe2 + /Fe3 + 的絮凝作用。匡蕾、扬庚等将此法用在处理有机磷农药中间体乙基氯化物生产废水中,处理后水的COD、硫化物、总磷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0.2%、99.4%、95.0%,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明显提高,为进入生化创造了条件[8]。
3.2.3 水解法
有机磷农药水解分碱式水解、酸式水解[9]。碱式水解机理为OH-进攻P 原子,发生Sn2取代。碱性条件下从三酯水解成二酯容易,再继续水解困难,因此一般停留在一级水解阶段。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的机理一般认为首先使连酯的氧原子上质子化,然后碳原子受到攻击发生Sn2取代反应,经不断取代,最终水解为无机磷。化学水解法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从理论上看是可行的,从实际应用看是有效的,尤其适宜处理高浓度有机磷废水处理。如在酸性条件水解水胺硫磷,有机磷、硫化物、NH3- N 和总磷去除率均大于90%,COD 去除率达50%以上[10]。
4 结论
有机磷废水种类很多,依结构分,共同的中间体有同样的废水,但因农药缩合的另一半差异,不同的废水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单独采用任何一种方法处理高浓度有机磷农药废水在经重点难点贯穿于课堂讨论中去,加强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复合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方法,还能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