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3种工厂化循环水系统的尾水处理方案!
在现代水产养殖业中,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因其高效和环保而备受瞩目。这种技术革新不仅节省水资源,提升了养殖效率,还使得养殖环境从自然依赖转为人工可控。
关注尾水处理对于这类养殖至关重要。尾水中富含鱼粪和有机物,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环保法规的严格,对尾水处理的需求也随之提升。针对工厂化循环水系统,我们通常探讨三种主要的尾水处理方案:
成本较低且操作简单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外部池塘进行自然沉淀。由于工厂化车间水体不大,例如每天5%的外排,配以5亩池塘即可,通过多级沉淀,水流缓和,利于有机物絮凝和沉淀,这种处理方式又称为“四池三坝”或“三池两坝”。
成本稍高但效果更佳的方式是建设专用处理设备,如化粪池。污水先通过过滤和压滤,再进入氨氮处理系统,确保更彻底的净化。
这种环保公司的专业解决方案内置超滤、压滤和水处理系统,能快速高效处理污水,虽然初期投入较大,但长期运营成本可能稍高。
三种方式的成本各异:“三池两坝”最为经济,只需几万元;化粪池式可能需要二三十万;一体化水处理系统也大致相同。
处理后的污水一般可安全排放至河流,达到排放标准。最优选择是将处理水用于农田灌溉,形成循环农业,既利用了污染物,又为农作物提供肥料。
尾水处理在工厂化循环水系统中是关键环节,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一挑战。如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咨询。
『贰』 生物絮团零换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模式是怎样的呢
养殖池水原位处理
普通养殖池要实现零换水,大多需要另外配备一套水处理系统,养殖池水经过水处理系统后再回到养殖池才能进行循环利用。而跑道池养殖模式能实现养殖系统与水处理系统合二为一,养殖池水在原位处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害物质和排泄物在养殖池中及时得到分解转化,无需再经沉淀、过滤、细菌分解等一系列处理环节。
生物絮团并非越多越好
均匀悬浮在水体中的生物絮团能原位进行水体自净处理,又能作为有机颗粒饵料被对虾摄食,但在养殖系统中却不是越多越好。徐武杰告诉记者:“我们实验证明,生物絮团能提供对虾5%~15%的营养来源,生物絮团并不能代替饲料来满足对虾生长需要,只能作为对虾的补充营养。虽然对虾对水体中生物絮团的耐受力很高,也不会引起对虾不适,但是生物絮团的主要成份为有机质颗粒和微生物,含量过多是非常耗氧的。在微生物量足够控制水质的情况下,生物絮团含量越少越好。”
所以,越到养殖后期随着养殖池营养物质的积累,水体中生物絮团含量越大。为了减少耗氧,保证系统的稳定,就需要通过简单的沉降装置或泡沫分离器,把一部分生物絮团移出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