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纯净水反渗透设备调试方法及步骤有哪些
反渗透设备安装及调试步骤
1、将主机和预处理器放置在接近水源和电源的回地方。
2、装石英砂、活性炭、软化答树脂等过滤材料。
3、连接水路:参照工艺流程图正确连接系统之间管路。
4、电路:首先将接地线可靠接地,并将随机所配电源线接到房间电控箱内。
5、通入水源、电源,按照“预处理操作说明”步骤操作,预处理调试完成。
6、预处理正常工作时阀门状态:开启V1、V2、V7、V4、V10、V12阀门,其余全关。
7、反渗透系统正常工作阀门状态:开启V15、V17、V21、V18、V19阀门并调节V14、V20,其余阀门全关。
8、使用本机,首先将运行状态开关拨至自动位置,冲洗开关拨至自动设置,预处理再生及混床再生开关拨至停止位置,其余开关拨至启动位置。接通水源、电源,待多级泵口压力达到压力控制器设定值时,多级泵首先按照星形启动10秒后,再按照三角形运行,多级泵运行后,调系统压力在1.2-1.5Mpa。然后将RO冲洗开关拨至手动位置,系统既启动对RO膜系统冲洗,30分钟后,将冲洗开关旋向自动位置,设备即自动运行制水工作。当运行中多级泵出口超压4秒钟或进口欠压4秒钟,多级泵停止工作,以保护系统。
2. 软化水设备的安装调试
软化水来设备的安装位置的选择要点自
1、设备需简单水平地基;距墙约250~450m m,可根据实际情况靠边角布置。
2、因为设备本身较轻,一般只需考虑设备所装树脂及水的重量即可。
3、进、出水管为标准法兰或螺纹连接,需固定支撑好,不能依托阀体做支撑,以防产生应力。
4、进水管上应装水压表。设备运行时有冲洗水排放,就近设置地漏或排水沟。
5、盐水管:盐水箱应尽量靠近软化罐,盐水管越短越好。
6、排污管不要长于6米,不要装截止阀,出口不要高于阀体,终端开口以免产生虹吸,弯头越少越好。
7、在设备附近的墙上安置配电插座,应装有保险丝(一般不要装开关),要求接地良好。
3. 污水处理厂设备联动调试方案
先做构建物主体调试,再单独单体设备调试和工段调试。最后做联动水试。调试完成后就是细菌的培养和驯化了。上述时间需要至少3个月,最后就是污水处理了哦
.
4. 锅炉水处理机头如何调试
锅炉水处理钠离子交换器控制阀(机头),有很多种,控制方式有两种(时间型和流量型,所以你应发个图片看一下)。以国产机头为例,一般先解锁,并调整好当前时间,然后对系统再生还原各工位的控制时间调整好,当整个设备程序调节好后,系统会自动锁定,以后水处理设备就按调整好的时间和流量,会自动启动系统的再生和制取合格软水...。
5.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机电设备调试方案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机电设备调试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每个细节的处理都很关键。中达咨询就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机电设备调试方案和大家介绍一下。
污水处理厂的设备是一个复杂而又完整的工作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电气、机械与自控等多种单体设备。所有设备的质量可以保证污水处理厂健康、稳定的运转。在污水处理厂的投资中,设备支出占总比重的一半左右。所以,要确保污水处理厂设备的质量。据统计,导致污水处理厂无法稳定工作的主因是设备故障。一般因设备发生故障造成无法运行是占到所有问题的一半。这就提醒我们对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试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必要。做好相关工作是确保城市污水厂稳定运行的重中之重。
1 污水处理厂相关设备调适的重要性
潜水搅拌器、鼓风机、格栅机、潜水泵、刮吸泥机、污泥浓缩脱水机等是污水处理厂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场安装之前,必须与相关使用说明书对照,确保采购的设备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相关施工规范科学安装。质量符合标准的设备需要首先进行清洗,依照规范将涉及到的工艺管线、传送装置以及轨道安装完毕,使之成为一个完备的系统。之后,必须依照规范做好空载实验。通过空载实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直至设备运行参数达到相应规定。单机空载实验后,要对设备系统进行联动调试,可以确保整个系统之间的有机运行,保证各个单机之间的协调作业。这样才能在技术上满足设计要求。
以上所有的设备调试都是为了深入检查各个环节,确保所有设备没有缺陷和隐患。这样可以配镇穗保证设备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从而可以为投入实际生产前做好最后调整工作,保证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更加稳定,切实保证设备的运行状况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通常设备调试工作有如下几个过程,第一,做好空载试验;第二,有效的进行载试验,该步骤可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实验顺序为:先单机实验,随后是系统地联动实验。前期的单机试验,是为空载试验和负载试验做好准备工作。设备在无负荷的情况下进行的相关实验是空载实验,该试验检查的是相关设备安装质量,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设备在负荷运行中的操控正常。检查设备在承受负荷的状态下的工作状况属于负载实验,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上述设备调试必须符合相关的操作规范,在调试过程中查看设备运行的平稳性,确保声音均匀无杂音,同时做好摩擦严重部分的温度,水温以及油温等技术参数。
2 污水处理厂机电设备调试方案分析
城市污水处理厂所使用的所有设备无论是在质量、规格以及品种上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符合设计文件的技术要求。主要参考的规范是GB50334-2002《城市污水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下面就如何做好污水处理厂机电设备调试进行阐述:
2.1 空载培卜试车 在格栅除污机进行空载试车过程中,要先检查格栅条的纵向面与导轨侧向面平行。耙齿与栅条的啮合之间的缝隙不大于0.5mm,确保无卡阻现象,另外,啮合深度应该大于35mm。检查安装合理无误后,才可以启动设备进行空旅运载运载实验。正常状态为:栅片的工作运转正常,无卡阻和突跳情况。还要保证在设备运转时,栅片上的垃圾不会掉落入沟渠内。
水泵机组检查的重点是安装的密封性。保证没有漏水、油的情况发生。引导潜水泵升降的倒杆连接处必须牢固,并做好密封处理,同时他们之间位置要保持平直;螺杆泵的泵体、泵夹套要提前做好液压实验。为保证水泵的稳定性,需用地脚螺栓固定。此外如涉及二次浇筑有需取保浇筑的密实;配制到水泵出水口的法兰需要保证安装的平直;必须将水泵使用的动力电缆安装牢固,并且为了保证安全,电缆与吸入口的距离要大于350mm。
在安装砂水分离器是必须保证符合相关设计规范,保证设备基础牢固,标高的准确。并且各个接口处不会有渗水情况。检查过程中要确保砂水分离器供配电系统配套完善性,安装科学性,经检查后才可启动电源,检查砂水分离器空载运行中的状况。
鼓风机的安装的位置与标高必须保证合理性,要符合设计规范。该设备的进风阀、配管、消声器等相关设备必须连接机密。保证各个连接部位的紧密程度,确保没有松动。同时,各个轴承连接与组装也需要严格参照规范执行。以上各部位检测通过后,可以进行空载实验。同时试车必须参照设备配套的说明书和文件进行。相关的操作程序是:开启鼓风机,首先使用点动方式,之后才可正式启动。鼓风机空载运行时的检车主要是检查其运行状况和相关参数以及消声器等装置,查看反正装置的运行效果。检查进风阀以及配管的密封性,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后将鼓风机进行并网做后期实验。
要做好沉淀池设备的空载试车,首先要依据设计文件检查沉淀池的相关参数和形状以及底部的平整程度。之后,认真查看相关设备安装的准确性和技术参数是否符合相关设计指标。需要注意的是,沉淀池的刮板要与池底保持合理的距离,确保工作当中相互之间不会碰撞、摩擦,从而阻碍刮泥机的正常运行。经检验,符合设计标准后,进行烛台开启刮泥机电源进行试车。在此过程中检查机器运行的基本情况。其检查内容主要是:刮泥机与吸泥机设备在运行中的灵敏度;撇渣板与刮泥板在运行过程中正常与否,确保没有卡位和突跳等现象。还需检查刮泥机的导轮运行情况。
2.2 污水处理厂机电设备的负载试验 在场外格栅泵房进行负载试验过程中,要先对进水渠道与泵前池加注足够水量。启动电源后分别检查格栅除污机、皮带输送机、各闸、阀门启闭的运行状态以及灵敏度。随后启动提升泵电源,对于提升泵、止回阀进行分别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保证电磁流量计、电流、电压和轴温的正常。
旋流沉砂池的负载试验。按照标准给沉砂池注水;开启可调速旋流浆,同时检查旋流浆的运行情况;开启抽砂泵与砂水分离器,对启动抽砂泵与砂水分离器工作情况进行逐一检查;检查旋流沉砂池具体参数,保证没有漏水情况,确认各闸门和阀门启闭的密封性和灵敏度。
二沉池的负载试验。在池中注水直至淹没曝气,打开供气阀门。在这个过程中需准确控制通气量,为了保证稳定性,一般是开启一台鼓风机,并且格局具体情况调节相关气量,当曝气情况正常后,可增加相应的注水量,同时,可继续增加供气。按照要求增加注水必须合理,做好检查工作,确保无渗漏。认真检查已经开启的厌氧搅拌器与缺氧搅拌器的工作运行情况。启动混合液回流泵与污泥回流泵,检查各个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良好,同时检查各个阀门和闸门的密封性与灵敏度。
浓缩池的负载试验。在启刮泥机之前,需按照要求给浓缩池进行注水。要确保刮泥机在浓缩池中保持良好的运行;开启排泥系统的各种阀门后,逐一检查套筒阀与各种启闭机之间密封性,确保闸门、阀门启闭密封性和灵敏度。加氯接触器的负载试验也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检查加氯装置的安装是否科学,是否符合相关规范。依据相关数据进行注水,开启开关后,要控制好加氯量。然后认真检查各个部位的的运行状况与阀门和闸门的密封性和灵敏度。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控制系统和报警系统的检查工作。
3 结束语
为了有效提高城市污水厂的工作质量,必须对格栅泵房、鼓风机房、格栅间、二沉池、旋流沉砂池及浓缩池等相关配套的机电设备进行安装调试。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逐步提高污水处理质量。科学的调试、试运行工作是保证机械设备稳定运行、企业健康发展的技术前提。设备的安装与运行中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都是污水处理厂必须面对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不断根据客观情况,随时做出科学调整,才能真正满足生产的需要。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6. 污水处理调试的方案怎么写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污水处理站工艺调试方案 污水处理站工艺调试的目的在于及时修理和改正工程缺陷和错误,确保处理站达到设计功能。在调试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离不开机电设备、自控仪表、化验分析等相关专业的配合,因此调试实际是设备、自控、工艺实现联动的过程。 工艺调试是污水站投产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现并解决设备、设施、控制、工艺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使污水站投入正常运行;二是实现工艺设计目标,即出水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三是确定符合实际进水水量和水质的各项控制参数,在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运行成本。 一、调试内容及目的 调试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 单机试运,包括各种设备安装后的单机运转和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试水,以便检查水工构筑物的水位和高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第二,对整个工艺系统进行设计水量的清水联动,打通工艺流程,考察设备在清水流动下的运行情况,检验部分自控仪表和连接各个工艺的管道,阀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第三,带负荷试车,检验各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解决影响连续运行的各种问题,为下一步工作(活性污泥培养,主要是积累处理所需微生物的量)打好基础,如若已有污泥,则主要工作为污泥的驯化; 第四,活性污泥驯化,其目的是选择适应实际水质情况的微生物,淘汰无用的微生物,这是保证工艺有良好出水指标的关键; 第五,确定符合实际进水水质水量的工艺控制参数,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能耗,并编制工艺控制规程,以指导今后的运行(规程已编好)。 二、调试方法 (一)准备工作 1.人员准备: a.工艺、化验、设备、自控、仪表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各一人。 b.接受过培训的各岗位人员到位,人数视岗位设置和可以进行轮班而定。 c.仪器设备: 1600倍显微镜 1台; DO、 pH、温度快速测定仪 1台; 采样器 1个; 100ml量筒 2个; 玻璃棒 2支; 500ml烧杯 2个 试管刷 1个; 移液管10ml、2ml 各1个 ; 吸球 1个; pH广泛试纸 2包; 定时钟: 1个; 弹簧秤 1个 (如现场监测COD Mn 需另加: 250ml锥形瓶 3个; 50ml酸式滴定管 2个; 1000ml棕色容量瓶 3个; 1+3硫酸 200ml; 沸水浴装置 1套 ; 0.01mol/L KMnO 4 标液1000ml; 0.01mol/L Na 2 C 2 O 4 标液1000ml;) (如有物化处理单元,仅需增加相应混、絮凝剂即可。) d . 化验人员配备: 2人。 1人晚上操作,1人化验兼白天操作。 3 、 处理单元试压、试漏;管道系统通水、通气。 4 、 测定原水水质(COD Cr 、BOD 5 、N、P、pH、SS、水温)水量,制定调试方案。 5.其他准备工作: a.收集工艺设计图及设计说明、自控、仪表和设备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b.检查化验室仪器、器皿、药品等是否齐全,以便开展水质分析。 c.检查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尺寸、标高是否与设计相符,管道及构筑物中有无堵塞物。 d.检查总供电及各设备供电是否正常。 e.检查设备能否正常开机,各种闸阀能否正常开启和关闭。 f.检查仪表及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g.检查维修、维护工具是否齐全,常用易损件有无准备。 h.购置絮凝剂。 (二)带负荷试车(单机试清水,和系统的清水联动详细步骤同下) 开启水处理设施、管道中所有阀门和闸阀,启动进水泵送水,根据各构筑物进水情况,沿工艺流程适时启动其他设备。在此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检查进线总电流是否符合要求,变配电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各种设备工作情况是否正常以及能否满足设计要求,仪器仪表工作是否正常,自控系统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第二、用容积法校核进出水、回流以及剩余污泥流量计计量是否准确,校核各种仪表,检测进水水质,测量流速,测量并记录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和转速。 第三、及时解决试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第四、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已编好)。 (三)活性污泥培养(或者购买现有污水厂的污泥) (四)活性污泥驯化 SBR 工艺调试(同 ICEASE 的污泥驯化) 1 、 SBR 工艺简介 该工艺是通过程序化控制充水、反应、沉淀、排水排泥和闲置5个阶段(ICEASE无闲置阶段),实现对废水的生化处理。SBR反应器可分为限制曝气、非限制曝气和半限制曝气3种。限制曝气是污水进入曝气池只作混和而不作曝气;非限制曝气是边进水边曝气;半限制曝气是污水进入的中期开始曝气,在反应阶段,可以始终曝气,为了生物脱氮,也可以曝气后搅拌,或者曝气、搅拌交替进行;其剩余污泥可以在闲置阶段排放,也可在进水阶段或反应阶段后期排放。 2 、调试方案的制定 SBR反应器运行方式应根据废水的性质确定,易降解的有机废水宜采用限制曝气进水方式,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宜采用非限制进水方式。其周期各工序的时间控制与最终处理指标要求有关。如:若处理中仅考虑COD Cr 和BOD 5 的处理效果,曝气时间可适当减少,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若考虑N、P的去除,曝气时间至少需4小时;以处理工业废水及有毒有害废水为目标的运行方式建议采用短时间的搅拌加上长时间的曝气。 不同的污水处理工程其调试方案及操作步骤各不相同,以济源皮毛厂生产废水治理工程为例说明如下: 1 、接种:(已有菌种) 根据反应器有效容积及污泥浓度(一般3—4g/l)计算所需接种污泥总量。SBR池有效池容为:7×4×4=112m 3 。以每池容按100m 3 ,接种污泥含水率为97%计,需外拉污泥量为20--26 m 3 ,每池接种10--13 m 3 。 具体情况为将外拉污泥量平均放入 ICEASE 反应池中。 2 、驯化、启动: a 、 配料: 在调节池(有效池容为:12.0×4.0×3.5m=168m 3 按施工时准确尺寸)中进行。因原污水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按原污水∶稀释水=1∶4的比例进行配制料液,即原污水33.6 m 3 ,加入稀释水134.4m 3 。根据该污水水质情况,配好的料液其营养可能不够,需加入一定量的营养源(粪便水)(一般要求配制好的料液其COD Cr =1500—2000mg/l,pH=6—9 , SS≤200mg/l 温度:10--35℃),打开调节池空气阀,使调节池曝气搅拌均匀。 b 、进料运行 :料配好搅拌半小时后即可直接往SBR反应器中进料,每个SBR池进料150m 3 进料1小时后开始连续曝气约3—4天(注意观察污泥性状,以接种污泥恢复活性为准)。 c 、排水: 当污泥恢复活性,停止曝气,,静沉1.0---1.5小时。放出上清液,约50---60m 3 。 d 、 重复上述a、b、c步骤。换料间隙为1天1次。 e 、 当污泥活性明显增强,沉降性能良好,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菌胶团和纤毛类原生动物,如种虫、等枝虫、盖纤虫等,SV=10---30%时,表明污泥已经成熟,强制驯化期基本结束。 f 、注意事项: 在曝气过程中,每天至少测2次溶解氧、pH、污泥沉降比;记录测量数据。一般正常指标为:DO=1—2mg/l pH=6---9 SV=10---30% 。 污泥沉降比( SV )是指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 1000ml 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沉淀 30 分钟后,则沉淀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 % ),又称污泥沉降体积( SV30 )以 mL/L 表示。 因为污泥沉降 30 分钟后,一般可达到或接近最大密度,所以普遍以此时间作为该指标测定的标准时间。也可以 15 分钟为准( SV15 )。 g 、 此强制驯化阶段大约需时5—7天。 3 、调试运行: 当污泥恢复活性、强制驯化完成以后即可进入驯化试运行阶段。此阶段不但要培养出适当的菌种,还要确定活性污泥系统的最佳运行条件。 第一阶段: A 、配料 :在调节池(按施工时准确尺寸)中进行。按原污水∶稀释水=1∶3的比例进行配制料液,即原污水42 m 3 ,加入稀释水126 m 3 。根据情况可适当加入一定量的营养源(粪便水)。打开调节池空气阀,使调节池曝气搅拌均匀。监测该水质指标(COD Cr 、pH、水温、SS)。 B 、 强制驯化完成后,停止曝气,静沉记录,根据固液分离情况决定静沉时间(一般为0.5---1.0小时),记录静沉时间。 C 、 排出上清液约40---50m 3 。取上清液100ml放入锥形瓶中,以备监测COD值所用。 D 、进料运行: 将配好的料液以10m 3 /h的流量加入SBR反应器,进料量为80m 3 /池,两个池子交替运行。先按22个小时为一周期进行运行。进料1小时后开始曝气,连续曝气4小时,停曝气0.5小时;再连续曝气4小时,停曝气1.0小时;再曝气3小时,停曝气0.5小时;再曝气3小时,停曝气1.0小时;再曝气2小时,静沉0.5—1.0小时,开始排水约80m 3 ,记录排水时间(约0.5小时),闲置0.5---1.0小时(ICEASE无需闲置)。曝气过程中要及时监测DO和SV%;停曝后,重新曝气前要监测DO,并作纪录。一般指标为:DO=1—2mg/l pH=6---9 SV=10---30% 水温:10--35℃。 E 、 按以上A、B、C、D四步骤重复操作3---4天。注意观察污泥性状及生长情况,有条件时用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长状况,并及时监测排水水质指标(DO、COD Cr 、pH、SS),做好记录。 第二阶段: 可根据第一阶段调试情况调整运行周期如下,也可按上阶段周期运行,这主要根据处理后水质情况及污泥性能而定。 A 、配料 :在调节池(按施工时准确尺寸)中进行。按原污水∶稀释水=1∶2的比例进行配制料液,即原污水56 m 3 ,加入稀释水112 m 3 。根据情况可适当加入一定量的营养源(粪便水),也可不加。打开调节池空气阀,使调节池曝气搅拌均匀。监测该水质指标(COD Cr 、PH、水温、SS)。 B 、进料运行: 将配好的料液以10m 3 /h的流量加入SBR反应器,进料量为80m 3 /池,两个池子交替运行。按12个小时为一周期进行运行。进料1小时后开始曝气,连续曝气3小时,停曝气0.5小时;再曝气3小时,停曝气0.5小时;再曝气2小时,静沉0.5—1.0小时,开始排水约80m 3 ,记录排水时间(约0.5小时),闲置0.5---1.0小时(ICEASE无需闲置)。曝气过程中要及时监测DO和SV%;停曝后,重新曝气前要监测DO,并作纪录。一般指标为: DO=1—2mg/l pH=6---9 SV=10---30% 水温:10--35℃。 C 、 按以上A、B步骤重复操作3---4天。注意观察污泥性状,有条件时用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长状况,并及时监测排水水质指标(DO、COD Cr 、PH、SS),做好记录。 第三阶段: A 、配料: 在调节池(按施工时准确尺寸)中进行。按原污水∶稀释水=1∶1的比例进行配制料液,即原污水84 m 3 ,加入稀释水84 m 3 。打开调节池空气阀,使调节池曝气搅拌均匀。监测该水质指标(COD Cr 、pH、水温、SS)。 B 、进料运行: 将配好的料液以10m 3 /h的流量加入SBR反应器,进料量为80m 3 /池,两个池子交替运行。按12个小时为一周期进行运行,进料1小时后开始曝气,连续曝气3小时,停曝气0.5小时;再曝气3小时,停曝气0.5小时;再曝气2小时,静沉0.5—1.0小时,开始排水约80m 3 ,记录排水时间(约0.5小时),闲置0.5---1.0小时(ICEASE无需闲置)。曝气过程中要及时监测DO和SV%;停曝后,重新曝气前要监测DO,并作纪录。一般指标为:DO=1—2mg/l PH=6---9 SV=10---30% 水温:10--35℃。 C 、 按以上A、B步骤重复操作3---4天。注意观察污泥性状,有条件时用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长状况,并及时监测排水水质指标(DO、COD Cr 、pH、SS),做好记录。 第四阶段: A 、配料: 在调节池中进行。直接进入原生产污水,根据情况可适当加入一定量的营养源(粪便水),也可不加。打开调节池空气阀,使调节池曝气搅拌均匀。监测该水质指标(COD Cr 、pH、水温、SS)。 B 、进料运行: 将配好的料液以10m 3 /h的流量加入SBR反应器,进料量为80m 3 /池,先按12个小时为一周期进行运行,进料1小时后开始曝气,连续曝气3小时,停曝气0.5小时;再曝气3小时,停曝气0.5小时;再曝气2小时,静沉0.5—1.0小时,开始排水约80m 3 ,记录排水时间(约0.5小时),闲置0.5---1.0小时(ICEASE无需闲置)。曝气过程中要及时监测DO和SV%;停曝后,重新曝气前要监测DO,并作纪录。一般指标为:DO=1—2mg/l pH=6---9 SV=10---30% 水温:10--35℃。 C 、 按以上A、B步骤重复操作三天。注意观察污泥性状,有条件时用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长状况,并及时监测排水水质指标(DO、COD Cr 、pH、SS),做好记录。 第五阶段: 根据以上四阶段调试情况记录,寻找最佳菌群的生存条件,选择最佳运行周期,最佳的运行方式,完成调试。 A 、配料: 在调节池中进行。直接进入生产水,打开调节池空气阀,使调节池曝气搅拌均匀。监测该水质指标(COD Cr 、PH、水温、SS)。 B 、进料运行: 按选择好的最佳运行周期及运行模式运行。控制曝气及停滞时间,曝气过程中要及时监测DO和SV%;停曝后,重新曝气前要监测DO,并作纪录。一般指标为:DO=1—2mg/l pH=6---9 SV=10---30% 水温:10--35℃。 C 、 按以上A、B步骤重复操作3---4天。注意观察污泥性状,有条件时用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长状况,并及时监测排水水质指标(DO、COD Cr 、pH、SS),做好记录。若出水COD Cr 在300mg/l左右,污泥处于稳定增长状态,SV=30%左右,即可认为调试结束。进入正式全负荷运行阶段。 4 、注意事项: a 、 为了顺利完成调试工作,一定要保证此阶段SBR反应器运行条件的稳定,避免进水浓度、悬浮物、酸碱度的较大波动,而给SBR反应器造成较大的冲击负荷,导致污泥恶化。 b 、 运行过程中,每运行周期一定要至少测量一次DO、pH、SV水质指标。改变污染物浓度前、后一定要监测反应器中及要进入反应器的水质的全套指标,重点COD Cr 、SS、PH ,保证反应器中污泥负荷的合理性。 c 、 每次改变污水加入量的初期一定要注意观察污泥性状,及记录其适应时间,为下次污水加入量的改变提供参考依据。 d 、 当污泥SV%≥30时,要少量排泥,每次排泥水量大约为10---15m 3 。 驯化的目的是选择适应实际水质情况的微生物,淘汰无用的微生物,对于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处理工艺,通过驯化使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成为优势菌群。具体做法是首先保持工艺的正常运转,然后,严格控制工艺控制参数,DO在厌氧池控制在0.1mg/l以下,在缺氧池控制在0.5mg/l以下,在好氧池控制在2-3mg/l,好氧池曝气时间不小于5小时,外回流比50%~100%,内回流比200%~300%,并且,每天排除日产泥量30%~50%的剩余污泥。在此过程中,每天测试进出水水质指标,直到出水各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五)工艺控制参数的确定 设计中的工艺控制参数是在预测的水量、水质条件下确定的,而实际投入运行时的污水站其水量水质往往与设计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水量水质情况来来确定合适的工艺控制参数,以保证运行的正常进行和使出水水质达标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 1.工艺参数内容: 需确定的重要工艺参数有进水泵房的控制水位、生物池溶解氧DO及氧化还原电位ORP、污泥回流比R、污泥浓度MLV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数SVI、污泥龄SRT、剩余污泥排放周期及日排放量、二沉池泥面高度等,其中影响能耗大小的主要因素是进水水位的高低和污泥浓度MLVSS的大小,影响脱氮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溶解氧DO和污泥龄SRT。 a. 污泥回流比:曝气池中回流污泥的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值。 b. 污泥浓度:单位体积污泥含有的干固体重量,或干固体占污泥重量的百分比。 c. 用重量法测定,以 g / L 或 mg / L 表示。该指标也称为悬浮物浓度( MLSS )。 d. 污泥指数 SVI :( 1 )污泥体积指数( SVI ) 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静置 30min 后,每克是悬浮固体所占的体积( mL )称为污泥体积指数( SVI ),其值按下式计算: 例如:某曝气池污泥沉降比 SV=30%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为 X=3000mg/l ,则 SVI=30x10000/3000=100 e. 污泥龄 : 就是曝气池中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数量的比 θc 。单位:日。(一般 3 到 10d ) 2.确定方法: 进水泵房水位在保证进水系统不溢流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在高水位运行。生物池DO及ORP根据厌氧池放磷情况、缺氧池反硝化情况、好氧池吸磷和硝化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厌氧池的DO小于0.1mg/l,缺氧池的DO小于0.5mg/l,好氧池的DO控制在2~3mg/l之间,厌氧池ORP(氧化还原电位,PH计中的MV档测的是氧化还原电位)小于-250mv,缺氧池ORP在-100mv左右,好氧池ORP大于40mv。回流比R的大小应根据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和磷的释放来确定,一般情况下80%左右较合适。污泥浓度MLVSS通过污泥负荷来确定,脱氮除磷工艺的污泥负荷一般在0.12kgBOD5/(kgMLVSS*d)左右较合适。污泥龄SRT要考虑设计水质的要求,对脱氮除磷工艺而言,其一般控制在8天左右。 (六)工艺控制规程: 工艺控制规程主要是用来指导生产运行的,是工艺运行的主要依据,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各构筑物的基本情况;第二,各构筑物运行控制参数;第三,设施设备运行方式;第四,工艺调整方法;第五,处理设施维护维修方式。工艺控制规程应在工艺参数确定后编制。 (七)调试中的其他工作: 污水厂要正确运行,还应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其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运行记录、设备设施档案等,在调试过程中可分步完成上述工作。 三、应注意的问题 1.通过前对所有设施、管道及水下设备进行检查,彻底清理所有杂物,以避免通水后管道、设备堵塞和维修水下设备影响调试的顺利进行。通水后进行水下设施设备的维护困难相当大,主要是因为维修需将水池放空,而水池的容积小则几千个立方,大则上万立方,放空一次相当费时费工,特别是有活性污泥后,水往哪放本身就是个问题,放出去会发生污染事故,放到别的池子往往又装不下。因此,在通水前一定要认真检查、清理。 2.对进水水质严格进行监控,尤其是pH,超过要求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否则会使培菌工作前功尽弃。 3.培菌初期,曝气池会出现大量的白色泡沫,严重时会堆积两三米高,污染走道和现场仪器仪表,这一问题是培菌初期的必然现象,只要控制好溶解氧和采取适当的消泡措施就可以解决。(无培菌阶段无需担心) 4.自来水水量和压力大小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视,在调试过程中,化验室和污泥脱水的一些仪器、设备对水量和水压有严格的要求,若达不到要求,这些仪器、设备将无法使用。污水厂一般远离城市,处于自来水的管网末梢,水量水压通常很小,因此,应设置一定的装置以提高水量水压。 四、建议: 工艺调试是关系到污水处理站能否正常运行及效益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工作,它有技术性强、难度高等特点,需要具备污水处理知识和长期运行经验的专业人员或专业机构来实施,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将工艺调试列入项目,并安排足够的资金,以保证调试工作的有效开展。 安排表 ( PS :具体操作必须详细阅读方案) 强制驯化 5-7 天 原污水与稀释水比例为1 :4 进料1h 后连续曝气3-4 天 试运行第一阶段 3-4 天 原污水与稀释水比例为1 :3 进料1h 后 曝气4h 停曝0.5h 曝气4h 停曝1h 曝气3h 停曝0.5h 曝气3h 停曝1h 曝气2h 停曝0.5-1h (排水) 第二阶段 3-4 天 原污水与稀释水比例为1 :2 进料1h 后 曝气3h 停曝0.5h 曝气3h 停曝0.5h 曝气2h 停曝0.5-1h (排水) 第三阶段 3-4 天 原污水与稀释水比例为1 :1 同第二阶段 第四阶段 3 天 进水全为原污水 同第二阶段 第五阶段 3-4 天 调试完成,获得最佳运行参数 (按控制程序进行)
满意请采纳
7. 水处理施工方案
水处理设备来是处理污水的关源键设备,它让我们的平时生产制造与衣食住行产生巨大的便捷,是十分环保的设备,今日人请大家跟着佳洁小编一起来掌握下水处理设备的工程施工全过程。
1.管路的安装。管路法兰盘、焊接及其别的联接件的安装要合乎安装部位与设计方案规定,不可以紧靠墙面和管道支架,房屋朝向要有效,便于于中后期的维修。管路安装的坡面流与倾斜度还要合乎设计方案的规范。
2.设备拆箱清点查验及其基准点的设定。水处理设备抵达安装当场之后更先要明确设备完好无损,箱里各部件要与装箱单一一核查、清点。有部件要有合格证书,任意工程图纸等技术性文档。测量放线要由技术专业工作人员做,测量所应用的仪器设备要在计量检定周期时间限制时间内,要依据必须设定出适合的基准点。
3.设备的安装要符合设计方案及其设备技术性文档的有关要求。
4.离心风机与泵的安装。更先要对离心风机与泵壳开展测量与调节,明确好适合的部位,那样有利于中后期的实际操作及应用。
那样全套步骤出来可以说水处理设备才算工程施工进行,自然结束工作中也要将水处理设备基座等维持稳定靠谱等,相对的耐腐蚀工作中还要做好。
8. 污水处理厂调试方案怎么做
调试即试运行,包括单机试运和联动试车两个环节。调试实际上是设备、自控、工艺实版现联权动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单机运行:包括各种设备安装后的单机运转和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试水。在为进水和已进水两种情况下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试运行,同时检查水工构筑物的水位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对整个工艺系统进行设计水量的清水联动试运行,打通工艺流程。考察设备在清水流动下的运行情况,检查部分自控仪表和连接各工艺单元的管道、阀门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对各级处理的各个处理单元分别进入要处理的废水,检验各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或进行正式运行前的准备工作(如培养驯化活性污泥等)。
(4)全工艺流程废水联动试运行,直至出水水质达标。同时,进一步检验设备运转的稳定性,同时实现自控系统的联动。
根据以上大的方面,逐步细分到各个处理构筑物(如沉淀池调试时的主要内容:刮泥板的运行,检漏,进出水的主要指标与设计值是否相符等),最终制定出调试方案。
9. 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怎么做
中国环保频道网有点
我是BFMS工艺设备销售员,下面是我们的建议书(图片粘帖不上)
BFMS水处理工艺技术
20000吨/日市政污水处理技术建议书
1、工程概况
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为20000吨/日,设计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暂)
2、工程规模
正常处理量:20000吨/日
峰值处理量:24000吨/日
3、设计进出水水质
1)进水水质(需业主提供实际数据)
PH=6~9;CODcr≤500mg/L;BOD5≤280mg/L;
悬浮物≤300mg/L;总磷≤5.0mg/L;氨氮≤40.0mg/L
2)出水水质(需业主提供出水标准,暂定为一级B)
PH=6~9;CODcr≤60mg/L;BOD5≤20mg/L;
悬浮物≤20mg/L;总磷≤1.0mg/L;氨氮≤15.0mg/L;
总氮≤20.0mg/L;粪大肠杆菌≤10000/L。
4、加载絮凝磁分离(简称BFMS)工艺原理和优势
BFMS技术是在传统的絮凝工艺中,加入磁粉,以增强絮凝的效果,形成高密度的絮体和加大絮体的比重,达到高效除污和快速沉降的目的。磁粉的离子极性和金属特性,作为絮体的核体,大大地强化了对水中悬浮污染物的絮凝结合能力,减少絮凝剂用量,在去除悬浮物,特别是在去除磷、细菌、病毒、油、重金属等方面的效果比传统工艺要好。由于磁粉的比重高达5.0×10³kg/m³,大约是砂子的两倍,混有磁粉的絮体比重增大,絮体快速沉降,速度可达20米/时以上,整个水处理从进水到出水可在10分钟左右完成。污泥中的磁粉,利用磁粉本身的特性使用磁鼓进行分离后回收并在系统中循环使用。高梯度磁过滤器捕集流过水中的残余微小颗粒,磁过滤器依照设定的要求被自动清洗,以达到高度净化出水的目的。根据在美国采用BFMS作深度水处理的报告,磁过滤器可达到去除26纳米病菌的结果。下面图示说明了BFMS工艺的处理过程。
BFMS Process 加载絮凝磁分离工艺
絮凝/ + 加载絮凝+ 沉淀分离+磁过滤
Coagulation+Baiiasted Flocculation+Solids Separation+Magnetic Separation
该工艺以前在工程中应用很少,原因是磁种的回收技术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而现在这一技术难点已成功地被突破,磁种的回收率达到99%以上,该工艺技术在美国也进行了项目示范和商业项目运行。我们公司已在国内申请多项专利,形成了公司的自主知识产权。在过去三年中,我们公司用250吨/日的中试车已在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自来水处理、江水、湖水、河道水处理、高磷废水处理、造纸废水处理、采矿废水处理、炼油和油田废水处理方面成功的做了多项不同运行参数的试验,取得很好的结果;10000吨/日的中试车已于2007年5月在青岛李村河入海口的城市污水投入运行一个月,运行良好。在北京金源经开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进行除高磷深度处理运行月余,处理效果佳。作为奥运会应急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在北京清河污水厂安装了4×10000吨/日和2×5000吨/日共6组BFMS系统,综合处理效果好。该技术在胜利油田应用于处理采油废水的东营胜利油田一期工程(5000吨/日)已经投入使用,油田500吨/日地下水BFMS项目和30000吨/日采油水BFMS项目也在实施中。
与其他工艺相比,磁分离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BFMS工艺能应用于城市污水的一级、二级、三级、中水和各种工业污水以及饮用水。
2) 处理效果好,其出水质与超滤膜出水相媲美,BFMS工艺能有效地从水中除去微粒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物和部分已溶解于水中的污染物,如:COD、BOD、悬浮物、总磷、色度、浊度等,特别是对磷有强大的去除效果。也能结合生物工艺非常有效和经济地脱氮。
3)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对水质的冲击有独特的耐冲击能力。当前段工序出现故障时,或其他有害金属离子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可直接进入磁分离系统,系统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去除效果,大幅度去除水中污染物。
4) 占地极小,20000吨/日BFMS系统的占地约为400㎡左右,另加走道、加药及操作设施总占地约700㎡左右。
5) 投资低,比膜处理有明显的优势。
6) 运行成本低,设备使用寿命长,除了正常的维护外,不用更换部件而造成高昂的二次投资。
7) 运行管理方便,启动快捷,运行管理简单。
5、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建议
根据工程运行经验,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泥砂,保证污水厂的连续运行,进入BFMS系统的污水进行预处理是必备的。依据BFMS系统的工作原理,常规预处理即可,即粗、细格栅和沉淀池。预处理也可考虑采用污水粉碎泵。
BFMS技术具有强大除磷和悬浮物能力,同时对其他指标(氮除外)也有较强的去除能力。对处理城市污水,因BFMS技术脱氮能力较差,建议后续的生化工艺(如BAF、SBR、A/O等)仅按氨氮负荷进行设计,通过调整BFMS系统的加药量即可保证剩余的CODcr和BOD5达到排放要求。因生化脱氮需要必须的碳源,若BFMS系统去除率太高会导致生化系统的碳源不足,微生物生长缓慢,脱氮能力达不到,因此建议对污泥贮池铺设备用管道系统,回流污泥作为备用碳源。
6、工艺流程
考虑市政污水的水质特点,结合BFMS技术的工艺优点,综合考虑投资和运行效果,建议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如下:
市政污水
定期外运
达标排放
BFMS技术是污水厂处理工艺的重要部分,对BFMS系统排除的剩余污泥必须进行处理。
下图仅为BFMS工艺流程图:
污水厂来水 出水
污泥脱水系统
BFMS系统平面图布置如下:
7、BFMS系统设计
1)BFMS系统共2套,单套处理量10000吨/日。
2)其他
(1)BFMS系统建议放在室内,设备空间要求L30×W20×H10米,采用轻钢结构形式。
(2)污泥处理建议不采用浓缩池,直接采用污泥贮池和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处理BFMS系统排出的剩余污泥。在正常运行时BFMS系统排除的污泥的含水率在98-99%。
(3)配套电压为380V,每套BFMS系统装机容量为61KW(不含进水泵),运行负荷为40KW。总装机容量为122KW,总运行负荷为80KW。
(4)每套BFMS系统配套操作人员每班1人,4班3运转,均应经过上岗培训。
(5)污泥产量:0.4kgGS/m³废水。
8、BFMS系统水处理成本
1)直接运行成本:0.2446元/吨污水
A药剂:
絮凝剂干粉(29%纯度):2500元/吨;投加浓度以20ppm(AL2O3)计,成本为0.17元/吨污水;
PAM晶体:25000元/吨;投加浓度以1ppm计,成本为0.025元/吨污水.
B电耗
0.041度/吨污水,电费以0.57元/度计,则成本为0.0234元/吨污水.
C人工:0.014元/吨污水
D维修、维护0.012元/吨污水
2)总成本:0.3244元/吨污水
A直接运行成本:0.252元/吨污水
B固定资产折旧(平均年限法)15年:0.052元/吨污水
C经营管理及其他费用:0.031元/吨污水
9、20000吨/日BFMS系统投资
本工程共需2套10000吨/日BFMS系统,20000吨/日BFMS系统投资为********元(包括设计、安装、调试及系统设备)。
10、说明:
*由于对实际污水状况不了解,未进行水的测试,故BFMS系统的运行费用只是估算,具体数据需待做试验后再确定。
*本文内容仅供内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