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孔吸附树脂有哪些缺点
静态吸附就是把需要吸附处理的溶液与一定量的树脂加入到碘量瓶中,然后放到恒温振版荡器中震荡,再控制一定的权时间。需要测吸附前后溶液中你想要测的物质的浓度;
动态吸附就是把树脂置于吸附柱中,让待处理的溶液从上部流入,下部流出,并隔一定时间取流出水样测物质的浓度,这样就可以测出树脂吸附的动态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流出水样的浓度为纵坐标。
❷ 离子交换树脂怎么样处理后才能使用
离子交换系统的工作过程是利用树脂的反应基交换原溶液中呈溶解状态的离子。运行一个周期后,用一定浓度的药剂溶液来再生树脂,以除去交换出来的离子。若再生不当,被交换出来的离子不能充分除去,从而使树脂交换容量下降,性能变差,且树脂交换能力难以恢复,造成离子交换运行周期缩短、水质变差、耗盐量增大。 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生 按再生过程所处的状态可分为静态再生和动态再生,下面从反应中离子浓度的变化来分析。 静态再生过程。反应开始由于树脂中Ca2+、Mg2+浓度较大,反应速度最快,随着反应的进行,树脂中Ca2+、Mg2+的浓度以及盐溶液中Na+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度随之减小;同时,随着溶液中Ca2+、Mg2+浓度的增大,二者与树脂中的Na+的可逆反应速度也随之增大,反应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树脂中残留有相当数量的Ca2+、Mg2+,致使再生反应进行不彻底。动态再生过程。再生液在树脂层中缓慢流动,与树脂接触的时间较长,当交换反应发生时,再生液中浓度较大的Na+,把树脂中的Ca2+、Mg2+交换出来后,Na+被吸附在树脂上,而交换出来的Ca2+、Mg2+则随着再生液的排出而排掉,不再与树脂中Na+发生反应,从而使树脂反应基中Ca2+、Mg2+的残留量达到最低,甚至接近于零,使反应更彻底。 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 再生用碱的质量对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国内很少采用高纯碱再生阴离子交换树脂.用高纯碱再生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经验表明,不仅除盐水系统的周期制水量提高了16%,年再生费用也减少了约50%,同时电厂热力系统水汽品质还有了明显的改善.
❸ 废水离子交换处理法运行方式
废水处理技术中,离子交换处理法采用了两种主要的运行方式:静态运行和动态运行。静态运行过程是将适量的树脂投入水中,进行混合,直到离子交换反应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然而,由于反应的可逆性,除非树脂对需要去除的同性离子有极高的选择性,否则大部分树脂交换容量可能无法充分利用,因为逆反应会削弱交换效果。
为了提高离子交换的效率并减少逆反应,动态运行方式被广泛应用。在这种模式下,交换剂——通常为树脂填充在圆柱形床中,废水以连续的方式通过床内进行交换。这种流动的处理方式有助于增强树脂与废水之间的接触,从而更有效地去除离子,提高处理效率。
借助于离子交换剂中的交换离子同废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而除去废水中有害离子的方法。 人类对自然界中的某些离子交换现象早已有所认识。古希腊著作中已有关于使用粘土脱去水中矿物质的叙述。1850年有人发现了土壤中离子交换的现象,以后又有人发现泥土吸附地下水中的离子是可逆反应。
❹ 用树脂吸附具有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浓度的染料溶液,吸附量是否会有差别
看吸附的状态。
如果是静态吸附,就不会有差别,因为树脂吸附饱和量是一定的。
如果是动态的,类似固定床的吸附塔中,吸附高浓度的染料吸附量会下降,因为树脂接近饱和后,吸附效率会下降,相同流速的情况下,接近饱和时吸附的量就会减少。
打个比方,如果本来1方树脂5000ppm可以吸附20方水,那换成10000ppm的水,虽然理论上可以吸附10方,但是实际上8-9方时出水指标就会显著上升了。
❺ 阴离子交换树脂为什么一般采用Cl型并用动态法测定其交换容量
主要原因是羟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在高温下易分解,故侧水含量不准确,且当用水洗涤时,羟型树脂要吸附CO2,而使部分树脂成为碳酸型,所以应用氯型树脂来测定。用动态法是因为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加入Na2SO4溶液,使得反应朝着正反应方向不断进行,反应产物离开反应体系,使Cl不断被置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