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将城市污泥有效再利用
你好,城市污泥抄大致分自来水厂脱水泥饼和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环评技术导则——固体废物)中的规定,针对污泥本身污染物的含量和性质分别采取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海洋处置、土地施用等方法对污泥进行处置。
自来水厂泥饼——由于泥饼中污染物含量较低,可作为制砖原料、填埋场的覆土、取土场的填充等;
污水厂污泥——由于该类污泥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种类较多,应对其进行浸出毒性鉴定,确认其含重金属的含量和种类,只要其重金属含量符合土地施用污染控制标准,就可以用于造田、土地施用、作为农肥(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如果鉴定其重金属等毒性物质的含量超过农用污泥污染控制标准,则采用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以防止重金属对土地的污染。
也可以采用焚烧的方法对污泥进行处置,但费用较高;
本着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城市污泥进行处理处置,尽量综合利用,同时防止土壤的二次污染。
② 城市污水厂污泥最终处置方式
城市污水厂污泥最终处置方式是怎样的呢,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城市污水厂处理中产生的污泥既是污染物又是一种资源,其最好的出路应是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本文通过污泥的综合利用、填埋、投海等几种主要的污泥处置方式的分析,指出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应立足于各地实际,在兼顾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的前提下,选择最佳处置与利用方案。
城市污水厂的污泥是指处理污水所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及液态的废弃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重金属以及致病菌和病原菌等,如果不加处理的任意排放和投弃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污泥的产生量必将有较大的增长。如何妥善地处置污水厂污泥,并将其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变废为宝,已成为城市污水厂和相关部门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配镇穗因素,也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
1、污泥最终处置的主要方式
目前,国内外污泥最终处置方式主要有:综合利用、填埋、投海。
(1)综合利用
①农田林地利用
污泥脱水后堆肥农用是目前国内一些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研究和开发的课题,污泥中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肥分(N、P、K)、微量元素及土壤改良剂(有机腐殖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各种污泥所含肥分见表1,故污泥农田林地利用是最佳的最终处置方法,但污泥中也含有对植物及土壤有危害作用的病菌、寄生虫卵、难降解有机旅运物、重金属离子以及N、P的流失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甚至可能含有一些致癌物质,目前对重金属污染研究较多。因此,在作农田林地利用前,应进行堆肥处理以杀死病菌及寄生虫卵,同时还应去除这些有害物质。目前普遍的问题是检测手段跟不上要求,处理成本无法和经济效益相平衡,化肥的普遍应用造成销售市场难以开发等,这些使得此种处置方式尚未得到普遍的推广。我国有大量工业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约有50%以上转移到污泥中,污泥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一般都较高,见表2。
为提高污泥的农用量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一是把污泥制成有机—无机复合肥料,适当添加钾肥以补充污泥肥料中钾的不足,这样可以提高肥效降低有害物的含量;二是在经济政策上优惠使用污泥复合肥料的单位或个人,如免费提供试用肥料样品,免费为施用污泥复合肥料的区域或地块作土壤营养状况分析等。
②污泥焚烧产物利用
污泥中合有一定量的有机成分,经脱水干燥的污泥可用焚烧处理。在日本,该方法巳占污泥处理总量的60%以上、欧盟也在10%以上。为防止焚烧过程中产生二恶英等有毒气体,焚烧温度应高于850℃。污泥焚烧所产生的焚烧灰具有吸水性、凝固性,因而可用于改良土壤、筑路等,也可作为砖瓦和陶瓷等的原料,另外,污泥灰也可以作为混凝土混料的细填料。将污泥转变成一种颗粒状燃料,可以很好燃烧,其热值和褐煤相当,燃烧释放的有害气体远低于焚烧过程,其残余物可用于建筑工业。
污泥焚烧可以从废气中获得剩余能量,用来发电。在脱水污泥中加入引燃剂、催化剂、疏松剂和固硫剂等添培卜加剂制成合成燃料,该合成燃料可用于工业和生活锅妒,燃烧稳定,热工测试和环保测试良好,是污泥有效利用的一种理想途径。
③低温热解制取可燃物
污泥热化学处理因其无害化和减量化彻底,地位已逐渐增强。污泥低温热解是一种发展中的能量回收型污泥热化学处理技术。它通过在催化剂作用下无氧加热干燥污泥至一定温度(<500℃)、由干馏和热分解作用使污泥转化为油、反应水、不凝性气体和炭等可燃产物,最大转化率取决于污泥组成和催化剂的种类,正常产率为200~300L(油)/t(干泥),其性质与柴油相似。
④建筑材料利用
污泥可用于制砖和制纤维板材。
污泥制砖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干化污泥直接制砖,另一种是用污泥灰渣制砖。用干化污泥直接制砖时,应对污泥的成分作适当调整,使其成分与制砖粘土的化学成分相当。当污泥与粘土按重量比1:10配料时,污泥砖可达普通红砖的强度。利用污泥焚烧灰渣制砖时,灰渣的化学成分与制砖粘土的化学成分是比较接近的,制坯时只需添加适量粘土与硅砂。比较适宜的配料重量比为灰渣:粘土:硅砂=100:50:(15~20)。
污泥制生化纤维板,主要是利用活性污泥中所含粗蛋白(有机物)与球蛋白(酶)能溶解于水及稀酸、稀碱、中性盐的水溶液这一性质,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干燥、加压后,发生蛋白质的变性作用,从而制成活性污泥树脂(又称蛋白胶),使之与漂白、脱脂处理的废纤维压制成板材。其品质优于国家三级硬质纤维板的标准。
(2)填理
污泥填埋有填地与填海造地两种。
污泥消化后经脱水再进行填埋是目前国内许多大型污水处理厂中常采取的方式,经过消化后的污泥有机物含量减少,性能稳定,总体积减少,脱水后作填埋处置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处理方式。由于消化装置工艺复杂、一次性投资大、运行操作难度大,实际运行经验表明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况且脱水污泥含水率大大高于普通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所要求的30%含水率,因此需再经处理才能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或者设置专用的污泥填埋场,根据污泥的含水率及力学特性等因素进行专门填埋,但此法有占地较大、选址受阻及存在二次污染隐患等缺点。
污泥填埋的操作要求与垃圾填埋相似。污泥填埋场的渗滤液属高浓度有机污水,必须集中加以处理;污泥填埋场四周应设围栏,并采取相应的防蚊蝇、防鼠措施,未经干燥焚烧处理的污泥,宜小规模分层填埋,生污泥泥层厚度应<0.5m,消化污泥泥层厚度应不大于3m,泥层上面铺砂土层为0.5m,彼此交替进行填埋,并设置通气装置,污泥焚烧灰渣填埋时,可不分层填埋。
污泥填海造地,应遵守下列要求:①必须设护堤,渗水也必须集中进行处理,以防污泥和污水污染海水;②污泥或灰渣中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填海造地标准。
(3)投海
沿海地区,尤其是有大江、大河入海口附近,可考虑把生污泥、消化污泥、脱水泥饼或焚烧灰渣投海。投海污泥最好是经过消化处理的污泥。投海方式可用管道输送或船运,其中管道输送较为经济。在污泥投海工程实施前,必须搞好投海区的选择(离海岸10km以外,水深25m左右),以保证海水的稀释与自净作用。
总之,综合利用将是今后污泥处置的主要方式。填理由于占地多,潜在生物可利用率低,渗滤液可污染地下水,后续处理管理费用高等问题,应用受到限制。海洋投弃将逐渐被禁止。随着科技的发展,污泥的有效利用的方式和有效利用率将会进一步增加。
2、污泥利用方案的选择
(1)污泥利用的潜在风险
污泥利用需满足严格的环境卫生标准,不能造成新的环境危害。污泥利用的环境问题是重金属和氮对土壤、作物、水体的影响以及病原物污染,所以具有潜在风险。污泥的热能利用无疑是风险最小的,而土地利用则需严格管理,只有重金属含量低于农用污泥标准才可用于农作物,而且污泥肥的施用也需严格定量以控制重金属的积累和减少氮、磷淋失对水体的污染。至于病原物污染,热干化的安全性较佳,因其高温灭菌作用很彻底,产品可完全抑制微生物的活性;碱性稳定化基本上也能达到安全标准;堆肥则不足以保证安全性,因病原物仍有少量存活且产品的高含水率(一般为30%~40%)可使病原物复活,故采用堆肥方案时需加强对堆肥质量、场所和施用场地的管理。
(2)利用方案的比较
①农田林地利用
用污泥对农田、林地、草坪施肥或进行土壤改良以及用于市政绿化、育苗等,不仅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树木、花卉及草坪等的生长,而且可避免污泥中的重金属、有毒有机物因食物链的生物富集效应对人畜产生的危害,除此之外土壤的自净能力还可使污泥进一步无害化。因此土地利用是一种积极的、生产性的污泥处置方法。污泥利用前需堆肥化处理,堆肥化若采用静态条垛工艺,成本最低,但其生产周期长、占用土地多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严重;若采用发酵仓,其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将增加,而且若要制成复合肥还需烘干造粒设备,这样其成本优势就大大削弱了。
②污泥焚烧产物利用
污泥焚烧效果好,焚烧产物既可用作新的产品原料,又可回收热能。国外已有较成熟经验和工艺,可以直接借鉴使用。但总体来说焚烧的成本最高(是其他工艺的2~4倍)。今后应从降低成本,减少二次污染角度着手,生产新设备。
③低温热解制取可燃物
污泥低温热解效果亦好,污泥可通过干馏提取油、气等,不但可做燃料也可用于制造四氯化碳等化工产品,具有工业化利用前景,且能量回收率高,经济性优于焚烧处理,是大有前途的处理方法。在热解机理和动力学研究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进一步探讨。在工艺和设备的改进方面有待新的突破。
④建筑材料利用
建筑材料利用,不仅可以减少污泥填埋所占用的土地,减少自然资源消耗,而且可以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3)其他因素
污泥处理设施的选址是方案选择的决定因素之一。一般而言,污泥宜就近处理以节省运输费用和减少湿污泥运输对沿途造成的污染。由于污泥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带来臭味、有毒有害气体及病原体等环境问题,所以选址会对方案选择产生决定性影响。
3、结语
污泥经过减容、稳定和无害化处理后,可以作为资源加以综合利用。污泥的处理处置及其无害化,作为再生资源有效利用是世界各国共同重视的问题。面对各地区千差万别的污泥利用经验,应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兼顾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的前提下,审慎地、全面地论证各种方案实施的可行性,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目前的利用方向是土地利用和热能利用。从长远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应将污泥制成污泥复合肥料或污泥生物复合肥料,将农田林地利用作为主要的有效利用途径。同时,也要发展研究其它的资源化途径,如直接或间接作为燃料、热分解制油等。污泥焚烧作为最彻底的处理方式,在国外,特别是西欧和日本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欧洲将来有30%的污泥土地利用、70%热能利用。在国内,由于其一次性投资和处理成本大、焚烧烟气需进一步处理等问题而一直未得到应用。随着国内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污泥处置已成为突出的问题。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③ 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处置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现阶段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污泥量(干重)大约为130万斗察吨,并以年增长率10%的速率增长。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组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营养元素、重金属、病原菌和有机污染物等,如不及时加以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因此,探求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污泥处理与处置,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就成文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1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污泥安全处理处置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内不少城市自2002年开始建设现代化污泥处置设施。毋庸置疑,污泥处置实质性工作的开展在大部分污水处理厂还处于起步阶段,湿污泥被随意抛弃或露天堆放的现象比比皆是,只有20%不到的湿污泥实现了资源化处置,引起较多的二次污染。
现阶段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处置技术基本上采用引进西方技术,或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或国产化。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空心桨叶热蒸汽烘干、高温好氧堆肥、污泥制砖、化学调理深度脱水加焚烧及循环流化床干化加焚烧等都在国内污水处理厂中有了实际应用,但诸如污泥低温制油、污泥制陶、污泥熔化、污泥湿式氧化、污泥制活性吸附剂等新技术还仍处于研究阶段,没有进行大规模工程应用。
2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处置的典型技术
2.1好氧堆肥
污泥好氧堆肥是将固体有机废弃物转化为高质量有机肥的重要无害化和资源化途径,它不仅可以解决城市污泥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对于发展有机肥、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陶娟娟在常温下以体积为1m3的堆体(包含污泥、稻草和木屑),C/N为30,含水率为55%,通过人工翻堆来进行通风,测得种子发芽系数为88.3%,腐熟度高。在塌陷区贫瘠土地上应用堆肥产品后,土壤中的重金属和营养搏销腔元素等均有所提高,且重金属增加量符合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所规定的农田土壤质量控制标准允许值,由此得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在常温状态下自然通风堆肥效果较好。
2.2污泥制砖
污泥制砖是指将污泥经过一定处理筛选后,与其他原料混合(如粘土)加压成型,焙烧后制得污泥砖。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污泥制砖资源化展开相关研究:①有研究者将城市污泥加入到烧结砖中,考察制备得到的污泥粘土烧结砖的各项性能,结果显示当加入的污泥量在5%-6%之间时,生产得到的页岩及粘土烧结普通砖均可作为承重砖体使用。而当污泥的加入量少于5%时,所得到的页岩烧结空心砖强度,可作为填充墙(或隔离墙)使用;②有研究者利用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制备粘土砖,结果显示当污泥添加量为5%到25%之间时,制备的砖体具有较好的保温隔音效果。如果投入工业生产,一个普基衫通的陶瓷砖生产厂每天可消耗30吨污泥;③有研究者利用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水污泥制备烧结砖时发现,当污泥掺量为20%时,砖体呈现较好性能,能够用作承重墙体的建造。经计算,生产100万块深度脱水污泥砖,能带来76000元的经济效应,同时分别能减排2.203吨和3.126吨的二氧化硫。
2.3污泥燃料化
由于污泥具有较高的热值,在许多工业应用中将污泥作为替代燃料,有研究者利用污泥热值,将其添加到水煤浆中制备成生物质煤浆,此举既节约了煤资源,又省掉了污泥前处理等繁琐程序;有研究者以污泥、稻草和烟煤为原料,压制成污泥燃料,结果显示污泥:烟煤:稻草=0.5:0.45:0.05且控制成型压力和过量空气系数分别为50MPa和1.3-1.7时,其污泥型燃料的燃烧速率最快;有研究者用成型干化工艺制备污泥-煤复合燃料,结果显示污泥的含水率、成型压力以及原材料的添加比例都对燃料的成型有很大影响,并且污泥煤秃先剂舷嘟嫌诖课勰嗑哂薪虾玫母苫性能,能同时实现污泥脱水和资源化的双重目的;有研究者制备了污泥秸秆衍生固体燃料,结果显示该种燃料相较于污泥单独燃烧和煤混合燃烧都具有更好的燃烧特性,能替代燃料使用。
3结语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在我国已经有超过20年的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后,污泥既由附近郊区的农民用于农田。而本文主要对好氧堆肥、污泥制砖和污泥燃料化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的效率,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④ 污水厂处理的污泥能做肥料吗
通常有三种, 1。有生物污泥, 2。有化学污泥, 3。有生物化学混合污泥版 第一种污泥处理法最简权单成本低,可做肥料、培养为污水处理厂培养活性污泥。 第二种和第三种污泥处理方法复杂些、费用较高,污泥经过压滤机压干后,可交给有资质单位进行焚烧处理,也可以找有资质的生产单位用作原材料,如制砖、制混凝土等。
⑤ 市政污泥处理和处置技术探讨
市政污泥是处理生活污水时所产生的沉淀、悬浮及颗粒物。下面中达咨询就带来市政污泥处理处理原则、市政污泥的处置方式以及市政污泥的处置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借鉴。
当前如何妥善处理污泥,实现其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课题。以下就市政污泥处理和处置技术进行探讨分析。
一、市政污泥处理处理原则
市政污泥处理处理原则:
(1)污泥处理处置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宜相对集中设置,鼓励将若干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集中处理处置。
(2)应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规划污泥产生量,合理确定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模;近期建设规模,应根据近期污水量和进水水质确定,充分发挥设施的投资和运行效益。
(3)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建、改建和扩建时,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污泥处理必须满足污泥处置的要求,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项目不能通过验收;目前污泥处理设施尚未满足处置要求的,应加快整改、建设,确保污泥安全处置。
(4)严格控制污泥中的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工业废水必须按规定在企业内进行预处理,去除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达到国家、地方或者行业规定的排放标准。
二、市政污泥的处置方式
污泥处置是处理后污泥的最终消纳方式,主要包括卫生填埋、土地及农田利用、焚烧和综合利用四个方面。据统计,目前75%的污泥采用土地填埋,其次为土地利用,而最有发展潜力的焚烧仅占3%。
填埋操作简单,经济可行,是我国采用最多的污泥处置方式,因不能满足资源化利用要求,在国外填埋污泥比例逐年下降。污泥可单独填满,也可与生活垃圾混合后填埋,考虑到占用土地及对环境污染等因素,已逐渐被淘汰。
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及各种微量元素,可改善土壤特性,进行稳定无害化处理并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标准要求后,依据当地土壤特性及植物习性,确定试用范围、施用量及期限后方可被用于土地及农田。在利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重金属含量,防止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影响身体健康。
焚烧是污泥处置技术中对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最为彻底的方式。在高温、有氧条件下,通过蒸发、挥发、分解、烧结、熔融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将污泥中的有机成分分解为CO2、H2O、N2等气相成分。该方法可杀死一切病原体,彻底解决污泥恶臭问题。污泥可独立焚烧,也可与生活垃圾、水泥原料、煤以及培贺兆生物质掺混燃烧。屈会格等研究煤与污泥掺混燃烧特性时发现,掺混燃烧使煤的着火与燃尽时间配租提前,综合燃烧特性降低。尹龙晓等发现,秸秆中挥发分的大量析出及燃烧提高了掺混燃烧的稳定性及燃尽能力,当秸秆掺混比例为20%时可满足热值指标要求。
污泥的综合利用主要包括制砖、生产水泥、制陶粒和制熔融材料等。污泥制砖可采用干化污泥和污泥灰渣两种原料,其中灰渣成分与黏土砖更为接近,在制造过程中仅需添加适量黏土与硅砂即可。污泥作为粘结剂可将无烟粉煤加工为型煤,不仅改善了常规型煤的内部孔结构,而且还提高了型煤的气化反应性。
三、市政污泥的处置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和胶体拍带等组成的复杂非均质体。污泥含水率高(>98%),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典型的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包括浓缩、稳定化处理、干化和污泥处理四个阶段。
3.1浓缩工艺
污泥水分主要包含表面粘附水、间隙水、毛细结合水和内部水四类。污泥浓缩的目的是去除其中的自由水和间隙水,方法主要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三种,此外还有带式重力浓缩、微孔浓缩、隔膜浓缩和生物浮选浓缩等。重力浓缩是最节能的污泥浓缩方法,不需外加能量,利用污泥自身重力自然沉降分离;气浮浓缩是依靠附着在污泥颗粒周围的微气泡减轻比重,使其强制上浮,达到浓缩目的;离心浓缩与带式重力浓缩均属于机械浓缩。经浓缩后污泥含水率可降至95%左右。
3.2稳定化处理工艺
稳定化处理旨在降解污泥中易腐败发臭的有机营养物,进一步减少污泥含水量,降低病原菌、细菌含量,消除臭味。稳定化处理方法主要有厌氧、好氧和好氧堆肥三种。厌氧消化是我国普遍采用的污泥处理工艺,占污泥稳定化处理技术的38.04%。在无氧条件下,兼性菌与厌氧菌共同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通过水解酸化、乙酸化和甲烷化三个阶段分解为甲烷(占60%~70%)、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氮硫化物和硫化氢(占25%~40%)等气体的过程。分解乙酸产生的甲烷约占总量的2/3,由CO2和H2转化的甲烷约占量的1/3。
好氧消化技术占污泥稳定化处理技术的2.81%,在微生物的内源代谢过程中,细胞组织在好氧条件下将自身原生质分解为二氧化碳、水、氨氮和硝基氮等小分子物质。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条件下,由好氧菌对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以合成新细胞质的稳定过程,其工艺流程分为前处理、主发酵、后发酵、后处理及贮存五个阶段。
3.3干化工艺
污泥干化是利用热能去除脱水污泥水分的过程。根据热源不同,可分为自然干化与热干化两类。自然干化利用太阳能进行脱水。热干化采用的热源按成本由低到高依次为烟气、燃煤、热干气、沼气、蒸汽、燃油和天然气。按热媒与污泥的接触方式可将热干化法分为直接接触加热、间接传导加热及联合加热三种,采用的设备主要有转鼓式、转盘式、带式、螺旋式和离心式干化机。污泥干化过程中要注意污泥粘结问题、尾气处理问题,粘结问题采用干料返混措施可得到减轻。尾气循环回用不仅可降低系统的氧气含量,提高运行安全性能,还可回收热量,降低能耗。尾气需经过除尘、冷凝、水洗、热氧化后排放。
3.4污泥处理新工艺
除上述常规技术外,国内外还研发出多种新型高效污泥处理工艺,如熔化、两相消化、制油、超声波处理等,可对污泥进行深加工,以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1)熔化。污泥处理厂的脱水滤饼经干燥粉碎后,送入1300℃~1500℃的熔化炉中进行燃烧,燃后烟气用于加热新空气和循环蒸汽,熔融炉渣用于建筑材料。(2)两相消化。传统厌氧消化工艺需依次经过发酵、产氢产乙酸和产甲烷三类菌群。后两者属共生互营菌,划为一相称产甲烷菌,发酵菌称为产酸菌。两类菌种特性差异较大,对环境要求迥异,无法同时处于最佳生态环境中。两相消化即将两类菌分别置于串联的两个反应器中单独进行消化,大大提高处理效率。(3)制油。利用污泥中大量有机物及营养元素可取油产品。污泥制油有低温热解油化和直接热化学液化两种技术。(4)超声波处理。超声波处理即利用超声波能量在液体污泥中形成气泡,依靠气泡破灭形成高温高压环境并产生剪切力,从而破坏菌胶团结构,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为后续工艺提供有利条件。超声波处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声波频率、声强或声密度及作用时间等。
四、结束语
合理有效地对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在消除二次污染问题的同时,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作为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应寻求适合当下国情的污泥处理办法,并不断探索污泥处理新工艺。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