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涂装车间和办公室的合理化建议
涂装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等“三废”,这对环境构成了威胁。因此,涂装车间成为了工厂防治公害的重点区域,也是防火的关键地带。为了防止污染和火灾的发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涂装安全,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污染和火灾害。
在进行涂装作业时,所使用的材料可能含有有害物质,这使得操作者可能遭受急性或慢性中毒、职业病和皮肤病等健康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工作环境的保护,提高劳动保护意识,并确保工人的健康。
涂料的毒性主要源于其所含的溶剂、颜料和部分基料中的有毒物质。有机溶剂通常具有溶脂性,一旦进入人体,会迅速与含脂肪物质结合,尤其是对神经组织产生麻痹作用,导致行动和语言障碍。不同有机溶剂因化学结构不同,其毒性也各不相同。常见的有毒溶剂包括苯类、四氯乙烷和异氰酸酯等。
以苯为例,在苯浓度为100-300mg/m3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慢性中毒。轻度苯中毒的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全身无力、疲劳嗜睡、心悸及食欲不振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鼻血和牙龈出血。中度苯中毒患者白血球下降至3000以下,红血球和血小板减少,鼻、牙龈出血频繁,皮下可能出现淤血、紫斑,女性月经期延长,抵抗力下降。重度苯中毒患者白血球降至2000以下,红血球和血小板大量减少,口腔黏膜及皮下出血,视网膜广泛出血,肝脏肿大,骨骼组织显著改变,多发性神经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为了确保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必须通过排气和换气降低空气中的溶剂蒸汽浓度,使其低于长期不受损害的安全浓度。某些颜料(如含铅颜料和锑、镉、汞等化合物)及木车箱使用的防霉剂(如有机汞、八羟基喹啉铜盐)等均为有害物质,若吸入体内则可能引发中毒反应。有些基料的毒性也很大,如聚氨酯漆中含有游离异氰酯,能引起呼吸系统过敏;环树脂涂料中含有的有机胺类可能引发皮炎等。
从事涂装工作的人员在工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在使用任何涂料和工具之前应仔细阅读相关技术资料,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指示。其次,在室内施工时应确保空气流通,喷漆间进行涂装操作时必须开启排风系统,并在喷涂工作完成后继续运行10分钟,以清除喷雾和避免溶剂气体积聚。第三,在使用和处理涂料时必须穿戴防护工作服,进行除锈、打磨、喷涂等工作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和过滤面具,防止砂砾、漆雾等对眼睛和呼吸系统造成伤害。使用酸洗除锈或碱液除锈时,应佩戴耐酸手套和防护镜。使用双分涂料,特别是含异氰酸酯的涂料时,必须在密封并有良好通风系统的喷漆房内进行,操作人员必须佩戴活性炭过滤呼吸面具或供气面具。
在使用有毒有害涂料及辅料时,必须小心,避免接触眼睛、口腔和其他身体裸露部分。如有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生的帮助。禁止在涂装车间内吸烟、饮食或存放饮料食物。工作后,在饮食前必须彻底清洗双手及面部。施工完毕后,应封闭油漆桶,清理工具和涂料;防护用品应专门保管。全身无任何污染的物料及纸张等必须立即置于有盖的金属容器内。如感到身体不适,应尽快报告并请医生进行检查。
㈡ 那位大侠知道建厂相关的安全法规
4.1厂房必须和居住区分开,不得混杂。布局应符合GB 50187要求。 4.2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多层建筑内必须设置热车间时,应将热车间设在建筑物的最上层。 4.3单跨度厂房如有产生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的车间,应与其他功能建筑物隔离。 4.4多跨度厂房在布置工艺设置时,应将冷、热跨间隔配置。热加工厂房的平面布置应呈“L”型、“凵”型或“山”型;开口部分位于夏季主导风向的迎风面,而各翼的纵轴与主导风向成0(45夹角。“凵”型或“山”型建筑物各翼的间距一般不小于相邻两翼高度(由地面至屋檐)和的二分之一,以不小于15m为宜,如建筑物内不产生大量有害物质时,该间距不得小于相对两个建筑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由地面至屋檐)。 4.5厂房最低层高不应低于3.0m,每个工人所占建筑容积小于20m的厂房,应保证每人每小时不少于30m的新鲜空气量:如所占容积为20(40m时,应保证每天每小时不少于20m的新鲜空气量;所占容积超过40m时,可由门窗渗入的空气来换气。 4.6产生汞、砷毒物的车间,其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围护结构的表面,应采用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并加设保护层,以便清洗。墙体与地面交接处应作圆角处理。 4.7产生毒物或强腐蚀性介质的车间。应有冲洗地面和墙壁的设施。车间地面应平整光滑,易于清扫。经常有液体的地面应不透水,不积水,应设坡向排水系统。排水设水封,废水应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4.8产生粉尘的车间,地面应平整光滑,易于清理。用水冲洗时,地面应不透水,不积水,应设坡向排水系统。排水设水封,废水应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4.9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卫生要求;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季度调节,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热加工厂房应设置天窗挡风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应高于1.2m。 4.10设计集中采暖车间时,车间内工作地点的冬季空气温度应达到TJ36中有关条款规定要求。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为-20℃以下的地区,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门斗和外室。 4.11生产用水较多或产生高湿的车间应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潮设施。 4.12车间的围护结构(不包括门窗),应防止雨水、雪不渗入。采暖车间围护结构的内表面,应防止凝结水汽(特别潮湿车间工艺上允许在墙上凝水汽的除外)。 4.13生产车间工作面上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应符合GB 50033要求。侧窗应均匀分布在车间的各个方向,窗间墙壁的宽度不宜大于窗宽的两倍。窗上缘应接近天花板,窗下缘距地不宜高于1.2m。 4.14工作面要有足够的照度,其标准值应符合GB 50034的要求。 5生产工艺布局要求 5.1基本原则 5.1.1各车间排列的相互关系除按照生产流程要求外,同地也必须考虑到某些车间工段可产生的有害因素影响其他车间的空气清洁、安静、通风、采光等。 5.1.2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烟雾和毒物的车间应当设在整个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5.1.3高温车间的纵轴宜与炎热季节的主导风向垂直,纵轴与主导风向的夹角不宜小于45。 5.1.4产生噪声的车间应远离其他车间、行政区和生活区。 5.2职业危害发生源的布置 5.2.1放散不同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害大与毒害小的应隔开;放散热量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设备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应按热源及毒物性质竖向合理布局并加强防护措施。 5.2.2在工艺上允许远距离控制且噪声与振动较大的设备应设隔音室集中操作,将噪声源与操作人员隔开。 5.2.3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宜布置在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尽量布置在天窗的下面。 6劳动卫生防护 6.1粉尘、毒物 6.1.1对产生尘毒危害的作业,应采取密闭、负压操作或隔离措施。 6.1.2对不能采取密闭和隔离措施的生产工艺,应根据工艺特点和有害物质的特性,分别采取局部通风、全面通风和混合通风措施,使车间空气中尘毒深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6.1.3通风除尘排毒净化系统和空调系统的设计应符合GBJ 19及相应的防尘、防毒技术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6.1.4局部机械通风系统应包括排气罩、通风管理、风机和净化装置等设备。通风管理道布置应合理,对于容易凝结蒸汽和聚积粉尘的管道及几种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燃烧或形成更为有害的混合物、化合物的通风管道应设独立的防爆通风系统。 6.1.5使用、生产酸碱或其他腐蚀性物质的车间或场所,应设置冲洗皮肤或眼睛的供水设施。 6.2高温、低温、冷水 6.2.1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应布置在车间外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车间内的高温热源应布置在天窗下方或靠近车间下风侧的外墙侧窗附近。 6.2.2高温作业车间的防暑降温措施应按TJ36及相应的规范执行。 6.2.3车间内低温、冷水控制技术措施应按TJ36执行。 6.3噪声、振动 6.3.1应选用低噪声的工艺过程和设备,如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消声、隔声、吸声以及综合控制措施,使其符合GBJ 87的规定。 6.3.2产生强烈振动的车间应采取防止振动传播的措施,车间墙体应加厚。 6.3.3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的底层,对振动幅度大、功率大的设备应设计隔振基础。 6.4辐射 6.4.1对于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单位和场所以及操作带有放射性物质的仪器、仪表或产生电离辐射的设备或装置等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应按GB 4792的有关条款及有关的标准执行。 6.4.2对于从事工业射线装置的单位和场所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应按ZB Y315的有关条款执行。 6.4.3对于产生高频、微波等非电离辐射的设备应接接地线金属屏蔽。对于车间的电磁辐射防护,应按GB 8702、GB 10437、GB 10436、GB 10435等规定执行。 6.4.4产生电离辐射的作业场所应设在单独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物的一端,并要有足够的建筑面积。墙体、门窗应符合防辐射要求,室内应有通风设施。 6.5辅助用室 6.5.1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和实际需要设置生活卫生用室,包括浴室、更衣室、女工卫生室、医疗室、休息室(含饮水设施)、食堂、厕所等,生活卫生用室应与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及高温、辐射的车间隔开。 6.5.2对具有生物危害、高温等特殊场所所应设消毒、清尘室、烘干室。 附录A(提示的附录) 相关的国家标准 标准号 标准名称 最高允许浓度(或标准值),mg/m GB8773-88 车间空气中丙烯酸甲酯卫生标准 20 GB8774-88 车间空气中锑及其化合物卫生标准 1.0 GB8775-88 车间空气中氯丙烯卫生标准 2.0 GB8776-88 车间空气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卫生标准 30 GB8777-88 车间空气中六氟化硫卫生标准 6 000 GB8778-88 车间空气中磷胺卫生标准化 0.02(皮) GB8779-88 车间空气中氢化锂卫生标准 0.05 GB8780-88 车间空气中二甲基乙酰胺卫生标准 10(皮) GB10328-89 车间空气中石黑粉尘卫生标准 6 GB10329-89 车间空气中皮毛粉尘卫生标准 10 GB10330-89 车间空气中炭黑粉尘卫生标准 8 GB10331-89 车间空气中珍珠岩粉尘卫生标准 10 GB10332-89 车间空气中云母粉尘卫生标准 4 GB10333-89 车间空气中活性炭粉尘卫生标准 10 GB10439-89 车间空气中萤石混合性粉尘卫生标准 2.0 GB11516-89 车间空气中三氯化磷卫生标准 0.5 GB11517-89 车间空气中乙二胺卫生标准 4 GB11518-89 车间空气中液化石油气卫生标准 1 000 GB11519-89 车间空气中间苯二酚卫生标准 10 GB11520-89 车间空气中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卫生标准 5 GB11521-89 车间空气中蛭石粉尘卫生标准 5 GB11522-89 车间空气中二氧化钛粉尘卫生标准 10 GB11524-89 车间空气中氯乙醇卫生标准 2(皮) GB11525-89 车间空气中丙烯酰胺卫生标准 0.3(皮) GB11526-89 车间空气中百菌清卫生标准 0.4 GB11527-89 车间空气中碳化硅粉尘卫生标准 10 GB11528-89 车间空气中砂轮磨尘卫生标准 10 GB11529-89 车间空气中钴及其氧化物卫生标准 0.1 GB11530-89 车间空气中三甲苯磷酸酯卫生标准 0.3(皮) GB11531-89 车间空气中铜尘(烟)卫生标准 铜尘1.0 铜烟0.2 GB11532-89 车间空气中抽余油(50-220℃)卫生标准 300 GB11719-89 车间空气中溶剂汽油卫生标准 300 GB11720-89 车间空气中敌百虫卫生标准 0.5 GB11721-89 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卫生标准 2 GB11722-89 车间空气中钡及其化合物卫生标准 金属钒、钒铁合金、碳化钒 1.0钒化合物尘 0.1 钒化合物烟 0.02 GB11723-89 车间空气中1,2一二氯乙烷卫生标准 15 GB11724-89 车间空气中含50%-80%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 1.5 GB11725-89 车间空气中含8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 1 GB11726-89 车间空气中铅、氧化铝、铝合金粉尘卫生标准 铝、铝合金粉尘 4氧化铝粉尘 6 GB16182-1996 车间空气中乙苯卫生标准 50 GB16183-1996 车间空气中铊卫生标准 0.01(皮) GB16184-1996 车间空气中硫酰氟卫生标准 20 GB16185-1996 车间空气中萘卫生标准 50 GB16186-1996 车间空气中溴氰菊酯卫生标准 0.03 GB16187-1996 车间空气中叠氮酸和叠氮化钠卫生标准 叠氮酸 0.2 叠氮化钠 0.3 GB16188-1996 车间空气中氧化乐果卫生标准 0.3(皮) GB16189-1996 车间空气中异稻瘟净卫生标准 1.0(皮) GB16190-1996 车间空气中乙二醇卫生标准 20 GB16191-1996 车间空气中三氟甲基次氟酸酯卫生标准 0.2 GB16192-1996 车间空气中氯甲烷卫生标准 40 GB16193-1996 车间空气中二异氰酸甲苯酯(TDI)卫生标准 0.2 GB16194-1996 车间空气中电焊烟尘卫生标准 6 GB16195-1996 车间空气中氧化镁(烟)卫生标准 10 GB16196-1996 车间空气中凝聚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 3 GB16197-1996 车间空气中木粉尘卫生标准 游离SO(10% 8 GB16198-1996 车间空气中棉尘卫生标准 游离SO(10% 3 GB16199-1996 车间空气中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卫生标准 0.2(皮) GB16200-1996 车间空气中氰戊菊酯卫生标准 0.05(皮) GB16201-1996 车间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 18 000 GB16202-1996 车间空气中氯丁二烯卫生标准 4(皮) GB16203-1996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 5kV/m GB16204-1996 车间空气中四氯乙烯卫生标准 200 GB16205-1996 车间空气中杀螟松卫生标准 1(皮) GB16206-1996 车间空气中硅藻土粉尘卫生标准 游离SiO(10% 2游离SiO(10% 10 GB16207-1996 车间空气中大理石粉尘卫生标准 10 GB16208-1996 车间空气中聚乙烯卫生标准 10 GB16209-1996 车间空气中聚丙烯卫生标准 金属镍与难溶性镍化合物(以Ni计) 1 可溶性镍合物(以Ni计) 0.5 GB16211-1996 车间空气中久效磷卫生标准 0.01(皮) GB16212-1996 车间空气中硝化甘油卫生标准 1 GB16213-1996 车间空气中丙烯酸卫生标准 6(皮) GB16214-1996 车间空气中乙胺卫生标准 18 GB16215-1996 车间空气中邻苯二甲酸酐卫生标准 1 GB16216-1996 车间空气中二氧化锡卫生标准 2(以Sn计) GB16217-1996 车间空气中硒卫生标准 0.1 GB16218-1996 车间空气中二氯甲烷卫生标准 200 GB16219-1996 车间空气中三氯甲烷卫生标准 20 GB16220-1996 车间空气中白僵菌孢子卫生标准 6×10孢子数/m GB16221-1996 车间空气中肼卫生标准 0.13(皮) GB16222-1996 车间空气中一甲基肼卫生标准 0.08(皮) GB16223-1996 车间空气中偏二甲基肼卫生标准 0.5(皮) GB16224-1996 车间空气中白云石粉尘卫生标准 10 GB16225-1996 车间空气中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 游离SiO10%-50% 1游离SiO50%-80% 0.5游离SiO(80% 0.3 GB16226-1996 车间空气中石灰石粉尘卫生标准 10 GB16227-1996 车间空气中汞卫生标准 0.02 GB16228-1996 车间空气中氟化物卫生标准 1.0(以F计) GB16229-1996 车间空气中钨卫生标准 6 GB16230-1996 车间空气中异丙醇卫生标准 750 GB16231-1996 车间空气中四氢呋喃卫生标准 300 GB16232-1996 车间空气中石膏粉尘卫生标准 10 GB16233-1996 车间空气中乙酸卫生标准 20 GB16234-1996 车间空气中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卫生标准 0.1(皮) B16235-1996 车间空气中呋喃卫生标准 0.5 GB16236-1996 车间空气中三次甲基三硝基胺(黑索今)卫生标准 3 GB16237-1996 车间空气中谷物粉尘卫生标准 游离SiO(10% 8 GB16238-1996 车间空气中呼吸性水泥粉尘卫生标准 2 GB16239-1996 车间空气中桑蚕丝尘卫生标准 10 GB16240-1996 车间空气中稀土粉尘卫生标准化 游离SiO(10% 5 GB16241-1996 车间空气中石棉纤维卫生标准 1.5f/mL GB16242-1996 车间空气中对硝基苯胺卫生标准 3(皮) GB16243-1996 车间空气中邻笨二甲酸二丁酯卫生标准 2.5 GB16244-1996 车间空气中麻尘(亚麻、黄麻和苎麻)卫生标准离SiO(10%亚麻 3游离SiO(10%黄麻 4 游离SiO(10%苎麻 6 GB16245-1996 车间空气中草酸卫生标准 2 GB16246-1996 车间空气中硫酸二甲酯卫生标准 0.5 GB16247-1996 车间空气中氯化锌(烟)卫生标准 2 GB16248-1996 车间空气中呼吸性煤尘卫生标准 游离SiO(10% 3.5 GB16249-1996 车间空气中甲酚卫生标准 10(皮) GB16250-1996 车间空气中考的松卫生标准 3
㈢ 污水处理能产生哪些多有毒有害气体
污水处理设施能产生许多有毒有害气体,比如甲烷(可燃气体)、硫化氢、一氧化回碳和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答有多种来源,比如污水池、泵站、曝气池、污泥消化池、除臭车间和处理车间。如曝气和污泥消化,通常是沼气产生的高危区这些从污泥中产生的沼气含有甲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甲烷除了极易爆炸以外,还能导致氧气浓度降低,从而增加了使人窒息的风险。在另一方面,硫化氢在低浓度下(0.0047ppm)有特殊的气味,极易辨别;但当浓度超过150ppm时,人的嗅觉神经就会因被损坏而闻不到它的气味,从而掩盖其真实的存在,即使硫化氢达到了致死浓度800pm,工人也闻不到其气味,产生致命危险。由于沼气极易燃烧,污泥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因此,如果从消化池中渗漏出来,将会非常危险,很有可能导致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