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喷漆废水为什么含有重金属
喷漆废水为什么含有重金属
在涂装工艺生产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分前处理废水、电泳涂漆废水和喷漆废水。
前处理废水来自漆前表面处理的脱脂、磷化表面等工序,含有乳化油、表面活性剂、磷酸盐、重金属离子填料、溶剂等等。电泳涂漆废水产生于涂件上附着的浮漆和槽液的清洗过程,一般包括往离子洗水和超滤液;其成分与槽液成分相同,含有水溶性树脂(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颜料(如炭黑、氧化铁红、铅汞等),填料(如钛白粉、滑石粉等),助溶剂(如三乙醇胺、丁醇等)和少量重金属离子。
湿式喷涂室用水洗涤喷漆室作业区空气,空气中漆物和有机溶剂被转移到水中形成了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漆物颗粒,其水质由所用漆料(以硝基漆、氨基漆、醇酸漆和环氧漆为主)和溶剂(如乙醇、丙酮、脂类、苯类等),助溶剂而定。
涂装废水特征
1.涂装废水种类多,水质因使用的材料而异,仅脱脂液就有多种配方、涂料种类则更多。
2.排放无规律,除部分水洗水连续溢流排放外,涂装线废水或废液多为间歇集中排放。
3.水质水量变化大,无规律可循。
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废水怎么处理
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需兼顾去除废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和降低COD、BOD等指标。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废水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泡沫分离法是较早应用的物理方法,通过向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废水中通入空气,产生大量气泡,使废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吸附于气泡表面,形成泡沫,从而达到净化效果。研究表明,使用微孔管布气,气水比为6:1至9:1,停留时间为30至40分钟时,泡沫分离法对废水中LAS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宋沁的研究表明,当进水LAS浓度低于70mg/L时,经处理后的出水LAS浓度L,平均去除率>90%。韦帮森采用泡沫分离技术处理废水10天,进水COD平均浓度783.14mg/L,出水COD平均浓度为49.02mg/L,COD平均去除率为93.15%,表明处理效果良好。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的多孔性和大的比表面积,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在表面,从而达到分离目的。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吸附树脂、硅藻土、高岭土等。丁娟的研究表明,聚合氯化铝对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混凝效果最佳。但活性炭再生能耗大,且再生后吸附能力有所下降。天然的粘土矿物类吸附剂应用较多,为了提高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需改善吸附性能、加工条件和表面改性等。吸附法优点是速度快、稳定性好、设备占地小,但主要缺点是投资较高、吸附剂再生困难、预处理要求较高。
混凝法不仅能去除废水中胶体颗粒和吸附在胶体表面上的表面活性剂,还能与溶解在水相中的表面活性剂形成难溶性的沉淀。常用的混凝剂有铁盐、铝盐及其聚合物和各种有机混凝剂。丁娟的研究表明,聚合氯化铝为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循环利用的最佳混凝剂。尽管混凝法处理成本低、工艺成熟,但占地面积大、药剂用量大,并产生大量废渣与污泥,常需与其他处理方法联合使用,才能达到完全去除的目的。宋爽利用混凝法预处理了洗涤剂生产废水中大量的SS、油脂类物质及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效果,对保证后续处理达标有重要作用。
膜分离法利用膜的高渗透选择性来分离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常见的膜分离技术有反渗透、超滤、微滤、电渗析和纳滤,其中超滤膜和纳滤膜对表面活性剂废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王锦利用聚丙烯、聚丙烯腈和聚砜3种不同材质超滤膜处理洗涤污水,发现聚丙烯腈膜较优,能有效去除浊度、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一定程度保留了游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长期循环洗涤对衣物的白度无不良影响。薛罡令洗浴废水经微絮凝纤维过滤-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后,使原水中超标的COD、浊度、LAS得到有效降低,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操作简易,实现了洗浴废水的简易物化处理。
催化氧化法是对传统化学氧化法的改进与强化。常用的Fenton处理法就是催化氧化法的一种,处理时,铁盐浓度较高时,LAS的去除主要靠絮凝作用;浓度低时,则主要靠氧化作用而去除。近年来出现了多相催化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王效成等用多相催化氧化法处理COD为840mg/L、LAS为360mg/L的废水,处理后COD去除率为84.8%,LAS去除率为88.3%,去除率随反应温度升高而降低,pH的变化对去除率没有影响。光催化氧化法是在光与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O·等自由基离子来氧化分解表面活性剂。单建国以TiO2/GAC作光催化剂,用太阳光作光源对洗涤剂模拟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1g TiO2/GAC可将120mg左右、起始质量浓度为150mg/L的LAS降至20mg/L。光催化降解速率与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离子电荷、吸附性能有很大关系。
生物法降解表面活性剂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已被一些污水处理厂采用。该法可以分为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和利用土壤的自净作用的方法,均是利用微生物可以将表面活性剂作为唯一碳源加以利用的特性来完成对表面活性剂的降解。研究发现假单胞菌的许多菌属,包括沟槽假单胞菌属、孔雀尾假单胞菌属、德阿昆哈假单胞菌属、膜状假单胞菌属、小田假单胞菌属、克罗斯韦假单胞菌属等和克雷伯氏菌属、无色细菌属、黄杆菌属、微球菌属等都可以降解表面活性剂,但对于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废水,这些细菌的降解活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 如何处理电泳涂漆废水
电泳涂装废水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电泳前处理清洗工件产生的废水,里面含大专量的油污,表属面活性剂,酸或者碱;第二部分是电泳后水洗产生的废水,里面含有电泳漆树脂,少量溶剂和色粉。两部分废水最好分开处理,前处理废水已经有成熟的工艺,电泳后产生的废水,要经过絮凝等工艺,把树脂和色粉分离出来,需要专门的设备,市场上有专门做电泳废水处理设备的公司,比如深圳的泓和顺
4. 中性清洗剂,内含表面活性剂废水排放
你好,中性清洗剂,内含表面活性剂废水排放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专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属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两部分的有机化合物。一般是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否分解为离子,又将其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两大类。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三种。
实践证明,在织物的水洗中只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织物去污能够起到正面有效的作用。因此这两种表面活性剂就成了衣物洗涤剂的主要材料。
洗涤剂要具备良好的润湿性、渗透性、乳化性、分散性、增溶性及发泡与消泡等性能这些性能的综合就是洗涤剂的洗涤性能。洗涤剂的产品种类很多,基本上可分为肥皂、合成洗衣粉、液体洗涤剂、固体状洗涤剂及膏状洗涤剂几大类。
5. 电镀废水含什么成分,一般怎么处理
从电镀生产工艺可将电镀废水分为前处理废水、镀层漂洗废水、后处理废水以及废镀液、废退镀液等四类。
一、前处理废水
除油过程中常用碱性化合物如NaOH、Na2CO3、Na3PO4、Na2SiO3等,对于油污特别严重的零件有时还用煤油、汽油、丙酮、甲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除油,再进行化学碱性除油。为去除某些矿物油,通常在除油液中加一定量的乳化剂,如OP乳化剂、AE乳化剂、三乙醇胺油酸皂等。因此除油过程中产生的清洗废水以及更新废液都是碱性废水,常含有油类及其它有机化合物。 酸洗除锈常用的有盐酸、硫酸,为防止镀件基体的腐蚀,常加入某些缓蚀剂如硫脲、磺化煤焦油、乌洛托品联苯胺等。酸洗除锈过程产生的清洗水一般酸度都较高,含有重金属离子及少量有机添加剂。 前处理废水是电镀废水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电镀废水总量的50%,废水中含有一定的盐份、游离酸、有机化合物等,组分变化很大,随镀种、前处理工艺以及工厂管理水平等而变。
二、镀层漂洗水
镀层漂洗水是电镀作业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盐和络合剂,包括各种金属的硫酸盐、氯化物、氟硼酸盐等以及氰化物、氯化铵、氨三乙酸、焦磷酸盐、有机膦酸等。除此之外,为改善镀层性质,往往还在镀液中添加某些有机化合物,如作为整平剂的香豆素、丁炔二醇、硫脲,作为光亮剂的有糖精、香草醛、苄叉丙酮、对甲苯磺酰胺、苯磺酸等。因此镀件漂洗废水中除含有重金属离子外,还含有少量的有机物。漂洗废水的排放量以及重金属离子的种类与浓度随镀件的物理形状、电镀液的配方、漂洗方法以及电镀操作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而变。特别是漂洗工艺对废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资源的回收和废水的处理效果。
三、镀层后处理废水
镀层后处理主要包括漂洗之后的钝化、不良镀层的退镀以及其他特殊的表面处理。后处理过程中同样产生大量的重金属废水。一般来说,常含有Cr6+ 、Cu2+、Ni2+、Zn2+、Fe2+等重金属;H2SO4、HCl、H3BO3、H3PO4、NaOH、Na2CO3等酸碱物质;甘油、氨三乙酸、六次甲基四胺、防染盐、醋酸等有机物质。总的来说,这类镀层后处理废水复杂多变,水量也不稳定,一般都与混合废水或酸碱废水合并处理。
四、电镀废液
电镀、钝化、退镀等电镀作业中常用的槽液经长期使用后或积累了许多其他的金属离子,或由于某些添加剂的破坏,或某些有效成分比例失调等原因而影响镀层或钝化层的质量。因此许多工厂为控制这些槽液中的杂质在工艺许可的范围内,将槽液废弃一部分,补充新溶液,也有的工厂将这些失效的槽液全部弃去。这些废弃的各种浓度液一般重金属离子浓度都很高,积累的杂质也很多,不仅污染物的种类不同,而且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其他金属杂质离子的浓度以及溶液介质也都往往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这些废水的处理技术上的多样性和工艺上的特殊性。
电镀废水处理设备由调节池、加药箱、还原池、中和反应池、pH调节池、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厢式压滤机、清水池、气浮反应,活性炭过滤器等组成。
电镀废水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气浮法 气浮法是向水中通入空气,产生微小气泡,由于气泡与细小悬浮物之间黏附,形成浮选体,利用气泡的浮升作用,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或浮渣,从而使水中的悬浮物质得以分离。按照气泡产生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充气气浮、溶气气浮和电解气浮三类。 气浮法是代替沉淀法的新型固液分离手段,1978年上海同济大学首次应用气浮法处理电镀重金属废水处理获得成功。随后,因处理过程连续化,设备紧凑,占地少,便于自动化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气浮法固液分离技术适应性强,可处理镀铬废水、含铬钝化废水以及混合废水。不仅可去除重金属氢氧化物,而且可以去除其他悬浮物、乳化油、表面活性剂等。气浮法用于处理镀铬废水的原理是:在酸性的条件下硫酸亚铁和六价铬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产生絮凝体,在无数微细气泡作用下使絮凝体浮出水面,使水质变清。
2.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主要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交换离子同电镀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进行交换而将其除去,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 国内用离子交换技术处理电镀废水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试验研究的,到70 年代末,因为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这一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已成为处理电镀废水和回收某些金属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使某些镀种的电镀废水达到闭路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采用离子交换法的投资费用很高,系统设计和操作管理较为复杂,一般的中小型企业难以适应,往往由于维修、管理等不善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推广应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当前,国内对含铬、含镍等电镀废水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较为普遍,在设计、运行和管理上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经处理后水能达到排放标准,且出水水质较好,一般能循环使用。树脂交换吸附饱和后的再生洗脱液经电镀工艺成分调整和净化后能回用于镀槽,基本实现闭路循环。另外,离子交换法也可用于处理含铜、含锌、含金等废水。
3.电解法 电解法主要是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通过电解过程在阳、阴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成无害物质;或利用电极氧化和还原产物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然后分离除去或通过电解反应回收金属。国内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电解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70年代末对含银、铜等废水进行实验研究,回收银、铜等金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电解法处理电镀废水一般用于中、小型厂,其主要特点是不需投加处理药剂,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占生产场地少,同时由于回收的金属纯度高,用于回收贵重金属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当处理水量较大时,电解法的耗电较大,消耗的铁极板量也较大,同时分离出来的污泥与化学处理法一样不易处置,所以现在已较少采用。
4.萃取法 萃取法是利用一种不溶于水而能溶解水中某种物质(称溶质或萃取物)的溶剂投加入废水中,使溶质充分溶解在溶剂内,从而从废水中分离除去或回收某种物质的方法。萃取操作过程包括混合、分离和回收三个主要工序。
6. 酸洗磷化废水有什么特点
酸洗磷化废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处理难度大且再生性有限:
排放缺乏规律性,水量水质不稳定:
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