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交換水處理的裝置主要有固定床和連續床兩大類。固定床中又有單級、多級、復合、混合、雙層和雙流等類型。連續床中又分為移動床和流動床兩種類型。
固定床是離子交換處理中最簡單的軟化水的方法。該方法在水處理運行中的幾個基本過程(交換、反洗、再生、清洗)間歇反復地在同一裝置中進行,而離子交換樹脂本身不移動和流動。具有操作簡單,所需設備少,水質穩定等優點。
單床是固定床中最簡單的一種方式。常用的鈉型陽離子交換器即屬這一方式。
多床是用同一種離子交換劑,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床串聯使用的方式。當單床處理水質達不到要求時可採用多床。
復床是將兩種不同的離子交換劑的交換器串聯使用,用於水的除鹽。
混合床是將陰陽離子交換樹脂置於同一柱內,相當於多級陰陽離子柱串聯起來。處理水質量較高。
雙層床是在一個交換柱中裝有兩種樹脂 (弱酸與強酸、弱鹼與強鹼型),上下分層不混合。
雙流床主要用於處理凝結水,可提高水質。
固定床離子交換的缺點是,樹脂用量多而利用率低,運行不連續。為提高樹脂利用率及管理自動化,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出現了連續式離子交換裝置。可分移動床式和流動床式。
所謂移動床是指將交換劑裝於交換塔中,原水從下部進入塔內,軟水從塔上部流出。這樣自下而上的流動,交換一定時間(一般為45~60分鍾)後停止交換,而將交換塔中一定容量的失效交換劑送至再生塔中還原。同時從清洗塔向交換塔上部補充相同容積的已還原清洗的交換劑,約10分鍾後,交換塔又開始工作。因交換塔上部始終有剛加入的新交換層,故出水水質穩定。交換劑及還原液的利用率都比固定床高。其缺點是交換劑磨損較大,耗電量較多。
所謂流動床是完全連續工作的,它在進行交換的同時不斷從交換塔內向外輸送失效的離子交換劑,並且不斷向交換塔內輸送再生後的交換劑。流動床的優點是出水質量高,並且比較穩定;設備簡單,操作方便;需交換劑量少。只是在新設備投入運行時,需要一定時間進行調整。
⑵ 陰陽離子交換器(混床)是什麼東西
所謂混床,就是把一定比例的陽、陰離子交換樹脂混合裝填於同一交換裝置中,對流體中的離子進行交換、脫除。運行前,先把它們分別再生生成OH 型和H 型,然後混合均勻。所以混床可以看作由許許多多陰陽樹脂交錯排列而組成的多級式復床。
所以混床中有兩種樹脂分別為陰離子交換樹脂,陽離子交換樹脂。
⑶ 三塔流動床與軟化水設備有什麼區別
奧凱牌三抄塔流動床:襲AOK三塔式流動床軟水設備是由交換塔、再生塔、清洗塔、溶鹽器、軟水泵、噴射器、閥門、管道等組成。主要用於軟化水處理, 利用鈉型陽離子交換樹脂去除水中鈣鎂離子,降低原水硬度,以達到軟化硬水的目的 從而避免碳酸鹽在管道、容器、鍋爐產生結垢現象。大大節省投資成本的同時又能保證生產順利進行。它的最大特點是不需要停床再生和清洗,可以不間斷地連續供水,適應當前大多數單位不停機生產的需要。
奧凱牌軟化水設備:軟化水處理設備工作程序:
1. 供水:未處理的水通過樹脂層,發生交換反應,產生軟水。
2. 反洗:水從樹脂層下部進入,松動樹脂,去除細碎雜物。
3. 進鹽水再生:利用較高濃度的鹽水(Nacl)流過樹脂,將失效樹脂重新還原為鈉型可用樹脂。
4. 沖洗:按照供水時的流程使水通過樹脂沖洗掉多餘的鹽液和再生交換下來的鈣、鎂離子。
⑷ 離子交換系統為什麼陽床在前陰床在後
陽樹脂是酸性,陰樹脂鹼性,如果先進行陰床交換,鹼度增大,很多金屬離子會產生內沉澱,容覆蓋於樹脂表面影響處理效果,甚至造成堵塞。而且某些金屬氫氧化物沉澱很難去除。而先通過陽樹脂,將金屬陽離子去除,出水是酸性,避免了這一點。再通過陰樹脂可以使出水恢復中性。
⑸ 離子交換器參數具體都有哪些
主要技術數據
公稱直徑
Ø1000
Ø1250
Ø1600
Ø1800
交換層高
1600
2000
2500
1600
2000
2500
1600
2000
2500
1600
2000
2500
項目
型號
LY-1000/15
LY-1250/25
LY-1600/40
LY-1800/50
圖號
LY-1000-00
LY-1250-00
LY-1600-00
LY-1800-00
設備處理t/h
15
25
40
50
交換劑體積m3
1.26
1.57
1.96
1.96
2.45
3.06
3.2
4
5
4.07
5.1
6.36
設備質量Kg
1655
1789
1908
1988
2180
2362
2710
2932
3180
3520
3760
4060
運行載荷Kg
5094
5398
5896
7540
8520
9640
11630
13100
14800
18058
19080
20672
主要技術數據
代號
公稱直徑
Ø1000
Ø1250
Ø1600
Ø1800
規格及型號
型號
規格
型號
規格
型號
規格
型號
規格
閥門用途
D1
進水
G41J-10
DN80
PN1.0
G41J-10
DN80
PN1.0
G41J-10
DN100
PN1.0
G41J-10
DN100
PN1.0
D1
出水
G41J-10
DN80
PN1.0
G41J-10
DN80
PN1.0
G41J-10
DN100
PN1.0
G41J-10
DN100
PN1.0
D2
反洗進水
G41J-10
DN50
PN1.0
G41J-10
DN50
PN1.0
G41J-10
DN80
PN1.0
G41J-10
DN80
PN1.0
D2
反洗排水
G41J-10
DN50
PN1.0
G41J-10
DN50
PN1.0
G41J-10
DN80
PN1.0
G41J-10
DN80
PN1.0
D2
排水
G41J-10
DN50
PN1.0
G41J-10
DN50
PN1.0
G41J-10
DN80
PN1.0
G41J-10
DN80
PN1.0
D2
進再生液
G41J-10
DN50
PN1.0
G41J-10
DN50
PN1.0
G41J-10
DN80
PN1.0
G41J-10
DN80
PN1.0
D2
⑹ 離子交換器怎麼操作
離子交換器有很多種,以床型來分,有固定床、浮動床、移動床、流動床等內等,不同的床型容,自然操作程序也不同。比方:單純的固定床有順流再生工藝,也有逆流再生工藝,但它們的操作程序也不同。所以你就問一個怎麼操作,誰又曉得你使用的是什麼形式的離子交換器...。
⑺ 鍋爐離子交換器返洗,再生,正洗,時間在機頭上怎樣調節
離子交換器的運行
離子交換器分為固定床和連續床兩種。固定床有順流再生固定床、逆流再生固定床、浮動床、雙層床、混合床等形式;連續床有移動床和流動床。離子交換除鹽系統一般都採用固定床。
離子交換器外形為圓筒形容器,為防止設備腐蝕,對交換器內部及附屬設備都進行了防腐處理。
針對我廠的設備特點,本節主要介紹逆流再生固定床離子交換工藝。
一、逆流再生固定床離子交換工藝
1、交換器的結構
逆流再生離子交換器按其用途的不同,可分為陽離子交換器(包括H型)和陰離子交換器(OH型等)。用於軟化工藝的陽離子交換器稱為鈉離子軟化器和氫離子軟化器。用於除鹽工藝的陽離子交換器和陰離子交換器分別稱為陽床和陰床。這些交換器在結構上沒有多大區別,其結構為交換器內頂部裝有十字支管式進水分配裝置。中上部裝有母支管式再生液分配裝置,稱為中間排水裝置。在其上面有一層厚150~200mm的壓脂層,其作用一是過濾掉水中的懸浮物,二是使水均勻地進入中排裝置。底部裝有穹形多孔板加石英砂墊層式的排水裝置。交換器的外部設有各種管道、閥門、取樣管、監視管、排空氣管、流量和壓力表計以及有機玻璃窺視孔等。
2、交換器的運行
交換器的運行應保證其出水水質、水量和經濟指標,這些指標與運行操作,特別是再生操作有很大的關系。
逆流再生固定床的運行通常分為四個步驟,從床層失效後算起為:反洗、再生、正洗和交換。這四個步驟為交換器的一個運行周期。
(1)小反洗。交換器運行到失效時,停止交換運行,將反洗水從中間排水管引進,對中間排水管上面的壓脂層進行反洗,以沖去運行時積聚在表面層和中間排水裝置上的污物,然後由上部排走。沖洗流速應使壓脂層能充分松動,但又不至將正常的顆粒沖走。反洗一直進行到出水澄清。
(2)放水。小反洗後,待交換劑顆粒下降後,放掉交換器內中間排水裝置上部的水。
(3)進再生液。開進酸(鹼)一次、二次門,啟動自用水泵,開噴射器入口門,維持進水流速5-8m/h,同時開啟並調整中間排水門。開酸(鹼)計量箱出口門,調整進酸濃度為3-4%范圍內。進鹼濃度為2-2.5%范圍內。
(4)逆流沖洗。當再生液進完後,關閉進再生液閥門,停止送入再生液,但噴射器保持原來的流量,在有頂壓的情況下,進行逆流沖洗,直至排出廢液達到一定標准為止[如H型交換器,控制排出廢液中酸度小於10mmol/L(OH-)]。逆流沖洗所需的時間一般為30~40min,逆洗水應採用質量較好的水,不然會影響底部交換劑的再生程度。
(5)正洗。最後,用水由上而下進行正洗至出水合格,即可投入運行。
逆流離子交換器一般在運行10~20個或更多周期後,進行一次大反洗,以除去交換劑層中的污物和破碎的樹脂微粒。通常運行,不進行大反洗。大反洗是從底部進水,廢水由上部反洗排水閥門放掉。由於大反洗時擾亂了整個樹脂層,所以大反洗後第一次再生時,再生劑的用量應加大1倍以上。
為了使逆流再生達到較好的效果,故在逆流再生的操作工藝中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壓脂層的厚度要符合要求。
2)為使底部樹脂的再生程度高,不致被雜質污染而影響出水水質,故在逆流再生後,應用水質較好的水逆流沖洗,如用經過H離子交換的水來逆流沖洗陰離子交換器。
3)中部排水裝置應進行必要的加固,以防止其上的管子斷裂或彎曲。此外,為了防止在反沖洗的過程中產生過大的應力,在大反洗時的流量應由小到大,以逐漸排除交換器中的空氣和疏鬆樹脂層。進入交換器水中的懸浮物含量要小,以免壓脂層中積聚污物,造成過大的壓降。
4)逆流再生所用的再生劑質量要好,否則,仍不能保證出水水質良好。逆流再生的再生廢液中剩餘的再生劑量較少,故不宜再用。
5)應防止有氣泡混入交換劑層中。
⑻ 鈉離子交換器的分類
1)、按運行方式分:固定床、連續交換床,浮動床。固定床可分為:順流內再生固定床、逆流再生固定床。連容續交換床可分為:移動床、流動床。
2)、按離子交換器制水、再生、沖洗的水流控制方式分:集成閥控制形式和分立式多閥控制形集成閥控制形式又分機械旋轉式多路閥、柱塞式多路閥、板式多路閥、水力驅動多路閥。
分立式多閥控制形式又分自動隔膜閥組+控制器和手動閥組。
⑼ 流化床和流動床有什麼區別
流化床反應器fluidized bed reactor
一種利用氣體或液體通過顆粒狀固體層而使固體顆粒處於懸浮運動狀態,並進行氣固相反應過程或液固相反應過程的反應器。在用於氣固系統時,又稱沸騰床反應器。
流化床反應器在現代工業中的早期應用為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粉煤氣化的溫克勒爐(見煤氣化爐);但現代流化反應技術的開拓,是以40年代石油催化裂化為代表的。目前,流化床反應器已在化工、石油、冶金、核工業等部門得到廣泛應用。
分類 按流化床反應器的應用可分為兩類:一類的加工對象主要是固體,如礦石的焙燒,稱為固相加工過程;另一類的加工對象主要是流體,如石油催化裂化、酶反應過程等催化反應過程,稱為流體相加工過程。
流化床反應器的結構有兩種形式:①有固體物料連續進料和出料裝置,用於固相加工過程或催化劑迅速失活的流體相加工過程。例如催化裂化過程,催化劑在幾分鍾內即顯著失活,須用上述裝置不斷予以分離後進行再生。②無固體物料連續進料和出料裝置,用於固體顆粒性狀在相當長時間(如半年或一年)內,不發生明顯變化的反應過程。
特性 與固定床反應器相比,流化床反應器的優點是:①可以實現固體物料的連續輸入和輸出;②流體和顆粒的運動使床層具有良好的傳熱性能,床層內部溫度均勻,而且易於控制,特別適用於強放熱反應。但另一方面,由於返混嚴重,可對反應器的效率和反應的選擇性帶來一定影響。再加上氣固流化床中氣泡的存在使得氣固接觸變差,導致氣體反應得不完全。因此,通常不宜用於要求單程轉化率很高的反應。此外,固體顆粒的磨損和氣流中的粉塵夾帶,也使流化床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為了限制返混,可採用多層流化床或在床內設置內部構件。這樣便可在床內建立起一定的濃度差或溫度差。此外,由於氣體得到再分布,氣固間的接觸亦可有所改善
近年來,細顆粒和高氣速的湍流流化床及高速流化床均已有工業應用。在氣速高於顆粒夾帶速度的條件下,通過固體的循環以維持床層,由於強化了氣固兩相間的接觸,特別有利於相際傳質阻力居重要地位的情況。但另一方面由於大量的固體顆粒被氣體夾帶而出,需要進行分離並再循環返回床層,因此,對氣固分離的要求也就很高了。(見流態化、流態化設備)
' 流動床是離子交換軟化水處理設備的一種構造和運動方式,為完全連續式軟化處理設備。一般分壓力式和重力式兩種類型:①重力式。由交換塔和和再生清洗塔組成,原水從交換塔頂進入,在下落過程中與下落的樹脂接觸反應,得到軟化處理的軟水由塔頂流出。再生後的樹脂又交換塔頂進入,在下落過程中進行交換處理並逐漸飽和失效落入交換塔底部,之後利用水射器不斷吸並輸送到再生清洗塔進行再生,如此不斷循環進行。②壓力式。主要由交換塔和再生清洗塔組成,交換它的內分Ⅰ、Ⅱ、Ⅲ室,樹脂逐層靠水射器輸送下落。再生好的樹脂用水射器送入塔頂,原水從交換塔底部進入,逐次通過Ⅲ室、Ⅱ室、Ⅰ時,即成軟水,由塔頂排出。每室中內水與樹脂為同向流,而室之間則為逆向流。每室中樹脂的交換能力可得到最大利用。水與樹脂均靠壓力輸送。這種連續式離子交換高樹脂可保證生產連續進行,樹脂可邊失效邊再生,並可提高樹脂層使用的均勻性,但仍存在適應能力差、樹脂磨損大、自動化程度要求高、管理復雜等問題。
⑽ 常用的離子交換設備有哪些
離子交換設備一般有固定床、浮動床、流動床、移動床…。一傑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