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飯店廚房污水怎麼處理
大飯店廚房污水怎麼處理。
現代的品質人士不論是在商務會面還是節假日慶祝,或是與朋友聚會都會選擇去一些高檔餐廳就餐,您知道大飯店廚房污水怎麼處理嗎?接下來為您詳細介紹一下吧。
餐飲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物質和動植物油脂,而動植物油會阻隔大氣中的溶解氧進入到水體,在處理過程中油類還會包裹在微生物周圍造成其缺氧死亡,影響處理效果。大量的懸浮物質多為食物碎屑,顆粒較大,難以被微生物所利用,而且在處理過程中容易造成處理設施堵塞,給處理帶來困難。因此,酒店餐飲污水處理方法中對餐飲廢水進行預處理成為處理過程中一項很重要的環節和手段。
預處理技術主要採用的是粗粒化法、吸附法、氣浮法及電化學法等。(
1)粗粒化法粗粒化法又稱聚結過濾法。採用親油疏水性材料,當含油廢水通過時,微小油珠附聚其表面形成油膜,達到一定厚度時,在浮力和水流剪力的作用下,脫離濾料表面,形成顆粒大的油珠浮升到水面,進行油水分離。對比W型和H型改性聚丙烯纖維兩種粗粒化材料對乳化食用油脂廢水的處理效果,結果顯示H型比W型的除油性能好,採用粗粒化技術能有效降低餐飲廢水中含油量,並能大幅度降低COD濃度,有利於後續的生化處理。曹書翰等採用超聲波對比傳統靜置上浮法處理餐飲廢水中的乳化油,結果發現影響除油率的主次順序為時間、功率、油體積分數、溫度、乳化劑體積分數。並利用粗粒化法自行設計了一種油水分離器,研究影響除油率的幾種因素。試驗結果表明,選用親油性粗粒化材料聚丙烯板呈15o角放置;溫度升高(可提高除油率);進水體積流量在150L/h左右時,除油率可達82%,且該出油工藝有效可行。
(2)SBR法
針對餐飲廢水排放具有間歇性和水質、水量較大的波動性,於金蓮等用SBR工藝,通過室內模擬實驗,考察了污泥濃度及負荷、曝氣時間等因素與處理效果的關系,從而確定其最佳運行周期條件。出水水質達到GB8978-1996二級排放標准,該工藝對餐飲廢水的處理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童娜等採用絮凝加葯處理聯合SBR工藝處理餐飲廢水,運行結果表明,該工藝抗沖擊負荷能力強,運行穩定,操作靈活,出水較好。胡志強等採用厭氧折流板反應器(ABR)與SBR組合工藝處理餐飲廢水,其中,ABR中活性污泥用餐飲廢水馴化50d,SBR中馴化7d。結果確定了最佳處理參數,出水水質均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准。陳威等結合混凝和SBR處理餐飲廢水,在污泥質量濃度為3g/L以上、SVI為100-150mL/g、水力停留時間不少於6h,出水可達一級B標准。夢溫婉等對比研究了SBR法、水解酸化預處理及兩種工藝組合對餐飲廢水的處理效果,確定了最佳處理工藝。同時,實驗考察了曝氣時間「污泥沉降比」溶解氧等因素與處理效果的關系,從而確定最佳的反應條件。利用水解酸化+SBR組合工藝,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性,為SBR反應器的穩定運行創造了條件,提高了SBR反應器的處理效果。同時削減後續好氧處理工藝的曝氣量,從而降低工程成本。目前,SBR法應用及其廣泛,其很多變型及其改進工藝已成熟應用於各種領域,並且效果良好,佔地面積小,運行穩定,抗沖擊負荷強。但是其自動化控制要求高,後續處理設備要求高,對潷水器要求很高,由於不設置初沉池,易產生浮渣,不適合農村及低耗能地區的推廣。
(3)膜生物反應器法
膜生物反應器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的新型態廢水處理系統。以膜組件代替傳統生物處理技術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提高有機負荷,減少污水處理設施佔地面積,並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剩餘污泥量。主要利用膜分離設備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與大分子有機物。上海同濟大學的何磊等考察了平板膜生物反應器(MBR)對餐飲廢水的處理效果,結果發現其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較好,隨膜通量提高,出水COD和氨氮濃度稍有升高,MLSS和SV30與粘度之間由很好的線性關系,結束運行後測試發現,隨著膜通量增大,內部阻力比例逐漸增大,而濾餅層阻力和濃度極化阻力比例都逐漸下降。他們還發現用化學清洗膜生物反應器可改變膜的接觸角度,成為比新膜疏水性更好的膜,並確定了最佳化學清洗液的配比。安喜平等採用膜生物反應器(MBR)聯合高級氧化(AOPs)工藝處理餐飲廢水,結果顯示,經高級氧化預處理和深度處理後MBR出水COD可從上千降低為幾十毫克。
(4)電化學法電化學法
是電解質溶液在電流的作用下,發生電化學反應時,溶液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在陰陽極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降低為低分子有機物或直接氧化為CO2和H2O。此法處理效果雖然很好,但消耗能源大,不能被廣泛使用。宋衛鋒等對比了自行改裝的直流和脈沖兩用電流對餐飲廢水的處理,發現脈沖電解比直流電解處理效果要好,並且在去除率相近情況下耗電也較低。於巧玲等採用電聲H2O2協同電解絮凝法處理餐飲廢水,確定了最佳反應參數,且可控性較強,設備及操作簡單,同時又絮凝、氣浮、殺菌的作用。Rimeh Daghrir等利用電凝法結合電氧化法對餐飲廢水進行處理研究,實驗結果顯示,同在一個電解池中的配置鐵或鋁電極的雙電極材質,和配置石墨電極的單極構型電極根據它們能力的不同,同時產生氧化劑、凝結劑。相對地原處產生了活性氯(9.6mg/min)的高濃度和鋁(20-40mg Al/L)或鐵(40-60mg Fe=L)。研究還確定了最佳處理參數,且一噸水的總費用為1.56美元,其中包括電耗,葯劑以及污泥處置。湖南城市學院的周俊等利用鐵碳微電解工藝對餐飲廢水進行預處理,確定了反應時間、PH、鐵碳質量比等最佳反應參數。降低了後續處理的難度和費用。
(5)生物接觸法
該法的實質是在池中填充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以一定流速流經填料上的生物膜時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攝取利用,從而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得到去除,使污水得以凈化。它是介於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處理技術,兼具兩者的優點。張景麗等針對餐飲廢水污染源較分散、污染嚴重、處理效果差等特點,採用UASB+AF—接觸氧化聯合工藝對餐飲廢水進行處理,當總水力停留時間為8h時處理效果較好。趙錦輝等開發的厭氧—好氧填料床聯合處理餐飲廢水,確定了上流式厭氧填料床水力停留時間和總的水力停留時間,且出水水質較好。張振欣、易友根、孟祥岩等採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分別輔之以混凝、氣浮和過濾處理餐飲廢水,結果表明此法可有效降低廢水中污染物濃度,達到國家污水排放標准。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較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運行方便、操作簡單,易於維護管理,不需污泥迴流。但是,填料易堵塞,布水和曝氣不易均勻,可能在局部不為出現死角。
(6)其他
康建雄等採用遠紫外光(UV-185)高級氧化技術對餐飲廢水進行氧化,確定了最佳反應條件,且本方法能有效降低COD、氨氮等污染物,可作為後續生物處理的預處理。韓德軍等對餐飲廢水中的微生物進行培養、分離,並以黃豆油降解率為指標篩選得到兩個高效菌種—淺白隱球酵母和葡萄球菌屬,並對其進行產脂肪酶驗證,結果顯示他們都具有較高的產脂肪酶能力,具有較好的處理餐飲廢水能力。胡小兵等用厭氧池+人工濕地+人工浮床復合系統進行餐飲廢水的處理研究,結果表明,預處理可將大分子有機物進行水解,人工濕地的處理效果良好,後續人工浮床出水能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准,總體人工濕地復合系統可行。丁會請採用A/O+復合流人工濕地處理工藝處理農家樂鄉鎮的酒店、餐飲、生活污水,處理後達地表水Ⅲ類水,用於農田灌溉,工藝簡單,效果好且運行穩定,費用低。用負離子通入水中產生的高活性物質對餐飲廢水進行處理,考察了時間對廢水中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的影響,分析處理前後廢水組分的變化。研究結果表明,負離子於水中所形成的高活性物質能使餐飲廢水中大分子有機物得到有效降解,出水能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三級標准。楊泉鑫等考察Carrousel氧化溝在低污泥濃度運行模式處理餐飲廢水,運行效果良好,出水水質可達到城市污水綜合排放一級標准和城市雜用水道路清掃、消防水質標准,運行成本較低為0.6元/m3。溫鋼等從廚房排污口分離篩選出巨大芽孢桿菌,利用紫外誘變使其遺傳物質發生改變,以蛋白質降解率為篩選依據進而提高菌株的產蛋白酶能力,在發酵時間為120h的前提下,蛋白質降解能力提高約10.96%。並且用正交試驗確定了蛋白質最佳降解條件:酵母膏最優濃度為2.5g/L,葡萄糖最優濃度為5.0g/L,銅離子最優濃度為1.0g/L,最優裝樣量為40%。對於餐飲廢水的處理。
B. 小型餐館如何處理油污水
(1)簡單的就用一個隔油池就行了。
要是管理比較嚴的要用下面的工藝了:
處理工藝:
直接回收的餐飲污水進行機械除雜除去啤酒污水中骨頭、菜葉甚至洗刷用的布條等較大雜質以及澱粉、蛋白、糖類、洗滌劑及膠體物質等雜質。然後對於液體部分進行油水分離。對於含油部分酸析、水洗,得到廢油,其中酸析過程中的加酸量以控制pH值在2-3之間為最佳。油水分離後的水部分和水洗用水混合後通過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後,經泵提升至混凝氣浮池以去除大部分SS、油類及部分有機物,再進行生化處理。生化處理採用SBR—PACT法,於生化池投加粉末活性炭,生化處理出水達標排放;污泥入污泥濃縮池後進行脫水處置。在這個流程中,對餐飲污水的處理由預處理系統和生化處理系統組成
處理系統:調節池及混凝氣浮池主要起穩定水質水量、並去除或降低污水中影響後續生化處理的有機及無機物質。由於啤酒污水進水水質中pH值較低, 屬酸性污水, 且油類含量較高, 這里採用加鹼中和一混凝氣浮法。
工藝特點:
1、運行穩定,可滿足出水要求,工藝成熟,有成功的運轉經驗。預處理池負擔部分有機物的去除,生化工藝去除大部分的有機物。
2、曝氣採用鼓風曝氣,曝氣系統均布池底,動力效率高,能耗低,佔地少。
3、系統產生的污泥量少,避免污染轉移,節省運行費用和污泥的處理費用。
4、運行中產生的污泥,迴流至接觸氧化池,定期進行抽排即可。
設備特點:
1、餐飲污水處理設備採用玻璃鋼、碳鋼、不銹鋼防腐結構,具有耐腐蝕、抗老化等優良特性,使用壽命長達60 年以上;
2、餐飲污水處理設備節省用地,設備上面的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採暖、保溫。最大限度的實現了設備的集成,減少佔地面積;
3、餐飲污水處理設備無污染,無異味,減少二次污染;
4、餐飲污水處理設備模塊化設計,不受禽屠宰污水量的限制,機動靈活,可單個使用,也可多個聯合用。
5、一體化餐飲污水處理設備配有自動控制系統和設備故障報警設備,真正做到有水運轉,污水停止,運行安全可靠,不須要專門人員管理 ,運行、管理費用小。
設備適用范圍:
1、該餐飲污水處理設備適用於酒店、賓館、飯店;
2、該餐飲污水處理設備適用於學校餐廳、養老院餐廳;
3、該餐飲污水處理設備適用於工廠餐廳、部隊餐廳、、風景區餐廳等。
C. 餐廳衛生標准要求
法律分析:(一)不得設在易受到污染的區域,應選擇地勢乾燥、有給排水條件和電力供應的地區。
(二)應距離糞坑、污水池、垃圾場(站)、旱廁等污染源25m以上,並應設置在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局櫻散性污染源的影響范圍之外。
(三)應同時符合規劃、環保和消防的有關要求。
法律依據:《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適用於餐飲業經營者(包括餐館、小吃店、快餐店、食堂等)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但不包括無固定加工和就餐場所的食品攤販。
第五條 選址衛生要求
(一)不得設在易受到污染的區域,應選擇地勢乾燥、有給排水條件和電力供應的地區。
(二)應距離糞坑、污水池、垃圾場(站)、旱廁等污染源25m以上,並應設置在粉塵激鬧、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的影響范圍之外。
(三)應同時符合規劃、明臘罩環保和消防的有關要求。
D. 《餐飲業和集中供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
衛生部關於印發《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的通知
衛生部關於印發《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要求,加強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部組織制定了《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二ΟΟ五年六月二十七日
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規范其生產經營行為,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學校食堂與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監督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適用於餐飲業經營者(包括餐館、小吃店、快餐店、食堂等)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但不包括無固定加工和就餐場所的食品攤販。
第三條 本規范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餐飲業:指通過即時加工製作、商業銷售和服務性勞動等手段,向消費者提供食品、消費場所和設施的食品生產經營行業,包括餐館、小吃店、快餐店、食堂等。
餐館(又稱酒家、酒樓、酒店、飯庄等):指以飯菜(包括中餐、西餐、日餐、韓餐等)為主要經營項目的單位,包括火鍋店、燒烤店等。
小吃店:指以點心、小吃、早點為主要經營項目的單位和提供簡單餐飲服務的酒吧、咖啡廳、茶室等。
快餐店:指以集中加工配送、當場分餐食用並快速提供就餐服務為主要加工供應形式的單位。
食堂:指設於機關、學校、企業、工地等地點(場所),為供應內部職工、學生等就餐的單位。
(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指根據集體服務對象訂購要求,集中加工、分送食品但不提供就餐場所的單位。
(三)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在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主要指原料、半成品、成品(包括下列用語中的冷盤、生食海產品、裱花蛋糕、現榨果蔬汁、自助餐等)。
原料:指供烹飪加工製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的物質和材料。
半成品:指食品原料經初步或部分加工後,尚需進一步加工製作的食品或原料。
成品:指經過加工製成的或待出售的可直接食用的食品。
冷盤(又稱冷盤、冷葷、熟食、鹵味等):指對經過烹製成熟或者腌漬入味後的食品進行簡單製作並裝盤,一般無需加熱即可食用的菜餚。
生食海產品:指不經過加熱處理即供食用的生長於海洋的魚類、貝殼類、頭足類等水產品。
裱花蛋糕:指以糧、糖、油、蛋為主要原料經焙烤加工而成的糕點胚,在其表面裱以奶油、人造奶油、植脂奶油等而製成的糕點食品。
現榨果蔬汁:指以水果或蔬菜為主要原料,以壓榨等機械方法加工所得的新鮮水果或蔬菜汁。
自助餐:指集中加工製作後放置於就餐場所,供就餐者自行選擇食用的餐飲食品。
(四)加工經營場所:指與加工經營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場所,包括食品處理區、非食品處理區和就餐場所。
1、食品處理區:指食品的粗加工、切配、烹調和備餐場所、專間、食品庫房、餐用具清洗消毒和保潔場所等區域,分為清潔操作區、准清潔操作區、一般操作區。
(1)清潔操作區:指為防止食品被環境污染,清潔要求較高的操作場所,包括專間、備餐場所。
專間:指處理或短時間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專用操作間,包括冷盤間、裱花間、備餐專間、集體用餐分裝專間等。
備餐場所:指成品的整理、分裝、分發、暫時置放的專用場所。
(2)准清潔操作區:指清潔要求次於清潔操作區的操作場所,包括烹調場所、餐用具保潔場所。
烹調場所:指對經過粗加工、切配的原料或半成品進行煎、炒、炸、燜、煮、烤、烘、蒸及其他熱加工處理的操作場所。
餐用具保潔場所:指對經清洗消毒後的餐飲具和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進行存放並保持清潔的場所。
(3)一般操作區:指其他處理食品和餐具的場所,包括粗加工操作場所、切配場所、餐用具清洗消毒場所和食品庫房。
粗加工操作場所:指對食品原料進行挑揀、整理、解凍、清洗、剔除不可食部分等加工處理的操作場所。
切配場所:指把經過粗加工的食品進行洗、切、稱量、拼配等加工處理成為半成品的操作場所。
餐用具清洗消毒場所:指對餐飲具和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進行清洗、消毒的操作場所。
食品庫房:指專門用於貯藏、存放食品原料的場所。
2、非食品處理區:指辦公室、廁所、更衣場所、非食品庫房等非直接處理食品的區域。
3、就餐場所:指供消費者就餐的場所,但不包括供就餐者專用的廁所、門廳、大堂休息廳、歌舞台等輔助就餐的場所。
(五)中心溫度:指塊狀或有容器存放的液態食品或食品原料的中心部位的溫度。
(六)冷藏:指為保鮮和防腐的需要,將食品或原料置於冰點以上較低溫度條件下貯存的過程,冷藏溫度的范圍應在0~10℃之間。
(七)冷凍:指將食品或原料置於冰點溫度以下,以保持冰凍狀態的貯存過程,冷凍溫度的范圍應在-20℃~-1℃之間。
(八)清洗:指利用清水清除原料夾帶的雜質和原料、工具表面的污物所採取的操作過程。
(九)消毒:用物理或化學方法破壞、鈍化或除去有害微生物的操作,消毒不能完全殺死細菌芽胞。
(十)交叉污染:指通過生的食品、食品加工者、食品加工環境或工具把生物的、化學的污染物轉移到食品的過程。
(十一)從業人員:指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從事食品采購、保存、加工、供餐服務等工作的人員。
第四條 本規范中「應」的內容表示必須這樣做,「不得」的內容表示禁止這樣做,「宜」的內容表示以這樣做為佳。
加工經營場所的衛生條件
第5條 選址衛生要求
(一)不得設在易受到污染的區域,應選擇地勢乾燥、有給排水條件和電力供應的地區。
(二)應距離糞坑、污水池、垃圾場(站)、旱廁等污染源25m以上,並應設置在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的影響范圍之外。
(三)應同時符合規劃、環保和消防的有關要求。
第六條 建築結構、場所設置、布局、分隔、面積衛生要求
(一)建築結構堅固耐用、易於維修、易於保持清潔,應能避免有害動物的侵入和棲息。
(二)食品處理區均應設置在室內。
(三)食品處理區應按照原料進入、原料處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應的流程合理布局,食品加工處理流程宜為生進熟出的單一流向,並應防止在存放、操作中產生交叉污染。成品通道、出口與原料通道、入口,成品通道、出口與使用後的餐飲具回收通道、入口均宜分開設置。
(四)食品處理區,應設置專用的粗加工(全部使用半成品原料的可不設置)、烹調(單純經營火鍋、燒烤的可不設置)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的場所,並應設置原料和(或)半成品貯存、切配及備餐(酒吧、咖啡廳、茶室可不設置)的場所。製作現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盤的,應設置相應的專用操作場所。進行冷盤配製、裱花操作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進行食品分裝操作的,應分別設置相應專間。集中備餐的食堂和快餐店應設備餐專間,或符合本規范第七條第二項第五目的規定。
(五)食品處理區宜根據附件1的規定設置獨立隔間的場所。
(六)食品處理區的面積應與就餐場所面積、供應的最大就餐人數相適應,各類餐飲業食品處理區與就餐場所面積之比、切配烹飪場所面積宜符合附件1規定。
(七)粗加工操作場所內應至少分別設置動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的清洗水池,水產品的清洗水池宜獨立設置,水池數量或容量應與加工食品的數量相適應。食品處理區內應設專用於拖把等清潔工具的清洗水池,其位置應不會污染食品及其加工操作過程。洗手消毒水池、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的設置應分別符合本規范第七條第八項、第十一項的規定。各類水池應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
(八)烹調場所食品加工如使用固體燃料,爐灶應為隔牆燒火的外扒灰式,避免粉塵污染食品。
(九)拖把等清潔工具的存放場所應與食品處理區分開,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和加工經營場所面積500㎡以上的餐館和食堂宜設置獨立隔間。
(十)加工經營場所內不得圈養、宰殺活的禽畜類動物。在加工經營場所外設立圈養、宰殺場所的,應距離加工經營場所25m以上。
第七條 設施衛生要求
(一)地面與排水衛生要求。
1、食品處理區地面應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不易積垢的材料鋪設,且應平整、無裂縫。
2、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調等需經常沖洗場所、易潮濕場所的地面應易於清洗、防滑,並應有一定的排水坡度(不小於1.5%)及排水系統。排水溝應有坡度、保持通暢、便於清洗,溝內不應設置其它管路,側面和底面接合處宜有一定弧度(曲率半徑不小於3cm),並設有可拆卸的蓋板。排水的流向應由高清潔操作區流向低清潔操作區,並有防止污水逆流的設計。排水溝出口應有符合本條第十二項要求的防止有害動物侵入的設施。
3、清潔操作區內不得設置明溝,地漏應能防止廢棄物流入及濁氣逸出(如帶水封地漏)。
4、廢水應排至廢水處理系統或經其他適當方式處理。
(二)牆壁與門窗衛生要求。
1、食品處理區牆壁應採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積垢的淺色材料構築。其牆角及柱角(牆壁與牆壁間、牆壁及柱與地面間、牆壁及柱與天花板)間宜有一定的弧度(曲率半徑在3cm以上),以防止積垢和便於清洗。
2、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調等需經常沖洗的場所、易潮濕場所應有1.5m以上的光滑、不吸水、淺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例如瓷磚、合金材料等)製成的牆裙,各類專間應鋪設到牆頂。
3、食品處理區的門、窗應裝配嚴密,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和可開啟的窗應設有易於拆下清洗且不生銹的防蠅紗網或設置空氣幕,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和各類專間的門應能自動關閉。窗戶不宜設室內窗檯,若有窗檯檯面應向內側傾斜(傾斜度宜在45度以上)。
4、粗加工、切配、烹調、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場所和各類專間的門應採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堅固材料製作。
5、供應自助餐的餐飲單位或無備餐專間的快餐店和食堂,就餐場所窗戶應為封閉式或裝有防蠅防塵設施,門應設有防蠅防塵設施,以設空氣幕為宜。
(三)屋頂與天花板衛生要求。
1、加工經營場所天花板的設計應易於清掃,能防止害蟲隱匿和灰塵積聚,避免長霉或建築材料的脫落等情形發生。
2、食品處理區天花板應選用無毒、無異味、不吸水、表面光潔、耐腐蝕、耐溫、淺色材料塗覆或裝修,天花板與橫梁或牆壁結合處宜有一定弧度(曲率半徑在3cm以上);水蒸汽較多場所的天花板應有適當坡度,在結構上減少凝結水滴落。清潔操作區、准清潔操作區及其它半成品、成品暴露場所屋頂若為不平整的結構或有管道通過,應加設平整易於清潔的吊頂。
3、烹調場所天花板離地面宜在2.5m以上,小於2.5m的應採用機械通風使換氣量符合JGJ64《飲食建築設計規范》要求。
(四)廁所衛生要求。
1、廁所不得設在食品處理區。
2、廁所應採用沖水式,地面、牆壁、便槽等應採用不透水、易清洗、不易積垢的材料。
3、廁所內的洗手設施,應符合本規範本條第八項的規定且宜設置在出口附近。
4、廁所應設有效排氣(臭)裝置,並有適當照明,與外界相通的門窗應設置嚴密堅固、易於清潔的紗門及紗窗,外門應能自動關閉。
5、廁所排污管道應與加工經營場所的排水管道分設,且應有可靠的防臭氣水封。
(五)更衣場所衛生要求。
1、更衣場所與加工經營場所應處於同一建築物內,宜為獨立隔間,有適當的照明,並設有符合本規範本條第八項規定的洗手設施。
2、更衣場所應有足夠大小的空間,以供員工更衣之用。
(六)庫房衛生要求。
1、食品和非食品(不會導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庫房應分開設置。
2、食品庫房宜根據貯存條件的不同分別設置,必要時設冷凍(藏)庫。
3、同一庫房內貯存不同性質食品和物品的應區分存放區域,不同區域應有明顯的標識。
4、庫房的構造應以無毒、堅固的材料建成,應能使貯存保管中的食品品質的劣化降至最低程度,防止污染,且易於維持整潔,並應有防止動物侵入的裝置(如庫房門口設防鼠板)。
5、庫房內應設置數量足夠的物品存放架,其結構及位置應能使儲藏的食品距離牆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以利空氣流通及物品的搬運。
6、除冷庫外的庫房應有良好的通風、防潮設施。
7、冷凍(藏)庫應設可正確指示庫內溫度的溫度計。
(七)專間衛生要求。
1、專間應為獨立隔間,專間內應設有專用工具清洗消毒設施和空氣消毒設施,專間內溫度應不高於25℃,宜設有獨立的空調設施。加工經營場所面積500㎡以上餐館和食堂的專間入口處應設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設施的通過式預進間。500㎡以下餐館和食堂等其他餐飲單位,不具備設置預進間條件的,應在專間內入口處設置洗手、消毒、更衣設施。洗手消毒設施應符合本條第八項規定。
2、以紫外線燈作為空氣消毒裝置的,紫外線燈(波長200-275nm)應按功率不小於1.5W/m3設置,紫外線燈宜安裝反光罩,強度大於70μW/cm2。專間內紫外線燈應分布均勻,距離地面2m以內。
3、冷盤間、裱花間應設有專用冷藏設施,需要直接接觸成品的用水,還宜通過凈水設施。
4、專間不得設置兩個以上(含兩個)的門,專間如有窗戶應為封閉式(傳遞食品用的除外)。專間內外食品傳送宜為可開閉的窗口形式,窗口大小宜以可通過傳送食品的容器為准。
5、專間的面積應與就餐場所面積和供應就餐人數相適應,各類餐飲業專間面積要求宜符合附件1規定。
(八)洗手消毒設施衛生要求。
1、食品處理區內應設置足夠數目的洗手設施,其位置應設置在方便從業人員的區域。
2、洗手消毒設施附近應設有相應的清洗、消毒用品和干手設施。員工專用洗手消毒設施附近應有洗手消毒方法標示。
3、洗手設施的排水應具有防止逆流、有害動物侵入及臭味產生的裝置。
4、洗手池的材質應為不透水材料(包括不銹鋼或陶瓷等),結構應不易積垢並易於清洗。
5、水籠頭宜採用腳踏式、肘動式或感應式等非手動式開關或可自動關閉的開關,並宜提供溫水。
6、就餐場所應設有數量足夠的供就餐者使用的專用洗手設施,其設置應符合本項第二目至第四目要求。
(九)供水設施衛生要求。
1、供水應能保證加工需要,水質應符合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規定。
2、不與食品接觸的非飲用水(如冷卻水,污水或廢水等)的管道系統和食品加工用水的管道系統,應以不同顏色明顯區分,並以完全分離的管路輸送,不得有逆流或相互交接現象。
(十)通風排煙設施衛生要求。
1、食品處理區應保持良好通風,及時排除潮濕和污濁的空氣。空氣流向應由高清潔區流向低清潔區,防止食品、餐飲具、加工設備設施污染。
2、烹調場所應採用機械排風。產生油煙的設備上部,應加設附有機械排風及油煙過濾的排氣裝置,過濾器應便於清洗和更換。
3、產生大量蒸汽的設備上方除應加設機械排風外,還宜分隔成小間,防止結露並做好凝結水的引泄。
4、排氣口應裝有易清洗、耐腐蝕並符合本條第十二項要求的可防止有害動物侵入的網罩。
5、採用空調設施進行通風的,就餐場所空氣應符合GB16153《飯館(餐廳)衛生標准》要求。
(十一)餐用具清洗消毒和保潔設施衛生要求。
1、餐用具宜用熱力方法進行消毒,因材質、大小等原因無法採用的除外。
2、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應專用,與食品原料、清潔用具及接觸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開。水池應使用不銹鋼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不易積垢並易於清洗。採用化學消毒的,至少設有3個專用水池。各類水池應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
3、清洗消毒設備設施的大小和數量應能滿足需要。
4、採用自動清洗消毒設備的,設備上應有溫度顯示和清洗消毒劑自動添加裝置。
5、應設專供存放消毒後餐用具的保潔設施,其結構應密閉並易於清潔。
(十二)防塵防鼠防蟲害設施衛生要求。
1、加工經營場所門窗應按本規範本條第二項規定設置防塵防鼠防蟲害設施。
2、加工經營場所必要時可設置滅蠅設施。使用滅蠅燈的,應懸掛於距地面2m左右高度,且應與食品加工操作保持一定距離。
3、排水溝出口和排氣口應有網眼孔徑小於6mm的金屬隔柵或網罩,以防鼠類侵入。
(十三)採光照明設施衛生要求。
1、加工經營場所應有充足的自然採光或人工照明,食品處理區工作面不應低於220lux,其它場所不應低於110lux。光源應不至於改變所觀察食品的天然顏色。
2、安裝在食品暴露正上方的照明設施宜使用防護罩,以防止破裂時玻璃碎片污染食品。
(十四)廢棄物暫存設施衛生要求。
1、食品處理區內可能產生廢棄物或垃圾的場所均應設有廢棄物容器。
2、廢棄物容器應配有蓋子,以堅固及不透水的材料製造,能防止有害動物的侵入、不良氣味或污水的溢出,內壁應光滑以便於清洗。
3、在加工經營場所外適當地點宜設置廢棄物臨時集中存放設施,其結構應密閉,能防止害蟲進入、孳生且不污染環境。
第八條 設備與工具衛生要求
(一)食品加工用設備和工具的構造應有利於保證食品衛生、易於清洗消毒、易於檢查,避免因構造原因造成潤滑油、金屬碎屑、污水或其他可能引起污染的物質滯留於設備和工具中。
(二)食品容器、工具和設備與食品的接觸面應平滑、無凹陷或裂縫,設備內部角落部位應避免有尖角,以避免食品碎屑、污垢等的聚積。
(三)設備的擺放位置應便於操作、清潔、維護和減少交叉污染。
(四)用於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和容器,應分開並有明顯的區分標志;原料加工中切配動物性和植物性食品的工具和容器,宜分開並有明顯的區分標志。
(五)所有用於食品處理區及可能接觸食品的設備與工具,應由無毒、無臭味或異味、耐腐蝕、不易發霉的,符合衛生標準的材料製造。不與食品接觸的設備與工具的構造,也應易於保持清潔。
(六)食品接觸面原則上不得使用木質材料(工藝要求必須使用除外),必須使用木質材料的工具,應保證不會對食品產生污染。
(七)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應配備盛裝、分送集體用餐的專用密閉容器,運送集體用餐的車輛應為專用封閉式,車內宜設置溫度控制設備,車輛內部的結構應平整,以便於清潔。
加工操作衛生要求
第九條 加工操作規程的制定與執行
(一)生產經營者應按本規范有關要求,根據預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則(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預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則見附件2),制定相應的加工操作規程。
(二)加工操作規程應包括對食品采購、運輸和貯存、粗加工、切配、烹調、冷盤配製、現榨果蔬汁及水果拼盤製作、點心加工、裱花操作、燒烤加工、生食海產品加工、備餐及供餐、食品再加熱和工具、容器、餐飲具清洗、消毒、保潔、食品配送等各道操作工序的具體規定和詳細的操作方法與要求。
(三)加工操作規程應具體規定標準的加工操作程序、加工操作過程關鍵項目控制標准和設備操作與維護標准,明確各工序、各崗位人員的要求及職責。
(四)應教育培訓員工按照加工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使其符合加工操作、衛生及品質管理要求。
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加工經營場所面積2000㎡以上的餐館、就餐場所有300座位以上或單餐供應300 人以上的餐館、食堂及連鎖經營的餐飲業經營者宜建立和實施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制定HACCP計劃和執行文件。
第十條 原料采購衛生要求
(一)應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准和規定的有關要求,並應進行驗收,不得采購《食品衛生法》第九條規定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二)采購時應索取發票等購貨憑據,並做好采購記錄,便於溯源;向食品生產單位、批發市場等批量采購食品的,還應索取食品衛生許可證、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等。
(三)入庫前應進行驗收,出入庫時應登記,作好記錄。
第十一條 食品運輸工具應當保持清潔,防止食品在運輸過程中受到污染。
第十二條 貯存衛生要求
(一)貯存食品的場所、設備應當保持清潔,無霉斑、鼠跡、蒼蠅、蟑螂,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殺鼠劑、殺蟲劑、洗滌劑、消毒劑等)及個人生活用品。
(二)食品應當分類、分架存放,距離牆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並定期檢查,使用應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變質和過期食品應及時清除。
(三)食品冷藏、冷凍貯藏的溫度應分別符合冷藏和冷凍的溫度范圍要求。
1、食品冷藏、冷凍貯藏應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嚴格分開,不得在同一冰室內存放。冷藏、冷凍櫃(庫)應有明顯區分標志,宜設外顯式溫度(指示)計,以便於對冷藏、冷凍櫃(庫)內部溫度的監測。
2、食品在冷藏、冷凍櫃(庫)內貯藏時,應做到植物性食品、動物性食品和水產品分類擺放。
3、食品在冷藏、冷凍櫃(庫)內貯藏時,為確保食品中心溫度達到冷藏或冷凍的溫度要求,不得將食品堆積、擠壓存放。
4、用於貯藏食品的冷藏、冷凍櫃(庫),應定期除霜、清潔和維修,以確保冷藏、冷凍溫度達到要求並保持衛生。
第十三條 粗加工及切配衛生要求
(一)加工前應認真檢查待加工食品,發現有腐敗變質跡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二)各種食品原料在使用前應洗凈,動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應分池清洗,水產品宜在專用水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應對外殼進行清洗,必要時消毒處理。
(三)易腐食品應盡量縮短在常溫下的存放時間,加工後應及時使用或冷藏。
(四)切配好的半成品應避免污染,與原料分開存放,並應根據性質分類存放。
(五)切配好的食品應按照加工操作規程,在規定時間內使用。
(六)已盛裝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置於地上,以防止食品污染。
(七)加工用容器、工具應符合第二十三條規定。生熟食品的加工工具及容器應分開使用並有明顯標志。
第十四條 烹調加工衛生要求
(一)烹調前應認真檢查待加工食品,發現有腐敗變質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不得進行烹調加工。
(二)不得將回收後的食品(包括輔料)經烹調加工後再次供應。
(三)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應當燒熟煮透,其加工時食品中心溫度應不低於70℃。
(四)加工後的成品應與半成品、原料分開存放。
(五)需要冷藏的熟製品,應盡快冷卻後再冷藏。
第十五條 冷盤配製衛生要求
(一)加工前應認真檢查待配製的成品冷盤,發現有腐敗變質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不得進行加工。
(二)操作人員進入專間前應更換潔凈的工作衣帽,並將手洗凈、消毒,工作時宜戴口罩。
(三)專間內應當由專人加工製作,非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進入專間。不得在專間內從事與冷盤加工無關的活動。
(四)專間每餐(或每次)使用前應進行空氣和操作台的消毒。使用紫外線燈消毒的,應在無人工作時開啟30分鍾以上。
(五)專間內應使用專用的工具、容器,用前應消毒,用後應洗凈並保持清潔。
(六)供加工冷盤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未經清洗處理的,不得帶入冷盤間。
(七)製作好的冷盤應盡量當餐用完。剩餘尚需使用的應存放於專用冰箱內冷藏或冷凍,食用前按本規范第二十二條規定進行再加熱。
第十六條 現榨果蔬汁及水果拼盤製作衛生要求
(一)從事現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盤加工的人員操作前應更衣、洗手並進行手部消毒,操作時佩戴口罩。
(二)現榨果蔬汁及水果拼盤製作的設備、工用具應專用。每餐次使用前應消毒,用後應洗凈並在專用保潔設施內存放。
(三)用於現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盤的瓜果應新鮮,未經清洗處理的不得使用。
(四)製作的現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盤應當餐用完。
第十七條 點心加工衛生要求
(一)加工前應認真檢查各種食品原輔料,發現有腐敗變質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不得進行加工。
(二)需進行熱加工的應按本規范第十四條要求進行操作。
(三)未用完的點心餡料、半成品點心,應在冷櫃內存放,並在規定存放期限內使用。
(四)奶油類原料應低溫存放。水分含量較高的含奶、蛋的點心應當在10℃以下或60℃以上的溫度條件下貯存。
第十八條 裱花操作衛生要求
(一)專間內操作衛生應符合本規范第十五條第二項至第五項要求。
(二)蛋糕胚應在專用冰箱中貯存,貯存溫度10℃以下。
(三)裱漿和新鮮水果(經清洗消毒)應當天加工、當天使用。
(四)植脂奶油裱花蛋糕儲藏溫度在3±2℃,蛋白裱花蛋糕、奶油裱花蛋糕、人造奶油裱花蛋糕貯存溫度不得超過20℃。
第十九條 燒烤加工衛生要求
(一)燒烤加工前應認真檢查待加工食品,發現有腐敗變質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不得進行加工。
(二)原料、半成品應分開放置,成品應有專用存放場所,避免受到污染。
(三)燒烤時宜避免食品直接接觸火焰和食品中油脂滴落到火焰上。
第二十條 生食海產品加工衛生要求
(一)從事生食海產品加工的人員操作前應清洗、消毒手部,操作時佩戴口罩。
(二)用於生食海產品加工的工具、容器應專用。用前應消毒,用後應洗凈並在專用保潔設施內存放。
(三)用於加工的生食海產品應符合相關衛生要求。
(四)加工操作時應避免生食海產品的可食部分受到污染。
(五)加工後的生食海產品應當放置在食用冰中保存並用保鮮膜分隔。
(六)加工後至食用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
第二十一條 備餐及供餐衛生要求
(一)操作前應清洗、消毒手部,在備餐專間內操作應符合本規范第十五條第二項至第五項要求。
(二)操作人員應認真檢查待供應食品,發現有
E. 餐廳的加工營應該離糞坑、污水地、垃圾場、旱廁等污染源多少米以上
《餐飲服務許可審查規范》第十條選址要求選擇地勢乾燥、有給排水條件和電力供應的地區,不得設在易受到污染的區域。距離糞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場(站)、旱廁等污染源25m以上,並設置在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的影響范圍之外。
F. 餐廳、食堂的位置應建在距污水池什麼地方
非營業性的食堂(簡稱食堂)。 第1.0.3條 餐館建築分為三級。 一、一級廁所位置應隱蔽,其前室入口不應靠近餐廳或與餐廳相對;四、廁所應採用水沖
G. 四川省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2019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城鎮排水行為,保障排水設施安全正常運行,防治水污染和城鎮內澇災害,治理和保護水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四川省行政區域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規劃、建設、管理和城鎮排水設施的使用、運營、維護及其相關的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城鎮污水應當集中處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住房城鄉建設、生態環境、水行政等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實行統籌規劃、配套建設。第四條省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省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主管部門(以下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第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使用和保護城鎮排水設施的權利和義務,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有權進行制止和舉報。
對在城鎮排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第二章規劃建設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依法編制城鎮排水和城鎮污水處理規劃,規劃內容應當包括降水、中水、再生水及污泥處置綜合利用等內容,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備案。
易發生內澇的城鎮,還應當編制城鎮內澇防治專項規劃,並納入本行政區域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提高本行政區域城鎮污水的收集率和處理率。第七條新建城鎮排水設施應當實行雨水、污水分流。對原有雨水、污水合流的城鎮排水設施,應當按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要求,進行雨水、污水分流或者雨水收集設施改造。
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將污水管與雨水管混接。第八條新建、改建、擴建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項目,應當優先安排污水收集系統建設。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應當採用符合國家標准並穩定可靠、經濟節能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
新建、改建、擴建城鎮排水、污水處理設施項目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報批,與城鎮排水和污水處理設施連接的建設工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建設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執行。
新建、改建、擴建城鎮排污口的設置應當經有管轄權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確保排污口的設置符合水功能區劃、水資源保護規劃和防洪規劃的要求。第九條污水處理設施項目的建設規模和工藝設計納入招標文件前,建設單位應當組織相關行業注冊執業專家進行評審,評審專家應當依法在評審文件上簽章,並對評審意見負責。建設單位對評審報告結論負責,實施建設規模和工藝設計的設計單位對設計質量負責。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不得擅自更改中標後的建設規模和設計工藝,局部工藝優化調整的,應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審定。
省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發布鼓勵類和淘汰類污水處理工藝指導目錄,並定期更新。
污水處理設施項目的建設規模、排放標准、工藝設計應當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建設規模應當根據常住人口、實際污水排放量等因素科學論證確定;排放標准根據當地污水水質、水量、收納水體的環境容量確定;工藝設計應優先選用成熟先進、低成本、低能耗的技術方案,政府投資類項目應當優先在鼓勵類指導目錄中選擇。
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工藝專項驗收應當納入工程竣工聯合驗收。第十條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已覆蓋的區域內,不得新建化糞池及相關活性污泥截污池、塘,原有已失去功能作用的化糞池,應當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拆除。
未被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的居民聚居區、風景名勝區、旅遊景點、度假區、機場、鐵路車站等排放生活污水的區域和經濟開發區、獨立工礦區等排放污水、廢水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或者地方標准建立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污水處理,確保其排放的污水符合污染物排放標准。
H. 小學生營養食品與安全答題有哪些
重慶市中小學食品安全競賽答案
一、單選題
1 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學校超市、副食店、小賣部等食品銷售商店應當取得(a ) (本題:2分)
a、衛生許可證
b、餐飲服務許可證;
c、食品生產許可證
d、食品流通許可證
2 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餐廳、餐館和學校食堂應當取得:(a ) (本題:2分)
a、衛生許可證
b、餐飲服務許可證
c、食品生產許可證
d、食品流通許可證
3 食用沒有煮熟的四季豆(扁豆)導致中毒的原因是:(a ) (本題:2分)
a、皂素;
b、秋水仙鹼;
c、龍葵素
d、以上都不是
4食物若由於烹飪方式不當,食用後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燒焦了的魚、肉不宜再食用,因其中含有下列哪種物質,該物質對人體有極強的致癌作用:(a) (本題:2分)
a、苯並芘
b、二惡英;
c、黃麴黴毒素;
d、亞硝胺
5 鮮黃花菜中含有的毒素是:( c ) (本題:2分)
a、龍葵素;
b、皂素;
c、秋水仙鹼;
d、以上都不是。
6 加工熟食品時應燒熟煮透,加工時的食品中心溫度應不低於。(b) (本題:2分)
a、60℃;
b、70℃;
c、80℃;
d、100℃
7 中小學校的食堂對制售冷盤的要求是。(c) (本題:2分)
a、可以制售葷冷盤;
b、可以制售素冷盤;
c、不得制售冷盤;
d、可以制售冷盤
8 餐飲服務許可證有效期為:(c)。 (本題:2分)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9 為做好食品安全自我保護,下列行為哪項是不對的。(c) (本題:2分)
a、選擇具有餐飲服務許可證的餐飲服務單位就餐;
b、就餐過程中如發現食品腐敗變質、感官性狀異常,應及時向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c、就餐結束時,為了折扣可以不要發票;顫襪
d、就餐後如出現食物中毒症狀,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並向當地衛生部門和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投訴。
10 燒熟後的熟食品在10℃以下冷藏的,保質期為:(b) (本題:2分)
a、12小時;
b、24小時;
c、48小時;
d、可以到一周。
11 使用哪種材料的鍋炒菜對健康最有益?( c) (本題:2分)
a、鋁鍋;
b、不銹鋼鍋;
c、鐵鍋;
d、砂鍋。
12 對餐館、餐廳、食堂進行食品安全監管的部門是: ( b) (本題:2分)
a、公安部門
b、食品納洞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
c、衛生部門;
d、工商部門。
13 假酒中導致失明的物質為:(b) (本題:2分)
a、甲醛;
b、甲醇;
c、乙醇;
d、乙醛。
14 以下哪種是健康的飲水習慣:(a) (本題:2分)
a、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要常喝;
b、口渴時才喝水,不渴時不必喝;
c、有時可以直接喝自來水;
d、飲料口感好,又解渴,應該多喝。
15 在學校超市購買預包裝食品時不能買:(c) (本題:2分)
a、超過生產日期的食品;
b、超過出廠日期的食品;
c、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d、標有食品添加劑的食品。
16 在中國境內市場銷售的進口食品,必須使用下列哪種標識:(b) (本題:2分)
a、英文;
b、中文;
c、本國文字;
d、其它文字。
17 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的有效期是(3)年? (本題:2分)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18 易受黃麴黴毒素污染的食品有(b): (本題:2分)
a、大豆;
b、花生;
c、橄欖油;
d、芝麻。
19 未開啟的罐頭及真空包裝的袋裝食品,如果外包裝發生鼓脹現象,你的判斷是什麼?(b) (本題:2分)
a、食品裝得太多了;
b、食品已變質,絕對不能吃;
c、食品已發酵,但還可以吃。
d、以上都不對。
20 餐廳、食堂的位置應建在:(b ) (本題:2分)
a、距離糞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場(站)、旱廁等污染源10~20m;
b、距離糞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場(洞歷站)、旱廁等污染源25m以上;
c、可在粉塵、有害氣體的影響范圍之內;
d、可在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影響范圍之內。
二、多選題
1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a.b
I. 餐飲排水證怎麼辦理需要什麼證件。下圖紅圈什麼意思!!!
根據《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
第七條申請領取排水許可證,應當如實提交下列材料:
(一)排水許可申請表;
(二)排水戶內部排水管網、專用檢測井、污水排放口位置和口徑的圖紙及說明等材料;
(三)按規定建設污水預處理設施的有關材料;
(四)排水隱蔽工程竣工報告;
(五)排水許可申請受理之日前一個月內由具有計量認證資質的水質檢測機構出具的排水水質、水量檢測報告;擬排放污水的排水戶提交水質、水量預測報告;
(六)列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的排水戶應當提供已安裝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有關材料;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第八條符合以下條件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核發排水許可證:
(一)污水排放口的設置符合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的要求;
(二)排放污水的水質符合國家或者地方的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准等有關標准;
(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設相應的預處理設施;
(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排放口設置便於采樣和水量計量的專用檢測井和計量設備;列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的排水戶已安裝主要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施工作業需排水的,建設單位應當已修建預處理設施,且排水符合本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標准。
(9)四川省餐館污水池該修在哪裡擴展閱讀
根據《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
第十二條排水戶應當按照排水許可證確定的排水類別、總量、時限、排放口位置和數量、排放的污染物項目和濃度等要求排放污水。
第十三條排水戶不得有下列危及城鎮排水設施安全的行為:
(一)向城鎮排水設施排放、傾倒劇毒、易燃易爆物質、腐蝕性廢液和廢渣、有害氣體和烹飪油煙等;
(二)堵塞城鎮排水設施或者向城鎮排水設施內排放、傾倒垃圾、渣土、施工泥漿、油脂、污泥等易堵塞物;
(三)擅自拆卸、移動和穿鑿城鎮排水設施;
(四)擅自向城鎮排水設施加壓排放污水。
第十四條排水戶因發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發事件,排放的污水可能危及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運行的,應當立即停止排放,採取措施消除危害,並按規定及時向城鎮排水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報告。
J. 怎樣處理餐飲污水
親親您好,餐飲廢水的定義有幾種說法:其一指餐飲廢水即餐飲業和單位食堂產生的殘渣和廢料,還有一種說法是指飯店、賓館等飲食行業排放的含油潲水。潲水包括淘米水、米湯、剩飯菜、魚刺、骨渣、瓜菜皮等。據統計,僅全國100多個大中型城市餐飲業,每天產生的廢水量就接近300萬t,如不及時處理將造成很大的污染。
一、餐飲廢水的特點
餐飲廢水中主要成分是剩餘食物和水,以澱粉類、食物纖維類、動物脂肪類等有機物為主要成分,具有營養成分高、含水率高、油脂和鹽分含量高、易腐發酵發臭等特點。若將之與生活垃圾一道收集、運輸和處置,將會嚴重影響市容環境和居民生活,也會影響生活垃圾的最終處置效果。此外,餐廚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其營養既全面又豐富,只要通過合適的處理技術,就可以使餐飲廢水得到充分的「資源化」利用。
二、餐飲廢水的處理方法
處理餐飲廢水的方法大致有兩種:
①利用化學反應,通過添加化學物質將餐飲廢水中的有機物質分解,然後掩埋處理。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簡單,高效,缺點是餐飲廢水中大量有用物質被浪費掉了,而且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②把餐飲廢
水通過一系列處理工序轉變為可供農業生產使用的有機復合肥。這種方法符合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方針,缺點是處理成本高,生產周期長,經濟效益不明顯。目前對於餐飲廢水的處理多採用第二種方法。餐飲廢水收集後首先要經過固液分離。對於液體部分先進行油水分離,分離後廢油回收利用,水再進行後續處理。由於餐飲廢水的有機成分含量高,固液分離後的固體部分採用堆肥處理,堆肥產品一般作為農業生產有機肥。
2.液態餐飲廢水的後續處理
(1)混凝法
採用復合新型混凝劑,將餐飲廢水經過混凝沉澱、砂濾以及活性炭吸附深度處理後,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准,經過消毒處理的水可用於生活雜用水。其中高效混凝劑的選擇是關鍵所在。實驗表明:硫酸鋁鉀+聚丙烯醯胺復合絮凝劑優於單一絮凝濟的絮凝效果。
(2)生物法
由於餐飲廢水中BOD]COD>~03,具有可生化性好這一特點,在先除去油脂,不影響後續生化反應的前提下,可利用生物法來處理餐飲廢水。
SBR工藝:於金蓮等採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2E藝處理餐飲廢水,考察了污泥濃度、污泥負荷與處理效果的關系以及該工藝的脫氮性能。結果表明,當進水COD濃度為900mg/L-1095mg/L,進水油濃度為185mg/L~356mg/L,污泥負荷小於0.81kg/kg(ss)·d、油負荷小於0.112kg/kg(ss)。d的條件下,能使出水水質達~O(GB8978·1996)Z.級排放標准。
在進水TN<30mg/L時,TN去除率能達到85%以上。SBR工藝對於間歇排放、水質水量變化較大的餐飲廢水是一種理想的工藝選擇。
生物接觸氧化法:范立梅用生物接觸氧化法連續處理餐飲廢水,填料為PVC生物球和軟性纖維填料,當水力停留時間大於78h時,廢水的COD、BOD及TSS的去除率達到90%,且產生的污泥量比活性污泥少1/4。
膜一生物反應器:寧平等用膜.生物反應器處理餐飲廢水,該膜一生物反應器集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和膜的高效分離作用於一體,能夠有效地降低廢水中的污染物濃度,出水水質優於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一級標准,達到生活雜用水標准。
3.固態餐飲廢水的處理
(1)常規處理方法
家庭分類發酵法:將餐廚垃圾投入塑料垃圾桶,在表面噴施薄層微生物酵素,發酵一個月後即成有機堆肥。
熱力烘製法:用機械將餐廚垃圾打碎並擠干,再送入加熱恆溫攪拌桶中,抄干成肉鬆狀動物蛋白飼料。
厭氧消化法:指在沒有溶解氧和硝酸鹽氮的條件下,微生物將有機物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無機營養物質和腐殖質的過程。
好氧發酵法:公用工程設計
a.固態發酵:餐廚垃圾在加熱或添加乾料後進行發酵。
b.液態發酵:餐廚垃圾經生物篩選、初步發酵、充氧發酵後產生酵素。
(2)液態好氧發酵技術工藝
①前處理:餐廚垃圾倒入生化篩選槽內,槽底已預置微生物菌液。在傾倒餐廚垃圾的同時,微生物噴射添加器以噴射方式添加微生物菌種。餐廚垃圾的分子於二星期內大幅降解並明顯減量。篩選槽底部安裝強力水泵,自槽底抽取菌液垂直對上浮的餐廚垃圾噴射,以使餐廚垃圾鼓動。密度遠大於餐廚垃圾的雜物下沉靠人工去除或定期放空清池。
②配送:經生化篩選槽初步發酵後的餐廚垃圾,用液下渣漿泵送入碾碎機處理後轉入發酵槽中繼續發酵。
③輾碎:生化篩選後所剩下的難於分解的有機物質,經輾碎機輾碎,然後送入發酵槽中,15d後即發酵熟化成品。
④發酵:根據不同的產品目標要求調整其酸鹼度。並投入不同的微生物、微生物培養劑、微量元素以及氮磷鉀等各種元素。空氣壓縮機定時、定量地向發酵槽充氧,15d後發酵成熟。
⑤充氧:空氣壓縮機的高壓空氣經管束向發酵槽打氣充氧並攪拌被發酵物。
⑥出料:酵素可作為固態生物有機肥原料。發酵殘渣外運填埋處置。
⑦菌種槽:在綜合樓菌種室內培養的菌種,送入菌種槽中繼續量化培養,用於分解有機質、消除臭味。
⑧糖蜜槽:供應菌種養分。
⑨計算機管理:利用計算機控制整個系統。
四、餐飲廢水的處理工藝
1.餐飲廢水的前處理及廢水治理工藝首先對餐館和飯店直接回收的餐飲廢水進行機械除雜除去廢水中骨頭、菜葉甚至洗刷用的布條等較大雜質以及澱粉、蛋白、糖類、洗滌劑及膠體物質等雜質。然後對於液體部分進行油水分離。對於含油部分酸析、水洗,得到廢油,其中酸析過程中的加酸量以控制pH值在2-3之間為最佳。油水分離後的水部分和水洗用水混合後通過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後,經泵提升至混凝氣浮池以去除大部分SS、油類及部分有機物,再進行生化處理。生化處理採用SBR—PACT法,於生化池投加粉末活性炭,生化處理出水達標排放;污泥入污泥濃縮池後進行脫水處置。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在這個流程中,對廢水的處理由預處理系統和生化處理餐廚垃圾菌液培養劑接種菌糖蜜糖。
餐飲泔水—◆飯店、賓館隔油池或塑料桶收集集中—◆旋轉機械格柵——智能油水分離系統—◆組合池—◆酸析—◆水洗—◆泔水油—』綜合利用污泥濃縮池—◆板框壓濾機—◆少量干泥外運
餐飲餐飲廢水油前處理及廢水治理工藝流程
預處理系統:調節池及混凝氣浮池主要起穩定水質水量、並去除或降低廢水中影響後續生化處理的有機及無機物質。由於廢水進水水質中pH值較低,屬酸性廢水,且油類含量較高,這里採用加鹼中和一混凝氣浮法。
生化處理系統:
SBR池,主要起去除廢水中溶解性有機物質的作用。為增強生化處理系統的穩定性以及抗沖擊能力,採用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一PAcT(投料式活性污泥法)。
在曝氣池中投加粉末活性炭,能夠去除生化法不能去除的某些溶解性有機物,提高對COD和BOD,的去除率。污泥處置採用污泥濃縮一機械脫水的方法。濃縮池上清液入調節池再行處理,泥餅外運作進一步的妥善處置。
2.水再生飼料技術方案
集中收集衛生、新鮮的城市餐飲廢水,首先將其作脫水、脫油處理,然後對固態成分進行乾燥滅菌,再通過機械加工,生產出固體飼料,簡單流程見圖3:
脫水脫油:餐飲廢水基本由固態和液態成分構成。在這種工藝中固、液分離採用的是自然沉澱法或機械過濾法。餐飲廢水脫水、脫油採用較簡單的自然沉澱法,即利用液體的自身重量以及流動性的特點,使用過濾網來實現固體和液體的分離。為提高過濾效率可考慮採用分層濾水,濾網網格由大到小。
分撿:經脫水、脫油後餐飲廢水中還混有一些牲畜不可食用的雜質,比如木筷、塑料製品、金屬、紙張等,必須在加工前去除。分撿系統主要是利用物質的比重、體積和磁性,採用重復機械化及磁選等連續性分選(對特殊物質,適當輔以磁選、風力分選、人工分撿),將雜質分離出來。
乾燥:這里選擇微波加熱乾燥方法。該法的優點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加熱效果,加熱均勻,在較低的溫度下就能殺死細菌。且不會產生廢水、廢氣、廢物。
五、工程實例
某地30t餐廚垃圾處理廠工藝流程。
餐廚垃圾用回收專用車收集、運輸至處理系統,首先進行分選,取出少量混入餐廚垃圾中,不宜做堆肥發酵的瓶罐塑料等固體廢棄物,然後把剩餘物進行粉碎,並添加一定量的菌劑、輔料及副資材進行攪拌提升至發酵塔內。物料在發酵塔內進行一次發酵,以達到無害化、減量化的目的。一次發酵完成後的物料經篩分去除雜物,並噴淋經酸化後的泔腳水來調整一次發酵物的含水率,物料進入二次發酵階段,把較難分解的有機物進一步分解,以達到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的目的。一次發酵完成後的物料經篩分去除雜物,並噴淋經酸化後的泔腳水來調整一次發酵物的含水率,物料進入二次發酵階段,把較難分解的有機物進一步分解,以達到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的目的。
由餐廚垃圾中分離出來的泔腳水經油水分離和沉澱分離,污油回收出售,污水進入低分子化(酸化)處理系統,產生大量易被光合細菌(PSB)利用的小分子有機物。一部分為培養PSB的營養液,另一部分則做為二次發酵過程中物料含水率的噴淋水,污水被全部利用,達到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