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保護母親河的倡議書
保護母親河 倡議書
黃河,中國的第二大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
黃河,既是一條源遠流長、波瀾壯闊的自然河,又是一條孕育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母親河,母親二字本身就包含著豐厚的人文內涵。所以,對黃河旅遊區的開發,應把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統一起來思考,盡可能做到二者的完美結合。只有如此,我們開封的黃河旅遊區才能顯示出個性並獨具魅力。
黃河為什麼是母親河
早在遠古時期,中國境內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奮斗和繁衍在黃河流域。在數千里的黃河流域,由於氣候溫和,水文條件優越,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先民們便定居在這里。中國文明初始階段的夏、商、周三代以及後來的西漢、東漢、隋、唐、北宋等判襪幾個強大的統一王朝,其核心地區也都在黃河中下游一帶;反映中華民族智慧的許多古代經典文化著作,也產生於這一地區;標志古代文明的科學技術、發明創造、城市建設、文學藝術等也同樣產生在這里。所以,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黃河哺育了中華兒女,人們常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其意義就在這里。
黃河的水質有三大特點,一是水少沙多;二是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即徑流地區分布不均,徑流年內年際變化大;三是水沙異源。黃河水沙來源地區不同。水土流失是指由水力、重力和風力等外力引起的水土悉沖帆資源和土地生產力的破壞和損失。
在中國歷史上,人們除了覺得黃河是一個祝福,也覺得它是一個詛咒。因此,黃河有中國的驕傲和中國的痛這兩個別名。在歷史記錄當中,這些信息首次出現在602年,直到現在。河流的所經區域已經有5次關於方向的大轉變。黃河現在的流經是從1897年的最後一次變化而產生的。
黃河的黃色是由於河裡的泥沙引起的。過往幾百年的淤泥淤積,令河水流在周圍的農地上面。因此,洪水對於居民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歷史上有很多村莊被洪水破壞的例子。
在中國的歷史上,黃河對兩岸居民有很大的影響,既有好處,也有壞處。但無論如何,黃河一直養育了很多中國人,所以中國人又稱黃河為「母親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炎黃兒女的母親河,是華夏文明之樹綿延不斷的根!俗話說:"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流域優良的自然環境,才促進了中原文化的不斷發展,並為世人稱道。然而,今天的黃河早已沒有往日的風采,"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肥沃良田變成了貧瘠、水分缺乏、洪澇災害頻繁的不毛之地。
1、問題
水土流失
幾千年來,許多地區由於濫墾、濫牧、濫伐等惡性開發,引起森林、草原和耕地的嚴重退化以及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5.6%,水土流失最嚴重的黃土高原竟達到90%。黃河在上中游地區,流經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由於黃土土質疏鬆,水土流失嚴重,造成該地區生態環境惡化。黃河洪水威脅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其根源就是黃河中游的水土流失。與水災一樣,黃河流域的旱災,也存在著災情重、頻率高的特點。
水資源供需矛盾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水資源面臨的形勢將更加嚴峻。2010年缺水40億立方米,2030年缺水110億立方米,2050年缺水160億立方米。水資源的奇缺,使大多數河流每年大部分時間內乾枯,甚至出現黃河斷流現象。
水污染
黃河幹流及主要支流重點河段,符合標準的二、三類水質河長僅佔38.7%,四類水質河長佔20.1%,五類和劣於五類水質河長佔41.2%。隨著黃河流域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廢污水排放量將持續增加,據預測,2010年黃河流域廢污水排放量將會超過65億噸,同時,面污染也有進一步擴大之勢。如不採取治理措施,黃河干支流大中城市所在的河段水質有可能全部劣於五類水質標准。
有一首「新保衛黃河」
風在吼,沙在叫,
黃河斷流了,黃河斷流了,
河東山崗萬丈焦,
河西河北森林砍了,
萬山叢中水土流失真不妙,
母親之河欲哭無淚憔悴了。
揮起鐵鎬鋼鍬,
快快植樹種草。
保衛家鄉!
保衛黃河!
保衛華北!
保衛全中國!
2、治理措施
保衛母親河,就必須改善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
黃河中上游地區還耕於林是一條必由之路。自然界睜雹本應是和諧統一的,植物生長離不開水資源,而水資源的保護離不開植被。很顯然,要解決大西北嚴重缺水的困境,出路只有植樹造林。控制黃河等水系的水土流失,減免風沙危害,建立農業的良性生態環境,具有深遠意義。
加快建設中游下游的水利樞紐工程,進一步提高黃河的水沙調節能力。
在上中游,已修建了龍羊峽、劉家峽、三門峽和小浪底4座。在黃河下游,除三門峽水利樞紐,還修建了伊河陸渾水庫和洛河故縣水庫,以及"引黃濟青"、"引黃入衛"等跨流域調水工程。為緩解黃河"水荒",未來十年間,國家將在黃河流域全面推行節水技術和措施,包括對黃河灌區進行大規模節水改造、嚴格限制高耗水重污染項目,還將於2010左右開弓建設南水北調西線一期工程,為黃河補水。同時,還將加強水資源統一調度和管理,實行計劃用水和用水定額管理。
保護母親河行動
「保護母親河行動」以保護哺育中華民族和一方人民的「母親河」——黃河、長江及其它主要江河為主題,通過舉全團之力,廣泛動員各級團組織和廣大青少年,充分吸納社會資源,建設「保護母親河工程」、開展「保護母親河行動周(日)」活動、創建「保護母親河基金」,在「母親河」流域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治理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倡導和樹立綠色文明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推動國家生態工程建設,為母親河更好地造福於中華民族和實現全球性生態平衡作貢獻。
「保護母親河工程」是「保護母親河行動」的核心。先期規劃從1999年開始,利用5年的時間,主要在黃河、長江及其它主要江河流域國家重點生態工程治理區,建設100萬畝以上綠化工程。實行工程造林、項目管理。工程統一名稱,即「保護母親河工程**項目」。嚴格按項目科學設計,通過申報審批制確定項目。全國重點工程應在國家計劃發展委員會、國家林業局確定的重點生態工程治理區,以及地方政府規劃的造林綠化區內選項,由縣級以上(含縣級)團委、林業部門申報,經同級政府和省級「保護母親河行動」領導機構同意,報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領導小組審批。各地也可確定當地的重點工程,並由當地領導小組負責規劃實施。所有項目均按工程組織實施,強化管理。同時,積極探索資助貧困農戶植樹,推動鄉村林業發展等其它實施方式。全國重點工程採用按比例團組織資助、國家林業局等部門專項投資、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含縣級)政府匹配資金的辦法,落實建設資金。地方重點工程的建設資金由各地團組織、綠委、林業、青基會與當地有關部門協調落實。各級綠委辦可從公民義務植樹綠化費中切塊支持工程建設。
在日常開展青少年植綠護綠活動的基礎上,把植樹節作為「保護母親河行動周」,將國際地球日、環保日、防止荒漠化日等作為「保護母親河行動日」,集中組織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教育、資金募集和植護實踐活動。
「保護母親河基金」是共青團推動工程建設的主要經費來源,以「5元捐植一棵樹」、「200元捐植1畝林」和捐建命名紀念林等為主要形式募集。基本途徑為:(1)鼓勵在本地暫時缺少條件履行植樹義務的公民,通過自願交納一定費用履行植樹義務。尤其是在18歲成人教育活動中採用此種方式幫助青年履行第一次公民義務。(2)面向積極關注和參與祖國綠化、生態環境建設大業的國內企業、團體和公民個人募集。(3)面向關注中國和世界環境、生態、綠化建設的國際組織和海外企業、團體、有識之士募集。
雲南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劇《母親河》
第一場《母親河》
母親河流淌的痕跡中孕育著普米歷史,孕育著普米文化;母親河流淌的足印里,有了生命,有了靈魂,有了普米,這就我們心中那條永恆的母親河
第二場《勞作頌》
精獷的普米男子,揮舞著結實的肩膀,用塵煙唱響大山的旋律,善良的普米女子用勤勞的雙手,編織著塹谷的輪廓。沒有凈土,也沒有樂土,只有勞作才會有收獲。
第三場《火之韻》
三腳上,有我們獨特的文化,火塘里,有我們淵古的故事。一個老者的訴說,道出我們的歷程,遷徙的路途還再延緩,昨天的故事還再承傳。
第四場《籬笆戀》
姑娘的心思就是籬笆上的結。是打結,還是解結?就要看小伙怎麼解籬笆上的千千結。
第五場《生之魂》
咪咪嗦、咪咪嗦,來吧!讓我們隨著龍跳舞的節奏,一同打歌,打出絢麗的生活;來吧!讓我們隨著龍擺尾的舞步,共同踏歌,踏出輝煌的明天。
當全世界都開始注重環保時,那些人類賴以生存的孕青了無數生命的河流就被親切地稱為「母親河」。僅僅有3萬人口的雲南普米族對養育了他們世世代代的「母親河」瀾滄江充滿了尊敬和愛意,普米人由此在去年創作了《母親河》,這被稱為大型音樂舞蹈史詩的劇目多次在國家級比賽中獲獎。
昨日,創作和參加《母親河》演出的有關人員匯聚一堂,創作班子就《母親河》從6月8日到6月12日公演期間的成績做了簡要的總結。這部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母親河》公演獲得了巨大成功,票房收入達到了65萬。這又是一個成功走上市場道路的藝術佳作,在這樣的基礎上,有關人士表示:盡管在很多方面缺乏經驗,但是《母親河》對推廣普米文化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預計將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出國公演,然後轉回國內,最後將在昆明做一個結尾,然後積極投入到雲南的旅遊建設中,在雲南麗江大理等旅遊城市長期演出《母親河》。
近年來,黃河中上游的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等部分地區,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許多高載能、高污染的工業園區相繼建立,林立的煙囪占據了原來的村莊,濃煙遮蔽了天空,污水流入黃河,廢渣倒入草原。不少居民還仍然生活在被嚴重污染的環境中,疾病時常爆發。
據有關部門的統計顯示,近20年來,黃河排污量增加了一倍,十幾條重要支流成為「排污溝」,幹流近40%的河段喪失水體功能。
我國「十一五」規劃明確要求,2010年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要比「十五」期末減少10%,這意味著從2006年開始,平均每年要削減2%,2007年是關鍵的攻堅時期。
「生活在我們這里的人都得少活10年以上。」位於內蒙古和寧夏交界處附近的烏海市公烏素鎮,一位計程車司機對著眼前的黑煙發著無可奈何的牢騷。他很多次要經過109、108國道去往寧夏的石嘴山市或者內蒙古的東勝等地,「天空中到處都是厚厚的如同烏雲的黑煙,太陽被遮住了,大白天從公路上走,都要開著車燈。」他補充說。
據了解,近年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電石、焦化、硅鐵等企業相繼在當地建立,所產生的「三廢」污染正在深刻影響著當地居民的生活。
2006年4月26日,公烏素鎮北山村村副主任袁廣深回到村裡,眼前一片搬遷後的狼藉。「由於烏海市西來峰工業園區的開發,鄉親們已全部搬走了。」袁廣深說,北山村是公烏素鎮唯一的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村子,小小的村莊生產的糧食和蔬菜供給著周邊的廠礦。村子往東不遠便是鄂爾多斯草原,向西越過黃河則是無邊無際的阿拉善沙漠。
據介紹,從2001年始,北山村近兩萬畝草原被工業園區佔用。隨著工業園區的建設,上百個爐子開始冒出黑煙,污濁的空氣彌漫著整個小村莊。空氣污染給當地的農作物帶來了最直接危害:西紅柿、茄子等瓜果出現了黑點和腐爛現象,蔬菜也銷售不出去了。「但我們並沒有拿到補償,直到前不久才與區上達成一個補償協議。」袁廣深說,鄉親們搬出了廠區,但離開了世代耕種的土地,大家都無事可做。
以前,這個深處沙漠和草原邊緣的村莊,與絕症沒有什麼聯系。從2003年開始,村裡陸續有人患上癌症等疾病死去。「如果趕上刮風天,還好些,否則滿屋子都是嗆鼻子的味道。」袁廣生望著那些正在開工的工廠搖了搖頭說,「如今我們大都患有呼吸道疾病。」
西來峰工業園區只是內蒙古烏海市、阿拉善盟、鄂爾多斯市交界處眾多工業園區中的一個。2000年前後,三地像是比賽似的,爭相在黃河兩岸數十公里的狹長地帶開設工業園區,無一例外都是以高載能、高污染的企業為主要的引進對象。公烏素鎮開發區、烏達工業園區、烏斯太工業園區、阿拉善左旗工業園區、棋盤井工業園區都擠在內蒙古西南部與寧夏交界處的彈丸之地
棋盤井工業園區佔用的土地原是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鄂爾圖克嘎巴的牧場,著名的阿爾巴斯羊就產自這里。「2004年開始,家裡的羊一年要死十幾只,羊絨也變黑了。」蒙古族牧民王吉拉一邊趕著羊一邊說。200多隻羊在20多根吐著黑煙的煙囪附近艱難覓食,一條黑色長龍從公路邊上延伸過來,足有一公里。「這原本是一個河床,從去年開始,附近的電石廠把廢料和爐渣倒在這里。」他說。向東不到兩公里遠,是一個被鐵絲網圍著的自然保護區。王吉拉是堅守在工廠污染區域里所剩不多的幾戶牧民之一,更多的阿爾巴斯牧民放棄了羊群,遷移到了幾十公里外的小鎮上謀生。「以後也許就沒有阿爾巴斯羊了。」王吉拉感嘆道。
從公烏素鎮向西南走10公里左右是一個叫拉僧廟的小鎮,鎮子是由一個化工廠發展起來的,現在這個化工廠賣給了一個廣東老闆,裝備了一個火電廠:廢水沿著池子一級一級自上而下流淌,最後排到一個與黃河相連的深溝。化工廠的廢料被卡車裝載傾倒在低窪的大坑裡,不遠處便是黃河。化工廠自備火車站,停靠著幾列等待裝貨的車皮,上面醒目地標明:「危險品,劇毒!」
工廠西南方向,便是寧夏石嘴山市的河濱工業園區,數不清的煙囪排著濃煙,煙霧朝黃河壓了過來,那裡同樣是幾乎沒有藍天。「我們的果樹每年都成片地死去。」石嘴山園林林場職工田富嶺說,他承包的果樹在四年之內死了60來株。工廠將冒著熱氣的黃濁的廢水直接排進了黃河,而田家的果園每年都要靠黃河水來灌溉。
2006年下半年,當地按照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監察局《關於對石嘴山市等烏海市周邊高載能企業環境污染問題的情況反映》信訪投訴件轉辦函的要求,對數十家存在環境污染問題的企業做出限期整改,關掉一批小土焦、小泡花鹼等「十五小」企業。「好多工廠在這里被關閉了,又轉到另一個地方建立起來。」一位環保官員坦言,目前的形勢還不容樂觀。後來,人們懂得了保護黃河,就等於保護人們的母親一樣,黃河終於又恢復了和以前一樣美麗的黃河!
⑵ 污水處理設備有哪些
污水處理設備包抄括:襲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醫療廢水處理設備等。
拓展閱讀:污水處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⑶ 污水一體化與資源化的區別是什麼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與農村太陽能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的不同之處:
從污水組成成分上看,農村生活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是相似的,生活污水主要來自廁所、盥洗、廚房等,均屬於生化性較好的低濃度污水。城市人口巨大,因此每天產生生活污水的量非常巨大,通過統一的污水處理管網集中收集到污水廠處理。農村地區由於地廣人稀,污水的產生分布極為分散,只有少部分地區適合建立污水處理管網或者小型污水處理廠,多數農村的污水直排或就地處理法。
undefined
從處理工藝方面來說: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工藝大多脫胎於城市污水處理廠,早年建設的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項目多照搬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實踐證明,照搬農村污水處理項目照搬污水處理廠模式多以失敗而告終。污水處理廠的工藝大多是應對大規模的生活污水的。農村生活污水量少,水質波動大,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採取分散式污水處理技術,或者讓生活污水實現資源化利用。
農村在建設污水處理項目時多採用太陽能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這類設備基本實現標准化規模化生產,在資金投入方面來說比建設污水處理廠略有優勢。同時也減少了管網的建設。小型污水處理項目在管理方面也比大型污水處理廠更為簡單,無需耗費太多人力。
undefined
由於農凳春村生活污水水質水量的特殊性,一般沒有固定的污水排放口,排放比較分散,其污水水質水量有自身特點:總量巨大且逐年增加,水質水量波動大,以家庭生活污水為主,部分地區存在小型工廠和作坊。那麼農村生活污水主要來源有哪些?
1:廚房污水,多以洗碗水、涮鍋水、淘米和洗菜水組成。淘米洗菜李臘水中含有米糠菜屑等有機物,其他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動植物脂肪和鈉、醋酸、氯、碘等多種元素。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肉類食品及油類使用的增加,使生活污水的油類成分增加。
2:生活洗滌污水,洗滌用品的使用使洗滌污水含有大量化學成分。
3:沖廁水。部分農村改水改廁後,使用了抽水馬桶,產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部分農村仍在使用旱廁,且有的農戶養家畜家禽,產生了沖圈水,糞料還田,糞水溢流。畜禽糞尿所含的N、P及BOD等濃度很高,沖洗水中的COD、BOD5和SS濃度也很高。
undefined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常見的故障及解決方式:
1、污水流動不暢,管路或孔口有雜物堵住,用壓力水或壓縮空氣沖刷。 2、混合液迴流不暢,管道內有異物或閥門堵死,旋開閥門,用壓力水沖洗。 3、曝氣量不足,進氣口有異物堵塞,清理異物。
4、污泥提升不暢,管道內有異物或閥門堵死,旋開閥門,用壓力水沖洗。
關注作者,閱棗擾耐讀全文
⑷ 市面上怎麼選擇一台好的水管清洗機
一台好的水管清洗機,他的各種配件以及技術也必須是最好的,這樣才能配得版上好。
水之新水管權清洗機所有的材料都是用市面上最好的進口材料,單單一個壓力表都是用松下,松下的精準度是已知的市面上最好的,可想而知其功能機器性能是有多好,一天清洗個4、5戶,一年365天清洗,是可以用5年的。
水之新作為水管清洗行業的龍頭老大,有著獨特的資源和售後扶持,可以幫助消費者更好,更理性的去做好這個家庭水管清洗項目。
很多人買設備就是為了創業,能夠給自己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如果一台不專業的設備,運氣不好會帶來更多的麻煩。所以專業的設備是應該具備有過壓保護的功能,防止把水管洗爆。
水之新作為水管清洗行業的龍頭老大,有著獨特的資源和售後扶持,可以幫助消費者更好,更理性的去做好這個家庭水管清洗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