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污水處理廠污泥濃度過高的危害,還有出泥的必要性。
.污泥濃度過高,溶解氧跟不上,可能發生厭氧反應,導致污泥老化。
污泥版(sludge) 是由水和污水處理過權程所產生的固體沉澱物質。
污泥濃度sludge concentration 1升曝氣池污泥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
用重量法測定,以g / L 或mg / L 表示。該指標也稱為懸浮物濃度(MLSS),工程上往往以它作為評價活性污泥量的指標。
需要加大排泥
Ⅱ 什麼是污泥濃度,什麼是污泥濃度知識
1、污泥濃度即活枯握沒性污泥法中曝氣區皮侍單位體積懸浮混合的干污泥凈重的毫克數
2、是MBR系統的重要參數,不僅影響有機物的去除能力,還對膜通量產生影響。
3、沒納許多研究都表明污泥濃度與溶解性微生物產物是影響膜通量的重要參數。
Ⅲ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有什麼用途
1現有污泥處理技術
自從1906年第一座雙層沉澱池誕生以來,污泥處理和處置技術已有歷史,污泥處理和處置是以「無害化、資源化、穩定化、減量化」為目的的。一般常見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包括有水體消納、衛生填埋、污泥的熱處理、土地利用、建築材料利用、環境保護利用等。由於人們對環境的日益重視,水體消納目前已基本廢止。
1.1衛生填埋
污泥的衛生填埋始於20世紀60年代,已沿用了約40a,是在傳統填埋的基礎上從保護環境角度出發,經過科學選址和必要的場地防護處理,具有嚴格管理制度的科學的工程操作方法。到目前為止,已發展成為一項比較成熟的污泥處置技術,其優點是投資較少、容量大、見效快[3]。但是由於污泥填埋對污泥的土力學性質(以剪切強度表示)要求較高,需要大面積的場地和大量的運輸費用,地基需作防滲處理以免污染地下水等,近年來污泥填埋處置所佔比例越來越小。隨著污泥量的增加,大面積選址更加困難,特別是人口稠密的地區,且填埋最終並未避免環境污染,而只是延緩了污染產生的時間,這決定了土地填埋從多方面來看都不是處置污泥的長久之計,不會成為將來污泥處理處置的發展方向。
1.2污泥的熱處理
污泥的熱處理的優勢在於可以迅速和較大程度地使污泥達到減量化。污泥焚燒是比較徹底的處理方法,主要分為2類,一類是脫水污泥直接送焚燒爐焚燒,另一類是將脫水污泥先干化再焚燒。與其他的污泥處理方法相比較,焚燒的優點在於其產物為無菌、無臭的無機殘渣,迅速地實行了無菌化和減量化(減少60%)的目的。但是由於所需設備、能源及操作費用高昂,目前推廣在經濟上還有困難;而且由於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同時形成的重金屬的煙霧和污泥燒燼的污泥灰也有造成二次污染的可能性,灰燼也沒有好的方法進行利用;另外,焚燒浪費了污泥中大量營養物質。這些不利之處都限制了該法的廣泛應用。一般只有在其他方法由於環境或土地受到限制時才會採用。
1.3土地利用
目前生活污泥的土地利用類型多且廣,如農林耕地、牧業草地、園林綠地等。其污泥中N、P、K等元素含量高於農家肥,是肥田、改良土壤、園林綠化的好材料。污泥與餅肥比較如表1所示[4]。污泥施用於農田能夠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促進作物的生長,所以污泥的土地利用是一種積極的污泥處置方式。盡管污泥的土地利用有能耗低、可回收利用養分等優點,但影響污泥農用推廣的主要因素是可能引起重金屬污染、難降解有機物污染以及N、P的流失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目前對重金屬污染研究較多,研究內容包括施用污泥廢料後土壤耕作層重金屬的變化,施用田農作物各部位富集量、存在形態及影響因素等。眾多研究表明近10餘年來,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中重金屬含量呈下降趨勢,在合理施用情況下,一般不會造成重金屬污染[5]。
Ⅳ 什麼叫污泥濃度,怎樣加大或降低濃度什麼叫污泥負荷,怎樣增大或降低負荷
污泥濃度:曝氣池單位容積混合液內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體物的總重量計量單位(mg/L);
提高有機負荷或增加污泥接種量提高污泥濃度,有規律的處理剩餘污泥或加大排泥量降低污泥濃茄耐敏度;
污泥負荷:是指單位質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污泥負荷在微生物代謝方面的含義就是F/M比值,單位kgCOD(BOD)/畝橡(kg污泥.d)
提高或降低五日生顫枝化需氧量,提高或降低污泥濃度.可以增大或降低污泥負荷.
Ⅳ 污水處中,污泥濃度過高對微生物有什麼影響
1、污泥濃度過高,耗氧速率隨之上升,容易產生溶解氧不足和缺氧現象.
2、污泥濃度過高可因為營養不足而造成微生物大量死亡
Ⅵ 二級好氧污泥濃度高有什麼影響
二渣岩級好氧污泥濃度高有影響有:
1、減少污水處理系統的效率:由於濃度高,污泥含有的污染物的濃度也會高,從而降低污水處理系統的凈化效率。
2、增加污泥的處置成本:由於污泥濃度高,污泥處置的成本也會增加,從而增加污水處理的總成本。
3、影響污水處理系統的穩定性:由於污泥濃度高,污泥的活性也會增加,從而影響污水處理系統的穩定性,可能會導致污水處如數御理系統畢敗出現故障。
Ⅶ 污泥濃度對生產有什麼意義
污泥濃度與出水SS的關系混合液的SVI對出水水質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這是因為較高的SVI值混合液在終沉池中沉澱性能較差,容易造成SS隨出水流失。實驗表明SVI值保持在50~200ml/g之間時,95%的出水SS<20mg/l;而SVI>200ml/g時,出水SS值基本上大於20mg/l,不能達標排放。
污泥濃度與DO的關系溶解氧在活性污如洞泥法的運行中是一個重要的控制參數,DO濃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有機渣埋枯物的去除效率和活性污泥的生長。SVI與DO基本呈反比關系,即低的溶解氧可以導致較高的SVI值,而與此相對應液態的是高的溶解氧可以產生低的SVI值。實驗表明當SVI<100ml/g時,DO值保持在4~6mg/l,當SVI值保持在100~150ml/g時,DO值大部分保持在2~4.0mg/l之間,而當SVI>200ml/g時,DO值基本處於2.0mg/l以下,這種情況下難以保證出水水質達標。
Ⅷ 哪位高手知道簡述污泥沉降比、污泥濃度和污泥指數在活性污泥法運行中的意義
【污泥沉降比(SV)】:是指將混勻的曝氣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進1000mL量筒中至滿刻度,靜置沉澱30分鍾後,則沉澱污泥與所取混合液之體積比為污泥沉降比(%),又稱污泥沉降體積(SV30)以mL/L表示。污泥沉降比大致反映了反應器中的污泥量,可用於控制污泥排放。
【污泥濃度(MLSS)】:是指 1L曝氣池污泥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適宜的污泥濃度和污泥年齡可以有效的防止污泥發生絲狀膨脹,如果污泥濃度過小,可能達不到廢水處理的預想效果,如果污泥濃度過大,可能引起污泥過於鬆散,易於發生絲狀膨脹,因此,控制好活性污泥法中污泥濃度,是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棄物和廢水的關鍵之一。
【污泥體積指數(SVI)】:指曝氣池混合液經30min靜沉後, 相應的1g干污泥所佔的容積(以mL計),即 SVI=混合液30min靜沉後污泥容積(mL)/污泥乾重(g) ,即SVI=SV30/MLSS。
SVI值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標,能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鬆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SVI常在50~120之間,SVI值過低,說明污泥活性不夠,可能是水體中營養元素缺失導致。SVI過高的污泥,,說明可能發生污泥膨脹,可通過停止曝氣,讓污泥沉降缺氧厭氧硝化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因絲狀菌過度繁殖所致,則應投加相應的消毒劑,必要時要抽干好氧池重新培養好氧污泥等。
Ⅸ 污水處理中的污泥濃度指的是什麼
污泥濃度是單位體積污泥含有的干固體重量,或干固體占污泥重量的百分比。
sludge concentration 單位體積污泥含有的干固體重量,或干固體占污泥重量的百分比。
活性污泥污泥濃度測定步驟
1 濾紙准備 用扁嘴無齒鑷子夾取定量濾紙放於事先恆重的稱量瓶內,移入烘箱中於 103―105℃烘乾半小時後取出置於乾燥器內冷卻至室溫,稱其重量。反復烘乾、冷卻、稱量,直至兩次稱量的重量差≤0.2mg,記錄(W1)。將恆重的濾紙放在玻璃漏斗內。
2 試樣測定 用100ml量筒量取充分混合均勻的試樣100ml,靜止30分鍾後讀取沉澱後污泥所佔的體積V(ml)。 傾去上述量筒中清液,用准備好的濾紙進行過濾量筒中的污泥,並用少量蒸餾水沖洗量筒,合並濾液。(為提高過濾速度,應採用真空泵進行抽濾。)將載有污泥的濾紙放在原恆重的稱量瓶里,移入烘箱中於103―105℃下烘2~3小時後移入乾燥器中,使冷卻到室溫,稱其重量。反復烘乾、冷卻、稱量,直至兩次稱量的重量差≤0.4mg為止,記錄(W2)。
活性污泥污泥濃度的測定計算
1 污泥濃度 C污泥濃度(mg/L)=(W2–W1)×106÷100
2 污泥指數 SVI(ml/g)= SV%×106÷C污泥濃度
3 污泥沉降比 SV(%)= V÷100×100% 式中: V —— 100ml試樣在100ml量筒中,靜止30分鍾沉澱後污泥所佔的體積,ml; W1 —— 過濾前,濾紙 + 稱量瓶重量,g; W2 —— 過濾後,濾紙 + 稱量瓶重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