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疏干水處理設計

疏干水處理設計

發布時間:2023-07-25 17:32:19

① 建築中水處理工藝及展望

建築中水回用技術是解決當前某些缺水城市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本文在簡要介紹建築中水概念及水源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前人試驗和已建中水回用系統,從處理工藝的技術可行性和經濟性可行性等方面出發,對建築可用中水處理工藝進行了介紹,同時還對建築中水回用存在的困難和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建築中水;中水回用;中水處理工藝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人口的增加,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我國年排放污水800多億m3,城鎮日排污水約為1.37億m3,污水處理率僅為6%。大量的污水未經處理或部分處理後排放江河湖海,造成水體污染。全國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運鎮地區地下水,75%以上的湖泊水域、52%的城市河段、90%以上的城市水域以及50%的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到污染,進一步加劇水資源短缺,使本已嚴重的水資源供需失衡的矛盾顯得更加突出。
目前,全國已有300多個城市缺水,有29%的人在飲用不良水,其中有7000萬人正在飲用高氟水。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00多億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更達400多億元。
根據「國際人口行動」提出的「可持續水-人口和可更新水的供給前景」報告採用的人均水資源評價標准:少於1700m3/人/年為用水緊張國家,少於1000m3/人/年為缺水國家,少於500m3/人/年為嚴重缺水國家,對我國水資源進行總體評價;到21世紀中葉我國人口達到16億高峰旁者粗時,人均水資源量將下降到1760m3,全國將接近用水緊張國家的邊緣。
江澤民總指出:「水是人類生存的生命線,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生命線,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再一次強調了解決我國水的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如何優化配置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就比以往任何時候顯得更為緊迫,促使人們從管理上、技術上積極採取措施。因此,中水回用在這種形勢下再次得到了高度的重視。
1中水的概念
所謂中水是相對於上水(自來水)和下水(污水)而言的,是指生活污水經處理後,達到規定的水質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如廁所沖洗、綠地澆灌、景觀河湖、環境用水、農業用水、工廠冷卻用水、洗車用水等。
中水系統大致可分三類:一是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處理回用的城市中水系統;二是若干建築群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回用的小區中水系統;三是單棟的建築物生活污水處理回用的建築中水系統。本文著重討論後兩種。
2 中水水源
中水的水源較廣,但對建築中水而言,其水源一般包括盥洗排水、沐浴排水、洗衣排水、廚房排水和廁所排水等。若考慮到處理費用和處理的難易程度,對其選用的先後順序一般為: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廚房排水→廁所排水。
在進行建築中水系統的設計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集流一種或多種排水作為中水水源,常見組合有以下幾種情況:①空調系統排水、盥洗排水和沐浴排水等,其污染程度較輕,稱為優質雜排水,在設計時應優先選擇其作為中水水源;②沖廁以外的生活排水組合,其污染程度中等,稱為雜排水;③所有生活排水的總稱,其污染程度最重,稱為生活污水,由於其處理費用較高,且難處理,所以在設計時應盡量不採用其作為中水水源。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現有嫌州的建築中水回用系統採用的水源幾乎都是優質雜排水或雜排水。
3 中水處理工藝
3.1 常用的中水處理工藝及其流程
目前應用較多的中水處理工藝主要有混凝、沉澱、過濾、生物處理和活性炭吸附等。
處理工藝需根據原水水質的不同而採用某一工藝或某些工藝的組合,常見的中水處理工藝流程有以下這些:
(1)對於優質雜排水,其處理工藝流程一般有:
①原水→毛發聚集器→調節池→微絮凝→過濾→消毒→中水;
②原水→毛發聚集器→調節池→混凝沉澱→消毒→出水;
③原水→毛發聚集器→調節池→微絮凝-過濾→微濾-超濾→消毒→出水。
(2)對於雜排水,其處理工藝流程一般有:
①原水→篩濾→調節池→微絮凝-過濾→活性炭吸附→微濾-過濾→消毒→出水;
②原水→篩濾→調節池→生物接觸氧化或生物轉盤→沉澱→過濾→消毒→出水。
(3)對於生活污水,其處理工藝流程一般有:
①原水→篩濾→調節池→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沉澱→過濾→消毒→出水;
②原水→篩濾→調節池→生物接觸氧化→沉澱→生物接觸氧化→過濾→消毒→出水;
③原水→篩濾→調節池→生物接觸氧化→沉澱→微絮凝-過濾→活性炭吸附→消毒→出水。
3.2 處理工藝的技術可行性
中水處理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很多人的研究也已經無數次證明了這一點,特別是隨著近幾年工程技術人員對處理技術和處理設備開發,使中水處理技術又有了很大的發展。
杜茂安等採用混凝-沉澱-過濾-消毒工藝處理洗浴排水,在水溫為10℃時,主要控制指標濁度、COD、BOD5和ABS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98.1%,95.2%,93.3%和68.2%,出水水質完全滿足中水控制指標要求[7];劉中平等研究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藝(SBR)處理學校洗浴廢水的工程實例得出,該工藝對洗浴廢水中的COD、BOD5、SS和LAS有較高的去除率,處理後的出水水質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標准》(GB/T18920-2002),且該工藝設備簡單,佔地少,運行方便[8];大連香格里拉大飯店中水回用工程採用膜生物反應器(MBR)工藝,其設計規模為60m3/d,自2001年10月投產運行以來,其平均出水水質為COD=6.16mg/L,BOD=0.57 mg/L,SS=0 mg/L,這完全達到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實踐證明,MBR是一種簡單、高效的中水處理技術;北京華融大廈總建築面積4.6萬m2,中水原水為洗浴排水,水量為7.5m3/h,採用接觸氧化-砂濾工藝,2000年9月經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測定,進水BOD、COD、SS和LAS分別由22mg/L、68 mg/L、14 mg/L和3.29 mg/L降低到2 mg/L、10 mg/L、5 mg/L和0.14 mg/L。
3.3 處理工藝的經濟可行性
莫慧等對3種居住區中水回用方案即經二級處理後回用、經三級處理後回用和經MBR處理後回用進行了經濟分析,其運行費用分別為2.82元/m3、2.63元/m3和2.67元/m3;張捍民等採用MBR工藝處理大連香格里拉大飯店的污水並達到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其運行成本僅為1.665元/m3。
通過以上的試驗分析可知,如果中水回用工程運行管理得當,其在經濟上是可行的,並且隨著水資源供需矛盾的進一步激化,自來水價格勢必會升高,而隨著處理技術的發展,中水處理費用卻會降低,這更增加了中水回用的經濟可行性。
3.4 處理工藝的選擇
中水處理工藝的選擇依據主要是根據進水水質和經濟技術比較,選用在技術上可靠,經濟上可行,且據有穩定出水水質的處理工藝,同時還要考慮其管理和維護及其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等。
4 中水回用存在的困難
一是資源意識缺乏。「水,天上地下都有,該用就用,毫不吝惜」,這似乎成了人們的固有意識。用水不講節約,跑冒滴漏隨處可見,河流庫塘沒水就用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了再打深水井。殊不知,資源有限,採取應有度。
二是水價仍偏低。盡管水價已普遍上調,然而所有資源中仍屬水資源價格最為低廉。「一立方米水價還不足一支冰棍價格」的狀況依舊。
三是投入問題突出。資金短缺是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的主要問題。如果將污水處理至可回用標准,每立方米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投入至少需要5~6元人民幣。投入不足,大大限制了中水回用發展的速度。
根據有關規定,建築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賓館、飯店、商店、公寓、綜合性服務樓及高層住宅,建築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上的機關、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大型綜合性文化體育設施,規劃居住3萬人口以上的住宅小區,都要強制性建設中水回用設施。而在現實中,多數地方並沒有做到。
中水回用是國際公認的「城市第二水源」。據有關資料顯示,美國20世紀80年代利用回用水量達9.37億立方米,德國、奧地利、以色列等國的污水處理回用量也都很高。中水回用是實現污水資源化的有效途徑,運作得好,可實現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及資源效益四豐收。希望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採用行政和經濟手段加快中水回用設施建設步伐,合理確定和調整回用水價格,建立污水排放和集中處理及中水回用運行機制,以點帶面,盡快實現污水資源化。
5展望
中水回用具有極高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它一方面可以減少環境排污量,減少環境污染;另一方面它又能減少對水資源的開采,對我國長遠的國民經濟發展具有深刻的意義[16]。並且,根據水利部《21世紀中國水供求》分析,2010年後中等乾旱年的缺水量將達318億m3,到2030年我國將缺水400~500億m3,開發和應用投資省、見效快、運行成本低的中水回用處理技術已經凸現為確保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政策的正確引導下,合理的調整城市給水和中水的價格關系,中水回用技術將會有越來越廣闊的應用前景,為城市節水作出貢獻。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② 淺談凈水廠土建設計

淺談凈水廠土建設計是怎樣的?廠址怎麼選擇?請看中達咨詢編輯的文章。
凈水廠土建設計是在凈水廠工藝設計的基礎上,進行建築物的建築設計與建(構)築物的結構設計,以滿足工藝、電氣等設備專業的要求。本文試從凈水廠的多個方面來論述土建設計的過程。
1、概述
一般的凈水廠工藝如下:原水輸送到水廠,經過混合、絮凝、沉澱(大中型水廠這三個功能通常與清水池合建為綜合池),然後經過濾池(V型濾池等),再到清水池,最後經送水泵房輸送到城鎮管網。按照上面的工藝過程,根據功能劃分,凈水廠廠區一般按水處理、泥處理、深度處理、維修區、生活區五種功能分為五個區域。
對於土建設計而言,在工藝專業確定了凈水廠水源、設計規模、廠搭運區位置、水處理技術、工藝流程等設計的基本框架之後,進行下一步的擴展,完成包括總平面布置,高程布置,功能劃分,單體設計,基礎形式的確定等設計內容。
2.廠址選擇
凈水廠廠址選擇應在整個給水系統設計方案中全面規劃,綜合考慮,通過技術經濟指標比較確定。在選擇凈水廠廠址時,一般應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廠址應選擇在適宜水處理系統合理布局的地方。
(2)廠址應選擇在工程地質和橋條件較好的地方
(3)廠址應盡可能選擇在不受洪水威脅的地方。
(4)廠址需要有良好的衛生環境,並便於設立防護地帶。
(5)建設水廠要做到少拆遷,不佔或少佔良田。
(6)廠址應盡量設置在交通方便、靠近電源的地方,以利於施工管理和降低輸電線路的費用。
(7)當水源距離用水區較近時,水廠一般設置在水源附近。當水源距離用水區較遠時,廠址選擇有三種方案:一是將水廠設置在水源附近;二是將水廠設置在離用水區較近的地方;三是將水廠設置在兩者中途。選擇廠址除了以上幾點原則以外,還要方便以後水廠運行時的管理。
3.總平面布置
水廠總圖布置是根據確定的工藝方案,將水處理構築物和輔助建築物進行合理組合,以達到水廠整體功能的總體設計。其基本原則是:功能分區明確,流程簡短合理,管理方便可靠,節約用地,環境優美,能與今後的發展有機結合,並滿足消防要求和節能要求。
水廠總圖布置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設計工作,不僅需考慮工藝的要求,還需要結合結構、電氣、建築、環境、景觀等進行綜合考慮。總圖布置的影響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功能分區明確,構築物布置緊湊,減少佔地面積;
(2)近、遠期銜接合理。
(3)流程力求簡短、順暢,避免迂迴重復。
(4)配電間靠近用電負荷大的構、建築物。
(5)建築物布置應注意朝向、風向,盡可能布置在南北朝向。
(6)交通順暢,便於施工維修與運行管理。
(7)總圖布置滿足消防要求。
水處理區主要包括綜合池、V型濾池、反沖洗用房、加葯間、送水泵房與變配電間。綜合池與V型濾池通常需要配置在一個工藝流程上,確保水流簡短順暢。加葯間一般布置在靠近綜合池的位置,便於加葯。送水泵房的出水方向要與城鎮配水主幹管合理連接,將水廠主要用電負荷集中在變配電間附近,有利於節能。在這個過程中,要確保整個水處理流程由高到低,水流順暢。
生產環境相對較差的泥處理區集中布置在廠區邊緣位置,包括污泥濃縮池、污泥平衡池和污泥脫水機房。且在相應位置開一次入口,便於運泥車出入。預留的深度處理區靠近V型濾池與反沖洗用房,方便濾池出水進入深度處理區。維修區布置在主要工藝用房附近,方便設備維修,包括機修倉庫和堆場,如果場地條件允許,也可設置車庫。
生活區通常布置在水廠主入口處,一般包括綜合樓、食堂、傳達室等建築物,構成廠前區。廠前區較為開闊,建築物南北朝向,與其他區域由道路和綠化相隔,相對獨立。盡量避免非生產人員在生產區通行和逗留,以確保生產安全。
凈水廠廠區通常設置兩個出入口,廠區主入口處喚枝猛設置傳達室,通過主入口使廠區主幹道與廠外道路相接,供主要車輛和人流進出。設置廠區次入口,便於運葯車和運泥車出入。兩個出入口功能分工明確,可避免相互干擾,廠內道路需要形成環路,便於消防和運輸。一般大中型水廠廠區內主幹道6~8m,次幹道4m,人行道1~2m。車行道轉彎半徑一般不宜小於6米。
在建築總平面設計中,除滿足工藝、機電要求外,注重功能分區、建築空間效果及環境設計。廠前區布置硬地廣場、花草綠化、噴泉、疊水池等,並將其作為進入廠區大門的視覺中心,由綜合樓前的軟(花池)、硬(硬地、鋪砌)質景觀造型與噴泉疊水池形成呼應的對景。從而使整個廠區空間通透融合、變化豐富,符合現代園林之特點。
在設計中, 把對象有機地組織起來使功能同環境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一個美觀的統一整體。同時,還注重繼承中國傳統造園的設計理想,強調「人的參與性」、「人與自然的完整性」以及那裡的「空間四維性」。通過這些綜合手法的運用共同設計出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新型水廠。
4.高程布置
水廠廠區的地面高程布置原則:
(1)充分滿足防洪、排水及工藝流程要求。
(2)充分利用原水進廠水頭,抬高清水池水位,以利於節能。
(3)廠區與周邊道路銜接方便,便於廠內外交通組織。
(4)構築物埋深與場地設計標高合適,減少廠區挖填土方量。
(5)做好土方平衡,即廠區挖方量與填方量基本達到平衡。
水廠廠區高程的設置需要因地制宜,高程布置應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坡度,比如在山地建設的水廠可以做成坡地水廠,坡地水廠最大坡度不宜大於6%。平地水廠的總平面設計一般是工藝專業布置完各個建(構)築物後, 土建專業與工藝專業協商來完成最終的廠區總平面方案。然而, 對於坡地水廠土建專業必須盡早參與總平面方案的討論與制定中, 只有這樣才能使坡地水廠的總平面設計更加合理。
5、水廠單體設計
綜合樓作為自來水廠的標志性建築,在立面的處理上力求簡潔、實用。綜合樓一般包括辦公室、化驗室、會議室、食堂、中心控制室以及職工宿舍。通過廠前區小廣場,中間配以小品及鋪地,強化了總平面中綜合樓的重要位置,同時使建築為南北朝向,採光通風條件良好;其次,注重建築與外部空間的關系,室內外空間過渡自然;整組建築構圖完整,建築錯落有致,與環境結合自然。
生產輔助建築物包括有取水泵房、送水泵房、配電間、鼓風機房、反沖洗泵房、加葯間、脫水機房、機修倉庫車庫等建築。各建築物內部平面布置以及在總平面內的位置,充分考慮生產流程及有關的建構築物之間的關系,方便生產管理人員活動以及設備、材料的運輸。建築物高度設計滿足工藝要求及材料設備的運輸、安裝及檢修要求。
水處理構築物包括有綜合池、V型濾池、排泥排水池、污泥濃縮池等,均須按照工藝要求的尺寸與埋深設計。
結合水廠建築整潔、清新的特點,建築採用現代化園林式風格,形式簡潔活潑。努力做到虛實結合、質感對比協調。整個建築層次分明,建築風格清新簡潔。建築立面門窗布置,除滿足建築物採光通風要求外,還考慮到建築雜訊控制、危險品防護及建築防火等保護問題。
各生產性單體建築風格上保持與整個廠區協調一致,採用現代建築形式,輔以適當的細部處理,使之脫穎於一般工業建築的簡單平淡。增添水廠建築特有的寧靜、莊重、清爽的魅力。凈水構築物外牆亦可貼磁磚,各建築風格上互相協調,注重立面造型布置,有虛有實,富於變化。這樣,既豐富了建築造型,又滿足了水廠建築功能、工藝的要求,水廠中所有建築物均採取相近的處理手法,使得整個水廠具有統一的建築風格。
6、結語
在水廠設計中,土建專業需要與工藝、電氣等專業密切配合,在設計過程當中,要互相提供設計條件,以達到實現功能的同時,也滿足安全、經濟、美觀的設計要求。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③ 污水處理工程設計的基本條件和工藝選擇

關於污水處理工程設計的基本條件和工藝選擇?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以供參考。
城市污水處理工程設計是一個綜合性極強的系統工程,涉及的學科多,相關部門多,其中任何一個環節不合理都會給工程設計帶來影響和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
基本條件;處理規模:處理規模的確定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
城市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通常是根據城市總體規劃近、遠期及遠景人口預測來確定的。當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年限較早,尚未修編或修編中,需對現狀人口核實並進行合理的分析和預測。同時,確定人口時,要特別注意旅遊城市在旅遊旺季出現人口峰值的特點及對城市水量變化系統的影響。
城市性質及經濟水平城市所在地域、自然條件、經濟發達程度、人民生活習慣及住房條件不同,城市居民用水量標准不同,因而城市污水量亦不同。
城市排水體制城市排水體制分為分流制和合流制。一般新建城市、擴建新區、新建開發區及經濟條件較好的城市宜採用分流制;一些大中型城市中已建成的舊城區由於歷史原因,一般為合流制,可改造成截流式合流制。根據城市具體情況,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區可採用不同的排水體制。
城市排水體制的選擇直接影響污水量規模,當採用分流制時,設計污水量全部為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等),當採用截流式合流制和分流制組合系統時,必須考慮截流式合流系統中排入的雨水量,該雨水量與設計截流倍數有關,應進行科學分析後合理確定。
工業廢水量由於城市結構各異,工業類型和工業比重不同,因而,工業廢水量及水質量不相同。
根據「城市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准」,工業廢段彎水經工廠內自行處理,達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CJ3082-1999)後,優先考慮納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統,與城市生活污水合並處理。因此,工業廢水量是城市污水處理廠確定處理規模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對其廢水量進行充分調查研究,合理確定工業廢水量。
污水管網完善程度污水管網完善程度對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確定十分重要。管網的作用主要是承擔城市污水的收集和輸送。
目前我握槐悶國各城市管網建設程度不同,輸送能力則不相同,如果將其定義為「污水收集率」,則各城市現狀污水收集率和規劃污水收集率均不相同。當設計流域范圍內處理污水量確定後,必須乘以污水收集率才能得到排入污水處理廠的實際污水明脊量,換句話說,當需要保證該處理廠具有一定處理能力時,必須有相應規模的配套污水管網同步建成。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④ 路面排水設計要點有哪些

1、根據公路等級,沿線地形、地質、水文、氣象等條件以及橋涵設置等情況進行綜合考慮,注意各種排水構造物之間的聯系,並與沿線農田水利排灌系統相結合,使全線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統,保證路基路面的穩定。
2、各項排水設施和構造物的設計,應考慮便於施工、檢查和養護維修的要求。
3、多年凍土、滑坡等特殊地區(段)的公路,排水設計應結合該工程的其他處治措施綜合進行。

⑤ 如何盡快學會水處理工藝設計

非常簡單,就是看公司之前做過的同類項目的設計文件,還有向前輩或者領導請教就行了。做工藝設計的自己都應該有設計計算書,根據不同的項目來調整參數,找領導要到計算書,然後試著按照這個項目的參數代進去算,算好之後請領導或前輩幫校對,校對好了之後,才算確定了整個工藝流程,之後後續的系統設計在此基礎上才開始進行,這才是合理的路徑。

開始鋪流程:

1、一個水廠處理污水,一頭一尾可以先確定下來:格柵和消毒。然後補充中間的部分,按照一級→一級強化→二級(核心工藝)→深度處理的順序填充,水線走完還有泥線。
2、格柵之後一般都是沉砂池,這個也是常規方法,中小廠可以選擇旋流沉砂池,大的廠一般是曝氣沉砂池,平流這幾年沒怎麼見過。
3、沉砂池之後視情況,如果水質水量波動較大的,補上一個調節池。
4、再往後,視SS、COD、TP高低補上初沉池或混凝沉澱池,初沉池可以減少後續生化產泥和供氣需求。
5、如果有難降解有機物的(B/C比較低的,或者摻了一些工業廢水的),加水解酸化和水解沉澱,增加可生化性。一級及一級強化到此結束。
6、核心工藝是最沒有花頭的,萬變不離AAO,氧化溝、UCT、VIP、JHB、SBR、CASS等等等等工藝其實都是AAO的改良或變體,請根據業主喜好及水廠用地等來確定到底用哪種。摻了工業用水的推薦使用氧化溝。
7、二沉池緊隨其後,不過不是每一種工藝都需要二沉池,有潷水器的都不需要(因為已經實現了泥水分離)。核心工藝涉及膜的也不用二沉池了。沒有深度處理要求的可以直接去消毒了。
8、深度處理首當其沖的是化學除磷(如果你之前沒用過化學除磷),生物除磷的能力畢竟有限,我們還是要靠鋁鹽鐵鹽和PAM來除磷,此處加上混凝沉澱池或者高效沉澱池(帶污泥迴流的混凝沉澱池),去除SS、TP療效好。
9、各種過濾,濾池或者濾布。生活污水處理到這份上還不送去消毒?
10、泥線就簡單多了,二級工藝泥水分離的地方一部分污泥迴流,一部分剩餘污泥排放,剩餘污泥濃縮、貯存、脫水,有要求的就干化、堆肥等,沒要求的直接外運處置。

閱讀全文

與疏干水處理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油墨用樹脂價格 瀏覽:96
過濾砂缸出口 瀏覽:734
養殖屠宰場污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瀏覽:809
過濾過程品質中余差表示 瀏覽:732
怎麼樣知道車輛用哪款機油濾芯 瀏覽:702
血液透析根據什麼決定超濾量 瀏覽:739
飲料瓶diy魚缸過濾器 瀏覽:396
燃氣熱器免拆清除水垢 瀏覽:627
凈水器突然不用了怎麼辦 瀏覽:790
混合離子交換樹脂如何分離 瀏覽:791
400GRO反滲透什麼意思 瀏覽:947
透明色凈水器怎麼樣 瀏覽:602
檸檬酸除垢劑超市在哪 瀏覽:123
含油廢水對生化 瀏覽:857
回奶炒麥芽用什麼煮 瀏覽:905
污水泵和潛水泵的區別有哪些 瀏覽:309
山東全套反滲透設備 瀏覽:780
阿詩丹頓熱水器除垢方法 瀏覽:355
up雅柏龜缸低水位過濾器 瀏覽:419
修22kw污水泵多少錢 瀏覽: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