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處理工程師怎麼考
首先需要有相關專業的本科學歷,然後要逐級往上考。
水處理工程師職業資格共分三級:助理水處理工程師、水處理工程師、高級水處理工程師。
教育培訓: 水處理、環境工程、應用化學、給排水等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
工作經驗: 熟悉污水處理工藝、給水處理工藝;有扎實的專業技術基礎,能夠熟練使用實驗測試儀器及 AutoCAD,Office等計算機軟體,可獨立編制技術文件及工程施工圖紙設計。
(1)污水處理入門要多久擴展閱讀:
水處理工程師,負責工程項目中有關水處理的設計、咨詢工作,包括生活污水、部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工藝設計,以及進行相關設施的建設、運營和調試的技術人員。
環保產業中,水處理工程發展較早,因此其相關職位———水處理工程師一直炙手可熱。
隨著新技術、新知識不斷涌現,水處理工程師的入門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相應理論基礎,更要求有實際操作經驗。
水處理工程師的發展路徑為:水處理工程師——資深水處理工程師——項目經理。
㈡ 污水處理工程設計入門(10)—堰口計算
在污水處理工程設計中,堰口計算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文將詳細解釋堰口設計過程,包括不同類型的堰口構造、計算方法以及校核參數。
首先,讓我們了解堰口的幾種常見類型:三角堰、梯形堰和矩形堰。三角堰根據形狀又分為直角三角堰和銳角三角堰,矩形堰則有不淹沒式和淹沒式之分。在本文中,我們將重點探討沉澱池中常用的非淹沒式三角堰、梯形堰以及淹沒式穿孔集水牆。
對於直角三角堰,其基本構造包括堰板和堰口,其中直角三角堰的計算公式為:q=1.4h^2.5(m^3/s)或q=1.343h^2.47(m^3/s),具體根據過堰水深(h)的不同選擇公式。計算單個堰口過堰流量後,通過Q/q確定堰口數量n,並校核堰上負荷q',確保其滿足工藝要求。
梯形堰適用於水量較大的情況,其計算公式為q=1.86eh^3/2(m^3/s),其中e為堰檻寬度。同樣,通過確定堰口數量n並校核堰上負荷q',以滿足設計標准。
穿孔集水槽的計算採用面積法,先計算面積A,再通過濕周X計算槽寬W,最終通過槽寬和面積計算出半徑R。這種計算方法簡單高效,適用於不同場合。
在出水薄壁堰的設計中,公式Q=m0*b*(2g)^0.5*h^1.5和m0=(0.405+0.0027/h)*【1+0.55*(h/(h+P1)^2)】用於計算溢流量和流量系數,其中Q表示溢流量,m0、b、P1等參數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最後,沉澱池指型槽長度計算公式為L=1/2*(Q/q-B),其中L為指型槽長度,Q為沉澱池處理水量,B為沉澱池寬度,q為設計單位堰寬負荷。
通過上述詳細步驟,設計人員能夠准確地計算和設計堰口,確保污水處理工程的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