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牛蛙養殖廢水處理技術

牛蛙養殖廢水處理技術

發布時間:2023-05-15 13:00:28

⑴ 牛蛙因水鹼性太重導致死亡率高,該如何對水質進行鹼性處理

水產養殖中處理鹼性過高的主要方法有襲態:1、用醋酸。每畝2斤,潑了後再測量,不夠念禪舉再潑。2、加過磷酸鈣。每畝10-20斤,也可仔碧以有效降低PH。3、加紅糖每畝5斤或麵粉每畝10斤,再潑灑乳酸桿菌和芽孢桿菌。這個方法來得慢,但較前兩個方法持續時間長。

⑵ 養牛場廢水採用的一般工藝是什麼

養牛場廢水最理想的工藝採用:厭氧+預曝+導流快速沉澱+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或+厭氧導流快速沉澱+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微生物發生器。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充分借鑒了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間隙曝氣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硝化返硝化法、給水快濾法等八者設計手法,並結合二級或三級污水處理工藝而研製出來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我國的北京、山東、河北、貴州、山西、四川、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實例,案例涉及生活、醫院、化工、屠宰、食品、亞麻、酒精、制葯、榨菜等領域的污水處理。大量的應用證明:出水水質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完成兩次曝氣,兩次沉澱、兩次過濾,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流程,特別是在連續進水條件下,實現間隙曝氣,活性污泥迴流,整個運行沒有閑置,其優點較傳統處理方法較為突出,處理效果尤為顯著。2009年8月,被國家科技部列為「創新項目」;2009年12月,該產品被國家環保部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目錄」;2010年5月,被國家科技部、國家環保部、國家商務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審查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2012年7月,又被國家環保部列為十二五期間「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
除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外,還有好的設備「微生物發生器」,這種設備的生產廠家,你在「網路一下」輸入《微生物發生器「,也能找。
「微生物發生器」。主要根據生物凈化和流體力學原理,利用微生物在生命活動過程將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物及部分不溶性有機物有效地去除,技術先進、性能穩定、使用安全,特別適合各種廢(污)水處理和微污染治理具有以下優點:
1、該設備採用三級發生、交替運行、逐級衍生、對數增長技術,致使發生器產生微生物的密度高達達到1.8×1020CFU/ml,高密度微生物釋放進入生化池後,池中生物量迅速提高到2.0×104mg/L以上,能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徹底分解成CO2和H2O,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
2、該設備為比較理想的污水生物處理設備,可根據不同種類、不同性質、不同環境的污水處理需要,生成不同種群、不同菌屬、不同溫度、不同污水處理需要的微生物,特別適合城鎮生活污水、農村生活污水、醫療污水、工業廢水、畜禽養殖廢水、高鹽廢水、高氨氮廢水、有毒有害廢水、重金屬廢水、垃圾滲濾液等廢(污)水處理的需要。
該設備還可直接與接觸氧化法、AB法、A/O法、氧化溝、SBR等舊污水處理工程配套,在既不變動污水處理工藝,也不改動土建工程的條件下,實現污水處理升級擴容、污泥減量、脫氮除磷、中水回用等多種用途。該設備還可用於景觀、河道、湖面、河流、鹹水湖、海灣、土地等領域去除微污染,保護公共環境。
3、該微生物發生器產生的是高密度優勢微生物菌群,能快速食掉污水中的污染物和淤泥,且不產生臭味,不用污泥脫水機、污泥傳輸機、泥餅外運車、廢氣處理設備和大功率的鼓風曝氣設備,與傳統方法比較,能耗是活性污泥法的1/8,設備投資可節約百分之七十,還可在淺層水池上運轉,從而使污水處理池體積縮小、深度減淺,大大降低了一次投資費用和長期管理費用。
4、該設備產生的高密度微生物菌群通過射流進入處理池後,能迅速減少污水中的生物耗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和固體懸浮物(TSS),並有極強的脫氮除磷功能,還能在極短的時間內使5類水轉變成3類以上,7天內消除污水中的臭味,10天內吃掉污水中50%左右的淤泥,每天降解20%的BOD,10-15天內實現達標排放或中水回用。
採用該設備處理污水無污泥膨脹之憂,也不受操作員學歷年齡限制,管理方便,安全可靠。
5、隨著高密度微生物菌群發生量的不斷增加,污水中的生物耗氧量(BOD)也越來越少,大量的微生物因缺少BOD而失去存活能源自滅,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未自滅微生物還可成為魚類和浮游生物的餌料,進而形成良性的生態處理凈化過程,沒有臭味、不產生污泥、無二次污染,營造綠色環境。
6、採用傳統的生化法處理污水,受到氣候及水溫變化影響,當溫度每降低10度,微生物的酶促反應速度就降低1-2倍,氣候導致微生物的活性不足,造成污水處理效果不好,不但威脅著北方污水處理廠,對於南方冬天的污水處理廠也是嚴俊的考驗,貴州長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專利產品生物發生器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該發生器產生的高濃度微生物菌群釋放進入曝氣池後,其生物量訊速達到2.0×104mg/L以上,使曝氣池中生物濃度較活性污泥提高10倍,填補了因水溫低而導致生物量不足,污水處理效果差的技術難題。
7、採用傳統的生化方式處理高濃度、高氨氮、高鹽量、有毒性、重金屬廢水,由於微生物在這些污水中的成活少、數量小、致使污水處理後出水水質差、效果不穩定、難以達標排放。微生物發生器以獨特的方式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該發生器能將生產出的1.8×1020CFU/ml以上的高濃度微生菌群源源不斷地送入曝氣池,較其他污水處理提高10倍以上的生物量,強大的微生物菌群加速對污水中污染物的降解和消化,同時曝氣供氧又顯著加速了污染物被分解成CO2和H2O,硝酸鹽、硫酸鹽成為微生物生長的養分,至使微生物又得到進一步的衍生,即使受天冷、低溫、沖擊負荷影響,和高濃度、高氨氮、高鹽量、有毒性、重金屬抑制,也無法阻止群雄逐鹿、前仆後繼的微生物大軍,形成對污水處理的強大陣容,進而降解和消化污水中污染物,最終實現廢水達標排放或中水回用。
8、傳統河道治理離不開閘壩、斷水、清淤等處理過程,工程耗資大、工期長、淤泥量大。生物發生器直接安裝在景觀、河道、湖面、河流、鹹水湖、海灣、土地等微污染源上游,從源頭切斷和堵住污染源頭,並通過微生物降解污染、吃掉污泥、去除嗅味、除磷脫氮等作用實現徹底治理,為微污染治理提供了可靠的設備。

⑶ 牛蛙養殖需要什麼條件附廢水處理方案

1、特種養殖許可證:雖然我國養殖牛蛙時間比較久遠,但是牛蛙飼養仍然屬於特種養殖。2、場地條件:牛蛙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環境安靜、水質無污染、交通便利等,通常每100平方米為1個大池。3、溫度:牛蛙是定溫動物,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32℃,繁殖適宜溫度為20-30℃。

一、牛蛙養殖需要什麼條件

1、特種養殖許可證

(1)雖然我國養殖牛蛙的時間比較長,但是牛蛙養殖還是屬於特種養殖。

(2)在養殖牛蛙時除了要辦理相關證件和經營許可之外,還需要辦理特種養殖許可證。

2、場地條件

(1)牛蛙生活的池塘一定要建設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環境安靜、水質無污染、交通便利的地方,一般1個大池的面積為每100平方米,每個大池可以平均分成4個小池。

(2)池邊可以用40目的篩絹圍好,篩絹高出池底1米左右,篩絹底部20-30cm一定要埋入池底中,池埂高40cm,水體深度不低於20cm。

3、溫度

牛蛙屬於定溫動物,生長最適溫度為25-32°C左右,繁殖最適溫度為20-30°C左右,低於20°C、高於30°C一般不產卵。

二、牛蛙附廢水處理方案

1、牛蛙養殖的廢水處理方案可以採用“預處理+厭氧+好氧”的聯合工藝進行。首先將牛蛙的廢水倒進格柵池,然後通過格柵攔截大分子污染物以及浮渣等,這樣能有效降低後續工藝運行的負荷,減少廢水設備管道堵塞的問題。在格柵經過簡單處理後,就可以進入調節池進行水質、水量、PH等的調節。

2、養殖牛蛙時可以在牛蛙池裡面種植藕和水生植物等,這樣可以供牛蛙休息,牛蛙池的周圍還可以種植一些花卉和灌木樹等,這樣能為牛蛙招引小昆蟲。在養殖牛蛙之前,一定要用生石灰進行全池潑灑消毒,但是後期要做好污水排放的工作。

3、牛蛙養殖的廢水必須要及時進行處理,如果是大批量的牛蛙污染會比較大,因為大量的污水中可能有病死蛙體以及其它污染物。如果這些廢水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到公共水域,會造成嚴重的水質污染。

⑷ 養殖廠的廢水處理的工藝有哪些

畜禽養殖廢水一般需要多種處理技術的結合。從治理技術來看,要實現去除CODcr、BOD5的同時,再脫氮除磷的效果,厭氧工藝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國畜禽養殖廢水的治理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厭氧-自然處理模式,適用於中小型規模化養殖場;另一種是厭氧-好氧利用模式,適用於大中型畜禽養殖場或養殖區。
(1)厭氧+自然處理技術。
厭氧處理特點是造價低,佔地少,能量需求低,還可以產生沼氣;而且處理過程不需要氧,不受傳氧能力的限制,因而具有較高的有機物負荷潛力,能使一些好氧微生物所不能降解的部分進行有機物降解。厭氧常用的方法有完全混合式厭氧消化器、厭氧接觸反應器、厭氧折流板反應器、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厭氧流化床、升流式固體反應器等。
自然處理法是利用天然水體、土壤和生物的物理、化學與生物的綜合作用來凈化污水。這類方法投資省、工藝簡單、動力消耗少,但凈化功能受自然條件的制約。自然處理的主要模式有氧化塘、土壤處理法、人工濕地處理法等。
(2)厭氧+好氧處理技術。
厭氧處理技術在前面已進行分析,在此不再敘述。
好氧處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條件下分解有機物,同時合成自身細胞。在好氧處理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最終可被完全氧化為簡單的無機物。該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觸氧化、SBR、A/O及氧化溝等。

⑸ 牛蛙養殖場的廢水處理

這個廢水比較簡單,工藝思路可以考慮初沉+過濾+厭氧(或缺氧)+好氧至於後續是否需要除氮看情況。

⑹ 牛蛙養殖廢水排放標准

針對畜禽養殖污染,我國先後發布了《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596—2001 )、《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 )、《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設計規范》(NY/T1222 - 2006 )、《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 9 號)等文件。

牛蛙養殖廠廢水處理工程項目中排水量一般不會太大,排放廢水一般是牛蛙產生的糞便沖洗水、投喂的餌料殘渣以及一些抗生素葯物殘渣等,由於葯物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導致牛蛙養殖場產生的廢水可生化性下降,處理起來難度增加,廢水主要污染物為COD,還帶有一定的氨氮和磷。採取「預處理+生物脫氮除磷」的方式來對牛蛙養殖場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預處理可選用格柵、隔渣、混凝沉澱等工藝,攔截水中的顆粒懸浮物或膠體有機物,一是減輕後續生化有機負荷,二能大幅降低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質;生物脫氮除磷是一種經典的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方式,對COD、氨氮、總磷均有去除效果,處理出水穩定,投資資金低、運行成本省。

⑺ 牛蛙的養殖技術和管理

回答
1、選場地以及建蛙池:在水源充足且干凈的地方建立養蛙場,蛙池一般為長方形,面積為100平方米並將其平均分成4個小池,池邊需用40目的篩絹網圍好。2、放養管理:先清池消毒,將幼蛙消毒後便可放入池中,放養密度一般為60-80隻/平方米。3、飼養管理:以浮水性配合飼料為主,投喂量以能在半小時內吃完為宜。
一、選場地以及建蛙池
1、選擇場地
(1)要求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冬暖夏涼、遠離嘈雜地區、交通便利、供電充足的地方建立養蛙場。
(2)要求水質干凈且無污染,達到漁業水質標准。
2、建造蛙池
(1)將1個100平方米的長方形池塘平均分成4個小池,池邊用40目的篩絹網圍好,篩絹一般需要高出池底1m,篩絹的底部應該有20-30cm被埋在土裡。
(2)池埂高40cm,坡度為1:3,將水位保持在30-40cm,水層的深度一般不能低於20cm,因為蓄水量太少,易導致水渾濁,增加牛蛙患病的幾率。
(3)選用口徑為10-12cm的塑料管作排水管,進水溢水孔的設置地點應在每個大池的對角處。
(4)每個小池子里需要放有80cm×40cm具有浮性的白色泡沫塑料板作為牛蛙的休息台,一般可放4塊。
(5)在池子的上方需要用黑色太陽網遮蔭,避免太陽暴曬。
二、放養管理
1、在放苗前,乾池畝用生石灰50-75kg進行消毒。
2、而幼蛙在放養前,也需用20ppm的高錳酸鉀液浸洗10-20分鍾,在浸洗時需要仔細觀察牛蛙的狀況,如果發現異常需要立馬將蛙苗取出。
3、幼蛙的放養密度一般為60-80隻/平方米,後期還需要根據牛蛙的體型變化進行分級分池放養,調整放養密度。當幼蛙長成成蛙時,放養密度一般為30-40隻/平方米。
三、飼養管理
1、投喂飼料
(1)飼料主要以浮水性配合飼料為主,在投喂的前半個小時可用清潔的水將配合飼料泡濕,使餌料稍微軟化膨脹,既能避免餌料吸收池中的污水,導致牛蛙在攝食飼料後發生腸胃疾病,也能促進牛蛙對營養的吸收。
(2)日投餌量一般為牛蛙體重的7-15%,而且還需根據氣候、水質、殘餌量等情況酌量調整,做到少量多次,投喂量以能在半小時內吃完為宜。
2、分級飼養
因為牛蛙會有互相殘食的現象,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需要根據牛蛙的長勢情況,將規格相差較大的個體進行篩選分級,把規格基本相同的牛蛙放到同一個池中進行飼養,避免大蛙吃小蛙。
3、巡池查看
(1)每天早中晚各巡池1次,檢查篩絹網是否出現破洞,如果出現了破損必須馬上修復,避免牛蛙外逃。
(2)注意防治老鼠、蛇等天敵,避免牛蛙被天敵捕食。
(3)仔細觀察牛蛙的攝食、活動情況,發現了異常後需要及時對症治療。
4、日常清潔
(1)經常清掃食台上的殘餌,洗刷食台並及時撈出池內的病蛙、死蛙和其他腐爛物質,保證池水的干凈。
(2)每隔10-15天,可用漂白粉溶液潑灑消毒幼蛙池,用量為1g/立方米。
(3)如果發現池水開始發臭變黑,需要立即換入新水,保持池水清潔。
5、越冬方法
(1)室內越冬
1可在室內向陽處,用磚砌1個高50cm左右的池子,並在池內鋪鬆土30cm厚,還需放1個水盆,盆緣與泥土等高,使土壤能長期保持一定的濕度。
2在池口可加蓋薄膜封包,也可在池內懸一盞40W燈泡升溫,保證牛蛙可安全越冬。
(2)淺水越冬
1保證水深1-1.2m,池底應有厚度6-9cm的淤泥,不能讓水面結冰,方便牛蛙潛水蟄伏在淤泥中越冬。
2如果遇到了連續寒冷結冰的天氣,應進行水面破冰,避免水體凍結導致牛蛙體液和血液被凝固。
四、防治病害
1、爛皮病
(1)發病原因:該病多是因為牛蛙長期攝食單一餌料,缺乏維生素所導致的,發病嚴重的牛蛙,皮膚會腐爛脫落,肌肉裸露並逐漸擴展至全身,拒絕攝食,不愛活動。
(2)防治方法:主要以預防為主,保證餌料的多樣化,可在飼料中適當補VA和VC,在病蛙飼料中可添加抗菌消炎葯。
2、紅腿病
(1)發病原因:該病多發生在密度過大、水質差的池塘中,病蛙大腿腹部和前肢之間的皮膚發紅,後肢無力,不吃不動,是養殖過程中常見的疾病之一。
(2)防治方法:定期給蛙池消毒,保證水質清潔並適當減少養殖密度,及時隔離病蛙。病蛙可用2-5%的食鹽水浸泡15分鍾,每天1次,連續泡3天。
3、腸胃炎病
(1)發病原因:腸胃炎病多是因為消化不良引起的,而且發生快,危害大,幼蛙或成蛙肌體酸軟,無力跳動,能使牛蛙死亡。
(2)防治方法:保證飼料的干凈,不能飼喂霉變的飼料,病蛙一般可用0.05-0.01%的食鹽水浸泡。

⑻ 養殖廢水應該採用哪種方式處理,養殖廢水排放標准

固液分離:無論採用什麼措施來處理畜禽養殖場的廢水,固液分離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節,具體步驟一般包括篩濾、離心、過濾、浮除、沉降、沉澱等。厭氧處理:厭氧技術是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中不可缺少的關鍵技術,廢水經過厭氧消化處理可實現無害化,同時還能生成沼氣和有機肥料。好氧處理:分為天然好氧處理和人工好氧處理。

一、養殖廢水應該採用哪種方式處理

1、固液分離

(1)無論畜禽養殖場中的廢水採用什麼系統或綜合措施進行處理,首先都必須進行固液分離環節。

(2)一般養殖場排放出來的廢水中固體懸浮物含量會很高,最高可達160000mg/L,相應的有機物含量也會很高,通過固液分離可使液體部分的污染物負荷量大大降低。

(3)通過固液分離可防止較大的固體物進入後續處理環節,避免設備的堵塞損壞等。此外,在厭氧消化處理前進行固液分離也能增加厭氧消化運轉的可靠性,減小厭氧反應器的尺寸及所需的停留時間,降低設施的投資並提高COD的去除效率。

(4)固液分離技術一般包括篩濾、離心、過濾、浮除、沉降、沉澱、絮凝等工序。目前,我國已有成熟的固液分離技術和相應的設備,設備類型主要有篩網式、卧式離心機、壓濾機以及水力旋流器、旋轉錐形篩和離心盤式分離機等。

2、厭氧處理

(1)厭氧技術是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中不可缺少的關鍵技術,因為養殖業廢水屬於高有機物濃度、高N、P含量和高有害微生物數量的“三高”廢水。

(2)對於養殖場這種高濃度的有機廢水,採用厭氧消化工藝可在較低的運行成本下有效地去除大量的可溶性有機物,COD去除率可達85%-90%,且能殺死傳染病菌,有利於養殖場的防疫。

(3)如果直接採用好氧工藝處理固液分離後的養殖業廢水,雖然一次性投資可節省20%,但由於其消耗的動力大,電力流水消耗是厭氧處理的10倍以上,因此長期的運行費用將給養殖場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4)目前用於處理養殖場糞污的厭氧工藝不少,其中較為常用的有以下幾種:厭氧濾器(AF)、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復合厭氧反應器(UASB+AF)、兩段厭氧消化法和升流式污泥床反應器(USR)等。

(5)近年來,厭氧消化即沼氣發酵技術已被廣泛地應用於各大養殖場的廢物處理中,到2002年底,我國畜禽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數量已達到2000餘處,是世界上擁有沼氣裝置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

(6)雖然我國的沼氣工程建設成功率僅為85%,但這一技術不失為解決畜禽糞便污水的無害化和資源化問題的最有效的技術方案。

(7)畜禽糞便和養殖場產生的廢水都是有價值的資源,經過厭氧消化處理既可實現無害化,同時還能夠回收沼氣和有機肥料,因此沼氣工程建設將是中小型養殖場糞便污水治理的最佳選擇。

3、好氧處理

(1)好氧處理是指利用好氧微生物來處理養殖廢水的一種工藝。好氧生物處理法可分為天然好氧處理和人工好氧處理兩大類。

(2)天然好氧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天然的水體和土壤中的微生物來凈化廢水,亦稱自然生物處理法,主要有水體凈化和土壤凈化兩種。前者主要有氧化塘(好氧塘、兼性塘、厭氧塘)和養殖塘等,後者主要有土地處理(慢速滲濾、快速法濾、地面漫流)和人工濕地等。

(3)自然生物處理法不僅基建費用低,動力消耗少,該法對難生化降解的有機物、氮磷等營養物和細菌的去除率也高於常規的二級處理,部分可達到三級處理的效果。此外,在一定條件下,該法配合污水灌溉可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但該法所需的佔地面積大,且處理效果易受季節影響。如果養殖場規模小且附近有廢棄的溝塘和灘塗可供利用時,應盡量選擇該方法以節約投資和處理費用。

(4)人工好氧生物處理是採取人工強化供氧以提高好氧微生物活力的廢水處理方法。該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 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厭氧/好氧(A/O)及氧化溝法等。

(5)就處理效果而言,接觸氧化法和生物轉盤的處理效果要比活性污泥法好,雖然生物濾池的處理效果也不錯,但易於出現濾池堵塞現象。

(6)氧化溝、SBR和A/O工藝均屬於改進的活性污泥法。氧化溝出水水質好、產生泥量少,也可對污水進行脫氮處理,但其處理的BOD負荷小、佔地面積大、運行費用高。

(7)SBR法自動化控製程度高,能夠深度處理污水,缺點是BOD負荷較小,一次性投資大。

(8)A/O體是一種兼有去除BOD和脫氮雙重作用的活性污泥處理工藝,投資雖然偏大,但經該法處理後的水易於達標排放。

(9)對於那些養殖規模大、廢水產生量多且有較強經濟能力的養殖場可選擇A/O法,而對於中等規模的養殖場可選擇接觸氧化和生物轉盤等好氧處理工藝。

二、養殖廢水排放標准

我國頒布的《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596—2001 )文件中,針對養殖廢水排放標准要求如下。

1 、畜禽養殖廢水不得排入敏感水域和有特殊功能的水域。排放去向應該符合國家和地方的有關規定。

2 、標准適用規模範圍內的畜禽養殖業的水污染物排放分別執行下表1、表2和表3的規定。

(1)表1:集約化畜禽養殖廢水水沖工藝最高允許排水量

種類

豬 (m 3/百頭·天)

雞 (m 3/千隻·天)

牛 (m 3/百頭·天)

季節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標准值

2.5

3.5

0.8

1.2

20

30

註:養殖廢水排放標准最高允許排放量的單位中,百頭、千隻均指存欄數。春、秋季養殖廢水排放標准最高允許排放量按冬、夏兩季的平均值計算。

(2)表2:集約化畜禽養殖業干清糞工藝最高允許排水量

種類

豬 (m 3/百頭·天)

雞 (m 3/千隻·天)

牛 (m 3/百頭·天)

季節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標准值

1.2

1.8

0.5

0.7

17

20

註:養殖廢水排放標准最高允許排放量的單位中,百頭、千隻均指存欄數。春、秋季養殖廢水排放標准最高允許排放量按冬、夏兩季的平均值計算。

(3)表3:集約化畜禽養殖業水污染物最高允許日均排放濃度

控制項目

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化學需 氧量(mg/l)

懸浮物(mg/l)

氨氮(mg/l)

總磷(以P計)(mg/l)

糞大腸菌群數(個/ml)

蛔蟲卵(個/l)

標准值

150

400

200

80

8.0

10000

2.0

⑼ 養殖牛蛙排出來的水可以用來當小龍蝦的水嗎

牛蛙養殖場的廢水,通常會含有蛋白質、尿素等有機物質、氨氮、亞硝酸鹽等營養物,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中,可能會造成水體污染,損旁渣圓害水生態環境,因此需要進行處理。而如果正確處理後,牛蛙養殖場的廢水實際上可以用於養殖小龍蝦。

因為小龍蝦是肉食性的,可以利用廢水中的蛋白質等營養運塌物作為飼料,促進其生長發育梁做。但需要提醒的是,養殖小龍蝦需要注意水質的穩定和清潔,廢水處理要達到一定的標准,否則可能會影響小龍蝦的生長和健康。因此,在使用牛蛙養殖場的廢水養殖小龍蝦之前,需要先對水質進行檢測與處理,以確保水質達到適合小龍蝦生長的標准。

⑽ 家禽家畜養殖場廢水如此處理

養殖場廢水處理的難點在於御運需要反硝化處理,常用的生化工藝有活性污泥法轎碼、生物膜法、厭氧好氧組合工藝、艾柯水產養殖廢閉拆哪水水解酸化好氧組合工藝。固液分離後的雞糞污水好氧處理是可行和有效的。如果是規模比較小的養殖場,可以採用水解酸化與好氧處理相結合的方法。
另外大部分含氮化合物被氧化成硝酸鹽,其餘部分留在表土層,另一部分滲入地下,久而久之會污染地下水源。這時我們可以採用以生化為主,生化和物化相結合的處理工藝來處理養殖場廢水。

閱讀全文

與牛蛙養殖廢水處理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管被凍住怎麼半 瀏覽:402
聚氨酯類樹脂塗料特點有哪些 瀏覽:60
過濾器椰殼活性炭標准 瀏覽:546
醛酮樹脂生產過程毒氣大嗎 瀏覽:990
科學污水過濾圖 瀏覽:982
洗衣機除垢殺菌劑 瀏覽:244
生物處理污水的好處 瀏覽:705
連接污水檢查井的管徑 瀏覽:921
反滲透ro膜要買50還是75 瀏覽:842
熱水瓶除垢網 瀏覽:616
廢水氟含量 瀏覽:627
染料廢水取樣 瀏覽:193
做的飲水機為什麼會漏水 瀏覽:33
pes樹脂和ppsu樹脂 瀏覽:197
家用凈水機哪個是純凈水 瀏覽:107
煮土豆皮去水垢的原理 瀏覽:971
污水廠進水量怎麼樣 瀏覽:360
工業污水排放指標各值的含義 瀏覽:54
污水處理總余氯的標准 瀏覽:246
陸地巡洋艦的空調濾芯在什麼位置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