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巡司河的污染
據《水經注》,此河可能早在南北朝時就已形成。
50年代,巡司河水質良好,清潔透明,可見魚蝦。因河水清幽,夏天很多人來此游泳,有些人還從武泰閘上跳入水中。並可見到白色的水鳥在河面上翔集,可見當時水質之好。
70年代,巡司河水質開始惡化,並逐漸變成武漢城區最大的排污明渠。後來由於逐漸被污染,1995年後巡司河成了一條臭水河,其上垃圾厚達70厘米,兒童在上踢球亦無礙。不少河段生有豬籠草、水葫蘆。下游被改造成馬路,人們便再也見不到那條美麗的小河。
沿河的居民小區是巡司河污染物主要來源。該河岸最大居民小區南湖花園近10萬人口產生的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巡司河。
據了解,最初開發南湖花園時,由於沒有規劃污水處理廠,離小區較近的巡司河成為其排污「首選」。
除南湖花園外,沿河的湖北工業大學和武昌首義學院也成為污水主要來源。由於兩校沒有污水處理系統,6萬多人的生活污水全部直排河中。
巡司河沿岸最常見的就是私房、菜地、垃圾堆和簡易廁所。一座房屋,就成為一個污染源。這些房屋往往把排污管道直接插入河中。
另外,巡司河入江口下游不到兩公里處即是白沙洲水廠的取水口。據了解,白沙洲水廠是武漢市武昌區最大的自來水廠,目前服務總人口超過50萬人。
也就是說,巡司河沿線居民製造的生活污水,最終危害了沿河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