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甲醇在污水處理加在厭氧段還是耗氧段加多少怎麼加
甲醇在污水處理加在兼氧反硝化處理段。
甲醇主要應用於污水脫氮工藝。甲醇是應用和研究最為廣泛的反硝化碳源。 甲醇作為基質時,PH為中性,可減少對污水中微生物的影響, 同時甲醇能夠被完全氧化,分解後的產物為 CO2 和 HO2,不留任何難降解的中間產物, 其去除硝酸鹽的最佳碳氮比較低, 且反應較快、產泥量較低,因此作為外加碳源比葡萄糖和其他的一些液態有有機物更為常用。在進水硝酸鹽質量濃度為 240~1300mg/L 條件下,以甲醇為碳源時,氮去除率為 95%~97%,以乙醇為碳源時,氮的去除率為 88%~92%;以甲醇為外加碳源可顯著提高固定化反硝化菌的反硝化效率。
㈡ 污水處理中加甲醇作用
你是說硝化和反硝化嗎?主要是為了給硝化菌補充碳源,甲醇CH3OH,以甲醇為碳源,反硝回化反應為 6NO3-+ 5CH3OH →答 3N2+ 5CO2 + 7H2O + 6OH-。主要保證反應正常進行,保證出水水質。
㈢ 污水處理為什麼要加甲醇
你是說硝化和反復硝化嗎?主制要是為了給硝化菌補充碳源,甲醇CH3OH,以甲醇為碳源,反硝化反應為 6NO3-+ 5CH3OH → 3N2+ 5CO2 + 7H2O + 6OH-。主要保證反應正常進行,保證出水水質
㈣ 污水處理為什麼要加甲醇
投加甲醇是為了生物脫氮:
甲醇的B:C=0.78:1。
反硝化需要的是BOD;
要反硝化1g硝酸鹽(以N計)需要甲醇2.47g,需要BOD=2.47*0.78=1.93g;
反應式中的碳是BOD。
㈤ 污水處理碳源有哪些
污水處理的碳源主要包括甲醇、乙醇、葡萄糖、澱粉、乙酸、乙酸鈉等,這些都是常見的外加碳源。它們通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為污水處理系統提供必要的碳元素,促進有機物的去除。
首先,甲醇和乙醇作為碳源,在污水處理中被廣泛應用。它們易於被微生物利用,且來源廣泛,可以通過工業生產或生物發酵等方式獲得。此外,甲醇和乙醇的投加量相對容易控制,能夠根據污水處理的實際需求進行調整。
其次,葡萄糖和澱粉也是常用的碳源。葡萄糖是單糖,可以直接被微生物利用,而澱粉則需要經過水解過程轉化為葡萄糖後才能被利用。它們來源豐富,價格相對較低,因此在污水處理中具有一定的經濟性。
另外,乙酸和乙酸鈉也常作為污水處理的外加碳源。它們能夠提供微生物生長所需的碳元素,同時調節污水的pH值,為污水處理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這些碳源的選擇和使用需要根據污水的水質、處理工藝以及處理目標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例如,在處理低碳氮比污水時,可以選擇甲醇或乙醇作為碳源,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而在處理高濃度有機污水時,則可以考慮使用葡萄糖或澱粉等較為經濟的碳源。
總之,污水處理碳源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以確保污水處理系統的穩定運行和處理效果的達標。
㈥ 污水處理時外加碳源一般是什麼一般的生活污水是加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為了滿足反硝化階段對碳源的需求,常常需要額外投加碳源。在城市污水處理廠,異養反硝化是實現氮素去除的關鍵步驟,這一過程依賴於反硝化細菌利用有機底物作為電子供體,將硝酸鹽還原為氮氣。理論上,廢水中3:5的碳氮比(C/N)可以支持反硝化細菌的代謝活動,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有機底物的有限性,經常需要添加外部碳源以確保脫氮效率。
在選擇外加碳源時,常見的碳源包括甲醇、乙醇、乙酸、醋酸鈉和葡萄糖等。這些碳源的分子結構差異影響了它們在反硝化過程中的效果。例如,甲醇和乙酸鹽雖然化學性質穩定,但在成本效益、反硝化效率和污泥產量方面存在局限性。甲醇雖然成本較低,但其運輸和儲存過程中的安全風險較大。乙酸鹽雖然反硝化效率高,但成本較高,增加了污水處理廠的經濟負擔。葡萄糖雖然廣泛使用,但其增加的污泥產量會導致額外的處理和處置成本。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混合碳源的使用可能會帶來更有效的反硝化性能。甲醇和乙酸鹽的混合物在硝酸鹽去除率上表現出了優於單一碳源的效果。混合碳源(MCS)的反硝化效率不僅與單個組分相當,而且總反硝化潛力可能超過單個組分的總和。然而,MCS增強反硝化性能的機制尚不清楚。
在實際應用中,污水處理廠也會根據進水的水質特點和脫氮需求,計算並調整C/N比例後再投加碳源,通常將碳源投加在厭氧池或者缺氧池的進水口。在計算碳源投加量時,需要考慮碳源的當量COD價格和實際運行的投加量。不同碳源的組成成分不同,因此在環保上通常以當量COD計算。
在選擇外加碳源時,除了考慮其反硝化效果和成本效益外,還需要考慮其是否能夠快速被生物降解,以及是否會產生二次污染。目前,甲醇、乙醇、乙酸鈉和葡萄糖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傳統外加碳源。在這些研究中,乙酸被發現在反硝化速率上表現最佳,甲醇、乙醇和葡萄糖次之,麥芽糖的效果最差。以乙酸鈉為外加碳源的反硝化速率可達12 mg·(g·h)^-1,比以乙醇為碳源的反硝化速率高出約3 mg·(g·h)^-1。
㈦ 污水處理技術中反硝化碳源的選擇方法
隨著國家對廢水排放標準的提高,其中總氮排放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尤其一些地區要求市政污水處理廠提標到地表水準四類標准,其中要求總氮小於10PPM,為保證總氮達標排放,通過外加碳源降低污水中總氮的量,成為了目前唯一適用於實踐的手段。
一、碳源介紹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碳源:甲醇、乙酸、乙酸鈉、麵粉、葡萄糖、生物質碳源及污泥水解上清液等。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工程情況選擇合適的碳源。現對各種常用的碳源進行對比,分析各種碳源的優缺點:1、甲醇甲醇作為外碳源具有運行費用低和污泥產量小的優勢,在甲醇碳源不足時,存在亞硝酸鹽積累的現象。以甲醇為碳源時的反硝化速率比以葡萄糖為碳源時快3倍,其最佳碳氮比(COD:氨氮)為 2.8~3.2 。但甲醇作為外加碳源時,有以下3點問題需關註:① 甲醇易燃,為甲類危化品,儲存和使用均有嚴格要求。特別是其儲存需報當地公安部門備案審批,手續繁瑣。② 微生物對甲醇的響應時間較慢,甲醇並不能被所有微生物利用,當甲醇用於污水處理廠應急投加碳源時效果不佳;③ 甲醇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將甲醇作為長期碳源,對尾水的排放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2、乙酸鈉乙酸鈉的優點在於它能立即響應反硝化過程,可作為水廠應急處置時使用。乙酸鈉由於是小分子有機酸鹽的原因,反硝化菌易於利用,脫氮效果是最好的。通過實驗發現,碳氮比在4.6時,可以達到穩定的脫氮效果,而且它的水解物為小分子有機物,能容易被微生物降解,反硝化響應時間快,而且無毒,能作為應急碳源。但是,它價格較貴,產泥率高,對污水廠的污泥處置會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使用乙酸鈉要考慮以下3點:① 乙酸鈉多為20%、25%、30%的液體,由於當量COD低,運輸費用高,不能遠距離運輸。② 產泥量大,污泥處理費用增加;③ 價格較為昂貴,污水處理廠大規模投加乙酸鈉幾乎不可能。3、乙酸乙酸作為碳源,與乙酸鈉類同。但作為工業化產品,用做碳源確實浪費。但其弊端有四點:①乙酸為乙類危化品,也是揮發性酸,是大氣污染VOC的重要組成部分,環保部門監管多,儲存條件要求高。②多數污水處理廠遠離乙酸廠,運輸費用高,不能遠距離運輸。③乙酸代謝後的氫離子有降低出水pH的可能。4、糖類糖類外加碳源中,以麵粉、蔗糖、葡萄糖為主,由於葡萄糖是最簡單的糖,所以目前研究比較多。當碳源充足時,以葡萄糖為碳源的最佳碳氮比較甲醇為碳源時高得多,為 6∶1~7∶1。碳源對硝氮的比還原速率幾乎沒有影響,但是對亞硝氮的比積累速率影響較大,在研究中發現只有葡萄糖作為外加碳源時對亞硝氮的比累積速率沒有影響。以葡萄糖為代表的糖類物質作為外加碳源使得脫氮效果良好,可是,糖類作為多分子化合物,容易引起細菌的大量繁殖,導致污泥膨脹,增加出水中COD的值,影響出水水質,同時,與醇類碳源相比,糖類物質更容易產生亞硝態氮積累的現象。但其弊端有二點:①需要現場配置成溶液,勞動強度大,投加精準性差,大型污水處理廠無法使用。②工業葡萄糖含雜質多,食品葡萄糖價格貴。5、生物質碳源隨著污水脫氮要求的提高,新興起專業生產碳源的企業,他們通過生物工程原理,對一些糖類、農產品廢料等進行發酵,生產無毒無害的生物製品,主要組分是小分子有機酸、醇類、糖類。其較單一的化學品更容易被微生物利用,其使用成本比單一化學品便宜,具備極高的性價比。但其弊端:①產品的穩定性待提高,使用前需對每批次產品當量COD進行檢測。6、污泥水解上清液生物轉化揮發酸VFA 來源於污泥水解的上清液,由於水解所產生的 VFA 擁有很高的反硝化速率,碳源可以直接由污水廠內部提供,在污泥減容的同時還減少了碳源運輸方面的問題,所以它是目前比較有優勢的碳源。對於污泥水解利用做外碳源的研究,目前不同的結論有很多,但總體認為它作為反硝化脫氮系統的碳源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方法。可是,對於不同的污泥,不同的水解條件,所產生的VFA 的組分有較大的差別,而由於組分不同,又能引起反硝化速率的不同(這也是為何很多研究不一致的原因),所以,如何將污泥水解的產物VFA統一化研究應用,還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題。除此以外,若直接將水解污泥作為外碳源,還要考慮到污泥水解過程中氮磷的釋放問題,這部分氮磷若以碳源的形式投加到污水中,勢必會增加污水處理廠的氮磷負荷,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利用污泥水解液的另一大難題二、碳源的選擇目前,有的市政污水處理廠碳源投加費用居高,有的高達0.2-1.0元/噸,為降低污水處理的運行費用,必須選擇性價比高的碳源。1、以當量COD的單價來衡量碳源的價格因各類碳源的組成成分不同,環保上通常以當量COD計算,一般採用萬COD當量的計算方式,比如甲醇的當量COD為150萬,即1噸的甲醇相當於1500公斤的COD當量,再換算成萬COD當量的單價:備註:(1)以上單價僅供參考,因工業產品價格變動大,計算時以實際采購為准;(2)因甲醇是危化品,公安部門嚴禁在污水處理廠儲存;(3)葡萄糖因容易造成污泥膨脹,出水COD升高,較少使用;通過上表,發現乙酸鈉的當量COD單價確實昂貴,這個也是目前污水處理廠碳源投加成本高的原因;甲醇是最具性價比的碳源,但當冬天來臨採暖用甲醇時,甲醇的單價也可能上升到4500元/噸,如乙酸,有的時候出廠價高達4500元/噸。2、碳源投加量的確定各類碳源投加量都有一個相應的范圍,以下為經驗數據,可以通過實際情況確定碳源的投加量,但要在實際運行中要兼顧到亞硝態氮的累積和產泥率:(1)甲醇:在甲醇投加量不足的情況下,會出現亞硝態氮的累積,理想的COD/N為4.3~4.7。有文獻提到,甲醇為碳源時理想的COD/N為4.3~10.6。從實驗結果發現,甲醇為碳源時,理想的投加量碳氮比大於5時,反硝化才能進行完全,硝態氮去除率可達95%,產泥率在0.35左右。(2)乙酸鈉:根據文獻,在污水中加入乙酸鈉作為碳源,碳氮比在4.6時,可以達到穩定的脫氮效果,而且它的水解物為小分子有機物,能容易被微生物降解,反硝化響應時間快,而且無毒,能作為應急碳源。但是,它價格較貴,產泥率高,對污水廠的污泥處置會帶來了一定的壓力。(3)工業葡萄糖:閻寧經過實驗發現,工業葡萄糖的理想碳氮比在6.4~7.5,比甲醇大得多,而且它是多分子有機物,不易被微生物所利用,容易導致出水中COD的上升,同時與甲醇、酒精相比,葡萄糖更易出現亞硝態氮的累積,因此,不建議大量使用葡萄糖作為碳源。3、碳源的選擇在理論上,各類碳源都能保證出水總氮達到排放標准,但要考慮多個因素:(1)碳源投加的成本投加成本是碳源的當量COD價格+投加量的綜合演算法,需要理論計算加實際運行的投加量確定;(2)碳源產泥率投加碳源,必定會增加污泥的產量,而污泥處理成本很高,這個是選擇碳源必須考慮到的重要一項。(3)保證污水運行的穩定性投加碳源目的是為了脫氮,因此在選擇碳源的時候,要兼顧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穩定,如盡可能的避免污泥膨脹、出水COD升高、亞硝基氮累積等。根據以上,碳源的選擇,不是單純的經濟帳,而是與穩定運行實際相緊密結合的。科學的選擇碳源,才能有效的降低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成本和污水處理廠的穩定運行。三、結論當前,國內絕大多數的市政污水處理廠面臨著必須投加碳源和碳源成本高的現實,如何做到減少碳源投加和降低碳源成本,是污水處理行業面臨著的共同問題,通過近幾年碳源的使用實際使用情況,提出如下的建議:(1)重塑厭氧池和缺氧池流態,促進池容近100%的利用,避免短流,提高混合效率和碳源利用率,盡量減少碳源投加或者不投加。(2)新設計的污水處理廠可選用多級AO工藝,充分考慮鹼度在污水處理中的重要作用,減少污泥內迴流,達到更好的脫氮效果。(3)碳源選擇與投加,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除碳氮比這個參數外,重點要考慮水的流態、鹼度和水溫這3方面的影響。(4)根據目前的發展趨勢,碳源的綜合成本將成為污水處理廠首選,新興的生物質碳源是綜合碳源,利於生物降解,將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可以通過小規模的試用,避免走彎路。(5)目前碳源的選擇種類很多,也有外資品牌來搶占碳源的市場,在保證不產生二次污染的情況下,選擇性價比最高的碳源作為首選碳源,乙酸鈉可以作為應急碳源儲備做應急使用。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㈧ 污水處理利用的碳源是什麼
在污水處理中,利用型搏的碳源一般指有機物質,主要是為了促進污水中的微生物生長和繁殖,加速有機物質的分解和去除。常用的污水處理碳源包括甲醇、乙醇、乙卜則祥酸、乳酸、酒精、糖類等。其中,甲醇是一種常用的污水處理碳源,因為它穩盯賣定性好,易於加入和混合。此外,一些廢棄物和生物質也可以被利用為污水處理碳源,如廚余垃圾、污泥、廢紙、木屑等。
㈨ 污水廠適合投加什麼碳源
污水處理廠在處理污水時,常常需要添加碳源以促進有機物的生物降解和微生物的生長。以下是一些適宜作為碳宏纖源的物質:
1. 甲醇(Methanol):甲醇因其高濃度的可生物降解有機碳和防止細菌積累氫離子的特性,成為一種常用的碳源。
2. 乙酸鈉(Sodium acetate):乙酸鈉作為碳源,不僅穩定且對環境友好,是污水處理中的優選。迅絕察
3. 食品加工廢棄物:如果皮、蔬菜殘渣等,這些廢棄物畝茄富含有機物,適合作為污水處理的碳源。
4. 生物質:例如木屑、秸稈等,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可作為成本效益高的碳源。
5. 玉米粉(Cornstarch):玉米粉易於降解,是一種經濟實惠的碳源選擇。
在選擇碳源時,應考慮投加量、方式及頻率等因素,並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實驗評估,以確保處理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