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月暫估入庫後,並結轉了成本,本月票來了是先把上月暫估的沖回,然後成本是按本月銷售的轉嗎
在處理上月暫估入庫後並已結轉成本的情況時,如果本月收到了發票,我們應首先考慮將上月暫估的部分用紅字沖銷。具體操作是按照原暫估數使用紅字進行沖銷處理。之後,再依據實際收到的發票金額進行收料入賬。
如果月末時該入庫材料仍有餘額或無余額,且上月已經進行了成本結轉,那麼本月就無需再次進行紅字沖銷和成本結轉操作。但如果暫估材料與實際發票存在微小差異,那麼在月末成本結轉時,可以將這些差異一起調整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操作是在確保准確無誤地記錄所有入庫與出庫信息的前提下進行的。這樣做不僅能夠保證賬目清晰,還能避免因多次調整而產生的混亂。
此外,每月進行此類操作時,建議仔細核對暫估數與發票金額,確保無誤。如果遇到復雜的成本調整情況,最好咨詢財務專業人士以獲得更准確的指導。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在確保財務數據准確性的基礎上,有效管理和調整成本,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⑵ 去年暫估成本入賬,結轉了成本,到票後沖回暫估,結轉的成本要沖回嗎
1.如果上月暫估成本本月已經銷售,不應轉回已估的成本,待實際發票到帳後再進行調整
2.稅金誤進的話如果已經銷售,只需沖回稅金部分的成本,其餘成本留在賬面體現負債的價值
⑶ 跨年暫估入賬結轉成本後怎麼沖回
跨年沖減暫估成本時,因為主營業務成本屬於損益類的科目,跨年調整的時候需要用到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
跨年暫估入賬結轉成本後沖回有以下兩點:
1、一般沒有直接影響,只有當暫估價與實際價存在差異時,才影響成本(需要調整成本差異),暫估入庫賬務處理和結轉成本屬於不同會計處理步驟。
2、在跨年後,如常沖減暫估入庫,對於已結轉成本則無需沖回,當暫估價與實際價存在差異時,應對已結轉成本部分的應負擔成本差異進行調整。
按照取得發票等憑據後的實際金額進行入庫的會計處理,結合實際情況再做判斷。
(3)估價沖回用沖成本嗎擴展閱讀:
跨年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
首先,暫估成本是可以跨年的,在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有相關的規定對此說明分析。
對此,本文將會主要給您講述的是跨年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涉及四個步驟,詳細內容如下。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2011年34號)第六條企業當年度實際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
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取得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企業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可暫按賬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
但在匯算清繳時,應補充提供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
首先,跨年暫估成本肯定是涉及到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其具體的做賬如下:
1、沖平暫估入賬的憑證(紅字),借:原材料;貸:應付賬款。
2、根據發票計入原材料,借:原材料;借: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額;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3、將原材料轉入上年的損益,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貸:原材料。
4、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轉入利潤分配和未分配利潤,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