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雨季安全施工方案
一、雨期安全防護措施:1、確保信息暢通。搞好施工企業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是末來企業科學管理的重要部分,由於秋季施工暴風雨等惡劣天氣的不確定性和突發性,對破壞程度難以進行預測,需要加強對氣象信息的控制管理,及時採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加強防範。2、防護的全面性。施工現場涉及面較廣,包括各部分現場和臨時設施的安全防護以及全部人員的安全,因此在制定安全措施時一定要全面細致周到,不可因事小而不為,以留有隱患,帶來損失。3、科學組織施工。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充分考慮雨期施工的特點,將不宜在雨季施工的工程提前或延後安排,根據天氣合理搞好室內外作業安排,風雨天氣盡量安排在室內施工作業,搞好工序穿插,提高工效和施工速度,遇到較大的暴風雨天氣應停止施工。4、快速反應做好防汛搶險救災應急准備,在雨期施工時,各種防護措施要進一步加固,對腳手架、物料提升機和人貨兩用電梯以及倉庫、防護棚、臨時設施等採取有效的加強措施。確保搶險救災物資人員到位,發生險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二、雨季施工准備措施:(1)根據施工平面圖、排水總平面圖,利用自然地形確定排水方向,按規定坡度挖好排水溝,確保排水暢通無阻。(2)雨季施工現場臨近高地,應在高地邊挖好排水溝,處理好危石防止發生滑坡、塌方等災害。(3)保證道路暢通,路面根據實際情況分別硬化或加鋪沙礫、爐渣或其它材料,並按要求加高起拱。(4)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防護。對材料庫全面定期檢查,及時維修,四周排水良好,牆基堅固,不漏雨滲水,鋼材等材料存放採取相應的防雨措施,確保材料的質量安全。(5)嚴格按防汛要求設置連續、暢通的排水設施和應急物資,如水泵及相關的器材、塑料布、油氈等材料。
三、各重點分項雨季施工安全措施:1、土方工程和基礎工程。土方工程和基礎工程受雨水影響較大,如不採取有關防範措施,將可能對施工安全及建築物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在雨期施工時注意以下幾點:(1)雨期開挖基槽(坑)或管溝時,應注意邊坡穩定。必要時可適當放緩邊坡度或設置支撐。施工時應加強對邊坡和支撐的檢查控制;對於已開挖好的基槽(坑)或管溝要設置支撐;正在開挖的以放緩邊破為主輔以支撐;雨水影響較大時停止施工。(2)防止邊坡被雨水沖塌,可在邊坡上加釘鋼絲網片,並抹上1250px細石混凝土;也可用塑料布遮蓋邊坡;(3)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過大,應逐段、逐片的分期完成,雨量大時,應停止大面積的土方施工;基礎挖到標高後,及時驗收並澆築混凝土墊層;如被雨水浸泡後的基礎,應做必要的挖方回填等恢復基礎承載力的工作;重要的或特殊工程應在雨期前完成任務。(4)為防止基坑浸泡,開挖時要在基坑內作好排水溝、集水井並組織必要的排水力量;位於底下的池子和地下室,施工時應考慮周到。如預先考慮不周,澆搗後,遇有大雨時,往往會造成地下室和池子上浮的事故;(5)對雨前回填的土方,應及時進行碾壓並使其表面形成一定的坡度,以便雨水能自動排出;(6)對於堆積在施工現場的土方,應在四周做好防止雨水沖刷的措施。如在周圍放置條石以阻止土方被雨水沖刷至開挖好的基槽(坑)或管溝內,或者埋沒已完工的一些基礎構築。基礎施工完畢,應抓緊進行基坑四周回填工作。停止人工降水(排水)時,應驗算箱形基礎抗浮穩定性、地下水對基礎的浮力。抗浮穩定系數不應小於1.2。以防止出現基礎上浮或者傾斜的重大事故。如抗浮穩定系數不能滿足要求時,應繼續抽水,直到施工上部結構荷載加上滿足抗浮穩定系數要求時為止。當遇大雨,水泵不能及時有效的降低積水高度時,應迅速將積水灌加到箱形基礎之內,以增加基礎的抗浮能力。2、砌體工程:砌體的整體穩定性多取於砂漿等粘合劑以及砌體材料的含水量,這兩項都會在雨期施工時受到較大影響。因此在此段時期施工應掌握以下幾個要點:(1)雨季施工不宜使用過濕的磚石,以避免砂漿流失,影響砌體質量,磚在雨期必須集中堆放,不宜澆水。砌牆時要求干濕磚塊合理搭配。磚濕度較大時不可上牆。砌築高度不宜超過1m;(2)遇大雨必須停工,牆頂蓋一層干磚,避免大雨沖刷灰漿。大雨過後受雨水沖刷過的新砌牆體應翻砌最上面的兩皮磚;(3)穩定性較差的窗間牆、獨立磚柱,應加設臨時支撐或及時澆築圈樑,以增加牆體穩定性;(4)砌體施工時,內外牆要盡量同時砌築,並注意轉角及丁字牆間的連接要同時跟上。遇台風時,應在與風向相反的方向加臨時支撐,以保護牆體的穩定性;(5)砌體砂漿的拌和量不宜過多,應以能滿足砌築需要為宜。拌好的砂漿要注意防止雨水的沖刷;(6)雨後繼續施工,須復核已完工砌體的垂直度和標高;並檢查砌體灰縫,對於受雨水沖刷嚴重的地方必須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
❷ 有哪些基坑降水的方法
1、明溝加集水井降水
明溝加集水井降水是一種人工排降法。它具有施工方便,用具簡單,費用低廉的特點,在施工現場應用的最為普遍。在高水位地區基坑邊坡支護工程中,這種方法往往作為阻擋法或其他降水方法的輔助排降水措施,它主要排除地下潛水、施工用水和天降雨水。
2、輕型井點降水
輕型井點降水(一級輕型井點)是國內應用很廣的降水方法,它比其他井點系統施工簡單、安全、經濟,特別適用於基坑面積不大,降低水位不深的場合。
3、噴射井點降水
噴射井點系統能在井點底部產生250mm水銀柱的真空度,其降低水位深度大,一般在8-20m范圍。它適用的土層滲透系數與輕型井點一樣,一般為0.1-50m/d。但其抽水系統和噴射井管很復雜,運行故障率較高,且能量損耗很大,所需費用比其他井點法要高。
4、深井井點降水
深井井點是基坑支護中應用較多的降水方法,它的優點是排水量大、降水深度大、降水范圍大等。
5、管井井點降水
管井井點適用於滲透系數大的砂礫層,地下水豐富的地層,以及輕型井點不易解決的場合。每口管井出水流量可達到50-100m3/h,土的滲透系數在20-200m/d范圍內,降低地下水位深度約3-5m。這種方法一般用於潛水層降水。
❸ 建築工程挖基坑遇到地下水怎麼處理
有2個辦法:
1,、繼續打井,井底標高要比基坑底標高低15米,然後24小時抽井水,通過管道排走。
2、基坑鋪碎石,瓜米石,上面鋪彩條布,需要有坡度,坡腳設置集水井,在彩條布上打墊層。
首先保持基坑乾燥狀態,創造有利於施工的環境;其次是確保邊坡穩定,做到安全施工,如果忽視這些必要條件,其後果是嚴重的。有的基坑積水或土質稀軟,工人難以立足,無法施工;有的出現「流砂現象」導致邊坡塌方,地質破壞。
有的內部基坑土體發生較大的位移,影響鄰近建築物的安全。之所以會出現這些異常情況,都是由地下水引起的。所以,在基坑施工中應對地下水的處理給予應有的重視。
(3)施工現場雨水處理方法擴展閱讀:
基坑分類
城市橋梁工程基坑主要用於承台、橋台和擴大基礎施工,一般分為無支護和有支護兩類。
一、無支護基坑
特點:
1、基礎埋置不深,施工期較短,挖基坑時不影響鄰近建築物的安全。
2、地下水位低於基底,或者滲透量小,不影響坑壁穩定性。
主要形式:無支護基坑的坑壁形式分為垂直坑壁、斜坡和階梯形坑壁以及變坡度坑壁。
二、有支護基坑
特點:
1、基坑壁土質不穩定,並且有地下水的影響。
2、放坡土方開挖工程量過大,不經濟。
3、容易受到施工場地或鄰近建築物限制,不能採用放坡開挖。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基坑
網路-建築工程
❹ 路基排水系統施工措施有哪些
1、在地基處理及本體正式施工前,做好路基兩側排水系統,保證路基施工期間雨水排除暢通,地基處理工作面或路基填築表面不被雨水浸泡。
2、高標准修建施工便道,確保便道排水順暢。檢查場內外的排水設施,及時清理施工現場的排水溝,保證排水暢通。
3、施工期間,派專人進行排水系統維護,確保雨水排除暢通。如排水不暢,應停止路基施工,管理人員應及時制止。每次雨水過後,及時修整排水系統,確保路基施工臨時排水系統始終處於正常狀態。
4、隨土石方填築進度,及時展開後序路基附屬邊坡防護及排水圬工施工,盡快形成永久排水系統。
5、加大相關結構物施工進度,多開施工作業面,加大機械、人員、材料的供應,盡快完成相關結構物施工,早日完善路基兩側出入口溝槽順接,形成整體排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