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油田廢水處理多久結算

油田廢水處理多久結算

發布時間:2025-05-25 12:14:59

⑴ 油田污水如何處理

注水是油田開發的一種十分重要的開采方式,是補充地層能量,保持油層能量平衡,維持油田長期高產、穩產的有效方法。注入水的水源主要是地面淡水、地下淺層水及采出原油的同時采出的油層水。為了節約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目前注入油層的水大部分來自從開采原油中脫出的水,習慣上稱之為污水。大體已經佔了全國注水總量的80%。污水未經處理時含有大量的懸浮固體、乳化原油、細菌等有害物質。水注入油層就像飲用水進入人體一樣,如果人喝了未經處理的水,人的身體就會受到傷害,發生各種病變;同樣,油層注入了未經處理的污水,油層也會受到傷害。這種傷害主要體現在大量繁殖的細菌、機械雜質以及鐵的沉澱物堵塞油層等問題上,引起注水壓力上升,注水量下降,影響水驅替原油的效率。因此,必須對注入油層的水進行凈化處理。

由於污水是從油層采出的,所以油田回注污水處理的主要目的是除油和除懸浮物。概括地講可分為兩個階段:1.除油階段。該階段是利用油、水密度差及葯劑的破乳和絮凝作用,將油和水分離開來。2.過濾階段。該階段是利用濾料的吸附、攔截作用,將污水中懸浮固體、油和其他雜質吸附於濾料的表面而不讓其通過濾料層。除油階段要根據含油污水中原油的密度、凝固點等性質的不同而採用相應的處理方法。目前國內外除油階段主要採用的技術方法有:重力式隔油罐技術、壓力沉降除油技術、氣浮選除油技術、水力旋流除油技術等。

1.重力式隔油罐技術,就是靠油水的相對密度差來達到除油的目的。含油污水進入隔油罐後,大的油滴在浮力的作用下自由地上浮,乳化油通過破乳劑(混凝劑)的作用,由小油滴變成大油滴。在一定的停留時間內,絕大部分原油浮升至隔油罐的上部而被除去。其特點是:隔油罐體積大,污水停留時間長。即使來水有流量和水質的突然變化,也不會嚴重影響出水水質。但其佔地面積大,去除乳化油能力差。

2.壓力沉降除油技術是在除油設備中裝填有使油珠聚結的材料,當含油污水經過聚結材料層後,細小油珠變成較大油滴,加快了油的上升速度,從而縮短了污水停留時間,減小了設備體積。其特點是:設備綜合採用了聚結斜板技術,大大提高了除油效率。但其適應來水水量、水質變化能力要比隔油罐差。

3.氣浮選除油技術,是在含油污水中產生大量細微氣泡,使水中顆粒粒徑為0.25~25微米的懸浮油珠及固體顆粒黏附到氣泡上,一起浮到水面,從而達到去除污水中的污油及懸浮固體顆粒的目的。採用氣浮,可大大提高懸浮油珠及固體顆粒浮升速度,縮短處理時間。其特點是處理量大,處理效率高,適應於稠油油田含油污水以及含乳化油高的含油污水。

4.水力旋流除油技術,是利用油水密度差,在液流高速旋轉時,受到不等離心力的作用而實現油水分離。其特點是設備體積小、分離效率高。但其對原油相對密度大於0.9的含油污水適應能力差。過濾階段採用的過濾技術根據濾後水質的要求不同,分為粗過濾、細過濾和精細過濾。根據水質推薦標准,懸浮物固體含量為1.0~5.0毫克/升,顆粒直徑為2.0~5.0微米。過濾的核心技術是濾料的選擇與再生。在油田污水處理中,目前國內外主要採用的濾料有石英砂、無煙煤、陶粒、核桃殼、纖維球、陶瓷膜和有機膜等。濾料的再生方法主要有熱水反沖洗、空氣反吹等。

⑵ 浮選技術在含油污水處理的應用進展進程


1浮選法的分類及浮選凈化含油污水的常用方法
在污水凈化中,根據水中形成氣泡的方式和氣泡大小。可將浮選法分為4種類型,即溶氣氣浮法,誘導氣浮法、電解氣浮法和化學氣浮法。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幾種:加壓溶氣氣浮法、葉輪式氣浮法和噴射式氣浮法。
1.1溶氣浮選法
溶氣浮選法可分為全流加壓式、迴流式、部分原水式和壓氣式4種,全流加壓式溶氣浮選法的溶氣量大,所需浮選池的容積小,在油田污水處理中應用較廣泛;迴流式溶氣浮選法是部分凈化的水迴流到溶氣罐加壓溶氣,然後與來液一起進浮選池,因此,可在原水需要預先混凝和原水含油量比較高的情況下使用;部分原水式溶氣浮選法與全流加壓式溶氣浮選法類似,比較適合處理含油量較低的油田污水;壓氣式溶氣浮選法是通過多孔圓盤、多孔板或一種特殊的噴嘴,把氣體壓人液體中的,比其它幾種溶氣浮選工藝的停留時間短。
1.2葉輪浮選法
葉輪氣浮法是依靠高速旋轉的葉輪來產生微小的氣泡。氣泡是被機械混合到含油污水中形成的,停留時間短,除油率高,造價低,適應來水含油量的變化。WEMCO公司生產的葉輪浮選機已被廣泛應用,運行效果良好。國內的一些大油田,如遼河油田、勝利油田、新疆油田等相繼引進了這種浮選機[2]。但是,葉輪浮選機存在著製造、維修麻煩,能耗較高。為了克服此浮選機的缺點,出現了射流浮選裝置。
1.3射流浮選法
射流浮選法是利用噴射泵的原理,採用污水或凈化水為噴射流體,當水從噴嘴高速噴出時,在噴嘴的吸入室形成負壓,氣體被吸人吸入室,水高速通過混合段時,攜帶的氣體被剪切成微細氣泡;在浮選室,氣泡上浮,並附著在油珠和固體顆粒上,將其帶至水面。液氣射流泵代替了旋轉葉輪,這樣可用一個水泵提供動力,大大節省了能耗,僅相當於葉輪浮選的二分之一產生氣泡直徑小,且製造安裝、維修方便,操作安全,具有很大的研究和應用前景。但到目前為止,國內在射流浮選裝置方面還沒有系統的研究。
2浮選法凈化含油污水中各種因素的影響
影響除油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所用氣體的氣泡尺寸、油滴尺寸、污水的礦化度oH值、表面活性劑和進口含油濃度等,在這些因素中有的是在設計浮選裝置時確定的,有的則為待處理水的特性。其中氣泡直徑、氣體濃度和油珠直徑是影響浮選除油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浮選分離室內,水中懸浮顆粒能被氣泡夾帶上浮分離,要滿足以下條件:
①粒與氣泡有機會碰撞接觸,且當接近到一定距離時,各自所具有的能量足以克服因表面電荷而形成的能壘,兩者才有可能進一步靠攏;
②互相靠攏的顆粒與氣泡,必須能擠破兩者之間的水膜,顆粒才有可能進人氣泡;
③進人氣泡的顆粒其大部分體積必須能粘附在氣泡內,顆粒才能隨氣泡一起浮升。
含油污水中由於油滴與氣泡表面均帶負電荷而在其周圍形成雙電層,只有當二者所具有的能量能克服由雙電層所培卜形成的能壘,二者接近時才能實際接觸而形成有效碰撞。其有效碰撞強度由絮體表面的疏水性、氣泡大小及水力條件決定。絮體表面的疏水性越強、氣泡越小,其粘附率越高。陽離子型、具有破乳和起泡作用的復合制劑,可以起到壓縮雙電層,增大細小油滴絮凝聚結能力,與配鎮穗油滴表面具有很大親和力,減少氣泡直徑,增大氣泡密度的作用。
3浮選技術處理含油污水的研究進展及展望
3.1浮選裝置的研究進展
隨著對浮選過程和機理研究的深入,原浮選裝置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因而改善浮選裝置的處理效果就成為研究的中心問題,如浮選池的結構已由方型改為圓形減少了死角、採用溢流堰板排除浮渣而去掉機械刮泥機構。近年來除了改進原有的浮選裝置提高除油率外,還研究了一些新型裝置——浮選柱處理含油污水。
石油大學馮鵬邦等用浮選柱處理含油污水,在實驗裝置上研究了其結構參數和操作參數對浮選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浮選柱是一種具有高效、節能等優點的含油污水處理裝置,除油率在90%左右,處理1m3污水能耗為0.11kw/h,比從國外引旅運進的WEMCO充氣浮選機能耗低50%,成本僅為WEMCO浮選機的1/5,2台浮選柱的處理能力與1台WEMCO浮選機相當。
Rainder用浮選柱回收乳狀液中的油,試驗結果表明:對給定的送液量,隨送液量濃度的增加,油回收率下降,但產品里的油濃度增加;隨氣體流量增加,油回收率增加;隨表面活性劑的增加,油回收率下降。
XuqingGu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多級環流浮選柱,減輕了浮選中的霧沫夾帶和返混問題,與常規浮選柱相比,分離效率顯著提高。
北京科技大學浮選柱研究組研製的適用於高效處理微細粒礦漿的LHJ型浮選柱用於處理勝利油田采出液廢水,結果表明:其除油、除雜效率達97%左右。新型短柱體LHJ浮選柱的特點是:①粒子和氣泡的碰撞是在下導管中進行的,分離過程在柱體內進行,實現了紊流碰撞礦化,靜態分離的良好條件;②採用水射流技術,使礦漿與氣體混合得更充分,動力學損失減少,下導管內吸氣量增加;③使用了平衡管,使下導管完全充滿,充分地利用了下導管的有效高度;④下導管內液面平穩,吸氣量穩定,生產操作控制簡易可靠,是一種有發展前途的高效除油設備。有含油污水需要處理的單位,也可以到污水寶項目服務平台咨詢具備類似污水處理經驗的企業。
3.2浮選中配套葯劑的研究進展
浮選處理中所採用的葯劑包括混凝劑和浮選劑,它們直接影響著浮選處理的水質。Richard.G、Luthry等人在溶氣浮選法處理煉油廠乳化油的試驗中發現,在所有的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和非離子型的絮凝劑中,陽離子型絮凝劑WT2640的處理效果最佳。該絮凝劑是一種液態的共聚物,具有較高的正電荷,其中含有75%的PDADMA(聚乙M烯M甲基胺),在對兩種混凝形式的浮選試驗中發現,浮選前加人有機絮凝劑,可大大地改善浮選效果。楊旭等對葉輪浮選機用浮選劑進行了研究,由陽離子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劑(潤濕反轉劑、氣泡劑)復配後,其絮凝能力強、絮粒與氣泡粘附力強、油水分離速度快。去濁率達到90%左右。
用於處理含油污水的絮凝劑和浮選劑配套葯劑的發展趨勢是:由單一的無機混凝劑、有機絮凝劑發展為復合型或復配型的制劑,一次完成破乳、混凝。絮凝及浮選等環節。
3.3浮選機的浮選機理研究進展
在浮選機理的研究中,探討了浮選過程各種因素對處理效果的影響,為合理地改進浮選處理工藝。確定正確的設計方法提供了理論依據。C.W.Burkhardt」『在研究葉輪浮選的反應機理時發現,在其它條件不變時,油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可用一級反應動力學方程式來表達。對於單級葉輪浮選,其表達式為:
dc/dt=-kc即lnc0/ct=kt
式中:C—污染物的濃度,mg/L;
C0—t=0時污染物的濃度,mg/L;
Ct—t=0時污染物的濃度,mg/L;
k—速度常數,h-1;
t一系統總的有效停留時間,h。
實際上使用的是多級葉輪浮選,一般為四級葉輪浮選,它的表達式為:
/c0=(1 kt/4)-1
式中:—四級葉輪浮選最終出水的污染物含量,mg/L
Niel.J.M.Van.ham等人在研究利用多孔板和單孔板分布器的誘導浮選法處理含油乳化液的試驗中發現,油的去除率也可成功地用一級反應動力學模型來表示,其速度常數為2~60h-1,宮原敏郎等人研究結果也認為可用一級動力學模型來表示。
然而,對於誘導式葉輪浮選機,利用上式擬合所得的油濃度與實測所得油濃度相差很大,許多點超過工程允許誤差范圍,模型不太合適,所以,在建立動力學模型時應考慮無法脫除的那部分油的影響。石油大學鄭遠揚在對誘導式葉輪浮選機理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修正模型,即:
dc/dt=-k(c-cl)
式中:CL一脫油極限濃度,即浮選分離無法脫除的溶解油和微滴分散油濃度,mg/L;
k—浮選速度常數,h-1
對於間歇式誘導式葉輪浮選機
C=(C0-Cl)exp(-kt)+Cl
3.4浮選技術在油田含油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展望
由於油田含油污水的含油量不同,外觀上也不相同,油越多,顏色越深。原油以顆粒狀態不穩定地存在於污水中,形成水包油的狀態,總的含油量在2000-5000mg/L。含油污水中的油以五種狀態存在,其中浮油(直徑大於100μm)占總含油量的30%左右,它很容易從污水中分離出來;分散油(直徑在10-100μm)約占含油量的63%,它也可以依靠重力從污水中分離出來,但分離速度較慢;乳化油(直徑在0.1-10μm)約佔4%,它的分散度較高,很難靠重力進行油水分離;溶解油、油濕固體含量甚微。目前,含油污水已經成為油田注水的主要水源,針對這種水質並通過對浮選技術理論的分析,可以肯定浮選技術在油田含油污水處理中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①在污水處理流程中應用浮選技術,可以提高污水的處理效果,使處理後的水質達到油層注水水質的標准。
②用浮選技術部分或全部代替自然除油、斜板除油和混凝除油技術,可簡化污水處理流程,減少污水處理費用。浮選技術用於處理分散油滴粒徑較小、原油比重大、乳化嚴重的含油污水時,具有明顯的優勢。
③應該強調的是浮選技術的好壞,取決於所用浮選設備及所用的配套葯劑。因此應加強研製開發成本低、結構簡單、佔地面積小、操作維修方便的高效浮選除油設備及配套葯劑的開發。由於新型浮選柱的特點,它有望在含油污水處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根據含油污水水質的差異,有針對性的開發適應性強、高效、復配性好、多功能、價廉的葯劑仍將是研究者們的一個主要目標。
④為提高處理水的水質,油田污水浮選處理工藝還要與其它污水處理方法結合採用。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⑶ 石油化工廢水處理方法

石油化工廢水處理方法的詳細內容如下:隨著油田開采期的延長,尤其是油田開發的中後期,原油含水量越來越高,而無水開采期則越來越短。目前我國大部分油田原油綜合含水率已達80%,有的甚至達到90%。每年採油廢水的產生量約為4.1億t,成為主要的含油污水源。含油污水中的石油類主要由浮游高油、分散油、乳化油、膠體溶解物質和懸浮固體等組成。石油從地下開采出來,經過脫水穩定處理後進入集輸管線,然後輸送到煉油廠或油庫。在廠內再次進行脫水、脫鹽處理,當原油中含水量小於或等於0.5%,含鹽量小於5000mg/L後,方可進入常減壓裝置。
在加熱爐內將原油加熱到350℃以上,然後進行常壓蒸餾、減壓蒸餾,分割出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餾分,常壓重油和減壓渣油作為二次加工的原料。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及原油的綜合利用率,在煉油廠還要進行二次加工,主要裝置有催化裂化、鉑重整、加氫、糠醛精製、聚丙烯、焦化、氧化瀝青等多套裝置。由於這些裝置均採用物理分離和化學反應相結合的方法,生產過程往往是在高溫下進行,這就需要消耗燃料及冷卻介質(水)。在工藝汽提、注水、產品精製水洗水和機泵軸封冷卻水等工藝中,水和油品要直接接觸,因而產生含油污水,含酚污水等。
由於石油化工廢水的處理難度大,不僅濃度高,而且難以溶解。因此,在石油化工廢水的處理中,一般要用到化學成分。典型的就是化學法、物理法和生化處理技術。
1、化學法
化學法是指在石油化工廢水的處理中,使用化學成分使廢水中的污染成分分解、溶解或凝集的方法,從而達到處理廢水的目的,避免環境污染。
1.1 絮凝
絮凝是石化污水處理的重要過程之一,即通過向水中投加絮凝劑破壞水中膠體顆粒的穩態,膠粒之間的相互碰撞和聚集,形成易於從水中分離的絮狀物質。絮凝可以用來處理煉油廢水中的濁度、色度、有機污染物、浮游生物和藻類等污染物成分。在具體操作中,絮凝通常與氣浮或者沉澱等工藝聯用,作為生化處理的預處理。目前,採用微生物絮凝劑,利用生物技術製成的廢水處理劑,與其他絮凝劑相比具有許多優點,如易生物降解、適用范圍廣、熱穩定性強、高效和無二次污染等,因此應用前景廣闊。
1.2 氧化法
氧化法主要有光催化氧化法、濕式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針對不同成分的石油化工廢水,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這樣可以達到最有效、最經濟、最安全的處理廢水的目的。
1)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可以有效地將光輻射與O2、H2O2等氧化劑結合起來,從而達到處理污水的目的,因此稱為光催化氧化。有人以太陽光為光源,以TiO2、TiO2/Pt、ZnO等為催化劑,用此法處理含有21種有機污染物的水,得到的最終產物都是CO2,不產生二次污染。還有人用Fe2+和H2O2作氧化劑,鐵離子與紫外光之間存在協同效應,使H2O2分解產生氫氧根的速度大大加快,因此氧化效率得到提高,該法在許多國家尚處於研究階段。
2)濕式氧化法
濕式氧化法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催化濕式氧化(CWO)和濕式空氣氧化(WAO)。CWO是將有機物在高溫、高壓及催化劑存在條件下,氧化分解為CO2、H2O和N2等無毒無害物質的過程,它反應時間更短、轉化效率更高,但pH、催化劑活性對反應影響較大。WAO是利用空氣中的分子氧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進行液相氧化的工藝過程,該技術是有效控制環境污染物的良好途徑,特別適宜於有毒有害污染物或高濃度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的處理。如用濕式空氣氧化工藝處理石化廢液,COD、無機硫化物、硫代硫酸鹽和總酚的去除率平均為81.8%、近100%、91.7%、近100%。結果表明該法在處理效果上已經達到國外同類設備的處理效能。
3)臭氧氧化法
臭氧氧化法有其獨到的優點:這種方法氧化時不產生污泥和二次污染。但是,其運行及投資費用高,且處理的廢水流量不宜過大。經臭氧氧化後,廢水中的小部分有機物被徹底氧化為水和二氧化碳,而大部分轉化為氧化中間產物。一般將臭氧氧化和生物活性炭吸附聯用技術用於深度處理,在氧化有機物的同時臭氧迅速分解為氧,使活性炭床處於富氧狀態,得到再生,提高其使用周期;同時活性炭表面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增強,降解吸附有機物的能力提高。能有效去除有機物,改變有機物生色基團的結構,強化活性炭的脫色能力。如用臭氧-活性炭工藝深度處理煉油廢水,COD、氨氮、揮發酚、石油類的去除率平均為82.6%、93.4%、99.5%、94.3%,出水主要指標達到地面水Ⅳ類水質標准。
2、物理法
物理法是指利用固體物質的多孔性,使廢水中的污染物附著在其表面而得以去除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劑為活性炭,可有效去除COD、廢水色度和臭味等,但其處理成本較高,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在石化廢水處理中,吸附常與絮凝或臭氧氧化聯用。
2.1 吸附
吸附指的是利用固體物質的多孔性,使廢水中的污染物附著在其表面而得以去除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劑為活性炭,可有效去除COD、廢水色度和臭味等,但其處理成本較高,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在石化廢水處理中,吸附常與絮凝或臭氧氧化聯用。
2.2 膜分離
膜分離有微濾、超濾反滲透納濾等不同的方法,無論哪種方法,都能有效去除廢水的臭味、色度,去除有機物、多種離子和微生物,出水水質穩定可靠。
2.3 氣浮法
氣浮指的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氣泡,作為載體粘附廢水中的懸浮物,使之隨氣泡浮升到水面而加以分離,分離對象為疏水性細微固體懸浮物以及石化油。在石化廢水處理中,氣浮常置於隔油、絮凝之後。如將渦凹氣浮(CAF)系統放置於隔油池後處理含油石化廢水,進水含油約200mg/L,出水含油低於10mg/L,去除率達到95%。試驗證明氣浮處理廢水的效果是可靠的。
3、生化法
生化法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害物質的方法。石油化工廢水具有污染物種類較多,因此水質情況復雜,如採用單一的好氧或厭氧處理,很難達到排放要求,而將厭氧(或缺氧)和好氧處理有效結合的組合工藝處理效果好,有較廣泛應用。
3.1 好氧處理
在石油化工廢水處理中,好氧處理方法比較多,比如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高效好氧生物反應器、生物接觸氧化、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法等,但單獨使用好氧生物處理較少,主要是與厭氧處理相結合。
3.2

⑷ 油田污水處理的處理工藝

油田污水處理
Oilfield Proced Water Treatment
國內外含油污水處理工藝是基本相同的,主要分為除油和過濾兩級處理,處理污水進行回注。根據注水地層的地質特性,確定處理深度標准、選擇凈化工藝和設備。對滲透性好的地層,一般污水經除油和一段過濾後即進行回注;而對低滲透地層,則要進行二級或三級過濾。如美國得克薩斯貝克斯油田,污水經氣浮選、雙濾料過濾器、快開過濾器又叫濾芯式過濾器處理後即可回注;原蘇聯近年來對高滲透層的重力沉降過濾流程改造為聚結過濾和氣浮選法配套工藝,收到明顯的效益。快開過濾器內部採用聚結除垢過濾器濾芯或者復合重疊式高流量濾芯來達到除垢和除油的目的,且更換濾芯快捷方便,因此在國內部分油田大量使用,效果很好。

⑸ 石油化工廢水處理技術

石油化工廢水處理技術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石油化工工業是一個「三廢」排放量大、容易產生污染、危害環境的工業產業。石油化工生產的特點決定了其污染的普遍性和復雜性,因此,在加快發展石油化工工業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污染防治工作,這對石油化工工業可持續數凱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石油化工廢水的特點
1. 1廢水處理難度大
石油化工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一般可概括為烴類、烴類化合物及可溶性有機和無機組分。其中可溶性無機組分主要是硫化氫、氨化合物及微量重金屬;可溶解的有機組分,大多數能被生物降解,也有少部分難以被生物降解或不能被生物降解,如原油、汽油、丙烯等。
隨著油田開采期的延長,尤其是油田開發的中後期,原油含水雖越來越高,但無水開采期則越來越短,目前我國大部分油田原油綜合含水率己達80%,有的甚至達到90%,每年採油廢水的產生量約為4 .1億t,成為主要的含油污水源。含油污水中的石油類主要由浮油、分散油、乳化油、膠體濟解物質和懸浮固體等組成。含油廢水中的浮油是以一個連續相的形式浮於水而,這類污染物一般可通過機械或物理的方法去除。油品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通常只有兒個毫克每升。去除水中的溶解油需要根據其化學性質決定其處理方法。
1 .2廢水排放量大
石油化工生產工藝過程較為復雜,產生的廢水量變化范圍大.如石油煉制,隨其加工深度不同,l k噸原油在生產過程中廢水的排放量變化很大,在0.69-3.99 m3之間,平均值為2.86 in';生產侮噸石油化工產品的廢水排放量為35.81-168.86 m3,平均值為117 m3生產每噸石油化纖產品的廢水排放量為106.87 -230.67 m3,平均值為161.8 m3生產侮噸化肥的廢水排放量為2.72-12.2 m3,平均值為4.25 m3:生產每噸合成橡膠的廢水排放量平均值為3.31 m3.當生產不正常或開停工、檢修期間,廢水排放量變化更大。
1.3廢水中污染物組分復雜
石油煉制、石油化工、石油化纖、化肥及合成橡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除含有油、硫、酚、知臍),COD,氨氮、SS酸、鹼、鹽等外,還含有各種有機物及有機化學產品,如醉、醚、酮、醛、烴類、有機酸、油劑、高分子聚合物(聚酷、纖維、塑料、橡膠)和無機物等。當生產不正常或開停工及檢修刻間,排放的廢水中的污染物含量變化范圍更大,往往造成沖擊性負荷。
2石油化工廢水的治理原則
2.1控制工藝過程盡量少產生水污染
增強生產工藝過程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改進技術及設備,選用無污染或少污染的生產工藝、設備及薯亮喚原材料,極大限度地降低排污量及廢水排放量。
2.1.1控制生產過程
石油加工過程採用千式減壓蒸餾代替濕式減壓蒸餾,用重沸器代替蒸汽汽提。產品粘制採用催化加氫工藝代替酸鹼洗滌。
2.1.2選用適當的生產方法
在石油化工生產過程中,用低鹼醉解法代替高鹼醇解法生產聚丙烯醇,採用裂解法工藝代替脫氫法工藝生產烷4苯。在石油化纖生產過程中,採用直接酷化法代替酷變換法生產聚酷熔體和切片,採用干法紡絲代替濕法紡絲生產丙烯睛.
2.2節約用水,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降低排水量
根據煉油、化工、化纖、化肥生產過程對水溫、水質的要求不同,採取一水多級串聯使用、循環使用、廢水處理後再回收利用等方法,減少生產過程的廢水排放量。
2.2.1一水多用
將鍋爐使用的一次性水,先用於工藝過程的冷凝、冷卻,升溫後送化學水處理進行脫鹽,再送到除氧器脫氧供給鍋爐使用。將丁二烯精餾塔、脫水塔冷卻水串級使用鍵肢之後送循環水廠做補充水用。
2.2.2循環使用
對工藝過程的冷凝、冷卻應濘先選擇空冷或增濕空冷代替水冷。對必須用水冷卻的工藝,則採用循環水進行冷卻。改進水質,加強水質穩定處理,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數,從而降低循環水的補充用水量,減少循環水的排污量。
2.2.3廢水回用
開源節流,利用中水系統進行廢水回用。如將煉油工藝過程中產生的含硫含氨冷凝水,經汽提脫H2S氨、氰後的凈化水回用作為電脫鹽的注水。將冷焦水、切焦水經隔油、沉澱、過濾後閉路循環使用。將洗槽廢水經隔油、浮選、過濾後「自身」循環使用。將二級廢水處理後的排放水,作為廢水處理濾池的反沖洗用水及瓦斯罐、火炬水封罐的補充水。
2.3加強分級控制,搞好污染源的局部預處理和綜合回收利用
石油化工工藝過程產生的廢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大多數為生產過程流失的物料及有用的物質。因此,治理廢水要從加強污染源控制,實行廢水局部預處理及綜合回收利用人手,回收廢水中有用的物料,降低消耗,變有害為有利。這是消除廢水中污染物、減輕對環境污染的有效辦法。
3石油化工廢水處理的技術和方法
3.1吸附
吸附法就是利用吸附劑的多孔,比表而積大而且表而疏水親油的特性,使油經過物理或化學作用吸附在表面或空隙內,從而達到除油的目的。一般吸附劑以煤灰、礦渣、果殼、鋸末、粘土等為原料,經過炭化、活化或有機改性來擴大空隙,增加比表面積和提高表面親油性。一般吸附劑分成粉末狀和顆粒狀兩種類型,粉末狀直接投加到水中,而顆粒狀則以吸附柱的形式應用。
3.2膜技術
近幾十年來,膜分離技術發展迅速。在國外,膜技術己廣泛應用於含油污水中乳化油、溶解油的去除和脫鹽的研究與工業化試驗。微濾(MF)S f 1]超濾(Fu)技術處理含油污水的特點是:不加葯劑,是一種純物理分離,不產生污泥,對原水油份濃度的變化適應性強,需要壓力循環污水,進水需嚴格與處理,膜需定期殺菌清洗。簡單的除油機理是乳化油基於油滴尺寸大於膜孔徑被膜阻止,溶解油則是基於膜和溶質的分子問的相互作用,膜的親水性越強,阻止游離油透過的能力越強,水通量越高。含油污水中油的存在狀態是選擇膜的首要依據,若水體中的油是因有表面活性劑的存在,使油滴乳化成穩定的乳化油和溶解油,油珠之間難以相互粘結,則須採用親水或親油的超濾膜分離,為此超濾膜孔經遠<10,而且超細的膜孔有利於破乳或有利於油滴聚結。
3.3高級氧化技術
水處理的高級氧化技術是近20年興起的新技術。它通過化學或物理化學的方法將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直接氧化成無機物,或轉化為低毒的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在制葯、精細化工、印染等有機廢水處理中有廣泛應用研究,主要有化學氧化、濕式氧化、光氧化、催化氧化合生物氧化等技術。
結語
由於煉油、化工、化纖和化肥等廠的生產性質不同,產品品種差別很大,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種類又較多,水質差異很大,因此,排水系統應主要根據廢水的水質特徵和處理方法來確定。只有科學合理地劃分系統,才有利於清污分流、分級控制及分別進行局部預處理和集中處理,確保廢水達標排放。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⑹ 含油廢水處理的主要處理方法

含油污水的其他處理方法
重力分離法是典型的初級處理方法,是利用 油和水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在靜止或 流動狀態下實現油珠、懸浮物與水分離。分散在 水中的油珠在浮力作用下緩慢上浮、分層,油珠上 浮速度取決於油珠顆粒的大小,油與水的密度差, 流動狀態及流體的粘度。它們之間的關系可用 Stokes和Newton等定律來描述。
橫向流除油器
橫向流含油污水除油設備是在斜板除油器的 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由含油污水的聚結區和分 離區兩部分組成。含油污水首先經過交叉板型的 聚結器,使小分散油珠聚並成大油珠,小顆粒固體 物質絮凝成大顆粒,然後聚結長大的油珠和固體 物質通過具有獨特通道的橫向流分離板區,而從 水中分離出來。在進行油水、固體物質分離的同 時,還可以進行氣體(天然氣)的分離。
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器
波紋板除油原理主要是利用油、水的密度差, 使油珠浮集在板的波峰處而分離去除,其關鍵是 在於藉助哈真淺池沉澱原理,製成波紋板變間距 變水流流線,過水斷面是變化的,水流呈擴散、收 縮狀態交替流動,產生了脈動(正弦)水流,使油珠 之間增加了碰撞機率,促使小油珠變大,加快油珠 的上浮速度,達到油水分離的目的。
聚集型油水分離器
奧地利費雷公司在世界上率先開發了CPS 一體化波紋板式重力加速聚集型油水分離器。該 波形板是費雷公司的專利產品,以聚丙烯為基礎 材料,內含多種添加劑,使其具有親油而不粘油、 抗老化是特點。波紋板一塊一塊地疊加起來的, 間距一般為6 mm(當水中懸浮物含量較高時,可 採用間距12 mm的設計)。
高效仰角式游離水分離器
將卧式和立式游離水分離器相結合,採用仰 角設計,克服了立式容器內油水界面覆蓋面積小 和卧式容器油水界面與水出口距離短,分離時間 不充分的缺點。來液進口位於管式容器的上行 端,水中油珠能聚結並爬高上行至頂端油出口,而 水下沉至底端水出口排出。該設備仰角小於12°, 長18.3 m,直徑為1 372 mm和914 mm兩種規格。 含油量在30毫克/升以下,並含有其他需要生物降解的有害物質時,才考慮使用,一般不只是為了除油。石油煉制廠的含油廢水,經物理法除油後,就具備用生物法處理的條件。
化學法
化學法主要用於處理廢水中不能單獨用物理法或生物法去除的一部分膠體和溶解性物質,特別是含油廢水中的乳化油。包括混凝沉澱、化學轉化和中和法。
物理化學法
油田污水物化處理法通常包括氣浮法和吸附法兩種。
氣浮法是將空氣以微小氣泡形式注入水中,使微小氣泡與在水中懸浮的油粒粘附,因其密度小於水而上浮,形成浮渣層從水中分離。常投加浮選劑提高浮選效果,浮選劑一方面具有破乳作用和起泡作用,另一方面還有吸附架橋作用,可以使膠體粒子聚集隨氣泡一起上浮。 含油廢水的處理流程,一般是先經初步油水分離(如用隔油地)後,再進行第二步油水分離(上浮或混凝)。這種工藝既可防止處理裝置被油品堵塞,又可更好地發揮各個裝置的除油性能。在流程中若在用泵提升前先進行一次除油,可以減少乳化程度。
對於油水比重差較小的廢水,或回用經過處理的水時,應使用過濾裝置。對於粒度大、凝固點高的含油廢水,在處理裝置中應有加熱、保溫設備,在處理裝置的選材上,要考慮溫度的影響。

⑺ 採油廢水回注處理技術的研究

採油廢水經處理後回注是減少環境污染保障油田可持續開發的一個重要途徑。較系統地介紹了採油廢水處理技術,著重對膜分離技術處理採油廢水方法進行了分析、比較和研究。研究認為膜分離技術對處理採油廢水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一、採油廢水處理技術
根據採油廢水中油存在的五種形態1,主要有以下幾種處理方法:
(一)隔油處理法
隔油處理法主要去除游離態和機械分散態油,靠自然上浮分離。常用的處理構築物類型有平流式隔油池、平板式隔油池、斜板式隔油池等。
1、平流式隔油池(API)
平流式隔油池其處理過程通常是靠重力作用進行油水分離。合理的水力設計及廢水停留時間是影響除油效率的兩個重要因素。停留時間越長,除油效果越好。
2、平行斜板式隔油池(PPI)與波紋斜板式隔油池(CPI)
與平流池相比,平行斜板式與波紋斜板式隔油池的不同之處在分離槽中沿水流方向安裝傾斜平行板或波紋傾斜板。這些隔板可有效地縮短油珠垂直上升距離,使油珠在斜板下表面聚集成較大的油滴,不僅增加了有效分離面積,而且也提高了整流效果。其優點是佔地面積小、油水分離效果好、停留時間短、投資費用較低。處理低含油量採油廢水的處理結果表明,API型隔油池要優於CPI隔油池。
(二)氣浮法
按照氣泡產生的方法,可分為加壓溶氣氣浮(DAF)、葉輪氣浮(IAF)、曝氣氣浮、引風空氣氣浮、電解氣浮等。氣浮法常作為二級處理技術。為確保最佳除油效果必須結合絮凝法,對於去除膠態油與乳化油,DAF法中的化學處理步驟是非常重要的。
(三)凝聚過濾法
凝聚過濾除油機理是小油珠凝聚和大油珠直接去除兩種機理的綜合。在適當條件下達到良好的出水水質,特別適用於含機械分散態油類廢水的處理。但不同性質的含油廢水處理效果相差很大,特別是對低含油廢水,不宜採用單一的凝聚過濾方法進行處理。
(四)化學處理法和電解法
電解法去除乳化的油效果良好,且沒有二次污染。電解法主要有電解氣浮法和電解絮凝法。前者利用電解水產生的氧氣和氫氣形成微氣泡,進行氣浮。由於氣泡微小,能夠去除較小的油珠和懸浮粒子,廢水處理後可用於回注。後者則採用消耗性電極,外加電壓使電極氧化而釋放出金屬離子。釋放出的金屬離子的水解產物具有混凝作用。要求被處理的廢水有足夠的導電性,以使電解池能進行正常工作,並防止電極鈍化。
(五)生物處理技術
採油廢水經隔油池和氣浮處理後,可採用活性泥法、滴濾法、曝氣法或接觸氧化法等生化方法處理。一種代表性的工藝流程見圖1。國外也有報道在經API隔油池和氣浮處理後採用氧化塘法進一步處理,氣浮單元出水含油量為40mg/L,在氧化塘停留時間超過20天後,出水含油量低於18mg/L。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江蘇省植物研究所利用鳳眼蓮生態工程凈化處理採油廢水,結果表明,最佳控制條件為65mg/L(六)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親油性材料來吸附水中的油。活性炭是常用的吸附材料。此外,煤炭、吸油氈、陶粒、石英砂、木屑、硼泥等也可作為吸附劑。
活性炭吸附法由於處理成本高、再生難,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來國外已逐漸用它來對含油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以滿足日益嚴格的廢水排放標准。日本是較多採用粒狀活性炭進行深度處理的國家,現在大約有30套工業裝置。美國目前進行著採用粉末活性炭投加到生化曝氣池中處理含油廢水的技術研究。國內也開展了使用粒狀活性炭處理採油廢水這方面的研究與實踐。由表2可以看出在很低的含油量條件下,活性炭除油效果非常顯著,可高達95%以上。
(七)膜分離技術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膜分離技術開始用於油田采出水處理。膜分離技術就是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進行分離和提純的技術。當廢水中油粒子粒徑為微米量級時,可用機械方法進行前處理。膜法處理可根據廢水中油粒子的大小,合理地確定膜截留分子量,且處理過程中一般無相的變化,常溫下操作,有高效、節能、投資少、污染小的特點。
常應用於採油廢水處理的五種膜分離技術為反滲透(RO)、超濾(UF)、微濾(MF)、電滲析(ED)和納濾(NF)。
微濾由於所需壓力小、易清洗、操作費用低等特點,因而應用最為廣泛。微濾法處理含油廢水時,主要濾掉廢水中大顆粒物質及固體懸浮物,也可作為超濾和反滲透的前處理。
採用電滲析處理油田采出水,進行了一系列的小型試驗,並解決了擴大規模中試中的膜污染和處理高溫采出水兩大問題。
(八)高效油水分離設備
近年來,處於環保和經濟兩方面的考慮,利用高效油水分離設備以減少過高成本和處理采出水費用,開發研究出井下油水分離系統:將水力旋流分離器與經過改進的多流井下泵送系統配套使用,完成產油、油水分離及實現采出水同井回注。這項新技術將來在油田得到良好地應用。
二、採油廢水處理技術現狀與展望
由於各油田所處環境不同,油田地層滲透率差別較大,對回注水水質要求不同,國外油田采出水經處理後,主要用於回注,其次用於農田灌溉和用於蒸汽發生器或鍋爐給水。國內目前各油田多數採用隔油除油―混凝或沉澱(或氣浮)―過濾三段處理工藝,再輔以阻垢、緩蝕、殺菌、膜處理或生化法處理等。由於有時采出水CODcr嚴重偏高,特別是對於稠油污水、聚合物采出水、高含鹽采出水經處理外排時達標率僅為50%左右。也有其它多種原因,致使采出水處理無法再次利用而只能外排。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⑻ 油田污水處理面臨哪些問題

(1)聚合物驅采廢水問抄題。通過襲相關聚合物改變注水性質的驅採油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由於聚合物驅存在高分子聚丙烯醯胺等物質,使得污水黏度變大、乳化油變得更加穩定,致使油水分離更加困難,根據油田污水回注水質的要求,污水中的聚合物必須清除干凈,這就導致污水除油處理更加困難。
(2)稠油污水處理難度高。在稠油開采時,為了開采方便通常向地層注入高壓蒸汽以降低原油黏度,稠油開采廢水一般都是通過污水處理後進行鍋爐回用,凈化後用於熱采鍋爐的廢水水質應達到回用水水質的要求,而稠油污水含油量高,一般在1000mg/L以上,要達到回用水水質要求非常困難。而且,現有的污水處理技術對污水硬度、SiO2等幾項的去除幾乎沒有任何作用,更達不到回用水水質要求的回注標准,這也是當前面臨的問題。
(3)低滲透油田污水處理難。低滲透油田佔了我國油田儲備的絕大部分,為了不堵塞開采底層和保持油田開採的滲透性,低滲透油田開采標准比較嚴格:回注水要達到濾膜系數≥25,水中顆粒直徑≤0.5μm。而且低滲透油田注水一般要求使用清水,當前常規污水處理方法很難滿足上述要求也是低滲透油田污水處理面臨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油田廢水處理多久結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5方缸森森302過濾桶 瀏覽:834
現代鐵路機車廁所污水如何處理 瀏覽:243
怎麼設置無線路由器的網站過濾 瀏覽:126
萬億農村污水處理市場 瀏覽:256
污水比重怎麼計算 瀏覽:440
福特嘉年華空氣濾芯底座怎麼拆 瀏覽:503
污水井圈井蓋尺寸 瀏覽:582
凈水機與管線怎麼連接 瀏覽:863
不結水垢的電熱管 瀏覽:650
苯乙烯樹脂性能 瀏覽:409
環氧樹脂老化機理方程 瀏覽:433
樹脂餐桌腿 瀏覽:527
ppf濾芯什麼意思 瀏覽:543
凈水器廢水管出水細怎麼辦 瀏覽:921
市政污水廠設計資質 瀏覽:893
凈水機廢水排不完怎麼辦 瀏覽:693
第一類污染物廢水的處理 瀏覽:653
蘭雀凈水器不出廢水怎麼修 瀏覽:587
印染廢水的方法 瀏覽:752
孩子肚臍怎麼除垢 瀏覽: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