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進水水量和濃度不能滿足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時,有哪些解決措施
投加有機物,增加濃度,大幅減少曝氣量,根據工藝情況減少污泥濃度和迴流。具體措施就比較多了,根據資金多少選擇,比如投加麵粉、葡萄糖、餐廳泔水、糞便等,看條件選擇吧。
B. 污水處理廠檢查要點
1、污水處理廠、污水站基本情況
檢查污水處理廠、污水站處理工藝、設計處理規模、排放標准、城鎮人口數量、污水管網長度、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處理量。
2、中控系統
1)中控室安裝建設。設計規模在2萬噸以上的污水處理廠、污水站要按相關規定安裝治污設施運行中控系統和在線自動監控設施,實時監控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和污染物排放情況。按規定應安裝而未安裝的,核算期不予核算污染物減排量。
2)中控系統數據採集。採集的數據主要有進出水累計水量和瞬時水量、進出水水質、鼓風量(曝氣設備電流強度)、提升泵電流強度、液位、溶解氧濃度、pH、污泥濃度、氧化還原電位等數據。其中,進出水累計水量和瞬時水量、進出水水質、鼓風量(曝氣設備電流強度)、溶解氧濃度、污泥濃度必須接入中控系統的參數
3)中控系統數據存儲。歷史數據以分鍾數據、小時數據和日數據3種周期格式存儲,分鍾數據保存最近7天以上、小時數據保存最近3個月以上、日數據保存最近1年以上,歷史數據備份周期不低於30天。能夠顯示相關參數歷史曲線,歷史曲線的周期變化與中控系統運行記錄、手工化驗記錄要保持一致。
4)中控系統數據顯示。
主要包括進出口瞬時水量、進出口COD濃度、進出口氨氮濃度、溶解氧濃度、污泥濃度的歷史曲線必須在同一個操作界面能夠顯示,其它參數歷史曲線可以同上述參數歷史曲線進行隨機替換。具體見相關要求
5)中控系統數據管理。中控系統數據要真實有效,管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數據系統管理,及時梳理數據,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
6)中控室運行記錄。合理、規范
7)在線聯網和有效性
檢查在線監測設備應安裝在沉砂池後,細格柵前,必須有獨立的操作空間,做好防腐蝕。
檢查在線監控設施必須和省、市兩級環保部門監控平台聯網,並保證數據上傳有效。
檢查是否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定期進行在線監控數據有效性審核。
3、水質、水量參數要求
(1)進出口水量。
污水處理量核定。與當地環保部門監控平台聯網、通過數據有效性審核、運行管理規范、數據保存完整且數值合理的在線自動監測數據,取出口流量數據。
污水處理量校核。採用污泥產生量、用電量校核。處理每噸污水產生干泥量約為0.1-0.12 千克;產生含水率為75-80%的污泥量約為0.4-0.6千克;處理每噸污水消耗電量約為0.2-0.35度。
(2)進出口水質。
進口COD、氨氮濃度。一般情況下,進入污水處理廠COD的濃度控制在200-350mg/L、氨氮的濃度控制在20-45 mg/L;若COD濃度高於350 mg/L、氨氮濃度高於45 mg/L時,應及時檢查是否有高濃度工業污水進入,若COD濃度低於200mg/L、氨氮濃度低於20 mg/L時,應及時檢查是否有管網滲漏問題。
污水處理廠排放標准。一級A:COD為50 mg/L、氨氮為5 mg/L(溫度低於12℃為8 mg/L);一級B:COD為60 mg/L、氨氮為為8 mg/L(溫度低於12℃為15 mg/L)。(松花江流域、遼河流域的污水處理廠執行一級A標准)
水質數據採用。與當地環保部門監控平台聯網、通過數據有效性審核、運行管理規范、數據保存完整且數值合理的在線自動監測數據;各級環保部門的監督性監測數據;取每季度(月)數據均值;企業自測數據為參考。以上數據明顯不合理的,按照督察核查現場取樣監測結果測定。原則上,核算的生活污水COD、氨氮平均進水濃度不高於我省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限值。
污泥濃度控制在2-5g/L。
溶解氧濃度曝氣池控制在2-4mg/L,曝氣池出水控制在1-1.5mg/L,厭氧池控制在小於0.5mg/L。
氣水比控制在5-8之間。
4、污水處理系統檢查
1)核查預處理系統。是否及時壓榨清運柵渣,做好格柵間的通風換氣,定期清理渠道內的積沙;污水提升泵能夠正常運轉,定期清洗集水池內的泥沙。
2)核查生化系統。保證生化系統運行處於最優狀態,一般情況下,生化池中活性污泥的顏色要保持黃褐色,有泥土氣味,泡沫不多、白色,較容易破裂。
3)核查沉降系統。有初沉池的污水處理廠要定期清除池內的積泥,調整混凝劑和助凝劑的用量,保證混凝效果最佳;二沉池中要保持污泥迴流、出水效果最佳。
4)核查污泥脫水系統。要保證污泥脫水機正常運轉,加葯量要滿足出泥含水率為80%以下的要求。
5)核查溢流口。污水處理廠要對進出口溢流管線控制閥門進行封堵。開啟溢流管線控制閥門,必須經縣(市、區)環保局上報市(州)環保局,報告形式分書面形式和電話形式,遇到突發事件時可以採取電話形式,日常維護必須以書面形式。有開啟和封堵溢流管線控制閥門記錄。
6)核查污泥沉降比。現場取生化系統的污泥做實驗,查看污泥沉降比是否在制在20%-30%之間。
5、化驗室核查
檢查內容:化驗室儀器設備、化驗方法及監測頻次、化驗結果運用是否合理、規范,滿足要求。
6、檔案、台賬、資料管理
檢查檔案、台賬、資料管理是否合理、規范,滿足要求。
7、污泥處理、處置、去向等
1)檢查污泥堆放是否合理、規范,滿足要求。。不能做到即產即清的污水處理廠必須建設防雨防滲的污泥堆放場,不允許污泥隨意堆放,污染周邊環境。
2)檢查污泥產生量、污泥去向。按照相關規范要求查看污泥產生量是否合理。建設單位是否有明確的污泥去向,保存污泥處置合同、污泥出廠單據、財務往來單據,污泥作為原材料生產有機肥、花肥的要提供廠家的收購證明。檢查污泥含水率是否滿足要求。
3)污泥處置台賬記錄與污泥轉運聯單
檢查污泥處置台賬記錄的內容是否:合規、合理,是否全記錄。污泥轉運聯單是否符合要求等。
8、污水排放口:
檢查污水排放口是否合理設置。總排污口須設置環保標志牌等。按照相關規范設置采樣點。如:工廠總排放口、排放一類污染物的車間排放口,污水處理設施的進水和出水口等
C. 污水廠進水COD濃度低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進水COD低,會造成系統微生物負荷低,污泥會加快老化和死亡,造成處理效率降低,出水COD會升高。
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的水在通過除鹽系統時會污染離子交換樹脂,特別容易污染陰離子交換樹脂,使樹脂交換能力降低。有機物在經過預處理時(混凝、澄清和過濾),約可減少50%,但在除鹽系統中無法除去,故常通過補給水帶入鍋爐,使爐水pH值降低。有時有機物還可能帶入蒸汽系統和凝結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統腐蝕。
在循環水系統中有機物含量高會促進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對除鹽、爐水或循環水系統,COD都是越低越好,但並沒有統一的限制指標。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COD(K2MnO4法)>5mg/L時,水質已開始變差。
管道沉積對污水處理廠進水COD質量濃度產生一定影響。如果污水管道坡降小,在施時沒有嚴格控制高程,造成返坡現象,污水在管道流速偏低甚至長期積水,加之污水管道很長,污水中小顆粒將會在管道內存在一定程度的沉積,顆粒在沉積過程中會攜帶較多有機污染物質沉澱。
導致通過管網進人污水處理廠的多是污水的上清液,這也是污水處理廠進水COD質量濃度偏低的原因之一。每次大雨初期雖有大量雨水進入污水管道,如果進水水質不降反升,這就表明管道的沉積效果對進水COD質量濃度產生了較大影響。
D. 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太低能否培養污泥
有些困難,這樣低的進水濃度,只需要很少的污泥量和曝氣量。如專此就只能間歇曝氣,屬容易造成部分污泥在池底沉積,對運行帶來不利影響。如果減小曝氣量,則更容易造成污泥在池底沉積。過量曝氣會造成污泥老化。如果必須運行,則可以准備甲醇等營養物培養。
E. 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COD濃度偏低是什麼原因
1.污水廠進水COD質量濃度偏低的現象產生原因
1)居民生活源頭污水COD質量濃度偏低。目前城鎮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鎮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逐漸增加,從居民戶排出的污水COD質量濃度有逐漸降低的趨勢。污水大部分還採用化糞方式經初期沉澱後排人市政污水管道,污染物經化糞池沉澱滲入地下.直接影響污水管網所收納污水的COD質量濃度。
2)污水處理廠服務區域內地下水自備水源,對污水處理廠進水COD質量濃度產生影響。自備水源用水費用相對自來水的價格便宜很多,市民節水意識不強。用水量大,不可避免有較多長流水現象,特別是地下水豐富地區,如果大量使用白備水源,加上自來水普及率較低,市政設施相對落後,對污水處理廠進水COD質量濃度產生了影響
3)管道沉積對污水處理廠進水COD質量濃度產生一定影響。如果污水管道坡降小,在施時沒有嚴格控制高程,造成返坡現象,污水在管道流速偏低甚至長期積水,加之污水管道很長,污水中小顆粒將會在管道內存在一定程度的沉積,顆粒在沉積過程中會攜帶較多有機污染物質沉澱,導致通過管網進人污水處理廠的多是污水的上清液,這也是污水處理廠進水COD質量濃度偏低的原因之一。每次大雨初期雖有大量雨水進入污水管道,如果進水水質不降反升,這就表明管道的沉積效果對進水COD質量濃度產生了較大影響。
4)成建制的居民小區大量污水無法納入市政污水管道。根據調查,目前已經建成的住宅小區內基本上全部實行了雨污分流的排水體系,但是普遍存在區內排污管道高程錯誤,管道走向出現時高時低的現象.污水在小區管道內長期積累排不出去,再加上施工質量低劣,大部分污水滲入地下,排去的污水大部分是經過沉澱的上清液。同時,小區排水口亂接嚴重,許多雨水管道接入污水管道、雨季到來,大量的雨水進入污水管道。
5)雨水管道對污水管網的運行產生影響。部分城市在實施污水截流T程時,將雨水、污水管道連通,當雨水管道接人的河流水位相對較高時,可能發生河水倒灌現象,使河水進入污水管道排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影響了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稀釋了進水COD質量濃度。
6)部分城市污水主幹管埋設較深。有的處於地下水位以下,管道之間密封性差,地下水進入污水管道,稀釋了管道內的污水。
7)城市污水處理廠服務區域內如果沒有較高的丁業污染源污水處理廠進水COD質量濃度不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2.解決方法
1)認真實行雨污管道分流制
實行單獨污水管網系統是污水在封閉的條件下保證其COD質量濃度的主要措施。目前對城區合流制管道的改造以及對雨水管網進行截流是提高污水收集率,解決近期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量不足的替代方案,在後期工作中應逐漸按完全的雨污分流方式進行改造,可以防止雨水、河水進入污水管道。
2)加強排水設施施丁質量管理
污水管道施丁質量直接影響污水COD質量濃度,如果污水管道密閉性差,將導致污水滲漏或者地下水湧入污水管道。由於污水是依靠自重向前流淌,如果高程發生偏差將導致污水無法流動.嚴重時發生梗阻,造成污染物滲漏,管道內污水COD質量濃度降低。因此.加強污水管道施工及驗收管理,確保工程施工質量,是保證污水管道正常運行的必要措施之一。
3)取消自備水源井
對城市自備水源進行普查治理,減輕因自備井取水對城市污水管網造成的壓力,特別是取地下水作為生活用水的城市,取消自備井源,既可以減輕城市污水管網的輸水負擔,也可以防止地表沉降,防止自然災害的發生
4)改造現有三級污水管網收集系統
隨著城市發展,污水管網主幹管已經形成網路.但是現有城市污水級支管急需完善。在污水收集效率不高的老城區,將排污蓋板溝、化糞池進行改造,將污水支管延伸到各個住宅小區、商業密集區,防止污水在源頭阻塞、滲漏,可以部分解決污水處理廠進水COD質量濃度不高的問題,從源頭上堵住污染源泄露,增加污水收集量。
5)加強污水設施管理,認真執行排水許可制度
在城市內規范排水設施建設行為,嚴格實行雨污分流。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涉及排水設施的工程進行規劃驗收時,應當組織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參與驗收;採取有效措施杜絕排水戶在取得排水許可證之前私自將排水口接人市政污水管網,防止雨污混接的現象發生。
3.結語
目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發生的進水COD質量濃度偏低的現象應引起重視。加大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優化城市污水管網布局,促進城市污水處理行業有序發展。是目前解決污水處理廠進水COD質量濃度偏低問題,推進城市污染減排工作科學化的必經之路。
F. 生活污水處理進水水質規定指標是多少
國標里沒有規定進水水質指標,但一般生活污水處理進水水質都有一個大致的范圍,如COD一般在200-400mg/L,NH3-N在30-50mg/L,SS在200mg/L左右。
G. 污水處理廠進水是黃泥巴水是什麼原因
應該是最近暴雨較多,從山上或者是城市綠化帶等有泥的地方沖刷下來的。回由於我國城市大多採用的答是雨污合流的城市排水系統,在雨水較多的季節常常出現這種情況,這也是沒有辦法的,這種時候要格外關照污水處理流程的相關參數,由於雨水沖刷大大稀釋了城市污水,要合理設當的調節迴流比,確保污泥的活性
H. 城鎮污水處理廠BOD和總磷入水濃度太大出水不能達標怎麼辦
首先看進水情況,BOD濃度超過了接管標准,還有總磷,如果污水處理廠是一版級處理的話,那麼總權磷也超標了,反正要從廢水來源查找,解決掉超標排污的接管單位。
如果進水濃度達標了但還是比較高,那麼就要對污水廠的處理工藝進行改造了。
I. 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標准 進水標准各項指標濃度分別是多少有相關依據嗎
這個沒有,這個是在建廠前的立項報告中就說明了進水各項指標的濃度的版.
主要看周邊是生活污水權為主,還是工業污水為主.
一般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比例:生活污水70%,工業污水30%
城鎮污水處理廠在設計初期,COD和NH3-N設計在300和30左右.
在運行過程中,一般會低於設計標准,COD和NH3-N在130和15左右.
J. 生活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超過設計標准時該實行什麼標准,我廠排放執行一級A標,但長期進水濃度在COD
根據《城復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制標准》(GB 18918 —2002):一級A 50,一級B 60,二級100,三級120。
當執行三及標准時,下列情況下按去除率指標執行:當進水COD大於350mg/L 時,去除率應大於60% ;BOD大於160mg/L時,去除率應大於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