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水處理微生物實驗技術pdf

水處理微生物實驗技術pdf

發布時間:2023-01-10 12:40:29

① 簡述水處理微生物在水處理工程中的應用

主要是處理有機廢水時會用到!

硝化和反硝化啊!將含氮化合物分解變成氮氣!

然後這些有機物的剩餘會變成污泥沉澱!

② 微生物 水處理技術

一、 微生物技術處理重金屬污水
水處理微生物1.主要技術內容
(1)基本原理用從電鍍污泥中獲得的SR系列復合功能菌,高效還原六價鉻為三價鉻,三價鉻、鋅、銅、鎳和鎘等二價金屬離子被菌體富集,再經固液分離,廢水被凈化,污泥中金屬再用微生物或化學法回收,固液分離的上清液可以回用
(2)技術關鍵本技術的關鍵是菌體的培養和「菌廢比」的合理調控,這是保證處理水質達到排放標准或回用的重要條件。一般採用厭氧技術培養菌體,培養液可以是生活污水,糞便,高濃度有機廢水,也可以人工配製。採用中溫發酵技術。根據廢水中的金屬離子的濃度和培養的菌體的濃度決定「菌廢比」,具體情況具體決定。

水處理微生物2.主要技術指標

(1)凈化能力本技術對廢水成分變化的適應性強,各金屬離子濃度的范圍為:鉻1mg/L~1000mg/L,鋅1mg/L~1000mg/L,銅1mg/L~1000mg/L,鎳1mg/L~500mg/L,鎘1mg/L~500mg/L。本技術不僅能處理單一的金屬廢水,也可處理混合的金屬廢水。廢水的pH值可在4~8范圍內變化。每天處理廢水量可達1m3~1000m3以上。
(2)特點利用微生物高效快速還原六價鉻,無二次污染,能回收菌泥中的金屬,因此,使用周期長,管理方便。如果能利用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廢水等培養微生物,可以實現以廢治廢。
(3)出水水質處理後排放水中六價鉻、總鉻、鋅、銅、鎳、鎘等金屬低於國家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水處理微生物3.投資分析對於日處理100t廢水的規模而言,1992年價格為總投資30萬元,其中土建15萬元,設備10萬元,其他5萬元。
本技術主要設備使用期可達40年,運行費用約為每噸廢水0.20元。
水處理微生物4.主要設備微生物法治理電鍍廢水技術的主要設備有培菌池,生物反應器,調節池,泵房,沉澱池,消毒池,主控室,化驗室等。
二、硫酸鹽生物還原法處理含鋅廢水
硫酸鹽生物還原法處理含鋅廢水其原理是利用硫酸鹽還原菌SRB在厭氧條件下產生硫化氫,硫化氫和廢水中的重金屬反應,生成金屬硫化物沉澱以去除重金屬離子。
水處理微生物

水處理微生物2.工藝說明 利用微生物方法處理重金屬廢水時,由於廢水中常缺乏微生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包括有機物、氮、磷等,因此,在廢水中需加入所缺的營養物質。
生物反應器是一個厭氧反應系統,微生物在厭氧條件下分解有機物,還原硫酸鹽生成硫化氫,硫化氫與廢水中的鋅離子反應生成不溶性的硫化鋅。生物反應器的類型可以是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厭氧接觸反應器等。
反應生成的硫化鋅沉澱同厭氧污泥混在一起,當其濃度達到一定程度以後,為了保證生物反應器的正常運行,就必然排放一部分污泥。由於污泥中鋅含量較高,可以回收。同時可以查看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更多技術文檔。
從沉澱池中的出水,雖然鋅離子的去除率很高,但是出水中還含有比較高的COD和硫化氫,因此必須要進行好氧處理去除COD和硫化氫,使最終出水的指標都達到國家排放標准。
水處理微生物3.工藝參數對處理效果的影響從有關的研究中,分析不同的工藝參數對鋅離子去除效果的影響。
(1)進水COD濃度對鋅離子去除能力的影響進水COD濃度對鋅離子和COD去除能力的影響結果

可見,出水COD隨進水COD的降低而降低。反應器中的硫化氫濃度隨進水COD濃度下降而下降。但硫化氫濃度為80mg/L左右時,進水COD增加不會導致硫化氫的增加。因此,考慮反應器進行的穩定性和出水水質,廢水中營養物的加入量應當控制在300mg/L左右。
(2)水力滯留時間對反應器穩定性的影響在進水COD為320mg/L,鋅離子100mg/L的條件下逐漸提高進水速率。水力滯留時間由18h逐漸減少至3h,

可以看出,當水力滯留時間由18h降至9h時,對鋅離子的去除率基本無影響,繼續降低水力滯留時間鋅離子的去除率開始逐漸降低,當水力滯留時間降到4h以後,鋅離子的去除率急驟下降。分析裝置對鋅離子的總去除能力可以發現:隨著水力滯留時間的減少,裝置單位容積對鋅離子的去除效率逐漸提高,當水力滯留時間降到5h後,反應器的離子去除能力最高,為429mg/L•d。如繼續降低水力滯留時間去除能力反而降低。當水力滯留時間為3h時,鋅離子去除效率僅為246.8mg/L•d。這說明SRB的活性受到了抑制。
(3)廢水 中鋅離子濃度對反應器穩定性的影響進水中鋅離子由初始的100mg/L逐漸增加到600mg/L,
可以看出,該方法對500mg/L以下的含鋅廢水都能有效地處理。隨著濃度的提高,裝置的單位體積處理效率也跟著提高,最高達1329mg/L•d。但如進一步提高進水鋅濃度至600mg/L,則鋅離子去除能力反而大大降低,單位體積的去除效率僅為864mg/L•d。說明SRB已經受到鋅的毒害作用。盡管如此,該結果也表明,本方法能夠耐受較高濃度的鋅離子的沖擊。。

(4)進水硫酸鹽濃度對鋅離子去除率的影響試驗中為了避免干擾,進水COD濃度提高到640mg/L,。,該法在所試范圍內對鋅離子的去除率均為97%以上。分析硫化氫濃度表明,SRB的活性受硫酸鹽濃度影響。在硫酸根濃度低於500mg/L時,SRB的活性隨著硫酸根濃度的降低而降低。至100mg/L時,出水中已經測不到硫化氫,在該濃度下看來不能長期運行。由於一般的工業廢水中硫酸鹽的濃度都較高,因而硫酸鹽的濃度不會影響本方法的應用。

水處理微生物4.供設計參考的工藝參數硫酸鹽還原菌處理含鋅廢水的污泥床工藝可在進水COD和鋅濃度分別為320mg/L與100mg/L時有效運行,有機物和鋅離子的去除率分別達到73.8%和99.63%。在水力滯留時間降至6h時,鋅離子的去除率仍可達94.5%。進水鋅離子濃度低於500mg/L時裝置可以穩定運行,而當濃度達到600mg/L時,硫酸鹽還原菌受到鋅離子的明顯毒害。當進水COD1500mg/L,鋅離子500mg/L,水力滯留時間為9h時,裝置的鋅離子容積去除率可達1329mg/L•d。

③ 2017年水處理技術論文(2)

2017年水處理技術論文篇二
淺談給水處理技術的發展

[摘要] 水與人們生活生產密切相關,而且水是保障人民生活發展工業生產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近年來,人口增長、水資源的分布不均、污染加劇等問題造成水資源不足日益嚴重。因此給水處理技術一直在改進。本文旨在介紹一些給水處理日益發展的基本技術。

[關鍵詞] 給水處理 污染物 現代化 高級氧化 膜技術

1.現代化處理技術

1.1化學氧化

水質處理常用氯氧化,當有機污染尚未得到去除時,會產生較多的有害消毒副產物。目前採用KMnO4語氣復合劑(一種專門商品)的應用逐漸展開,對氧化有機物、改善混凝取得較好效果。臭氧預氧化可以提高有機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又可除嗅、脫色,去除鐵、錳,但往往結合後續深度處理臭氧—活性炭時才採用。

1.2加吸附劑粉末炭

粉末炭,具有吸附能力好、投加靈活、對污染物處理效能高等優點,但由於耗費較高(約105元/m^3左右),一般只有在消除沖擊性污染時採用,投加量需10~20mg/L,現在一些水污染事件中就曾應用過此技術,此外還可以通過此技術對原水進行控制,並將該技術演化,如形成活性炭吸附帶控制突發性污染事件等。

1.3調節pH

由於投加酸與鹼,運行成本增加,又在原水中增加無機離子,在我國很少採用,國外在此方面研究較多,這里不做詳述。但其對原水pH的控制以及對某些污染物去除還具有良好的功效的,這一點也被業內廣泛認可。

1.4生物預處理

20世紀70年代以來,生物處理工藝越來越廣泛應用於市政給水生物處理方法包括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轉盤、生物流化床、生物濾池氧化法、生物活性炭濾池和膜生物反應器等多種形式。生物預處理藉助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對水中的氨氮等有機污染物和鐵、錳等無機物進行去除,從而改善水的混凝沉澱性能,使後續工藝較好的發揮作用,提高出水的水質。

2.給水處理的新技術

2.1高級氧化技術

高級氧化技術是給水處理的新技術,並受到了許多的關注,在水處理中有廣泛的應用,高級氧化技術包括臭氧氧化技術、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光催化氧化技術、超聲空化氧化技術等。

2.1.1臭氧氧化技術

臭氧由於其在水中有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常用來進行殺菌消毒、除臭、除味、脫色等,在飲用水處理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近年來,由於氯氧化發用於給水、循環水處理和廢水處理中有可能產生三氯甲烷等“三致”物質而受到限制,使臭氧在水處理中的作用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但臭氧應用於廢水處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臭氧發生的成本高,而利用率偏低,臭氧處理的費用高;臭氧與有機物的反應選擇性較強,在低劑量和短時間內臭氧不可能完全礦化污染物,且分解生成的中間產物會阻止臭氧的進一步氧化。因此,提高臭氧利用率和氧化能力就成為臭氧高級氧化法的研究熱點。臭氧的高級氧化技術就是通過臭氧氧化與各種水處理技術的結合,形成氧化性更強、反應選擇性較低的羥基自由基。

2.1.2超臨界水氧化技術

超臨界水反應與氧化組合為“超臨界水氧化(SCWO: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技術,應用較多。超臨界水有優良的溶劑特性,增加了電導率和離子值。表示溶劑的極性的電導率,在常溫常壓下的值較高(78),在高溫高壓下的己烷和甲醇等無極性,與弱極性的有機溶劑的電導率等值(2~30左右)。因此,在高溫高壓下的水溶解有機物是可能的。

SCWO技術有以下特點:

1) 將有機物完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使之無害化。

2) 不產生以二惡英為代表的有害的副產物。

3) 反應速度快,單位時間內處理量大,裝置小型化。

4) 與焚燒爐不同,不需要煙筒,不排放煙氣。

在臨界溫度下易於控制加水分解反應,或易於控制原子團的反應,這是超臨界水作為反應溶劑的優越性。不用酸和鹼即可進行廢水處理,是極好的環境處理技術。

2.1.3光催化氧化技術

所謂光催化氧化反應,就是在光的作用下進行的化學反應。光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來源於光子的能量,在太陽能的利用中光電轉化以及光化學轉化一直是十分活躍的研究領域。光催化氧化技術利用光激發氧化將O2、H2O2等氧化劑與光輻射相結合。所用光主要為紫外光,包括uv-H2O2、uv-O2等工藝,可以用於處理污水中CHCl3、CCl4、多氯聯苯等難降解物。另外,在有紫外光的Fenton體系中,紫外光與鐵離子之間存在著協同效應,使H2O2分解產生羥基自由基的速率大大加快,促進有機物的氧化去除。

2.1.4超聲空化氧化技術

超聲空化是指水中的微小泡核在超聲波作用下被激化,表現為泡核的振盪、生長、收縮及崩潰等一系列動力學過程。超聲空話技術就是利用聲解,將水中有機物轉化為CO2、水、無機離子和有機酸等成分。超聲空化技術具有少污染或無污染、設備簡單等優點,同時,還伴有殺菌消毒功效,是一種很有潛力的水處理新技術。但現階段超聲空話技術主要用於實驗室小水量的處理研究中,尚處於基礎研究階段。為了提高降解速度同時降低費用,國內外的水處理工作者又相繼研究開發了關於超聲波與其他技術相聯合的新工藝,如臭氧/超聲波聯合工藝。在臭氧/超聲聯合處理含酚水的實驗研究中,取得了較好的處理效果。

2.2膜處理技術

隨著人類對膜的逐步認識,各種人工合成膜也應運而生,其種類繁多,作用也千差萬別,但是它們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選擇透過性。膜從廣義上可以定義為兩相之間的一個具有選擇透過性的薄層屏障。

膜式活性污泥法技術是分離技術與生物技術有機結合的新型的水處理技術。是利用膜分離設備截留生化反應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機物,省掉二沉池。活性污泥濃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時間和污泥停留時間可以分別控制,而難降解的物質在反應池中不斷反應、降解。因此膜處理工藝是通過膜分離技術大大強化了生物處理的功能。

3.結語

我國的給水處理目前普遍採用混凝、沉澱、過濾、消毒組成的常規水處理技術, 優點是水處理成本低, 平均處理效果較好。此外, 水源污染加劇, 常規水處理工藝對某些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佳。而新興的水處理技術對水質的改善提供了支撐。臭氧-活性炭處理、膜技術等水處理技術在去除效率、無害性等方面均有常規處理無法比擬的優勢, 並且在發達國家的使用經驗也表明了這些技術的可靠性。隨著科技的進步, 材料學的發展,這些新興工藝的成本也在逐漸降低。因此我們可以預見, 未來的水處理, 將朝著更安全、更高效、更環保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陸煜康,唐鋰.水處理節能和新能源的應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5

[2]苑寶玲,王洪傑.水處理新技術原理與應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1

[3] 陸煜康.水處理新技術與能源自給途徑.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8

作者簡介:

闞沙沙(1992-),女,漢族,吉林松原人,鄭州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給水排水工程.

郭丹丹(1991-),女,漢族,河南許昌人,鄭州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給水排水工程.


看了“2017年水處理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1. 關於水處理技術論文

2. 鍋爐水處理技術論文

3. 工業水處理技術論文

4. 膜法水處理技術論文

5. 鍋爐水處理技術論文(2)

④ 微生物法處理污水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污水處理基本原理是通過微生物的作用使電鍍污水中含有的多種有毒 有害物得到全面去除 確保電鍍污水中的六價鉻、氰化物(有氰電鍍)各種重金屬COD 氨氮……被處理達到相關的排放標准 具體闡述如下
微生物污水處理:氰化物(CN一)
通過革蘭氏菌等菌群將其分解為氮氣和CO2排入大氣 反應式如下
2CN-+8OH- 破氰菌N2+2CO2+4H2O……1 隨著游離氰根的去除 氰絡合離子產生如下反應
Ag(CN)2Ag++2CN-……2
Cu(CN)42-Cu2++4CN-……3

⑤ 有誰知道水處理微生物學及其在給排水工程中的應用

1 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會傳染疾病。給水工程中要去除病原微生物,滿足供水水質要求。
2 藻類會使水變渾濁,並產生顏色和不良氣味。
3 在水廠里,大量微生物的存在可能阻塞濾池,工業用水中大量微生物的存在會堵塞管道等設備 ,影響產品質量。
4 微生物對廢水有凈化作用。由於生物處理法經濟有效,迄今為止,仍是有機污水處理的王牌。
5 水處理的微生物檢查是生物處理功能判斷的重要指標。微生物在水體自凈中具有重要作用。

⑥ 論述污水處理的微生物學原理及主要的處理方式

參與污廢水處理的生物主要有四類:
1.細菌類:在污水處理所利用的生物群中,細菌是體型最微小的一種,它具有在好氧及厭氧條件下分解吸收各種有機物的能力。對污水生物處理起作用的細菌有.菌膠團.球衣細菌.硝化菌.脫氮菌.聚磷菌等幾種。
2.原生動物:原生動物具有吞食污水中的有機物,細菌,在體內迅速氧化分解的能力,因此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中。它除了能除去的有機物,加快有機物的分解速度外,還能使生物膜的表面附著能力再生,原聲動物是單細胞的好氧性生物。
3.藻類:藻類是植物,含有葉綠素,當葉綠素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進行光合作用而產生碳水化合物時將放出大量的氧於水中,穩定塘就是利用這種氧來氧化污水的有機物。
4:後生動物,以上所介紹的生物都是單細胞構成,體內還有各種器官,參與污水處理的後生動物,包括從形態較小的輪蟲到棲息於生物濾池的甲殼蟲,昆蟲,幼蟲等體形較大的種種類型。

純手打! 望採納! 污水處理群:51740957 歡迎各工藝精英前來探討!

⑦ 水處理生物學的實驗思考題

討論廢水厭氧處理的主要影響因素。
(1)溫度、(2)營養、(3)C/N比(4)廢水的pH值、鹼度和有毒物內質。
1.簡述革蘭容氏染色機理。
2.什麼叫生長因子?它包括那幾類化合物?是否任何微生物都需要生長因子?如何滿足微生物對生長因子的需要?
3. 什麼叫生長曲線?單細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長曲線可分幾期?
4. 簡述好氧生物膜的凈化作用機理。
5. 什麼叫固氮酶?固氮酶作用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⑧ 水處理微生物學與水處理工程技術的聯系

1、先說污水處理吧。目前世界上污水處理的主要方法是生物法,因為成本低、處理量大、二次污染小,而污水的生物處理,主要就是利用水中的微生物,即:活性污泥或生物膜;
2、基於上面分析可知,微生物的性能、活性、種類組成、數量對污水生物處理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如果一個正常運行的污水處理廠,如果處理效果不正常,總是要從微生物機理上去進行分析、找原因。同時,微生物機理的新發現,總是能推動污水處理工藝革新:比如厭氧-好氧工藝、比如反硝化除磷等等。
3、再說給水吧。由於環境污染,水源水被一定程度上污染。而現在對於微污染水源水的處理,也基本上是採用生物法處理。
4、其他:氧化塘、土地處理、藍藻暴發等等,均需要要微生物學知識去理解、解決!

⑨ 水處理微生物學課程研究的對象主包括哪幾方面

一、水處理微生物學的研究對象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個體很小的生物,其大小用um(微米)度量,肉眼看不見,只有在顯微鏡下放大以後,才能看到的低等生物。
微生物學:研究微生物的形態、分類和生理等特性;研究它們的生存環境條件;研究它們在自然界物質轉化中所起的作用;研究控制它們生命活動的方法。
水處理微生物學:研究水微生物的形態、生理特性和控制方法;研究水微生物在水處理中的作用機理和規律;研究水微生物的檢驗方法;判定水體污染和自凈能力以及水處理效果的好壞。

二、水中常見微生物的類型及特點
1、微生物的名稱和分類
(1)界―門―綱―目―科―屬―種
微生物的名用二個拉丁語拼寫,第一個是屬名,詞首字母大寫,第二個是種名,如:Escherichia coli 大腸桿菌
屬名相當於我們的姓,種名相當於名。
(2)生物系統分類
見圖(1-1)
2、微生物的動植物屬性
細菌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不能運動,但屬於植物。植物和動物的本質區別見(表1):

(1)病毒:使用光學顯微鏡看不見,(病毒個體小於0.2um)必須使用超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
(2)原核生物:具用原核細胞的生物,其內部結構簡單,細胞的核發育不完全,只是一個核物質高度集中的核區(擬核、似核),不具核膜,核物質裸露,與細胞質沒有明顯的界限,沒有分化的特異的細胞器,只有膜體系的不規則泡沫結構,不進行有絲分裂。
(3)真核生物:具有真核細胞的生物,其內部結構比較復雜,有發育完好的細胞核,有核膜使細胞核和細胞質有明顯界限,有高度分化的特異細胞器,進行有絲分裂。
4、微生物的五大特點
(1)個體小,面積大;
(2)吸收快,轉化快;
(3)生長旺,繁殖快;幾十分鍾內可繁殖一代,按一個分裂為兩個;
(4)適應強,易變異;適應外界環境能力強;
(5)分布廣,種類多;微生物無處不在;

三、 微生物在給水排水工程中的作用
1、給水工程中去除病原微生物,滿足供水水質要求;
2、污水處理中的生物處理法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機物,減少對水體的耗氧污染.由於生物處理法經濟有效,迄今為止,仍是有機污水處理的主力軍;
3、 水處理的微生物檢查是生物處理功能判斷的重要指標;
4、 微生物在水體自凈中的作用;
5、 土壤的自凈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於網路

⑩ 怎樣寫《水處理微生物學》論文拜託了各位 謝謝

微生物的形態、細胞結構及其功能,微生物的營養、呼吸、物質代謝、生長、繁殖、遺傳與變異,廢水與飲用水生物處理基本原理,生物修復技術及生物制劑的開發和應用。 目錄: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水處理微生物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一、水處理微生物學的研究對象二、水處理微生物學的任務第二節 水處理微生物學在水處理工程中的應用一、在給水工程中的應用二、在排水工程中的應用第三節 微生物概述一、微生物的分類和命名二、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三、微生物的特點思考題第二章 非細胞微生物--病毒第一節 病毒的形態結構一、病毒的形態二、病毒的化學組成和結構第二節 病毒的繁殖一、病毒的繁殖過程二、病毒的生長規律第三節 病毒在水中存活的影響因素一、物理因素的影響二、化學因素的影響三、生物因素的影響四、去除和破壞水中病毒的方法思考題第三章 原核微生物第一節 細菌一、細菌的形態二、細菌的大小三、細菌的細胞結構四、細菌的繁殖五、細菌的培養特徵六、細菌的物理化學性質七、水處理工程中常見的菌屬第二節 放線菌一、放線菌的形態結構二、放線菌的菌落特徵三、放線菌的繁殖四、放線菌的代表屬五、放線菌與細菌的比較第三節 藍細菌一、藍細菌的形態與細胞結構二、藍細菌細胞的異化三、藍細菌的繁殖方式四、藍細菌的類群五、藍細菌的分布與生態第四節 其他與水處理有關的菌屬一、鞘細菌二、滑動細菌三、光合細菌思考題第四章 真核微生物第一節 真菌一、酵母菌二、黴菌第二節 藻類一、藻類的微生物學特徵二、水處理中常見藻類第三節 原生動物一、原生動物的形態及生理特徵二、原生動物的分類第四節 後生生物一、輪蟲二、甲殼類動物三、線蟲四、寡毛類動物思考題第五章 微生物的營養第一節 微生物細胞的化學組成一、微生物細胞的化學組成及元素組成二、微生物細胞內元素的比例第二節 微生物的營養物質一、水分二、碳源三、氮源四、無機鹽五、生長因子第三節 微生物的營養類型一、光能無機營養型二、光能有機營養型三、化能無機營養型四、化能有機營養型第四節 培養基一、配製培養基的原則二、培養基的類型及應用第五節 微生物細胞獲得營養的途徑一、單純擴散二、促進擴散三、主動運輸四、基團轉位五、膜泡運輸思考題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謝第一節 微生物的酶和酶促反應一、酶的概念二、酶的分類與命名三、酶的組成四、酶的作用原理五、酶促反應第二節 微生物的產能代謝一、化能異養型微生物的產能代謝二、化能自養型微生物的產能代謝三、光能自養型微生物的能量代謝第三節 微生物的有機物質分解一、不含氮有機物的分解二、含氮有機物的分解第四節 微生物的代謝調節一、酶活性的調節二、酶合成的調節思考題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第一節 微生物的純培養一、純培養的分離方法二、微生物生長量的測定方法第二節 微生物的生長曲線一、細菌的生長曲線二、細菌的連續培養三、細菌生長曲線在污(廢)水處理中的應用思考題第八章 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第一節 微生物的遺傳一、遺傳的物質基礎二、核酸的種類和結構三、遺傳信息的傳遞第二節 微生物的突變一、突變的實質二、突變的類型第三節 基因重組一、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組二、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組第四節 遺傳工程技術在水處理工程中的應用一、遺傳工程技術在水處理工程中的應用二、基因工程技術在水處理工程中的應用三、PCR技術的應用思考題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態第一節 水體中的微生物一、淡水中的微生物二、海水中的微生物三、水體自凈四、污染水體的微生物生態學特徵第二節 微生物個體生態學一、生態因子二、生物因子三、非生物因子第三節 微生物種群的生存競爭一、種內的生存競爭二、生態位第四節 生態系統一、生態系統的結構二、生態系統的功能三、生態演替思考題第十章 飲用水生物處理基本原理第一節 水的衛生細菌學一、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二、大腸菌群和生活飲用水的細菌標准三、水的衛生細菌學檢驗四、水中的病毒及其檢驗基因工程學論文(生物) http://www.1212y.com/ http://www.levelpad.com/

閱讀全文

與水處理微生物實驗技術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孩子肚臍怎麼除垢 瀏覽:605
小米空氣凈化器pro怎麼樣數值怎麼看 瀏覽:170
小米空氣凈化器pro風扇葉怎麼拆 瀏覽:362
機油和燃油濾芯什麼區別 瀏覽:404
馬勒空氣濾芯怎麼分真假 瀏覽:40
熱原如何過濾 瀏覽:950
沁爾康凈水器怎麼區分廢水比 瀏覽:757
ro185廢水比 瀏覽:893
凈水器的水發紅是怎麼回事 瀏覽:569
凈水機的除垢原理 瀏覽:271
上海卷式超濾膜 瀏覽:942
蒸餾測定器參照什麼規程 瀏覽:150
水處理前途 瀏覽:227
無紡布可以過濾雜質嗎 瀏覽:835
日立怎麼拆液壓濾芯蓋 瀏覽:790
污水板框機低壓進料為什麼有倒流 瀏覽:260
凈水器反滲透膜出來的水發臭 瀏覽:905
ctpps版樹脂感光液 瀏覽:144
反滲透純水設備廣州 瀏覽:496
凈水器哪個好性價比高2020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