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木材脫脂用什麼葯水
用中性溶劑,相似相容的原理,常用的有機溶劑有乙醚 苯 乙醇 苯醇混合液。
有問題 請追問~
㈡ 木頭為什麼要進行脫脂處理工藝
某些針葉樹材含有多量的樹脂,在稍高溫度的作用下,樹脂就會滲露到木材的表面。去除樹脂可以採用溶劑溶解、鹼液洗滌或烙鐵燙鏟等方法。
㈢ 木材怎麼脫脂
參考資料: 一般來看木材的脫脂方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5 1鹼液皂化法
鹼液皂化法是根據樹脂與鹼可以皂化成可溶性皂 ,隨著木材中的水分排出的原理而採用的脫脂方法。常用的鹼有碳酸鈉 (Na2 CO3)、碳酸鉀 (K2 CO3·H2 O)、苛性鈉 (NaOH)。一般為了提高鹼液的滲透性 ,採用高溫高壓蒸煮方法 ,在脫脂改性工藝中 ,壓力參數的選擇直接影響鹼液進入板材的速率和深度 ,壓力的大小關繫到脫脂處理的時間和效果 ,一般採用的壓力為 1 47× 1 0 5~ 1 96× 1 0 5Pa。鹼液濃度也影響溶液的擴散速度 ,同時也影響板材的力學強度。濃度太低 ,擴散速度小 ,進入板材的量和深度也小 ,影響脫脂效果和生產率 ;太高的濃度 ,則容易引起木材纖維的破壞 ,降低木材的強度。一般NaOH水溶液的濃度控制在 0 5%~ 1 %。由於松脂的軟化溫度在 70℃左右 ,溫度多控制在 1 0 5~ 1 2 0℃之間。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 ,松節油隨水蒸汽蒸發 ,松香與氫氧化鈉起反應生成水溶性的松酸鈉 ,並隨水排出板材。另一方面 ,在高溫高壓的鹼液浸漬下 ,多糖類被溶解 ,半纖維素得到分解 ,減少了木材內部的羥基 ,木素的比例相應增加 ,木材的變形減少 ,干縮濕脹率也減少。但鹼液皂化法使處理木材的強度有所下降 ,鹼液處理後木材材色有所加深。該法對設備的要求是能耐鹼液腐蝕的、具有密封性能的圓柱形蒸煮罐 ,罐蓋口能自動開啟、關閉 ,蒸煮罐設有蒸汽管、水位計、溫度計、壓力表、安全閥等。
5 2溶劑萃取法
溶劑乾燥 :根據樹脂溶於有機溶劑的原理 ,用能溶於水的有機溶劑如丙酮循環流過木材表面 ,在與木材接觸時將木材中的水分和樹脂等內含物浸提出來 ,從而在乾燥木材的同時除去大部分樹脂。如果將木材的含水率降至 1 0 %~ 1 5%,可能需要1 2h和丙酮的多次循環使用。由於除去了大部分的樹脂 ,溶劑乾燥法可以防止木材中樹脂的滲出。共沸乾燥 :採用不能與水相溶合的溶劑 (如全氯乙烯和三氯乙烯 )作熱交換介質乾燥木材。熱能由液體溶劑傳給木材 ,木材中的水蒸氣壓力升高 ,促使水分向木材表面移動。水分與溶劑相混合 ,以既低於溶劑也低於水的沸點 (共沸點 )同時沸騰。如採用三氯乙烯作為溶劑其松香可平均減少58 2 %,同時松節油則減少 72 8%。上述這兩種溶劑萃取乾燥方法的乾燥過程基本相似 ,板材置於處理罐內 ,熱溶劑通過處理罐循環流動。水和溶劑從罐內排出、冷凝和分離。回收的溶劑再次被加熱 ,並再次循環通過處理罐 ,乾燥終了後 ,對處理罐加熱或抽真空 ,以回收殘留在木材內的溶劑。對溶劑的要求是回收容易 ,能耗低 ,回收率高 ,且能滿足工業溶劑的普遍條件 ,即具有化學穩定性 ,不腐蝕、無毒、不燃、不爆等特點。如苯 -醇是很好的溶劑 ,當它在萃取含水率高的物料時會因與水相混而形成苯 -醇 -水三元物系 ,在其回收時產生了具最低恆沸點的三元組成 ,分離溶劑需採用多塔的恆沸蒸餾 ,設備費用高 ,能耗大 ,不利於工業生產。氯仿脫脂效果好 ,但毒性大 ;石油醚、汽油醚雖來源多 ,價格低 ,卻易燃、易爆。日本學者甲斐勇二[6 ]認為 ,氨基脲不僅對花旗松脫脂效果好而且同時可防止其變色。此外 ,溶劑乾燥投資和回收費用都很高 ,而且操作工必須具備一定的化學知識。因此 ,上述方法在工業上應用較少。
5 3催化聚合法
在一定條件下 ,α和 β -蒎烯會產生聚合 ,形成黃色的粘性的物質 ,使其固定或締合在木材內。如氯化鋁、氯化血紅素、漂白土 ,經過試驗證明是有效的。但最常用的是三氟化硼 ,將三氟化硼的酒精溶液塗刷到板材的表面 ,便會改變樹脂中萜的組成 ,α和 β -蒎烯可轉變成揮發性少的或不揮發的粘性的不易流動的降合物。在具樹脂的表面塗刷濃度為2 6%的三氟化硼溶液 ,減少樹脂滲出的效果最佳[1 ]。但是這種方法只能對木材表面進行處理 ,木材內部的萜烯沒有變化 ,依然會向表層移動而產生樹脂的滲出 ,因此這種方法適合於乾燥後含水率較低的木材 ,在木材的塗飾之前進行。
5 4高溫乾燥法
高溫乾燥被認為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脫脂方法 ,Cech[2 ]曾經做過紅松木材的脫脂試驗 ,採用高溫乾燥方法使松香平均減少 2 7 4%,松節油減少40 1 %。如果採用高溫乾燥加蒸汽處理則松香可以減少 3 0 1 %,而松節油可減少 65 0 %。這種方法主要是除去能溶解固體的樹脂酸的松節油 ,因為松節油的沸點大致是 1 50~ 2 3 0℃ ,但是如果與水共存則可降低到 1 0 0℃以下[3]。松節油在高溫下揮發 ,而在高溫汽蒸的條件下使松節油的沸點降低 ,同時高溫氣蒸提高了木材的滲透性 ,能有效地蒸發松節油成分 ,處理後剩下的固體松香便不會向外滲出。高溫加蒸汽的聯合乾燥是最有效的實用方法 ,它不需要增加任何設備只用原有的乾燥窯 ,因此投資少 ,被許多企業所採用。但是有人認為經過高溫高濕的作用 ,乾燥後的馬尾松木材表面深灰、暗淡 ,失去原有的天然的材色 ,加工成製品後呈黃褐色。
5 5真空乾燥法
真空乾燥法是把木材堆放在密閉容器內 ,在低於大氣壓力的條件下 ,進行乾燥同時除去部分樹脂的方法。真空乾燥適合於透氣性好的木材 ,若對滲透性差的落葉松木材單獨採用真空乾燥方法 ,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真空乾燥的特點主要是乾燥速度比其它方法快得多 ,與其它乾燥方法相比 ,乾燥時間大約可縮短 2 5~ 1 2。日本的內藤真理[4]用高頻真空乾燥法乾燥花旗松木材 ,認為對脫脂是有效的 ,並且主要是在乾燥初期。因為木材中的水分排除是在乾燥初期 ,所以其脫脂作用也在乾燥初期。中野隆人[5]等對落葉松木材進行蒸煮、真空和人工乾燥 ,認為蒸煮、真空處理脫脂效果好 ,因為蒸煮增加木材的滲透性。如果在蒸煮、真空處理後進行人工乾燥則脫脂效果更佳 ,因為真空乾燥縮短了乾燥時間。但是真空乾燥設備復雜 ,投資較高 ,已有真空乾燥機的廠家可以採用此種方法。一般為了提高脫脂效果 ,常常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脫脂方法相結合 ,如用葯液浸注加蒸汽乾燥 ,葯劑浸注 蒸煮 真空 ,蒸汽 真空 壓力 真空等方法。各生產廠家可以根據本廠的實際情況 ,選擇適合於自己的方法。
㈣ 木頭為什麼要進行脫脂處理工藝
一、預浸泡處理
預浸泡處理就是在鋸材室干前將鋸材浸泡在一定溫度以及含不同溶劑的水溶液中進行浸泡處理,以獲得防變色、防霉變和脫脂等特殊效果。
1、防變色的預浸泡 對於某些易變色的木材,如泡桐、三角楓等木材中含有會引起木材變色的抽提物(大多數學者認為多元酚類或丹寧等物質水漂洗2-3次;或用鹼性溶液(如濃度為0.25%的洗衣粉,或碳酸氫鈉0.225%與燒鹼0.02%的混合液)浸泡5-10d(依水溶液的溫度高低而異);之後再用清水漂洗2-3次;然後取出經預干處理約15d,至含水率30%左右,即可進室干處理。
2、防霉、防藍變的預浸泡 某些木材,如橡膠木、三角楓等,含有豐富的糖類物質,很容易生霉和藍變;還有些木材,如馬尾松、輻射松等,邊材顏色黃白,在溫暖潮濕且不通風的環境中很容易藍變。這分別是由於黴菌和藍變菌引起的的;目前我國多用五氯酚鈉溶液蘸漬處理,即在溝槽中盛放五氯酚鈉溶液,用抱材車抱起一堆板材,從溝槽中開過,板材表面就蘸上了葯液。這種葯液防霉、防藍變效果較好,價格也不貴,但毒性較大,對環境有污染。
國外也有用二甲基二癸基氯化銨(DDAC),這是一種高效廣譜殺菌劑,是最具潛力的木材抗變色葯劑。這種葯齊固定作用較慢,預浸泡時間長達1-2周,採用DDAC與惰性膠乳(作為黏合劑)配合製成的Timbercote,可滲透到木材中,有效抗藍變,對木材表面和內部均能起到保護使用,對腐朽菌、黴菌、藍菌均具有很好的效果,適用於松木和櫟木防霉變和藍變。
3、脫脂浸泡處理 有些木材,如馬尾松、落葉松,含有豐富的樹脂,不僅影響到木材的乾燥質量,還影響到木材的加工利用;故在乾燥前需要進行脫脂浸泡處理。脫脂的化學葯劑主要為鹼性溶液,常用的有碳酸氫鈉、洗衣粉、過氧化氫等;葯劑濃度大,其脫脂效果好,但會引起板材表面發黃,且失去光澤,常用的濃為0.2%—0.5%;常溫脫脂浸溝處理時,葯液不易滲入木材,且不利於松脂的溶解,故生產中常採用熱水葯液浸泡處理,且溫度越高,脫脂效果越好;浸泡溫度可控制在70-90℃范圍,浸泡時間約為8h。葯物浸泡處理後,除了脫脂外,還有漂白的效果;木材脫脂後,需用清水漂洗以免板面泛黃。然後取出經預干處理約15d,至含水論30%,即可進行室干處理。
㈤ 木材為何要蒸煮,有何作用
作用:
1,改變木材顏色;減小木材心、邊材色差;
2,保持木材自然光澤;
3,緩解木材初始含水率梯度差;
4,降低木材乾燥缺陷發生的機率。
㈥ 木材軟化技術
1水熱處理(蒸煮法)
水熱處理(蒸煮法)軟化木材,主要是利用水對纖維素的非結晶區、半纖維素和木素進行潤脹,為分子劇烈運動提供自由體積空間,靠由外到里逐漸對木材進行傳導加熱,使分子獲得足夠的能量。
組成木材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素。木材經水熱處理後,一部分半纖維素易分解溶解成液態,纖維素無定型區分子鏈上的游離羥基吸附水分,使纖維素間隙中水膜增厚,分子間距離增大,吸引力減小,便於在外力作用下產生相對滑移。
木材膨脹形變是水進入到木材的非結晶區內,使木素、半纖維素和纖維素的非結晶區體積膨脹,增大自由體積空間,提高了木材的塑性。加熱可以使非結晶區中的木素、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分子能量加大。在水、熱的作用下,纖維素非結晶區濕脹,木素呈粘流態,半纖維素失去其聯結作用,木材塑性加大。
水熱處理方法有汽蒸和水煮兩種,水煮方法會使木材含水率增高,彎曲後乾燥時間延長。此外因細胞腔內自由水的存在,在彎曲過程中,易產生靜壓力而造成廢品。目前生產中經常採用汽蒸,主要是飽和蒸汽蒸煮。汽蒸時間與彎曲方材的厚度、含水率、樹種和要求的塑化程度有關(表1)。蒸煮不足則塑化不好,容易在劇烈彎曲程度下產生破壞;蒸煮過度則順紋抗拉,使其順紋抗壓強度降低,方材將難以承受在彎曲過程中端面產生的壓縮變形而被破壞。所用蒸煮設備應靠近曲木設備,每次蒸煮的木材數量不宜過多,以免表面過分冷卻和蒸煮過度。放在蒸煮設備內的木方之間要留出6mm~8mm的間隙,使其均勻受熱,縮短蒸煮時間,保證彎曲質量。蒸設備直徑一般為250mm~400mm,不宜太大。鍋的長度稍大於彎曲零件的長度。
2高頻介質加熱處理
高頻介質加熱處理是把彎曲毛料放在高頻電場內兩個電極板間,反復極化,使分子在這種高頻交變電磁場作用下急劇運動而相互摩擦產生熱量,從而達到升溫加熱的目的。在高頻加熱中,介質吸收電能而發熱的能力與介質本身的熱傳導性無關,而是取決於介質本身的介電特性和電場的電參數,即與介質的損耗因素、電場強度的平方、電場頻率成正比。高頻電場強度越強、頻率越高或介質的損耗因素越大,則極性分子(如水)運動的幅度和次數就越大,摩擦產生的熱量也越多,加熱和乾燥的速度就越快。這是一種有效的軟化方法,可以在方材彎曲後真接進入乾燥定型工序。高頻度加熱的頻率高於300MHz,彎曲木材受.波導管諧振腔的電磁波輻射場照射。目前常用915MHz和2450MHz兩個頻率的設備,在2450MHz的電磁波加熱下20mm×10mm(斷面)的木材可彎曲到曲率半徑為150mm,如在彎曲定型後再用電磁波加熱可彎到更小的曲率半徑。高頻及微波加熱快而均勻,可使彎曲與定型兩工藝連續進行
㈦ 木材加工廠廢水怎麼處理
使用廢水一體式凈化設備進行處理
㈧ 什麼是木材高溫脫脂乾燥常溫回潮處理
木材高溫脫脂是來指應用於松木類的高源溫脫脂,使木材在一定溫度與濕度下,經過一定時間脫去含有的松脂,使適合於加工所用。
常溫回潮是指木材經過乾燥處理後在大氣中放置,吸收空氣的水蒸氣,使木材內被水分含量與大氣中水分含量達到平衡。
烘乾後木材水分含量一般在8%-12%之間。
㈨ 怎樣給木材脫脂
參考資料: 一般來看木材的脫脂方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5 1鹼液皂化法
鹼液皂化法是根據樹脂與鹼可以皂化成可溶性皂 ,隨著木材中的水分排出的原理而採用的脫脂方法。常用的鹼有碳酸鈉 (Na2 CO3)、碳酸鉀 (K2 CO3·H2 O)、苛性鈉 (NaOH)。一般為了提高鹼液的滲透性 ,採用高溫高壓蒸煮方法 ,在脫脂改性工藝中 ,壓力參數的選擇直接影響鹼液進入板材的速率和深度 ,壓力的大小關繫到脫脂處理的時間和效果 ,一般採用的壓力為 1 47× 1 0 5~ 1 96× 1 0 5Pa。鹼液濃度也影響溶液的擴散速度 ,同時也影響板材的力學強度。濃度太低 ,擴散速度小 ,進入板材的量和深度也小 ,影響脫脂效果和生產率 ;太高的濃度 ,則容易引起木材纖維的破壞 ,降低木材的強度。一般NaOH水溶液的濃度控制在 0 5%~ 1 %。由於松脂的軟化溫度在 70℃左右 ,溫度多控制在 1 0 5~ 1 2 0℃之間。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 ,松節油隨水蒸汽蒸發 ,松香與氫氧化鈉起反應生成水溶性的松酸鈉 ,並隨水排出板材。另一方面 ,在高溫高壓的鹼液浸漬下 ,多糖類被溶解 ,半纖維素得到分解 ,減少了木材內部的羥基 ,木素的比例相應增加 ,木材的變形減少 ,干縮濕脹率也減少。但鹼液皂化法使處理木材的強度有所下降 ,鹼液處理後木材材色有所加深。該法對設備的要求是能耐鹼液腐蝕的、具有密封性能的圓柱形蒸煮罐 ,罐蓋口能自動開啟、關閉 ,蒸煮罐設有蒸汽管、水位計、溫度計、壓力表、安全閥等。
5 2溶劑萃取法
溶劑乾燥 :根據樹脂溶於有機溶劑的原理 ,用能溶於水的有機溶劑如丙酮循環流過木材表面 ,在與木材接觸時將木材中的水分和樹脂等內含物浸提出來 ,從而在乾燥木材的同時除去大部分樹脂。如果將木材的含水率降至 1 0 %~ 1 5%,可能需要1 2h和丙酮的多次循環使用。由於除去了大部分的樹脂 ,溶劑乾燥法可以防止木材中樹脂的滲出。共沸乾燥 :採用不能與水相溶合的溶劑 (如全氯乙烯和三氯乙烯 )作熱交換介質乾燥木材。熱能由液體溶劑傳給木材 ,木材中的水蒸氣壓力升高 ,促使水分向木材表面移動。水分與溶劑相混合 ,以既低於溶劑也低於水的沸點 (共沸點 )同時沸騰。如採用三氯乙烯作為溶劑其松香可平均減少58 2 %,同時松節油則減少 72 8%。上述這兩種溶劑萃取乾燥方法的乾燥過程基本相似 ,板材置於處理罐內 ,熱溶劑通過處理罐循環流動。水和溶劑從罐內排出、冷凝和分離。回收的溶劑再次被加熱 ,並再次循環通過處理罐 ,乾燥終了後 ,對處理罐加熱或抽真空 ,以回收殘留在木材內的溶劑。對溶劑的要求是回收容易 ,能耗低 ,回收率高 ,且能滿足工業溶劑的普遍條件 ,即具有化學穩定性 ,不腐蝕、無毒、不燃、不爆等特點。如苯 -醇是很好的溶劑 ,當它在萃取含水率高的物料時會因與水相混而形成苯 -醇 -水三元物系 ,在其回收時產生了具最低恆沸點的三元組成 ,分離溶劑需採用多塔的恆沸蒸餾 ,設備費用高 ,能耗大 ,不利於工業生產。氯仿脫脂效果好 ,但毒性大 ;石油醚、汽油醚雖來源多 ,價格低 ,卻易燃、易爆。日本學者甲斐勇二[6 ]認為 ,氨基脲不僅對花旗松脫脂效果好而且同時可防止其變色。此外 ,溶劑乾燥投資和回收費用都很高 ,而且操作工必須具備一定的化學知識。因此 ,上述方法在工業上應用較少。
5 3催化聚合法
在一定條件下 ,α和 β -蒎烯會產生聚合 ,形成黃色的粘性的物質 ,使其固定或締合在木材內。如氯化鋁、氯化血紅素、漂白土 ,經過試驗證明是有效的。但最常用的是三氟化硼 ,將三氟化硼的酒精溶液塗刷到板材的表面 ,便會改變樹脂中萜的組成 ,α和 β -蒎烯可轉變成揮發性少的或不揮發的粘性的不易流動的降合物。在具樹脂的表面塗刷濃度為2 6%的三氟化硼溶液 ,減少樹脂滲出的效果最佳[1 ]。但是這種方法只能對木材表面進行處理 ,木材內部的萜烯沒有變化 ,依然會向表層移動而產生樹脂的滲出 ,因此這種方法適合於乾燥後含水率較低的木材 ,在木材的塗飾之前進行。
5 4高溫乾燥法
高溫乾燥被認為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脫脂方法 ,Cech[2 ]曾經做過紅松木材的脫脂試驗 ,採用高溫乾燥方法使松香平均減少 2 7 4%,松節油減少40 1 %。如果採用高溫乾燥加蒸汽處理則松香可以減少 3 0 1 %,而松節油可減少 65 0 %。這種方法主要是除去能溶解固體的樹脂酸的松節油 ,因為松節油的沸點大致是 1 50~ 2 3 0℃ ,但是如果與水共存則可降低到 1 0 0℃以下[3]。松節油在高溫下揮發 ,而在高溫汽蒸的條件下使松節油的沸點降低 ,同時高溫氣蒸提高了木材的滲透性 ,能有效地蒸發松節油成分 ,處理後剩下的固體松香便不會向外滲出。高溫加蒸汽的聯合乾燥是最有效的實用方法 ,它不需要增加任何設備只用原有的乾燥窯 ,因此投資少 ,被許多企業所採用。但是有人認為經過高溫高濕的作用 ,乾燥後的馬尾松木材表面深灰、暗淡 ,失去原有的天然的材色 ,加工成製品後呈黃褐色。
5 5真空乾燥法
真空乾燥法是把木材堆放在密閉容器內 ,在低於大氣壓力的條件下 ,進行乾燥同時除去部分樹脂的方法。真空乾燥適合於透氣性好的木材 ,若對滲透性差的落葉松木材單獨採用真空乾燥方法 ,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真空乾燥的特點主要是乾燥速度比其它方法快得多 ,與其它乾燥方法相比 ,乾燥時間大約可縮短 2 5~ 1 2。日本的內藤真理[4]用高頻真空乾燥法乾燥花旗松木材 ,認為對脫脂是有效的 ,並且主要是在乾燥初期。因為木材中的水分排除是在乾燥初期 ,所以其脫脂作用也在乾燥初期。中野隆人[5]等對落葉松木材進行蒸煮、真空和人工乾燥 ,認為蒸煮、真空處理脫脂效果好 ,因為蒸煮增加木材的滲透性。如果在蒸煮、真空處理後進行人工乾燥則脫脂效果更佳 ,因為真空乾燥縮短了乾燥時間。但是真空乾燥設備復雜 ,投資較高 ,已有真空乾燥機的廠家可以採用此種方法。一般為了提高脫脂效果 ,常常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脫脂方法相結合 ,如用葯液浸注加蒸汽乾燥 ,葯劑浸注 蒸煮 真空 ,蒸汽 真空 壓力 真空等方法。各生產廠家可以根據本廠的實際情況 ,選擇適合於自己的方法。
㈩ 木材蒸煮脫脂是干木材好,還是生木材好,需要多久時間
蒸煮的目的是為了軟化木材,增加木材的可塑性和含水率,以減小刨切時的切削阻力,並專除去一屬部分木材中的油脂及單寧等浸提物。
一般的蒸煮都採用水煮的方式.蒸煮的溫度及時間要根據樹種及木材的硬度,刨切薄木的厚度進行控制,硬度大的則溫度較高,薄木厚則蒸煮時間較長。
木材蒸煮脫脂是生木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