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養豬場廢水處理達標後可否排入水庫
要看到你達到了什麼標准,你可以參考《城鎮污水排放標准》裡面的規定,達到相應標准可以排放到相應的水體中。
❷ 為了改善城鄉人民的生活環境,某市投入大量資金治理河水污染,在城郊建立了一個綜合性污水處理廠。設庫池
設1台每小時排X噸,
2台30小時完成,即排水2*30*X=60X噸,包括30小時回新流入+原有的
4台10小時完成,即答排水4*10*X=40X噸,包括10小時新流入+原有的
2台情況下多排出的60X--40X=20X噸,是30-10=20小時內多流入的,
因此污水流入速度為20X/20=X噸/小時
代入2台情況下,30小時流入30X噸,從而得出原有的=60X-30X=30X噸
5小時完成的話,流入污水5X噸,與原有的共計30X+5X=35X噸
5小時完成的話,每台完成5X噸,
因此需要35X/5X=7台
❸ 石油庫污水處理設計規范
本規范是根據建設部建標[1998]244號文《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設國家標准制修訂計劃(第二批)》的要求,對原國家標准《石油庫設計規范》GBJ74—84進行修訂而成。本規范共分15章和2個附錄。主要內容包括石油庫設計所涉及的庫址選擇、平面布置、儲運工藝、安全消防、給水排水、環境保護、供電配電、採暖通風等方面的必要規定。由於石油庫儲存的是易燃和可燃液體,屬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所以,本著安全可靠的原則,著重對有關安全、消防問題作出詳細規定。本次修訂,將原國家標准《小型石油庫及汽車加油站設計規范》GB50156—92中的小型石油庫設計方面的內容納入了《石油庫設計規范》。1984年版《石油庫設計規范》共有條文211條(包括1995年局部修訂條文),本次修訂保留了91條,修改了100條,取消了20條,增加了73條。與原規范相比,新規范主要有以下三個變化:1.增大了各級石油庫油罐總容量;2.提高了安全防火標准;3.內容更為全面、合理。在修訂過程中,規范編制組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總結了我國石油庫幾十年來的設計、建設、管理經驗,借鑒了發達工業國家的相關標准,廣泛徵求了有關設計、施工、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意見,對其中主要問題進行了多次討論、協調,最後經審查定稿。根據建設部建標[2000]87號文《關於印發〈工程建設標准制強制性條文〉管理工作的暫行規定》的要求,正文中用黑體字註明了本規范的強制性條款。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授權,本規范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負責管理,由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原中國石化北京設計院)負責具體解釋工作。
❹ 請問誰知道污水處理廠中的機修間與倉庫都是什麼功能布局
兩者功能顧名思義,在我所看到的很多污水處理廠施工圖中,都是回合建的。
這些房子答都是很普通的框架房子。
以下內容參考《城鎮污水處理廠附屬建築和附屬設備設計標准》(CJJ 31-1989)
倉庫內部幾乎不含設備,倉庫面積根據污水廠規模而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
機修車間一般都配置有電動葫蘆或起重機,以便於設備調運,內部主要設備表在標准第四章有詳細描述,一般是車床,鑽床(台鑽,立鑽,搖臂鑽),刨床,砂輪,空壓機,電焊機,氧氣瓶等等。
以上設備可在房間內靈活布置。
❺ 乙類化學品庫距污水處理房的間距是多少米
距離50米,就可以了。
❻ 庫房建在污水處理池上面可以嗎
答:
這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為了騰出空地節約佔地,就是個創新的方法。
注意問題:
1、請專業人員計算一下承重安全。
2、設計庫房應預留一下清理污水處理的合適位置。
❼ 污水處理廠小型倉庫怎麼規劃
污水處理廠怎麼規劃?只有城市排水系統的規劃,沒有污水處理廠的規劃回.污水處理廠只是城市排水系統的一答個組成部分,東西相對太小了,不可能有單獨規劃.
如果一定要說,只能是污水處理廠的布置.
你所說的小型到底是多小?日處理規模是多少?一般城市污水處理廠,10萬噸以下就算小的了.不過再小的污水處理廠,沉砂池、初沉池、二沉池、污泥池、濾池等構築物總是要有的.另外,還要看你的處理工藝用的是哪一種.
唉,要說的太多了,你的問題也實在太大了.難啊!
❽ 尾礦庫是否為污水處理設施
尾礦庫是用來貯存選礦廠排出尾砂的,雖然尾礦庫里有選礦廢水,但是它不能回對廢水進行處理答,只能起到沉澱、固液分離的作用,從尾礦庫流出的廢水繼續回用於選礦廠生產中,尾砂則逐漸沉積在庫內。污水處理設施則對設施內的污水進行生化或物化處理,使其各項指標達到排放的標准。兩者有著本質的不同。
❾ 一個綜合性污水處理廠。庫池中存有待處理的污水300噸,又從城區流入庫池的污水按每小時的固定流量增加
設每小時流入水X噸,
則(300+30X)/30/2=(300+10X)/10/4
得X=10
得每台機組每小時處理污水=(300+30*10)/30/2=10噸
(300+5*10)/5/10=7
若要內求在5小時內將容污水處理完畢,那麼要同時開動7台機組.
❿ 礦山尾礦庫產生的廢水怎麼處理
尾礦庫一般由尾礦堆存系統、尾礦庫排洪系統、尾礦庫回水系統等幾部分組專成。屬
1. 尾礦堆存系統:該系統一般包括壩上放礦管道、尾礦初期壩、尾礦後期壩、浸潤線觀測、位移觀測以及排滲設施等。
2. 尾礦庫排洪系統:該系統一般包括截洪溝、溢洪道、排水井、排水管、排水隧洞等構築物。
3. 尾礦回水系統:該系統大多利用庫內排洪井、管將澄清水引入下游回水泵站,再揚至高位水池。也有在庫內水面邊緣設置活動泵站直接抽取澄清水,揚至高位水池。
選礦廠生產是用水大戶,通常每處理一噸原礦需用水4~6 噸;有些重力選礦甚至高達10~20噸。這些水隨尾礦排入尾礦庫內,經過澄清和自然凈化(威海晶合)後,大部分的水可供選礦生產重復利用,起到平衡枯水季節水源不足的供水補給作用。一般回水利用率達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