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脂肪酸甲酯組份中C16用途在什麼地方
C16也稱為中碳脂肪酸甲酯其主要用途:
一、脂肪酸甲酯生產醇酸樹脂:
醇酸樹脂是一種獨特的塗料材料,化學上它由多元醇、多元酸與脂肪酸合成的。其脂肪酸來源於精製豆油,本公司研發的用廢棄植物油生產脂肪酸甲酯可以代替精製豆油生產醇酸樹脂。
醇酸樹脂由於它乾性、光澤、硬度和耐久性都是油性漆所遠遠不能及,醇酸樹脂的出現使塗料工業開始擺脫以乾性油(桐油)與天然樹脂(松香)拼合熬煉造漆的傳統生產方法。
醇酸樹脂本身可以製成清漆、磁漆、底漆、膩子、水性漆,更可以與其它材料拼用,如與硝基纖維素生產硝基漆;與聚酯樹脂拼用生產聚酯漆;與聚胺酯樹脂拼用生產聚胺酯漆等等。國外醇酸樹脂漆占合成樹脂總量40%以上。我國1988年產88萬噸塗料總量中醇酸樹脂漆佔27%,加上醇酸樹脂用於其他漆類的拼用、改性使醇酸樹脂製成的塗料占我國塗料部產量的40%,所以合成醇酸樹脂及其所製成的漆在塗料工業中極為重要。
二、脂肪酸甲酯加氫製造脂肪醇:
脂肪醇是精細化工、表面活性劑的重要原料。90%以上脂肪醇產品被轉化成醇系表面活性劑而被廣泛應用於家用和工業用清洗劑中。脂肪醇系表面活性劑因去污力強,耐硬水,低溫洗滌效果好,生物降解快等綜合性能優異,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家用及工業用洗滌劑中。
三、脂肪酸甲酯生產皮革化學品及軟皮白油:
據皮革化學品製造商TFL提供信息,目前全球皮革化學品消費量約180萬噸,市值45億美元,涉及的加工助劑共約6000種。皮革化學品市場「五巨人」——巴斯夫、朗盛、科萊恩、斯達爾(Stahl)、TFL優勢明顯,其產品佔全球份額的40%,其餘市場由200家中小企業擁有。
脂肪酸甲酯磺酸鈉(MES)代替十二烷基磺鈉(LAS)生產無毒洗衣粉:
前面介紹脂肪酸甲酯可以生產天然脂肪醇,用於日用化學品如製成醇醚後製成醇醚硫酸鈉(AES);用於化妝品、紡織品、印染、毛皮加工等。脂肪酸甲酯另外加工方法是:經磺化成脂肪酸甲酯磺酸鈉(MES),代替現有由石油合成的十二烷基磺酸鈉(LAS)生產天然無毒洗衣粉。目前世界上只有義大利、日本、美國和西歐生產MES。MES可配製無毒、無磷、長期貯存不降低洗滌能力、而去污、發泡、漂洗性能都比LAS佳的洗衣粉。
四、脂肪酸甲酯是今後世界上無毒性、易降解的工業溶劑:
工業溶劑在各工業領域中都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同時,它對環境的污染也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大家熟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許多工業溶劑破壞臭氧層,造成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土壤污染等。
隨著人類對環保的呼聲越來越高,工業溶劑也向安全、環保型發展,除了要求溶劑有合適的溶解能力外,還要求高閃點和燃點、低毒性、低含量可揮發性有機物(VOCs)、低氣味、易降解等。
植物油生產的脂肪酸甲酯屬首選溶劑:
(1).溶解性
脂肪酸甲酯具有相對較強的溶解能力,其貝殼脂丁醇值(KB值)一般在47~66之間,清洗溶劑要求KB值一般在30~50之間,脂肪酸甲酯更佳。對石油烴溶劑來說,鏈烷烴KB值最小,環烷烴較大,芳烴的KB值最大。而植物油脂肪酸甲酯的溶解能力與環已烷接近,比鏈烷烴強,但要低於芳烴和氯代烴。
(2).安全性
安全性主要指毒性、可燃性和爆炸性。植物油脂肪酸甲酯作工業溶劑安全性高、無毒,急性口服毒性致死量>17.4g/kg體重,是食鹽毒性的十分之一;溶於水中的毒性96小時致命濃度試驗要>1000mg/L,遠遠低於N10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衛生所)規定的化學物質毒性底線。對人體皮膚的刺激性,以未稀釋的脂肪酸甲酯對人體進行膜片28小時人體皮膚刺激性試驗,只有輕微的刺激,比4%肥皂水刺激還小。
植物油脂肪酸甲酯閃點比較高,超過110℃,不必考慮為易燃物。
(3).環保性
與88%葡萄糖降解率相同,因此,因事故流到土地或水中不會帶來危害。植物油脂肪酸甲酯的揮發性有機物含量不超過50g/L,對大氣沒有污染,也不是臭氧層的破壞物質,是一種環境友好型的溶劑。
植物油脂肪酸甲酯易生物降解,降解速度比石油柴油快四倍。經28天在水中可降解85%。
目前,脂肪酸甲酯已廣泛用於工業清洗和脫脂劑。大部份與表面活性劑一起使用,以提高其性能滿足特殊工業的要求。如用於航空航天和電子工業清洗;用作樹脂洗滌和脫除劑;用以收集海岸或內地水域中灑落的石油;作為海岸線清潔劑。
五、脂肪酸甲酯作農葯載體施葯無公害:
以往農葯都是噴霧方式施用,農葯的原葯溶在苯類溶劑中,加上乳化劑,在用葯時用清水兌稀,人工噴灑,不僅造成農民深受苯類溶劑的毒性,同時也造成農田大氣污染。
今後的農葯一是人畜無害與環境相融,符合世界農業發展的趨勢。二是對害蟲具有快速觸殺擊倒作用,用明顯的葯效。實現這一目標除原葯的合成研究外,無毒性的農葯載體(脂肪酸甲酯加上無毒乳化劑),為農葯生產提供極有利的條件。
六、脂肪酸甲酯的其他領域應用:
脂肪酸甲酯應用領域日益擴大,難以在一篇文章中敘述完整。例如在航空工業與紡織工業,脂肪酸甲酯是潤滑劑。眾多的場合,脂肪酸甲酯可以代替脂肪酸,以脂肪酸甲酯代替脂肪酸合成二聚酸,再由二聚酸合成聚醯胺樹脂,就是一種代表性路線。
脂肪酸甲酯可以配製選礦油,用於稀有金屬礦開采。
綜上所述,脂肪酸甲酯在生物化工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
Ⅱ 水性漆樹脂有哪些分類介紹以及特點說明
水性樹脂漆有哪些?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今天為大家推薦的就是五種不同分類的水性樹脂漆以及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比如說常見的可能是醇酸類水性樹脂漆,它們乾性較差,保光線不好,但是流動性和豐滿度相對更勝一籌,而且具有良好的滲透性,另外一個方面也有可能是具有代表性的丙烯酸樹脂漆,那麼它們有什麼特色呢?具體可以參考下文進行了解、結合實際進行分類,這樣的話就可以盡可能的在預定的范圍內篩選出最為靠譜的一款水性樹脂漆了。
一、水性漆樹脂有哪些
1醇酸類
水性醇酸樹脂的成膜機理類似於傳統溶劑型醇酸樹脂的乾燥成膜,其組分中的不飽和脂肪酸通過氧化固化成膜。因此水性醇酸樹脂漆無須添加助溶劑(成膜助劑),使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有可能減為零。目前採用的水性醇酸樹脂已非傳統單一的醇酸體系,一般為自乳化型且經過丙烯酸或聚氨酯改性。水性醇酸樹脂具有良好的滲透性(因其相對分子質量較小)、流動性和豐滿度,多用於生產色漆,特別是裝飾性漆。但由於其乾性較差,保光性不好,所以現在許多公司正在開發新型絡合催干劑,以改善其乾性並用丙烯酸或脂肪族聚氨酯乳液提高其保光性。
2.丙烯酸類
該類包括苯乙烯一丙烯酸共聚樹脂類,因其成本低,玻璃化溫度高,硬度高,這類產品多用作打磨底漆,也用於要求不高的裝飾性塗料或臨時保護塗料。目前,在水性丙烯酸樹脂合成中常用的技術已由傳統的單相聚合法發展為多種成熟的技術,包括單相/多相(嵌段型)、自交聯型、無皂聚合物型及含一OH的雙組分丙烯酸類等。通過改變樹脂的粒子結構,為漆膜提供了更好的性能,有效降低了成膜助劑的用量;提高硬度和抗粘性;提高對底材的附著力。當然用於木器漆的普通丙烯酸乳液,仍需一定量的成膜助劑,有的還需要添加增塑劑,這樣體系的VOC很難降低。成膜助劑會影響到漆膜的耐水性,初期抗粘性也較不適合連續的工業化生產。不過從綜合性能考慮,對於工業化生產可以通過調整設備和工藝條件加以改善,但作為民用裝飾漆在較低溫度條件下施工,上述問題則較棘手。自干型丙烯酸乳液屬熱塑性樹脂,成膜溫度較高,低溫下漆膜較脆,且硬度較差,特別是初期抗粘連性差,不適合配製高品質木器漆。而採用常溫自交聯乳液,在提高乾燥速度及抗粘性等方面都有突破性的進展。目前,NeoResins公司已經開發出一種無表面活性劑的核一殼丙烯酸乳液(NeoerylXK一14),其VOC接近「0」,但卻有很好的成膜性。由於該乳液沒有使用表面活性劑,為解決制漆及施工時出現的氣泡問題提供了一種捷徑。
3水性聚氨酯類
聚氨酯分散體是一類分散在水中溶脹的聚氨酯粒子,其聚氨酯的水性化主要是通過乳化劑或在聚合物的主鏈上引入親水基團,生成的聚合物主鏈上含有一NH—c—o一的多重結構單元。水性聚氨酯的粒徑大多為0.01~5m,較丙烯酸類乳液的粒徑小。水性聚氨酯分散體為單組分,且無游離的異氰酸酯,無毒,室溫成膜,可使體系中的共溶劑降為「0。」雖然其相對分子質量很高,但粘度較低,易加工,施工方便,其機械性能可與溶劑型媲美。選擇不同種類的單體及合成工藝可以製得從軟到硬不同特性的產品。如使用TMXDI(CYTEC公司)合成的聚酯/醚類水性分散體,其硬度可達3H,但仍具有很好的柔韌性,且可在低溫下成膜,用於地板漆中具有很好的抗粘性能及耐黑鞋印性。但相對成本較高,一般用於性能要求較高的塗料體系。
20世紀70年代,水性聚氨酯分散液開發成功並商品化以來,全世界已有很多公司掌握並發展了這項技術。目前,商品化的聚氨酯分散液有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和非離子型3類,其中陽離子型是最早開發成功的,由於其較好的滲透性,多用於皮革及紡織工業;塗料工業中大多使用陰離子型聚氨酯分散體。在聚氨酯合成過程中引入不飽和脂肪酸,再在成膜過程中加入金屬類催干劑(鈷、錳、鋅、鈣鹽),即可製得自交聯聚氨酯分散體,如Reichhold公司的SpensolF97。但這類白交聯分散體的催干劑在調漆時才能加入,很不方便,而且也不易控制。如果在聚氨酯合成中就將催干劑預先加入,可大大方便制漆工藝,而且產品的質量更加穩定。如NeoResins公司的NeRezR9403(芳香族)、NeRezR2001(脂肪族)就屬於這種類型。
另外一種提高水性聚氨酯分散體的物化性能的方法是在施工前加入諸如氮丙啶、碳化二亞胺、三聚氰胺等外交聯劑。成膜後強度增大,耐溶劑性明顯提高。但這類交聯劑只適合於工業塗裝,其主要原因是交聯劑本身的反應性較強等。如NeoResins的CrossLinkerCX一100屬於三官能團的氮丙啶,廣泛用於水性丙烯酸聚氨酯等含有一cOO基的水性體系中,可明顯提高漆膜的物化性能。雖然水性聚氨酯分散體具有很好的物化性能,但因其成本較高,限制了它的推廣和使用,所以通常用其與相對成本較低的丙烯酸乳液復配。但應指出的是,多數水性聚氨酯分散體只能與有限的丙烯酸乳液相溶,塗料配方師在使用混合技術時要慎重且反復實驗。
4聚氨酯一丙烯酸共聚樹脂
雖然水性聚氨酯分散體具有突出的耐磨性、耐化但用於木器漆還受到很多限制:首先是成本高;其次它對木材的潤濕性、對顏料的分散性較差,且芳香族聚氨酯的耐候性也不盡人意。丙烯酸樹脂有優異的耐候性,對底材和顏料良好的潤濕性,將其與聚氨酯樹脂共混(也稱為冷拼的方法),雖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效果並不十分明顯。20世紀80年代末,利用核一殼聚合技術將丙烯酸接枝到(芳香族)聚氨酯鏈上,合成了一種新型水性聚氨酯一丙烯共聚樹脂(如NeoResins公司的NeoPacEl06),其機械性能超出共混體系而接近聚氨酯樹脂,耐溶劑(如醇)性超出共混體系,耐化學性能與亞醯胺交聯劑固化的體系相當,且成本與共混體系相當。在此基礎上,NeoResins公司又開發出白交聯型聚氨酯一丙烯酸共聚樹脂NeoPouE125,其共溶劑大大降低,VOC減少,且增強了耐化學品性、耐沾污性和耐溶劑性。
5雙組分水性聚氨酯
雙組分水性聚氨酯塗料中,一組分為含羥基水性分散體,另一組分為水可分散的多異氰酸酯聚合物,兩組分混合後,含羥基的組分與異氰酸酯發生反應,同時還有水和其他羥基與異氰酸酯的競爭反應發生,但水與異氰酸酯的反應要在1~2h後才發生。施工後水及助溶劑開始揮發,使粒子緊密接觸,異氰酸酯與羥基的反應大大增強,同時由於水也參與反應,生成CO而導致大量氣泡,這種氣泡在成膜前逸出。苯乙烯有利於漆膜硬度的早期形成,而且固化乾燥加快,所以含羥基的丙烯酸乳液中常常引入苯乙烯成分(即苯乙烯一丙烯酸乳液)。另外,小粒徑的丙烯酸粒子有利於提高漆膜的硬度和外觀,而且可以使反應速度加快,從而提高羥基的利用率。與雙組分溶劑型聚氨酯塗料相比,水性雙組分聚氨酯木器漆的VOC可減少70%~90%,且其乾燥速度、光澤、物化性能和適用期都可適應工業化的要求。水性雙組分聚氨酯木器漆的一NCO/一OH比通常為1~1.5,過多的一NCO會使塗料的適用期太短。理論上,一NC0/一OH為1時,塗層性能與溶劑型雙組分體系相當,但實際操作時,考慮到有一部分一NcO要和水及其它一OH反應,需增大一NCO的比例。
水性雙組分聚氨酯中的表面活性劑、羥基組分均會導致漆膜對水的敏感性。水相本身及空氣中的水汽會在成膜過程中產生CO,導致漆膜起泡、縮孔、失光等,所以目前雙組分水性聚氨酯木器漆尚未達到商品化的水平,尚需一定的時間去改進和調整。
通過上文的舉例可以得知,實際上水性樹脂漆指代的並不是一種單一的油漆塗料,它可能是由好多個部分組合而成的,對應的分類也十分豐富,上文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就是五種不同類別的水性樹脂漆,包括醇酸類水性樹脂漆,丙烯酸類水性樹脂漆,居然之類水性樹脂漆以及,雙組份水性聚氨脂樹脂漆等等,適合的場所以及對應的適用人群也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在後期的安裝和維修保養的操作過程中,我們應該分類入手,對診下葯,這樣子才會達到滿意的效果,具體可以參考上文進行了解和分析。
Ⅲ 醇酸樹脂的用途是什麼
醇酸樹脂,是由豆油酸、甘油、苯酐等經酯化反應,加入200 #溶劑汽油而成的透明粘稠液專體。
易溶於脂肪烴、芳香烴類有屬機溶劑,遇水揮發。
用途:1、用於製造醇酸調合漆或醇酸磁漆。
2、用於戶內的機械設備表面的裝飾塗裝或功能塗裝。
價格範圍 8500 元(人民幣)
Ⅳ 醇酸樹脂的分類
1、按植物油或脂肪酸的種類不同分類,醇酸樹脂按植物油或脂肪酸的種類可分為乾性、不幹和半乾性三種。由不飽和的脂肪酸或油類合成的醇酸樹脂為乾性油醇酸樹脂,能夠自干或在低溫下烘乾,200號溶劑油作為其溶劑。通過氧化交聯的方法,乾性醇酸樹脂在空氣中可自干,從某種原則上來說,乾性醇酸樹脂是乾性油的改性產物。此種漆膜的乾燥原理是醇酸樹脂分子經過一連串的反應交聯成大分子。乾性油的分子量較低,形成大分子要經過多步交聯,所以需要較長的時間漆膜才能實干。由乾性油合成出醇酸樹脂後,相當於增加了乾性油的分子量,只需要較少的交聯點便可固化成膜,同時醇酸樹脂的漆膜性能明顯優於乾性油漆膜。不幹性油醇酸樹脂,在空氣中不能自干,常用作增塑劑和多經基聚合物。不幹性油醇酸樹脂中含有經基,因此氨基樹脂可與其拼用製成供漆,若制備雙組份的自乾漆可與多異氰酸酷配製。半乾性醇酸樹脂的漆膜性能介於乾性、不幹性醇酸樹脂之間。
2、按脂肪酸或油脂在醇酸樹脂中 含量分類。醇酸樹脂按脂肪酸在樹脂中的含量可分為長油度、中油度、短油度醇酸樹脂。油度是指醇酸樹脂中油或脂肪酸的含量。長油度醇酸樹脂含油或脂肪酸量在60°/70%,中油度醇酸樹脂含油或脂肪酸量在40%?60%,短油度醇酸樹脂含油或脂肪酸量在30%~40%,另外有超長油度(大於70%)和超短油度(小於30%),醇酸樹脂的綜合性能與所用油或脂肪酸的種類和油度密切相關。
乾性短油度醇酸樹脂
乾性短油度醇酸樹脂含油或脂肪酸量在30%?40%。主要由亞麻油、部分桐油、豆油、蓖麻油、梓油和其他的乾性油及其脂肪酸為主要原料製成。醇酸樹脂粘度髙,須用芳烴類溶劑才能溶解。該醇酸樹脂製成漆採用噴塗或浸塗,最好不用刷塗。室溫下能自動氧化乾燥,自乾性能良好,柔朝性一般,具有良好的光澤性、保光保色性、耐候性,乾燥速度較快。短油度醇酸樹脂的硬度大,光澤性、耐磨性均較好,適用於汽車、機器零部件等金屬用品,能作為面漆和底漆使用。短油度醇酸樹脂能單獨作烘乾漆使用,也可和氛基樹脂、脲醛樹脂等混合使用。
乾性中油度醇酸樹脂
中油度醇酸樹脂含油或脂肪酸量40%~60%,在醇酸樹脂中最常用,其製成的漆能夠噴塗、刷塗、輯塗,漆膜實干較快,光澤性和耐候性很好,能自行烘乾,也可混合氧基樹脂烘乾。烘乾時間較短油度醇酸樹脂漆長,保光保色性略差些。乾性中油度醇酸樹脂用作自干清漆、底漆等,也可作裝飾漆、建築用漆、傢具漆、金屬底漆等,能夠施工於金屬、木材及其他材質上。
不幹性油醇酸樹脂
不幹性油醇酸樹脂的植物油可選用椰子油、蔑麻油等,也可用月桂酸和一些飽和脂肪酸和中低碳合成脂肪酸製得。短油度醇酸樹脂油度為30%~40%,經上述油或脂肪酸製成,以芳香經類作為溶劑。不幹性中油度醇酸樹脂主要採用蓖麻油合成,極性大,用芳香烴作為溶劑。不幹性油醇酸樹脂常應用於硝酸纖維素漆、氨基樹脂漆等。
長油度醇酸樹脂
長油度醇酸樹脂含油或脂肪酸量在60%~70%。乾性長油度醇酸樹脂具有良好的乾燥性能,漆膜彈性好,有良好的保光保色性和耐候性,但漆膜硬度、耐磨性等比中油度醇酸樹脂差。長油度醇酸樹脂溶於脂肪烴類溶劑,粘度低,易於刷塗施工,流平性能好,可用於戶內戶外建築用塗料和船舶塗料,能與油基樹脂漆相容,可用來增強油基樹脂漆和乳膠漆。
極長油度醇酸樹脂
極長油度醇酸樹脂含油或脂肪酸量大於70%,溶於脂肪烴類溶劑,能與油基樹脂漆相容。這種醇酸樹脂乾燥慢,但其刷塗性和耐候性優良。可用於油墨、調色基料、戶外房屋用漆。
Ⅳ 醇酸漆為什麼不能和環氧漆組合
兩者固化原理略有差別,不能混合使用。
環氧漆是近年來發展極為迅速的一類工業塗料,一般而言,對組成中含有較多環氧基團的塗料統稱為環氧漆。環氧漆的主要品種是雙組分塗料,由環氧樹脂和固化劑組成。其他還有一些單組分自干型的品種,不過其性能與雙組分塗料比較有一定的差距。環氧漆的主要優點是對水泥、金屬等無機材料的附著力很強;塗料本身非常耐腐蝕;機械性能優良,耐磨,耐沖擊;可製成無溶劑或高固體份塗料;耐有機溶劑,耐熱,耐水;塗膜無毒。缺點是耐候性不好,日光照射久了有可能出現粉化現象,因而只能用於底漆或內用漆;裝飾性較差,光澤不易保持;對施工環境要求較高,低溫下塗膜固化緩慢,效果不好;許多品種需要高溫固化,塗裝設備的投入較大。環氧樹脂塗料主要用於地坪塗裝、汽車底漆、金屬防腐、化學防腐等方面。
醇酸樹脂是是以多元醇、多元酸以及脂肪酸為主要原料,通過縮聚反應而製得的一種聚合物由於合成技術成熟、原料易得、樹脂塗膜綜合性能好,醇酸樹脂已成為合成樹脂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品種之一。固化原理是不飽和脂肪酸雙鍵的自動氧化誘導聚合作用,形成網狀大分子結構,固化成膜。氧化聚合的速度與其所含官能團(雙鍵基團)的數量、位置、氧的傳遞速度有關(利用鈷、錳、鉛等金屬促進氧的傳遞,提高固化速度)。採用類似固化方式的塗料還有:含有油脂成分的天然樹脂塗料、酚醛樹脂塗料、環氧脂塗料。
Ⅵ 什麼是醇酸樹脂,什麼是乾性油,用乾性改性的目的是什麼
一、乾性油( drying oil,dry oil,siccative oil )
是指含有二個、三個或多個雙鍵的脂肪酸(如亞油酸、亞麻酸、桐油酸等) 所組成的油脂,如蘇子油(荏油)﹑亞麻油﹑桐油、梓油、大麻油(線麻油)、脫水蓖麻油等,一般為黃色液體,碘值在130以上,主要成分是亞麻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的甘油酯。在空氣中能吸收氧氣而乾燥固結成連續均勻、富有彈性的乾爽薄膜。是製造油墨﹑塗料、油畫顏料、密封劑、防銹劑、脫模劑、潤滑劑、肥皂等精細化工產品的重要原料。有些可以食用,有些不能食用。
醇酸樹脂的制備方法是將多官能醇、多元酸以及植物油或植物油酸縮聚酷化而成,不同種類的植物油或脂肪酸分子中雙鍵的數量不同,由此可劃分為乾性、不幹和半乾性醇酸樹脂。乾性醇酸樹脂在空氣中可自干,其乾燥是大分子在空中經氧氣交聯固化的過程。按照所用植物油或植物油酸的含量來劃分,有短油度、中油度、長油度、超長油度和超短油度醇酸樹脂醇酸樹脂的製造方法有熔融法和溶劑法。熔融法是採用多元醇、多元酸、植物油或植物油酸在惰性氣體保護下加熱,高溫酷化,待酸值達到要求,再加入溶劑稀釋。溶劑法是反應原料在溶劑二甲苯中反應,二甲苯作為溶劑,能夠與水產生共沸,加快反應速度。相比溶融法,溶劑法所需的反應溫度較低,反應條件易控制,合成的醇酸樹脂顏色較淺。醇酸樹脂的性能與油的種類有關,隨分子量的大小及結構不同,性能也有差異,在油漆、塗料、船舶等方面有很廣的應用。
三、乾性油醇酸樹脂
乾性油醇酸樹脂是指由不飽和脂肪酸或碘值125-135 或更高的乾性油、半乾性油為主改性製成的醇酸樹脂,可以直接塗成薄層。主要用於各種自乾性和低溫烘乾的醇酸清漆和瓷器產品。可用來塗裝大型汽車、玩具、機械部件等。
1特點
酸樹脂的一種,是用業麻油、蘇子油、梓油、大麻油等卜性油或豆油、葵花油等半十性油改性的醇酸樹脂:塗膜在室;}i與氧存在下能直接轉化成連續的固化薄膜.用於制備自干或烘乾塗料。根據含油量的不同,塗膜具有不同的彈性和耐久性,光澤、耐油性、附著力、硬度、耐磨性、耐水性、電絕緣性等均較好。
通過氧化交聯的方法,乾性醇酸樹脂在空氣中可自干,從某種原則上來說,乾性醇酸樹脂是乾性油的改性產物。此種漆膜的乾燥原理是醇酸樹脂分子經過一連串的反應交聯成大分子。乾性油的分子量較低,形成大分子要經過多步交聯,所以需要較長的時間漆膜才能實干。由乾性油合成出醇酸樹脂後,相當於增加了乾性油的分子量,只需要較少的交聯點便可固化成膜,同時醇酸樹脂的漆膜性能明顯優於乾性油漆膜。
2乾性油醇酸樹脂的類型
a.乾性短油度醇酸樹脂
乾性短油度醇酸樹脂含油或脂肪酸量在30%?40%。主要由亞麻油、部分桐油、豆油、蓖麻油、梓油和其他的乾性油及其脂肪酸為主要原料製成。醇酸樹脂粘度髙,須用芳烴類溶劑才能溶解。該醇酸樹脂製成漆採用噴塗或浸塗,最好不用刷塗。室溫下能自動氧化乾燥,自乾性能良好,柔朝性一般,具有良好的光澤性、保光保色性、耐候性,乾燥速度較快。短油度醇酸樹脂的硬度大,光澤性、耐磨性均較好,適用於汽車、機器零部件等金屬用品,能作為面漆和底漆使用。短油度醇酸樹脂能單獨作烘乾漆使用,也可和氛基樹脂、脲醛樹脂等混合使用。
b.乾性中油度醇酸樹脂
中油度醇酸樹脂含油或脂肪酸量40%~60%,在醇酸樹脂中最常用,其製成的漆能夠噴塗、刷塗、輯塗,漆膜實干較快,光澤性和耐候性很好,能自行烘乾,也可混合氧基樹脂烘乾。烘乾時間較短油度醇酸樹脂漆長,保光保色性略差些。乾性中油度醇酸樹脂用作自干清漆、底漆等,也可作裝飾漆、建築用漆、傢具漆、金屬底漆等,能夠施工於金屬、木材及其他材質上。
c.長油度醇酸樹脂
長油度醇酸樹脂含油或脂肪酸量在60%~70%。乾性長油度醇酸樹脂具有良好的乾燥性能,漆膜彈性好,有良好的保光保色性和耐候性,但漆膜硬度、耐磨性等比中油度醇酸樹脂差。長油度醇酸樹脂溶於脂肪烴類溶劑,粘度低,易於刷塗施工,流平性能好,可用於戶內戶外建築用塗料和船舶塗料,能與油基樹脂漆相容,可用來增強油基樹脂漆和乳膠漆。
d.極長油度醇酸樹脂
極長油度醇酸樹脂含油或脂肪酸量大於70%,溶於脂肪烴類溶劑,能與油基樹脂漆相容。這種醇酸樹脂乾燥慢,但其刷塗性和耐候性優良。可用於油墨、調色基料、戶外房屋用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