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造紙廢水的定義
造紙廢水(Papermaking wastewater )指制漿造紙工藝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包括制漿蒸煮廢液、洗滌廢水、漂白廢水與紙機白水等 。造紙廢水成分復雜,可生化性差,屬於較難處理的工業廢水,是我國主要的工業污染源之一。
造紙廢水的特點
造紙廢水成分復雜,可生化性差,屬於較難處理的工業廢水,其中含有的主要污染有以下幾種 :
(1)懸浮物:包括可沉降懸浮物和不可沉降懸浮物,主要是纖維和纖維細料(即破碎的纖維碎片和雜細胞)。
(2)易生物降解有機物:包括低分子量的半纖維素、甲醇、乙酸、甲酸、糖類等。
(3)難生物降解有機物:主要來源於纖維原料中所含的木質素和大分子碳水化合物。
(4)毒性物質:黑液中含有的松香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等。
(5)酸鹼毒物:鹼法制漿廢水pH值為9-10,酸法制漿廢水pH值為1.2-2.0。
(6)色度:制漿廢水中所含殘余木質素是高度帶色的。
造紙廢水的危害
雖然造紙廢水在生產過程中也有回收、處理、再用,但仍有大量的廢水排入水體,造成了水環境嚴重污染。造紙廢水成分復雜,含有大量的木質素、半纖維素、糖類和其他溶出物(殘鹼、無機鹽、揮發酸、氨氮等),若未加處理就排入受納水體,除消耗溶解氧、影響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外,還使生物的生理生化,群落結果以及體內組織發生變化,且易受各種有害微生物的侵襲,使水生生物的生物數量、質量下降 。
Ⅱ 造紙廠污水總的特點
造紙污水其中COD、懸浮物(SS)含量高,色度嚴重。
造紙廢水的、COD濃度較高,COD則由非溶解性COD和溶解性COD兩部分組成,通常非溶解性COD佔COD組成總量的大部分,當廢水中SS被去除時,絕大部分非溶解性COD同時被去除。因此,廢紙造紙廢水處理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去除SS和COD。
2 基本處理方法
2.1 氣浮或沉澱法
採用氣浮或沉澱方法,通過投加混凝劑,可去除絕大部分SS,同時去除大部分非溶解性COD及部分溶解性COD和BOD 。其典型的處理工藝流程如下:
廢水→篩網→集水池→氣浮或沉澱→排放
氣浮和沉澱均為物化處理方法,處理效果與選用的設備、工藝參數、混凝劑等有關,其COD去除率一般高於制漿中段水的COD去除率,通常能達到70%~85%。對噸紙廢水排放量>150m3、濃度較低的中小型廢紙造紙企業,通過氣浮或沉澱處理,出水水質指標可達到或接近國家排放標准。
2.2 物化與生化處理相結合
對於噸紙廢水排放量較低、廢水含COD較高的大中型廢紙造紙企業,期望通過單級氣浮或沉澱的物化方法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准有較大的難度,因為可溶性COD、BOD 主要需通過生化方法才能有效去除。一般,採用物化加生化的處理方法。典型工藝流程如下:
廢水→篩網→調節→沉澱或氣浮→A/O或接觸氧化→二沉池→排放
A/O(缺氧—好氧)處理工藝,通過缺氧段的微生物選擇作用,只是對有機物進行吸附,吸附在微生物體的有機物則在好氧段被氧化分解。因此A段停留時間短,約在40~60min。
Ⅲ 什麼是造紙黑液什麼是造紙黑液 它的主要組成 造紙廢水有什麼特點
將木片,秸稈等原料蒸煮打碎漂白,就成了紙漿,而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就叫造內紙黑液容 黑液中含木質素、半纖維素以及木糖、鉀、氮、磷等物質,在工、農業生產中都是有很高利用價值的。 特點嘛,也就是含各類物質咯,還有就是造紙(非制漿)過程中的廢水(叫白水)強酸或者強鹼
Ⅳ 造紙廢水是怎麼產生的
廢紙造紙以廢板紙、廢報紙、廢書刊紙等為主要原料,生產多種規格的白板紙專、箱板紙、瓦楞紙屬等產品。生產工藝根據產品不同有一定的差異,廢水排放主要來源於濃縮及紙機白水等工序,當有脫墨工藝時,排出脫墨廢水。
廢紙造紙廢水中主要含有半纖維素、木質素、無機酸鹽、細小纖維、無機填料以及油墨、染料等污染物。木質素、半纖維素主要形成廢水的COD及BOD5;細小纖維、無機填料等主要形成SS;油墨、染料等主要形成色度及COD。這些污染物綜合反映出廢水的SS、COD指標均較高。
Ⅳ 木漿造紙廢水的特點是什麼,應該怎麼處理
木漿造紙廢水特點
1、蒸煮木漿(或草漿)所生成的廢液,又稱黑液。
2、打漿機和精漿機排版出的污權水,稱打漿污水。
3、造紙機污水,其中可以直接使用的稱為白水。
木漿造紙廢水工藝流程
污水---篩網---調節池---沉澱或氣浮---A/O或接觸氧化---二沉池---排放
造紙污水主要包括制漿類污水和再生紙污水,根據各段水質水量,制漿污水處理工藝採用「厭氧+好氧」處理,如「水解酸化+接觸氧化」法。
再生紙污水處理工藝採用物化與生化相結合的方法,如「氣浮+A/O」法
對於不同水質,不同處理要求以及地形要求,也可採用不同的處理工藝,我們一般推薦採用技術較為成熟的「UASB+接觸氧化」「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混凝沉澱+SBR」等工藝對此類污水進行處理。
Ⅵ 請問造紙廢水的源頭、水質的特性、危險程度,主要污染物是什麼
制漿上網都有廢水,根據紙張的質量,廢水量最大可以達到10多噸廢水/噸紙專,最低接近0。廢屬水COD高,含木質素,有復雜的顏色,營養差(BOD/COD小),生化處理往往需要額外補充營養。制漿造紙工業污水排放標准
Ⅶ 造紙廢水常見的特點
造紙廢水常見的特點:
造紙廢水其污染物含量大致為:CODCr 600~2400 mg/L, BOD5 125~585 mg/L,SS 650~2400 mg/L,色度 450~900倍,外觀呈黑灰色。洗滌廢水量為100~200 t/t紙;與通常的抄紙工藝一樣,在廢紙再生造紙的抄紙部分,也產生含有纖維、填料和化學葯品的「白水」,對該廢水常採用氣浮法進行處理,回收纖維和填料,並使處理後的「白水」得以循環使用。
造紙廢水是一種處理難度較大的工業廢水,一般通過物化法+生化使其中的污染物質得以降解。由於廢水本身所含污染物十分復雜,經處理後,出水雖能基本達到排放標准,但與廢水回用對水質的要求相距較遠,採用傳統砂濾、活性炭過濾、多介質過濾等處理工藝實現廢水回用處理,只是一定程度降低出水懸浮物濃度,對污水中可溶性污染物如COD、氨氮和鹽分等無法進一步除去,如果回用,會直接影響到紙張效果。造紙行業一般回用中水往往只限於生產過程的除渣、洗漿、漂洗等對水質要求不高的生產工藝,而且這些工段用水對COD、濁度、鐵等指標有一定要求,現有過濾技術並不能滿足這些工段的水質要求,而且傳統多級過濾工藝有流程長、佔地面積大、產水水質不穩定等缺點。
Ⅷ 造紙廢水
造紙廢水主要來自造紙工業生產中的制漿和抄紙兩個生產過程。
1、制漿是把植物原料中的內纖維分離出來,製成容漿料,再經漂白;
2、抄紙是把漿料稀釋、成型、壓榨、烘乾,製成紙張。
這兩項工藝都排出大量廢水。制漿產生的廢水,污染最為嚴重。洗漿時排出廢水呈黑褐色,稱為黑水,黑水中污染物濃度很高,BOD高達5—40g/L,含有大量纖維、無機鹽和色素。漂白工序排出的廢水也含有大量的酸鹼物質。抄紙機排出的廢水,稱為白水,其中含有大量纖維和在生產過程中添加的填料和膠料。
造紙工業廢水的處理應著重於提高循環用水率,減少用水量和廢水排放量,同時也應積極探索各種可靠、經濟和能夠充分利用廢水中有用資源的處理方法。例如浮選法可回收白水中纖維性固體物質,回收率可達95%,澄清水可回用;燃燒法可回收黑水中氫氧化納、硫化鈉、硫酸鈉以及同有機物結合的其他鈉鹽。中和法調節廢水pH值;混凝沉澱或浮選法可去除廢水中懸浮固體;化學沉澱法可脫色;生物處理法可去除BOD,對牛皮紙廢水較有效;濕式氧化法處理亞硫酸紙漿廢水較為成功。此外,國內外也有採用反滲透、超過濾、電滲析等處理方法。
Ⅸ 造紙廢水特點
廢水來源及污染成分
造紙工業是能耗、物耗高,對環境污染嚴重的行業之一,其污染特性是廢水排放量大,其中COD、懸浮物(SS)含量高,色度嚴重。
廢水處理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造紙廢水的SS、COD濃度較高,COD則由非溶解性COD和溶解性COD兩部分組成,通常非溶解性COD佔COD組成總量的大部分,當廢水中SS被去除時,絕大部分非溶解性COD同時被去除。因此,廢紙造紙廢水處理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去除SS和COD。
2 基本處理方法
2.1 氣浮或沉澱法
採用氣浮或沉澱方法,通過投加混凝劑,可去除絕大部分SS,同時去除大部分非溶解性COD及部分溶解性COD和BOD 。其典型的處理工藝流程如下:
廢水→篩網→集水池→氣浮或沉澱→排放
氣浮和沉澱均為物化處理方法,處理效果與選用的設備、工藝參數、混凝劑等有關,其COD去除率一般高於制漿中段水的COD去除率,通常能達到70%~85%。對噸紙廢水排放量>150m3、濃度較低的中小型廢紙造紙企業,通過氣浮或沉澱處理,出水水質指標可達到或接近國家排放標准。
2.2 物化與生化處理相結合
對於噸紙廢水排放量較低、廢水含COD較高的大中型廢紙造紙企業,期望通過單級氣浮或沉澱的物化方法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准有較大的難度,因為可溶性COD、BOD 主要需通過生化方法才能有效去除。一般,採用物化加生化的處理方法。典型工藝流程如下:
廢水→篩網→調節→沉澱或氣浮→A/O或接觸氧化→二沉池→排放
A/O(缺氧—好氧)處理工藝,通過缺氧段的微生物選擇作用,只是對有機物進行吸附,吸附在微生物體的有機物則在好氧段被氧化分解。因此A段停留時間短,約在40~6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