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在盛有2ml蒸餾水的試管中,加入0.1mol/L硝酸鉛溶液1滴,再加入0.1mol/L碘化鉀溶液1
硝酸鉛和碘復化鉀分別是鉛酸制弱檢驗和強鹼弱酸鹽,等濃度混合反應生成二碘化鉛沉澱後多餘半滴硝酸鉛。溶液接近中性,OH-=1*10^-7,游離鉛離子的最大濃度=1.2*10^^^-15/…1*10^^-14=0.12mol/L
再第一個實驗中,半滴硝酸鉛的Pb2+=0.0025/0.002=1.25mol/L,
c(Pb2+)*c(OH-*)c(OH-)=1.25*10^^-14大於1.2*10^^-15,Pb2+水解生成黃色的Pb(OH)2沉澱.很明顯,游離的鉛離子基本上都黃色沉澱.轉化率=1.13/1.25=90.4%
在第二個實驗中,鉛離子濃度=0.0025/0.005=0.5mol/L,雖然生成沉澱但因為鉛離子的濃度稍低,沉澱轉化率也較低0.38/0.5=76%,所以變黃色的現象不如第一個實驗明顯。
❷ 1滴硝酸鉛加入水再加入碘化鉀的現象用溶度積規則解釋解釋
Pb(NO3)2 + 2KI = PbI2 ↓ + 2KNO3 碘化鉛是金黃色沉澱.
但KI過量時,PbI2 + 2I- = [PbI4]2-,生成絡合物而溶解在KI溶液中,這樣顏色深淺就會發生變化.
❸ 硝酸鉛加過量的碘化鉀至沉澱溶解加水稀釋會生成什麼為什麼
生成碘化鉛和硝酸鉀溶液
置換反應
❹ 硝酸鉛和碘化鉀反應生成黃色沉澱,溶液變為黃色,2天後沉澱完全消失,溶液顏色變淺,這是為什麼
會生成金黃色的碘化鉛沉澱.
Pb(NO3)2 + 2KI = 2KNO3 + PbI2↓
若碘化鉀過量,則溶液也有金黃色,是由於可逆地形成了可溶性絡合物.
PbI2 + KI = K[PbI3] (可逆)
❺ 硝酸鉛碘化鉀
碘化鉛沉澱硝酸鉀
❻ 硝酸鉛和碘化鉀反應再加水稀釋的反應方程式和現象是什麼謝謝
方程式為:Pb(NO3)2+2KI=PbI2↓+2KNO3,生成金黃色沉澱,加水後沉澱溶解。需要注意的是:PbI2不溶於冷水,溶於熱水無色。
稀釋反應是對現有溶液加入更多溶劑而使其濃度減小的過程。在稀釋後溶液的濃度減小,但溶質的總量不變。
(6)硝酸鉛加蒸餾水再加碘化鉀什麼顏色擴展閱讀:
溶劑是一種可以溶解固體,液體或氣體溶質的液體,繼而成為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溶劑是水。而所謂有機溶劑即是包含碳原子的有機化合物溶劑。溶劑通常擁有比較低的沸點和容易揮發。或是可以由蒸餾來去除,從而留下被溶物。
因此,溶劑不可以對溶質產生化學反應。它們必須為低活性的。溶劑可從混合物萃取可溶化合物,最普遍的例子是以熱水沖泡咖啡或茶。溶劑通常是透明,無色的液體,他們大多都有獨特的氣味。
❼ 硝酸鉛和碘化鉀生成沉澱後,再加入水和硝酸鈉固體,為什麼沉澱會消失
硝酸鉛碘化鉀別鉛酸弱檢驗強鹼弱酸鹽等濃度混合反應二碘化鉛沉澱余半滴硝酸鉛溶液接近性OH-=1*10^-7游離鉛離濃度=1.2*10^^^-15/…1*10^^-14=0.12mol/L
再第實驗半滴硝酸鉛Pb2+=0.0025/0.002=1.25mol/L,
c(Pb2+)*c(OH-*)c(OH-)=1.25*10^^-14於1.2*10^^-15Pb2+水解黃色Pb(OH)2沉澱.明顯游離鉛離基本都黃色沉澱.轉化率=1.13/1.25=90.4%
第二實驗鉛離濃度=0.0025/0.005=0.5mol/L雖沉澱鉛離濃度稍低沉澱轉化率較低0.38/0.5=76%所變黃色現象第實驗明顯
❽ 硝酸鉛溶液和碘化鉀溶液混合的化學方程式
氯水能把負1價碘的碘化鉀氧化為零價的單質碘,氯水中滴加碘化鉀溶液後溶液顯碘的棕色。
❾ 碘化鉀和硝酸鉛的混合後,生成黃色沉澱,過濾後,加熱,為什麼會變色
水分的作用,溶液中顏色和固體顏色不一樣,隨著水分減少,顏色在變化,高溫時和冷卻後又是一個顏色。
❿ 硝酸鉛中加入碘化鉀,加熱,冷卻,求實驗現象和反應方程式
pb(no3)2+2ki=pbi2↓+2kno3
生成金黃色沉澱
加水後沉澱溶解(pbi2不溶於冷水
溶於熱水無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