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工廠廢液經測定得知主要含有乙醇,其中還溶有丙酮、乙酸和乙酸乙酯.根據各物質的性質(如表),確定通
根據實驗目的,加入氫氧化鈉讓溶液顯示鹼性,將乙酸乙酯轉化為乙酸鈉和乙醇,讓乙酸轉化為乙酸鈉,然後控制溫度,將需要的物質蒸出,再向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濃硫酸,將乙酸鈉轉化為乙酸,控制溫度,可將乙酸蒸出,
(1)加入燒鹼使溶液的pH=10,發生的反應有:CH3COOH+NaOH→CH3COONa+H2O,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故答案為:CH3COOH+NaOH→CH3COONa+H2O,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2)根據表中物質的沸點數據,在70~85℃時餾出物的主要成份是乙醇,故答案為:乙醇;
(3)在步驟④中,混合液中加入濃硫酸,將乙酸鈉轉化為乙酸,當最後蒸餾的溫度控制在85~125℃餾出物的主要成份是乙酸.
故答案為:乙酸.
㈡ 盛裝過液溴的容器廢物怎麼處理急
有多大體積,最好是吸附中和處理,沖洗然後用活性炭粉吸附。
㈢ 這個實驗中為什麼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以用液溴溶液來檢驗產物(C2H4)嗎
溴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較高,因而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純溴成本較高,不易製得,非必要反應(如苯環溴代)不用液溴,雙鍵檢驗或加成這種事情完全可以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檢驗更為靈敏。
㈣ 某廠排放的廢液中含有大量的K + 、Cl - 、Br - ,還含有少量的Ca 2+ 、Mg 2+ 、SO 2- 4 .某研究性學習
(1)向工業廢水中加試劑a能生成橙紅色的液體溴,所以a應有氧化性,且和溴離子反應不引進新的雜質,a還應有氧化性,所以a是雙氧水;要想使溴從溶液中萃取出來,所選用的萃取劑必須是和水不互溶的液體,且溴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大於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試劑b是四氯化碳, 故答案為:H 2 O 2 ;CCl 4 ; (2)分離兩種不相溶的液體的操作是分液,所以操作①是分液;分離兩種互溶的液體採用蒸餾的方法,所以操作②是蒸餾;分離不溶性的固體和液體的方法是過濾,所以操作③是過濾;從溶液中製得晶體的方法是蒸發結晶,故操作④是蒸發結晶, 故答案為:b; (3)本實驗是製取氯化鉀,所以除雜的試劑應選含有鉀離子或氯離子的物質,所以除去鈣離子應選用碳酸鉀溶液,除去鎂離子應選氫氧化鉀溶液,除去硫酸根離子應選用氯化鋇溶液;應先除去硫酸根離子,多餘的鋇離子用碳酸根離子除去,所以先滴加氯化鋇溶液;然後滴加碳酸鉀溶液,除去溶液中的鈣離子和鋇離子;最後加氫氧化鉀溶液,除去溶液中的鎂離子,多餘的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用調節溶液PH值的方法除去, 故答案為:BaCl 2 、K 2 CO 3 、KOH; (4)除去溶液中的鈣離子和鎂離子後,溶液中有過量的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它們屬於雜質離子,應除去,所以調節溶液的PH值以除去溶液中過量的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 測定溶液PH值的方法是:取少量的PH試紙置於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測溶液的玻璃棒點滴在試紙的中部,待試紙變色後,再與標准比色卡比較來確定溶液的pH值, 故答案為:溶液中過量的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取少量的PH試紙置於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測溶液的玻璃棒點滴在試紙的中部,待試紙變色後,再與標准比色卡比較來確定溶液的pH值; (5)從溶液中製取晶體的方法是蒸發結晶,所用的瓷質儀器名稱是蒸發皿,故答案為:蒸發皿. |
㈤ 溴素生產工藝流程
首先,將過量溴素(過量100%~150%)真空加入合成釜中,之後,加入適量三氯化鋁催化劑(為二苯醚質量的1%~10%),然後按事先計算出來的原料按n(Br2)∶n(二苯醚)為1∶0.071~0.077的比例在攪拌下緩慢均勻地向合成釜中滴加二苯醚,在加入二苯醚的過程中始終將反應體系溫度保持在30℃左右,直至加完二苯醚,在攪拌狀態下繼續保溫反應1~2h,然後根據溴化氫放出的多少,不斷地將反應體系溫度提高到59~60℃,並繼續反應4h。
反應階段結束後,將合成半成品轉移入洗滌沉降器,之後,加入1%的稀鹽酸和一定量的二溴乙烯,並充分攪拌後通入乙烯,使過量的溴和乙烯反應生成二溴乙烷之後,離心脫水將有機溶劑脫除後供循環使用,甩干後用去離子水將成品洗至中性,離心乾燥即得成品。
國外二苯醚滴加溫度一般為35℃左右,繼續反應的溫度為59~60℃,而國內分別為5~10℃和40~45℃,均比國外要低。反應溫度過低,不但冷凍量消耗大,而且反應時間長。
國外對生產十溴的原料有嚴格要求,二苯醚含量在99.9%以上,水分在3.0×10-5以下;溴素含量在99.5%以上,水分在1.5×10-5以下。為達到此要求,須對購得的原料進行提純處理,除去雜質和水分。
而國內二苯醚指標含量為99.0%,水分4.0×10-4;溴素含量99.0%,水分無指標(22℃時飽和水4.6×10-4)。因而造成合成的十溴二苯醚雜質多,熱穩定性差;
同時,由於原料中過高的水分,使部分無水三氯化鋁失去活性,只得加大催化劑用量。我廠嚴格控制反應條件及原料各項指標,從而使產品質量得到保證。
㈥ 室內環境檢測相關廢液廢化學試劑怎麼分類處理
實驗室廢棄物種類較多,可以按照無機試劑廢棄物、有機試劑廢棄物、化學廢氣、固體廢棄物等。其中液體廢棄物和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方法如下:
1、廢液(物),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技術要求進行無害化處理,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辦法》、GB 8978-2002《污水綜合排放標准》等相關規定後,方可廢棄。
2、無毒或低毒酸、鹼溶液分別集中後將其相互中和至中性(PH在6~9之間),用水稀釋後排入污水池;
3、有毒廢液(物)先進行化學解毒或降低毒性處理,專桶收集後送委託專業的單位處理;
4、可回收使用的有機溶液應分別收集、重蒸餾後回收使用,難以回收使用的有機溶液集中收集,送有相應資質的專業單位處理。
㈦ 求問分別可以和液溴、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的官能團,以及反應方式。(取代還是
高中階段
液溴:可以和不飽和烴發生加成反應,能和苯酚發生取代反應,生成三溴苯酚沉澱,可以在光照下和烷烴基發生取代反應,在溴化鐵的條件下和苯環上的氫發生取代反應
溴水:可以和不飽和烴發生加成反應,不能發生取代,可以和醛基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酸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以和不飽和烴發生加成反應,不能發生取代
㈧ 【H】液溴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詳見問題說明處)
1、液溴當然是溴的液態,是純凈物。(溴之所以習慣上稱為液溴,是因為它是常溫下唯一呈液態的非金屬單質)2、溴水是溴和水的混合物。溴雖然能與水反應,但是反應程度很小,液溴的保存還需要在液溴上面加水水封呢。溴水中液溴主要還是以溴分子形式存在,少量溴化氫和次溴酸。3、溴易溶於四氯化碳,形成溴的四氯化碳,溴還是以溴分子形式存在。4、分不分層主要是因為溶劑不同,1、2-二溴乙烷不溶於水,當然分層,而且在下層;1、2-二溴乙烷與四氯化碳互溶,當然不分層。
㈨ 溴素生產排放的廢液和廢氣有哪些
(1)森林銳減、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和物種滅絕等生態破壞問題是我國的主要問題,所以應選擇B類問題;(2)在工業化過程中排放大量廢水﹑廢氣﹑廢渣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主要是工業發展產生的後果,所以是由於工業高度發展造成的;(3)「負」產值。
㈩ 某工廠廢液經測定得知主要含有乙醇,其中還溶有丙酮、乙酸和乙酸乙酯.根據各物質的性質(如下表),確定
加入燒鹼使溶液的pH=10將與乙醇沸點相近的乙酸和乙酸乙酯轉化成乙酸鈉而蒸餾分離版出乙醇權,殘液中主要含乙酸鈉溶液,冷卻後向其中加濃硫酸(過量),將乙酸鈉轉化成乙酸,再蒸餾收集乙酸;
(1)加入燒鹼使溶液的pH=10將與乙醇沸點相近的乙酸和乙酸乙酯轉化成乙酸鈉而蒸餾分離,與乙酸反應產生乙酸鈉,與乙酸乙酯反應生成乙醇和乙酸鈉,反應方程式為:CH3COOH+NaOH→CH3COONa+H2O、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故答案為:CH3COOH+NaOH→CH3COONa+H2O、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2)根據以上分析及乙醇的沸點78℃,所以在70~85℃時餾出物的主要成份是乙醇,故答案為:乙醇;
(3)據以上分析,在步驟④中,加入過量濃硫酸的目的是將乙酸鈉轉化成乙酸,方程式為:2CH3COONa+H2SO4=Na2SO4+2CH3COOH,故答案為:2CH3COONa+H2SO4=Na2SO4+2CH3COOH;
(4)根據以上分析,乙酸的沸點117.9℃,殘留液中溶質的主要成份是乙酸,故答案為: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