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製高粱酒詳細步驟
自釀高粱酒
小貼士
壓力表到60度時要放冷卻水,這時酒就慢慢出來了,冷卻水溫度不能比手溫高隨時觀察,低火慢烤
⑵ 高粱酒蒸餾完成後,剩下的高粱酒糟如何處理
需要進行發酵處理。 (有條件的最好是先進行粉碎處理,再降解處理,效果極好)。具專體操作如下:酒糟與屬玉米粉(谷粉、高粱粉、麥麩、薯粉均可以)按八比二的比例,民心飼料發酵劑的添加比例為1-2‰,混合攪拌均勻,控制含水量在60%左右最好(即用手抓一把成團,有水從手指間印出,但不滴出為度),混合後裝入大缸或池中用力壓緊壓實後,用塑料薄膜壓邊密封,也可以直接裝入密封塑料袋中將口扎緊。密封發酵3天後喂豬。
⑶ 高梁沒有一蒸熟發孝後燒不出白酒有什麼補就方法
純高梁白酒顏色發黃到底有哪些原因:
白酒顏色發黃的原因主要包括有釀酒原料、制酒過程中的發酵、酒中酯類等、貯酒的容器、長時間貯存等原因。
1、釀酒原料
白酒產生微黃色的來源可追溯到釀酒原料,如高粱原料中含有花黃素,當固態發酵的溫度較高,發酵的時間較長,加上蒸餾後的原酒貯存時間又較長時,白酒會呈現微黃色,這是一種情況。
2、制酒過程中發酵
醬香型白酒在制酒過程中,一般是處在酸性環境中發酵,在發酵過程中可能有美拉德反應 發生生成1.2烯醇化有色產物。美拉德反應是氨基化合物和還原糖化合物之間發生的反應,該反應是一個集縮合、分解、脫羧、脫氨、脫氫等一系列反應的交叉反應,生成多種酮、醛、醇及呋喃、吡喃、吡啶、噻吩、吡咯、吡嗪等雜環化合物,醬香型白酒的主體香味成分就是通過美拉德反應產生的。至今為止醬香型白酒的主體香成分都沒有研究清楚,但是大家都公認美拉德反應與醬香型主體香產生密切相關,美拉德反應在酸性環境下一般生成1.2烯醇化有色產物。
3、酒中酯類等
如酒中含有的酯類(脂肪酸酯類等)或雜醇油較多,或者存有類黑精色素,也可能出現類似的微黃色。
4、貯酒的容器
貯酒的容器,如用豬血、石灰、油料等裱糊的容器貯酒時, 白酒經過較長的貯存(一般3年以上)後,存於血料中的鐵離子逐漸溶出而使白酒呈微黃色。
5、長時間貯存
入庫原酒為無色透明,而出廠的成品酒則為微黃透明。這是由於原酒在較長的貯存過程中,生成了一些聯酮類化合物,是一種黃色油狀液體的物質;另外由於蒸餾出的基酒中有含羰基及氨基類的微量成分,它們同樣可進行緩慢的美拉德反應,所以白酒微帶黃色,隨著陳釀時間的延長,酒的黃色還會加深。
⑷ 燒高粱酒為什麼不是就兒是蒸餾水
高粱酒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酒精。所以它蒸餾凝結的時候出來的大部分就是酒精了。
這是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酒精含量。所以它完全就不是蒸餾水。
⑸ 高粱酒是不是就是白酒
高粱酒是白酒中的一種。
高粱酒高粱是生產白酒的主要原料。以高粱釀造白酒,我國獨步世界,久享盛名。高粱白酒以其色、香、味和風格展現了我國酒文化的深厚底蘊。
高粱酒中,「頭鍋」最濃,「二鍋頭」最純。當製作成酒產品時,通常酒廠會將這二道酒以不同比例混合,再依酒精濃度的差別,取不同酒名以上市販賣。
拓展資料:
高粱酒的葯效:
很多人都喜歡用白酒和一些葯材等泡在一起,也就是所謂的葯酒了。葯酒得功效根據葯材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過不管是什麼樣的葯材,選擇白酒的時候一定要有所注意,因為不同的白酒泡出來的葯效是不一樣的,一般而言,泡葯酒最好是用濃度較高的高粱酒。
我們都應該知道,釀酒的材料不同,所以酒的種類就有很多,其性味功效大同小異。
一般而論,酒性溫而味辛,溫者能祛寒、疏導,辛者能發散、疏導,所以高粱酒能疏通經脈、行氣和血、蠲痹散結、溫陽祛寒,能疏肝解郁、宣情暢意;又酒為穀物釀造之精華,故還能補益腸胃。
此外,高粱酒能殺蟲驅邪、辟惡逐穢。《博物志》有一段記載:王肅、張衡、馬均三人冒霧晨行。一人飲酒,一人飲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飽食者病,飲酒者健。
這表明 「 酒勢辟惡,勝於作食之效也。酒與葯物的結合是飲酒養生的一大進步。酒之於葯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作用:
行葯勢:
古人謂 「 酒為諸葯之長 」 酒可以便葯力外達於表而上至於顛,使理氣行血葯物的作用得到較好的發揮,也能使滋補葯物補而不滯。
有效成分:
是一種良好的有機溶媒,大部分水溶性物質及水不能溶解、需用非極性溶媒溶解的某些物質,均可溶於酒精之中。中葯的多種成分都易於熔解於酒精之中。
酒精還有良好的通透性,能夠較容易地進入葯材組織細胞中,發揮溶解作用,促進置換和擴散,有利於提高浸出速度和浸出效果。
防腐作用:
一般葯酒都能保存數月甚至數年時間而不變質,這就給飲酒養生者以極大的便利。
參考鏈接:網路:高粱酒 (中國白酒品種)
⑹ 怎樣自釀高粱酒,自製高粱酒的釀造方法
高粱酒的釀造過程相當繁復,細微地每一個步驟都必須用心處理大致上可分為「制麴」,「釀酒」以及「包裝」三大部分。:
一,制麴
經研磨→攪和→制麴塊→培麴→堆麴→磨麴→加入高粱發酵,完成制麴工作。麴「,是一種含有麴菌的物質,麴菌一旦加入蒸米或麥類,高粱攪和時,就能將澱粉轉化成葡萄糖,而產生酵母菌用以製造酒精。為能讓高粱酒能夠順利地發酵,制麴就成為必要的步驟。高粱酒的風味,品質及產量,關鍵性主要都是取決於酒麴的好與壞。小麥是制麴的所採用的原料,先要經過【研磨】成粉後,摻水【攪和】並倒入模子成型,【製作成麴塊】緊接著將麴塊送入培菌室中的麴架發酵。在【培麴】發酵的前三天,必須緊閉麴室門窗,注意保持一定的濕度,以幫助麴菌的順利繁殖。讓製成的麴塊發酵過程中溫度不斷地上升,水分也會快速蒸發,當溫度升高到達攝氏35??40度左右時,應將門窗打開調節,風干。在發酵期間,麴塊溫度需要保持在大約攝氏37度,隨時依溫度視狀況翻麴,然後才放入麴室中陳放【堆麴】。堆放麴塊時,中間應留空隙,保持空氣的流通才不會產生蛀蟲。冬季時儲存大約40天左右,夏季時儲存相對地可以縮短時間,酒麴的品質必須穩定新鮮。最後,從麴室拿出來後麴塊呈現土黃色澤,還需整塊再磨成顆粒狀稱為【磨麴】,如此才可以方便混合高梁釀酒發酵,完成制麴工作!
二,釀酒
經浸泡→蒸煮→冷卻→拌麴→發酵→蒸餾(第一道酒)→再拌麴,再發酵→再蒸餾(第二道酒),完成釀酒生產作業。料以採用高粱為主,雖然制酒的原料本是採用高粱,但因為高粱酒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原料中也有賴進口高粱。而在釀酒之前,必須先將高粱置於【浸泡】池中一天的時間。高粱浸泡完成後放入鍋中進行【蒸煮】,就是俗稱的「蒸高粱飯」,簡稱為「蒸飯」。每蒸上一鍋,使用到浸泡過後的高粱約為1000公斤,蒸煮的時間大約要二小時。高粱粒因為蒸煮的關系使澱粉質蒸透,又黏又稠,再經由輸送帶送至冷卻機進行【冷卻】過程,為了使高粱粒不致於太黏稠,並且可以加速冷卻所需的時間,此時可以加入谷殼攪拌。使用上,1000公斤高粱大約拌入20公斤的谷殼。高粱飯加谷殼達到冷卻的目的後,再倒入麴粉,通常500公斤的高粱飯混和谷殼,大約需加入37公斤的麴粉,【拌麴】時可利用拌麴機,使麴粉能夠均勻攪拌。接著,就倒進發酵池中【發酵】,發酵槽的高粱每隔三天就必須翻攪一陣子,以人工來翻攪,好讓它得以發酵均勻,所需時間大約十多天。此種拌麴攪????和的動作,稱為「翻槽」。將發酵好的高粱再度摻雜谷殼,放入鍋爐內蒸煮,大約一小時所蒸出的水氣,將會順著氣管循環,冷卻,流出來的液體就是新出爐的高粱酒,也是【蒸餾(第一道酒)】,稱為「頭鍋「。一個鍋爐約可蒸出100至120公斤的酒,酒精濃度為81℃。
蒸好第一道酒後,須將高粱渣滓出鍋,並送入另一道鍋爐,待見出冒煙,再加榖殼25公斤使其冷卻。後續加麴粉約50公斤,同樣再送進發酵池中發酵,也要進行「翻糟」工作,發酵時間大約十多天,此為再拌麴,再發酵的動作。發酵後立即進行第二次的蒸餾手續,就是【再蒸餾(第二道酒)】。時間上大約也是一小時,第二道酒較沒有高粱的雜味,較香,較純,比起知前較順口,稱之為「二鍋頭」,是部分品酒人士的最愛。
三,包裝
二次蒸餾所取得的高粱酒還只是半成品而已,將蒸餾的第一,二道酒,經過調酒師傅的調配後,放入地窖中陳放與熟成,才能進行品質的評鑒,以達到出廠水準灌裝入瓶,並將成品上市出售供應給市場。高粱酒中,「頭鍋」最濃,「二鍋頭」最純。當製作成酒產品時,通常酒廠會將這二道酒以不同比例混合,再依酒精濃度的差別,取不同酒名以上市販賣。一旦酒的品質確認無誤後,就開始進行灌裝工作,一般約略可分為成卸瓶,洗瓶,灌裝,封蓋,檢視,封膠套,貼標簽,裝箱,封箱等幾道步驟。當酒液裝填完畢,務必再進行檢驗與包裝,完成整個高粱酒的製程與出品。
⑺ 宜賓的白酒出名,但是一般的自釀的未經蒸餾的高粱酒味道如何呢
我家就在宜賓。自家釀的耶喝過。跟市場上買的味道不一樣。其實我們不是喝酒。喝的是那種心情,那種感情。
⑻ 我自製的高粱酒怎樣才能讓它更順更純
清香型白酒是我國大麴白酒三種基本香型之一。其生產工藝的特點是「清蒸清燒二次清」,在中國白酒生產中具有典型性。其具有工藝簡單,設備要求不高,生產工藝基礎性強等特點。
一、原料及工具
發酵玻璃壇、蒸餾甑桶、粉碎機、量筒等;
麩曲、高粱、稻殼、活性乾酵母、糖化酶、紗布、大盆;
二、釀造步驟
1.原料粉碎
取合格標准以上的高粱5kg,加5% 80℃以上溫水,潤水10 h以上。用小鏟子邊加水邊拌,使高粱充分吸水,表面無附著水分。
2.清蒸稻殼
取稻殼1kg,稻殼使用前須清蒸30min,甑桶內放篦子內,篦子放在紗布上,然後鋪稻殼,一定要攤平,開始放大汽時開始計時,緩火蒸30min,放出香味。
3.潤料
潤料水為原料的90%,水溫在90℃以上。加水拌勻後堆積潤水。 堆積過程使材料充分吸收水份,便於糊化,促進生香,應保持一定溫度,並防止雜菌感染繁殖,堆積溫度不低於45℃。在盆內堆積30min期間測溫,並翻堆2次。
潤料要求: 潤料不漏漿,干濕均勻,無疙瘩,手搓成面。
4.上甑蒸料
將潤水完成的高粱粉上甑蒸料30min。上甑要求與裝香醅一樣,見汽裝料,輕裝薄撒,緩慢上甑。在甑底和糧面層,可少量撒稻殼以利於疏鬆透汽。 甑圓汽後,可均勻加入2%(0.1kg)的蒙頭漿,以助糊化。
蒸糧要求: 經糊化後糧食要熟而不黏,內無生心,有料香,無異味。
5.出甑、攤涼、加曲
採取邊出甑加入熱漿(75℃-85℃)的辦法,加入量占原料的30%(1.5kg)。待水加完後,將渣醅均勻攤晾。攤晾時要翻拌2-3次,充分揮發酸度,與空氣擴大接觸面易於氧化,以利發酵。
加曲: 待溫度降至30℃以下時加入8%已粉碎好的曲粉(400g),加2%稻殼100g加0.1%酵母加0.2%糖化酶 混合均勻。
6.入壇發酵
酒醅入壇前先把壇用清水刷洗干凈。用約50mL 75%酒精倒入壇內,把壇涮洗一遍。把壇倒扣控干。將拌好曲料的糧醅攤晾到10℃左右,分層入壇。
入壇完畢後,及時封蓋。用小鏟子或小勺子將表面攤平拍緊拍光,噴灑25%-30%的酒尾(或酒精)30ml,蓋上干凈的封口膜(兩層),蓋好壇蓋。
根據前緩、中挺、後緩落的發酵原則,根據不同季節和自然溫度,可將溫度、水份、保溫層適量調節,發酵期為25-28天,發酵成熟的酒醅應是褐紅色、清香、晶亮、微苦有澀感。
7.蒸餾
原料沒有的,到淘寶上買就行了,網上這些東西賣的都有
⑼ 高粱酒或純高粱酒 52度以上的。屬於蒸餾酒嗎我想泡葯酒用
蒸餾酒是乙醇濃度高於原發酵產物的各種酒精飲料。白蘭地、威士忌、朗姆酒和內中國的白酒都屬於蒸餾酒容,大多是度數較高的烈性酒。照植物浸泡的理論來看,即使是水也同樣可以把其中的有用成分浸泡出來的,只是白酒中的酒精具有一定的揮發性,可以減少浸泡時間,同時白酒具有一定的熱性,可以促使葯效最大的發揮出來,所以你用高粱酒泡葯是沒有問題的。
⑽ 高粱酒怎麼做
1、高粱用冷水浸泡二十四小時,期間每隔六七個小時換水一次,之所以換幾次水,是因為更徹底的去掉糧食中的單寧和果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