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净水问答 > 垃圾焚烧渗滤液纳滤

垃圾焚烧渗滤液纳滤

发布时间:2022-08-24 19:33:59

❶ 垃圾渗滤液处理一般采用哪种原理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后处理
预处理包括生物法、物理法、化学内法等,处理目的主要是去除容氨氮和无机杂质,或改善渗沥液的可生化性。
生物处理包括厌氧法、好氧法等,处理对象主要是渗沥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等。
深度处理包括纳滤反渗透、吸附过滤、高级化学氧化等,处理对象主要是渗沥液中的悬浮物、溶解物和胶体等。深度处理应以膜处理工艺为主,具体工艺应根据处理要求选择。
后处理包括污泥的浓缩、脱水、干燥、焚烧以及浓缩液蒸发、焚烧等,处理对象是渗沥液处理过程产生的剩余污泥以及纳滤和反渗透产生的浓缩液。

❷ 垃圾渗滤液如何去除盐

摘要 方式一:药剂螯和固化填埋——现在大量的飞灰填埋在垃圾填埋厂中,不但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经过长时间的填埋,飞灰中的重金属、二恶英、可溶性盐极有可能发生转移,进入垃圾渗滤液中。尤其是可溶性盐,螯合剂无法对盐进行螯和固化,导致飞灰中的盐很容易浸出到垃圾渗滤液中。

❸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到底执行什么标准

一、降低进水的PH值:溶液的PH值不仅影响着溶质的电荷等性质,也影响着膜内表面的特性。通过容加入硫酸、盐酸降低进水PH至6.1-6.5,将碳酸盐硬度转为溶解度较大的非碳酸盐硬度,可以非常有效地控制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备膜结垢,同时可以延长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备膜的寿命。
二、使用阻垢剂:加入阻垢剂用以防止二氧化硅沉淀和钙、钡、锶硫酸盐的沉淀等。阻垢剂由计量泵自动投加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备膜的进水端,对阻垢剂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种说法:
1、阻垢剂与已经析出的结晶上的生长点上的阳离子相结合,抑制了晶体的继续生长;
2、晶体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吸附的药剂电荷和水合水的影响,析出的颗粒在水中具有容易分散的特点,使带有电荷的颗粒难以在滞留层中沉积。
三、使用非氧化性杀菌药剂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四、用聚丁烯酸、聚丙烯酸一端的羧基与胶体相结合,另一端的羧基与水相集合,可以将胶体分散在水中。

❹ 收集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流程

1、预处理系统。来自填埋场的渗滤液经收集后进人调节池,经回灌处理后提升至袋式过滤器,去除较大的颗粒物。2、MBR系统。渗滤液经预处理后进入MBR系统,MBR是一种分体式膜生化反应器,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包括生化反应器和超滤UF两个单元。生化反应器包括前置式反硝化和硝化两部分,在硝化池中,通过高活性的好氧微生物作用,降解大部分有机物。氨氮一部分通过生物合成去除、大部分在驯化产生的高效的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变成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回流到反硝化池,在缺氧环境中还原成氮气排出,达到生物脱氮的目的。3、纳滤及反渗透系统。MBR出水进入纳滤系统,进一步分离难降解较大分子有机物和部分氨氮,同时进一步进行脱盐处理,纳滤系统的核心是在通过抗污染浓缩分离膜(卷式有机复合膜),在13bar左右的压力下对污水进行浓缩分离。反渗透同样采用浓水内循环二段式系统,回收率保证在8o%以上,出水COD去除率在80%左右。4、剩余污泥、浓缩液处理系统。系统运行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剩余污泥和浓缩液,为避免引起二次污染,需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剩余污泥定期定量排人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污泥经污泥泵回罐填埋场处理。纳滤、反渗透系统产生的浓缩液收集进入浓缩液池,通过液位控制浓缩液回灌泵进行回灌填埋区处理。

❺ 处理垃圾渗滤液应该使用什么种类的膜

应用于渗滤液处理的膜分离技术主要有超滤、纳滤、微滤、反渗透等,多数渗滤液处理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膜组合工艺来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目前国内外渗滤液处理膜技术以MBR+NF/RO处理技术为主,传统生化+纳滤+反渗透的技术应用于渗滤液处理的实际工程案例也有较多报道。MBR+NF/RO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组合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投资低、运行成本低等优点,适合中小城镇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可以选择陶氏纳滤+反渗透的方式进行处理。

❻ 垃圾渗沥液污水处理的纳滤系统为啥有气泡,纳滤系统的通量管有好多气泡上浮。

垃圾渗沥液是垃圾填埋后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水动力学和物理化学过程所产生的废液,它的组分特征和产生速度与填埋场的天气、垃圾的种类、填埋场的运行时长都密切相关.一般每1000g垃圾渗沥液中含有2~15g的固体物质,其组分中盐类约有1.3~12.3g(单价盐占很大比例)、氮素0.3~2g(氨氮占97%)以及少量的重金属(0.005~0.004g)
目前已有多种压力驱动膜用于垃圾渗沥液的处理,仅在德国就有超过70座基于膜技术的垃圾渗沥液处理厂在运行.因其对几乎所有污染物都有很高的截留率,RO膜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而NF的应用较少.纳滤膜在德国有少量的工程应用,在法国、芬兰和瑞典有一些中试和实验室规模的研究,处理的对象主要是一些低浓度的垃圾渗沥液.在我国,NF在垃圾渗沥液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常见于二级生化出水的深度处理,而采用RO-NF双膜联用,使用NF对RO过滤浓水脱盐的应用较少.将纳滤膜用于垃圾渗沥液处理需注意的问题主要有:①为减轻纳滤膜污染,使其在运行过程中保持较高的通量水平,需要对纳滤的进水进行预处理,通常可采用微滤、超滤等方法去除原水中的大分子和悬浮物等杂质;②若将NF作为污水处理的最后一步处理工艺,则需要在整体工艺设计时与其他工艺组合,比如水中氨氮类物质可使用生化法去除、NF过滤产生的浓水可采用活性炭吸附或者高级氧化的方法;此外,NF产水如需回用,产水中的单价盐含量也需要根据实际的水质要求考虑进一步脱除;③当进水中氨氮浓度较高时宜先采取氨吹脱、A/O式MBR进行硝化反硝化等方式去除水中高浓度氨氮,再进入NF系统以保证出水水质;④若采用NF-RO双膜组合工艺,可使用NF处理RO过滤的浓水,提高整个系统的水回收率,减少浓水处理量,同时可作为夏季降雨量大时的应急污水处理单元.

❼ GE纳滤膜可以应用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吗

垃圾渗滤液通常需要预处理后才能用纳滤膜进行再处理,因此ge纳滤膜是可以用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的。

❽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垃圾渗滤液概述

(1)垃圾填埋场---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废水
(2)垃圾焚烧发电厂 --国内生活垃圾的典型特点是厨余物含量高、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混合收集,相对热值较低。因此,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厂设计中,垃圾坑的储存容量为3-7天的垃圾处理量;即垃圾在垃圾坑中储存经过3-7天的发酵熟化,以达到将垃圾中的水份沥出--产生了渗滤液。 ▼ 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无机物和有机物,COD、BOD、氨氮浓度高,色度大;
▼ 水质波动大,不同填埋场水质差异很大,即使相同的填埋场,随季节的变迁和填埋年限的增加而不断变化;
·从上分析,渗滤液处理面临的棘手的问题
▼ 生物可降解性随填埋龄的增加而不断降低。
▼ 排放标准的提高。 ·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卫生填埋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的卫生填埋场从20世纪80 年代末才开始建设。渗滤液处理厂的建设开始于90年代,渗滤液的处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此阶段在90年代初期,处理工艺主要参照城市污水的处理方法,主要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活性污泥等),渗滤液处理厂在填埋初期,由于渗滤液的有机物、氨氮浓度较低、可生化性较好,因此可以满足排放要求。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垃圾渗滤液的浓度越来越高、成分越来越复杂、可生化性降低,且变化幅度大、变化规律复杂,使得处理难度越来越大。
·第二阶段:90年代中后期,考虑到渗滤液的水质独特性,如高浓度的氨氮、高浓度的有机物等,采取了脱氨措施,采取的处理工艺一般为氨吹脱+厌氧处理+好氧处理。有效地解决了渗滤液的氨氮问题。该阶段的处理方法仍以生化为核心,其处理目标大多为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要求,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表1的三级标准(COD<1000 mg/L)。
·第三阶段:2000年以后,新建的渗滤液处理厂一般远离城区,渗滤液没有条件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以及处理要求的提高,渗滤液仅靠生物处理无法满足要求,一般采取综合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方法
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于2010年4月联合发布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建城[2010]61号),其中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垃圾渗滤液宜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和后处理”的组合工艺。
②环境保护部于2010年4月发布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564-2010。
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全套工艺
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
①原液②综合预处理③MBR出水④纳滤出水⑤反渗透出水
垃圾渗滤液具有有机物含量高、重金属离子含 量高、氨氮含量高、盐分高和可生化性差的特点。 预处理采用混凝沉淀,在混凝池中加入混凝剂、助 凝剂在与渗滤液充分混合后进行沉淀可以 去除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 碱土金属(钙、镁)、某些 非重金属(砷、氟、硫、硼) 等,同时废水中的悬浮物、 大分子有机物及胶体物质也 得以去除。
外置式MBR效果图

内置式MBR效果图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以超滤膜与活性污泥生化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工艺。以膜分离过程取代重力沉降过程,不论污泥颗粒的沉降性能如何,均可完成固液分离过程,并可避免因污泥流失造成的系统运行失败。采用膜分离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碳有机物,能使有机物深度氧化,并且能完全保留生物体,使污泥保留的时间相当长,从而完全保留体系中缓慢生长的硝化细菌,可同时通过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成功处氮,在低温时亦能维持高处理能力。
针对垃圾渗滤液,我公司开发了以A/O系统作为MBR的生物反应单元,以超滤膜作为膜分离单元的MBR技术。
技术特点:
活性污泥浓度高,系统抗冲击的能力强
具有很好的脱氮效果
系统运行稳定,保证出水水质
剩余污泥少 运行管理方便 占地面积小 超滤(Ultrafiltration,UF)是以压力为推动力,污水中透过液与部分低分子量溶质穿过膜上微孔到达膜的另一侧,活性污泥及其它乳化胶束团被截留,实现泥水分离的目的。超滤材料大多数是有机复合高分子膜,如聚偏氟乙烯(PVDF)、磺化聚醚砜(PES)。无机膜材料也开始得到制备和应用,如陶瓷膜等。 超滤膜的形式种类较为繁多,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被广泛应用,根据膜与生化池的组成形式分为外置式超滤膜和内置式超滤膜。

内置式MBR膜池

外置式MBR管式膜 早期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站的管理主要是由人工或简单的电气控制来完成,随着国家排放标准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处理系统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处理站处理过程的运行工况、工艺参数的变化及大小、以对各工艺流程单元进行的优化运行,对控制程度要求较高,从国内处理厂的运行来看,可以说控制系统是影响整个系统出水水质,保证处理站能长期正常稳定地运行,降低处理成本,节省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公司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控制理论及算法,开发出针对渗滤液处理全过程自动智能控制系统WDSCS- Ⅰ,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工艺过程中各个工艺参数的变化情况,提高了运行管理水平,节省了人力资源,保证整套处理过程长期稳定、高效地运行,取得最佳效益。通过以太网将主控计算机和管理计算机连接起来,对整个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将生产过程控制网络与全厂管理系统连接在一起,在完成数据交换、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了测、控、管一体化。


WDSCS- Ⅰ实现对水处理流程集中监控。具备自动、程序手操、就地手操多种控制方式,具有实时、历史曲线、报表查询及事件记录功能。 控制系统由管理层、监控层、现场层组成。系统结构紧凑、性能稳定,能够满足生产和管理要求。采用标准的以太网、现场总线,集中控制系统与远程I/O站间的通讯电缆可冗余配置,与现场I/0站采用光缆连接。控制系统由监控计算机、PLC主站、远程PLC站、就地控制箱、一次仪表和现场执行机构(动力设备、自动阀门)组成
控制系统特点
★分布式结构;支持多重冗余结构;
★实时历史数据库,实现企业信息集成;系统提供的OPC、ODBC等开放接口实现与用户应用程序、第三方应用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独创的高效通用控制策略软件模型,实现基于PLC的过程控制;提供功能块图的编程方式,控制方案更加直观易读;
★采用集散型结构及标准网络,性能稳定可靠,易于扩展,具备广泛的兼容性,所有部件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系统诊断至通道级。
系统采用PLC如西门子S7系列、AB等,超滤、纳滤系统均为集成化设备,均自带控制系统,总控制系统与各子系统的之间通讯采用以太网模块实现双向通讯,并且总控制系统与工控机之间也采用以太网方式进行双向通讯,如具备上网条件,可以实现远程监控。
监控系统由现场监视设备和中控室监视设备两部分组成。现场监视设备主要是各PLC站及各类集成系统对应的触摸屏,车间控制室监视设备为工控机。
监控管理计算机配有液晶监视器、打印机、标准功能键盘及UPS不间断电源。
监控管理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和车间级PLC进行通讯,采集渗滤液处理厂各工段的工艺参数、电气参数及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对各工段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贮存、建立健全各类数据库,对各工艺参数做出趋势曲线,并能在线诊断各种故障、报警、记录。显示器可显示全厂的动态工艺流程图、动态参数表、记录趋势曲线。操作人员可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随时利用键盘或鼠标器根据工艺生产情况修正某些参数设定值,对车间级PLC发出指令使其控制的工艺过程工作在最佳生产状态。

❾ 垃圾填埋场封场后渗滤液怎么处理

1、准确预测设计水量和水质
准确预测设计水量和水质是工程设计的基础,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日产生量应考虑集料坑中垃圾的停留时间、主要成分以及当地的降雨量等因素,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水量和水质可参考同地区垃圾焚烧厂的运行数据。目前我国正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和推进餐厨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进入垃圾焚烧厂的垃圾组分必将发生一定的变化,餐厨垃圾的比例将逐渐降低,垃圾含水率将随着餐厨垃圾的比例降低而减小。预计进入焚烧厂的生活垃圾所产生的渗滤液水量将逐渐减小,污染物的浓度也将呈下降趋势。
2、膜系统的选择
当出水不允许排放,需要回用和实现“零排放”时,由于纳滤出水中氯离子不能达到回用水标准要求,因此膜系统应选择采用反渗透膜或者“纳滤+DTRO膜”组合膜工艺。出水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的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以及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道路清扫、城市绿化、车辆冲洗标准,回用水可用于焚烧厂冷却系统补水和厂区的道路清扫、车辆冲洗以及绿化灌溉。

❿ 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

通过对垃圾焚烧厂和垃圾填埋厂垃圾渗滤液的特点比较,确定UASB反应器-CASS反应器复合工艺处理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确定其最佳处理参数。结果表明,通过该系统处理后,CODcr总去除率达98.1%,NH4-N总去除率达96.3%,去取得较好的去除有机物和脱氮效果。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UASB反应器CASS反应器
1、引言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基本原则,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近年来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出路的一个新方向。目前国内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垃圾填埋厂渗滤液处理阶段。由于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与垃圾填埋厂渗滤液特点的差异,因而不能简单的套用。
2、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与垃圾填埋厂渗滤液的特点及比较
宁波枫林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宁波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与宁波某垃圾填埋厂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点见表一。
2.1CODcr和BOD5
填埋厂垃圾渗滤液中CODcr平均浓度多在2500~5000mg/L左右,BOD5平均浓度多在1450~2000mg/L左右,BOD5/CODcr为0.50左右,可生化性一般。由于垃圾填埋厂一般是在露天,其污染物浓度受雨水影响较大,变化也较大。一般而言,CODcr、BOD5、BOD5/CODcr随填埋厂的‘年龄’增长而降低,碱度含量则升高。
焚烧厂垃圾渗滤液中CODcr平均浓度高达10000~20000mg/L,BOD5平均浓度高达3800~5000mg/L,浓度相当高,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属原生渗滤液,大多是当天的垃圾渗滤液,未经厌氧发酵、水解、酸化过程,内含如苯、萘、菲等杂环芳烃化合物、多环芳烃、酚、醇类化合物、苯胺类化合物等难降解有机物。受雨水影响较填埋厂垃圾渗滤液小。BOD5/CODcr为0.38左右,较填埋厂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更差。
2.2氨氮含量高,重金属含量高
焚烧厂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含量高,可生化性较差,常给生化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采用厌氧处理后,渗滤液中一些难降解有机物被酸化水解成易于生化的小分子化合物,氨氮含量随着苯胺类化合物等的分解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垃圾渗滤液中铁、铅、锌、钙的浓度均较高,采用一套合适的工艺对处理效果致关重要。
3、处理工艺
我国现有城市垃圾填埋厂的垃圾渗滤液多采用厌氧加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据调查,已建成的渗滤液污水处理场普遍存在运行效果差现象。究其原因有两点:1、渗滤液进入污水处理场之前已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厌氧发酵过程,再使用厌氧水解、酸化工艺已不适用。2、渗滤液中氨氮含量高,若采用一般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不但降解氨氮效果较差,还存在污泥培养不起来或者培养好的污泥难以维持的现象。
综合我国垃圾填埋厂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及焚烧厂垃圾渗滤液的特点,我们采用如下工艺进行研究。
3.1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图1
3.2工艺说明
垃圾渗滤液经过细格栅后,除去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及漂浮物,进入调节池,经泵提升至UASB上流式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接至垃圾焚烧炉助燃,污泥脱水后填埋或焚烧,出水加CaO调碱度后自流进入CASS反应器。CASS是一种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的循环间歇处理工艺,整个系统经历进水期、反应期、沉淀期、排水期和待机期5个阶段,而CASS反应器又分为三个区:一区为生物选择器,二区为兼氧区,三区为好氧区。出水流经生物选择器区,既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防止产生污泥膨涨,又可发生比较显著的反硝化作用。出水自生物选择器进入兼氧区和好氧区,该区主要完成降解有机物和硝化/反硝化过程。再经沉淀期后外排。
4、试验部分
4.1试验方法
采用如图1的工艺流程在实验室小试。UASB反应器采用一聚氯乙烯柱改制,上设三相分离器,容积为5L。CASS反应器采用一长方形聚氯乙烯池,内设挡板,容积为5L。
4.2试验用水
取自宁波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池出水,出水水质情况见表2。从表2可知,废水BOD5/CODcr=0.335,可生化性较差。
4.3菌种的筛选及驯化
UASB反应器与CASS反应器内污泥分别取自宁波市污水处理厂厌氧池及好氧池污泥。驯化时先将垃圾渗滤液与生活污水逐步按1:10、1:6、1:3、1:1、2:1、4:1的比例配制成混合水进行阶梯式驯化污泥,直至进水全部为垃圾渗滤液,投入正常试验。在试验开始前,我们将CASS反应器内的活性污泥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养和驯化期,以驯化筛选和培养活性污泥中的高效脱氮菌,这是本工艺的关键。由于长期驯化的结果,CASS反应器内可以忍受1000mg/L以上的高氨氮浓度进水,同时可以忍受重金属所带来的毒性。4.4分析项目和方法
CODcr、BOD5、NH4-N和污泥浓度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进行。
5、试验结果与讨论
5.1UASB厌氧反应器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当污泥浓度为7.5g/L,停留时间为48H时,CODcr去除率最高可达75.5%,BOD5去除率为56.5%,NH4-N浓度由于苯胺类化合物的分解有所增加。当容积负荷Nv达到5.0g/L.d后,产气量明显增多,由于产气量增多导致泡振、混掺现象使污泥处于一种很好的动态混合状态。由于UASB反应器的酸化水解,BOD5/CODcr值明显改善,有利后续的生化处理。
UASB厌氧反应器出水见表3
5.2CASS反应器试验结果
我们根据CASS反应器内各因素对CODcr及NH4-N去除率的影响,确定沉淀时间、排水排泥时间、待机时间及反应期间PH,改变反应时间及污泥浓度,以确定CODcr及NH4-N的最佳去除效果。
5.2.1PH值的确定
硝化反应是一个好碱过程,平均每硝化1mgNH4-N需要7.07mg碱度(以CaCO3计),硝化反应最适PH=7.5~8.5。因而在本实验中未作进一步研究,在废水中加CaO调节PH,控制CASS反应器内PH范围在7.5~8.5之间。
5.2.2反应时间对CODcr及NH4-N去除率的影响
在各影响因素中,反应时间为主要运行参数,反应时间的增加有利于CODcr和NH4-N的去除,根据程洁红等对SBR法处理垃圾填埋厂垃圾渗滤液的研究,在本试验中,暂定污泥浓度为5g/L时,改变反应时间来检验CODcr及NH4-N去除率,结果见表4
表4结果表明,在污泥浓度为5g/L,闲置时间6h,PH=8.0的条件下,最佳反应时间为36h,CODcr去除率为89.5%,NH4-N去除率为95.2%。
5.2.3污泥浓度对CODcr及NH4-N去除率的影响
根据表4的试验结果,确定反应时间36h,闲置时间6h,PH=8.5的条件下,改变污泥浓度来观察CODcr及NH4-N的去除率,选定污泥浓度为3.5g/L、5.0g/L、6.5g/L和8.0g/L作为试验参数。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污泥浓度为8.0g/L时,CODcr去除率最高,污泥浓度为6.5g/L时,NH4-N去除率最高,这说明污泥浓度的增加虽然能提高CODcr去除率,但随之溶解氧的需要量增加,而污泥量的增加使氧的传质困难,不能满足活性污泥的正常生长代谢的需要,处理效果反而不会提高。
6结论
(1)采用UASB厌氧反应器-CASS反应器工艺经试验得到以下运行参数:
UASB厌氧反应器;。污泥浓度为7.5g/L,停留时间为48H。
CASS反应器:反应时间36h,闲置时间6h,PH=8.0,污泥浓度为6.5g/L。
(2)垃圾渗滤液经上述工艺处理后的数据见表6。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原垃圾渗滤液的CODcr和NH4-N分别从10000mg/L和510mg/L降到191.1mg/L和18.88mg/L,CODcr总去除率为98.1%,NH4-N总去除率为96.3%。表明该工艺可较好的处理焚烧厂垃圾渗滤液。

阅读全文

与垃圾焚烧渗滤液纳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乞丐模拟器捡垃圾提升 浏览:911
树脂增稠剂批发 浏览:842
java过滤器ajax 浏览:870
配件滤芯有什么用 浏览:716
桶式鱼缸氧气和过滤器 浏览:105
工业废水使用什么管道 浏览:953
福岛为什么还有污水 浏览:602
电动牙刷水垢图片 浏览:379
郑州空调除垢剂 浏览:170
环氧树脂玻璃钢防水施工方案 浏览:257
饮水机用什么方法除水垢 浏览:268
宁德市空气净化器多少钱 浏览:667
反渗透化学清洗到什么时候合格 浏览:62
费森尤斯和劳尔水处理 浏览:766
扁鹊怎么用技能给队友回血 浏览:563
gsx600r多少钱全新纯水 浏览:293
钠离子交换器树脂水含银吗 浏览:435
现代空气净化器有什么不足 浏览:95
请问高的食材净化器的价格是多少 浏览:330
离子交换滤芯好还是活性炭滤芯好 浏览: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