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九月份能种胡萝卜吗
可以种;胡萝卜在自然条件下除了冬季,其余几个季节都可以播种,在温室内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由于胡萝卜的生长期短,安排得好一年还可以种五茬;胡萝卜喜温耐寒,适宜在土层较厚的砂质土中生长。虽有野蒿药味,但营养价值颇高既可熟食,又可生吃,可烹调多种菜肴。
(1)离子交换法提取果胶扩展阅读
营养成分
胡萝卜的营养成分极为丰富,含有蔗糖、淀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多种氨基酸(以赖氨酸含量较多)、甘露醇、木质素、果胶、槲皮素、山奈酚、挥发油、咖啡酸及钙等多种矿物元素。
1、β-胡萝卜素
从胡萝卜中最大限度的提取β-胡萝卜素并将其纯化和工业化生产是胡萝卜综合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将极大的提高胡萝卜的产品附加值。
胡小明等对天然β-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了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三氯甲烷等作为提取溶剂。研究表明石油醚作为提取溶剂时,β-胡萝卜素的提取率最高,含量可达102.29 mg/100g。
2、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根据其溶解性分为2类,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邵焕霞通过实验获得了胡萝卜渣中制备膳食纤维的最佳条件。
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值为2.5的HCl溶液,料液比为1:9 (g:mL),温度85℃,反应时间为75 min。
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70℃,pH 值5.5,用酶量0.6%,时间为40 min。结果为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7.3%,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69.12%。
3、果胶
果胶是一种复杂多糖,存在于高等植物组织里相邻细胞的中胶层中。果胶提取的基本原理是将不溶性果胶转变成为可溶性果胶并分离出来。
实现从胡萝卜渣中工业提取果胶能极大的提高胡萝卜的附加值,并且能够弥补目前果胶市场供应短缺。
提取果胶的主要方法有:酸法提取、离子交换法、酶法提取。孙雅君利用酸法和超声波法从胡萝卜渣中提取了果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果胶可大大节约提取时间,而且果胶具有较好的质量。
主要价值
胡萝卜的营养价值已被人们所日益重视,这主要是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而维生素A可以促进生长,防止细菌感染,以及具有保护表皮组织,保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筹上皮细胞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缺乏维生素A会发生结膜干燥病、夜盲症、白内障等,还会发生肌肉、内脏器官萎缩、生殖器退化等疾病。
对一般成年人来说,每天需摄入维生素A达2200国际单位,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胡萝卜的作用。近几年来又有新的发现,它有防癌的作用,并认为这主要是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的功劳。
② 胡萝卜属于直根系它是一种什么
胡萝卜为野胡萝卜的变种,又名金笋、胡芦菔、红芦菔、丁香萝卜、红萝卜或甘荀,属伞形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粗壮,圆锥形或圆柱形,肉质紫红或黄色,叶柄长,三回羽状复叶,复伞形花序,花小呈淡黄或白色。原产于中亚西亚一带,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宋元时期传入我国。全国各地广泛栽培。胡萝卜喜温耐寒,适宜在土层较厚的砂质土中生长。虽有野蒿药味,但营养价值颇高既可熟食,又可生吃,可烹调多种菜肴。
胡萝卜的营养成分极为丰富,含有蔗糖、淀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多种氨基酸(以赖氨酸含量较多)、甘露醇、木质素、果胶、槲皮素、山奈酚、挥发油、咖啡酸及钙等多种矿物元素。
胡萝卜营养丰富
1.β-胡萝卜素
从胡萝卜中最大限度的提取β-胡萝卜素并将其纯化和工业化生产是胡萝卜综合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将极大的提高胡萝卜的产品附加值。胡小明等对天然β-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了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三氯甲烷等作为提取溶剂。研究表明石油醚作为提取溶剂时,β-胡萝卜素的提取率最高,含量可达102.29mg/100g。
2.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根据其溶解性分为2类,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邵焕霞通过实验获得了胡萝卜渣中制备膳食纤维的最佳条件。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值为2.5的HCl溶液,料液比为1:9(g:mL),温度85℃,反应时间为75min;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70℃,pH值5.5,用酶量0.6%,时间为40min。结果为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7.3%,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69.12%。
3.果胶
果胶是一种复杂多糖,存在于高等植物组织里相邻细胞的中胶层中。果胶提取的基本原理是将不溶性果胶转变成为可溶性果胶并分离出来。实现从胡萝卜渣中工业提取果胶能极大的提高胡萝卜的附加值,并且能够弥补果胶市场供应短缺。提取果胶的主要方法有:酸法提取、离子交换法、酶法提取。孙雅君利用酸法和超声波法从胡萝卜渣中提取了果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果胶可大大节约提取时间,而且果胶具有较好的质量。
胡萝卜属于根的变态,膨大的食用部分为它的主根。
③ 果胶的基本提取方法有哪些
果胶是一种天然的复合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在食品、医药和日用化学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现将西瓜皮提取果胶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1.蒸煮压榨。选用新鲜无毒无腐的西瓜皮,清洗除去泥土后放在蒸笼中,等上汽后蒸30-40分钟,以西瓜皮蒸透变软、有水析出并滴下为宜(以杀灭活细胞中的果胶酶)。然后将其放于包装袋内压榨,以除去组织细胞中的水分。
2.水解过滤。将榨干的原料放入耐腐蚀的容器中,加水3-4倍,加酸调至pH值2左右,加热煮沸,保持一定时间后用布袋压榨过滤并收集其滤液。再将滤渣加水2倍,重复水解过滤1次,合并两次的滤液。初次水解时,要认真掌握酸度、温度和时间的关系,酸度大,温度高则时间短,温度低,酸度小则时间长。
3.脱色浓缩。在滤液中加入0.3%-0.5%的活性炭,保持55-60℃,脱色30分钟后将其浓缩至原体积的3%左右。
4.醇制加工。先在浓缩液中加入90%的乙醇溶液,加入量为浓缩体积的1倍或稍多。加入后便可看到有果胶絮凝出,片刻后,将絮凝果胶装入细布袋,压榨液体并回收液体中的乙醇。再将榨出的果胶用95%的乙醇溶液洗涤(用量为果胶的1倍)。稍待片刻后榨去乙醇液。
5.粉碎包装。将固体果胶置于搪瓷盘中,在65-75℃下烘烤。烤至水分在8%左右,干燥后研磨粉碎并过60目筛。分批次化验后,按规定将不同等次的产品合理调配,然后用聚乙烯塑料袋定量密封包装。
④ 什么是离子交换过程,影响离子交换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离子交换是借助于固体离子交换剂中的离子与稀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以达到提取或去除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目的。它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单元操作。
离子交换法
一、前言
离子交换法(ion
exchange
process)是液相中的离子和固相中离子间所进行的的一种可逆性化学反应,当液相中的某些离子较为离子交换固体所喜好时,便会被离子交换固体吸附,为维持水溶液的电中性,所以离子交换固体必须释出等价离子回溶液中。
离子交换树脂一般呈现多孔状或颗粒状,其大小约为0.1~1mm,其离子交换能力依其交换能力特征可分:
1.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主要含有强酸性的反应基如磺酸基(-SO3H),此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交换所有的阳离子。
2.
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具有较弱的反应基如羧基(-COOH基),此离子交换树脂仅可交换弱碱中的阳离子如Ca2+、Mg2+,对于强碱中的离子如Ca2+、K+等无法进行交换。
3.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主要是含有较强的反应基如具有四面体铵盐官能基之-N+(CH3)3,在氢氧形式下,-N+(CH3)3OH-中的氢氧离子可以迅速释出,以进行交换,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和所有的阴离子进行交换去除。
4.
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较弱的反应基如氨基,仅能去除强酸中的阴离子如SO42-,Cl-或NO3-,对于HCO3-,CO32-或SiO42-则无法去除。
不论是离子交换树脂或是沸石,都有其一定的可交换基浓度,称为离子交换容量(ion
exchange
capacity)。对阳离子交换树脂而言,大约在200~500meq/100g。因为阳离子交换为一化学反应,故必须遵守质量平衡定律。离子交换树脂的一般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
全文请看:
http://www.qlhw.cn/ShiYan/UploadFiles/200501/20050106235836920.doc
离子交换的基本知识
为了除去水中离子态杂质,现在采用得最普遍的方法是离子交换。这种方法可以将水中离子态杂质清除得以较彻底,因而能制得很纯的水。所以,在热力发电厂锅炉用水的制备工艺中,它是一个必要的步骤。
离子交换处理,必须用一种称做离子交换剂的物质(简称交换剂)来进行。这种物质遇水时,可以将其本身所具有的某种离子和水中同符号的离子相互交换,离子交换剂的种类很多,有天然和人造、有机和无机、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等之分,大概情况如表所示。此外,按结构特征来分,还有大孔型和凝胶型等。
全文请看:
http://www.qlhw.cn/ShiYan/UploadFiles/200501/20050107000541376.doc
⑤ 植物果胶导电吗
植物果胶是导电的,他并不是绝缘物质。
果胶是一种多糖,其组成有同质多糖和杂多糖两种类型。它们多存在于植物细胞壁和细胞内层,大量存在于柑橘、柠檬、柚子等果皮中。白色至黄色粉状,无味。在酸性溶液中较在碱性溶液中稳定,通常按其酯化度分为高酯果胶及低酯果胶。高酯果胶在可溶性糖含量≥60%、pH=2.6~3.4的范围内形成非可逆性凝胶。低酯果胶一部分甲酯转变为伯酰胺,不受糖、酸的影响,但需与钙、镁等二价离子结合才能形成凝胶。
果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的初生壁和细胞中间片层的杂多糖,1824年法国药剂师首次从胡萝卜提取得到,并将其命名为“pectin”。 果胶主要是一类以D-半乳糖醛酸由 α-1,4-糖苷键连接组成的酸性杂多糖,除D-Gal-A外,还含有L-鼠李糖、D-半乳糖、D-阿拉伯糖等中性糖,此外还含有D-甘露糖、L-岩藻糖等多达
果胶为白色或带黄色或浅灰色、浅棕色的粗粉至细粉,几无臭,口感黏滑。溶于20倍水,形成乳白色粘稠状胶态溶液,呈弱酸性。耐热性强,几乎不溶于乙醇及其他有机溶剂。砂糖糖浆湿润,或与3倍以上的砂糖混合可提高溶解性。在酸性溶液中比在碱性溶液中稳定
果胶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自然饮食的一部分,是食品添加剂联合委员会推荐的安全无毒的天然食品添加剂,无每日添加量限制。果胶的功能很多,例如果胶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胶体,可作为一种胶凝剂、稳定剂、组织形成剂、乳化剂和增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 是一种优良的药物制剂基质;同时,果胶是一种良好的重金属吸附剂,这是因为果胶的分子链间能够与高价的金属离子形成“鸡蛋盒”似的网状结构,使得果胶具有良好的吸附重金属的功能;此外,果胶具有成膜的特性,持水性好以及抗辐射
⑥ 果胶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果胶作为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功效
从植物体中提取果胶的过程,是将果胶与其紧密相连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分离,将果胶转移到溶液中,然后经过沉淀将果胶析出。目前,果胶提取方法主要有:酸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离子交换法和酶提取法。
3.1.1 酸提取法
酸提取法是传统的工业果胶生产方法,是目前果胶提取工艺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果胶在稀酸溶液中水解的性质,将果皮中的原果胶质水解为水溶性果胶,使果胶从果皮中转到水相中,形成果胶水溶液,再用醇将果胶析出。
3.1.2 微波提取法
微波是一种频率为300 MHz~300 GHz的电磁波,其对应的波长为l mm~lm,比可见光的波长长,属高频波段的电磁波。它具有电磁波的反射、透射、干涉、衍射、偏振以及伴随着电磁波的能量传输等波动特性,还具有高频特性、热特性及非热特性。由于果胶胶质与细胞壁内的其它成分紧密连接从而抑制释放浸提,用微波法提取果胶时,微波辐射与细胞壁中的物质相互作用,不仅可以实现快速加热,还会破坏细胞壁将不同化学组成的成分分开来,使其进入溶液当中,微波辐射还能抑制皮内果胶酶作用避免果胶被酶解。
3.1.3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溶液中各种带电粒子与离子交换剂之间结合力的差异进行物质分离的操作方法。由于果皮中含有钙、镁等离子及其它杂质,会影响果胶的纯度和质量,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可去除杂质提高果胶的质量。
3.1.4 酶提取法
酶法提取果胶是继酸提取法、微波提取法之后出现的一种果胶提取新方法。酶法提取果胶用酶根据果皮成分的构成进行选择,采用最多的有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糖苷酶,使用这些酶将与果胶紧密相连的其它组分酶解,从而将果胶单独分离出来。
3.1.5 果胶沉淀方法
果胶的沉淀法分为乙醇沉淀法和盐析沉淀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果胶在醇和盐溶液中生成沉淀的原理。盐析法通常采用明矾作为沉淀剂,由于明矾溶液中的 Al3+带有与果胶中的游离羧基相异的电荷,从而将果胶溶液酸胺化后与果胶羧基反应生成果胶酸盐[92].乙醇沉淀法是最常用的果胶析出方法,在果胶提取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充分搅拌可生成沉淀。
盐沉淀法生产成本较低,但产品的灰分含量较高且色泽较深,品质较次。而乙醇沉淀法所生产的果胶灰分含量少、凝胶度高且色泽浅,品质好,虽然乙醇使用量较大,但是如果对废乙醇进行回收利用和循环使用,则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本章通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从柚子皮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测定了从柚子皮中所提取的果胶的酯化度。
⑦ 果胶糖的制作
(一)果胶粉制作工艺流程是:原料→预处理→抽提→脱色→浓缩→干燥→成品。
1.原料及其处理鲜果皮或干燥保存的柚皮均可作为原料。鲜果皮应及时处理,以免原料中产生果胶酶类水解作用,使果胶产量或胶凝度下降。先将果皮搅碎至粒径2~3mm,置于蒸汽或沸水中处理5~8min,以钝化果胶酶活性。杀酶后的原料再在水中清泡30min,并加热到90℃5min,压去汁液,用清水漂洗数次,尽可能除去苦味、色素及可溶性杂质。榨出的汁液可供回收柚苷。干皮温水浸泡复水后,采取以上同样处理备用。
2.抽提通常用酸法提取。将处理过的柚皮倒入夹层锅中,加4倍水,并用工业盐酸调ph至1.5~2.0,加热到95℃,在不断搅拌中保持恒温60min。趁热过滤得果胶萃取液。待冷却至50℃,加入1%~2%淀粉酶以分解其中的淀粉,酶作用终了时,再加热至80℃杀酶。然后加0.5%~2%活性炭,在80℃下搅拌20min,过滤得脱色滤液。
因柚皮中钙、镁等离子含量较高,这些离子对果胶有封闭作用,影响果胶转化为水溶性果胶,同时也因皮中杂质含量高,而影响胶凝度,故酸法提取率较低,质量较差。为解决以上问题,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1995)对酸法提取作了改进,即在酸法基础上,按干皮重量加入5%的732阳离子交换树脂或按浸提液重量加入0.3%~0.4%六偏磷酸钠,前者果胶得率可提高7.2%~8.56%,胶凝度提高30%以上,而后者得率提高25.35%~35.2%,其胶凝度可达180±3。
3.浓缩采用真空浓缩法,在55~60c的条件下,将提取液的果胶含量提高到4%~6.5%后进行后续工序处理。作者和国内其他单位研究表明,超滤可用于果胶液浓缩,如用切割分子量为50000u的管式聚丙烯腈膜超滤器,在温度45℃、ph3.0、压力0.2mpa条件下进行超滤浓缩,可将果胶浓度浓缩至4.21%,而其杂质含量和经常性生产费用分别仅为真空浓缩的1/5和1/2~1/3。
4.干燥常用方法为沉淀干燥法,即用95%酒精或铝、铜等金属盐类使果胶沉淀。以酒精沉淀法制取的果胶质量最佳。其方法是:在果胶浓缩液中加入重量1.5%的工业盐酸,搅匀,再徐徐加入等量的95%酒精,边加边搅拌,使果胶沉淀析出。再用80%的酒精洗涤,除去醇溶性杂质。然后用95%酸性酒精洗涤2次,用螺旋压榨机榨干后,将果胶沉淀送入真空干燥机在60℃下干燥至含水量10%以下,把果胶研细,密封包装即成果胶粉成品。用金属盐类沉淀果胶,其杂质含量较高,现较少采用。
国外果胶干燥大多采用喷雾干燥,即用压力式喷雾干燥,将浓缩液在进料温度150~160℃,出料温度220~230℃的条件下干燥,连续化操作中可不断得到粉末状产品。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用超滤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是完全可行的,果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⑧ 什么是果胶起什么作用
果胶
pectin
一类多糖的总称。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内层,为内部细胞的支撑物质。柑橘、柠檬、柚子等果皮中约含30%果胶,是果胶的最丰富来源。按果胶的组成可有同质多糖和杂多糖两种类型:同质多糖型果胶如D-半乳聚糖、L-阿拉伯聚糖和D-半乳糖醛酸聚糖等;杂多糖果胶最常见,是由半乳糖醛酸聚糖、半乳聚糖和阿拉伯聚糖以不同比例组成,通常称为果胶酸。不同来源的果胶,其比例也各有差异。部分甲酯化的果胶酸称为果胶酯酸。天然果胶中约20%~60%的羧基被酯化,分子量为2万~4万。果胶的粗品为略带黄色的白色粉状物,溶于20份水中,形成粘稠的无味溶液,带负电 。果胶广泛用于食品工业,适量的果胶能使冰淇淋、果酱和果汁凝胶化.
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胶凝化和乳化稳定作用,已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及纺织行业。柚果皮富含果胶,其含量达6%左右,是制取果胶的理想原料。果胶分果胶液、果胶粉和低甲氧基果胶三种,其中尤以果胶粉的应用最为普遍。现介绍从柚皮中制取果胶粉和低甲氧基果胶的加工技术。
(一)果胶粉 制作工艺流程是:原料→预处理→抽提→脱色→浓缩→干燥→成品。
1.原料及其处理 鲜果皮或干燥保存的柚皮均可作为原料。鲜果皮应及时处理,以免原料中产生果胶酶类水解作用,使果胶产量或胶凝度下降。先将果皮搅碎至粒径2~3mm,置于蒸汽或沸水中处理5~8min,以钝化果胶酶活性。杀酶后的原料再在水中清泡30min,并加热到90℃5min,压去汁液,用清水漂洗数次,尽可能除去苦味、色素及可溶性杂质。榨出的汁液可供回收柚苷。干皮温水浸泡复水后,采取以上同样处理备用。
2.抽提 通常用酸法提取。将处理过的柚皮倒入夹层锅中,加4倍水,并用工业盐酸调ph至1.5~2.0,加热到95℃,在不断搅拌中保持恒温60min。趁热过滤得果胶萃取液。待冷却至50℃,加入1%~2%淀粉酶以分解其中的淀粉,酶作用终了时,再加热至80℃杀酶。然后加0.5%~2%活性炭,在80℃下搅拌20min,过滤得脱色滤液。
因柚皮中钙、镁等离子含量较高,这些离子对果胶有封闭作用,影响果胶转化为水溶性果胶,同时也因皮中杂质含量高,而影响胶凝度,故酸法提取率较低,质量较差。为解决以上问题,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1995)对酸法提取作了改进,即在酸法基础上,按干皮重量加入5%的732阳离子交换树脂或按浸提液重量加入0.3%~0.4%六偏磷酸钠,前者果胶得率可提高7.2%~8.56%,胶凝度提高30%以上,而后者得率提高25.35%~ 35.2%,其胶凝度可达180±3。
3.浓缩 采用真空浓缩法,在55~60c的条件下,将提取液的果胶含量提高到4%~6.5%后进行后续工序处理。近来作者和国内其他单位研究表明,超滤可用于果胶液浓缩,如用切割分子量为50 000u的管式聚丙烯腈膜超滤器,在温度45℃、ph3.0、压力0.2mpa条件下进行超滤浓缩,可将果胶浓度浓缩至4.21%,而其杂质含量和经常性生产费用分别仅为真空浓缩的1/5和1/2~1/3。
4.干燥 常用方法为沉淀干燥法,即用95%酒精或铝、铜等金属盐类使果胶沉淀。以酒精沉淀法制取的果胶质量最佳。其方法是:在果胶浓缩液中加入重量1.5%的工业盐酸,搅匀,再徐徐加入等量的95%酒精,边加边搅拌,使果胶沉淀析出。再用80%的酒精洗涤,除去醇溶性杂质。然后用95%酸性酒精洗涤2次,用螺旋压榨机榨干后,将果胶沉淀送入真空干燥机在60℃下干燥至含水量10%以下,把果胶研细,密封包装即成果胶粉成品。用金属盐类沉淀果胶,其杂质含量较高,现较少采用。
目前国外果胶干燥大多采用喷雾干燥,即用压力式喷雾干燥,将浓缩液在进料温度150~160℃,出料温度220~230℃的条件下干燥,连续化操作中可不断得到粉末状产品。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用超滤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是完全可行的,果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二)低甲氧基果胶 制作低甲氧基果胶的方法主要有碱法、酸法和酶法3种。现介绍碱法和酶法两种。
1.碱法 把果胶浓缩液放入不锈钢锅中,加氢氧化铵调ph至10.5,15℃下恒温保持3h。再加等体积的95%酒精和适量盐酸,使ph降至5左右。搅拌后静置1h,滤出沉淀果胶,榨干,再分别用50%和95%酒精各洗涤1次,压干后摊于烘盘上,在65℃真空干燥器中烘干,取去磨细、包装即得成品。产率大约为果胶量的90%。
2.酶法 即用果胶脂酶脱脂提取低甲氧基果胶。广东省果树研究所蔡长河等(1996)成功地研制出采用酶法从柚皮中提取低脂果胶的工业化生产技术。与传统碱法和酸法相比,其具有工艺易于控制、产品质量高、节省能耗和降低成本等优点,现对该法作一简单介绍,其工艺流程如下:
柚皮→粉碎→水洗→脱脂→提胶→压滤→沉析→压滤→除盐醇洗→压滤→干燥→粉碎→成品。
原料搅碎:将原料搅碎成3~5mm大小。
水洗:50℃清水浸泡30min,离心,再用清水漂洗2~3次,直至洗出液呈无色为止。
脱脂:加入适量碳酸钠以激活果皮内源pe酶,进行脱脂。工艺条件以温度50℃,时间1h,ph7.0,碳酸钠为7g/kg新鲜皮(25g/kg干皮)的组合为最佳。
提胶:加盐酸(调ph1.7~2.0)在95℃下提胶。
沉析:加入适量cacl2沉析果胶。
除盐醇洗:将盐酸、草酸按1:3的比例混合,在醇溶液中除盐,并经多次醇洗,
干燥和粉碎:在60℃下真空烘干,烘干后的果胶用粉碎机粉碎成果胶粉。该法果胶得率鲜柚皮为3.5%~4%,干柚皮为12%~15%,胶凝度100±5,脂化度小于50%,达到了美国fcc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