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净水问答 > 超滤系统对COD去除

超滤系统对COD去除

发布时间:2022-08-18 11:03:00

『壹』 污水处理中影响COD去除率的因素有哪些

水处理中影响COD去除率的因素有3个:
1、进水水质决定去除率,一般难降解的专工业废水比生属活污水去除率低。
2、处理设施设计与现状是否匹配的问题,比如水力负荷过高等问题。
3、系统运行操作是否得到的问题,比如污泥浓度控制过高,曝气过度,营养剂缺乏等。
池容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污泥浓度可以增强COD、N、P的去除效果,但是怎么判断池子容积不够用了?
主要看MLSS是否合理以及去除率和供氧情况。
1、MLSS一般不高于4000mg/l,高了的话沉降、供氧会有问题。
2
、去除率,自然看是否可以满足出水合格的要求。
3、供氧的话,如果MLSS太高的话,则供氧会跟不上,很多时候可能会小于1.0mg/l。

『贰』 污水中COD超标怎么办

1、絮凝剂法去除COD:
采用化学混凝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很大程度上降低废水的COD。所谓化学混凝法是指通过向废水中投加絮凝剂,利用絮凝剂的吸附架桥,压缩双电层及网捕作用,使水中胶体及悬浮物失稳、相互碰撞和凝聚转而形成絮凝体,再用沉淀或气浮工艺使颗粒从水中分离出来以达到净化水体的方法。
2、微生物法去除COD:
生物法是靠微生物酶来氧化或还原有机物分子,破坏其不饱和键及发色基团,从而达到处理目的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由于微生物繁殖速率快、适应性强、成本低廉,近年来在煮练废水的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电化学法去除COD:
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的实质,就是直接或间接的利用电解作用,把水中污染物去除,或把有毒物质变成无毒或低毒物质。
4、微电解法去除COD:
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又称内电解法。它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5、吸附法去除COD:
可以通过活性炭、大孔树脂、膨润土等活性吸附材料,吸附处理污水里的颗粒有机物、色度。可以作为前处理,降低比较容易处理的COD。
6、氧化剂法去除COD:
近年来,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但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寻求更高效的催化剂,催化剂分离与回收等。

『叁』 为什么一些工厂用mbr膜生物反应器而不用超滤反渗透

首先你需要知道这两种膜的区别

膜生物反应器( MBR )、超滤( UF )作为反渗透( RO)的预处理工艺在实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给RO工艺提供优质、稳定的水质,比较了两个工艺的出水水质和运行稳定性。

工艺部分

  1. UF系统由于选用了内压式中空纤维膜, 为防止悬浮固体干扰其正常运行, 故对二沉池出水进行了气浮、过滤等预处理, 并以预处理后的出水作为UF系统的进水。

  2. UF系统的工艺参数:设计膜通量为68L/(m2/h),循环倍比为2系统回收率为90%,跨膜压力为0.04~ 0.12MPa。

  3. MBR系统由于选用了外压式中空纤维膜, 无需单独增设预处理设备,只用常规格栅分离后进行调解处理后的出水作为MBR系统的进水。

  4. MBR系统的工艺参数:设计膜通量为40L/(m2/h),平均污泥浓度(MLSS)6.66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7~ 8h气水比为16:1跨膜压力为0.016~ 0.02MPa。

结论与建议

  1. MBR与UF系统用于深度处理废水,其出水水质良好。UF系统出水浊度平均为0.18NTU, COD平均为22.1mg /L, SDI平均为2.50; MBR系统出水浊度平均为0.14 NTU, COD平均为20.1 mg /L, SDI平均为2.22。

  2. 在对浊度的去除上, MBR系统无论是出水浊度平均值还是出水浊度的稳定性均优于UF系统。在对 COD的去除上, UF系统对预处理工艺出水的COD去除效果不明显; MBR系统耐COD冲击负荷的能力较强, 但对经纯氧曝气工艺处理后的剩余难生物降解COD的去除效果不佳。

  3. 针对废水的水质特点,为满足RO工艺对进水水质及其稳定性的要求,可在纯氧曝气池后设置一个水力停留时间较短的膜分离池(池内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代替二沉池,以提高系统的出水水质和抗冲击负荷能力。

『肆』 超滤膜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中对COD有去除作用吗

有。焦化废水在生化二沉池后有机物分子量并不大,所以超滤膜在焦化废水处理中对COD的去除主要体现在了对胶体和微生物上面。

『伍』 超滤膜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超滤膜的应用领域复

1.纯水和超纯水的制制备工艺用于超纯水的反渗透预处理和末端处理。

2.用于分离工业水中的细菌、热源、胶体、悬浮物和大分子有机物。

3.饮用水和矿泉水的净化;

3.发酵、酶制剂工业和制药工业的浓缩、纯化和澄清;

4.果汁浓缩和分离;

5.大豆、乳制品、制糖业、白酒、茶汁、醋等的分离、浓缩和澄清;

6.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净化和回收;

7.用于分离、浓缩和净化生物制品、医药产品和食品工业;

8.还可用于血液处理、废水处理和超纯水制备中的末端处理装置。

『陆』 超滤膜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中对COD有去除作用吗

有.焦化废水在生化二沉池后有机物分子量并不大,所以超滤膜在焦化废水处理中对COD的去除主要体现在了对胶体和微生物上面.

『柒』 超滤膜能去除水中有机物吗

超滤膜能否去除水中的有机物?

答案是否定的。超滤可以很容易的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这是一种误解。

1、关于水中有机物的形态

按形态来分,水中有机物也和水中无机物一样,可以分为悬浮态、胶态和溶解态三大类。

对溶解态有机物的定义,是依据测定方法来理解。目前普遍应用的测定方法是将水样通过0.45μm(或0.15μm)滤膜过滤,通过滤膜后的水中有机物作为溶解态有机物,没有通过滤膜的有机物作为悬浮态和胶态有机物。有人选用0.15μm滤膜,这是因为在无浊度水制备中将透过0.15μm滤膜的水作为零浊度水。试验表明,水通过0.45μm或0.15μm滤膜后,对水中有机物量影响不大,所以目前一般均将通过0.45μm滤膜的水中有机物作为溶解态有机物。

根据这种观点,水分析中测定的COD,也可以分为悬浮态和胶态有机物的COD和溶解态有机物的COD二部分。原水都是先经过混凝、澄清、过滤之后才作为离子交换的进水,反渗透的进水在过滤之后还要再经过二次混凝或细砂过滤,这样的水,应该说其中的悬浮态和胶态有机物已大部分去除,水的COD中大部分是溶解态有机物的COD。试验表明,原水在混凝、澄清、过滤阶段,对水中溶解态有机物去除甚微,有时甚至为0,而对水中悬浮态和胶态有机物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

所以,我们笼统讲某种处理方法可以去除水中多少有机物,即COD去除率为多少是不确切的,也不全面的。水处理中面临的困难不是总的有机物(COD)的去除率能提高到多少,因为在悬浮态和胶态有机物含量高的水中,应用一般的混凝、澄清、过滤的方法,就可以把总有机物(COD)去除率提高到很高的数值。

因此,反渗透(或离子交换)进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溶解态有机物,反渗透(或离子交换)进水的COD指标也主要是指溶解态有机物的COD。要使反渗透(或离子交换)进水的COD达到标准,其主要任务也是降低水中溶解态有机物的量。

『捌』 垃圾渗滤液处理DTRO工艺与STRO工艺比较

1、结构构成不同:垃圾渗滤液处理DTRO工艺流程简洁紧凑,设备成套装置标准化,DTRO两级工艺成套装置中集成了用于预处理的砂滤系统、保安过滤器,用于反渗透分离的膜组件、高压泵、循环泵,用于系统清洗的清洗水箱以及用于设备供电及控制的MCC柜和PLC柜等。

STRO系统所采用的PT/ST膜组件具有膜污染低,填充密度高,盐分通过率低和能够实现内置标准清洗和维护的优势。同时STRO系统具有反渗透单元可拆卸、系统安装及维修简单、设备占地小及可安置在集装箱移动等特点。非常适用于小规模垃圾渗滤液处理。

2、各自的性能点偏向不同:垃圾渗滤液处理DTRO工艺工艺稳定性强、维护简单、能耗低DTRO膜组件有效避免膜的结垢,膜污染减轻,使反渗透膜的寿命延长。

采用STRO工艺处理渗滤液,系统运行效能高且稳定,对氨氮去除率99.2%-99.5%,对COD去除率在99.5%以上,对电导率去除在92%-95%,出水中未检测处SS,结合浓缩液回灌,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

(8)超滤系统对COD去除扩展阅读:

垃圾渗滤液的性质随着填埋场的运行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主要是由填埋场中垃圾的稳定化过程所决定的。垃圾填埋场的稳定化过程通常分为五个阶段。

即初始化调整阶段(Initial
adjustment phase)、过渡阶段(Transition phase)、酸化阶段(Acid phase)、甲烷发酵阶段(Methane fermentation phase)和成熟阶段(Maturation phase)。

垃圾渗滤液处理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雨水冲刷和地表水、地下水浸泡而渗滤出来的污水。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垃圾自身含水、垃圾生化反应产生的水、地下潜水的反渗和大气降水,其中大气降水具有集中性、短时性和反复性,占渗滤液总量的大部分。

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性质取决于垃圾成分、垃圾的粒径、压实程度、现场的气候、水文条件和填埋时间等因素。

『玖』 纳滤能否有效去除水中的COD BOD5和TOC

首先,纳滤膜(Nanofiltration Membranes)是80年代末期问世的一种新型分离膜,其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约为-2000Da,由此推测纳滤膜可能拥有lnm左右的微孔结构,故称之为“纳滤”。纳滤膜大多是复合膜,其表而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构成,因而对无机盐具有一定的截留率。国外已经商品化的纳滤膜大多是通过界面缩聚及缩合法在微孔基膜上复合一层具有纳米级孔径的超薄分离层。
纳滤膜能截留纳米级(0.001微米)的物质。纳滤膜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截留溶解盐类的能力为20%-98%之间,对可溶性单价离子的去除率低于高价离子,纳滤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镭,且部分去除溶解盐,在食品和医药生产中有用物质的提取、浓缩。纳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3.5-30bar。
纳滤过程的关键是纳滤膜。对膜材料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高、耐酸碱及微生物侵蚀、耐氯和其它氧化性物质、有高水通量及高盐截留率、抗胶体及悬浮物污染,价格便宜且采用的纳滤膜多为芳香族及聚酸氢类复合纳滤膜。复合膜为非对称膜,由两部分结构组成:一部分为起支撑作用的多孔膜,其机理为筛分作用;另一部分为起分离作用的一层较薄的致密膜,其分离机理可用溶解扩散理论进行解释。对于复合膜,可以对起分离作用的表皮层和支撑层分别进行材料和结构的优化,可获得性能优良的复合膜。膜组件的形式有中空纤维、卷式、板框式和管式等。其中,中空纤维和卷式膜组件的填充密度高,造价低,组件内流体力学条件好;但是这两种膜组件的制造技术要求高,密封困难,使用中抗污染能力差,对料液预处理要求高。而板框式和管式膜组件虽然清洗方便、耐污染,但膜的填充密度低、造价高。因此,在纳滤系统中多使用中空纤维式或卷式膜组件。
在我国,对纳滤过程的理论研究比较早,但对纳滤膜的开发尚处于初步阶段。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纳滤膜的开发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达到了商品化的程度,如美国Filmtec公司的NF系列纳滤膜、日本日东电工的NTR-7400系列纳滤膜及东丽公司的UTC系列纳滤膜等都是在水处理领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商品化复合纳滤膜。
对于一般的反渗透膜,脱盐率是膜分离性能的重要指标,但对于纳滤膜,仅用脱盐率还不能说明其分离性能。有时,纳滤膜对分子量较大的物质的截留率反而低于分子量较小的物质。纳滤膜的过滤机理十分复杂。由于纳滤膜技术为新兴技术,因此对纳滤的机理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关文献还很少。但鉴于纳滤是反渗透的一个分支,因此很多现象可以用反渗透的机理模型进行解释。关于反渗透的膜透过理论[2]有朗斯代尔、默顿等的溶解扩散理论;里德、布雷顿等的氢键理论;舍伍德的扩散细孔流动理论;洛布和索里拉金提出的选择吸附细孔流动理论和格卢考夫的细孔理论等。
纳滤膜的过滤性能还与膜的荷电性、膜制造的工艺过程等有关。不同的纳滤膜对溶质有不同的选择透过性,如一般的纳滤膜对二价离子的截留率要比一价离子高,在多组分混合体系中,对一价离子的截留率还可能有所降低。纳滤膜的实际分离性能还与纳滤过程的操作压力、溶液浓度、温度等条件有关。如透过通量随操作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截留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等。
所以,纳滤膜可以去除大部分COD及BOD和TOC

『拾』 用超滤膜处理水样,监测的指标为,色度、酸度、总铁、COD

因为超滤不吸收色素、铁、酸度这些离子。COD偏高应该是误差或者超滤膜材质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超滤系统对COD去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05老宝来汽油滤芯在哪里 浏览:213
水垢是晶体 浏览:917
辽阳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如何处理 浏览:963
洗碗厂污水设备多少钱 浏览:832
滤芯器什么牌子好 浏览:392
电流互感器如何提升精度 浏览:701
自己清洗ro膜 浏览:565
一体式净水器滤芯有什么区别 浏览:3
大话西游2男鬼用什么武器回血最好 浏览:312
如何选择饮水器滤芯的规格 浏览:875
水龙头净水器出水少怎么办 浏览:965
义骑v8摩托车机油滤芯在哪里 浏览:423
瑞士原厂空气滤芯多少钱一个 浏览:146
进口纯净水机哪个品牌好 浏览:100
硫酸亚铁处理污水方法 浏览:716
一套污水排水系统大概多少钱 浏览:921
污水处理厂一个月有多少污泥 浏览:180
前洲污水处理厂厂长 浏览:180
我的世界神秘高效要素蒸馏 浏览:553
深圳废水处理设备 浏览: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