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道路施工雨污水技术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道路施工雨污水技术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市政道路建设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地方建设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有着巨大影响,其施工质量关系着诸多民生问题,同时也体现了政府的工作能力。但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施工工期拖延,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出行,施工质量不高,市政道路使用寿命低,施工技术难度大,企业管理仍存在漏洞。因此企业务必要科学合理制定工期并严格执行,增强施工质量的监管以及对技术设备的管理,从而大幅度提高施工质量。
一、前期准备工作分析
(一)施工材料的选择
道路雨污水施工的复杂度,使瞎凳得雨污水施工具备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施工人员在开展具体的施工作业之前,就必须要加强对施工材料进行选择的力度,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能够在达到国家要求的同时,也能够在整个道路工程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1)对道路雨污水的施工现场做最全面的勘察,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2)做详细的土质结构检测工作,比如:检测施工现场的土质所能承受的最大载重力等;
(3)依据土质检测的最终结果,制作出符合本道路雨污水施工项目的材料采购清单。
(二)制作管道设计图稿
道路雨污水项目中所使用的每根管道的规格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制作管道设计图稿的时候,设计人员应当先对管道施工的坡度进行一次测量,然后再依据坡度的实际情况,对管道的设计图稿进行合理的设计。其次,设计人员在制作管道设计图稿时,也要确保管道内部水流的速度能够介于自清流速和冲刷流速的范围之间。倘若达不到这样的要求,那么设计人员就必须要告诉施工人员,并让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处理。
(三)预置保护措施
在进行雨污水工程作业之前,为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要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1)为工程的施工设置相应的警告标语;
(2)在整个施工场地的外围设置阻拦带,并立上“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等标语;
(3)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要佩戴安全帽。
(四)道路开挖工作的前期准备跟进道路开挖作业之时,施工人员要严格依照设计图稿上的内容,开展道路开挖位置的校对工作。倘若,施工人员在校对工作中发现了与设计图稿不相符的内容,键迅那么就应当让设计人员对设计图稿进行适当的变更,以确保施工作业的准确性。
二、道路雨污水设计要点
(一)雨水管道位置
对于机动车道宽度低于24.0m的情况而言,在设计雨水管道位置时,建议将其设置在机动车道以下区域,且原则上需要回避车轮轨迹线的位置。结合现行设计规范中的要求来看,雨水口的连接管道长度应当严格控制在25.0m范围内,埋设深度应当在1.0m.以内。对于机动车道宽度高于24.0m的情况而言,在设计雨水管道位置时,建议按照如下几种情况进行考虑:第一类情况是,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为一体化,且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有绿化带,满足以上条件,认为雨水管需要设置在车行道内侧区域,且原则上避开车轮轨迹线的位置;第二类情况是,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为一体化,且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没有设置有绿化带,满足以上条件,认为在道路宽度不足24.0m的情况下,将雨水管道设置在距离红线内侧的1.0m位置,在道路宽度高于24.0m的情况下,将雨水管道设置在靠近机动车道外边线2.0m位置的非机动车道上。
(二)污水管道位置
原则上污水管道建议布置在雨水管道另一侧道路的红线内边1m处。同时,污水管道一般管径都不大(除掉进污水处理厂的主干管部分,剩余部分的管径多在d800以磨亮旅内)。因此,与之相对应的检查井最大外径尺寸多不足2m。考虑到这一特点,建议将污水管布置在机动车道以外位置,一方面可以减少管道布置所占用的地下空间,另一方面也不会对其它管线的埋设产生较大影响。根据《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要求,路幅宽度小于50m的,宜单侧布置雨污水管线。
三、道路雨污水施工技术
(一)坑槽开挖
坑槽开挖的工程量较小,且难度也偏低,这就让许多施工人员忽略了其的重要性,导致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坑槽的大小不符合施工要求、坑槽的位置与设计图稿上的相差甚远以及坑槽的深度达不到施工要求等。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整个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在面对坑槽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之时,施工人员就要对其加以重视,并采取一系列合理的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
(二)管道防漏
在道路雨污水施工的过程当中,经常都会出现管道漏水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管道自身不具备很高的防渗效能;另一个则是管道的连接处出现了裂缝,使得管道内部的雨污水通过裂缝渗透了出来。于是,为了有效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施工人员在进行具体施工作业的时候,就务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对管道进行选购的时候,一定要严格依照施工的要求,对管道的材质实施检查作业,以确保管道能够适用于当前的道路工程;
(2)管道入库前,要进行质量检测,比如:检测材料的材质、规格、以及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重力等,并依据检测结果做好检测报告。
(三)回填土下陷
引发回填土出现下陷问题的因素,有两个:
(1)填料的质量达不到施工的标准;
(2)回填土的含水量过高。因此,在进行回填作业的时候,一定要严格依照国家的相关标准,选择一种符合施工要求的填料。另外,也要依据管道施工现场的土质,对回填土的含水量进行勘测,以确保回填土的含水量能够满足当前土质的要求用。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回填土出现下陷问题的概率。
(四)回填作业
在坑槽开挖之后,要对坑槽的内壁进行回填作业,而回填时所选用的填料可以是:碎石或者是素土等。其次,在进行回填作业的过程中,也应严格注意以下几点:
(1)对坑槽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若发现有少量积水,那么还应当将这些积水及时处理掉;
(2)进行回填作业时,若碰上雨天,还应该采取保护措施,对坑槽进行合理的保护,以防止雨水给回填作业带来的影响;
(3)做好井口之间的连接工作,让雨污水的排出方式满足“从雨水井直接流向沉泥井”这一过程。
【结语】综上所述,道路雨污水设计作为整个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它的质量会直接对施工质量乃至整个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面对雨污水施工中存在着的问题的时候,施工人员就必须要利用雨污水设计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唯有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道路雨污水施工的质量。与此同时,也可以让雨污水设计施工技术成为能够推动我国道路工程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贰』 室外污水管道与给水管道的水平距离是多少啊
室外污水管道与给水管道的水平距离是在0.7米~2.0米之间,
详细根据管道直径参见国家标准GB 59187-2012表8.2.11。
『叁』 污水检查井设置距离标准规定是多少
建筑小区用塑料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 CECS227:2007 里面有规定的,200~400的污水管道间距宜为40m,500~700的污水管道间距为60m。
『肆』 污水管道与家用水井必须要保持多少距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九条第七款明文规定:企业事业专单位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属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其他废弃物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的,可以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伍』 室外管网给水管 与排水管间距最小多少,在线等待
参照GB50242 第9.2.11条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在不同标高平行敷设时,垂直间距在500mm以内时,给水管管径小于等于200mm时,两管管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1.5mm,管径大于200mm的,不得小于3m。
第4.2.5条给水管与排水排出 管的水平间距不得小于1m,室内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敷设时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敷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给水管应敷设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敷设在排水管下面,给水管应该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倍。
(5)污水管道与红线间距多少扩展阅读:
排水管主要用途
1. 高速公路纵向、横向排水及透水;
2. 高速公路各种档土墙背面及边沟垂直、水平排水;
3. 隧道、地下道之排水;
4. 市政工程、净水厂、污水厂、垃圾场等给排水;
5. 高尔夫球场、运动场、公园等休歇绿地之排水;
6. 山坡地开发边坡水土保持;
7. 整地工程之地下排水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管网
网络-排水管
网络-间距
『陆』 城市供水管道与其他管线及建筑物的间距规定
按GB50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附录 给水管与其他管线及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
表A.0.1 给水管与其他管线及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
序号 建(构)筑物或管线名称 与给水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m)
D≤200mm D>200mm
1 建筑物 1.0 3.0
2 污水、雨水排水管 1.0 1.5
3 燃气管 中低压 P≤0.4MPa 0.5
高压 0.4MPa<P≤0.8MPa 1.0
0.8MPa<P≤1.6MPa 1.5
4 热力管 1.5
5 电力电缆 0.5
6 电信电缆 1.0
7 乔木(中心) 1.5
8 灌木
9 地上杆柱 通信照明及<10kV 0.5
高压铁塔基础边 3.0
10 道路侧石边缘 1.5
11 铁路钢轨(或坡脚) 5.0
附录B 给水管与其他管线最小垂直净距
表B.0.1 给水管与其他管线最小垂直净距(m)
序号 管线名称 与给水管线的最小垂直净距(m)
1 给水管线 0.15
2 污、雨水排水管线 0.40
3 热力管线 0.15
4 燃气管线 0.15
5 电信管线 直埋 0.50
管块 0.15
6 电力管线 0.15
7 沟渠(基础底) 0.50
8 涵洞(基础底) 0.15
9 电车(轨底) 1.00
10 铁路(轨底) 1.00
『柒』 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之间的最小距离是多少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
1、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2、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的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倍。
3、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容。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
4、高层建筑中明设排水塑料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早岩防辩桐火套管。
(7)污水管道与红线间距多少扩展阅读: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第2.4.6条:生活给水引入管与污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0m。
第2.4.7条:建筑物内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时应为0.5m;交叉埋设时应为0.15m、且给水管宜在排水管的上面。
第2.4.10条: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同沟或共架敷设时、宜敷设在排水管、冷冻管的上面或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给水管不宜与输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体或气体的管陆灶御道同沟敷设。
第2.4.11条:管道井的尺寸、应根据管道数量、管径大小、排列方式、维修条件、结合建筑平面和结构形式等合理确定。管道井当需进入检修时、其通道宽度不宜小于0.6m。
『捌』 管廊与用地红线间距要求
断面形式应根据纳入管线的种类及规模、建设方式、预留空间等确定;
2. 应满足管线安装、检修、维护作业所需要的空间要求,管廊内部净高不宜小于2.4米,双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检修通道净宽不宜小于1.0米,单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检修通道净宽不宜小于0.9米;
3. 管线布置应根据纳入管线的种类、规模及周边用地功能确定;
4. 天然气管道应在独立舱室内设置,热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质时应在独立舱室内设置;
5. 热力管道不应与电力管道同舱设置;
6. 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不应与通信电缆同侧设置;
7. 给水管道与热力管道同侧布置时,给水管道宜在上方;
8. 进入综合管廊的排水管应采用分流制,雨水纳入综合管廊可利用结构本体或采用管道排水方式;
9. 污水纳入综合管廊应采用管道排水方式,污水管道宜设置在综合管廊的底部。
『玖』 市政工程雨水管与污水管间距要求多少
市政工程抄雨水管与污水管间距要求多少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GB 50014-2006) 及《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雨水管与污水管的水平距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GB 50014-2006) 及《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雨水管与污水管的水平距离没有要求,只要满足施工要求,可以做的下检查井即可;雨污水管垂直最小净距(管外壁)为0.15m
『拾』 谁知道室外给排水两管道之间的最小距离规范
给排水规范规定:来自
室外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
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在不同标高平行敷设,其垂直间距在500mm 以内时,给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 的,管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1.5m;管径大于200mm的,不得小于3m。
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的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