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泥沉降比控制在多少最合适
不同污水处理场的SV值差别很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SV值一般在%~30%之间。污泥沉降比 sludge settling velocity简称SV。是指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 min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比例,以%表示。
由于SV值测定简单快速,故常用于评定活性污泥浓度及质量。SV能反映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量和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SV值越小,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好。通过SV值变化可以判断和发现污泥膨胀现象的发生。SV值的大小与污泥种类、絮凝性能及污泥浓度等有关。
(1)污水沉降比例是多少扩展阅读
控制排泥:
SV30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污泥的沉降浓缩性能,又反映污泥浓度的大小,当沉降性能较好时,SV30较小,反之较高。当污泥浓度较高时,SV30较大,反之则较小。当测得污泥SV30较高时,可能是污泥浓度增大,也可能是沉降性能恶化,不管是哪种原因,都应及时排泥,降低SV30值。
采用该法排泥时,应逐渐缓慢地进行,一天内排泥不能太多。例如通过排泥要将SV30由50%降至30%时,可利用3~5天逐渐实现每天排出的污泥均匀地增加,切不可忽大忽小,避免造成整个活性污泥系统被破坏或者能力下降。
2. 请问污泥浓度在800-1500之间,那他的沉降比应该大概在什么范围之内啊
污泥沉降比等于污泥容积指数除以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不知道你说的污水是什么性质,如果是城市污水,污泥沉降比介于70-100之间为宜,取一个值就可以大体估算出沉降比。
不知这样计算是否满意。
3. 污泥沉降比是多少
城市污水厂SV30值一般在15%~30%,工业废水处理SV30值相对较高。测定SV30的器皿一般是1000mL的玻璃量筒。
SV30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体积百分比。它是分析污泥沉降性能的最简便方法。SV30值越小,污泥沉降性能就越好。SV30值越大,沉降性能越差。在无其他异常的情况下,SV30可作为剩余污泥排放的参考依据。
在进行沉降试验时,有时会发现污泥沉降界面不清的现象,这是因为污泥中絮粒大小的差异悬殊造成的,大粒絮粒迅速沉降,细小絮粒缓慢沉降,形成一个非连续层。这种情况在污泥短期缺乏营养或由于污泥中毒而造成部分解絮时尤为明显。
在进行沉降实验时,也要注意观察初始沉降情况。如果两种污泥SV30相等,而初始5min内的沉降速度不同,其沉降性能也是不同的。因此,有人建议采用SV5,即5min的污泥沉降体积来判断污泥沉降性能。
(3)污水沉降比例是多少扩展阅读:
活性污泥中的丝状菌数量与污泥的沉降性能密切有关。
判断污泥中丝状菌数量的多少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将污泥稀释涂片染色观察、测量,此法较麻烦,技术要求高但较精确;其二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目视评价。一般采用后一种方法,根据活性污泥中丝状菌与菌胶团细菌的数量相对比例,分成五个等级:
0级:污泥中几乎无丝状菌存在。
±级:污泥中存在少量丝状菌。
+级:存在中等数量的丝状菌,但总量少于菌胶团细菌。
++级:存在大量丝状菌,总量与菌胶团细菌大致相等。
+++级:污泥絮粒以丝状菌为骨架,数量大于菌胶团细菌。
大多数活性污泥都有丝状菌,它们是丝状微生物的统称。适量丝状菌的存在,有助于改善活性污泥的性状和提高净化能力。但当污泥中丝状菌数量超出正常范围后,就会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及处理效果。因为丝状菌数量越多,则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差。
当活性污泥中丝状菌数量处于0~±级时,可在二沉池形成一层致密的网状污泥层,并黏附沉降速率较慢的细小泥粒,共同形成较大的絮粒一起下沉,故出水清澈,漂泥极少。
当丝状菌数量达++级以上时,大量丝状菌由污泥絮粒中心向外伸展,往往形成“刺毛球”状的活性污泥骨架,阻碍了絮粒间的压缩,使污泥的SV30值升高,严重时SV30值接近100%,最终导致污泥膨胀、无法沉淀分离,使污泥在二沉池大量流失。
因此,在管理中,当污泥中丝状菌达到+级时,就应注意其数量的动态变化,若有继续增多的趋势,就必须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