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废水粪大肠菌群氨氮测定结果怎么看
废水污染常用的检测项目包括大肠菌群和氨氮两项,其中大肠菌群指的是被认为是潜在致病源的一类微生物,而氨氮是反映有机物分解后释放出来的一种有毒有害物质。以下是对废水大肠菌群和氨氮测定结果的详细解读:
1. 大肠杆菌群:
大肠杆菌群是肠道中普遍存在的一类细告亩菌,同时也是一类常见的水质指标,通常以每100mL水样中大肠菌群数量的MPN值(最可能袜蔽森数)来表示,例如其检测结果如“大肠菌群为10^5 MPN/100mL”。该数值越高,代表其中含有的微生物数量越多,同时,大肠菌群的检测也是判断水体是否受到粪便等污染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通常情况下,如果大肠菌群的检测值超出了国家或地方制定的相应排放标准,就说明该废水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
2. 氨氮:
氨氮是一种能够溶于水中、具有毒性和腐蚀性的有害物质,是判断废水有机质降解的环境因素之一,在污水处理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常以mg/L为单位进行测定,例如其检测结果为“氨氮浓度为50mg/L”。一般情况下,如果废水中氨氮的浓度超过了国家或地方制定的相应排放标准,这说明该废水对环境产生了潜在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废水的大肠菌群和氨氮测量数据仅仅是评价其水质性质的一部分,还要根据并腊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需要结合其他相关参数(如COD、BOD、PH值等)来综合判断废水的污染程度和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以保障环境与健康的安全。
❷ 如何检验污水处理池细菌生长是否良好
培养过程中由刚开始的浑浊黑水变成翻滚的棕色细小泥状颗粒,说明培养成功。
污泥投入使用之后,若变黑,说明缺氧;若变白,说明水过酸;掌握合适的PH、进出水量、曝气量应该不会出现太多问题
❸ 污水水质指标的生物性指标
(1)细菌总数
水中细菌总数反映了水体受细菌污染的程度。细菌总数不能说明污染的专来源,必须结合大肠菌群数来判属断水体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
(2)大肠菌群
水是传播肠道疾病的一种重要媒介,而大肠菌群被视为最基本的粪便传染指示菌群。大肠菌群的值可表明水样被粪便污染的程度,间接表明有肠道病菌(伤寒、痢疾、霍乱等)存在的可能性。
❹ 城市污水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细菌、原生动物、轮虫等各类微生物数量一般如何
MLVSS/MLSS一般在0.7-0.8左右。微生物数量,要看污泥的状态,微生物的数量反应活性污泥的好坏程度,一般钟虫较多时,说明污泥成熟,处理效果较好。轮虫较多时,说明污泥老化,处理效果差,而且曝气池,容易起带泥的泡沫。丝状菌能氧化分解有机物,但是丝状菌大量繁殖,超过菌胶团细菌数量时,引起争食,使污泥膨胀性差,严重时引起污泥膨胀,水质很差。
❺ 怎样看污水处理的化验数据
常规的PH,抄SS,COD,BOD,NH3-N,TP ,TN和设计袭出水,排放标准作对比!
其它的要看工艺和重点处理的物污染物!
MLSS,MLVSS,RSS,脱水机的脱后泥含水率和有机份
生物指标,大肠杆菌菌群数,细菌菌落数
出水余氯
一般的污水处理厂的化验大致就是这么多了,不过看各个指标要有联系的看,不能只用一个指标来看问题!
❻ 如何检验污水处理池细菌生长是否良好
判断方式:
看:
其一,使用显微镜观察原生动物,如果发现有大量活跃的原生动物,那么可以确定是有效果的。
其二,如果是活性污泥法培养,可以观察活性污泥的形状是否呈土黄色和沉降比。
其三,厌氧池和好氧池内有挂填料,肉眼直观地观察挂膜情况即可。
闻:主要是确定好氧池的味道是否有逐步减少和臭味减弱。
培养方法:
1、按好氧构筑单元有效容积 100ppm-1000ppm,投加比例可以依污水情况适量增减。其中河道治理和市政污水投加比例一般控制在 100ppm-300ppm。
2、按照 1:6 比例和污水溶解,投加到好氧段池体中,曝气量控制在溶解氧达到 3.5-4 左右,经过 24 小时,使微生物激活,附著菌床并进行繁殖,达到活跃状态。
3、建议采用阶段式调适进水,以减小对微生物之冲击,运行初期打开正常进水量的 1/3,后期逐步增加水量直至满负荷运行,时间一般为两周。如进水量设计负荷偏小,则可一次性全开。
4、监测与调试系统运行,约 30 天后在无若系统稳定,则无需再添加菌剂。
注意事项:
降解COD用复合菌,用于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
降解氨氮用硝化菌,用于好氧池(曝气池);
降解总氮用反硝化菌,用于兼氧池(缺氧池)。
❼ 污水监测的生物学指标
水质监测是一个监测水体的过程,主要用于监视和测定水中存在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监测过程中可依据水体含污染物情况、及水质的变化趋势而进行评价,可为环境管理领域、环境科学研究领域提供有力的数据和资料。最常用且有效的仪器是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污水厂水质监测系统是水质监测仪和监测中心组成的系统,方便且及时监测水质。
地表水监测和地下水监测是比较经常用到水质监测的对象;除此之外还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事故监测。水质标准可分为三种,物理指标、化学指标、以及微生物指标。那么,水质监测应该测的指标都有哪些?
水质检测指标主要包括:
1.水体的颜色色度:国家规定饮用水的色度应小于15度。
2.臭味程度:有机物存在于水体中导致臭味产生,原因包括原水水质改变以及水处理不充分。
3.浑浊度:浑浊度越高,说明水体中的有机物、病毒、细菌等等的微生物含量越高,消毒杀菌效果越差;反之微生物含量越少,消毒杀菌效果越好。
4.肉眼可见物:肉眼可见的水中悬浮的物质、水中存在的垃圾。
5.化学需氧量:化学氧化剂在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所需氧量称为化学耗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说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越多。
6.余氯:污水经过加氯消毒并反应一定的时间后,留在水中的有效氯量称为余氯。加氯消毒以保证供水水质。
7.细菌数量:水中含有多种细菌,来源极其广泛。国家规定饮用水含细菌标准为1毫升水中细菌总数应少于100个。
8.总大肠菌群:检测情况可说明水中是否含有粪便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
9.耐热大肠菌群:非常贴切地反映了食物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和总大肠菌群一样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❽ 每毫升生活污水里的细菌含量
提到“细菌”大家都会发自内心的反感,认为细菌就是万恶之源!人为什么会患上各种感染性疾病,还不是细菌作祟的结果嘛。
但你不知道的是,你的体内就有上亿个细菌,它们可以和人体和平共处,比如肠道内、女性阴道内都有菌群存在。
不过,细菌分布最多的区域就是肠道,人体内部有超过90%的细菌群都居住在肠道中,如果说细菌是小兵,那肠道就是它们发号施令的司令部。一旦司令部出现问题,那全身都会被连累、出现各种异常。
而想要避免肠道菌群毁了自己的健康,首先你就应该对肠道菌群有一个大致了解。在一个身体健康的成年人肠道内有三大类细菌,分别是有益菌、保持中立菌、有害菌,这三股势力互相制衡,谁都不能占据上风,所以人体才能够正常运转。
有益菌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双歧杆菌”,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让大肠正常运转、肠道黏膜吸收水分、促使大便成形、顺利排出。在双歧杆菌平衡的情况下,就不会出现腹泻症状。
有近90.3%的慢性腹泻患者,经过双歧杆菌的药物治疗后,都会逐渐恢复正常。除此外,双歧杆菌还有产生乳酸、乙酸、改善人体内部的ph值、促进人体吸收维生素等多个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双歧杆菌还能抑制致病菌,不让它们兴风作浪。
中立菌的代表就是大家熟知的“大肠杆菌”,它在有益菌和有害菌之间一直都保持着中立的态度,只要没人惹我,我就屹立不动。大肠杆菌可以抑制有害菌,同时还能合成各种维生素类,起到维持人体正常代谢、促使凝血的作用。
但是,如果一旦自身抵抗力下降、大肠杆菌的菌群被破坏,它就会诱发肠道感染、甚至是造成尿道感染、关节炎、败血症;
有害菌的代表为“沙门氏菌”,这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藏在各种肉类、蛋制品中。一旦摄入,就会造成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肌肉酸痛等多个不适症状出现。
这三类细菌虽然各具优势和劣势,但只要它们三足鼎立,身体就不会出现问题。而一旦你乱用药物、压力过大、长期作息不规律、不爱运动或盲目饮食,就会造成菌群紊乱,继而诱发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以下几个问题可能会找上自己:
1、大脑崩溃:
血清素这种让人感觉兴奋、幸福的物质,就来自于你的肠壁,肠道微生物正是通过了这种神经递质分子,才与大脑建立了直接联系。
当肠道菌群被破坏之后,就会对大脑产生强烈刺激,促使大脑分泌出皮质醇这种压力激素,让人陷入焦虑的情绪中;
2、心血管损伤:
肠道菌群是脂肪代谢的最主要参与者。当肠道菌群失去平衡之后,脂肪就无法正常代谢,以至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迅速升高,继而增加了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出现的风险;
3、肠胃损伤:
肠道菌群一旦失去平衡,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影响正常的肠胃蠕动能力,肠道蠕动可能会因此加速或变慢,其中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患者腹泻或便秘,甚至是会发展为肠易激综合征,连情绪都可能影响到肠道运转。
因此,肠道菌群的作用完全不容小觑,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注重肠道菌群的维持和平衡。
而想要让肠道菌群一直处于平衡状态,可以在生活中多吃一些含膳食纤维过多的食,成年人每天摄入30g的膳食纤维,就有助于肠道菌群平衡。
❾ 微生物实验一般一ml污水里面有多少细菌
细菌总数是指 1mL 水样中所含细菌菌落 的总数[cfu/g(mL)],可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检测。
❿ 污水中细菌总数测定法用的是哪个标准,谢谢!
医院污水不测细菌总数的,以粪大肠菌群值反映水的污染状况。标准参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466-2005 附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