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方污水溢流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为因素粗扰。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用水量的增加,河流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环境污染也增加,造成污水溢出。
二是自然因素。南方夏季降雨较为丰富,这使得河流水位升高,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加之地势的影老梁响,也岩含旦会造成污水溢流的现象。
三是技术因素。污水处理设施设计不合理,技术不够先进,污水治理设施不能及时处理污水,也会引起污水溢流现象。
2.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COD浓度偏低是什么原因
1.污水厂进水COD质量浓度偏低的现象产生原因
1)居民生活源头污水COD质量浓度偏低。目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逐渐增加,从居民户排出的污水COD质量浓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污水大部分还采用化粪方式经初期沉淀后排人市政污水管道,污染物经化粪池沉淀渗入地下.直接影响污水管网所收纳污水的COD质量浓度。
2)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内地下水自备水源,对污水处理厂进水COD质量浓度产生影响。自备水源用水费用相对自来水的价格便宜很多,市民节水意识不强。用水量大,不可避免有较多长流水现象,特别是地下水丰富地区,如果大量使用白备水源,加上自来水普及率较低,市政设施相对落后,对污水处理厂进水COD质量浓度产生了影响
3)管道沉积对污水处理厂进水COD质量浓度产生一定影响。如果污水管道坡降小,在施时没有严格控制高程,造成返坡现象,污水在管道流速偏低甚至长期积水,加之污水管道很长,污水中小颗粒将会在管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沉积,颗粒在沉积过程中会携带较多有机污染物质沉淀,导致通过管网进人污水处理厂的多是污水的上清液,这也是污水处理厂进水COD质量浓度偏低的原因之一。每次大雨初期虽有大量雨水进入污水管道,如果进水水质不降反升,这就表明管道的沉积效果对进水COD质量浓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4)成建制的居民小区大量污水无法纳入市政污水管道。根据调查,目前已经建成的住宅小区内基本上全部实行了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但是普遍存在区内排污管道高程错误,管道走向出现时高时低的现象.污水在小区管道内长期积累排不出去,再加上施工质量低劣,大部分污水渗入地下,排去的污水大部分是经过沉淀的上清液。同时,小区排水口乱接严重,许多雨水管道接入污水管道、雨季到来,大量的雨水进入污水管道。
5)雨水管道对污水管网的运行产生影响。部分城市在实施污水截流T程时,将雨水、污水管道连通,当雨水管道接人的河流水位相对较高时,可能发生河水倒灌现象,使河水进入污水管道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稀释了进水COD质量浓度。
6)部分城市污水主干管埋设较深。有的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管道之间密封性差,地下水进入污水管道,稀释了管道内的污水。
7)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内如果没有较高的丁业污染源污水处理厂进水COD质量浓度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2.解决方法
1)认真实行雨污管道分流制
实行单独污水管网系统是污水在封闭的条件下保证其COD质量浓度的主要措施。目前对城区合流制管道的改造以及对雨水管网进行截流是提高污水收集率,解决近期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不足的替代方案,在后期工作中应逐渐按完全的雨污分流方式进行改造,可以防止雨水、河水进入污水管道。
2)加强排水设施施丁质量管理
污水管道施丁质量直接影响污水COD质量浓度,如果污水管道密闭性差,将导致污水渗漏或者地下水涌入污水管道。由于污水是依靠自重向前流淌,如果高程发生偏差将导致污水无法流动.严重时发生梗阻,造成污染物渗漏,管道内污水COD质量浓度降低。因此.加强污水管道施工及验收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是保证污水管道正常运行的必要措施之一。
3)取消自备水源井
对城市自备水源进行普查治理,减轻因自备井取水对城市污水管网造成的压力,特别是取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的城市,取消自备井源,既可以减轻城市污水管网的输水负担,也可以防止地表沉降,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4)改造现有三级污水管网收集系统
随着城市发展,污水管网主干管已经形成网络.但是现有城市污水级支管急需完善。在污水收集效率不高的老城区,将排污盖板沟、化粪池进行改造,将污水支管延伸到各个住宅小区、商业密集区,防止污水在源头阻塞、渗漏,可以部分解决污水处理厂进水COD质量浓度不高的问题,从源头上堵住污染源泄露,增加污水收集量。
5)加强污水设施管理,认真执行排水许可制度
在城市内规范排水设施建设行为,严格实行雨污分流。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涉及排水设施的工程进行规划验收时,应当组织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参与验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排水户在取得排水许可证之前私自将排水口接人市政污水管网,防止雨污混接的现象发生。
3.结语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发生的进水COD质量浓度偏低的现象应引起重视。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优化城市污水管网布局,促进城市污水处理行业有序发展。是目前解决污水处理厂进水COD质量浓度偏低问题,推进城市污染减排工作科学化的必经之路。
3. 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自然污染:是由自然法则的变化和土壤中矿物质对水源的污染造成的;
2.人为污染:水污染是由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的。
一般来说,水污染是指人为污染。包括工业废水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和城市固体废物造成的水污染。
工业污水,包括生产污水和生产污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污水,其中含有工业生产材料、中间产品、副产品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随水流失的污染物。
工业废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它具有广泛的范围,大量的,大量的被污染的物质,和复杂的成分。其中一些是剧毒的,很难治疗。电力、矿山等部门的废水主要含有无机污染物,而造纸、纺织、印染、食品等工业部门往往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废水有机物。
bod5经常超过2000毫克/升,有的达到30,000毫克/升。即使在相同的生产过程中,水质也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氧顶吹转炉炼钢,同一炉钢的不同熔炼阶段,废水的ph值可以在4至13之间,悬浮液可以在250至25000毫克/升之间变化。此外,这些废水中的有机物在降解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容易导致水质变黑发臭。随着采矿和工业活动的增加,重金属的生产和使用也显著增加,造成湖泊和河流重金属污染严重。由于处理成本高和投资大,工业废水直接排放而不进行处理或排放低于标准,严重污染水资源。
农业污染源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体污染源。包括农药、化肥施用、土壤流失和农业废弃物。
例如,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土壤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进而破坏自然生态平衡;降水引起的径流和渗漏将牧场、农场和农副产品加工厂的氮、磷、农药和有机废弃物带入水体,加剧水质恶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随着化肥施用量的迅速增加,土壤固土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肥料养分易流失,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农药对水体的污染十分严重。
目前,我国农药总产量已超过四十万吨,生产品种由一九八六年的五个增加到现在的五个。据分析,该地区农药年使用量约为23万吨,平均每公顷农药使用量为2.33 kg/hm2。一般情况下,只有10%的≤有20%的农药附着在作物上,而80%的≤有90%在土壤、水和空气中流失,在灌溉水的淋溶和降水的作用下对水体造成污染。化肥也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据统计,中国每年使用化肥4537万吨,农药50万~60万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每年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土地面积超过2.8亿hm2,地表径流给水体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是农业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而从牧场、农副产品加工厂排入水中的有机废弃物,会使水质恶化,造成河流、水库、湖泊等水体的污染。
生活污水是指城市当局、学校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厕所排泄物、洗衣洗澡水、厨房和其他家庭排水,以及商业、医院和娱乐场所的排水等。
城市人均日排污量为150~400 L,与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和脂肪蛋白等,也含有致病菌、病毒和寄生卵。无机盐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这些生活污水的一般特点是有机物含量高,容易引起腐败。
此外,臭气物质,如硫化氢、硫醇等,很容易在厌氧条件下产生。此外,当这些生活污水中的合成洗涤剂的用量很大时,对人体的危害也会很大。生活污水一般很泥泞,生化需氧量一般为3O0g/700 mg/L,生活用水量大,成分复杂,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碎玻璃、金属制品等。
中国人口多,生活垃圾多。超过5亿城市居民每天产生1公斤生活垃圾,超过10亿农村居民每天产生0.5公斤生活垃圾。由于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生活垃圾利用率低。
在堆填工程中,大量的酸性和碱性废水,如汞、铅和镉,从有毒物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排放,渗入地表水或地下水,在水体中产生黑臭味。不能利用浅层地下水,水质恶化。我国60%的河流存在氨氮、挥发酚和高锰酸盐污染,氟化物严重超标。水体失去自净功能,影响水的繁殖和水资源的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威胁饮用水和农产品的安全。
4. 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自然污染:是由自然法则的变化和土壤中矿物质对水源的污染造成的;
2.人为污染:水污染是由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的。
一般来说,水污染是指人为污染。包括工业废水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和城市固体废物造成的水污染。
工业污水,包括生产污水和生产污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污水,其中含有工业生产材料、中间产品、副产品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随水流失的污染物。
工业废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它具有广泛的范围,大量的,大量的被污染的物质,和复杂的成分。其中一些是剧毒的,很难治疗。电力、矿山等部门的废水主要含有无机污染物,而造纸、纺织、印染、食品等工业部门往往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废水有机物。
bod5经常超过2000毫克/升,有的达到30,000毫克/升。即使在相同的生产过程中,水质也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氧顶吹转炉炼钢,同一炉钢的不同熔炼阶段,废水的ph值可以在4至13之间,悬浮液可以在250至25000毫克/升之间变化。此外,这些废水中的有机物在降解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容易导致水质变黑发臭。随着采矿和工业活动的增加,重金属的生产和使用也显著增加,造成湖泊和河流重金属污染严重。由于处理成本高和投资大,工业废水直接排放而不进行处理或排放低于标准,严重污染水资源。
农业污染源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体污染源。包括农药、化肥施用、土壤流失和农业废弃物。
例如,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土壤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进而破坏自然生态平衡;降水引起的径流和渗漏将牧场、农场和农副产品加工厂的氮、磷、农药和有机废弃物带入水体,加剧水质恶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随着化肥施用量的迅速增加,土壤固土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肥料养分易流失,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农药对水体的污染十分严重。
目前,我国农药总产量已超过四十万吨,生产品种由一九八六年的五个增加到现在的五个。据分析,该地区农药年使用量约为23万吨,平均每公顷农药使用量为2.33 kg/hm2。一般情况下,只有10%的≤有20%的农药附着在作物上,而80%的≤有90%在土壤、水和空气中流失,在灌溉水的淋溶和降水的作用下对水体造成污染。化肥也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据统计,中国每年使用化肥4537万吨,农药50万~60万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每年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土地面积超过2.8亿hm2,地表径流给水体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是农业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而从牧场、农副产品加工厂排入水中的有机废弃物,会使水质恶化,造成河流、水库、湖泊等水体的污染。
生活污水是指城市当局、学校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厕所排泄物、洗衣洗澡水、厨房和其他家庭排水,以及商业、医院和娱乐场所的排水等。
城市人均日排污量为150~400 L,与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和脂肪蛋白等,也含有致病菌、病毒和寄生卵。无机盐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这些生活污水的一般特点是有机物含量高,容易引起腐败。
此外,臭气物质,如硫化氢、硫醇等,很容易在厌氧条件下产生。此外,当这些生活污水中的合成洗涤剂的用量很大时,对人体的危害也会很大。生活污水一般很泥泞,生化需氧量一般为3O0g/700 mg/L,生活用水量大,成分复杂,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碎玻璃、金属制品等。
中国人口多,生活垃圾多。超过5亿城市居民每天产生1公斤生活垃圾,超过10亿农村居民每天产生0.5公斤生活垃圾。由于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生活垃圾利用率低。
在堆填工程中,大量的酸性和碱性废水,如汞、铅和镉,从有毒物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排放,渗入地表水或地下水,在水体中产生黑臭味。不能利用浅层地下水,水质恶化。我国60%的河流存在氨氮、挥发酚和高锰酸盐污染,氟化物严重超标。水体失去自净功能,影响水的繁殖和水资源的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威胁饮用水和农产品的安全。
5. 农村生活污水负荷率低的原因
农村生活污水负荷率低的原梁乱搭橡拿因利用衰亡期微生物,必然需要较长污泥龄,微生物数量较多,生物群处于饥饿状态,水中剩余基质较少;又由于代谢速度较低,微生物的沉降性比较好,出水中SS也较少,有利于达标.另一陪碧方面,生物细胞自氧化率相对较高,剩余污泥产率较低.
6. 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染物去除率低有哪些原因
反应时间,停留时间等,一般构筑物不会对处理效率就这两个方面
一般的处理效率低大都是因为加药量或者生化污泥的活性等问题
7. 污水处理厌氧池COD去除效率低的原因
厌氧池COD去除率低考虑是否与厌氧池内发酵环境,各种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关。各种二级处理工艺中厌氧处理阶段(厌氧塔、厌氧罐、沼气池等)中,影响厌氧池COD去除率的因素有很多。
污水处理系统厌氧强化菌解决厌氧池COD去除率低的问题
一、参数分析
1)PH值:作用范围为6~9之间,较好的适用范围在6.5~7.2之间
2)温度:作用范围在10℃~55℃之间,较好的作用温度为30-35℃。高于60℃会导致细菌内酶的变性;低于10 ℃时,细胞生长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3)溶解氧:在污水处理中的厌氧池,溶氧量为0.2毫克/升以下
4)盐度:在海水和淡水中都适用,可耐受20g/L的盐度(以氯化钠计)
5)抗毒性:可以较有效地抵抗化学毒性物质,包括余氯和重金属等
二、原因分析
1)厌氧池污泥浓度不足向厌氧池回生化泥
2)厌氧池进入大量物化污泥无机物占多数
3)厌氧池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
4)水温超过厌氧微生物适应的范围超过40℃
5)进水pH超过10.5或者低于6.5
6)厌氧池停留时间过短难以到达厌氧水解状态设计问题
7)进入有毒物质或其他原因
8)甘 度污水处理系统厌氧强化菌,其作用范围在10℃~55℃之间,较好的作用温度为30-35℃。最高不高于60℃即可。
甘度 | 做好菌种 做好服务
8. 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某些有害的物质(如:农药、化肥使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进入水体,超过其自净能力,引起天然水体的物理上、化学上的变化。
水源污染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自然污染:因地质的溶解作用,降水对大气的淋洗、对地面的冲刷,挟带各种污染物流入水体而形成;
二是人为的污染,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等对水体的污染。后一种是比较严重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
水源的污染源主要有七种:即病原体污染、需氧物质污染、植物性营养物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盐污染和有机物与重金属污染等。
9. 污水处理好氧池COD去除效率低的原因
好氧池COD去除率低考虑是否与温度、PH值、溶解氧及盐度等因素有关。甘 度污水处理好氧菌种处理好氧池COD去除效率低问题。
参数分析:
1.PH值:作用范围为6~9之间,最佳使用范围在7.8~8.2之间。
2.温度:作用范围在10℃~35℃之间,最佳作用温度为25-30℃。高于40℃会导致细菌内酶的变性;低于10 ℃时,细胞生长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3.溶解氧:在污水处理中的反硝化池,溶氧量为0.5毫克/升以下。
4.盐度:在海水和淡水中都适用,最高可耐受35g/L的盐度(以氯化钠计)。
5.抗毒性:可以较有效地抵抗化学毒性物质,包括余氯和重金属等。当受污染区含有杀菌剂时,应预先研究它们对微生物的作用。
原因分析:
1.好氧池污泥老化泥龄长。
2.好氧池污泥负荷高泥龄短回流量大停留时间短。
3.好氧池污泥负荷低溶解氧长期偏高导致污泥自身氧化去除率低溶解氧高细碎污泥多活性好的污泥少。
4.好氧池溶解氧不足。
5.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N、P比例过高。
6.厌氧池COD去除率低厌氧水解效果差出水COD浓度过高。
7.原水含有有毒物质污泥中毒。
8.无机盐累积值超过规定范围。
9.好氧池冲击负荷大或者好氧池出现污泥膨胀现象。
甘度 | 做好菌种 做好服务
10. 影响地下水的人为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界越来越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诸如,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如开发地下水、兴修水利、发展灌溉、矿山排水、人工回灌等),对地下水的形成和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为各种目的大量集中地抽取地下水,必然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从而形成以开采区为中心的下降漏斗区(图1-6)。这样必将引起开采区附近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过量开采还会使生产井的出水量不断减少,甚至导致水质恶化。
兴修水利工程不仅能调节地表径流和改善气候条件,还能增加地表径流入渗地下的水量,促使地下径流条件发生变化。如湖南龙山县在石灰岩地区修一水库,拦截地下暗河进行自流灌溉,由于石灰岩裂隙、溶穴嫌棚十分发育,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地下水就发生反流,从“天窗”山脚下每日流出水量4000m3。这时山脚成为排泄区,而本来接受地下水排泄的水库却变为地下径流的补给区(图1-7)。
季节性的集中引进地表水进行大面积农田灌溉,也能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地下水的入渗量,使地下水位逐渐抬高。
在矿区采掘过程中,随着矿井数量、开采面积和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排水量的逐渐加大,地下水位也相应持续下降,促使矿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发生较大变化。补给源和补给范围也均随之而改变,甚至可变排泄区为补给区。例如,湖南煤炭坝岩溶矿区,由于大量排水引起了排泄区的地下水向矿坑倒灌,上洋泉湖原为天然排泄区,因大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使原来的地下水排泄区,转变为新的补给区。该处地下水不再以泉等形式溢出地表,而形成了地下水的倒灌补给区(图1-8)。
图1-6 区域下降漏斗示意图
图1-7 湖南龙山县水库水文地质剖面
1—灰岩;2—坝;3—暗河流向;4—库水位;5—水库渗漏水位;6—渗漏流向
图1-8 地下水及补给剖面示意图
1—未排水前的地下水位线;2—大量排水后的地下水位线;3—未排水前的地下水流向;4—大量排水后的地下水流向;5—泉群;6—矿坑
P1m1,P1m2—下二叠统茅口组下部和上部;P2l—上二叠统龙潭组;P2c—上二叠统长兴组;
E—古近系;Q—第四系
利用管井人为地将地表水引流或以压力注入含水层,不仅增加了地下水量,提高了区域地下水位,防止了地面沉降,而且改变了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例如,上海市自1965年开始大规模地利用管井野冲进行人工回灌,使区域地下水位迅速提高,随之地面沉降也初步得到控制;北京东郊某厂于1971年冬季,利用生产用的管井向地下注入4.3℃低温水55×104m3,到1972年夏季,抽取了45×104m3比往年的平均水温低7.4℃的地下水。
由于对工业及城市生活废水、污水未妥善处理,或对农药化肥和引污水灌溉使用不当,都可能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总之,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和变化,不能只注意研究自然条件下地下水的形成和变化,还要研究在人为影响下的地下水运动状态的转化特点,以及新的补给源和新的排泄途径等。
上述各种因素对地下水的综合作用就是所谓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在一定的地区是具体的。由于影响地下水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性质、程度和方式的不同,所以,水文地质条件可以是千差万别的。
复习参考题
1. 什么叫自然界的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循环是怎样产生的?自然界的水循环有哪几种?加强水循环的实际意义何在?
2. 研究地下水为什么要研究自然界的水循环?
3. 影响地下水的气象(气候)因素有哪些?它们对地下水形成的作用如何?
4. 湿度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为什么要提出几种芹脊则方法来表示?你是如何理解的?
5. 大气降水是怎样发生的?降水对地下水有什么影响?影响入渗作用进行的因素有哪些?
6. 蒸发作用是怎样产生的?蒸发有哪几种?影响蒸发作用的因素有哪些?蒸发对地下水有什么影响?
7. 什么叫径流?径流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径流系数的大小说明什么问题?
8. 影响地下水的地质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的?
9. 影响地下水的主要人为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