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污水 > 检测污水中农药残留的技术有哪些

检测污水中农药残留的技术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09 23:23:36

❶ 农药残留检测的方法有哪些

农药喷洒到作物或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由于光照、自然降解、雨淋、高温挥发、微生物分解和植物代谢等作用,绝大部分已消失,但还会有微量的农药残留。残留农药对病虫和杂草无效,但对人畜和有益生物会造成危害。因此,控制农药残留须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使用农药
应根据农药的性质、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辩证地使用农药,力争以最少的用量获得最大的防治效果。在合理用药方面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对症用药:根据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选用最有效的农药产品。抓住病虫草害发生最关键时期和薄弱环节适时使用农药。
②严格掌握用药量:按照农药标签所规定的用量喷药,要求把药剂均匀地喷施于作物上,避免重喷和漏喷。
③改进农药性能:如加入表面活性剂以改善药液的展着性能。
④合理混用农药:在使用农药时,必须合理地轮换交替用药,正确混配、混用,防止单一长期使用一种农药。
(2)安全使用农药
要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要求,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在果树、蔬菜、中药材、烟草等作物上使用。施用时一定要在安全间隔期内进行。
(3)采取避毒措施
在遭受农药污染较严重的地块,一定时期内不栽种易吸收农药的作物,可栽培抗病、抗虫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农药的施用。
(4)综合防治
积极开展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实行农作物的合理轮作和倒茬。
(5)掌握收获期
不允许在安全间隔期内收获和利用栽培作物。各种药剂因其分解、消失的速度不同,作物的生长趋势和季节也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安全间隔期,收获时该作物离最后喷药的时间越长越好。
(6)进行去污处理
对残留在作物、果蔬表面的农药可做去污处理,如通过曝晒、清洗等方法,也可减少或去除农药残留污染。
(7)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由于农民欠缺有关农药法律、法规及农药毒性科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必须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发放有关资料,来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培养其责任感,营造一个控制农药残留污染的氛围。
(8)加大农药监督管理
控制农产品残留,必须加强农药市场管理,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药产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毒农药和农药复配制剂中掺杂高毒农药成分的违法行为。加大农产品监测力度,完善农产品检测手段,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要严格控制销售,从而达到控制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目的。

❷ 农药残留检测的方法及原理

1.速测技术检测原理
目前食菜中毒主要是由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引起,特别是甲胺磷最易引起急性中毒,它会抑制人体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积累,影响正常传导,使人致死。农药残留速测法就是基于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的强烈抑制作用,利用这种毒理学反应的共性,能使显色剂正常显色的为安全菜,被抑制不能显色的表明农药残留超过了标准。
2.只测这两类农药行吗?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当前生产量最大,蔬菜上使用最多,也最容易引起中毒的两大类农药,是国家重点监控的目标。有机氯农药因其难以降解,早已禁止生产和使用。而一些除草剂因其除草机理与人体亲缘较远,对人体危害不大,还有一类杀菌剂大多数属于低毒农药。为此只要监管好这两类农药,就基本可避免食菜中毒事件发生。
3.农药残留速测法依据的标准
2001年10月1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颁布了“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在标准的5.2.2条中明文规定了酶抑制法的快速检测技术。2003年3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又颁布了“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的快速检测方法”,纸片速测法作为第一方法被选用。我们采用的纸片法是通过选择酶的活性和量来控制其灵敏度,考虑到有些农药国家明令禁止在蔬菜上不得使用,如甲胺磷、氧化乐果、呋喃丹等,而有些农药可以用在蔬菜上,但不能超过一定的限量标准,如敌敌畏是0.2ppm,乐果是1.0ppm,因为该速测法是针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两大类农药的,无法准确判定是那一种农药,所以,为了避免误判,我们将其灵敏度定为1.0ppm,即超过此限量,速测卡就显阳性,农药残留一定超标。

❸ 简述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步骤及检测方法

检测前处理程序

经典的农药残留分析步骤通常是:水溶性溶剂提取- 非水溶性溶剂再分配- 固相吸附柱净化- 气相或液相色谱检测。其中提取和净化是前处理部分,样品前处理不仅要求尽可能完全提取其中的待测组分,还要尽可能除去与目标物同时存在的杂质,避免对色谱柱和检测器等的污染,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农药残留量检测是微量或痕量分析,必须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才能实现。自20世纪50年代,各国科学家就开始研究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常规检测的分析方法有光谱法、酶抑制法和色谱法。

1、光谱法

光谱法是根据有机磷农药中的某些官能团或水解、还原产物与特殊的显色剂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氧化、磺酸化、络合等化学反应,产生特定波长的颜色反应来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检出限在微克级。它可直接检测固体、液体及气体样品,对样品前处理要求低、环境污染小,分析速度快。

但是,光谱法只能检测一种或具有相同基团的一类有机磷农药,灵敏度不高,一般只能作为定性方法。

2、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是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抑制昆虫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的活性,造成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积累,影响正常神经传导,使昆虫中毒致死这一昆虫毒理学原理进行检测的。

3、色谱法

色谱法是农药残留分析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根据分析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达到分离目的,并将分析物质的浓度转换成易被测量的电信号(电压、电流等) ,然后送到记录仪记录下来的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4、快速检测技术

常见的有化学速测法、免疫分析法、酶抑制法和活体检测法等。

化学速测法,主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水解产物与检测液作用变色,用于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测,但是灵敏度低,使用局限性,且易受还原性物质干扰。

免疫分析法,主要有放射免疫分析和酶免疫分析,最常用的是酶联免疫分析(ELISA),基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反应,对于小分子量农药需要制备人工抗原,才能进行免疫分析。

酶抑制法,是研究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快速农残检测技术,主要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酶的特异性抑制反应。

活体检测法,主要利用活体生物对农药残留的敏感反应,例如给家蝇喂食样品,观察死亡率来判定农残量。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定性粗糙、准确度低,对农药的适用范围窄。

❹ 农药残留有危害吗怎么检验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有危害吗?怎么检验农药残留??
目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种类繁多,究其原理来说主要分为两大类:生化测定法和色谱检测法。其中生化测定法中的酶抑制率法由于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被列为国家推荐标准方法,已成为对果蔬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进行现场快速定性初筛检测的主流技术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造成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的主要是一些国家禁止在蔬菜生产中使用的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甲胺磷、氧化乐果、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等。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食用含有大量高毒、剧毒农药残留引起的食物会导致人、畜急性中毒事故。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副产品,虽然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可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慢性中毒,导致疾病的发生,诱发癌症,甚至影响到下一代。
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化学速测法,主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水解产物与检测液作用变色,用于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测,但是灵敏度低,使用局限性,且易受还原性物质干扰。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免疫分析法,主要有放射免疫分析和酶免疫分析,最常用的是酶联免疫分析(ELISA),基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反应,对于小分子量农药需要制备人工抗原,才能进行免疫分析。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酶抑制法,是研究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快速农残检测技术,主要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酶的特异性抑制反应。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活体检测法,主要利用活体生物对农药残留的敏感反应,例如给家蝇喂食样品,观察死亡率来判定农残量。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定性粗糙、准确度低,对农药的适用范围窄。

❺ 农药残留免疫检测新技术是怎样的

(1)免疫生物传感器(immunosensor,IS)。免疫生物传感器是将免疫测定法与传感技术相结合而构建的一类新型的微型化、便携式生物传感器,能实时监测抗原抗体反应,从而使农药残留免疫检测手段朝着自动化、简便化、快速化的方向发展。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抗体—抗原反应的高亲和性和分子识别的特点,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传感器基体上,通过传感技术使吸附发生时产生物理、化学、电学或光学上的变化,转变成可检测的信号来测定环境中待测分子的浓度。免疫传感器从测定原理上可分为标记型免疫传感器和非标记型免疫传感器。前者利用待测抗原(或抗体)与固定在传感器表面的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吸附时直接产生电信号、光信号或物理信号;后者是用一定的标记物如酶、荧光试剂、化学发光试剂、核素、核糖体、红细胞或金属标记物等使免疫反应产生可测定的信号。

IS的基本组成大致可分为3部分:①生物芯片:由于抗体以高度的亲和性与被测物结合,所以它能在其他物质存在时测定被测物。这部分一般固定在传感器基体上,而该基体一般是金属片或石英玻璃片。固定有抗体或抗原的基体称之为生物芯片。②信号转换器:它将抗体与被测物特异性结合后产生的光、热、压力等物理化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③电部分:这部分是将转换器产生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化和数字化,从而可以统计和保存实验结果。在农药检测中与免疫化学技术相结合的转换器有光学转换器(如折射仪或反射仪、频道波导干涉仪、波导表面胞质团共振仪等)、电化学(包括电阻、电流、电频率、电位等)转换器、声波转换器和压力转换器等。光学转换器已成功地作为直接、无标记物免疫探针。在农药残留的检测免疫传感器技术中最有前景的是免疫酶电极技术。免疫酶电极技术结合了固相酶免疫分析的优点(高灵敏性、特异性、应用面广),而且测定程序更简便、快速。

(2)荧光偏振光免疫分析(,FPIA)。FPIA是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手段。主要是基于荧光标记的半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半抗原的荧光极性增强的原理。若样品中含有未标记的被测物,它会与抗原竞争性地与抗体结合,从而使极性信号降低。这种FPIA技术的优点是不需要对样品进行任何前浓缩或冲洗步骤,可直接分析,检测速度比较快,1个样品的检测时间不到1min。

(3)流动注射免疫分析法(flowinjectionimmuno-assays,FIIA)。免疫传感器与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结合的流动注射免疫分析技术是最新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它适用于连续测定和大量样品的测定,也适于原位分析。其原理是先将抗体固定在适当载体膜上制备成均匀一致的抗体膜带(可分段使用),再将膜带的一部分安装于密封但有样品进出口的微型槽内,从进口处注入待测样品和酶标样品的混合液,竞争性结合反应在微型槽内进行,反应所引起的特定物理或化学参数的变化由配套的检测系统检测出来。一次测定完成后,从进样口注入洗涤液洗涤微型槽,同时,可移动抗体膜带使新的一段膜带进入微型槽,进行另一次分析测定,如此反复进行。另外,也可将抗体固定于玻璃微球上制成类似于色谱分析的固定相,装入细玻管内,通过向管内注入待测样品和酶标样品的混合液,利用竞争性结合原理进行分析,通过透明的玻管测定竞争性结合反应前后以及加入酶底物后生成有色产物等物理、化学参数的变化,对待测样品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连续流动系统比管子和微滴板更易实现自动化,能更快速灵敏地测出结果。FIIA分析所需时间由ELISA的1.5h缩短至6.5min。FIIA的不足之处是变异系数(CVs)大,抗体和酶标的半抗原使用量大,一次只能检测一个样品。目前与FIIA系统结合的光学免疫传感器已开发并应用于各种农药的检测。

最近,但德忠等将荧光免疫分析、光纤传感器、流动注射、免疫磁球分离四项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起一种新型荧光光纤免疫磁珠流动分析系统。该系统既可进行普通的荧光分析、动力学荧光流动分析,又可进行荧光光纤免疫流动分析。该分析法比酶免疫法更灵敏,标记物不易失活,与放射免疫相比无放射性污染。免疫磁珠集吸附、富集、分离等功能于一体,结合流动分析停留技术和可控电磁场,可在流路中完成抗体(抗原)结合态和游离态标记物的自动再线分离,避免了一般流动免疫分析中柱的再生和膜的更换。

❻ 检验农药的四种方法,你知道哪些呢

农药也是有有效期的,有时候我们的农药放了一段时间就想要检验是否有效,那么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来检查农药是否实效,如果失效以后就没有必要再使用了,毕竟失效的农药不但起不了效果,还容易引发药害,使用起来只会得不偿失,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都应该要用哪些方法来进行鉴别。

如果我们的农药是粉剂型的农药,那么可以用火烧的方式来检验是否有效。

对于粉剂型的农药或者说乳剂型农药,也可以选择兑水的方式来进行鉴别。

农药本来就是需要进行兑水然后进行喷洒的,当我们将这些农药兑水经过充分搅拌均匀以后,看是否会出现沉淀,如果沉淀了,那么说明农药失效了。

❼ 如何检测添加剂或农药残留

在微生物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在检测蓝莓饮料的菌落总数。据悉,菌落总数可用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是衡量食品卫生状况的重要微生物指标之一。
工作人员随即抽取25ml蓝莓饮料稀释到含有225ml生理盐水的广口瓶中,然后选择两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均液,分别放入无菌培养皿内,每皿中加入15ml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混匀。
工作人员说,将其放置在培养箱中48个小时,计数各平板菌落数,再计算出菌落总数,大概一周就能出检测报告。
当天,隔壁实验室正对检测的陈皮话梅进行过滤、净化,去除其蛋白质等杂质,应用这台液相色谱仪对陈皮梅肉中的糖精钠添加剂的含量进行检测。
液相色谱仪的设备能够检测农药残留、添加剂、防腐剂等二十余项检测项目,同时能够分离出样品中的化学成分,甚至计算出成分的含量是否超过要求。
目前,检测中心主要承担政府食品安全监督检验任务,也面向社会开展委托检验服务。现已完成一期建设,投入资金1300万元。其中,检测中心各种检测仪器、设备在600万元左右。

像安捷伦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岛津紫外分光光度计、CEM微波消解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凯氏定氨仪等检测设备的水平都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自今年3月正式开展检测以来,检测中心先后承担了县食安办组织的“你点题,我检测”食品安全检测69批次,食品流通和餐饮领域水产品孔雀石绿、氯霉素等快速检测63批次,2家中央厨房食品原料快速检测现场指导等任务。共受理政府委托的监督检验食品609件,食用农产品农残检测129件,食品企业委托检验182件,检验参数共4050项次。

❽ 用什么分析方法测定排放水中微量的农药残留

分析方法有很多种。
一、农药残留概念及分类:
1、水中的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水体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 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2、施用于作物上的农药,其中一部分附着于作物上,一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气和水等环境中。
3、农药按用途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鼠药等。
4、农药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氮、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锡,砷、汞类等。
氨基甲酸酯类:西维因、速灭威、害扑威、残杀威、呋喃丹、涕灭威等。
拟除虫菊酯类:溴氯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甲醚菊酯等。
有机氯类:滴滴涕(DDT)、六六六、杀螨剂三氯杀螨砜、三氯杀螨醇等。
有机磷类:对硫磷、内吸磷、马拉硫磷、乐果、氧乐果、毒死蜱、敌敌畏等。
二、农药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
(一)生化检测法是利用生物体内提取出的某种生化物质进行的生化反应来判断农药残留是否存在以及农药污染情况,在测定时样本无需经过净化,或净化比较简单,检测速度快。生化检测法中又以酶抑制法和酶联免疫法应用最为广泛。
1、酶抑制法:
(1)速测卡法(纸片法)
将胆碱酯酶(ChE)和乙酰胆碱类似物靛酚乙酸酯分别经固化处理后加载到滤纸片上。靛酚乙酸酯在ChE催化下迅速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和靛酚(蓝色)。如果ChE与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结合,便失去催化靛酚乙酸酯水解的能力。因此,在样品中只要有微量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存在,就能强烈地抑制蓝色靛酚的生成,靠目测就可判断农药残留情况:蓝色(即空白对照卡颜色)或天蓝色(阴性),浅蓝色或白色(阳性)。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等7家单位的实验与验证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速测卡法(纸片法)对常用农药的检出限为0.3~3.5 mg/kg[7],均高出国家标准农药残留限量,因此在使用速测卡检验蔬菜样品为阳性时,即可视为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已超标。该方法检出时间为15~30 min,对超出中国国家标准允许残留量或违禁使用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有效检出率可达80%以上。该方法不需仪器,操作方便、快速,测试成本低,适用于现场筛选。国内企业利用该法原理生产的商品化速测卡和速测仪适用于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和超市的一般性农药残留现场检测筛查。

(2)比色法(分光光度法)

将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样品提取液与从敏感生物 中 提 取 的ChE(GB/T 5009.199—2003推 荐 使 用AChE,NY/T 448—2001推 荐 使 用 丁 酰 胆 碱 酯 酶(BuChE),GB/T 18630—2002推荐使用小麦酯酶)作用,以硫代乙酰胆碱(GB/T 5009.199—2003)或碘化硫代丁酰胆碱(NY/T 448—2001)或碘化硫代乙酰胆碱(GB/T 18630—2002)为底物,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GB/T 5009.199—2003,NY/T 448—2001)或2,6-二氯靛酚(GB/T 18630—2002)为显色剂,经一定时间反应后,利用分光光度计在412 nm(GB/T 5009.199—2003)或410 nm(NY/T 448—2001)或600 nm(GB/T 18630—2002)波长下比色,根据吸光值的变化计算ChE的抑制率(GB/T 5009.199—2003,NY/T 448—2001)或直接利用吸光值(GB/T 18630—2002),判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是否超标[GB/T 5009.199—2003规定抑制率≥50%(阳性),NY/T 448—2001抑制率≥70%(阳性),GB/T 18630—2002吸光值<0.7(未检出);0.7~0.9(可能检出);>0.9(检出)]。

2、酶联免疫法:

双抗体夹心法、双位点一步法、间接法测抗体、竞争法、捕获法
(二)还可以使用食品安全检测仪,简单操作就能看到农药是否超标,但可靠性不如前面的系统分析法。

❾ 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有几种,

(一)、农药残毒速测法
农药残毒速测法只限于检测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是依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抑制生物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来检测上述两类农药残毒的原理。
(二)、酶联免疫法和色谱快速检测法
酶联免疫法是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可逆性结合反映为基础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检测方式是采用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快速、操作简单等优点。由于受到农药种类繁多,抗体制备难度大(大约50种左右)、在不能肯定样本中存在农药残留种类时检测有一定的盲目性以及抗体依赖国外进口等影响,酶联免疫法的应用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
(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速测技术
拟除虫菊酯(Pyrethroids)是一类合成杀虫剂,主要应用在农业上,还被广泛应用于家用杀虫剂。由于2007年1月1日高毒有机磷农药在我国全面禁用,菊酯类农药作为高毒有机磷杀虫剂的理想替代品便成为农药发展的主流趋势。虽然菊酯类农药相对有机磷农药来讲属于低毒农药,但其为神经毒物。研究证明菊酯类农药具有拟雌激素活性.生殖内分泌毒性,对免疫、心血管系统等多方面均能造成危害。这类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从而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尤其是茶叶、谷物、水果、蔬菜等食品中残留的低浓度农药进入人体所造成的慢性和亚慢性毒性问题,更不可忽视。曾有报道氯菊酯对一些动物如蜜蜂及对人类有益的昆虫毒性较高,对水生生物如鱼、龙虾等具有明显的毒性且在有机体中易于富集,并能造成小鼠的肝肾肿瘤。人长期饮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超标的茶水易中毒,甚至存在致癌的隐患。

与检测污水中农药残留的技术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染废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浏览:245
冷干机的滤芯如何拆下来 浏览:552
海尔净水器出水管接口怎么拆 浏览:13
河北水垢漏斗 浏览:689
白云区农村ppp污水项目 浏览:498
安吉尔水壶滤芯怎么拆 浏览:318
电厂化学废水调整及注意事项 浏览:892
什么叫纳米微晶技术净化器 浏览:43
百佳境界净水器如何 浏览:695
甲醇蒸馏塔再沸器的原理 浏览:268
ro膜氯化 浏览:984
洁厕灵能除垢 浏览:459
油烟机净化器的价格多少钱一台 浏览:334
净化器电源怎么测量 浏览:332
wq污水提升泵 浏览:415
污水处理50户需多少立方池 浏览:656
树脂是不是ab胶 浏览:694
减压蒸馏怎么拆 浏览:544
饮水机为什么加热一会就保温 浏览:287
电解法处理污水基于什么原理 浏览: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