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污水处理中脱氮原理反硝化、硝化的顺序,不明白,(我是个外行)
在污水处理中按脱氮原理,或者说要达到脱氮的目标,顺序是先硝化细菌在好氧环境下进行硝化作用,把污水污泥中的氮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然后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进行反硝化反应,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以达到脱氮的目的。
但是,污水处理中,不仅要脱氮,而且还要除磷,而磷在好氧条件下才聚磷,厌氧和缺氧要在好氧之前。但这对脱氮影响不大,因为污水处理中的经过好氧处理的大部分污泥还要回流利用,所以厌氧——缺氧——好氧是个循环的过程,经过循环过程,氮在缺氧去除,磷在好氧去除。
(1)污水处理好氧硝化扩展阅读:
A2/O工艺(AAO工艺、AAO法:厌氧-缺氧-好氧),是一种很常用的二级污水处理工艺,具有脱氮除磷的作用,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者三级污水处理,后续增加深度处理后,可作为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首先,污水与回流污泥进入厌氧池进行混合,经一定时间厌氧分解作用,去除部分BOD,并使部分含氮化合物转化成氮气(反硝化作用)而释放,回流污泥中的聚磷微生物(聚磷菌等)释放出磷,满足细菌对磷的需求。
然后,污水流入缺氧池,池中的反硝化细菌以污水中的含碳有机物为碳源,将好氧池内通过内循环回流进来的硝酸根和亚硝酸根还原为氮气而释放。
接下来,污水流入好氧池,水中的氨氮进行硝化反应生成硝酸根或亚硝酸根,同时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供给吸磷微生物能量,微生物从水中吸收磷,则磷富集在微生物内,最后经沉淀分离后以富磷污泥的形式从系统中排出。
网络:A2O
② 污水处理中称硝化液,实际是不是就是好氧池的回流到
对,O到A池的管道出水叫:硝化液。
③ 如何培养活性污泥好氧池中的溶解氧多少合适适合硝化细菌的PH是多少啊
DO值不能小于1mg/l,最好维持在1.5-2mg/l比较好。
④ 我们通常在污水处理中称硝化液,实际是不是就是好氧池的回流到缺氧池的回流液,二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称其
反消化细菌是在厌氧及缺氧条件下进行繁殖 消化 ,硝化细菌则是在好养条件下进行繁回殖消答化
也就是说原水中的氨氮 主要通过好氧池进行转化 转化成硝态氮 仅仅进行消化作用并不能去除氨氮,只有在缺氧及厌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才能将水中的氮去除 所以氧化池的污水要回流 回流液主要是为反硝化细菌补充硝态氮 也就成为硝化液
回流的原因 1.好氧池出水硝态氮含量比较高 不会留氮含量很难达标2.原水进水中硝态氮含量较少 要想进行反硝化作用必须提供硝态氮
氧化池后置的原因:1.氧化池后置 使得厌氧池及缺氧池的溶解氧等容易控制2.厌氧池在前 好氧池在后 厌氧池可以通过厌氧细菌的酸化水解反应 为好氧池减轻处理负荷 3.聚磷菌主要在好氧条件下进行聚磷作用 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放磷 要想是出水磷达标也必须将好氧池后置
⑤ 污水处理过程中(就是最简单的好氧厌氧处理中) 硝化池跟反硝化池的温度 怎么控制在最佳温度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对规定污水厂内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水温“宜”为10-37℃。专硝化反应的属最佳温度一般为20-30℃,15℃以下硝化反应速率下降,5℃以下停止;反硝化最佳温度为20-40℃,15℃以下反硝化菌活性下降;普通好氧菌最佳温度一般为15-30℃。
但污水处理构筑物一般不刻意去为实现最佳温度而采取额外技术措施提高水温,因为这样做的成本太高!只有冬季特别寒冷地区,水处理构筑物采取保温等措施,而不是增温。另外,罗茨风机曝气,会压缩后的发热空气带入水中,但对水温影响较小。无法维持最佳温度。
⑥ A2O污水处理方法原理
A2/O工艺是将厌/好氧除磷系统和缺氧/好氧脱氮系统相结合而成,是生物脱氮除磷的基础工艺,可同时去除水中的BOD、氮和磷。
工艺为:原水与从沉淀池回流的污泥首先进入厌氧池,在此污泥中的聚磷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溶解态有机物进行厌氧释磷;然后与好氧末端回流的混合液一起进入缺氧池,在此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剩余的有机物和回流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作用脱氮;脱氮反应完成后,进入好氧池,在此污泥中的硝化菌进行硝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同时聚磷菌进行好氧吸磷,剩余的有机物也在此被好氧细菌氧化,最后经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出水排放,沉淀的污泥部分返回厌氧池,部分以富磷剩余污泥排出。
厌氧 厌氧释磷
缺氧 反硝化细菌反硝化脱氮
好氧 硝化细菌硝化作用生成硝酸盐;聚磷菌好氧吸磷
a.本工艺特点
(1)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N除P工艺,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工艺;
(2)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一般均小于100;
(3)污泥中含P浓度高,一般为2.5%以上,具有很高的肥效;
(4)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缓搅拌,以不增加溶解氧为度,运行费用低;
(5)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N除P的功能;
(6)脱N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除P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夹带DO和硝酸态氧的影响,因而脱N除P效率不可能很高。
b.存在问题
(1)厌氧区居前,回流污泥中带有大量的硝酸根,破坏厌氧环境,对厌氧区聚磷菌厌氧释磷不利;
(2)缺氧区处于系统中间,反硝化脱氮C源供给不足,使系统脱氮受限;
(3由于存在内循环,常规工艺系统所排放的剩余污泥中实际中只有一部分经历了完整的释P、吸P过程,其余则基本上未经厌氧状态而直接由缺氧进入好氧区,这对系统除P不利。
⑦ 污水处理中什么中硝化和反硝化
本发明污水处理硝化/反硝化工艺,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采用缺氧池中反硝化液作为好氧池射流曝气工作液(好氧池原射流曝气动力泵,只是抽取为缺氧池水),使得好氧池中液位由于外来补充液位获得提升,同时缺氧池液位下降产生液位差(例如形成50-80cm液位差),从而可以形成无动力溢流回流,省略了现有技术回流动力例如回流泵、气提装置等,节省了回流能耗,并且射流曝气本身需射流泵,也基本不增加动力(只用射流泵达到射流曝气与硝化液回流功能)。同时,缺氧池相对好氧池低的DO,低DO反硝化液作为射流曝气射流工作液,明显提高了曝气氧溶入量,因而提高了曝气充氧转移效率,经测试可以提高氧转移效率20-30%,从而可以减少20-30%曝气供风量,降低了射流曝气供风风机能耗,加节约回流提升能耗,此段总能耗可以节省10-20%。再就是,运行时好氧池水位提高,还可使得后续处理单元池液位可以同步提高(例如50-80cm),以及使最终出水液位也提高50-80cm设计,不仅减少了因自流需要降低池深工程建设费用,可以节省池下挖的土建池投资10-20%,而且还降低了污水提升能耗。由此改变回流方式(确切说是改变了好氧池射流曝气射流工作液来源),实现一改新增三功能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改进的污水处理硝化/反硝化工艺,是对现有射流曝气方式生物脱氮硝化液回流方式的重大改进,可以用于所有带硝化/反硝化工艺段的污水处理工艺。好氧射流曝气射流工作液采用缺氧池反硝化液,以及可以设计好氧池液位高于缺氧池液位二大特征,区别于现有技术,构成本发明改进重要识别特征及核心。
以下结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射流曝气A/O工艺),示例性说明及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实质,但实施例具体细节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并不代表本发明构思下全部技术方案,因此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总的技术方案限定,一些在技术人员看来,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非实质性增加和/或改动,例如以具有相同或相似技术效果的技术特征简单改变或替换,均属本发明保护范围。
⑧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中,经UASB后,为什么直接是反硝化(厌氧),再是硝化处理(好氧)
UASB就是厌氧的来啊。反硝化是缺源氧的,主要是脱氮,后边接好氧池主要不是为了硝化处理,而是好氧生化处理,以保证出水达标,当然其中也有硝化作用,同时有硝化液回流。
即是:
渗滤液污水中COD含量较高,少说也有好几千,因而不能直接好氧生化处理,所以先用厌氧处理,污水经过UASB后出水COD已经降到可生化的水平,此时再进行常规处理,厌氧-好氧是常规的有脱氮效果的污水处理方式
⑨ 污水处理中好氧池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硝化细菌对污水中的氨氮进行硝化反应对吗
对的。硝化细菌是一种好气性细菌,能有氧的水中或砂 层中生长 ,并在氮循环以及水质版净化过程中扮权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们包括形态互异类型的一种杆菌、球菌或螺旋菌。属于自营性细菌的一类,包括两个细菌亚群,一类是亚硝酸细菌(又称氨氧化菌),将氨氧化成亚硝酸,另一类是硝酸细菌(又称硝化细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